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掀開經本第三十三面,倒數第三行,我們將經文念一段,對對地方: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眾務中過。若觀察時。令諸菩薩不營眾務勤修佛道。】
從這裡看起。這是本經第二十大段,為我們說造作一切事務的過失。經文一開端,『爾時』,就是世尊為我們講完睡眠過失之後,彌勒菩薩接著再向世尊請教,造作一切事務當中有哪些過失。『若觀察時』,觀察非常重要,前面我們已經讀過很多,觀察是智慧。有智慧的觀察,才能夠覺悟菩薩,就是令菩薩們覺悟,不再經營這些事情,專心『勤修佛道』。這是彌勒菩薩啟請的大意。再看下面世尊的開導。
【佛言彌勒。初業菩薩。應當觀察樂營眾務二十種過。若觀察時。能令菩薩不營眾務勤修佛道。】
佛說得好,這每一句裡面都說明這是初業菩薩,不是慧行菩薩,慧行菩薩跟初業菩薩有很大的差別,我們必須要曉得。應當要觀察,『樂』是愛好,喜歡經營世間許多的事務,『眾務』就是許多事務,過失當然很多。佛把眾多的過失歸納為二十類,此地講二十種,種是種類,歸納為二十種類,說法比較方便。『若觀察時』,菩薩有警覺性、有智慧能夠觀察,就能令菩薩不再喜歡經營這些事務,這樣才能夠專心勤修佛道。
【彌勒。云何名為二十種過。】
下面世尊將這二十種一條一條的為我們宣說出來。
【一者耽著世間下劣之業。】
這個經多分,也就是大部分是對出家弟子所說的。出家弟子既然發心出家,你就要想到,出家為的是什麼?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聯想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是王子的身分,他要不出家,他是繼承王位;換句話說,他是治理一個國家,為這個國家的人民來服務,為一國人民謀幸福。為什麼他要把這樣重大的責任捨棄,去出家?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他發心出家,他是逃避責任還是有另外更重要的事情叫他去做?世間的大事業無過於國王,你說世間事,還有什麼事情比國王的事情更大?現在民主社會,哪個事情能夠比總理的事情更大、比總統的事情更大?沒有了。在這個職位上,是為全國人民服務,為全國人民謀幸福,他把這個工作、職務捨棄掉,跑去出家;換句話說,他並不消極,他也不悲觀,他也不糊塗。由此可知,出家這個事情比它還要重要,比王位還要重要。
剛才說了,你做國王,是為一國人服務,而出家之後是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服務,這個服務的面大得太多了。經典上一提起,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也說到十法界依正莊嚴。譬如他原來做一個鄉長,鄉長是為一鄉的人服務,現在他不願意做鄉長,他去當總統,為全國人服務,我們對這種人讚歎、稱揚。現在佛他不是為一個國的人來服務,他是為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來服務。佛如是,我們出家人亦如是,這一點不能不知道,出家不是逃避現實,不是消極悲觀,他比世間任何人都積極。所以諸佛菩薩為一切眾生的好榜樣。諸位如果讀《華嚴》,在《華嚴》末後這一品「入法界品」,這一品的經文很長,大家都曉得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善知識,在形象上來說,大多數都是在家身分,五十三位菩薩,也是五十三尊佛,示現出家身分的只有五個人,其餘都是在家,我們看到是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無論他從事哪個行業,無論他過哪種生活,都是一切眾生的典型、榜樣,人人都第一,每個行業都第一,沒有第二。他們經營眾務,那些人是慧行菩薩,不是初學的菩薩,這個地方是初業菩薩。我們初發心學,暫時把這些事情捨棄,專心辦道。
初業菩薩是什麼人?你還在念書,你還在上學,你還沒成年。《華嚴經》上那些菩薩可以經營眾務,為什麼?他們的學業早已經完成,進入社會,為大眾造福。我們是初學,在上學。上學的時候,你也在社會上的各行各業去搞起來,你工作沒做好,學業也耽誤掉,那就大錯特錯。所以上學的時候專心讀書,不營眾務,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你要是喜歡經營這些事務,必定妨害你的學業、妨害你的道業,因為你是個初學的菩薩。到什麼時候你可以經營這些事務?佛在經上說了一個標準,必須是見思煩惱斷了,我們知道,見思煩惱斷了等於阿羅漢,塵沙煩惱斷了是權教菩薩,還不行。必須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時候你經營一切眾務沒妨礙,你是慧行菩薩;換句話說,你要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才可以經營眾務,那時候你沒有妨礙。這就是說明,不僅是初業菩薩,權教菩薩也有妨礙。我們必須要把這個前提搞清楚搞明白,後面意思就好懂了。
第一個過失,『耽著世間下劣之業』。世間任何行業要跟佛法比,都叫下劣。很多初學的人聽到佛說這個話,不服!你們諸位在社會上從事各種行業,那怎麼都是下劣行業?我這個行業很高尚,我這個行業對社會、對國家都造福,繁榮社會,甚至於安定社會,怎麼可以說下劣?要曉得佛的標準很高,不是我們世間的標準。「下」就是十法界,你不能超越十法界,你這個業就下;「劣」是什麼?劣是六道,你不能超越六道輪迴,那你這個業是劣。不管你造的什麼業,從這個標準上來看,我們所經營的,沒錯,確實是下劣。如果再把這個標準降一等下來,不要提得這麼高,降一點行不行?行,也可以說。如果不能超越六道,那就是下;不能超越三惡道,就是劣。這樣的標準我想我們學佛的同修,尤其是常常聽經、常常研教的同修,聽到我這個話應該可以肯定。你造作的業增長貪瞋痴,你不能夠減緩貪瞋痴,每天增長貪瞋痴,不管你從事哪個行業,這個行業就劣,為什麼?將來果報在三途。縱然你修的、造的業是善業,善業來生感得六道裡面三善道的果報,你比起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你是下。你看看佛這一句說得怎麼樣?我們應該警惕,我們今天造的是什麼業!第二句:
【二者為諸讀誦修行比丘之所輕賤。】
這種輕賤是世間人所見的,世間人他的意思,絕對不是修行人。修行人心地清淨,沒有妄想,他怎麼會輕視一切人?可是世間人看到這個樣子,好像這些人瞧不起你。為什麼瞧不起你?不跟你接近,不跟你往來。有修行的人、有道行的人,對於喜歡造作事務的這些事情這些人,這是講的出家人,大概都對他們敬而遠之。世間人看到了,這就是為這些讀誦、修行比丘之所輕賤,是這麼個意思。如果讀誦的比丘,就是常常讀經的,用讀經的方法來修行,另外一種,修行裡面範圍包括的很廣,或者是參禪、或者是持戒、或者是念佛,很多都包括在裡面。這些真正修行人,他還會輕視別人,那他就不是修行人,決定沒有輕賤別人的念頭。可是世間人看到這樣子,你看某人瞧不起你,但某人並沒有這個意思,誰的意思?我的意思,我覺得他瞧不起你,不見得他真瞧不起你。這是世間人的眼光,世間人的意思。經典裡面所講的我們要清楚,要能夠理解,開經偈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不要把如來意思錯會了。
【三者亦為勤修禪定比丘之所呵責。】
呵斥、責備,這個事有可能。如果參禪有定功的人,開了智慧的人,禪宗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看到你這個樣子,他教訓你、他責備你,那是勸你回頭。你還有救,給你講還有效。如果看看,他是先觀機,然後再說法,看看你,怎麼勸你也不會回頭,怎麼教訓你也沒有用,他就對你合掌歡喜:「不錯,你很好,很好,難得!」不會責備你。凡是肯責備你的都是善知識,總覺得你還能回頭,你還有救。
【四者心常發起無始生死流轉之業。】
這是必定的。你的心裡面常常生起妄想、分別、執著,不會間斷。這些妄想分別執著是些什麼?就是你喜歡造作的這些業,喜歡造作的這些事,你正在造作的時候叫做「事」,造作完了之後那個結果叫「業」。業藏在阿賴耶識裡面,遇緣就現前,就感果報,總不免六道生死輪迴,你造的是生死輪迴之業。
【五者虛食居士及婆羅門淨心信施。】
這個麻煩大了,佛門裡頭常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所以出家不容易,出家這個事情太難了。出家人,經上講,這段經文講得太清楚了,不營眾務,世間所有一切事業我們都不做。你都不做,誰給飯給你吃?誰供給你穿衣?你的衣食住行從哪裡來的?生活所需都是這些善心在家同修們供養的,此地所說的居士、婆羅門。古時候世尊當年在世,每天出去托缽,這些人供養你。他為什麼要供養你?你是個修行人,是個福田僧,供養你,你將來修行證果,他沾光,他得福,是這麼回事情。如果你出了家,還去搞世間這些事務,根本也不去修道,你將來也不能證果,死了以後還搞六道輪迴,你怎麼對得起這些天天供養你的居士?對不起還不要緊,將來要還債。所以居士供養決定沒有白供養,他要是證果,往生不退成佛,你有大福報;他要不能證果,縱然墮三惡道,來生還要還錢,我布施你多少,你來生要還我多少,不吃虧。這個道理說明了,居士們放心供養,出家人小心接受,這是事實,經上講得這麼清楚。你接受了之後,要安心辦道,你真要有成就,否則的話,小心披毛戴角還,這是真的。
【六者與諸財物心懷取著。】
因為你念念都是在貪著經營世間的事業,世間事業離不開財物。你要經營,你心裡頭常常想著這些財物,道業的念頭就沒有了。怎麼想賺錢,這裡頭我也說不出來,憂慮、操心之事情太多了,所以『心懷取著』。
【七者常樂廣營世間事務。】
世間人是如此,生意做得愈來愈大,就要來擴充,開一個店,發了財,再開兩個,世界上還有許多連鎖店。我在很多城市裡面看到有連鎖店,幾乎遍及全世界,才曉得那是一個財團,發了大財,那些人頭腦裡頭,一天到晚怎麼樣發財、怎麼樣經營、怎麼樣擴展他的事業。這些事業不能超越六道輪迴,不能超越十法界,幹的是這個事業。出家人決定不應該搞這個事情,出家人搞什麼事情?也開店,開什麼店?開佛店,也開很多分支店,到處有他的分支店。我們讀了這部經,真的是汗毛直豎!如果要是為弘法利生,什麼叫弘法利生?佛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從總綱領、總原則上來說,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弘法目的在此地。你的道場建立在此地,這一方的大眾,你有沒有做到幫助他們破除迷惑,幫助他們都覺悟過來,有沒有做到?要沒有做到,這個經上的弊病恐怕你統統都有。
再把這個標準降一等,落實在生活上,當然還是講原則,佛告訴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個話大家都很熟悉。你有沒有教人斷惡修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善,有沒有講清楚?有沒有講明白?有沒有勸人自淨其意?自淨其意就是修清淨心。清淨心非常重要,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高等智慧,有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佛法是智慧的教學、是智慧的方法,我們有沒有做到?這一點不能不知道。
所以,廣營世間事務,慧行菩薩行,譬如說道場,你這一個大道場,現在許多國家、地區你都可以在那裡建立你的分支道場,要辦佛事。佛事,佛是覺悟,事是教化,佛事就是教化眾生覺悟之事,這叫佛事。做這個事情沒有問題,你功德無量;如果不是做這個事情,問題就來了。佛的道場,前面都曾經跟諸位報告過,是佛菩薩教化眾生的場所,它是學校,不是神廟。不是神廟,為什麼供這麼多神像?要是說這個話,我們一聽到,他是外行,他不是內行,為什麼?我們佛寺裡面一尊神像都沒有,哪裡有供神像?這麼多像是什麼?這是佛像、菩薩像,不是神像。佛菩薩的像很多,佛菩薩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典型。早期學佛有成就的這些人,我們供養他的形像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不忘本,這是一代的祖師大德,不忘本,提倡孝道。第二個意思是見賢思齊。看到這裡阿彌陀佛,我們在《無量壽經》上念到他的歷史,見到這個像,我們發心要學阿彌陀佛,我們要學得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這個像放在這個地方常常提醒自己,用意在此地,不是神像,佛寺裡頭沒有神像,如果把佛菩薩的像當做神像來看,把佛的教學場所當做廟來看,那就完全錯誤了。
這是講到世間的事業,必須要辨別清楚。如果你不是覺悟一切眾生,那就錯了,那就是此地講的世間事務。如果你是覺悟眾生,那你這是佛法的事業,跟世間事業決定不同。世間事業不出六道,你的事業不但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
【八者念其家業常懷憂嘆。】
這就是講,常常喜歡做這些世間事務的他放不下。又因為世事自古以來常說「不如意事常八九」,有幾個人能稱心如意?所以憂愁、悲嘆就太多了。想到自己的家業,總免不了憂慮、感嘆。這有什麼不好?很不好,你每想一次就又造一次業。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又造一次業,這個業都是輪迴業、都是下劣業。你為什麼不念佛?為什麼不讀經?去造這種業?
【九者其性狠戾發言麤獷。】
『麤』是粗野,『獷』是兇惡,就是言語很粗魯、很兇惡,為什麼?心裡面好爭。因為經營事務就有個爭利之心,心裡面常懷競爭,不知不覺就培養這個惡習氣。粗獷的言語就是經上講的惡口。
【十者心常懷念勤修家業。】
起心動念沒有忘掉他的家,起心動念沒有忘掉他的事業。
【十一者愛著諸味增長貪欲。】
『愛』就是貪愛,『著』是執著。他經營種種事業他覺得那裡頭有樂趣,那裡頭有他的味道,什麼味道?名聞利養的味道、貪瞋痴慢的味道。諸位細心去體會,如果你真正體會得,你在佛法修學算得上小有功夫。看看你能夠體會得?
【十二者無利養處不生歡喜。】
沒有利益,得不到名聞利養的地方,這些地方不生歡喜。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我們在講台上講經說法也是事務,也是世間事務,何況其餘?如果我們經營這個事務,人家請我們講經,先要問問,請我講多少天?你要給我多少供養?談價錢,談條件。如果說這個地方請你講經:法師,沒有什麼供養,供養很微薄。他搖搖頭:這個地方我不去。這就錯了。有沒有這個情形?有!我在美國邁阿密,那邊同修請我去講經,同修就跟我說,他說法師,你在這個地方要不要舉行皈依?我說如果有同修發心皈依,我可以給他主持,給他傳授。他說法師,一個人皈依要收多少錢?我說還要收錢的?他說:是啊!密宗的上師、仁波切到這裡來灌頂五十塊,都是有價錢的。我說還有這樣子!價錢愈高人來得愈多,大概很靈;你不收錢,恐怕不靈,沒人來皈依。還有這麼多笑話在。我就告訴他,「我這裡不收錢,不來就算了,我這個不靈,不來就算了,我省事,咱們不找麻煩」。『無利養處不生歡喜心』,這是過失,在佛法裡頭講這是罪過。
【十三者多生惱害障礙之業。】
『多生惱害』,惱是煩惱,煩惱裡面最重的是貪、瞋、痴、慢、懷疑、嫉妒,總是損人利己。果然做到損人利己,還算不錯。實在講絕大多數,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損人不利己,你說這個事情做得多冤枉!對自己毫無利益,而且還損害別人,這真叫業障,這造『障礙之業』。
【十四者常樂親近諸優婆塞及優婆夷。】
出家人喜歡搞這些事務,喜歡經營事務,他就常常喜歡去親近在家信徒。特別是在家信徒有權位的、有權力的,做高官,有地位的,發大財的,常常去親近他。親近他們目的何在?目的是沾一點名聞利養,這是顯而易見的,所謂是巴結有權勢的信徒。沒有權勢的小民,你瞧也瞧不起他,與道業完全相違背。
【十五者但念衣食而度晝夜。】
這講的是把你的修學、修道都忘得乾乾淨淨,一天到晚腦子裡頭所想的都是衣食住行、五欲六塵,貪圖享受,去想這些東西。
【十六者數問世間所作事業。】
凡是遇到人交談,總是談世間事業,而不知道出家人與世間人接觸,要幫他覺悟、要勸他學佛。特別是在這個社會,許多人對於佛教產生嚴重的誤會,認為佛教是宗教,認為佛教是迷信。你跟他們接觸,頭一樁事情就是要幫助他認識佛教,佛教究竟是什麼,然後幫助他增長信心。這是應該要做的。不應該跟他們談世間事,這個大錯特錯。
【十七者常樂發起非法語言。】
這是不知不覺經常有這些習氣現行,不如法的、非佛法的言語,這個範圍就非常之廣。
【十八者持營眾務而起憍慢。】
譬如你很會經營,你建個很大的寺廟,非常壯觀,別的道場不如你,你就瞧不起他。諸如此類者比比皆是,容易仗著自己所經營的事業,對別人傲慢。
【十九者但求人過不自觀察。】
自己耽著在事務上,不肯修道,還要常常找別人的麻煩,找別人的過失,舉別人之罪,不知道自己反省檢點。
【二十者於說法者心懷輕賤。】
這是從嫉妒裡面生出來的,遇到說法的這些大德,說法的有出家的、有在家的,對這些說法的人心懷輕慢、鄙視,瞧不起他,這個過失大了。本經一開端就說這種過失,我們不必再重覆。佛把這二十種過失說出來。末後這一句是總結。
【彌勒。是為菩薩樂營眾務二十種過。】
這是二十種類。我們想一想,我們出家人要不要做這些事情?給諸位說,初業菩薩不做這個事情。古時候寺院叢林,初業菩薩是清眾,清眾只管修行,寺院裡所有一切工作,他都不需要做。寺院裡面許多事情,誰去做?菩薩去做。所以做住持、做當家的、做執事的,特別是綱領執事,不是凡人,都是菩薩應化來示現的,來幫助這些初學的菩薩。初學的菩薩做這些事情會犯這些過失,慧行菩薩做這些事情清淨無染,真的到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他們不礙事。以前人有福報,感得這些佛菩薩來應化替你服務,替你燒飯、替你砍柴,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國清寺的豐干和尚、寒山、拾得,豐干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幹什麼事情?廚房裡燒火。大菩薩示現來照顧初學的人,不是普通人。
現在我們沒福,沒有這麼多佛菩薩來照顧,自己不免要造業障。可是古德也有榜樣示現給我們看,作務要減低到最少的分量,這就對了,絕不能夠多,貪多更要不得。我們的衣食住行要簡單,不要給自己找麻煩。別的人道場可以掛單,我們就住在那邊修行。如果沒有這個緣分,自己要去建個小道場,找個沒有人,偏僻的地方,蓋個小茅蓬就可以。茅蓬多大?兩小間就夠了,自己可以蓋,在山上砍樹就可以蓋小茅蓬。同參道友多了,慢慢再擴充,真修行人是幹這個。你要說這個很難,現在方便。過去,七0年代的時候,我在香港講經,香港洗塵法師還在,他常常找我聊天。我就跟他講,我說老法師你有沒有意思,你是很熱心要把佛教恢復,我說不難。他說怎麼做?我說你找五個人,五比丘,咱們不要蓋廟,我們住帳蓬,現在帳蓬很簡單,一個帳蓬可以用三年。我們向居士化個帳蓬,找個曠野地方搭起來。吃飯,托缽,每天出去托缽,托完了之後,到帳蓬裡打坐,念佛也好,參禪也好,行!所有事務都減輕。他聽了點頭,不錯,很好!很好以後就完了,就沒有了。世尊當年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我們今天禁不起那樣的苦行,我們搭個帳蓬露營很好。方法有得是,盡量減低自己的作務,就是拉雜的這些事情,沒有必要統統應當放下。
下面世尊以偈頌為我們重說一遍。重說的意思,前面都說過,此地就不需要再講。底下有二十一首,請看經文。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重說』,說明下面是重頌。
【安住下劣業。遠離殊勝行。退失大利益。是名眾務過。】
這個偈頌的體裁雖是重頌,實在講也是補充前面殊勝的義趣。喜歡經營這些事務的出家人,他的心安住在『下劣業』,就是講六道輪迴的事業。『遠離殊勝行』,殊勝行可以說專指我們本經的末後,最後一章,彌勒菩薩教我們發十種心求生西方淨土,那是殊勝行,殊勝行就是一生一心求生淨土。『退失大利益』,往生不退成佛的利益,別的人不懂,我們在座的同修都清楚、都明白。《無量壽經》這些年我們在此地講過兩遍,讀誦、念佛、修行人一天比一天多,這是真實的利益。他喜歡經營事務,把這個利益退失了,非常的可惜,這是眾務之過。
【樂讀誦比丘。及修禪定者。一切皆呵責。是名眾務過。】
『讀誦』就是熟悉經教的。我們中國的佛教,常常把它分為兩大類,叫宗門、教下。『樂讀誦比丘』是代表教下的,『修禪定者』代表宗門,依教修行的。這兩類的人對你一定是敬而遠之,不會親近你。第三首:
【常行生死業。捨離解脫因。虛受於信施。是名眾務過。】
『生死業』就是貪瞋痴。你的生活,你生活在哪裡?你生活在貪瞋痴中,你就造的是生死業。『捨離解脫因』,解脫因是什麼?是勤修戒定慧,你把戒定慧捨掉,你天天搞貪瞋痴。『虛受於信施』,你虛受一切在家信徒的供養,這個果報不可思議,這是眾務過。下面一首:
【樂受諸財寶。不得生憂惱。住於下劣行。是名眾務過。】
『樂』是喜歡,這個字念去聲,愛好,希望得到這些財寶,我們講的名聞利養,喜歡這個東西。如果得不到,他就『生憂惱』,『不得』就是得不到,得不到名聞利養,他就天天生憂惱、生煩惱。『住於下劣行』,他的心安住在六道,安住在三惡道,貪瞋痴所感得的是三惡道,這都是眾務的過失。第五首:
【是人多愛染。往來婬女家。如鳥入樊籠。是名眾務過。】
這首裡頭是講的比喻,這個人『多愛染』,愛是貪愛,染是污染。這個意思是講,內具足煩惱,外面又禁不起誘惑。『往來婬女家』,是比喻你內有煩惱,外面又禁不起誘惑,外面是五欲六塵的誘惑,於是就像一個鳥,被人抓去關在籠子裡面。這是比喻墮在惡道,墮在三途裡面,這都是眾務的過失。
【不受尊者教。違矩而輕賤。毀犯清淨戒。是名眾務過。】
『尊者』是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教誨,你不能夠接受。『違矩』,矩是規矩、戒律,違犯戒律、規矩,『而輕賤』,輕賤是輕賤佛的教誨。所以他的行為必定是『毀犯清淨戒』,這個是眾務過。第八首:
【其心多憶想。勤營於世業。不能修智斷。是名眾務過。】
他的心裡頭妄想多、雜念多,一天到晚想的都是世間的事業,於是把佛法捨棄掉,『不能修智斷』。智破無明,滅斷煩惱,把這兩樁事情疏忽了。第九首:
【貪心恆熾盛。樂著於諸味。曾無知足心。是名眾務過。】
這就是講他的煩惱增上,說一個貪心,連帶的就有瞋恚、愚痴、貢高我慢、嫉妒,必然會連帶的生起。所以『恆熾盛』,像猛火燒的那樣盛。『樂著於諸味』,這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之味,永遠不知足,這是眾務過。
【得利生歡喜。無利便憂惱。貪吝無仁心。是名眾務過。】
這一首好懂。得到名聞利養就歡喜,得不到他就憂慮、就煩惱,這個人經常是貪吝,貪是貪得,吝是自己有,捨不得布施給別人。仁是仁慈之心,沒有仁慈之心,自私自利,這是眾務之過。
【惱害無慈愍。增長諸惡業。愛蔓相纏縛。是名眾務過。】
這第十一首。「惱害」,常常或有意或無意會叫別人生煩惱,更嚴重的就是叫別人受到傷害,沒有慈悲心。佛菩薩慈愍一切眾生,所以對一切眾生生大慈悲,不但不害眾生,連讓眾生生煩惱都感覺到自己有過失。譬如說,那個眾生不喜歡我,看到我就討厭,看到我他心裡生煩惱,我們看到那個眾生遠遠的來了,趕緊躲避。為什麼躲避?不要叫他看到我生煩惱。這是不是怕他?不是,這是慈悲心,不讓人家看到我生煩惱。舉這一個例子來講。我們應當要曉得,令眾生生煩惱都不可以,怎麼能傷害人?所以『惱害無慈愍』,這是從喜歡世間眾務,這是個緣,煩惱自然有它的業因,可是這個緣非常強烈,會把你的煩惱、習氣讓你常常起現行,你麻煩就大了。所以『增長諸惡業』,惡業不但不能消除,天天在增長。『愛蔓相纏縛』,愛蔓是貪愛,也就是說很容易增長貪心,貪財貪名貪利,患得患失。下面一首:
【遠離於師長。親近惡知識。擯斥持戒人。是名眾務過。】
良師、善友心懷道業,看到你這樣做,當然會勸勉你。勸你,你覺得他來破壞你的利益,你不能夠接受,一定跟這些良師、善友愈來愈遠,這也是必然的情形。而對『持戒人』,依教修行的人,你看到了很不舒服,為什麼不舒服?他做得如法,我做得不如法。雖不如法,也不服氣,我眼前得許多利益,你看他修行雖然不錯,苦不堪言,對他自然起輕慢之心。這是「擯斥持戒人」,擯是遠離,不跟他在一起。下面一首:
【晝夜無餘想。唯念求衣食。不樂諸功德。是名眾務過。】
晝夜他所想的都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想這個東西。而佛在經典當中教他修學一切功德,他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實在說,他連什麼叫功什麼叫德,大概都沒有搞清楚。如果真的搞清楚,我相信決定回頭,為什麼?少許的功德,都超過世間名聞利養;換句話說,不樂修功德,喜歡搞事務,這些人在這世出世間一切法中他不識貨。他要真的搞清楚、搞明白,我相信他一定會求取最大的利益,這種小的利益他一定會捨棄掉;還是對於經教沒搞清楚。我們翻過來,再看下面第十四首。
【常問世間智。不樂出世言。耽愛於邪說。是名眾務過。】
處事待人接物之間,有意無意在閒談的時候,都談一些世間之事。世間跟出世間,界限在哪裡?大家千萬不要誤會,我們剃了光頭,穿起長袍大衣,這叫出世間,你們在家同修就叫世間,這麼看法就大錯特錯。世間跟出世間的界限在於覺迷、在正邪、在染淨。我們講三皈依的時候跟諸位講得很清楚,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就是出世間。假如你是反過來的,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那你就在世間。所以與形式,出家、在家,毫無關聯,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討論佛法、討論教義,交換修持的經驗、心得,這是出世之言。或者是討論利益眾生的這些事理,怎樣幫助眾生覺悟,怎樣幫助眾生離苦,怎麼樣幫助眾生過得更幸福、事業能夠成功順利,充滿了高度的智慧,這是出世間的言語。如果要問、要談論怎麼樣發財,怎麼樣賺錢,怎麼樣享受,那是世間智。世間智就是世智辯聰,不是好事情,佛法裡面稱做八難之一,世智辯聰屬於八難,難就是你遭了災難。為什麼稱為災難?你已經墮入迷邪染裡面去了。
底下必定的,你喜歡邪說,正論不喜歡聽,喜歡聽邪說;換句話說,你喜歡聽六道輪迴之說,喜歡聽三惡道之說。你不要以為我說這話沒有根據,三惡道,誰喜歡三惡道?說起來沒有一個人,誰願意墮地獄?但是你要想想,地獄、餓鬼、畜生是果報,果必有因,因是什麼?因是貪瞋痴。今天跟你講發財,高興!發財什麼?餓鬼道。給你講發財,你一高興,就是叫你去作鬼,不是叫你去作佛。講到貪瞋痴高興得不得了,那就是你喜歡三惡道,那有什麼辦法?這就是邪說。我們看看現代的社會,每個人都期望著社會人與人之中能夠消除種種的隔閡、歧視,大家能夠和睦共處,希望社會安定繁榮,這是每個人掛在口頭上的期望,而事實上做的,不一樣。社會許多人在那裡指導、教誨,我們看到、聽到也怵目驚心。他教誨的是什麼?妖魔鬼怪,邪說。你如果不相信,我們印這麼多佛經,正說,幾個人看?送給人人家還不看,還不要。世間書店裡賣小說的,教人殺盜淫妄的,花很多錢去買來看。電視裡演的,電影裡頭演的,那是什麼東西?花了錢,天天看到,還捨不得離開。正說,你送給他,搖頭不接受,沒時間,沒空看。教他來聽兩個小時佛經,沒空,教他去聽戲、唱歌,那有時間,時間太多了。唱歌,歌裡頭是什麼東西?邪說!你看看那個歌詞,是不是邪說?『耽愛於邪說』,都是眾務過,剛才講都是眾務之緣。第十五首:
【自恃知眾務。輕慢諸比丘。猶如狂醉人。是名眾務過。】
他自己仗恃著他會辦事,他有辦事的能力、有辦事的才幹,經營許多的事業,這裡頭值得驕傲。於是對真正修道的這些出家人,這比丘,認為他們沒有智慧、沒有能力,樣樣都不如我,生起貢高我慢之心,輕視有德有智之人,這是罪過。下面這一句是比喻,『猶如狂醉人』,頭腦不清醒,這也是眾務過。
【常伺求他短。不自見其過。輕毀有德人。是名眾務過。】
佛在這個經上一開端就教給我們,在現前這個社會我們真正想修行,要從哪裡下手?這非常重要。佛這個話不是說一遍,在這個經上屢次看到,「不求他過,不舉人罪」,要我們從這個地方下手。《無量壽經》上講到修行的綱領,身語意三業,它沒有按照身語意來排列,它把口業排在第一,「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也是這個意思。這就說明了,人與人的接觸不能不說話,說話有意無意造許多的口業,何況你還是有心要找人碴,有心要找人麻煩,這就是『伺求他短』。自己的過失見不到,只看到別人過失,自己過失看不到。古德曾經講過,世間人有兩種人沒有過失,第一種人,佛沒有過失,佛所有的過失都斷掉了。第二種人,凡夫沒有過失,凡夫不知道自己有過失,專門看到別人過失。唯獨菩薩才知道自己過失,如果你每天都覺察到自己有過失,你就不是凡人,恭喜你,你已經是菩薩。菩薩有自覺覺他,自覺就是知道自己的過失,你就覺悟了;不知道自己的過失,你是迷惑顛倒。這樣的人,只看到別人的短處,看不到自己的過失,當然『輕毀有德人』,輕是輕慢,毀是毀謗,輕慢是心裡面瞧不起,毀謗是言語。第十七首:
【如是愚癡者。無有善方便。輕慢說法者。是名眾務過。】
『如是』是指如前面所說的,犯這些過失的人皆是愚痴之人。這當然之理,如果他有智慧,他有高度的覺悟,他怎麼會犯這麼多過失?犯這樣的過失自然是愚痴之人。『無有善方便』,善是善巧,善巧方便是指什麼?簡單的講是生活。生活裡面沒有善巧方便,你生活裡面得不到樂趣;工作裡面沒有善巧方便,你在工作裡面也得不到樂趣,佛法講離苦得樂,你的工作很辛苦,不樂。處事待人接物,誰有善巧方便?有智慧的人有善巧方便,愚痴的人哪來的善巧方便?所以他的生活、他的工作、他的應酬只有苦沒有樂。如果你說他也有些樂,歡樂場合當中去找那種樂。那個樂,我在講經的時候也常常有比喻說,那是吸毒,不是真樂。吸毒的時候好像短暫的那一點樂,樂完了之後,後面有大苦在等著他,那個不正常。唯有高度的智慧,生活在智慧裡面,無論什麼事情他有善巧方便,他有真樂。這個真樂不是從外面境界上刺激的,是從內心裡向外湧出來,像泉水一樣,從自己裡面湧出來的,真樂!
愚痴不但無有方便,而且『輕慢說法者』,為什麼?說法的人恰恰跟他相反,說法要有智慧。沒有智慧,佛的意思你怎麼能說得出來?開經偈說「願解如來真實義」,說法要有智慧,智慧大難!那怎麼辦?如果這個世間還有大智慧人在那裡說法,我們趕緊躲在後處聽聽就好了。現在這個世間沒有人說法,你們諸位都要上來說法。那你說法,「我智慧沒有開,我不能說」,不能說,沒人說,佛法在這個世間要斷絕了。因此我們一定要發心。知道這個事情難,難,有方法,什麼方法?求感應。不是我有能力說法,我有智慧說法,沒有!我求感應,求諸佛菩薩加持,求諸佛菩薩保佑。不但佛加持我能說,我還要代大家求,求佛菩薩加持你們都聽懂。我在這裡說,你們沒聽懂,那我不就白說了。所以說的人、聽的人都得佛菩薩的加持。怎麼個求法?真誠的心、恭敬心、慈悲心,果然具足這三種心,一定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你才能說。萬不可以以為我會說,沒那回事情,自己決定不會說,為什麼說決定不會,說得那麼肯定?沒開悟。
誰能說經?最低限度要開悟的人。什麼叫開悟?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那個沒有問題。因為佛所說的一切經教,都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你明心見性了,雖然只見得一分,四十一品無明,破一品無明,見一分自性,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對於佛的經教有真實的體會。沒有見性的人,展開佛經,摸索。我們要以自己的意思去解經,那你是用意識心,對如來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你怎麼能相應?所以我們要不從恭敬當中求,問題就很嚴重。印光大師說得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這個利益就是三寶加持的利益,不可以不謹慎,不可以不恭敬從事。這個事業,跟世間其他的事業不一樣,世間的大事業如果沒有誠敬也很少能成就的,何況出世大法?善導大師教給我們「一切要從真實心中作」,也是這個道理。輕慢說法的人,過失、罪過無量無邊,前面經文都說過,這裡不再重覆。看下面第十八首:
【如是下劣業。具足諸過失。何有智慧人。愛樂而修習。】
這一首,『如是』兩個字也是總指前面所說的。狹義的是指這一段,喜歡經營事務,廣義的,從本經開端一直到此地,所說的末法時期初學的菩薩所做許多的過失,都是『下劣業』。這些事情我們讀了這部經,很冷靜的去想想,仔細去觀察。看不到自己,看別人,看到別人的過失,要知道回光返照,不要去說別人,回過頭來再觀察自己,我有沒有這個毛病?把別人當做一面鏡子,照見自己的毛病,那就對了。因為自己看自己的過失非常困難,就是叫你冷靜去反省、去檢點也不容易,我們不妨用這種方法。一切眾生的過失就是自己的過失,你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你在修學上會有很大的長進。這是『具足諸過失』。末後兩句話是佛感嘆的話,也是教訓我們的話,『何有智慧人,愛樂而修習』。哪有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會去喜歡它,喜歡這些過失,還去學這些過失?佛這個感嘆很深很長。下面一首:
【清淨殊勝業。具足諸功德。是故有智人。愛樂常修習。】
這一首是從正面上來講。清淨業、殊勝業這是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清淨是從心上講的,清淨心,以清淨心,無論經營哪一種事業,都叫做殊勝業。這也是前面,我跟諸位舉出,世間跟出世間差別在此地,下劣跟殊勝差別也在此地;換句話說,無論從事哪個行業,如果這個行業會增長貪瞋痴,那個業叫下劣業;如果你從事的行業,這個行業可以增長清淨心,這個事業就是殊勝業。你要問哪種事業能增長清淨心?給諸位說,任何一種事業都可以增長清淨心,這裡頭沒有說哪一種。任何一個事業都可以增長貪瞋痴,你要細心去觀察。你做生意天天想賺錢,這增長貪瞋痴,這是下劣業,這是世間業。你到佛堂來拜佛,這個佛堂今天有法會,你是法會的大施主,你到這邊燒香,一定要燒頭一柱香;你到這裡出功德,一定出得比人多,為什麼?面子問題,你還是增長貪瞋痴。這是不是清淨業?不是,下劣業。你要跟別的同修們爭,「我要站在前面,我要站在第一」,貢高我慢。所以你來拜佛也是下劣業,你來念經也是世間業。
由此可知,殊勝、下劣不在事上,在心上。如果你做生意,你做生意沒有貪瞋痴慢,完全是為社會大眾服務。賺了錢,這個事業做的發達,對社會服務更大;賺得少也很歡喜,省一點事情,少做一點,你多快樂!沒有貪瞋痴,哪一樁事業都是殊勝業,為什麼?心地清淨,遠離貪瞋痴慢,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也是真誠、恭敬、慈悲,沒有兩樣,什麼事業都是清淨殊勝業,裡面具足無量功德,諸位要懂這個意思。懂得這個意思,你才能把佛法完全落實在生活上,你才真正得到受用。否則告訴你,到佛堂面前來,每天禮佛、拜佛,這是殊勝業,你幹別的行業都是下劣業,講錯了,佛不是這個意思,這是曲解如來真實義,錯解如來真實義。穿衣、吃飯沒有貪瞋痴,穿衣、吃飯是殊勝業,穿衣、吃飯是出世事業,界限在這個地方,一定要辨別清楚。換句話說,凡是能夠引發你七情五欲的,都叫下劣業,都叫做世間業。凡是能夠啟發你覺正淨的,那就是清淨殊勝業,就是出世間的事業,不在事上。五十三參裡面各行各業都有,他們修的都是清淨殊勝業,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具足諸功德,這是我們要學的。
『是故有智人,愛樂常修習』,學佛沒有別的,開智慧。智慧從哪裡開?清淨心開智慧,所以清淨心太重要了。一般人清淨心為什麼不能現前?就是被煩惱習氣蓋覆住。你要知道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把這個障礙除掉,障礙就是妄想分別執著。你只要把這個東西去掉,你去掉一分,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就透一分,去掉兩分它就透兩分,完全都去掉了,你就成佛了。成佛,成就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有智慧的人,一定喜歡清淨殊勝業,穿衣吃飯都是清淨殊勝業。穿衣穿得很自在,清淨業。我舉個例子,不舉例子諸位很不好體會。譬如今天你得了一件好的衣服,料子也很好,款式也很好,你穿在身上很喜歡。坐位坐下來,先看看髒不髒,擦得乾乾淨淨的,怕什麼?怕把衣服弄髒了。你的心就不自在,你就是下劣業,為什麼?你不是穿衣服,你是侍候衣服,你是衣服的奴隸,衣服穿你,你沒有穿衣服。如果你開了智慧,我穿衣服,我是主人,這個地方再髒,一下坐下去,髒的是衣服,與我不相干,那你就開悟了,你穿衣服是清淨業、是殊勝業。你從這個例子上體會,自己要做主人,要清淨、要快樂,不要做這些物質的奴隸,你就覺悟了,你就得自在。有智慧的人,他跟沒智慧的人不一樣。再看底下。
【若樂下劣業。智者當呵責。如人捨多財。貪求於少分。是故明智人。應捨下劣業。應求勝上法。諸佛常稱歎。】
這兩首總結。如果你喜歡這些下劣業,遇到真正善知識,有智慧的人,他會責備你,他會教訓你。底下舉了個比喻,譬如一個人捨了很多的財,『貪求於少分』,這就是講得不償失。『是故明智人』,明理、智慧的人,他一定捨下劣業。下劣業、殊勝業,我剛才講的這些話,諸位一定細細去想,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不在事上,在心上。你看出家人穿的衣服,我們海青,海青這個地方有一塊比較上特別一點,線紮得很多,這一塊是什麼意思?實在講,現在有這個形象,意思已經失掉了,叫「貼新」。我們做件新衣服,把那個舊的破衣服剪一塊貼在這個地方,扎起來,告訴你,把它當舊衣服穿,就是這個意思。不要去衣服穿人,人穿衣服,穿舊衣服,哪裡骯髒邋遢不在乎,不操這個心;穿件新衣服,顧慮的太多了。這叫貼新,新衣服當舊衣服穿,是這麼個意思。『捨下劣業』,所以你要曉得,佛法裡面講的就是穿衣吃飯,就是日常生活;叫你怎麼過日子,叫你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做事。『應求勝上法』,勝是殊勝,上是第一,上上之法,『諸佛常稱歎』,殊勝上法,經典裡面教導我們的就是,離開下劣就是殊勝、就是最上。
偈頌到這裡說完了,我們再看下面長行的結論,這一段的結論。
【爾時彌勒菩薩。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彼諸菩薩捨離殊勝精進之業。而乃發起下劣之事。當知是人。甚為少智覺慧微淺。】
彌勒菩薩在這個地方的幾句話,說得非常之好,這就是責備我們,特別提醒我們。『彼諸菩薩』,初學的菩薩,我們這些初學的菩薩,把殊勝業捨棄掉了,精進業也捨棄掉,起心動念都搞貪瞋痴慢,都搞五欲六塵,幹這些事情。彌勒菩薩說『當知是人』,這個人沒智慧,這個人的智慧很淺很微,『甚為少智覺慧微淺』。彌勒菩薩這個話真是對我們說的,讓我們仔細去反省、去檢點,我們到底有沒有智慧?到底有沒有覺悟?現在就應該反省。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