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 言傳身教 潛移默化 久習生效

最真實的人物

最中國的故事

最該學的榜樣

影響您和孩子一生的聲音

   在《弟子規》入則孝一篇中有云: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這就是說,當父母喜愛我們的時候,孝順是容易做到的事;可是,當父母氣惱我們,或者管教過於嚴厲的時候,我們也要一樣孝順,而且還要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體會父母的心意,努力改過遷善,這種孝順的行為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難忍能忍,難行能行。這樣一種「孝行」,對於家庭和睦,國家安定又會帶來什麼呢?聽了今天的故事,或許能給您帶來一些啟示!

閔損蘆衣  感父救母  德行出眾  千古讚譽

  周朝的閔損,字子騫。是孔子的學生。

  他自幼喪母,父親後來又給他找了個繼母,還生了兩個弟弟。繼母寵愛自己的親生兒子,厭惡子騫,常把家中的髒活累活給子騫做,而子騫卻毫無怨言。

  有一年冬天,子騫的父親帶著他和兩個弟弟駕車去拉貨。天上飄起了鵝毛大雪。父親看到子騫穿著鼓鼓的棉衣,卻直打哆嗦,很生氣地對子騫說:「你弟弟的棉襖比你的薄都不喊冷,你穿的比誰都厚還哆嗦,你到底安的什麼心?」說著,舉起馬鞭就打。這時,子騫的棉襖被打破了,許多蘆花紛紛揚揚地從棉襖裡飛了出來。閔父見狀,大吃一驚,撕開小兒子的棉襖一看,裡面全是新棉花;此時,子騫的父親才明白,原來是妻子搞的鬼,給自己親生兒子用的是上好的棉花,給子騫用的卻是蘆花呀!子騫的父親自覺錯怪了自己的孩子,抱著子騫淚流滿面。

  回到家裡,他立刻拿出紙筆,寫了一紙休書,要將繼母趕出家門。繼母哭哭啼啼懺悔求饒,閔父也無動於衷。子騫見狀,一面拉住繼母,一面跪在父親面前哭泣哀求道:「父親,您不能休了母親!不能休了母親!因為母親在,頂多是孩兒一個人受凍,可若母親不在,我和兩個弟弟,我們三個人都得受苦啊!」

  說完子騫跪地不起,懇請父親原諒繼母。閔父被兒子的話感動不已,他深深嘆了一口氣,原諒了妻子。

  子騫趕緊扶起繼母,而此時的繼母才如夢初醒。她萬萬沒想到被自己虐待的子騫,竟會替自己說話,感動得抱著子騫失聲痛哭。

  孔子知道此事後,誇讚說:「子騫真是孝順啊!」

  後來,子騫步入仕途。被魯君派往費邑為宰。他在費邑行仁政,施德治,不出一年,費邑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一年秋糧剛剛收穫,魯國權臣季氏的家臣陽虎便趕來收繳賦稅。

  子騫說:「官稅剛剛收了一部分,等收齊後我親自送到國庫裡去。」

  陽虎擺擺手,說:「費邑是季氏的私邑,官稅直接交給季氏就行啦。」

  子騫是個實在人,不由地問道:「我生在魯國,長在魯國,如今又為費邑宰,怎麼從沒聽說過費邑是私人的邑地呢?」

  陽虎不耐煩地說道:「魯定公以弟繼承兄位,也是不合理的,這都是季氏擁戴他的結果。如今國家大權掌握在季氏手中,這費邑還不是季氏家的嗎?」

  子騫聽了心想:自己全心全意治理費邑,原以為是替國家出力,沒想到幹來幹去竟是……

  於是決定辭去官職。他在辭呈中假說父親年高體弱,老病纏身,要歸家侍候老父,以盡孝道。因忠孝不能兩全,所以要辭去費邑宰的職務。

  魯君聞知,連忙派人勸阻,但子騫主意已定,堅決辭官。不待魯君批准,就匆匆離任,隱居到了汶水之濱……

聽故事 長善根 立大志 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