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 言傳身教 潛移默化 久習生效

最真實的人物

最中國的故事

最該學的榜樣

影響您和孩子一生的聲音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是宋代名相范仲淹被貶後,對國家依舊不變的忠心赤膽。縱觀歷史長河,中國的文人無論是身居高官顯位,還是被貶謫到偏僻荒蠻的地方,其忠義的氣節都未減損毫分。明朝大儒王陽明先生的一生,雖是跌宕起伏,但仍異彩紛呈。無論是坎坷的政治生涯,還是屢建戰功的軍旅生活,還是做為思想家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心路歷程,其為國為社稷一片忠心,如日月之昭昭,流芳千古,永遠激勵著後人。

 

守仁求心 志在聖賢 波瀾不驚 正己化人

 

明朝的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祖籍浙江余姚縣,後隨父移居紹興,世人稱他為「陽明先生」,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

王守仁自幼就有一股特殊的英勇氣概,聰穎過人。在他十二歲的時候,曾向老師請教說:「老師,人生第一等大事是什麼?」老師回答:「讀書登第嘛。」守仁卻說:「登第考取功名恐怕不是第一等要緊事,讀書應該是學做一個聖賢的人。」

十五歲那年,國家邊陲戰事頻繁,王守仁懷著一腔救國的熱忱,廣泛涉獵兵書,刻苦練習騎射。他不畏艱難,冒險單騎馳出居庸關、山海關,縱觀塞外的山川形勢,探訪邊疆的民族,了解整個地理環境,獲得不少邊防經驗,從此奠定了對國防軍事布策的基礎。

二十八歲時,他考中了進士,正式踏入仕途。然而,時運不濟,偏逢政治昏暗,滿腔的報國情懷,並沒有得到朝廷的重視。

黯然退出宦途後,王守仁在家鄉的陽明洞裡築室靜修學習。他慢慢體會到離世脫塵的消極態度是沒有益處的,入世救世才是人生的大道。此後,他毅然宣導聖賢之學,並且開始講學,孜孜不倦的以教化世人為己任。

三十五歲那年,王守仁終於進入仕途,出任兵部主事。當時太監劉瑾得到皇上的寵信,專橫跋扈,引起大臣的不滿。一些正直的大臣先後因勸諫皇上而遭禍,王守仁也因此被貶到貴州龍場驛去做驛丞的小官。

龍場驛位居貴州西北,萬山叢棘,瘴氣逼人,毒蟲蛇蠍,遍地都是。這裡雜居著苗族、壯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在這裡,個人的功名利祿、得失榮辱,都是一場空。

龍場驛的環境惡劣,衣食住行沒有一樣能夠具備,同去的人抵擋不過山中種種病毒的侵襲,紛紛病倒,相繼去世,僥倖存活的人個個暮氣沉沉。王守仁見此,以身作則,每天快樂積極的工作,打柴擔水,熬粥做飯,都一肩扛起,並且唱起歌來,把家鄉小調也高亢的唱出來,一時大家的精神都被調動起來,從此戰勝了意志消沉及一切的疾病,龍場驛煥然一新。

由於仰慕王守仁深厚的道德修養和淵博的知識,附近的人們漸漸依附在他周圍。為了教育當地人,他建造了龍岡書院、君子亭等場所,在那裡講學。他根據當地的風土民情,因勢利導,用傳統的儒家思想教化他們。漸漸的,當地土著民族大為開化,貴州學儒的風氣從此盛行起來。

謫居龍場的艱苦日子,對個人生活來說是不幸的,但是對於成就一生的思想學問,卻是最寶貴的轉機。一天,王守仁忽然悟出了困擾多年的「格物致知」的道理,他喟然嘆息道:「從前我一直被格物致知的道理所困惑,如今才明白,聖賢學問的關鍵在於將一顆浮動的心定下來,不再向外馳求,能做到反覆的求諸自心,就可以改造周圍的環境。成聖成賢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明武宗正德六年,朝廷重新起用王守仁。當時,國家動盪不安,南方福建沿海地方的盜賊蜂擁而起,朝廷曾派人剿匪,但因山林深險,盜賊頑強凶悍,竟是束手無策。兵部尚書王瓊一向賞識王守仁的才能,就向武宗舉薦他去剿匪平寇。

王守仁受命後,親自率領精銳士兵出征,與賊寇鏖戰。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掃平了這一帶為患數十年的巨寇。

正德十四年,分封於南昌的寧王朱宸濠造反,率兵攻下九江、南康,逼近安慶,準備順長江揮師東下,一舉攻佔南京,自立為王。當時王守仁路過江西豐城,正在前往福建平叛途中。得知消息後,他急令各守令出兵平賊,並率領新集結的精銳軍隊去襲擊南昌,以斷朱宸濠的後路。等朱宸濠返回來救城時,已經來不及了,在途中被王守仁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結果,僅僅用了三十五天的時間,就擒住叛臣,平定了叛亂。對於用兵之術,王守仁曾經總結說:「用兵何術?但學問純篤,養得此心不動,乃術爾。」從這一番話中,可見他自求諸心、如如不動的功夫,即使在兩軍相逢的征戰中也毫不放鬆。

王守仁在作戰期間,仍然講學不息。他在贛州講學的時候,提出了「致良知」,從此以此做為講學宗旨。據說,有人問他:「除良知之外,還有什麼可講呢?」問話者是想要他講些良知之外的話,不要抱著「致良知」不放。但王守仁卻回答:「除了良知之外,還有什麼可講的呢?」他認為,如果社會上人心能趨於正直善良,那麼衰敗的世風自然能趨向淳厚,國家就能太平,人民能夠安居樂業。

後來,朝廷派他去廣東、廣西平定土酋的叛亂。由於征戰勞頓,使他身心疲憊。在重病之中,他上疏給皇上,請求辭官回鄉。返鄉途中,王守仁的病情更加嚴重了,臨終前他看到學生哭泣不止,便微笑著說:「我的心中一片光明,有什麼可遺憾呢?」

王守仁去世時,年僅五十七歲。他的靈柩路過江西時,當地的軍民身著縞素,痛哭著為他送行。他去世後被謚「文成」,又被追封為新建侯,萬曆十二年從祀於孔廟。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陽明先生是屈指可數的幾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的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到讀書人的敬仰。

 

聽故事 長善根 立大志 做好人

 

親愛的聽眾朋友,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感謝您的聆聽,我們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