司馬遷為什麼會把他們放在《史記》列傳之首-第52集

  宋朝畫家李唐曾經畫過一幅畫:一對兄弟面對面坐在懸崖峭壁間的一塊坡地上,哥哥雙手抱著膝蓋,顯得堅定沉著;弟弟則上身往前傾,兩人面容清瘦、神色莊重。孔老夫子讚歎他們「求仁得仁」!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將他們列在傳記首篇。他們是誰?他們的故事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伯夷叔齊 潔身如玉 餓於首陽 恥食周粟

  商朝的時候,有一個叫孤竹國的小國,國君有兩個兒子,一個叫伯夷,一個叫叔齊。兄弟二人都秉性忠厚、謙虛有禮,他們的父親十分喜愛他們,對他們抱有很大的希望。在兩個兒子當中,父親似乎欣賞叔齊更多一點,一直想把王位傳給他。

  伯夷和叔齊很小就知道堯、舜、禹禪讓的故事,明白掌管天下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他們敬重堯、舜、禹的才德,更欣賞他們的勇氣和胸懷。

  按照當時的傳統慣例,應冊立長子伯夷為世子,日後繼承王位,但國君在臨終前卻把王位傳給了叔齊,並囑咐叔齊一定要把孤竹國治理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叔齊為了讓父王臨終能安心,滿口答應了。

  孤竹國的國君去世之後,按照他生前的安排,叔齊應該成為繼承人,登基擔當國君。然而叔齊堅決不答應,覺得由自己來繼承王位與祖制不符,同時也覺得大哥伯夷比自己的德才要高,所以提出要把王位讓給伯夷,更能治理好這個國家。

  於是,再三提出讓伯夷擔任國君。伯夷聽了,嚴肅的對弟弟叔齊說:「父王讓你擔任國君,難道你想違抗父命嗎?」

  叔齊說:「我當然不想違命,也不會逃避職責,只是覺得兄長您當國君,才能讓先王和列祖列宗更放心。」

  叔齊一再的謙恭禮讓,堅持要大哥伯夷即位。伯夷很是為難,於是他做出了一個決定:逃離孤竹國。

  這天入夜時分,伯夷悄悄的離開了孤竹國。他登高回望孤竹城郭,心想:「叔齊即位是父親的遺命,我不能違背父親的遺願!」想到這裡,伯夷長舒了一口氣,消失在了夜幕中。

  伯夷這麼一走,叔齊更加內疚不安,覺得是自己逼走了大哥伯夷。思量再三,叔齊決定以尋找大哥伯夷為名,放棄國君的位子,也連夜的離開了孤竹國。

  兩人都走了之後,國君的位子又不能空著,無奈之下,大臣們只好在其他兄弟中另選了一位當國君。

  叔齊離開孤竹國後,在外面風餐露宿,多方打聽,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大哥伯夷,兄弟重逢,相擁而泣。

  時值商朝末期,因為商紂的昏庸,民不聊生,為了躲避殘暴的商紂王,伯夷、叔齊居住在北海之濱,和東夷人一起生活。後來兄弟倆覺得不能再這麼四處漂泊了,應該找個地方定居下來。聽一老翁推薦說,西伯侯姬昌(周文王)那裡國泰民安、政通人和、善待老人,是個安身養老的好地方。伯夷、叔齊很高興,當即決定去投奔。

  當兄弟二人風塵僕僕的來到周地時,周文王早己逝世,正遇上周武王用車載著周文王的靈位去討伐商紂王。

  伯夷和叔齊知道這件事後,堵在大路上,看到武王的大隊人馬,他們兄弟二人立即搶上一步,勸阻武王說:「你的父親死去後不安葬,卻大動干戈,這能說是孝嗎?身為商紂的大臣,而興兵弒君,這能說是仁嗎?」

  武王左右的將士一聽他倆說出這麼一番話來,拿起長矛想殺掉他們。正在這個時候,姜太公趕到了,說:「他們是兩個仁義的人啊,千萬不要傷害他們。」姜太公親自攙扶他們起身,派人把他們送走了。

  幾年之後,周武王平定了天下,推翻了商紂王朝的暴政,建立了周朝。但伯夷和叔齊卻以此為恥,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能制止周武王這種不道義的行為,於是決定隱居首陽山,做殷商的遺民,而不當周朝的順民。

  為了和周朝徹底劃清界線,伯夷和叔齊還決定,今後不再吃周朝的糧食,採山上的薇菜來充飢。秋風四起,薇菜愈來愈少,兄弟二人最後餓死在首陽山上。

  後人為了紀念伯夷、叔齊兄弟二人,就在首陽山頂上修建了夷齊祠。據文獻記載,最早讚歎夷齊兄弟的人是孔子。之後孟子、墨子、管子、韓非子、莊子等,對伯夷、叔齊也都有著述。歷代用詩詞的形式謳歌伯夷、叔齊的也不計其數。見於文字記載的,詠頌夷齊的詩多達上百首,著名詩人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范仲淹、司馬光、文天祥、劉伯溫、顧炎武等都有傳世佳作。

  

  伯夷、叔齊為什麼會博得如此眾多的溢美之詞?歸結起來,就只一個字:「仁」!

  伯夷以父命為尊,寧可不做君王,也不違背父親的遺願,這是「孝」;兄弟讓國,這是「悌」,「孝悌」乃「仁」之根本。叩馬而諫,恥食而死,是從愛親出發推展到秉持正義,友愛每一個人。正如孔老夫子讚歎他們兄弟二人的那樣:求仁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