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方廣佛華嚴經.十住品第十五》,今天我們從「第二治地住jump」看起,我們先將經文念一段:

  佛子。云何為菩薩治地住jump。此菩薩於諸眾生發十種心。何者為十。所謂利益心。大悲心。安樂心。安住心。憐愍心。攝受心。守護心。同己心。師心。導師心。是為十。】

  這一段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文字不多,講得很清楚,文分兩大段,先徵後釋,徵是徵問,『云何為菩薩治地住jump』,這一句是徵,後面這是解釋。下面說「文有四別」,這就不細說了。「下諸自分,皆倣此知」,這個下是治地以下,第三修行地一直到十地,段落跟這裡所說的完全相同,這裡交代一下就可以了。列中有十種心,「有其二義」。第一個是「於一一眾生各起十心」,這第一個意思。二地菩薩確確實實如是,我們真正明白了、看到了,才知道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的恩德無與倫比。一一眾生包括的範圍非常大,我們都在其中,不僅僅是十法界一切有情眾生,它還包括無情的眾生。首先我們學佛的同學,對眾生兩個字的含義一定要清楚。眾是眾緣和合,生是生起,也就是說凡是眾緣和合生起的法都叫眾生。人從物質來說是四大,四大是講物質,從精神上來講有受想行識,所以四大五蘊和合成這個身體,這眾緣和合的稱為眾生。我們再看樹木花草,小到一根小草,地上長的小草,你細心觀察它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花草樹木一定有它的種子,一定有土壤滋養它,還有肥料,還有空氣,它長成所需要的許多條件統統具足,它才能長得好,眾緣和合,那也叫眾生。再看自然現象,還是眾緣和合的,我們看到雲彩、看到風,這些屬於自然現象,雨後我們看到閃電、看到霓虹,也是屬於眾緣和合的,都叫眾生,由此可知,眾生的範圍非常廣大。菩薩對一一眾生,個個都起這十種心,沒有任何條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在一切眾緣上生不起這種心,這什麼?你不是二住菩薩,如果你是二住菩薩,肯定你這種心就生起來了。所以我們望二住菩薩不能不尊敬、不能不佩服,我們確確實實是比不上他、不如他。這是第一個,普遍的都有這種心。

  第二,「為辨差別,對八種眾生」,這個差別是講眾生的根性,主要的是對有情眾生,也包括了無情眾生,也包括在其中,但最主要的還是有情眾生,根性不相同。通常,這個地方說得詳細,說了八種,在一般經教裡面佛說的比較籠統,只說三種,上中下三根。上根好教,一表示他就明白、他就覺悟,這是上根。他有智慧,不一定有知識,這個諸位一定要知道,他心地清淨,這是上根。中根比較麻煩,要很長的時間幫助他薰習成種,他才能得受用。下根人就更難,他業障深重,聽也不一定能聽得懂,菩薩一定以善巧方便來幫助他;換句話說,他能遇到佛菩薩、遇到真正的善知識,我們世間人講那是宿世的福分,他有這分福分,遇到了。如果遇不到真善知識,只能在佛法結個緣,這一生得不到受用。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我們看看下面大師給我們講的這八種眾生。第一個「於怨眾生,非直不念加報,亦乃授與利益」。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怨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冤親債主,這個怨總有因,因可能是前世結的,也可能是更早結的。佛法裡面常講宿世今生,宿就是過去世,不是這一生,這個怨結沒有化解,於是碰到了,碰到自然就冤冤相報。如果不能化解,這個事情很麻煩,古大德常講它沒有止境,冤冤相報無有止境,你說這個事情多麻煩。而且每一次這個報復不會報到恰到好處,總是過分了一點、超過一點,超過一點怎麼樣?來世又欠他的,於是一次比一次殘酷,一次比一次痛苦。我們在《文昌帝君陰騭文》上看到,帝君過去在凡夫地的時候,曾經十七世為士大夫,這士大夫就是讀書人,說明他跟這些冤親債主生生世世糾纏不清的冤業。以後遇到佛法才恍然大悟、才真正懺悔,把這樁事情化解,他修道也有了成就。

  稍微重一點的,這個人,當然是你很熟悉的人,可能過去有一段時間你們關係非常親密的一個人,現在翻臉了,毀謗你、侮辱你、陷害你,你怎麼辦?問題發生了要懂得化解,現在外國人講的消弭衝突,消弭這個心太強烈,不能化解問題。我在過去幾年參加多次聯合國主導的世界和平會議,我在大會上不用消弭,用咱們中國老祖宗的名詞「化解」,化解衝突,這個化解好。你看中醫跟西醫那個醫生說的名詞都不一樣,西醫消毒是消滅,毒是病菌,把它消滅掉。但中國人從來沒有說是消毒,中國人都講解毒,化解掉,這個心就是有慈悲心,言語柔和,不那麼刺耳。這些能見到東西文化的不相同,東方確實仁慈溫和、柔和,沒有西方那麼強烈。剛強一定不能解決問題,縱然解決問題,後頭有後患,它有副作用。所以佛菩薩、老祖宗教導我們真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冤家對頭這種態度對我,為什麼?到自己身上去找,不在對方,你從對方找那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你回過頭來從自己身上找就化解了。這是真理,決定不能怪別人。頭一個錯誤,根本上錯誤是什麼?我不應該到這個六道裡頭來作人,我來作人就錯了,從根上就錯了,你怎麼能怪別人?所以反求諸己問題就能解決。要肯定對方人性本善,那用《華嚴經》更了不起,《華嚴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從你的心態上來改,你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那我們這個謙敬自然就做到。謙虛,對他恭敬,這一敬,怨氣就化解一大半,就能解除,這才真正叫化解。特別是覺悟的人,學佛總有幾分覺悟,看你能做到多少,那就是完全看你覺悟的程度,你一分覺悟就能化解一分,十分覺悟就能化解十分。

  所以佛弟子,我們中國老祖宗世世代代也是這樣教導後人,存心要厚道,厚能載福。心地厚道的人,一定有福報、一定長壽,心地刻薄的人、不能容人的人,這個人沒有福報;縱有福報,他也享不長久,他會出事情。我們要相信佛菩薩的話,要相信老祖宗的智慧,老祖宗的經驗,我們學會了,在這一生當中就能真正生活在幸福美滿的人間。你看你在這個世間沒有冤家、沒有敵對的了,這個福報多大。還有怨恨的,還有對立的,這個人沒福報。所以化解全在自己這一方,我不跟他對立,他跟我對立,他一個人他對不上。衝突一定是雙方的,一方要進,一方退了,事情化解了。所以處處要學讓,從凡夫先學忍讓,忍辱波羅蜜。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布施是修福,能忍是積福,你要不能忍,雖然修福,隨修就隨失掉,保不住,忍辱能夠保住,能忍就是能保住。所以六波羅蜜裡頭對初學人來講這兩條最重要,能施、能忍,你有這兩個條件,你就能入佛門,無論學什麼你都會有成就。別人陷害我,要忍,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他遇到一個暴君歌利王,他沒做壞事、沒有犯錯,大概歌利王跟他過去生中結的怨,見到他就不高興。問他:你在這裡修的什麼?「修忍辱」。好,我看你能不能忍?凌遲處死,這個死不是叫你痛痛快快死,用小刀一刀一刀的割,慢慢這樣叫你受苦死,身上的肉都割盡了。他問忍辱仙人:你有沒有怨恨?忍辱仙人說:「沒有怨恨」,不但沒有怨恨,還發願,「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你看看,非直不念加報,乃至授與利益,這是菩薩,決定沒有報復、沒有怨恨,還給他利益。忍辱仙人成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那個歌利王就是憍陳如尊者,真的釋迦牟尼佛學生當中第一個證阿羅漢果的就是他,說話算話。佛示現這一招是教給我們看的,讓我們學習,先學忍讓,再往上提升,就是謙讓,再往上提升,禮讓,讓到底,你的性德圓滿的顯示出來了。

  昨天有同學送了一份資料給我看,「2012」三個報告,這三個是記錄片,在這個世界上許多專家學者在討論這個問題。我看的是文字檔,寫得非常好。總的結論,這個世界會不會毀滅是兩條路,第一條路,如果這個世間人都覺悟了,斷惡修善,把所有一切怨恨統統放下,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了,這個世界還能繼續再發展,不會有災難現前。另外一條路,繼續造十惡,這個地球可能就走向毀滅。這個說法對,它只是一種說法,可惜它沒有把理論依據說出來,佛經上有道理,理論依據。為什麼善惡念頭能夠化解災難,或者是加深災難?惡念加深災難,善念化解災難,懂得因果的人他知道,如果深入大乘的人,那沒有話說。大乘上確確實實告訴我們,這個宇宙怎麼形成的?念力形成的。如果一切眾生念善,這個世界是極樂世界,這個世界是華藏世界。如果一切眾生念頭不善,那就是像我們今天所遭遇的這個地球,居住在地球上的人,起心動念不善,言語造作不善,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確實是世界末日。如果能夠回頭,佛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心現識變,說得更明白一點,相由心生,境隨心轉,這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了。地球是我們居住的環境,隨著我們心轉變,我們心真的是斷惡修善,二0一二年更美好,這個世間是太平盛世。如果人心不悔改,繼續是自私自利、貪瞋痴慢,起心動念損人利己、不講道德,那災難就現前。

  所以我們中國老祖宗講的倫理、道德、因果,這三種教育普及,災難就沒有了。真正覺悟的人,要認真努力去做,身行、言教來幫助這些苦難眾生。當然在這裡首先我們要建立信心,頭一個要相信自己。佛家講信心跟一般宗教上不一樣,宗教裡面講信心第一個是信他,他是誰?上帝、神,頭一個信他。佛教不是的,佛教淨土宗講信願行,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信心講了六個。第一個信自己,信自己什麼?信自己本來是佛,你才成得了佛,這個話是佛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自己要相信,然後佛才能幫助你成佛。你自己不相信自己是佛,佛對你是一籌莫展,幫不上忙,這個就是佛法跟宗教不一樣的地方。第二個才信他,信釋迦牟尼佛、信阿彌陀佛,那是什麼?老師。你看頭一個相信自己,第二個再相信他;第三個相信理,道理,這真理;第四個相信事,有理一定有事;第五個相信因,第六個相信果。你看,自、他、理、事、因、果,給我們講六個信。

  在《淨土指歸》裡面也講了十種信心,在此地我們也可以認真的來學習。第一個,「佛所說法,金口誠言,真實不虛」,這是第一個信心。佛是人,什麼人?徹底覺悟的人,怎麼說他是徹底覺悟?他把迷惑煩惱統統斷盡了,就徹底覺悟。你是佛,我也是佛,為什麼我們現在變成這個樣子?我們想想,我的煩惱沒斷掉,我的習氣沒斷掉,這真的不是假的,有煩惱、有習氣,迷惑顛倒,雖然本性是佛,佛果地上的智慧德用我們一分也用不上。這些事情我們在《華嚴經》上前面講過多次,講一萬次不嫌多,講十萬次也不嫌多,為什麼?你沒放下,放下就不要講了,你就成就了。這是佛教學的大慈大悲,不斷重複,時時刻刻在提醒你。所以首先我們要了解,佛他把煩惱習氣斷盡了,他沒有執著,他沒有分別,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這人家的本事。所以他性德裡面無量智慧、無量才藝、無量德能自然就流出來,《華嚴經》上說的華藏世界,淨土經裡面講的西方極樂世界,就這麼回事情。

  華藏我們有分,極樂世界我們也有分,怎麼知道?大乘經教裡佛說的,祖師大德常常告訴我們,「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怎麼會沒分?阿彌陀佛從哪裡來的?我自性變現的,毘盧遮那也是我自性變現的,極樂世界唯心所現,華藏世界也是唯心所現的。我們現前這個世界也是唯心所現的,不善的心、妄心所現的;極樂世界、華藏世界,真心所現的。真心是清淨心,真心是平等心,《無量壽經》經題上「清淨平等覺」,那是真心。豈不是把妄心放下,真心現前,把一切不善放下,十善就圓滿,就這麼個道理。我學佛,我感激章嘉大師,第一天見面我向他老人家請教,我說我現在才知道大乘佛法殊勝,有沒有方法能教我們很快的契入?他老人家告訴我,「看破、放下」,他講真話。我學佛學了五十九年,這經上講的什麼?就是講的看破、放下。不過佛經上的名詞比較文雅一點,我是初學佛,所以章嘉大師用普通的話來跟我講,我會懂。放下就是止,看破就是觀,如果當時給我講止觀就把我講糊塗了,他縱然跟我解釋,我還是聽不懂。這就是智慧,善巧方便,一定他知道我的程度是初學,讓我初學的人也能夠聽得懂。

  所以佛所說的叫金口,什麼是金口?金是比喻,金屬都很容易氧化、變色,黃金不會,所以黃金可貴的地方就在此地,它不會變色。於是在佛法裡面,不變的都用金來代表,金代表不變、代表永恆、代表真實。他說出來誠言,誠實之言,真實不虛,我們要相信。現在我們通過這麼多年的學習,肯定了,不再懷疑,佛所說的全是自性真實圓滿的流露,當然就不假了。在《華嚴經》上字字句句真實不虛,《華嚴》在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真實不虛。我們通過這麼多年的學習,現在終於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凡夫不管是什麼樣的根性,上根當然好,下根也行,只要你有信心,只要你肯發願,願生西方淨土,願意親近阿彌陀佛,你就決定得生。這個法門,古人常講「門餘大道」,那個門是講什麼?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以外的一條成佛大道。這條大道易行難信,很容易走到,但是不容易相信,這一點都不假。為什麼不容易相信?總是半信半疑,沒有能搞透徹,得搞透徹你才能相信,不再懷疑了,這一不再懷疑,心裡就有把握了。如果有疑惑的話心裡沒把握,你看多少念佛念到八、九十歲,問問他:老法師、老居士,你往生有沒有把握?搖搖頭,「沒把握」,這他講真話。我們以前也不知道,現在逐漸明朗了,我們曉得他為什麼沒把握。為什麼我們今天有信心、有把握?沒有別的,經教薰習成的。我們天天在學習經教,五十多年沒有一天空過,薰習成種,我們這個信心從這來的,一點疑惑都沒有了。

  笫二,「凡夫識神不滅,六趣循環不息」,這個要相信。我們本來是佛,不幸今天墮落成凡夫,我們清淨心裡頭本來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很不幸的我們染上這些毛病,染上妄想分別執著就變成凡夫。既然是凡夫,佛跟我們講的,凡夫識神不滅。識神是什麼?我們中國人講靈魂,滅不滅?不滅。你把這樁事情搞清楚之後,你就不怕死,為什麼?身有生死、有生滅,靈魂沒有生滅,靈魂是你自己。你的靈魂要是清楚不迷惑,這個身體丟掉又去找個身體,肯定比這個身體好。這個身體在人間,人間很苦,你肯定找天上,你生天。天有二十八層,你喜歡到哪一層就到哪一層。可是要具足條件,天人修上品十善,這生天;中品十善,你又到人間來了,永遠在輪迴沒休息。我們在輪迴裡面,到底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來處這個環境?如果你覺悟了,我在六道裡頭是學習,無論在哪一道都是在學習。三惡道不壞,它是消我罪業的地方,我生生世世造這麼多罪業,這墮三途,到那個地方去把這些罪業消掉,消掉你就出來了。三善道,過去生中修了不少福,去消福報的,去享福的。消罪業也好,消福報也好,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真正的凡夫。如果你有緣,你遇到佛菩薩了,你遇到佛法了,在消罪業、消福報裡面,你念頭轉變了、心態轉變了,我要學佛,我要學菩薩,我要修積功德。功德跟福德不一樣,功德是什麼?功德是清淨平等覺。三惡道是逆境,在逆境裡面修清淨平等覺,把一些怨恨,錯誤的思想、言行,放下。三善道是順境,順境裡面會起貪戀,要把貪戀放下。無論什麼境界裡面,永遠保持你的清淨平等覺,你就成功了,這叫真修行,這叫真的回頭了。我們方向目標正確,回歸自性,見性成佛,不但超越六道輪迴,還超越十法界。所以這一條很重要,這都是講事實真相。明白這個道理了,什麼災難來的時候你都不害怕,沒事,我們居住的地方、修行的地方海闊天空。在虛空法界裡面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我們統統有分,為什麼?唯心所現,自己心現的,明白這個道理,統統有緣。

  第三,「此土修行,未得道果,不免輪迴」。這都給你講真話。道果是什麼?阿羅漢,你證得阿羅漢你就超越輪迴,沒證得阿羅漢還墮在六道裡頭。證阿羅漢要斷見思煩惱,大乘經裡面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見惑八十八品,思惑八十一品,這是煩惱,你統統都斷盡,你才能證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實在說,一品都很難斷,尤其我們生在現前這個環境,家庭、學校都疏忽倫理道德的教育,從小就養成不良的習氣,長大之後不容易改掉,這是事實。雖然有緣接觸到佛法,甚至於在學佛,念佛一輩子,到最後還不能往生,太多了。早年我在台中學教,李老師常講,他不是講別人,講蓮社裡面的同修,「一萬個念佛人,真正往生是三個、五個而已」,不成比例。什麼原因?煩惱習氣太重,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它不生智慧,它生煩惱。什麼叫生智慧?無論什麼境界現前,阿彌陀佛,那是智慧,那個人心清淨、那個人心平等,肯定往生極樂世界作佛去了。不生智慧是什麼?不生智慧就生分別執著,分別執著一定就批評,甚至於就辯論,他搞這些。對一切人事物懷疑,這個在今天的世界一般人看這正常,學佛的人知道這不正常。不要懷疑別人,他騙我,隨他去,各人造業各人承當,這與我不相干。他來騙我?騙我讓他騙,我想想還挺安慰,我還有值得他騙的,這不錯了。他欺負我,受了,侮辱我也接受,心平氣和,不動念頭,這叫智慧,這是定慧。小小的風浪這麼一吹心就動了,這個不行,這個就是李老師講的,一萬人裡頭那是九千九百多個人屬於那一類的,那三、五個人如如不動,他成功了,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尤其在現代,現代這個社會,他騙人,他正確,他沒做錯,為什麼?這騙人的世界。他要不騙人,這個人了不起,這個人有善根,這個人有大福報,佛菩薩再來,少數!極少數。所以今天你必須要見怪不怪,你的道業才有把握,不必去計較。冷靜去觀察,觀察要不動心,觀察的時候動心,錯了,你還是凡夫,觀察都不動心。那不動心為什麼要觀察?細心觀察不動心,他真的是善心、善行,這個難得,我們要鼓勵他學佛、鼓勵他發心,護持釋迦如來正法。教化這些苦難眾生,要教化眾生斷惡修善,怎麼教?從自己本身教。我也想把它做出來,不必說,說了沒用處,人家不相信,一定要做出來給人看,你才能感動人。有這種善根的人要勸導他、要協助他,我們這樣做就對了。

  底下一條,「極樂世界,眾生生者,永無退轉」。這句話重要。我們為什麼要生極樂世界?理由就是這句。我們是凡夫,我們的煩惱業障很重很多,在這個世界要想消除業障太難太難了,又何況現在的境緣都不好,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修行真不容易。到什麼地方去找一個好的修行環境?在遍法界虛空界裡頭,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十方諸佛也為我們介紹,都勸我們到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為什麼?十方剎土你要是生到那邊去都有退轉,只有極樂世界永無退轉,只有向上提升,沒有往下墮落的,這個環境到哪裡去找?真的是遍法界虛空界裡頭找不到,只有阿彌陀佛一家。而且到他那裡去不難,只要具足三個條件,深信不疑、真心發願、老實念佛,他就成就了。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親眼所見,具足信願行念佛往生的,我們親眼見過,不是假的。有站著走的,有坐著走的,預知時至,沒有病苦,走得那麼瀟灑、那麼自在,那些樣子給我們看,還能不信嗎?什麼叫真信?真的把這個世間一切法放下這叫真信,放不下是假的,你沒有真信,真信就是一切都放下。放下之後是什麼樣子?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為什麼?因為你放下之後你心清淨了,你用清淨心、平等心看待一切人事物,你跟佛所見的一樣,「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話好像很簡單,裡面的義理太深了,深廣沒有邊際。

  底下一句,「眾生發願,願生淨土,決定往生」。你看信願行三個條件,他抓到當中一個發願。為什麼?你沒有信心,你怎麼會發願?不可能,你真發願肯定有信心。具足信心,一絲毫懷疑都沒有,願生淨土,《華嚴經》到最後的歸宿就是願生淨土。我給同學過去也做過很多次的報告,我學佛是從學哲學裡面入門的,才知道佛經裡面有高等哲學,我學這個進來的,所以對淨土宗就沒什麼興趣。李老師很慈悲,用許多方法勸我,我都是陽奉陰違,為什麼?懷疑是不懷疑,沒興趣,對於經教有興趣。李老師甚至這樣勸我,他說你就信一信試試看,古來那麼多祖師大德,他們的德行、學問超過我們太多太多,他們都幹,我們也可以跟進,縱然吃虧上當,它只有一次。你看這樣子勸我,我還是不能夠發願。以後怎麼會相信?《華嚴經》上相信了。我第一次講《華嚴經》是民國六十年,也連續講了十幾年,那個時候沒有錄音,當然更沒有錄像。《八十華嚴》講了一半,《四十》也講了一半,有一天忽然心血來潮,想了一想,華嚴會上文殊、普賢這二大菩薩,是毘盧遮那佛的助教,他們修什麼法門?我想了這個問題。就翻《華嚴經》後面的來看,翻到最後看到了,文殊、普賢都是發願求生淨土,我感到非常訝異。善財童子是文殊菩薩的得意門生,那當然是修淨土。再看看是不是真的?找到證明了,五十三參頭一個參訪德雲比丘,德雲比丘是修彌陀淨土的,般舟三昧。再看到最後第五十三位善知識是普賢菩薩,那更明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這才恍然大悟,才真正看出來,十方三世諸大菩薩生到華藏世界了,最後還跟著文殊、普賢到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諸位想想,這是什麼境界?看到這個地方,這才回過頭來真的學淨土了。所以前清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壽經》就是中本《華嚴》,我相信,《佛說阿彌陀經》就是小本《華嚴》;換句話說,《大方廣佛華嚴經》那就是大本《阿彌陀經》,一而三,三而一,裡面講的是一樁事情。所以我這才真正明瞭,《華嚴經》是細說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我曾經勸過年輕學經教的同學們,我說你們要把《無量壽經》講好、把《彌陀經》講透徹,一定要細讀《華嚴》,你才會講得好,為什麼?《華嚴》講得最詳細。所以我學淨土是得力於《華嚴經》,從《華嚴》回歸到淨土,不能不感謝這部大經,要不是這部大經,我這一生的機會就當面錯過。所以只要你願生就決定往生。

  下面這一條就非常重要,也是往往我們疏忽了。「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們現在許許多多人都是業障太重,怎麼樣懺除業障?祕訣就在此地,一稱佛名。我們天天念佛,一天不止念一聲,我們的罪還沒有滅掉,這什麼緣故?有緣故,緣故在哪裡?這個裡頭一字,你這個字沒有,所以效果顯不出來。一是什麼?一是一心。佛經上的句子四個字的很多,要加一個字進去你就容易懂了,一心稱念佛名,哪個佛名?南無阿彌陀佛。要一心稱念,那真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什麼叫一心?如果你對這個法門有懷疑,你就不是一心,如果你又夾雜,那就不是一心,可見得一心是在你念佛的時候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些東西暫時放下,它就起作用。可是你要記住,暫時放下是起作用了,你佛號終止的時候,你煩惱習氣又現前了,這就是念佛功夫為什麼不得力。告訴你念佛的時候暫時放下,是什麼?是做實驗,讓你有信心,讓你有感受。真正功夫得力了,那是要長時間的放下。誰做到?很多鄉下老阿公、老阿婆他們做到了,所以他們念個三年,預知時至,站著往生。

  早年我在佛光山教過書,四十多年前,那個時候佛光山只有一個東方佛教學院,其他的房子都沒有,一片荒山。有一天,一個工人,在佛光山做工的工人,將軍鄉人,告訴我,一年前,他們將軍鄉有個老太太念佛三年站著往生,他們親眼看到的。老太婆信佛很虔誠,她並不懂得什麼是佛教,人很老實、很虔誠,什麼神都拜。他告訴我,三年前她娶了個媳婦,媳婦懂得一點佛法,就勸婆婆不要到處去拜,請了西方三聖,家裡供一個佛堂,勸她專念阿彌陀佛。她很有善根,她就接受她媳婦的勸告,就專心念阿彌陀佛,念了三年。往生的這一天,她也沒有說,這她有智慧,如果她說了,恐怕家裡的人障礙她,捨不得她走,那她就去不了,所以她有善巧方便,不說。走的這一天是晚上,吃晚飯的時候,她告訴兒子、媳婦,兒子、媳婦很孝順,告訴家人,你們先吃飯,我去洗個澡。真的她去洗澡,洗澡換了衣服,很久都沒出來,她的媳婦就到洗澡間去看,洗過了,真洗了澡。找不到她,喊她也沒有人答應,最後看到佛堂,她站在佛堂前面,穿著海清,手上拿著念珠,叫不答應,仔細一看,走了。真的不是假的,這個工人告訴我們,他說一點也不假,我親眼看到的,念佛往生是真的。

  那是什麼?那是一稱念佛名,所以她功夫得力。關鍵就是你能不能放下,果然能放下,這個事很容易,善導大師講「萬修萬人去」,你為什麼不相信?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了,那是什麼?那叫業障。不但障礙你念佛,障礙你往生,這些業障拉著你到三途去,你還捨不得它,你怎麼能怪人?所以老祖宗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有道理,不是別人障礙你,是你自己障礙你。說老實話,別人永遠不能障礙你,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總不能障礙你,障礙你的真的是你放不下,你這些牽腸掛肚的事情全都是六道輪迴。由此可知,真正懺悔、無上懺悔的妙法就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一聲佛號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要是專心念,三年往生,無始劫來的生死重罪全消掉了,我們決定不能夠輕視這些念佛人。為什麼?非常可能他們都沒有念過書,他們不懂經教,這是宿世善根深厚,一聽到佛名他就真念,他就真放下,他什麼事情真的就不管,他成功了。往生極樂世界,他罪業消掉,他品位就往上升,我們不能低估了他。他恐怕生凡聖同居土,說不定他是方便有餘土,看他業障消多少,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這一句是講消業障,什麼方法消業障都比不上這一句佛號,可是很多人不相信,還要找另外的方法。另外的方法縱然能消,消不乾淨,這個方法能幫助你徹底消乾淨。

  底下第八,「念佛之人,彌陀神通光明攝取不捨」。這個念佛人是真念佛不是假的。真念佛標準是大勢至菩薩在《圓通章》上教給我們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就是念佛的標準。都攝六根的意思是什麼?放下萬緣。眼看外面,怎麼放下?視而不見,這是功夫,外面清清楚楚,不見是什麼?心裡乾乾淨淨不落印象。耳,聽而不聞,要做這樣的功夫。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心裡是清淨平等覺,沒有被外面境界干擾,沒有被外面境界染污,這叫都攝六根。先決條件就是萬緣放下,真放下,不再受到外緣的干擾,這是念佛人。有了這個條件,叫淨念,淨是清淨,你有懷疑,不清淨,你有夾雜,不清淨,所以淨念就是不懷疑、不夾雜,信心十足,我念佛決定往生。後面一個相繼,相繼是不間斷,你看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效果,大勢至菩薩說得很好,「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你看,效果。現在見佛,古大德跟我們講現在指什麼時候?指臨命終時候,佛來接引你,你沒有斷氣,你看到佛了,清清楚楚,這是現前見佛。當來,那是往生極樂世界,你在極樂世界一天都沒有離開阿彌陀佛。凡聖同居土是應化身,實報莊嚴土是見到報身如來,那是將來見佛,這是古大德的一個說法。

  我們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另外一個說法就是底下一條所說的,「念佛之人,十方諸佛同以神力護念」。一個真念佛的人,真正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我們有理由深信不疑,阿彌陀佛時時刻刻在加持他、在保佑他,雖然他沒有見到、沒有聽到,阿彌陀佛沒有離開他。為什麼還見不到?那是業障還沒有消盡,業障到很薄的時候你就見到,說老實話,見到的時候往生的時節因緣就到了,可以提前的,對這個世界沒有貪戀,所以你見到阿彌陀佛就可以走。除非是你還有弘願,護持正法,幫助一些有緣的眾生,可以跟阿彌陀佛告個假,我再等幾年再去,隨時都去得了。古人有例子,明朝交光大師是個很好的例子。交光大師念佛,壽命到了,阿彌陀佛來接引他,他是一個講經的法師,他心裡想著《大佛頂首楞嚴經》傳到中國,從唐朝一直到他那個時候,他是明朝,各家的註解都是依據天台大師的《止觀》,來解釋《楞嚴經》上所講的奢摩他、三摩地、禪那,交光大師認為這種解釋不妥當,不是佛的意思。因為佛在經上講捨識用根,而智者大師的《止觀》他還是用心意識,不是捨識用根,這個給研究《楞嚴》的時候始終有一個問題存在。他向阿彌陀佛告假,他說他重新來註《楞嚴經》,這個註解寫完之後他再往生。阿彌陀佛就准了,佛就走了。他真的把《楞嚴經》註解寫成,這個註解叫《正脈疏》。所以研究《楞嚴》就把從前稱為是古註,交光大師是今註、新註,這就有新舊古今兩派了。確實是講得好,但是捨識用根真不容易做到。識,你看我們學唯識的人懂得,六識,眼識、耳識,眼耳鼻舌身,最後加上一個意識,叫六識。給諸位說,六道眾生用八識,十法界裡面那些聖人也用八識,什麼人捨識用根?《華嚴經》上初住菩薩做到了。我們現在念的是二住,當然他們做到,他們捨識用根。捨識用根就是圓教初住以上,不在十法界裡頭,所以這個非常非常不容易。天台大師他們講的還是用六識,那是也有道理,接引中下根性的人,捨識用根那是接引上上根的人,中下沒分,所以他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這是說壽命到了,功夫也成了,阿彌陀佛來接引可以告假,等這個地方的事情辦完再走。你看多自在!只要念到功夫成片就行了,就有這個能力。什麼叫功夫成片?從早到晚,佛家講二六時中,就是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統統放下了,這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的人無論見什麼一定笑咪咪的,都好,沒有一樣不好。你幹好事,很好,你做壞事也很好,為什麼?各人因果各人承當。會不會勸你?看看你能勸、能接受,勸你;不能接受,笑笑,很好。他多自在!心裡頭痕跡都沒有,心裡頭就是阿彌陀佛,這叫功夫成片,這叫念佛成功了,這樣的人決定往生。所以十方諸佛都以神力來護念,阿彌陀佛怎麼會例外?頭一個護念你的就是阿彌陀佛。你想想看,你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就是感應的道理。我們現在念佛為什麼不成功?我們的心不是阿彌陀佛的心,我們的願跟阿彌陀佛的願不一樣,那德跟行就更不必說了,所以我們的念佛嚴重的夾雜,嚴重的夾雜那個根在哪裡?我們對這個法門確實不是真的相信,真相信,夾雜就甩掉了。確確實實半信半疑,一生都是半信半疑,這一生就靠不住往生了,跟阿彌陀佛結個緣,來生遇到再說吧。來生不曉得到哪一世去了,為什麼?你出不了六道輪迴,你到哪一道去投胎是業力主宰著你,你自己做不了主。縱然得人身,你能不能有機緣再聞到佛法?都是問題。所以李老師警告我們念佛人,這一生不能成就、不能往生,將來是有機會,但是肯定是長劫輪迴。這都是說出了事實真相,你說多麼可怕。你要在這個六道裡輪迴受多少苦難,下一次才能遇到機會,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我們再看末後一條,「淨土壽命無量,一生當得無上菩提」,這一句重要。我們在這個世間壽命太短,修學功夫還沒成就,壽命到了,自己智慧、德行、福報都不夠,來生到哪一道去很渺茫,在六道裡頭隨業流轉,太可怕了。如果壽命長,那很幸運,為什麼?多學一點。我很幸運,我很滿足,因為我的壽命只有四十五歲,四十五歲那一年如果往生,僥倖也只是同居土下三輩往生,對於淨土很多道理都沒有搞清楚。這是要感謝章嘉大師,他替我選擇這個行業,叫我出家,叫我學釋迦牟尼佛,所以把短命轉成了長壽,我很清楚這麼轉過來的。現在我要走的時候,我就很滿意了,為什麼?統搞清楚了,沒有懷疑了。不是這麼多年大乘經教的薰習,那個信心、願心怎麼能生起來?處理現在社會上這些人事物,為什麼那麼輕鬆?這都是五十九年經教的薰習。大師當年見面的時候教給我「看破、放下」,現在才真正有這麼一點意思。只有往生淨土這一門,我們才是圓滿的成就。如果不求往生,修學其他的法門,我告訴大家說,我沒有把握。參禪,明心見性沒把握,學教,大開圓解我也沒有把握,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可以,這一生就沒有白來了。所以一生當得無上菩提,大乘經上講得清楚,往生經裡面講得更清楚,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一生成就無上菩提。這是十方世界所沒有的,一切法門裡面所沒有的,能遇到這個法門,這個利益功德十方諸佛讚歎都讚歎不盡。所以諸位同學你就曉得,你遇到這個法門是多麼幸運。如果不了解,一定要在經教上下功夫,如果你不懷疑那就沒有問題,有疑惑要在經教裡面求答案,斷疑生信,這一生就圓滿成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