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我們看到了一顆別樣的恥心-第48集
《論語》中說:「行己有恥」,意思是一個人在行事時,用羞恥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所有的克制都來自於一個人的內心自知和羞恥感,如果把這個拿掉,自我克制也就無從談起。孟子也說,羞恥之心對一個人至關重要。人性本來是善良的,但是受外界環境的染污而不能回歸本性。這個時候,若遇到仁德之人加以教化,則可回歸到本有的善良。
東漢時期,就有這樣一位仁德之士,他只修養自己的德行,而不去責難他人,滋潤他人心田於無聲。
孟孫克己 盛德孔多 助人採果 且避偷禾
淳于恭,複姓淳于,名恭,字孟孫,北海郡淳于縣人。他為人和善,嚴於律己。據說他對《老子》有很深的研究,為人清靜低調,不貪圖虛名,是東漢時期著名仁士。
淳于恭家境還算富裕,家中有一些稻田和果樹。當時也有很多家庭處在貧困的境遇中,吃不飽,穿不暖。淳于恭常常摘下成熟的果子送給鄉鄰,請大家一起品嘗。
一次,淳于恭帶朋友去看他的山林果園。在路上,他們遠遠就看到山林裡鳥雀亂飛。於是他就對朋友說:「你看這鳥雀,一定是有人在果園裡摘果子,咱們還是過一會兒再去吧。」朋友很是不解,就跟著他繞道回去了。後來又有人去偷他園子裡的果子,被他發現了。他不僅不生氣,也不制止,還招呼偷果子的人注意安全,讓他們爬上樹摘了不少果子,吩咐他們吃好了,再帶些回家去。這讓偷果子的人覺得非常羞愧,並且心懷感激,之後再也不來偷了。
有一天,淳于恭準備去田裡收割成熟的稻子,遠遠看見有人在他家田裡偷著收割他的稻子。淳于恭恐怕偷稻的人看見主人會羞愧,就趕緊躲進草叢裡面,等那偷稻穀的人走了才起來。
大家都問他:「為什麼這樣做?那些偷東西的人不是很可惡,該受到處罰嗎?怎麼能對他們這樣寬容呢?」
淳于恭感嘆的說:「鄉親們生活條件不好,又沒有能力償還,只好偷偷來拿點稻穀。如果我大聲斥責,讓別人知道是誰偷的,會讓那個人在村裡丟臉,受到羞辱。我家條件好些,他偷一點兒對我們也沒什麼大損失,就當救人一急吧!」
鄉親們看到他的所作所為,都受到了他的感化,鄰里之間都樂於相互幫助,窮的出力,富的出物。
當時正值西漢末年,因漢哀帝荒淫無度,二十六歲就死了,皇權旁落,王莽乘機竊取大權,自己建國做起了皇帝。王莽統治末期,由於連年的災荒,天下大亂,盜賊四起。
淳于恭的哥哥名叫淳于崇,被強盜們捉了去,說要把他煮了吃掉。淳于恭得知哥哥被捉去,竟自己跑去強盜那裡,哭著哀求說:「請你們放了我的哥哥,要煮就把我煮了吧。」強盜們還從來沒有見過他這樣的人。領頭的強盜看到淳于恭面無懼色,大義凜然,心裡非常佩服,揮了揮手,把他們兄弟倆都放了。
後來,哥哥淳于崇去世了,淳于恭就擔負起了教養哥哥留下的孤兒的職責。他像對待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認真負責的教導他們。
可是侄子們不好好讀書,常常犯錯,教了幾次也不改。淳于恭並沒有責怪他們,卻用木棍打自己,責怪自己教育無方,導致孩子們做錯事情,理當自罰。侄兒們見了,很是不忍,非常慚愧,就跪在淳于恭面前,主動承認錯誤,立志改過。
淳于恭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別人卻非常寬容厚道。他除了想到如何利益別人,還會顧及別人的羞惡之心,盡量避免把別人不好的事情傳揚出去。因為那樣雖然自己解了氣,但是別人會因此產生怨恨或受到侮辱。而淳于恭每次都以他自己的言行來感化別人,別人的羞恥之心自然生起來了,也就順其自然的改過了。
賊寇氾濫之時,淳于恭還有一件事讓人感佩。
那時鄉親們都不種田了,一是因為大家總是在防範盜賊,人心浮亂,無法安心種田;二是因為種了也總是被偷、被搶,自己辛苦的勞動成果被別人搶走,有誰願意呢?
唯獨淳于恭仍舊辛苦的勞作,有人對他說:「你花這麼多功夫,莊稼還不知道能不能活呢。倘若活不了,或者被人偷了、搶了,那不是白種了嗎?」淳于恭卻笑著說:「縱然我得不到,總有人可以得到,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他的心中,別人得到,正像他自己得到一樣喜悅。只要他種的稻穀利益了別人,他不介意是否自己得到。試問天下有幾人能明理至此,並能有他這樣的胸襟呢?
建武年間,郡裡舉淳于恭做孝廉,司空提拔他,可他並沒有答應。
建初元年,肅宗皇帝聽聞淳于恭的事蹟,下詔書稱讚他平日的品行,通知郡裡賜給他綢帛二十匹,並派遣公車,拜他做議郎。肅宗皇帝引見了淳于恭一整天,問了他許多政事,又升他做侍中騎都尉,禮待甚優。而經他所推薦的名賢,朝廷無不徵用。淳于恭每次在朝廷答對皇上所陳政事,都是以道德為本;皇上每次和他對話,沒有一次不認同淳于恭的諫言。
建初五年,淳于恭病重,漢章帝派人慰問。淳于恭病逝後,章帝下詔書褒獎讚歎,賜穀千斛,在他的家鄉刻碑,以表彰他的作為。
淳于恭以嚴於律己、助人利人做為自己一生奉行的事業。他並沒有想激發別人的知恥之心,而人們受到他的感化,羞恥之心莫不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