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你再次收看「仁愛和平講堂」,我是主持人蔡詩萍。今天很高興能夠跟我的老朋友楊憲宏先生,一起再度的跟大家向淨空老和尚,來請示一些為人處世的智慧。憲宏你好。

  楊憲宏先生:詩萍好,師父好。

  老法師: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很高興能夠再跟師父來請教,我們今天想要跟師父談的,是勇敢這兩個字,我們在中國的文化裡頭大家喜歡講「勇者無懼」。我倒是很好奇想要知道,師父在佛法裡面所談到的勇敢,勇跟中國文化裡面的一些觀念,基本上是相輔相成的嗎?

  老法師:對。

  主持人:如果是相輔相成的話,師父會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跟我們現在的年輕朋友,或一般朋友來談勇敢這個字。

  老法師:佛法不說勇敢,佛法講無畏,大無畏,大無畏就是勇敢的意思。

  主持人:無畏。

  老法師:對。

  主持人:這個無畏跟勇敢,它很有意思,它前面的修辭先用個無,無所懼怕對不對?沒有什麼擔心。可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人才會無所畏怕?

  老法師:無所畏懼,你能夠把宇宙之間,所有一切理事現象搞清楚、搞明白,你就沒有畏懼。

  主持人:所以在無畏的前面,是不是還有一個智慧?

  老法師:不錯,智慧、慈悲,跟中國人講的智仁勇非常接近。

  主持人:可是我們在談勇敢的時候,我想聽聽看,憲宏,也很有意思,您是學醫的,也就是說勇敢到底是一種特質,還是一種後天學習到的智慧?我的意思就是說它是一種,比如說你看三歲小孩,他就根本不知道火的可怕、電的可怕,他可能就劈里啪啦跑去。可是這時候你不會說小孩子勇敢,你不會說小孩子這時候他是勇敢。可是一個人有時候知道很多事情,有些事情他不會做,可是不會做,你就不能說他膽怯,因為他是知道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所以我想先聽聽憲宏,你從一個評論的角度,怎麼看待這個,然後我們待會再回來請教師父。

  楊憲宏先生:勇要有目的,不能勇而無謀,勇一定要有目的。佛經裡頭這也要請教師父的部分,就是說「喜捨名為勢至」,大勢至菩薩是無畏菩薩,簡單講,用一般大白話講,如果沒有勇猛的毅力就不會有喜捨的善心。所以行善本身是目的,勇是為了行善,行善要勇氣。這個很多人不能理解,說行善好像就是做好事,就很自然去做,其實有時候做好事是需要趨力,趨動。所以佛經裡的這個道理,是不是請師父也給大家開示?

  老法師:佛法一般講,它的精神一個是智慧,一個是慈悲。勇是從慈悲裡面生出來一個現象,沒有慈悲心就沒有利益眾生這個動力。所以慈悲是利生,就是佛應化在十法界普度眾生的動力,他不為名,他也不為利,他為什麼要這樣認真努力去做?這慈悲心。慈悲心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愛心,它的基礎是智慧,它不是感情。感情,佛門通常叫愛,愛裡頭有感情,慈悲就是愛,為什麼要換個名稱?慈悲它是理性的,它裡頭沒有感情,它是智慧,從智慧生出來的愛心叫慈悲。所以這個愛心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是沒有染污的、是充滿活力的,這就是勇在裡頭。

  主持人:所以這樣聽起來的話,其實跟孔子所談到的「智、仁、勇」,這個先後順序也滿合邏輯的。你有一定的智慧去判斷是非,然後你有個仁愛之心去懂得愛別人,你很自然就變成一個勇者。在知識上面也好,在人的愛這個部分也好,你都很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老法師:對。

  主持人:所以如果是這樣來講的話,我繼續跟師父來講,所以換句話說,在佛經裡面所談到的勇敢,並不一定是說我要勇敢的去證明一些,我比別人更勇敢的事。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說,有的時候你選擇不做某些事情,也是一種勇者。可是世俗的標準,可能就認為你很膽怯,你不敢,比如說你不敢跳過這個山澗,你不敢去爬危險的高山,所以你很膽怯。可是像憲宏剛剛講的,我如果很清楚知道我的人生目的是什麼,我不會跟你去飆車,我不會跟你去尬車,我不會跟你去好勇鬥狠,也許別人會說你膽怯。可是我很清楚知道,我要留著這個有用之軀,千金之軀去做更有益於國家、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別人的事情,這時候他反而是個勇者,是不是可以這樣解釋?

  老法師:對,佛法裡面的勇不是對外的,是對內的。

  主持人:這是很重要。

  老法師:勇於斷惡修善,勇於改過自新這是真正的勇者。他要沒有這種勇氣他成不了佛,也成不了菩薩,成就不了德行,也成就不了利益眾生的事業。

  主持人:所以如果這樣講的話,我就想到,韓信在忍受跨下屈辱那一瞬間,他是最勇敢的,因為他知道他要留著有用之身,將來要為這個社會、為這個國家,甚至成為歷史上一個有名的大將。可是他如果忍不了那一段,他可能可以拿個扁鑽就跟對方打起來,可是那個好勇鬥狠,不是勇,這點大概是可以進一步確定的。

  楊憲宏先生:小不忍亂大謀,這是因為他心裡有大謀,所以他知道要忍。忍是需要勇氣的,這個勇氣在整個,我舉個非常簡單例子就好,你在非常繁忙的路上,看到有人被車子撞到,倒下,當下能夠決定就過去扶他起來,需要勇氣。不是說想像中很容易做,事實上你自己有事情正在趕路,誰不在趕路?可是就有人當下倒地,這是路倒的過程裡頭,我常常看到,很少人有勇氣去扶這個人。因為在這種狀況,混亂底下,扶了那個人以後還被誤以為說,你可能就是那個撞倒他的人,是需要克服說「不管,生命重要」。所以為什麼說行善需要勇氣的原因,就是要克服自己。剛剛師父說得非常好,內在的克服,說不管,就是看到一個生命危難如何馳援,這聞聲救苦,這要非常大的勇氣。

  主持人:所以憲宏剛才特別提到行善是需要勇氣的。我這邊也回過頭來要請教師父,不管東西方的宗教,我們都看到有一個詞彙,叫做「殉道者」,也就是說他可以為他心中所相信的道以身相殉。不管是在佛教,中國歷史上我們看到有,在西方的基督教也有。所以我要請教師父,也就是會不會說一個行善,當然行善的人最勇敢,可是行善的人前面他還必須要有個信念,有個信仰,有信仰、有信念的人會變得最勇敢,我們是不是可以用這個方式來詮釋?也請師父來幫我們做個說明。至少在佛法上面怎麼強調,你相信一個正道,你相信一個正念,你相信一個信仰,你就可以為它犧牲一切,照亮這個宇宙。

  老法師:特別是在佛法裡面,在宗教裡面也都非常接近。大聖大賢他們所講的智仁勇,跟我們世俗是有差距的,因為他們的目的是在證道。證道你說是最困難的克服煩惱、克服欲望,這個勇不是平常人能做得到的。所以佛,我們供佛的地方叫大雄寶殿,雄是什麼?英雄,大英雄寶殿。為什麼稱他作大英雄?他能為人所不能為。一般人克服不了自己的欲望,克服不了自己的貪婪,克服不了自己的愚痴、瞋恚,他能做得到,這叫真正的大勇。所以它不是人與人、對事物上,它不是這個。當然有這樣大勇的人,對於世間這些小的事情,像《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看到人有難,他怎麼會不去幫助他?確實應該幫助他,我們見到也會幫助他。可是我們到美國的時候,就有很多同修警告我們,你在路上看到人跌倒千萬不要去扶他。為什麼?那個人反過來告你,說你把他推倒,那你還得要賠償,他提出多少要求,你就冤枉。所以這是什麼?這是現前社會道德扭曲、變形,教導我們看到人家有急難,那是警察的事情,那不是我們的事情,這是社會的病態,不是正常的。正常的,見到人家有難,哪有不扶助的道理?

  主持人:所以我們也可以說,一個人即使再平凡,角色再卑微,或者再普通,但他如果能夠見危就思義,然後能夠奮不顧身的去幫別人,這也就是一種勇敢的行為。

  老法師:對。

  主持人:師父剛剛有一段話我特別有興趣,我覺得這也是最不容易理解的,也就說我如果用外顯的行為,去做一件別人認為,一般人應該不敢做的事情,那一定是勇敢。可是師父剛剛講到一個欲望,欲望是很內在的東西,所以我克制我的欲望不去貪,不去貪瀆,不去妄想。

  楊憲宏先生:貪瞋痴慢疑。

  主持人:對,這其實別人看不到,可是對我個人來講的話這是勇敢,這是一種勇敢。

  老法師:大勇。

  主持人:所以我想請師父能不能再幫我們多談一下,就是說克服欲望這個部分,為什麼我覺得很重要?因為它對年輕朋友來講,可能另外一種意涵,我甚至克制我的物欲,不去追逐流行,我在我的年輕的朋友裡面,我可能也是一個勇敢的人,我敢抗拒流行,我敢抗拒物欲,做個我自己想做的人,這也是一種勇敢對不對?

  老法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所表演的,就是大智、大仁、大勇。你看他王位捨棄了,榮華富貴的生活捨棄了,他去做一個苦行僧,不是別人能做得到的。

  主持人:搶人家的王位,你可能覺得很勇敢。但是我有王位在我身上,我不要,去過一個平凡的生活,苦行僧的生活,從某個角度來說,照師父這樣開示的話,他是更勇敢。

  楊憲宏先生:就是感受到那種人傷我痛,別人受傷了我會痛,就是因為那個痛,所以他能拔苦,把別人的苦拔掉,給與快樂,拔苦與樂。這個字面都很簡單,可是那背後潛藏的都是勇氣,大大的勇氣捨棄自己,然後去感受別人,利他,用利他的思想、利他的主義,做為自己的人生觀,這非常大的勇氣。

  主持人:也就是說,我想我們談到這裡,為什麼今天要請師父來跟我們談勇敢?理由非常簡單,勇敢絕對不是一個抽象的觀念。也不是一個好像只有政治人物,沙場上,你看到電影裡面的那種沙場上的戰士、勇士,才有的畫面。在我們日常生活裡面勇敢,就像師父所講的,你是該做對的事情,敢做對的事情,敢把自己的欲望壓制下去,選擇一個道理上面、信仰上面要求你做的事情,這都是一種勇敢。待會回來我們告訴各位,勇敢的另外一個面,就是面對你的人生,即使它再艱苦,你都要勇敢去面對,也是一種勇者的表現。

  主持人:就像我們剛才跟各位所提到的,勇敢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要面對你自己的人生,面對你的生活的處境,不管它是多麼的艱難,你都要勇敢的去面對它,這就是一種勇敢。我這邊請教師父,在佛經裡面也好,在西方的宗教裡面也好,我們都看到一種描述,也就說當你相信自己做對的事情,即使是面對帝王,即使是面對獅子,即使是面對敵人的刀刃臨到你脖子上,你都不會屈服,這個勇敢是非常感人的。可是對現實生活裡面的人來講,很多小老百姓,也許不會有這麼偉大一個勇敢的場面,他可能是要面對自己感情的挫折,家裡面的經濟好像撐不下去。甚至可能面對親人的重病,他覺得很痛苦,他沒有辦法承受親人可能會離開他。就是說對一般老百姓來講,我們所面對的問題都是很平凡的,難道在平凡的生活世界裡,我不能夠有一種勇敢的態度嗎?師父會對這些平凡的人,怎麼樣來訴說你對勇敢的信念,然後鼓勵他們。

  老法師:勇必須要有智做基礎,沒有智,勇是決定生不出來的。所以像釋迦牟尼佛、孔子這些聖賢,他們自己已經達到圓滿的境界,依舊把身體留在這個世間從事於教學的工作。他也知道眾生很難教,為什麼?他迷得太深,迷的時間太長了,回頭哪有那麼容易?所以這真正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他來從事於這個工作。他也知道,絕不可能讓所有群眾都覺悟、都回頭,那怎麼個教法?所以叫佛度有緣人。這個有緣人裡面,看到他最大的勇氣,那就是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一個人有緣也要幫助他,何況有更多的人。所以他真是像夫子所說的,「學不倦,教不厭」,這是大勇。他不但是言教,他還有身教,身教是什麼?放下一切的煩惱、習氣、欲望,這身教。他可以過富裕的生活他不過,像釋迦牟尼佛更不必說,孔子也能做得到,有那麼大的智慧,他要從事其他的行業,任何行業有智慧就能賺錢,他為什麼不幹?他為什麼要守住教學?那就知道教學這樁事情,在所有行業裡面是最偉大的,是最有勇氣的,是最辛苦的。但是對於社會,對於人世間的方面是最大的貢獻。今天社會整個的動亂,原因在哪裡?根本原因就是把聖賢教育丟掉。

  主持人:所以做一個老師來講,即使他是一個小學老師,國中、高中的老師,他如果堅守這個本位,然後能夠在他自己教書的,小小的影響力範圍裡頭,去帶到很對的觀念,去抗拒一個社會庸俗的價值觀的侵襲,其實也是一種勇敢。

  老法師:大勇。

  主持人:也是一種堅持本位的勇敢,對不對?師父對於自殺的看法怎麼看?比如說我們總看到很多人情關難過,家裡的債務難過,親人的傷痛難過,所以他會選擇尋死,覺得一死百了。我們中國人也許就認為一死就百了,我不管其他的部分,在佛經裡面是怎麼看待自殺這種行為?

  老法師:佛、歷代祖師大德都是這樣告訴我們,自殺是最懦弱的行為,自殺是錯誤的行為,自殺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在學習當中,也常說人死不是說死了什麼都完了,這個觀念錯誤,死了就不得了。你要趁你還活著在的時候,你能把問題解決,死了之後就解決不了,死了問題愈來愈複雜。為什麼?這一般人錯誤觀念,以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不是的。死是你的身死,你的身毀滅掉,你的靈性沒死,一般講你的靈魂沒死,你的靈性沒死,你所造的那些業,隨著你這次這種錯誤的行為,就更加錯綜複雜,你怎麼能解決問題?如果說死了就解決問題,這個事就好辦了,我們遇到困難事情自殺就好了,什麼問題都沒有了。殊不知這業因果報,所謂叫因果通三世,哪有那麼簡單?愈來愈麻煩。你真正了解到這些道理,了解業因果報,你決定遭遇到極大的痛苦、打擊,你也不會選擇這條道路。應該怎麼樣處理問題?冷靜下來,愈是重大的挫折愈需要冷靜,冷靜生智慧,智慧能解決問題。決定不能夠煩躁,煩躁生煩惱,煩惱是障礙問題,不能解決問題,它會使問題更複雜。所以唯有冷靜,你看古來這些古聖先王,遇到國家重大問題他怎麼樣?他齋戒沐浴。

  主持人:這是一種冷靜的方式。

  老法師:對,他兩天、三天不見客,他整個放鬆定下來,過兩天再處理,他的問題真能化解。所以這是很有道理的,這裡頭表現著無限的勇氣在裡頭,智慧、勇氣。

  主持人:所以師父在這一段,我覺得待會我們可以好好再來做個深入,也就說當然,很簡單的方法是告訴你,你應該要冷靜,你遇事要不亂,可是有時候那個方法本身最重要。所以師父剛才也特別強調,古人面對重大的一些問題的時候,他要齋戒沐浴。用我們現在的語言來說,它是一種儀式,透過這個儀式你整個人,就可以讓自己回到一個比較平靜的狀況,然後再來想,好好的想,思考下一步。好,待會我們來好好的請師父給一些建議。憲宏,我們這邊來聊一小段。我們常提到勇敢,你剛剛也聽到師父特別提到勇敢這個部分,我為什麼說我們今天,我剛剛一直強調,我覺得憲宏你應該懂我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不要把勇敢這個東西想到,它是什麼救國家、救社會,那個對一般人來講太遙遠。可是勇敢如果放到我們日常生活裡面來講的話,你可以發現到每個人都可以是勇者。憲宏是環保人士,很清楚的知道,如果一個人可以為他自己住家附近的環保請命,一棵樹請命,勇敢的去對抗政府,或者是財團的利斧、巨輪去伸進社區,他就是勇敢。我們過去看過很多這種小兵立大功的環保人士,就是一個人抗拒了大財團,這是勇敢對不對?

  楊憲宏先生:這是一種克難,一種克己的行為,克難、克己是要有非常的大勇氣。當師父在談的時候,我想起了生物學上,你知道生命整個這樣子,變成今天這個大千世界,這是個非常大的勇氣積累,不斷的追求,生命是一直追求繁衍下去的,不是自我了斷。追求生命繁衍的過程,所以我想也許應該這樣去思考,就是說勇氣是自然的、自有的,那些沒有勇氣的人是被蒙蔽。所以說為什麼要明心見性的原因,見什麼心?就是自來的勇氣。你看生命的過程這是非常勇敢,你看那小小的一個,人家說螻蟻尚且偷生,這偷生當然是講得非常之極至,可是牠就是你打不死我,我不會死,我不要死。就是這個過程中間,總是它有個生命意義,為什麼?它要繁衍它的基因。基因本身就是,外國有一本書叫《The Selfish Gene》,就是《自私的基因》,它用自私去解釋。其實是勇敢的基因,講的是基因在繁衍的過程中是勇敢的。所以我剛剛也提到人傷我痛,人苦我悲,人甚至於可以擴大,對於生物界的這種傷也痛,譬如看到動物、螻蟻受傷,痛,看到樹被砍,痛。所以他非出來不可,他覺得他可以聽到,他感受到生命本身的律動、波動,那個波動他感覺到,這個東西都是很了不起的修為。克己,克服自己的欲望,就聽到很多微弱的聲音,這些微弱的聲音聽到以後,他每天覺得自己去從事這些。我跟很多環保人士談過,環保人士他的生活觀、他的生命觀,他的眼界都是了不起的。了不起的地方在哪裡?就是能夠跨越世代去思考問題,往前走,他已經可以看到兩個世代、三個世代以上,我們所面對的命運,而且他會覺得說,自己今天在這個時點上不做努力的話,就崩潰了,所以他有危機感。

  主持人:所以我可不可以順著憲宏剛剛這句話,來請教師父一個問題,如果說人類的繁衍是一種勇敢,他不斷面對環境去挑戰的話,我們是不是可以說任何一個大的宗教,特別像佛教這樣的宗教,它跨越了幾千年,能夠面對這麼多的挑戰,那麼多來自世俗權力的打擊,它照樣這樣子綿延下去,宗教本身的精神是不是就是一種勇敢?

  老法師:對的,永恆的綿延不是別的,是性德,是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行,這才是永恆的綿延。

  主持人:永恆的綿延,這句話很重要。

  老法師:我們一般人所想像當中,用種種什麼方法來延續的,那都是叫打閒岔,都是在裡面造成障礙。譬如說我們電視裡面播出來,當中常常插的廣告這就是一個錯誤。你廣告統統不插,你不需要問人要一分錢,你真正做這樣的好事,全世界人支持你,為什麼?這是唯一。有智慧的人多,不是沒有,真正能夠救社會,能夠救國家、救世界的,這麼一個倫理道德的教學,他怎麼不支持!如果還靠這麼多廣告在那邊打閒岔,把這個節目打斷,剛剛聽到這裡就斷掉了,沒有了,他心裡感覺得很遺憾。而是什麼?對電視台的支持力減少了,它廣告太多,算了,他們有錢,我們不要去支持它。他曉得你什麼廣告都沒有,他拼命支持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這個道理。

  主持人:好,師父您這樣講的話,我不敢講「接下來我們進一段廣告」,我們稍微休息一下回來好了。

  主持人:剛剛在這一段休息的時候,師父講了一段話很棒,我真的覺得不應該讓我跟憲宏兩個人專享,所以一定要說出來給各位做分享。我剛剛跟師父在談說,當師父把勇敢這個字放到內在的部分,他就給了很多詮釋的意義。比如說一個媽媽,一個非常瘦弱的媽媽,你不會想到她是個勇者,可是她很可能在非常關鍵的時刻,或者是在漫長貧困的生活裡面,她捍衛了一個家庭,支撐起一個家庭。就像我們以前看到的電視劇,「阿信」或者是「星星知我心」一樣,那個媽媽對小孩子來說,她就是一個勇者。所以很多小孩都會懷念自己的媽媽,覺得媽媽是一個巨大的形象,把一個家撐起來。你可能是一個上班族,一個月就幾萬塊錢;你可能很卑微,你除了選舉時候有一張選票,你平常也沒有任何的影響力。可是你如果堅持相信什麼事情是對的,你願意去做,即使他是政治人物打壓你,你也不退怯,你是個勇者,你一定就是個勇者。所以我覺得師父今天講的開示勇敢的內涵,回到內心的這個部分它很不了起、很好的一個想法。師父就講了一句,在您所熟知的佛經裡頭,《華嚴經》裡頭男女老少,不分老幼各行各業都是佛菩薩。這個可以幫我們再做進一步的詮釋嗎?當大家都是佛菩薩的時候,每個都是勇者。

  老法師:對。《華嚴經》是一部非常好的教科書。方東美先生當年介紹給我,他說「這部書,是佛經哲學概論,有圓滿的理論、有精巧的方法,它後面還帶表演,這是全世界哲學概論裡頭,找不到的這東西,它帶表演。」這表演就是著名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它把社會上各行各業分作五十三類,舉個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這就齊全了,沒有一行漏掉的。你看看,他們所表現的,都是圓滿的「大方廣佛華嚴」,那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無論他是什麼樣的身分、什麼樣的角色,他都能做到非常圓滿,所以這是很了不起的一門大學問。很可惜,《華嚴》很少人把它發揚光大,我們要不是方老師的介紹,我們也疏忽,因為這個經太大了,都不願意去閱讀它。知道這裡面有這麼多的好東西,所以我們才全心全力在裡面學習。我們現在,這是我第二次講《華嚴》,第一次講了一半沒講圓滿,那是大概三十多年前;這一次講,我們大概也用了十年時間,講了三千多個小時,大概才講到五分之一。照這樣的進度講圓滿,我估計全經至少要兩萬個小時,這才能講得下來。愈講愈有味道,愈講愈歡喜,愈講我們的生活愈快樂。

  主持人:也許對很多朋友來講,要把一部《華嚴經》,這麼大的經讀完,不容易。不過有機會的話,能夠聽老和尚幫各位用一個解釋的方式,來聆聽的話,可能學習的能力會更快。剛才師父在講的時候,有一段話我一直印象很深刻,所以我一直放在心裡面,想著一定要請教您。您說古人重視齋戒沐浴,用齋戒沐浴的方式來表達自己虔敬之心,一個冷靜的心。可是我想請教您,就是現在社會不管是您很熟悉的澳洲、美國,還是我們東方社會,節奏都變快了。現在人你要說任何一個人,企業家領袖也好,或者是政壇領袖也好,要面對一個重大抉擇的時候,他要齋戒沐浴大概都很難了,但是我們一定有別的方法來替代齋戒沐浴。所以師父可不可以有什麼樣建議,就是用什麼樣方法,到面對重大的抉擇、重大的挑戰時候,我們用什麼方法來取代齋戒沐浴,但是可以讓我的心靈平靜,可以讓我變得很勇敢。

  老法師:對,現在很多人,實際上跟齋戒沐浴的意思,跟精神是相同的,他找到深山,或者是湖邊很寧靜的地方,去住個一、二天。在這裡居住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萬緣放下,什麼樣複雜事情都不要去管,把心定下來,定個二、三天,你再回頭處理事情不一樣,他真能解決問題。為什麼?心煩躁是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會錯誤,會發生錯誤;只有在心定下來,靜下來靜生智慧,智慧現前才能把問題看清楚,才能把問題解決,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古今中外那些大聖大賢幾乎都用同樣的方法。

  主持人:所以即使是現代社會

  老法師:還是一樣的。

  主持人:還是可以適用。也就是說終究是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裡面,面對一些重要的決策的時候,可以找一個地方讓自己思緒冷靜下來。

  老法師:對,所以你看很多國家領導人,他必要的時候到哪邊去休養幾天,那就是這個意思。他碰到很繁雜的問題不能解決,找個地方去冷靜兩天,道理在此地。

  主持人:對於領導人,那也是我們說一個領導人的勇敢,我們常有時候,大概是因為選舉政治的關係,民主政治選舉的關係,我們總認為說,一個勇敢的人,就是在競選的時候支票開得很大,話說得很滿,然後很敢去挑釁,敢去對衝就叫勇敢。可是如果照師父的邏輯來看的話,勇敢顯然不是這樣。

  老法師:對。

  主持人:勇敢有時候要懂得讓、懂得忍。

  楊憲宏先生:懂得認錯。

  主持人:懂得認錯,這才反而對領導人來講才叫勇敢。所以師父在這方面也可以對領導人們,說幾句話嗎?

  老法師:領導人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古聖先賢的教誨,「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我感覺到古時候這些領導人把教育看得很重,就是我們講到比較近一點的,前清,你看清朝開國的時候,它是少數民族,入關之後統治這麼大的國家。我聽說他們進關的時候軍隊只有二十萬,能夠統治這麼大的國家二百七十年的樣子,這不是容易事情。他靠什麼?他絕對不是靠武力,絕對不是靠鎮壓,他靠的是文化。所以進入中國之後,你看他自己多麼謙虛,所頒布的一些命令,孔子說的,佛說的。他沒有說是我皇帝說的,皇帝說的我們不服;說孔子說的,佛說的中國人都服了,這個很高明。真的他做到了,他把儒釋道這三家的學者,經常請到宮廷裡去講學,皇帝帶著嬪妃、文武大臣來聽講、來受教,對於老師的尊重,對於三教的尊重,中國人一看到這樣的領導人心服口服,他才能統治兩百多年。如果不是慈禧太后把這些制度廢除,可能今天還是大清帝國,所以清是亡在慈禧的手上。慈禧傳說她是來報仇的,她是葉赫那拉氏來報仇的,這就講到三世因果。所以教學重要。今天如果說是國家領導人,台灣的領導人,能夠邀請真正有學問、有德行的人,天天來講學,總統帶著這些部長來聽課,這個鏡頭要播出去之後,我相信台灣每個人對領導人心服口服。而且什麼?他這一提倡,全國人都要學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這個影響力太大!做個三次、五次台灣社會就安定了。

  主持人:好,也就說做為一個領導人。

  老法師:這是大勇,大智、大仁、大勇。

  主持人:對,你有很多種方式來展現,展現一個領導者的氣魄,我覺得師父建議的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我們待會回來,再看看師父對於今天「勇者無懼篇」,他要幫我們做出什麼樣,小小的建議跟結論。

  主持人:好,回來我先請教一下憲宏,我們每一堂課,都跟著師父一起來請示,你自己覺得今天這樣聽下來勇敢,你覺得你是不是一個勇敢的人?

  楊憲宏:不是。

  主持人:我覺得我們都不是。

  楊憲宏先生:還要再努力,我覺得最大的不是,是在認錯。「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可以想到很多錯,這些錯誤都需要認,認了才有解決。否則無限發展,怨天尤人,就變成自己我哪有錯,我沒有錯。到最後走上街上去,看到好像別人都要對你不利,甚至於有那種校園裡頭拿起槍來掃射毫無目的,他內在是什麼?怨天尤人,不能認錯,這是要有勇氣的。沒有勇氣認錯,覺得失顏面,沒有面子,沒有辦法在人面前站起來。其實不認錯才站不起來,這是要警惕,這時時要的。

  主持人:其實知道,師父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講,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也是一種智慧,你有智慧你才能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然後知道我是哪裡做錯了。我們在《論語》裡面也講一句話,「知恥近乎勇」,也呼應了憲宏剛才講的,你會知道恥,哪裡做不對,敢知道自己哪裡做不對。楊憲宏先生:才近乎勇而已。

  主持人:對,才近乎勇,還不是真的勇。所以請教師父,這同樣的問題,當我們說要知恥近乎勇的時候,是不是就意味著一個人,真的要勇敢面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所以常常檢討反省是必要的。

  老法師:對。所以真正的大智、大仁、大勇是佛菩薩。佛菩薩教給我們,就是為什麼佛弟子最低限度都必須要做早晚課,早晚課是什麼意思?早課讀佛的經文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思想、行為、言行,要遵守佛陀的教誨,是提醒自己。晚課是反省,我這天有沒有犯錯?把自己錯誤發現出來這叫開悟,就悟了。悟了之後叫悟後起修,悟了之後把這個錯誤改正過來,下一次再不會犯重複的過失,叫「不貳過」,這叫懺悔,這叫修行。修行是什麼?修是修正,行是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叫修行。這裡面把智、仁、勇,加個大智、大仁、大勇,統統包括在其中。

  主持人:我們今天談到勇,而且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是,大概師父一方面透過佛法、佛學,來闡釋了我們對於中國文化裡面,所孕育出來的對於孔老夫子很多的教誨,把它整個串起來。更重要一點是告訴我們說,勇敢的行為就是一種大無畏,而大無畏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變成佛菩薩,我覺得這是今天最好的成果,一個收穫。還有一點時間,再繼續請教師父,對於師父來講,師父覺得您自己修行、念佛這麼多年,你接近一個勇者的境界了嗎?我相信很多聆聽您教誨的人,都一定很好奇。

  老法師:對,我們必須是要這樣做,如果我們不這樣做的話,我們的早晚課就有罪過,為什麼?早課念騙佛菩薩一次,晚上念它又騙他一次,你說這存的什麼心?佛菩薩是泥塑木雕擺在那裡,你早晚都會欺騙他,你的良心何在?你怎麼可以忍心這樣做法?它的本意是教我們,提醒我們教我們反省,改過自新,這是早晚課的本意。但是現在做早晚課的人多,但是本意都沒有了,真的就是早晨騙一次,晚上騙一次,我什麼過失都沒有,過失都是別人的,處處都是別人,自己一點錯誤都沒有。所以,佛門以前老和尚有一句話說,「地獄門前僧道多」,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你不說別的,我為什麼要下地獄?你早晚騙佛菩薩就要下地獄,其他的不論你別的,你怎麼可以欺騙?你連泥塑木雕的佛菩薩都會欺騙,你能不騙人嗎?

  主持人:地獄門前僧道多,我覺得這句話是非常好的提醒。也就說如果真的要把這種自我反省,不管是每日三省吾身,還是師父您剛剛提到的早晚的兩道功課,早課、晚課的提醒、反省,他都要認真的做到內心裡面,而不是變成工具化,變成一個按表操課。

  楊憲宏先生:勇氣面對自己,再醜陋的部分也要面對。

  老法師:對,不錯。

  主持人:勇氣的面對自己,也就意味著,真的套一句比較庸俗的話來講,我不管我自己長相如何美醜,我都要去面對。

  老法師:不錯。

  主持人:所以真正勇敢人可以說,我們的小結論就可以歸納到這裡來,就是打開自己的心房。

  老法師:沒錯。

  主持人:要讓自己看到。

  老法師:事無不可告人言。

  主持人:事無不可告人言,可是這需要勇氣。

  老法師:這就大勇,真勇敢。

  主持人:因為我們有的時候人愈到一個高位,他愈會在乎我的評價完不完美。

  楊憲宏先生:貪瞋痴慢。

  主持人:對,在乎我的評價完不完美的,就更不敢承認我有缺點。

  老法師:你能夠全部是透明的,沒有一個不讚歎的,那是真正成就。

  主持人:這句話說得非常有智慧。

  老法師:處處掩飾自己,別人總是對你打很多問號。

  主持人:我覺得這個話尤其是對於有權勢的人,有地位的人,有社會名望的人,這樣子的提醒是愈重要。因為他們是最多包袱的,最不敢面對自己內心裡面最虛弱、最恐懼的那個小部分。所以師父,在結束我們今天「勇者無懼」之前,能不能再跟所有觀看我們這個節目的朋友們,來給他們開示一下,怎麼樣做生活裡面的勇者,給他們幾句話好不好?

  老法師:今天討論的題目最重要的總結起來,就是勇於改過,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但是,你要真正能做到這一點,你不可以一天不接近聖賢人。聖賢人在哪裡?聖賢留下來的典籍,佛菩薩留下來的經典,就是佛菩薩、就是聖賢,你天天要去讀誦。讀誦不必讀得太多,為什麼?每部經裡面都是圓滿的戒定慧三學。你每天只讀一部,天天照著這一部經的道理,修正自己的思想、見解,照著這部經所講的方法,這個教誨修正我們的言行、生活行為,我們跟聖賢、跟佛菩薩一天一天的接近,這裡面有無量的法喜,這應當要學習的。

  主持人:這是個非常好的提醒,我想還是一句老話,每次我跟憲宏坐在師父的旁邊,一邊聽師父聊天的時候,最大收穫、最快的收穫應該就是我們兩個。每次在一個概念,很抽象概念裡面,師父總是可以把它回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裡面,給很多朋友一個提醒。非常希望大家聽了今天這段的訪談之後,能夠對勇敢,對勇者無懼有個回到自己內在生活,面對自我更大參考指標。非常謝謝您的收看。再次的謝謝師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