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講席貢言-第9集

  找出第二張表,解釋表,那天講到三種惑,惑的種類有三種,講到那一段。講到那一段,我們就打見思惑在這裡開始說說,好懂。

  這是學佛的通理。通理怎麼講?只要學佛,就是想著得解脫,證一個果位。證一個果位怎麼個證法?必得斷惑,把迷惑顛倒打破了,就成功,不斷惑沒有成功的,大家要明白這個教理。既是這個樣子,咱們今年我也是講《華嚴經》正講到微細智,在這裡正趕上全世界上出佛教波折,都爭在那裡胡說八道的改佛經,大家改得是迷惑顛倒。

  這給諸位說一句,這個學佛,說到學淨土宗上,這有規矩的。佛在世的時候,提出來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就是完全守戒律,就成就了;第二個時期,頭一個時期叫正法時期,第二個時期叫像法時期,相似法,正法就沒有了,這個戒律大家就守不了了,所以是禪成就,這是經上有的;再經過一個時期,到了現在叫末法時期。末法時期,大家聽這個名字,是不是這個太陽落下去了?落了太陽。落了太陽不黑天嗎?落了太陽不黑天,落了太陽那個陽光還反上來,看著還亮,還有個太陽。給諸位說明白,你看的那個太陽不是真太陽,是那個太陽的影子。大家要不相信的話,你可以弄上一碗水,你放在這裡,這個碗裡頭放上一個錢;碗裡不放水,光放一個錢,你在那裡看看得見,再遠了再看就看不見了,它是沒有水看不見了,看不見了那個錢還在裡頭;你可以倒上水,倒上水,你在看不見那個地處,那個錢看得清清楚楚的,看見了,你看見的不是那個真錢,看的是那個錢的反光,這個諸位回去試驗試驗。末法時期就是太陽落下去了,你看見一個假光。這個時候怎麼樣?這個時候就難辦了。怎麼難辦了?對於戒是不能守了,對於學理也弄不清楚了,學理很難懂。那怎麼的?就是淨土宗成就,這個經上有的。現在是末法時期了,修淨土。

  淨土法門跟別的法門一樣不一樣?不一樣!大家聽明白這個。怎麼不一樣法?凡是佛法,大家聽明白,皆都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完全得自己幹去,你自己不幹,沒一個成功。那這個淨土宗還例外嗎?例外!大家聽明白這個,必得懂教理,淨土宗是二力法門,兩個力量,這一句很要緊。怎麼還兩個力量?不光你自己的力量,還有什麼力量?還有佛的力量。別的宗沒有佛的力量嗎?別的宗沒有佛的力量,佛把經留在這裡,你看懂了就懂,看不懂就算了,佛幫不上忙。唯有淨土宗,完全都是佛幫一半、你自己一半,叫二力法門,記住,這是淨土宗的特別處。要不懂得這個二力法門,趁早這個淨土宗就不能學,那完全是外行了。

  還有兩句話,淨土宗,這個大家必得要記住,別的宗皆用不上,淨土宗有的。淨土宗有什麼?淨土宗不是小乘法是大乘法?諸位說說,什麼叫小乘、什麼叫大乘?小乘是光管自己,自己成功就不管別人了,他那個心量小,羅漢、聲聞、緣覺這就是小果。淨土宗是大乘法,什麼大乘法?大乘法有大乘法的條件。什麼條件?大乘法必得廣度眾生,不度眾生是小乘的,這個大家明白吧?這淨土宗度眾生,教理不懂得,怎麼個度眾生法?所以說有兩句話,開頭不叫證果,叫往生,帶業往生,這是頭一句;往生以後,第二句是乘願再來,淨土宗這兩句是離不了的。乘願再來怎麼樣?得有一個願力回來度眾生,永遠回來度眾生,大乘了吧?這回來度眾生怎麼樣?沒得說,不往生你來這裡度眾生,你看我現在在這裡,沒往生,我就是在這裡當錄音帶,談不到個度眾生,自己還糊塗,什麼也不懂得;乘願再來,往生以後開了智慧,到那裡斷惑開智慧再回來,永遠度眾生。這兩句要緊了吧。

  這個帶業往生才講了一半,那個乘願再來還沒講。要不曉得那一句,這個淨土宗就不能修了,那不是淨土宗的宗義了。淨土宗是二力法門,必須頭一步是帶業往生。斷了業往生不行嗎?斷了沒有這個道理,等覺菩薩還斷不了,那些不懂教理的說外行話,糊裡糊塗都行,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都有惑。所以說有惑就有業,惑、業、苦,就有生死,有生死就是苦,不了生死,這個你查佛學辭典。所以說必須要乘願再來,永久來度眾生。那個度眾生跟現在就不一樣了,那就什麼也明白了,那可以說拿著這個度眾生遊戲人間。先明白這個條件,咱們慢慢的大家知道了,知道了,先懂了教理才算個學佛的;教理是一點也不懂,不懂也行,這淨土宗可以說是你不懂得也行,信、願、行;別的宗是信、解、行、證,淨土宗沒講解,你光信就行。這個信,一萬人裡找不出一個真信的來,好難的這個信。咱們這個信不可靠,怎麼的呢?信上幾天就退轉,不退轉的很少很少的。(翻譯吧,翻了這個咱就今天可以開始講了。)

  要不是很少,《彌陀經》很難講,看著哪一句都講不上來,《彌陀經》上有個「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不退轉了,別的經上沒有。我再給諸位說一句,這個大家也聽懂了,聽不懂是很正常的。為什麼你聽懂了?咱這個人,眾生有個正報、有個依報,這個是凡學佛的都要懂得。什麼叫做正報?正報就是得著一個什麼身體,六道眾生得個什麼身體,這是正報。依報,有了身體,這個身體得依靠著什麼東西,依靠著,生活,你就說是不吃飯吧,你也得靠在個什麼上,你或者在地上,或者在山上,依靠個什麼,這是依報,跟這個東西在一起。跟諸位說,雖然是二力法門,佛的力量佔個十分之八,自己的力量也不佔個十分之二。為什麼說這個話?所有正報,這是什麼?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皆是化生,胎卵濕化,一律都是化生。化生怎麼個化生法?就是你那個第八識往生去了,到那個地方化生,到那就住到蓮胎裡給你斷惑。住在蓮胎裡頭斷惑,不是到那裡一去了就看見佛,沒這個道理。這個正報,這完全是佛的力量。依報,所有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阿彌陀佛用他的法力製造的,你可以查《無量壽經》,一切一切都是阿彌陀佛變化的,你這個依報完全也都是阿彌陀佛的力量。正報、依報都是阿彌陀佛的,大家是不懂這個,念了經叫白念。譬如到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樓閣等等的,眾鳥演法,皆是阿彌陀佛之所變化。上頭說得明明白白,大家不理這個,還去東跑西跑。擺在這裡清清楚楚的,把阿彌陀佛的力量他不要了,他就胡亂去跑去,這個沒一點用處,不是佛不要他,是他不要佛。大家記住這句話,今天這都是很重要的話。為什麼今天才說這個?不講《華嚴經》,不講到一百多個真如,一百多個真如過去講微細智。大家聽明白了嗎?講微細智了,再才能講到這上頭;要不講微細智,怎麼會講?譬如今天講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大乘起信論》叫「三細六粗」,怎麼個細法?大家講講三細六粗怎麼講?大家聽著,懂佛理的這個懂得,細者就是微細智,沒有微細智,對於這個阿賴耶識一點也不懂,所以叫「三細」。這個是容易懂得的?咱正講微細智。

  這裡我補充一句,為什麼在那裡頭斷惑?在這裡斷惑,這個眼睛看六塵,叫這個六塵一勾,這個心都跑了;到那個蓮胎,外頭沒有勾的。這還不明白嗎?在裡頭咱斷了惑,花才開開。

  就像那個偈子上,「花開見佛悟無生」,這得無生法忍了這才。

  這些話都很重要,這是學理這都是,這裡可以大家看。那天講到三種惑,這裡簡簡單單的說說,見思惑,咱們大家現在住到什麼地方?住到這個娑婆世界的五住煩惱上。這個我們今天不能講了,那天我說我在蓮社裡講過,這個回去諸位查辭典,《佛學辭典》,「五住煩惱」。五住煩惱第一步,你把三界的見惑都斷了,這是第一步。斷了這三界的見惑,這就算是入了門,思惑還沒斷,一斷了見惑就不變畜生了,在六道裡頭,這就了不得了,這就叫做入流,這是四果羅漢的第一果。這再斷思惑,斷了思惑,這五住煩惱就離開了。這是見思惑一百多品,大概總得,要是不按淨土宗的修法,按照規矩修,也差不多得萬數年,或是幾千年的,這才能做得到。

  證了羅漢果是小乘,羅漢果上一次跟大家說過了,羅漢果只能懂到第六識,七識、八識不談,他不懂得,這個跟諸位說過多少。連六根、六塵,什麼叫根、什麼叫塵,羅漢還弄不清楚了,你看多麻煩吧;至於這個微細智,他更弄不明白,七識、八識他也不懂得。到了緣覺,羅漢斷了見思惑,斷了見思惑,還有見思惑的習氣。有這個習氣就不行,有這個習氣什麼?看見就動心,這叫習氣。動心還是要動,斷了這個習氣才叫中乘,才是辟支佛。這是見思惑的話。

  這樣子度眾生那不行,你光知道你自己這一套了,外頭這些狀況不懂,不懂,連眾生的心理你也不懂,你怎麼個度眾生法?這個東西是什麼?這叫塵沙惑。就是這個世間的這一切事情,一提起什麼來你講不上來。譬如現在學佛的,我跟諸位說,大家現在學過科學的多少還好一點,科學在佛學裡頭雞毛蒜皮這是,可是你不懂得不行。譬如大家都知道我們是南贍部洲,你們大家都知道吧?我們是南贍部洲人,南贍部洲在須彌山南面。他們講經的說這喜馬拉雅山就是須彌山,這講經的這樣說。須彌山,你們諸位學過科學的,喜馬拉雅山是在中國南邊是在中國北邊?這個大家知道吧?你打開地圖看看,那喜馬拉雅山往西南看,咱們在東北,在東北怎麼叫南贍部洲?就憑著這一條,還講什麼?古人,也不必說是佛學,佛學就很難了,你就是讀過中國書的,中國書不這樣子的。中國書是什麼?對不對另當別論了,可是比現在講的好,崑崙山。怎麼呢?常說「日落崑崙」,這崑崙山怎麼樣?咱們在崑崙山南,東西南北還錯不了。為什麼說這個崑崙山?崑崙山,亞洲咱們這裡都是東流水,往東流。水不往東流,水往四下裡流,有往南流的、往東流的、有往西流的、還有往北流的。這古人書上的,念過中國書也比現在這些假充佛學的,也比這些人高明。崑崙山固然是不對,這是中國的一部分,方向還沒有變,這我跟諸位說。所以是書也沒念過,字也不認得,在這裡敢改佛經,真是無知妄作。

  問:東流水怎麼講?答:這個水,這個亞洲的水是往東流,當然都是東流水,往東流。你到印度,印度洋是往南流,這還用說嗎?也有往西流的,你到美洲,往太平洋裡邊的水它往西流;北邊,還有往北流的,怎麼樣?北極,到那個頂了,再往南走又下來了。連個普通常識都不懂得。

  這講不完了,趕緊的說吧。見思惑、塵沙惑,第三個叫無明,皆是無明。皆是無明怎麼的?為什麼後頭這個叫無明?它這才有分別,免得人亂了,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我跟諸位說,根本無明在哪?就在第七識、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這個大家常聽,淨土宗離不開阿賴耶識。就是為什麼說這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前頭《大乘起信論》上開頭才有「三細六粗」。三細怎麼講?什麼細?三細是說的那個懂得第八識的,他有這種微細智,微細的智慧。並不是說的第八識是微細智,是說開了微細智才懂得第八識。太微細了,咱《華嚴經》這不講到一百多個真如,後頭正講微細智,正碰到這裡了,講解脫。為什麼講微細智?這個第八識怎麼個三細法?它跟前頭這一些迷惑不一樣。怎麼迷惑不一樣我跟諸位說過,你一有惑,惑是個種子,有了惑再造業,造了業再隔上一段才受苦,叫「異熟」。異熟是隔一段時期,上一次跟諸位講過,譬如種個瓜,你幾天可以吃瓜;你種個桃子,幾天幾個月可不行,那頂少得三年,異熟就過一些時間。這個第八識裡頭有一層,這個就得講本性了,第八識是什麼東西?第八識就是本性,咱們這個本性。本性明心見性,這個性安定的時候什麼惑談不到,它只要一動,這一動,一動怎麼樣?一動,在別的那些惑,動了然後造業,造了業再隔一段才受苦;這一個第八識沒那麼囉嗦,這一動,隨著這一動之中就有能,它有它的能力,有能力它就找個對象,就找個所,能所,一動就是動、能、所,這三個不分,一動是三個,這就麻煩了。這種情形誰曉得?必得開了微細智的人才能懂得;不開微細智的連知道也不知道,就跟咱們似的,連見思惑咱都不知道。見思惑它是什麼?咱自己都不知道,那就永遠糊塗起來。這個大家明白了嗎?這是三種惑。第八識這個惑是最討厭,怎麼樣?不到八地菩薩以後他不懂得,他的動,他沒這種微細智,他體驗不出來。咱就更不用說了,八地菩薩以前都不懂得。(翻這個吧,這是學理。)

  這三種惑跟諸位說了,這是粗說,細講那就來不及,這好麻煩的。這個「附說」大家看看。淨土宗只講信願行,為什麼說這個?為的這些話很難懂,愈講愈細、愈講愈細,這麼細,這個淨土宗不能學了,所以說淨土宗特別處就是什麼?你什麼也不知道,你只光信就行,信、願、行,你看看,這就妙了。為什麼?《彌陀經》上沒叫你斷惑,沒叫你把業消盡了再往生,沒有這麼講。修淨土宗的,你什麼也不懂得,你懂個一心不亂就行。一心不亂怎麼講?你斷了惑才一心。斷不了惑呢?斷不了惑,你伏住惑也能一心。大家聽明白,上次講過,什麼叫伏惑?伏惑,先伏惑,後斷惑。譬如我們知道,懂得這個惑了,知道了,知道了的工夫,我們控制著它,它一起惑我們控制它,趕緊念一句「阿彌陀佛」,不必讓這個心又出去追它,這一句「阿彌陀佛」打消它,這就是佛的力量。有這一個法子,這個法子就是惑它不起現行了,它不造業了。它怎麼不造業了?你在那裡一味的念佛念佛念佛,念佛還造業嗎?有業也是善業。所以說不怕念起,就怕覺遲,不怕,所以修淨土的人講究「淨念相繼」,接接續續的不要叫它斷,這是很要緊的話。

  既是這個樣子的,咱講經正講到微細智,這才正碰巧了,這才講這個;要不是講《華嚴經》講到微細智上,多少年了我不講,愈講多你愈不懂得。所以《彌陀經》只能說一心就好。不亂呢?不亂跟一心又不一樣了。怎麼著呢?念到一心了,不亂呢?不亂更難,不亂怎麼呢?外頭來勾引你,就是八風吹不動,來勾引你勾引不動了,那叫不亂了;一勾引你還動,那不行。到了臨命終的工夫,你不能一心,到那裡阿彌陀佛來了,你心再一顛倒,又完了。你看這個事情重要吧?還是得二力,一切都是二力,這個大家要記住。

  再講這個一心不亂,現在你們諸位只要一心不亂,《阿彌陀經》說的這個,就行。怎麼著呢?我們還是個人,不論你聽懂了、聽不懂,還能懂得什麼叫一心。這一心裡頭講起來有事一心、有理一心。畜生什麼叫一心牠就不懂得,什麼叫事一心,什麼叫理一心,你跟畜生講去,牠聽懂了?牠也能往生,牠只要眼裡看見,聽見說,牠那個心不往別處跑,定在這上頭,就能成功,所以淨土宗叫「九界往生」。九界是什麼?除了佛以外。等覺菩薩,你成等覺菩薩很麻煩,得多少年;你要是求往生呢?求往生,當生就成就。九界往生,四土安養。四土安養,實在是五土。四土怎麼還五土呢?四土,《觀經》上只說四土,後來連這個下品下生也辦不到了,那怎麼辦?還有一個邊,邊界,在四土以外的一個。邊界這個跟諸位講過,邊,邊地就是,在邊地上,邊地上不是化生,是胎生,十二大劫花才開,可也斷了惑。這個邊地也比天堂好,這個大家也得懂這情形。

  所以說《彌陀經》上只叫你一心不亂,也沒跟你說是斷惑,花開見佛才悟無生,說得很明白,大家不懂得。學佛連佛理也不懂得,不懂佛理你就信,那也好,你又不安分,又不信,那就沒辦法了,那就是自己害自己。要不帶業往生,不帶業往生怎麼還有凡聖同居土呢?都斷了惑、斷了業,還有什麼凡夫呢?講不上來了。連字都不認得,文理都不會講,你在這講什麼話?

  有這個機會,大家懂懂佛理也有好處,怎麼樣?講到這裡了這個《華嚴經》,正碰到這個事情,我們才說說;講不到這裡,講這個沒一點用處,聽不懂。這多少的懂點教理,以後有這麼個印象,再碰見這些胡說八道的、這些妄作聰明的人,不至於被他勾著你跳火坑,那就萬幸了!就這麼點好處。這也不能跟大家講得很細了,今天印的也有一段新的,那天發過了。這段新的幹什麼?為的這個惑,就問這句話了,苦打造業裡來的;造業打哪裡來?造業打惑裡來的;惑在哪裡來的?這得追根求源,惑,惑在本性裡來的。

  這個我說,要不講《華嚴經》,我也不多這個事,這得有學理上我跟諸位說。全部的經有兩種大經:一種是《華嚴經》,是經中之王;一種是《法華經》,成佛最要緊的一部經,這兩部經可不得了。這兩部經裡頭各有,都講「本性」,這一些說的,都是方便說法,唯有這兩種經是徹底的說。徹底的說,大家懂得不懂得要聽聽,聽聽以後,這從根本上解決了,功夫在大家自己用;不用,你只要真心信也能成功。把這個,那天印的這個大家找出來,跟大家說說,講講這個「本性」,明心見性,講到這裡了不能不說。

  諸位找出來,這是什麼?「惑起於性」,這個惑在哪裡出來的?在本性裡出來的。「應略述性」,應該略微的把這個「性」講講給大家聽。這個很麻煩了,很難懂了,可是很重要。明心見性,性就是第八識,這就是本性。

  諸位看看,第一是「萬法靈明之體曰性」。這個「性」是什麼東西?這個性就是完全一切的這些事情,都是在這個性裡發生的。為什麼在性裡發生?大家聽明白,這個性要是安定了、明了,這個念過孔聖人的書也懂得,「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也是明心見性。念《論語》,開頭「學而時習之」,也是明心,明心見性。大家中國書也沒念明白,佛經更看不懂,那這有什麼法子?跟諸位說,本性,有這個性,它要是,大家聽著,明了,就是前面講過,跟諸位說過,覺後就覺悟了,「空空無大千」,一覺悟了,什麼都沒有。「凡所有相」,《金剛經》上,「皆是虛妄」,皆是虛假的,這不是很明白嗎?既是這個樣子,這個性,這是那個本來。迷了呢,這個性?一迷了,一迷了就是「識」,唯識學這個識字,就是虛妄分別;虛妄分別,什麼都出來了。上次比方過,這個眼前頭很清亮,你要叫它看東西,打上兩拳,什麼都有,都出來了。一個迷了,一個覺悟了的關係。所以說萬法靈明的性,這一切事情都是這個本性裡發生出來的,性只明了,什麼也沒有了;性沒有,性只一迷,什麼都出來了,咱們看的這些,就在這裡迷惑顛倒。給大家說吧,這是一條。這是本性。

  再有「不改義」,這個性,《金剛經》上這個也說過,為什麼叫「金剛」?金是明亮,剛是不被破壞,它能破壞一切,就是這個本性,明了性,能破壞這一切虛假,一切虛假破壞不了它,這是金剛之義。不能改,咱們說的俗話:「山難改,性難移」,這個性不能變。說到這,下頭有,哪裡說的?《大乘義章》上有,這經上都有,都註出來,並不是我在這裡造謠言,都舉出來,諸位去查去。真實法,「萬法唯心」,這一切法都是你心裡變出來的,這是大家要知道的,這個是《大乘義章》上有的。先懂這一條,皆是你自己造的。

  再講一條咱就不講了。第二,「性自有」,惑是在性裡出來的,性在哪裡出來的?這一步步的找。佛經上有「因緣所生法」,一切都是因緣。這個性,說的非因緣,絕不是因緣所生法,奇怪吧?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有,非自然、非因緣,這奇怪了,這是什麼呢?性自有。不曉得怎麼回事情,它就是有這麼個性,不能再說,再說就不懂得了。有個性,你能叫大家知道嗎?不能叫大家知道,古人有話,譬如飲水,冷暖自知。我這碗水是冷是熱?你們諸位說。你說冷也不對,說熱也不對,怎麼的呢?冷熱你得自己嘗嘗,或冷或熱你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就是你自己覺悟,這個覺字在自己。所以是自有的,並不是因緣所生法。這在哪裡?《智度論》上,大家回去查去,都有經典。講到這裡翻譯了,往後那幾條就不大好懂,那個咱下一個星期再講,先把這兩條先介紹出來,後頭得講理了。

  請諸位把表保存著,第二次拿來我給大家講。說的這些話怎麼翻來覆去?翻來覆去是我們中國的書念得少,現在又念一些不曉得是什麼東西。怎麼知道念得少?你要是念過中國書,也不如此。顏回讚歎孔子,你聽聽這個吧,「仰之」,往上頭看,愈看愈高,「鑽之」,不鑽還好辦,愈鑽愈鑽不動,這個還好講,「瞻之在前」,一看,你在我臉前頭了,「忽焉在後」,你猜錯了,他在你身子後頭呢。你看,你說這孔聖人是在前是在後,在哪裡呢?這個不一定,在這個事情上沒有一定的法,你要能測算,那你比聖人還高了這是。這個你看的東西少、聽的東西少,就在這裡模模糊糊的,這個到哪裡胡亂攪一套,後來自己上了當,那就沒法子了,那是自己害自己,就這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