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一百六十九面第三行經文,我們把經文念一段:
【阿難。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我們看到這個地方,這是一小段。這段說明佛為什麼到這個世間來創立佛陀教育,這不是一個宗教,宗教不是這種口氣,不是這個語氣。這是釋迦牟尼佛在這一會裡面,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佛菩薩到這個世間,出興於世,最主要的是大慈悲心,憐憫三界苦難眾生,這個三界就是講我們的六道輪迴,欲界、色界、無色界。佛為什麼這樣做?我們同學們應該都能夠回答。我們在大乘經教裡面,經過長時期的薰陶,理雖然沒有悟,大乘經教裡面聽得很多,多少能夠體會到一些。最重要的可以說是,唯有佛陀教育對於宇宙人生的認知,是最正確的、是最圓滿的。
在《華嚴經》裡面、在《還源觀》裡面講得很清楚,宇宙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這個東西?佛給我們所說的,用佛經上的術語,叫諸法實相。佛對於遍法界虛空界,用我們現代的話說就是全宇宙,裡面所有的現象,所有一切人事物,用一個字做總代名詞,這個字叫「法」,用這個字做總代名詞,說「法」就全部都包括了,一樣也不漏。佛是什麼意思?佛這個字是梵文譯過來的。古印度任何一法都有體、都有相、都有用,法這個字的體就是自性,因為一切法都是從自性裡頭變現出來的,自性能生能現。宇宙之間萬事萬物是這個法的相,我們一般講法相。佛教裡有一個宗派叫法相宗,你就曉得,法相宗學習的對象就是專門研究現象。現象有兩大類,一大類是精神的現象,在佛法叫心法,另外一大類是物質的現象,叫色法。色是講物質,物質的總代表用一個「色」,心理現象總代表就用一個「心」,這個心不是真心,這個心是阿賴耶,因為阿賴耶能變,十法界依正莊嚴是阿賴耶所變的。真心不變,它能現,能生能現,它不變。從哪裡看出來?你看淨土宗講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這四土裡面,常寂光是自性,永恆不變的,禪宗裡面所說的明心見性,見什麼?見常寂光,那就是見性。法相,那是講下面三土都是法相,常寂光是法性,這是性相。
自性裡面,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它是精神、物質的本體,性相是一不是二,要是沒有性,哪來的相?這麼多年來,我們在一起學習,因為我們天天對著這螢光幕、屏幕,我常常用電視或者是電腦屏幕比喻作自性、常寂光,屏幕裡面現的這些色相比喻作法相。你看有體有相,比喻作法相,法相千差萬別,法性如如不動。我們在電視上看到再多的頻道,在國外,通常家裡電視機可以能收到一百多個電台,就是一百多個頻道,都呈現在一個屏幕裡。用這個比喻比古人確實方便太多了,古時候沒有這些儀器,很難做比喻,實在不得已,用金跟金器做比喻,把金比喻作自性,金器比喻作法相,體相用。佛法的教學在用,用是完全明白了、覺悟了,不再迷惑,這些萬事萬物的真相大白了,這就叫佛。究竟明瞭,圓滿的明瞭,這個人就成佛了。雖明瞭還不圓滿,稱之為菩薩。所以菩薩是在學生的地位上,佛是畢業了,圓滿畢業了。佛法裡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當然能證得佛果。
宗教裡決定沒有這種理念,決定沒有,宗教裡以為宇宙之間有個主宰的神,唯一的真神。任何一個人,無論怎麼樣修行,也不能跟神平等,神是獨一無二的,一切眾生永遠要聽命於這個神,這個概念在佛經裡找不到,沒這個概念。所以我們要認識清楚,佛教是教育,佛陀的教育,然後你要曉得,誰是佛陀?我們每個眾生都是佛陀,覺悟了就叫佛陀,迷了就叫眾生。所以佛法裡面講生佛不二,生是眾生,佛是佛陀,眾生跟佛陀是一不是二。眾生覺悟了就叫佛陀,迷惑了就叫眾生,它是一樁事,不是兩樁事。這是我們學佛必須得認識清楚的,否則的話,你就搞迷信了。你把這麼好的教育,我們中國老祖宗講「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佛陀的教育就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教育,真正講到究竟圓滿。老祖宗提出這個概念,沒細說,所以歷代這些大儒給我們做了許多解釋,很難叫人心服口服。佛陀教育傳到中國,中國古聖先賢提的綱領,它的經典講得詳細,用它的經典來解釋中國傳統文化,把中國傳統文化提升到跟佛的境界平等。所以今天我們講中國傳統文化,不能離開佛法,離開佛陀的教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就矮了半截,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連英國湯恩比都肯定,佛教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
所以我們說佛教不是宗教,你從經典上去看,它是教學。因為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這個意思很深很廣,都在大乘經裡面,特別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真的是一體!所以無盡的大悲從哪來的?從自性裡面來的,無盡的大悲,這個大慈大悲是自性裡頭本來有的。中國人都知道,唐朝時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明心見性了。明心見性的人很多,能大師之前有,能大師之後也有,為什麼單單提他,不提別人?他很特別,因為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佛門裡成了祖師,一天經也沒聽過。有沒有去念過一天佛?沒有。有沒有去禪堂裡坐坐香坐一天?也沒有。這憑空你看五祖把衣缽傳給他,他做了第六祖,這在中國找不到第二個人,只有這一個,六祖之前沒有,六祖之後也沒有,太特殊了。而且年紀很輕,五祖傳法給他的時候他二十四歲,那時候五祖是老人,二十四歲年輕的小朋友,傳給他。他真開悟了,不是假的,五祖在方丈室,半夜三更給他講《金剛經》大意,肯定沒有經本,他不認識字,不需要經本,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大悟,就通了,這一悟全明白了。我們剛才講體相用,那個悟是作用,這一悟,性體明白了,法相明白了,就是諸法之體相統統明白了。
這種能力是自性裡頭本有的,我們為什麼開不了悟?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說得很清楚,他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你看講得多清楚。也就是諸佛如來所悟的諸法實相,剛才講的體相用,體是自性,相是法相,用是覺悟,全都有,自性裡頭具足。所以惠能大師的報告,「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不是從外頭來的,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統統有。為什麼沒有了?是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這都叫煩惱,妄想叫無始無明,也叫無明煩惱,分別叫塵沙煩惱,執著叫見思煩惱,這是大小乘經上常講的。只要你把這三種煩惱放下,你就成佛了,你就跟釋迦、跟惠能、祖師大德一模一樣,就契入境界了。難在哪裡?難在我們不肯放下,不是不能放下。釋迦牟尼佛能,菩提樹下入定放下了,為我們表演的大徹大悟;惠能大師放下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們能,我們為什麼不能?原因就是佛說的,我們對事實真相沒搞清楚,這個所有現象假的,《金剛經》上說得好,中國人喜歡《金剛經》是因為五祖傳給六祖惠能是用《金剛經》,惠能大師在《金剛經》上開悟,所以這部經就被佛門弟子奉為第一寶典,是這麼個道理。《金剛經》在中國兩千多年就度了一個惠能大師,他成就了。是不是第一寶典?一切經統統是第一寶典,得要契機才行,惠能那是上上乘根機,不是普通的。
般若這一類的經典,什麼人當機?上根,至少是上根,佛家講上中下三根,至少是上根。《大乘無量壽經》比它殊勝,為什麼?這部經上中下三根都當機,能度惠能大師,也能度煩惱一品沒斷的眾生也行,我們可以說這第一的第一。《金剛經》是第一,這個又在《金剛經》之上,《金剛經》沒法子度的,這部經全都能度。我們遇到《金剛經》不行,《金剛經》對我們不契機,可是這部經裡面教我們念佛,發菩提心,一心專念就行,就能往生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那個境界就跟《金剛經》無二無別。所以《金剛經》上說的都是真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話我們懂不懂?你說我們懂不懂?我們不懂,別以為我們真的懂了,我們不懂。為什麼說不懂?要懂了,我們不是也變成惠能了嗎?我們今天變不了他,換句話說沒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拿《金剛經》一對照,我們應該生慚愧心,為什麼?我們連須陀洹都夠不到,為什麼?須陀洹已經破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聖人!雖然位次不高,小小聖,初果。我們稱阿羅漢為小聖,那初果不叫小小聖嗎?我們連這個都做不到,這不能不曉得的。為什麼?頭一關最難,頭一關是身見,我們總是執著這個身,「真的,這真的是我」,這頭一關。佛告訴你,身不是我,假的,不是真的。
真我有沒有?有,「常樂我淨」那個我是真的。依照佛在經典上講的定義,「我」的定義,佛說了八個,我們不必研究那麼多,通常我們只講兩個,一個是主宰的意思,我做得了主,第二個是自在的意思。這身體能不能做到?如果是主宰的意思,我想我年年十八,行不行?能做到,這個身就是我;做不到,它一年一年就老,一年一年在變化,做不了主。自不自在?天天生煩惱,日子好難過,你怎麼自在?你哪能說天天快快樂樂,像彌勒菩薩一樣?做不到!可是要曉得,常樂我淨這個四淨德本來有,給你說老實話,這佛說的,現在還有,並沒有丟掉,只是有東西把它障礙住,它不起作用。實在講還是起作用,作用什麼?因為它有障礙,作用被扭曲了。佛依二諦說法,跟你講真話,就是事實真相,諸法實相,我們人有沒有生死?沒有。我們今天講身有生死,身也沒有,這個不好懂。我跟你講身有生死,靈魂不生死,你會點頭;我要跟你講靈魂不生不滅,這個身也不生不滅,你就不懂了。如果這些年來,你聽《華嚴經》真聽懂了,《還源觀》真聽懂了,我說這個話你點頭,你不會反對。為什麼?一切法本來不生,既然不生,哪來的滅?
一切法不生不滅,這是事實真相。說這個,你一定要去想《還源觀》上所講的,顯一體,起二用,示三遍,你能把這三條搞清楚了,我說這些話你全懂了。你懂了之後,你才真正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縱然不能徹底放下,你也大量的淡化了,不像以前那麼執著了;換句話說,不能完全解脫,也解脫一半了。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真相是什麼?釋迦牟尼佛問彌勒菩薩,是替我們問的,他們兩個一問一答,表演給我們看的。我們看了、我們聽了豁然大悟。佛問心有所念,這是講凡夫,六道裡的眾生、三界眾生心裡起個念頭,佛問這個念頭裡有幾個念、有幾個相、有幾個識?把自性的體相用都說出來了。彌勒菩薩回答說,「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彌勒菩薩答出來了。這幾句話你真聽懂,真體會到了,你就曉得一切法沒有生滅,物質現象也沒有生滅。現在科學家告訴我們,宇宙之間根本就沒有物質,他還沒有講宇宙,講世界。我看到他那個書裡寫的,他說根據他的研究,對於原子、量子這個物理的研究,這個世界上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什麼?物質的本質是什麼?物質的本質是意念,意念累積連續的一個幻相。
所以,佛問彌勒菩薩,你看他並沒有問物質,他問念,心有所念。這個跟佛在大乘教上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物質是心想出來的,假的,不是真的,剎那生滅。如果我們講彈指,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我相信我年歲大了,動作也慢了,年輕人彈得快,我相信一秒鐘可以彈五次。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算成現在我們的講法,三百二十兆,三百二十兆乘五,一千六百兆,一秒鐘,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就那個念頭。有多少個念頭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個念頭,每個念頭都有物質現象,都有精神現象。所以精神現象、物質現象統統是累積的,你才感覺到。如果一個單位、一個單位,你想有生滅嗎?生滅不可得,找不到。因為我們起個念頭,你看看我們感覺到有個念頭,這個念頭裡頭已經有一千六百兆個念頭了,都不是一個,不是個單純的,前念滅、後念生,這叫連續的現象。我們現在用科學家的術語大家好懂,我以前沒有看到科學家的報告,我所講的是相似相續相,這是我在以前講席上講的,相似相續相。為什麼?它沒有兩個相同的,不是完全相同,相似不相同。因為是相似相續相,你看連江本博士的水實驗,十幾年來做了上百萬次的實驗,沒有兩個圖案是相同的,這他告訴我的。我說當然不會有相同的,為什麼?念念不一樣。到什麼時候相同?成佛就相同,佛佛道同,等覺菩薩都不行,無始無明習氣沒有斷盡,都不會有一個相同的。只有到妙覺位,無始無明習氣斷乾淨,那完全相同,那自性,就是常寂光,那完全相同。所以,我們對於經典上講的這些理論、概念,搞清楚、搞明白有好處,什麼好處?幫助我們放下看破。看破你才真能放下,沒看破,不可能放下的,放下就是!
所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性德,自性裡面本有的。這個註子,黃老居士的註解,我們看註解,「無盡大悲,《普賢行願品》曰: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這個體是什麼?這個體不是自性,這個體是教體。諸佛如來在十法界、在六道要辦學校,要給這些眾生開課,教體是什麼?教體就是大悲。他為什麼開這個課?同體大悲。佛跟我們是同體,同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同體大悲。慈呢?慈是從悲裡頭出來的,變現出來的。無緣大慈,緣是條件,沒條件,為什麼?同體還有什麼條件?所以古人有說,什麼是佛法?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他講得沒錯,慈悲為本,本是體;方便是門,那是門徑、方法,方便就是方法。佛法裡面有這麼多宗派、這麼多法門,那就是方便,這是教你回歸自性、回歸本體的一條門路。
「又」,這也是《行願品》裡面的話,「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大悲水是比喻,大悲水比喻就是比喻的大悲心,大慈悲心。益是利益眾生,利益上面加個「饒」,饒是最豐饒,就是最豐富的利益給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這個成就是什麼意思?彰明、彰顯。因為,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也是自性裡頭的,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樣都不缺。從哪裡顯示出來?從感應裡面顯示出來,眾生有感,佛就有應。佛是怎麼個應法?佛是教學,中國老祖宗所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諸佛如來對於一切眾生的感應沒有別的,全是教學。所以佛法是師道,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根本的老師。我們跟他的關係,自稱為弟子,弟子是學生,我們跟釋迦牟尼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這多清楚!宗教裡頭決定沒有人跟神是師生關係,沒有。他們是什麼關係?父子關係,主僕的關係,那是主人,自己是僕人,主僕的關係,沒有師生關係。你看就算說宗教,世界上所有宗教,只有佛教是師生關係。我們不搞清楚,我們就學不成佛,學的什麼?都搞迷信去了。關係沒搞清楚,沒認識清楚,那你學的是什麼佛?
「無盡者,即《行願品》中(所說的)無有窮盡」,這個無有窮盡是對一切法的,無論是心法、是色法都無有窮盡。在《還源觀》裡面,三種周遍第二種出生無盡,就是《行願品》上講的無有窮盡,十大願每一願最後總結就是無有窮盡,就是《還源觀》上出生無盡,性德。「如來以無有窮盡之大悲心,矜哀三界」,矜哀的意思是憐恤、憐憫。為什麼?三界眾生不少,就好像我們一個人的身體這許多細胞,這些細胞很不幸現在都帶著有病毒,是自己身上的,帶著病毒,我們要不要幫助它恢復健康、恢復正常?這肯定的。你要知道整個宇宙是一體,所以六道裡頭輪迴眾生,是我們身體裡的一部分,這一部分是帶著病毒的細胞。病毒從哪裡來的?病毒是自性裡變現出來的,性德,性德迷了就變成病毒,覺了就恢復正常。
病毒本來沒有,怎麼來的?自己來的,自己迷了,迷而不覺,我們的心帶著病毒,我們身體也帶著病毒。自性裡頭原本有見聞覺知,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都是此地講的無有窮盡,智慧無有窮盡、德能無有窮盡、相好無有窮盡,樣樣都是無有窮盡。這是自性本來具足的,本來有的,不是從外頭學得來的。諸佛如來有,一切眾生個個都有,只是諸佛如來覺而不迷,身心健康,六道裡面眾生迷而不覺,所以那個病毒有淺深不相同。天人這個病毒淺一點,所以他樂多苦少;人道裡面差不多是一半,現在我看人道裡頭一半沒達到,我們現在迷得很深;地獄界裡頭是全迷,百分之百的迷;餓鬼道裡面差不多是百分之八、九十。我看現在人間差不多也是有百分之八、九十,人跟鬼已經差不多,很接近了,這原因我們全搞清楚了。
今天這個世界、這個地球,社會動亂,地球災變眾多,地球是依報,居住在地球上這些人,特別是人,範圍擴大一點,有情眾生,那就是指動物,他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不善,不善就是病毒。諸位要記住,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叫三毒煩惱,貪瞋痴,這是病毒,最嚴重的。哪個人沒有?都有貪瞋痴,所以你的身心都不健康。貪瞋痴從哪裡來的?自性裡面的性德有戒定慧,是性德,迷了之後,戒定慧就變成貪瞋痴,變質了。所以佛教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佛經說的。實際上給你講真話,「勤修戒定慧,轉變貪瞋痴」,貪瞋痴就轉變成戒定慧,問題就解決了。心裡面沒有煩惱,身體沒有疾病,什麼都正常了,就這麼個道理。
佛治眾生的病不需要用醫藥,非常高明,用什麼?意念。你念頭一轉,你身上帶著病毒的細胞統統轉過來了。經上講三毒,我常常加兩個字,五毒,貪瞋痴慢疑,慢是傲慢,疑是對佛菩薩、對聖賢教誨懷疑、對於自己自性懷疑,不相信自己本來是佛,這也是病毒,嚴重的病毒。我們要把這個心態真正改過來,那叫真學佛,形式上改不是很重要的,心態上改變比什麼都重要。這是從前章嘉大師教給我的,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就是你從心態上改,心態上一改,一切都具足了。要從事相上改,很難,太繁瑣。菩薩八萬細行,你說多麻煩,小乘三千威儀也不得了,三千條你一條一條去改,記都記不得,怎麼改法?
所以你真正抓到實質,那就很容易,內心念頭一轉全改了。可是這裡頭最重要的,真正改的時候,無我,這個要緊。把我解放開,回歸到自性,自性是大我,自性是真我,這個身體不是我。會修行的從這個地方修行。真正這個我一解放之後,什麼是我?一切眾生都是我,不必別人承認,自己承認,自己回歸了。好像佛經上有個比喻,把自性比喻作大海,《楞嚴經》上,佛在楞嚴會上講這個比喻,自性是大海,每個眾生是什麼?是大海裡起了個水泡泡,眾生迷了,以為這個水泡泡就是自己,不知道整個大海是自己。覺悟了是什麼?覺悟這水泡破了,水泡破了,原來大海是我,大海裡面所有水泡都是我。但是在水泡裡頭他很執著,他不承認,我承認你,你不承認我。諸佛菩薩承認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眾生不承認我跟佛菩薩是一體,不承認。不承認就有煩惱,你有分別,你有執著;承認之後,你煩惱沒有了,為什麼?分別沒有了,執著沒有,到起心動念都沒有了,你就證得圓滿的果報,性德。自性裡頭智慧德相完全現前,現前是什麼樣子?現前還是這個樣子。你在六道人道,看到現在就是這個樣子,你不迷了。
這個世間還有沒有災難?有災難。災難怎麼來怎麼去你全清楚。你在災難裡會不會起心動念?不會,為什麼?它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一點沒錯。你受不受這個災難?不受。大家看起來,佛菩薩跟這個災難是同樣都在受,實際上他不受。為什麼他不受?他沒有起心動念,怎麼受?起分別執著的人有受,沒有分別執著的人他就沒受。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知道法身大士沒受,什麼境界裡頭他都沒受。阿羅漢還有受,六道裡面東西他不受,他見思煩惱斷了,他不執著,六道裡頭狀況他不受,四聖法界裡面他受。人要是生到諸佛的四聖法界,四聖跟六道是染淨不同,六道染污,四聖是淨土。如果再向上生到實報土,那就是在十法界裡頭不受十法界的果報,諸佛菩薩應化在這個當中,不受。
由此可知,受不受的關鍵在哪裡?在起心動念,都是一念,就是你能不能放下念頭,只要有念都是妄念。大乘教裡面講正念,正念是什麼?正念是無念,無妄念,這叫正念。妄想分別執著都叫妄念。無妄念的人,到哪裡去?到實報土去了,超越十法界,妄念沒有了。因為他有妄念習氣,妄念習氣要斷得要時間,多長的時間?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三大阿僧祇劫。這妄念怎麼斷?沒法子斷,只有隨它去!習氣,古人用盛酒的瓶子做比喻,是個很好的一個例子。這瓶子盛酒的,酒倒乾淨了,一滴都沒有了,聞聞還有味道,那個味道你沒有辦法把它除掉,只有瓶口打開放在那裡,放個半年、一年,自然就沒有,就這個道理。我們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法子斷,就是那種習氣,要多長時間?三大阿僧祇劫它沒有了,自然沒有了。那個習氣沒有了,實報土就沒有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沒有說諸佛實報土例外,沒說這個話,所以實報莊嚴土也是虛妄的。我們才曉得,有無始無明習氣才有實報土,有妄想分別才有方便有餘土,有妄想分別,再加上執著,那就有六道的凡聖同居土,就這麼來的,不是真的。因沒有了,果就不現,假的,《金剛經》說的是「夢幻泡影」,它不是真的。這些經教我們常常聽、常常薰習,是要長時間,時間短了不行。聽個一遍、一百遍、一千遍、一萬遍不夠,為什麼?你還是放不下。聽到哪一天恍然悟了,不再幹傻事。傻事是什麼?分別執著就是傻事。我不再分別,我也不再執著,你就證果,你就解脫了。佛教就是這樣出興於世的,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到這個世間來教化眾生的,光闡道教。
我們把註子這段念掉,「佛為悲憫三界之一切眾生」,這三界就是指六道,六道裡面的眾生非常可憐,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了,「所以出興於世,此正表明如來出現世間之本懷」。這本懷是什麼?我們現在常常說到,他有什麼目的、他有什麼企圖?本懷就是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他的目的、他的企圖。幫助六道眾生覺悟,幫助六道眾生回頭,這就是他的目的,這就是他的企圖。「《法華經》曰: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大事因緣是什麼?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苦是什麼?苦是六道輪迴,苦是十法界,幫助這些眾生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十法界、六道假的,不是真的,在這個裡頭迷惑、造業、受苦報,都幹這些事情,全是糊塗事情。後面這一句,念老說得好,「釋尊所為之大事因緣,即宣說彌陀願力,普度眾生也」,結歸到這個好,結歸到《無量壽經》。他來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就是要講《無量壽經》的,其他的是附帶的,這是主要的。為什麼?這個法門能普度一切眾生,其他法門都有特殊對象,做不到普度,唯有《無量壽經》普度。像《法華》、《華嚴》,它的對象上上根人,不是上上根不契機。這個經典,上中下根統統得度,所以極樂世界開有四土,不是一土,你適合哪一種根機你就往生哪一土去,它統統都有。
「光闡道教,欲拯群萌」,這就是佛教在這個世間它的目的。現在人常喜歡問,你目的何在?有什麼企圖?這句話就解釋了。「光者,明也,大也,廣也」,有這個意思,光大,光明是普度的意思,闡是開的意思。「道教指正道實教」,這不是個邪道,不是個邪教,它是正道,它是幫助你步步高升,回歸自性,讓你自性裡頭本具的無盡的智慧、德能、相好都能夠無有障礙的顯示出來,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住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我們感阿彌陀佛的恩。人不能沒有感恩的心,為什麼?感恩的心是性德,沒有感恩的心,迷失了性德。人不能沒有愛護一切眾生的心,為什麼?愛眾生的心是性德。實在講,性德無盡,出生無盡,無盡性德裡頭有核心,這個核心就是愛、就是感恩。中國古人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所以中國自古的教學我們要感恩,不能藐視。我們認為我們的老祖宗比不上現在的人,錯了,這叫大不孝,大不敬。我們認為老祖宗的社會是封建的社會,是專制的社會,它真專制嗎?它真封建嗎?封建兩個字什麼意思?什麼叫封,什麼叫建,什麼叫封建,你搞清楚了嗎?真正搞清楚,你用恭敬心來稱讚;沒有搞清楚,隨便一種輕視的心,冷言諷刺的念頭來看古人,你造的罪業就重了。我們讀古人的書,知道中國自古以來是什麼樣政治體制?制度上是封建的,是帝王專制的,實質上不是,聖賢政治,聖賢教育,聖賢的社會。為什麼?因為中國的教育是聖賢教育,古人念書,讀書志在聖賢。你看這個教學的宗旨多清楚,為什麼要讀書?學聖學賢,希望做聖人、希望做賢人。所以中國幾千年來,這個國家長治久安,傳統的文化這樣優美,是什麼?聖賢教育教出來的。
我們今天自以為是,瞧不起古人,那我們現在的社會怎麼樣,我們現在居住的環境怎麼樣?跟那個時候比一比相差太遠了。這是什麼原因?我們在造罪業,就像《地藏經》上所說的「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我們今天自以為很能,就天天在造罪業,造罪業哪有不受果報的道理?很多人問我:法師,外國人講的「2012」是真的是假的?我說是真的。我不是從科學上講,也不是從這些預言上講,我所根據的是根據現在地球上居住這些人,他想什麼?他說的是什麼?幹的是什麼?我從這方面來觀察。如果我們的言行、思想都是違背倫理、道德、因果,這個麻煩可大了。老祖宗教導我們的,佛菩薩教導我們的,現代科學家教導我們的,都是一個意思,言語不同,意思完全相同,境隨心轉。我們居住的環境,完全是從人心來做主宰,人心善,沒有一樣不善,人心不善,就沒有一樣是善的。我們現在人心是什麼?貪瞋痴慢,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還得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沒有了,從念頭上都沒有了,起心動念全是自私自利,全是名聞利養,這還得了嗎?所以,我們是從實際上來觀察這個社會,是太平盛世還是一個亂世?是承平世界還是一個災難的世界?我們從這兒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很感恩,在這一生當中遇到祖宗聖賢的教誨,遇到大乘佛法,把事實真相逐漸搞清楚、搞明白了,知道現實的環境因緣果報。我們走佛菩薩的路子,覺而不迷。我們有能力,人人都有這個能力,超越這個災難。在這個災難裡面死亡是身體死亡,身是有生有滅的,靈性不滅,靈性不斷往上提升。大災難當中死亡的人很多,每個人去處不一樣,大不相同!我們走的是哪個道?佛道,成佛之道。你說多自在、多快樂!我們不但不走三惡道,人天道我們也不走,甚至於聲聞、緣覺、菩薩四聖法界我們也不去理睬它。我們今天憑著《無量壽經》,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我們直接走無上佛道。所以這個教是教學、是教化,真實的教誨。
「正道實教」,老居士說,「即諸佛之教化,總指世尊一代時教,八萬四千法門。故知光闡道教,即廣宣如來經法之義」。走這個路子是行菩薩道,我們能不能走?能,人人都能。現在這個時代,因為我們自己業障太重,不要說別人,說別人我們的罪業就更深。我們要記住祖師大德的教誨,《壇經》裡面六祖教導我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個要學習。這句話現在我們能聽得懂,為什麼不見世間過?世間沒有過,這是給你講真話。為什麼說世間沒有過?因為世間根本不存在。你記住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哪裡有過?過從哪裡來的?過是從我們自己看到這個現象,我們的反應裡頭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就是過。所以古人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個就有道理,過不在外,在自己。我只要把心態修正過來,跟諸佛菩薩一樣,你就看到世間沒有過失,你就入了佛境界,你就過菩薩的生活。哪有過?恢復到我們正常,正常是什麼?正常是清淨心,能大師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清淨心是你的正常的。你心不清淨,不正常,你有病了。
你看我們這個經經題上,指出修行的最重要的三個綱領,清淨、平等、覺,這是我們的真心。修行修什麼?就修清淨心、平等心,平等心就沒有差別,一切萬法跟我平等,我在一切萬法裡心地清淨。接受佛陀的教誨,明白了,覺而不迷,我們會得到什麼?我們得到大乘、得到無量壽、得到莊嚴,大乘是智慧,無量壽是德能,莊嚴是相好,全得到了,都在經題上。這部經講什麼?就是講這個。因,清淨平等覺,果,大乘無量壽莊嚴,都是自己自性裡頭本具的,不從外求。所以我們每個人,只要你自己真的覺悟,真的肯發心,你來作菩薩,發心作菩薩,弘護正法,教化眾生。可是你得聽話,不聽話你不能成就,聽誰的話?佛菩薩的話。佛菩薩教導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就成功了。
誰教你?從前是經典,依照經典去學習就行。現在人在這方面好像比古人福報好一點,現在有科學技術,有電視、有網路、有光碟,你可以從這裡面去學習。自己一個人在家裡,鍥而不捨。我現在知道有同學很用功、很精進,一天學習十幾個小時,十年他成功了,他成菩薩了,真的,不是假的。你每天聽光碟,這最方便的,一天聽十個小時,聽上十年,沒有不開悟的。每天聽十個小時經,其他的時間念阿彌陀佛,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這種修行方法,你會得定,你會開智慧,一切時一切處你都可以做得到。無論什麼環境當中,都是道場,說一定要辦個佛學院,這個不太可能。我們從前是有這個願望,希望辦個佛學院,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在一起修行。這麼多年來,我們知道這個緣不成熟,做不到。但是每個人自己發心這樣學的時候,成功的人不少。所以在這個時代,是要各人自己發心,目標正確,方向正確,一門深入。這裡頭最重要的,一定依戒定慧,真幹。戒是什麼?《弟子規》是戒、《感應篇》是戒、《十善業道》是戒,根本戒,儒釋道的三個根。這三個根真正做到了,天天學習、天天改過、天天自新,你的德行不斷向上提升。一部經鍥而不捨,這部經會幫助你得定,得三昧,幫助你開悟,走戒定慧三學。時間十年,十年之後,無論你示現的是在家或者出家身分都沒有關係,你都能教化一方。十年時間不算很長,真正肯用功,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學什麼樣的經典?世尊為我們介紹的,諸佛如來為我們介紹的,就是淨宗。淨宗經典不多,主要的五經一論,有能力的可以全學,五經一論都學,沒有這個能力的學一樣,任何一樣都行。五經裡面,文字最少的《大勢至菩薩圓通章》,二百四十四個字。能不能往生、能不能證果?能,最少的。真正在這部經裡面開悟了,悟了之後,所有一切經教全通了,一經通一切經通,這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不可以一開頭就涉獵許多經典,那錯誤的,那你是樣樣都通,是樣樣也不通。你的心散亂,不能夠集中,所以你用的時間很長,十年可能你三昧都得不到,那就很可惜。真正一門,專精,真正要體會到就是依照古人所講的一門深入,要懂得深入,長時薰修。每天聽一片光碟,這一個光碟一個小時,聽十遍,十個小時,就聽一片,一個光碟一天聽十遍,明天再換第二片。一部經聽完了,從頭再聽,十年不中斷,每天十小時,他怎麼會不開悟,他心是定的。涉獵的門太多就不行了,他心是散亂的,他不能集中,那個學法成就學術,不能得定、不能開悟。現在學校,一般學校都是走這個路子,都是走學術,廣學多聞,成就的是知識不是智慧。他有很豐富的知識、學識,他沒有智慧,所以事情出現的時候,他沒有法子解決。這個現象這些年來,我見過很多專家學者,對當前社會,對這個世界的災變一籌莫展,確實他有豐富的知識,他讀過很多書。從這些地方我們體會到戒定慧的重要,東方的聖哲了不起,幾千年這樣教導我們,我們生在這個現代,受西方的影響,對於中國古人漠視、輕視,不相信他們,自討苦吃了。
諸位真幹,你就真的回頭,對老祖宗要有信心。就像早年方老師在世的時候,有一次跟我談到中醫、西醫的問題。他告訴我,中醫五千年的經驗,西醫只有二、三百年,你相信五千年的,你還是相信三百年的?他問我這個問題。我當時跟老師說,我相信五千年的。然後他告訴我,西醫在二戰中發明抗生素,救了西醫的命。現在我們又聽說,這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有一種新的病毒,抗生素對它沒效了。我相信中醫會有效,問題就是看你相不相信。中醫裡頭有定慧,跟西醫不一樣,它走的這個路子是戒定慧。任何一門學術都離不開戒定慧三學,這個路子古人走了五千多年,在印度還不止。如果我們不相信,希望另開闢一條新的道路,那是很冒險的事情。你可以去幹,看看你能不能做成功?所以,廣宣如來經法之義,我們非常希望年輕人發心,老人發心也好,老人發心會延年益壽,你本來壽命只有六十歲的,六十歲發心,你的壽命會延長。為什麼?真正發心為佛菩薩工作,來救護一切苦難眾生,你壽命自然延長。六十歲幹十年,七十歲時候出來,再弘法利生。然後就是看你發願,你願意做多少年,願意三十年,你就活一百歲。一切法從心想生,願力主宰我們一切,我們要發善願。
「欲拯群萌」,拯是救、助的意思,萌是萌芽,群萌就是指群生,一切眾生。「諸如來以大悲為體,欲救一切眾生,故曰欲拯群萌。《會疏》曰:漸頓各稱所宜,隨緣皆蒙度脫,故云拯群萌。」漸頓是講眾生的根性,頓是利根,在大乘裡面,這個字是專門對禪宗講的,漸是對其他宗派。大乘八個宗,其他七個宗派都是漸次往上提升的,只有禪宗是頓超的。所以,禪接引的對象是上上根人,其他宗派它接引的對象,上中下三根都有。三根在一生當中圓滿成就,只有淨土,這是我們不能夠不知道的。教化眾生一定要懂得契機契理,契理不違背自性,也就是說不能違背性德,這一點很重要;契機要隨順眾生的程度、習性,他學起來容易。
「故云拯群萌。又曰:欲指釋迦大悲所願」,釋迦牟尼佛的願望,現在講願心,或者說他的心願。「然此一字,通上下,含二義:一謂欲拯群萌,諸如來以大悲為體,欲願未度者令度,未安者令安」,這是第一個意思。沒有得度的,幫助他,度是度脫苦海,苦海是形容六道輪迴,幫助眾生脫離六道輪迴,這叫度。安是安穩,六道裡頭決定沒有安穩,身心都得不到安穩,這是很痛苦的事情。我們在這個世間,你細心去觀察,富貴貧賤都得不到安穩。富貴人他能安穩嗎?他不能,定不下來,事業很多,天天奔波,忙忙碌碌,忙到老死,不知道古人講的一句話說「為誰辛苦為誰忙」,確實是如此。我見過大富貴人,擁有億萬財富,他告訴我,晚上睡覺要吃安眠藥,不吃安眠藥他沒法子睡覺,你說他多可憐、他多辛苦!要那麼多財富有什麼用?不過在這個世間得一個虛名而已,某個地區首富,得這麼個虛名。實際上他能得到?什麼都得不到,身體也不好、精神也不好。自在安樂不容易得到,得放下才能得到,擁有就得不到。「光闡道教皆為之也」,這是原文,「故通上文」。
第二個,「謂欲惠真實之利」,這在底下的文,「謂如來欲願眾生入彌陀海故」。把極樂世界比喻作彌陀願海,阿彌陀佛確實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到極樂世界去學習。極樂世界很特殊,你看我們學經教學這麼多年,看這麼多的經書,沒有看到極樂世界有政府、極樂世界有國王,沒有看到;極樂世界有什麼都市,有市長、縣長?沒看到;有什麼做生意買賣的,也沒看到,乃至於醫院也沒看到,都沒有。極樂世界只有兩種人,一個老師,一個學生,好像是個學校。這個學校也是無有限量的,也是出生無盡的,這學校太大太大了。你看十方世界的這些十方諸佛都替他介紹學生,十方如來哪一個不講《無量壽經》?都勸人到那裡去,他那裡每天到那裡去上學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真正名符其實宇宙之間的佛教大學。到那個地方決定沒有留級的,升級快慢有,有人升得很快,有人慢一點,絕對沒有留級,個個畢業,畢業就作佛。最難得的,我們這個世界眾生一品煩惱沒有斷,到極樂世界也是一生成就,這個不可思議!我們這一生太幸運了,遇到這樣的法門,如果不是緊緊把它抓住,我們這一生就空過了,後悔莫及。在這一生當中,什麼都是假的,別認真,念佛、修淨土、讀《無量壽經》,這是真的,這一點不假,一定要認真去幹,依教奉行,求生淨土,我們決定要入彌陀願海。
「《甄解》則於上說,結歸後義曰:諸佛之所以出興於世,欲說彌陀願力,惠救萬眾生,將為本懷故。」這段話說得好,這是日本的《無量壽經》一個註解。在這一段經文,它最後總結的是諸佛所以出興於世,不一定是釋迦牟尼佛,十方世界有佛出世,那個佛一定是這個願望,共同的一個願望,都只想幫助一切苦難眾生脫離三界,幫助阿彌陀佛招收這些學生。諸佛如來幫助阿彌陀佛招生,「惠救萬眾生,將為本懷故」,是阿彌陀佛的本懷,也是一切諸佛如來的本懷。我們今天讀到,不發這個心,辜負了諸佛如來的恩惠,辜負了他們的好意,他們對得起我們,我們對不起他們。所以,認真努力這一生作佛去,別幹六道了,六道太辛苦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