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四面倒數第二行,我們從頭看起:

  五。自下。】

  從這個以下,講:

  攝用歸體入五止門。五止門者。謂依前能行四德之行。當相即空。相盡心澄。而修止也。】

  我們就看到此地。這一段在上次我們就總綱做一個介紹,沒有細說大師的文字。凡夫與佛菩薩不一樣的地方,這從事上來說,就在這第一句,『攝用歸體』,這就是佛菩薩。「用」是日常生活,起心動念是用,言語是用,一切造作也是用,身語意三業,覺悟的人,我們可以說阿羅漢以上的他能歸體。「歸體」什麼意思?歸是回歸,體是自性;換句話說,他都能夠跟自性相應,這就是佛菩薩,這就是大聖大賢。凡夫怎麼樣?凡夫我們得換一個字,凡夫是攝用「違」體,違背了體,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自性完全相違背,那個麻煩就大了。違背體是造業,歸體是功德,什麼叫功德?我們凡夫也懂得行善積德,但是他不能歸體,這叫什麼?這叫修善,善德,不叫功德,善德。善德的果報是人天,感得人天福報;如果他三業造作能歸體的話,這是功德,功德能了生死出三界,功德能成聖、成賢、成佛、成菩薩,不一樣。你看看這一字之差,我們不能夠不知道。歸體是什麼個樣子?這底下兩段文,「入五止」、「起六觀」就是歸體的樣子。我們把這個文對照自己的心行就非常明顯,知道自己錯在什麼地方;知道錯是覺悟,把錯誤改正過來叫修行。佛門這些術語都必須很清楚的理解,很正確的認知,對我們才真正得利益。

  先說「五止」,止就是放下,就是中國古聖先賢所講的「格物」。孔子所說的許多話裡面,我們一定要能夠體會到,不是孔子的創造,不是孔子的發明。孔子是個老實人,不說假話,不說妄語,他自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他一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們要想學佛、學聖、學賢,這兩句話要牢牢的記住。祖師大德跟我們講,勸我們老實念佛,什麼叫老實?老實人就成就,所以釋迦是老實人,孔子是老實人,老實人一生沒有創造、沒有發明、沒有新花樣,他所學的、他所修的、他所教的、他所傳的全是古聖先賢留下來的東西,這是述而不作;述說前人的,不作是自己沒有創造、沒有發明。釋迦如來如是,我們在《華嚴經》經題裡面,《四十華嚴》,清涼大師的註解,註解裡面告訴我們,釋迦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他自己講的,他沒有說過一句話。沒有說一句話,為什麼說那麼多經典?這經典都是古佛所說的,他是依古佛所說的來介紹給我們,傳授給我們。他說他沒有在古佛經典上自己多加一個字,比孔老夫子說的還要嚴謹,孔老夫子只說述而不作,釋迦牟尼佛說不敢在古佛經典上加一個字,你看看這還得了!這就叫老實人。

  我們聽了能信嗎?以釋迦牟尼佛做例子,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也就是平常一開口說話,那不是自己,是古佛說的嗎?能相信嗎?真有懷疑。我學了五十八年,孔子我佩服,了不起,七十歲真有了一點成就,「隨心所欲不踰矩」,這句話不容易,他不到這個境界說不出來,七十歲。而釋迦牟尼佛?我們可以說他三十歲大徹大悟之後,那就隨心所欲不踰矩,不踰矩就是絕不違背古佛規矩、儀規,不會違背。為什麼?佛佛道同,佛入這個境界,你也入這個境界。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相信這句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真的是古佛所說的,今佛所證所悟與古佛所悟所證完全相同。這句話有味道了。所以我們求學要怎樣才能成就?老實就能成就。印祖常教人,教念佛人,你們不是要求生淨土嗎?「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文鈔》上他老人家常講的。可是我常常教人,我沒有用信願持名,我用老實念佛。老實念佛跟信願持名是一個意思,老實這裡頭容易懂,勸人你規規矩矩,守著古聖先賢定的規矩,你就去照做,不要摻雜新的花樣在裡面,一摻就出了亂子、就出錯誤。

  中國古聖先賢教給我們,學習從哪裡開始?從格物開始。格物什麼意思?古人沒有註解,沒講清楚,實際上這兩個字的意思很明白,後人把它解錯了,把它解深了。「格」是革除,我們講格鬥,打仗、格鬥,革除;物是什麼?「物」是物欲,對五欲,財色名食睡,這是欲望,這就是物欲,你如何能夠把欲望放下?欲望不能沒有,沒有這生命活不下去,生命必須要依賴這五種欲望。怎麼樣革除?適可而止。止,五種止。我們老祖宗也說,「知止而後有定」,頭一個就講知止,知止就是格物。生活,財能過得去就夠了,不要再追求,你愈追求你的痛苦就來了,為什麼?命裡沒有,求不到!拼命去追求得到了,得到還是你命裡有的,這個道理我們要細心體會。你的命裡有一百年的福祿,換句話說,你能夠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去過日子,你能活一百歲,一百歲的福祿。追求欲望、享受欲望,你都求到了,你得到了,你的壽命只有五十年,五十歲就死了。為什麼?一百年的福報,五十年享光了,你提前享掉的。還有人更早,少年發達,三十歲就完了,一百年的福報三十歲就享完。這是真理!如果你不求,不求它自自然然往上提升,這是正常的,這可以,絕不是刻意去追求,這就對了。所以格物懂得這個道理,並不是叫你完全捨掉,完全捨掉這身體怎麼維持?粗茶淡飯,其樂融融。所以要懂道,這就是真正明白道理。

  如果我有大福報,福報給人去享,我自己還能夠守住清淡的生活,這在古人很多,出家修行人那不必說了,在家的接受聖賢教育的很多都是能過著很樸實的生活。孔子給我們留的一個示範,溫良恭儉讓,這是弟子對老師讚歎。老師的德行,他有五個德行,第一個溫和,處事待人接物;第二個是善良。溫和是講他的態度,善良是講他的心地,心地善良,表現在外面,恭敬,敬人、敬業、敬事、敬物。對待人事物恭敬,他一定就謹慎,小心謹慎,不敢大意,所以他的事做得很圓滿,做得讓人生歡喜心。節儉,節儉是美德,節儉是真正在享福;不知道節儉是浪費,那叫糟蹋自己的福報,那要付出代價可就大了。最後一個,讓,讓是什麼?不爭,不跟人競爭,處處讓。釋迦牟尼佛更讓到底,他是王子出身,榮華富貴在人間講是達到巔峰,全部捨棄掉,讓。我們開始修的時候,忍讓,得忍,不忍你就不能讓;由忍讓提升到謙讓,謙虛;達到最高的境界,禮讓。這都是屬於知止,這都是屬於格物。格物而後致知,致知是怎麼講?致顯中庸誠明知,印光大師講的是秉彝知。秉彝這兩個字深,大家不好懂,秉彝是什麼?是倫常。可是《中庸》裡面常講誠明,這兩個字講得好,誠明是性德,這兩個字人家容易懂,不至於產生誤會。現在講倫常都難講,為什麼?什麼叫倫,什麼叫常,知道的人不多,那秉彝是更不懂,所以我用誠明兩個字。真的能夠格物,誠意才能生得起來。所以先是開智慧,知止,心清淨,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不是煩惱,起心動念他不想自己。古時候想什麼?頭一個他想家庭,家的作用太大了。

  我們今天非常可憐,全世界非常可憐,在世間,世間法裡面,從前的人有依靠,家是他的依靠,一生最靠得住的靠山,無論你是輝煌騰達還是沒落,家人都照顧你,你有後盾;老的時候就有家人養老,無憂無慮,所以他心很清淨。一生所修積的功德、福德,我們佛家講迴向,都迴向給家,今天講都奉獻給家,榮宗耀祖,光大門楣。家是社會組織裡最原始的一個細胞,一個點,家家都好,社會國家太平,社會安定,天下太平。出家了,人出家了,出家有依靠,依靠什麼?你的道場,你出家這個寺廟那就是你出家的家。一切的榮耀都歸道場,也是光大法門。你出家的修學,道場栽培你、照顧你,你將來老的時候,道場養老,他人有依歸,他心是定的。無論到什麼地方,旅遊也好,觀光也好,經營事業也好,弘法利生也好,他都有個老家。中國人有老家,現在人沒有家,他怎麼不憂慮?一生憂慮。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老了,兒女不養你,你怎麼辦?國家養,國家要遇到金融風暴,要遇到經濟上的災難,那你怎麼辦,心怎麼能夠安定下來?

  尤其今天的社會,從小教你,家庭也這麼教你,學校也這樣教你,社會也是這樣教你,媒體更不必說了,教你什麼?教你競爭。你要曉得,競爭頭一個禍害就是你跟人結怨。每個人都有這個念頭,損人利己,這社會還得了!你能夠永遠站在強勢?不可能,你老了,你競爭力量就沒有了,別人就報復你,你以前怎麼損人,現在人家怎麼樣損你。現在我們看到這個社會,老人自殺的太多了,天天都有。誰不願意活著?實在活不下去才找這個路。今天社會這個壓力非常大,為什麼?一個人一生可以說從生下來就沒有保障,父母不愛你。我們說這個話世間人很反對,哪個父母不愛兒女?他不懂得什麼叫做愛,他搞錯了!真正的愛是要好好教他,教他正法,這才是真正愛他。你要教他競爭,你害他,你不是愛他。競爭到最後是什麼?他對父母競爭,他長大他就跟你競爭,你是他的競爭對象,兄弟競爭、朋友競爭,這還得了!所以教錯了,這不是愛他。這種教育最終的結果是他墮三惡道去了,你這算是愛他?你把他送到三惡道,這不是愛他。你送他到三惡道,你自己也墮三惡道,往後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原因是什麼?原因就是統統失掉聖賢的教誨,造成這個現象,我們要知道。

  我們今天可以說非常幸運,在這個時代裡還能遇到正法,遇到傳統教育,遇到佛法,這確確實實像開經偈上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遇到了。遇到如果不了解,了解不夠透徹,我們這一生不容易成就自己。所以遇到很幸運,遇到之後要能去了解它。現在傳統文化的教學沒有了,古時候到處都有,雖然沒有學校,這種說唱藝術在市井處處你都會看見。特別是茶館,我小時候在福建讀書,念小學,三、四年級,放了學之後到哪裡去?到茶館。到茶館幹什麼?聽說書,講故事,講的都是倫理,倫常大道,講道德、講因果,講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古時候,那比我們更早,大概要比我早十年,那時候私塾,私塾裡面老師講;我這個年齡讀私塾大概讀了不到一年就改成學校,改成學校,老師就不講這個,古時候這些東西不講了,像《三字經》都沒有了,改成現代教科書,什麼小狗叫、小貓跳,念這個東西。但是茶館裡面還有說唱藝術,那是我們很容易接觸到的。特別是年歲大的,退休沒什麼工作的,找些老朋友去喝茶,聽說書,這是社會教育。我覺得比電影、電視殊勝很多,為什麼?邀幾個好朋友,泡一壺茶,聽說書,朋友在一起他就有人情味在裡頭。現在電視播的時候,家人天天見面,你沒有這種情趣。所以古社會樂趣多,人生樂趣多!好朋友邀集起來,他不是像現在打牌、跳舞,他不是這個;品茗,聽說書,看畫展、書法展,那不一樣,這是過去舊社會你常常在街頭上都能看到。

  佛菩薩、古聖先賢都把知止、把格物放在第一,你說有沒有道理?我們佛法常講,修行第一個消業障,這就是消業障最妙的方法,要養成一個知足,知足就常樂。我在美國住了很多年,達拉斯還有個道場,我們住的那條街,就是那個小區,不是很富裕的居住地,大概我住在那個時候,這是十幾年前了,那個地區收入平均大概是兩千美元,都住在這個地區。美國人很奇怪,如果他工作好,他升級了,加薪加到三千,一個月有三千塊錢收入,他就搬家,搬到那個三千塊錢的小區,他搬到那裡去住,好像他身分提高了。這個想法錯誤,如果你看,兩千塊錢收入,這個地方你過得很好,你又增加一千,你這一千能夠儲蓄起來,你的日子過得多好、多自在。拼命搬到那邊,搬到那邊一個月一個月花光,一遇到困難的時候,他馬上問題出來了。最怕的是失業,公司老闆不要他,叫他走路,他什麼都沒有。房子沒有了,房子是銀行貸款買的,被拍賣,車子沒有了,連家裡冰箱什麼都沒有,一失業就全完了。所以他最怕失業,工作很認真、很努力。全是賒帳賒來的,所以那個生活壓力很大,這是他們那個社會。我們中國不是,中國賺再多的錢,對生活不必提升,還是老樣子,所以有什麼災難來,沒有關係,失業一、二年,儲蓄夠用,他一點都不緊張。尤其是大家庭,大家庭所有一切人賺的錢都歸公,都要給家庭,你自己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家庭給你,每個月生活費用給你。所以我們想想那個時候確實是好。

  經上前面雖然所講的是四德(四種),隨緣妙用、威儀有則、柔和質直、代眾生苦,這四德一展開是萬德,佛家常講萬德萬能,萬德萬能歸納就是這四大類,四大類展開這叫無量無邊的德行,這就是「攝用歸體」,體就是這四德,古聖先賢教給我們,佛菩薩教導我們,都不違背這個原則。這些年我們提倡《弟子規》,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儒家代表,中國傳統文化;道家的《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佛法的《十善業道》,再擴大到《律藏》,都不出四德之行。這四德我們要怎麼做法?從《弟子規》入門。《弟子規》給我們總結一百一十三樁事,這一百一十三樁事情你全都做到了,你的根就紮下去了。在現前這個社會,這個根就能夠帶給你一生的幸福美滿,一點都不假!不要看這一百一十三條,條條都是活的,只要你真正去做,你自然就有悟處,你就曉得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自然就合規矩。這個合規矩是威儀有則。無論在什麼境況之下,佛家講物質環境、人事環境,無論是順境、是逆境,善緣、惡緣,你都能夠運用得非常如法,你都真正能做到,外面的態度柔和,裡面的心地真誠,真誠心、柔和態度,沒有一樣事情不圓滿成就。眾生很苦,怎麼代眾生苦?我自己認真修行就是代眾生苦。特別是在困難的時候,有災難的時候,大家都感覺到很憂慮的時候,我們做出怎樣適應當前環境的一個榜樣,做出來給他看。為什麼在這個艱難困苦環境裡面,他沒有憂慮,他過得很清閒、很自在,為什麼?向他學習,這叫做代眾生苦。

  平常養成一個節儉的習慣,生活很容易過。節儉是美德,愈是節儉,身體愈健康。我過去講經的時候也常常講到,特別是在澳洲,澳洲、紐西蘭,牛羊的數目超過居民,比人多,全世界有名,牛羊長得好。它外面草原豐富,牛羊吃什麼?就吃青草,就一樣,也沒有調味,牠身體養到那麼好。我們人講求這個味道,色香味,吃出一身病,還不如牠。所以你從這裡想,單一的東西能不能養身?能。動物跟人沒有兩樣,人自己把自己糟蹋掉了,也就是善於分別執著,在生活當中,衣食住行精心去挑剔,這是煩惱。煩惱是什麼?煩惱就是病毒的根源,所以佛把貪瞋痴說成三毒。我們天天用不用貪瞋痴?用,你從來沒有離開三毒,所有一切煩惱助長三毒,你怎麼會不生病?這個世間許多人得了不治之病,痛苦不堪,病從哪裡來的?自作自受!他要真的能夠相信佛的話,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他什麼病都沒有了。生活愈簡單愈好。我記得我初出家的時候,民國四十八年,那個時候我到南部來參學,時間是不長,住在南部一些寺廟,生活樸實。那個時候吃飯還講求過堂,大家在一起吃飯,一個菜、一個湯、一碗飯。那個菜的份量多大?大概就跟我這個碟差不多,醬油碟,一個人一碟菜,就那麼多。哪有現在擺得像酒席一樣!現在平常飲食在那個時候大概過年過節才有,才能看到,平常沒有。正確的。那個時候一些老法師一代一代相傳,都能保持儉樸的家風,現在要競爭;從前的寺廟也很樸實,沒有現在這麼華麗,現在都變成像觀光酒店一樣,豪華、氣派,在從前你看不到,從前樸實。那個能長久,世代相傳,人住在裡頭心是定的,不像現在心浮氣躁。

  佛法為什麼衰,衰到這個樣子?諸位一定要知道,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講得很多,不講經,學佛的人不聞法,變成迷信了。釋迦牟尼佛,佛教創教的教主,他一生幹什麼?一生講經教學,沒有一天休息。對一個人也好,對兩個人也好,對大眾也好,開口講話記錄下來就是經典,沒有戲論,沒有雜心閒話,沒有。開口教人都是正論,你記錄下來就是經典,這是真的。所以世尊住世,從三十歲開悟之後,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一天都沒有空過。佛法傳到中國,傳來的時候不是宗教,是教育。早年的,隋唐以前,佛教的寺院庵堂都是教學的場所。無論出家、在家都是知識分子,都在研究經教,如何把經教裡面的理論變成自己的思想,把經教裡面那些規矩變成我們自己的生活,你得受用。講經教學一直到清朝初年還保持著,清朝初年三代,康熙、雍正、乾隆,寺院庵堂還都在講經教學。嘉慶之後慢慢就衰了,到現在沒有了,只有經懺佛事,這佛教就完了。社會上還有些有心人,在家這些居士大德,他們辦蓮社、辦講堂、辦念佛堂、辦居士林,不錯,出家人不做了,居士們發心來做。所以世尊當年在世把弘法、護法這個事情付托給國王大臣,這有道理。國王大臣護持,佛陀教育能夠世代相傳;國王大臣不護持,佛教就變成自生自滅,這就遇到真正的危機,這我們要知道。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除了自己成就之外,如果有緣分,要盡心盡力護持正法。

  怎麼護持?講經的法師、能講經的居士,我們如果有力量,供養他,讓他衣食住行都不操心,專心研究經教。我這裡一個道場,如果有二、三個,五、六個這樣的法師、居士,我們請他天天講。三個人,一個人講兩天,一天講兩個小時就夠了,我們裡面的跟信徒都可以來聽。你這個寺廟天天有講經,不中斷,三個法師,一個星期講六天,每個法師講兩天,你把人培養起來了,有個十年、二十年,都變成大法師了。那個功德無量無邊,真的把佛教救了。淨宗道場星期天這一天念佛會,念佛,大家來念佛,平常每天晚上講經,這是好事情,寺廟裡面當然都可以這樣做法,對於道要尊重。現在這個衰,衰在哪裡?大家把利看得最重,經懺佛事賺錢,講經要賠錢。其實講經是不是真賠錢?不賠錢,你這個道場裡有解有行,解門是天天講經,行門是天天有念佛。超度佛事不是不可以做,印光大師說附帶做,不要特別給他做。就是平常信徒家親眷屬過世,在念佛堂立牌位,每天早晚念佛給他迴向,這就行了,不必單獨去給他做一場佛事。星期天一天念佛,現在人講「佛一」,依照佛七的儀規,精進念佛一天,也給這些往生牌位迴向,給延生牌位祝福,這就夠了,這很如法。

  你真能這麼做,你那個道場肯定興旺,為什麼?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你是正法道場。真正有發菩薩心的人來護持,不是做不到。力量薄弱的,像印光法師他老人家教導我們,小道場二十人。要不要講經?要講經,不講經不行。發心出來講經的,有人護持,他不要擔心生活不安定,他有個生活安定的環境,他才有成就;沒有安定的環境,他就不能成就。所以真正護法大德居士是菩薩,他沒有別的,提供安定環境,讓法師進修,讓法師天天弘法。現在可以用電視、可以用網路,這是近代的科學技術,可以用,把這個效果廣泛的傳播。但是要曉得,現場聽經的利益跟看電視不一樣,我相信很多修學的人都會有這個感觸,所以現場聽經還是非常重要。現場能夠再加上這些機器設備同時播出去,效果就圓滿殊勝。

  真正有心人要多想想這些問題,怎樣策畫做一個現代化的講堂,可以容納大眾,也能叫法師講經這個音聲,能夠集中做成很好的效果,提供給電視、網路傳播,現在科學技術可以做得到。我們看看有很多電視台大型的表演,我是很少參加,我記得好像二00三年,我第一次到泰國訪問,參加國際會議,認識查瓦利將軍,他夫妻倆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們那個時候正好籌備建僧伽醫院,利用電視台做一個募款的活動,泰國的國家電視台。我那天參加,看到現場坐的觀眾有三、四百人,這樣一個大的攝影棚,效果好。所以我想如果這個地方在講經多好,現場聽眾有三、四百人,同時有電視就播出去。這是二十一世紀的道場,應該是這樣的。真正想學的要到現場來參加,工作或者其他事情繁忙的,你在家裡面收看電視。

  所以止觀,佛教我們放下,要知道放下的是什麼?放下的是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這個東西要放下,要把它止住。提起什麼?護持正法,弘法利生,弘護是一體。我常常講,佛法能不能住在世間,不在法師,法師弘法,就像辦學校一樣他是教員,主持佛法的是學校的校長,他的責任大。他辦學校,他可以邀請好的老師來上課,他自己不必上課,校長不必兼課,聘請好的老師、教授。護持他是雙護,對老師他要護持,對學生也要護持,佛法能不能住世間,他的功德第一大。古時候帝王護法,現在民主,政府不管這個事情,所以佛法很容易衰,也很容易滅掉,完全要靠在家菩薩。在家菩薩他要是不學習佛法,他不懂,他要學習才能懂,光是燒香、磕頭,做形式,這個不行,這不是真正護持。不容易!真正菩薩出現,這個地方眾生有福,福報現前。人多得很,會講經說法的人很多,訓練三個月就能上台。我們這麼多年經驗很豐富,就是沒有護持的人,有老師,老師都改行了,沒有學校聘請他,老師就失業,那之後為了生活只好改行,這很可惜。這些道理我們都懂,所以有機緣、有能力,一定要護法,護法功德無與倫比。

  他是菩薩還是凡夫,下面這八個字就界定了,如果他是菩薩,肯定『當相即空,相盡心澄』,這個人是菩薩,他不為自己。無論做多大的事業,他心是清淨的,他不是為名聞利養,不是為五欲六塵,沒有貪瞋痴慢,這是菩薩。他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真正護持正法、弘揚正法,他來幹這個。我這一生遭遇的環境是最辛苦的,這一生做什麼事情?做一樁事情,提醒大家正法不是迷信,正法有住世的必要,正法住世對大家有好處,沒有壞處。因為現在大家迷失了,看不到正法的面目,我們做這個宣傳工作。我不是勸人,你們建一個大的道場來供養我,不是的,我年歲大了,要走了,用不著向這一方面去想。你們建道場要培養年輕的法師,要培養年輕的居士,如果你發現,你要知道該怎麼做法。你幫助他就是幫助佛法,佛法遍法界虛空界,你就曉得你做的多大功德。雖然有大功德,不做大功德想,菩薩。你救了多少人,每個法師講經說法所度的眾生都是屬於你的,你辦學校,你請他來。今天你為什麼遇不到,為什麼也請不到?是你自己不懂佛法,如果你尊重佛法,你就會尊重法師。出家、在家是平等的,沒有差別,只要這個人真的依教奉行、依教宣講,與大眾分享自己修學的心得,自行化他,這就如法。佛在經上常說,「心生則種種法生」,生什麼心?生菩提心,八萬四千法門就興起來了。「心滅則種種法滅」,沒有這個念頭,沒有這個心,心裡面只有自私自利,只有名聞利養,聖教就滅了。下面解釋入字,入五止。

  所言入者。性相俱泯。體周法界。入無入相。名為入也。】

  這個意思要清楚,什麼叫『入』?這個「入」就是契入,禪宗裡面講明心見性,教下裡面講大開圓解,淨土裡面講理一心不亂,這是入的意思。這個入,因為這篇文字是「修華嚴奧旨」,這個入是入什麼?入華嚴境界,這不是普通的。華嚴境界是什麼?毘盧遮那佛的實報莊嚴土,不是十法界。所以這個入字含義就很深,因為《華嚴經》世尊講這部經的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換句話說,聽經的對象都是實報莊嚴土裡面的菩薩,不是凡人,所以他境界有這麼高。『性相俱泯』,就是前面講的「當相即空,相盡心澄」,他才能夠達到「性相」,法性、法相,「泯」是什麼?離妄想分別執著。性相是一體,自己呢?自己的心跟法性融成一體,自己的身跟法相融成一體。『體周法界』,「周」是周遍,前面三種周遍只舉一種,一種周遍,三種都周遍。那你就曉得,「體周法界」裡面的意思,就是前面所講的周遍法界、出生無盡、含容空有。這是什麼境界?法身菩薩,所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佛雖然不是究竟圓滿佛,但他起作用的時候與究竟圓滿佛幾乎沒有差別,唯一的差別,他無明習氣沒斷乾淨,但是不礙他弘法利生,他有能力在遍法界虛空界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面所說的三十二應,他有這個能力。他必須在應化當中自自然然把無始無明的習氣斷盡,那個不需要用別的方法,不理它就完了,自自然然它就斷盡了。

  斷盡之後,回歸到常寂光,常寂光還會不會現身為六道眾生,接引這些苦難眾生?我們現在在經教上學習下來知道,肯定他會,常寂光有感應,眾生有感,常寂光有應。所以常寂光的心性不起用的時候就是能大師所說的本自具足,惠能大師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時候,「能生萬法」。我們知道能生萬法肯定他就起用,雖然起用,性相俱泯體周法界。他體相用是一,沒有分別,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他不像我們,我們體相用分開,分成三樁事情;他不是,一樁事情,所以這叫入。入有沒有入的相?沒有,這一定要懂,並不是真的有個出、有個入,不是的,沒有這個相。為什麼沒有這個相?因為本來就沒有相,這要知道。我們所謂的相都是人為的,都是從分別執著裡頭產生的,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哪來的相?沒有界限,這種入叫真入。凡是有出有入,有出入的那個現象,沒入!這個意思很深,而且很難懂,譬如我們現在在這個講堂,這講堂是我們建築的,有門戶,你從外面入進來,你從這個門走出去,有出有入,這是建築一個房子。如果這個房子拆掉,沒有了,出入有沒有?沒有了。你再想,我們的自性是多大?自性是遍法界虛空界。所以入是個形容詞,什麼叫入?順著性德就叫入,違背性德叫出。諸位從這裡細心體會,你能夠體會到一些。這個界限是什麼?這個界限是十法界。順著自性現的這個境界是實報莊嚴土,是一真法界;違背性德,立刻實報土就不見了,迷了,現的是什麼?現十法界,十法界、六道。出,你出了自性。十法界、六道就好像你蓋的這個房子,十法界是蓋個大房子,六道,大房子裡再蓋個小房子,就這個意思。愈離愈遠,距離外面的自性愈離愈遠。佛教給我們,捨棄小房子,入了大房子;捨棄六道,入四聖法界;捨棄四聖法界,入實報莊嚴土;再捨實報莊嚴土,你就入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是純淨純善的自性。從這個地方才體現到,賢首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講入的意思。下面大師引經:

  華嚴經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

  這是一首偈,《華嚴經》上的。經上有時候講佛,有時候講如來,這兩種說法是有意思的,凡是講佛,多半從相上講的,講佛;講如來是從性上講的。你看普賢行願十大願王,第一個就是「禮敬諸佛」,第一大願從相上講的。第二句講的是「稱讚如來」,不用佛了,用「如來」,從性上講的,你一定要懂。禮敬是就事論事,是從相上,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的,本來是佛。為什麼現在你不是佛?你迷了,還是佛,迷惑顛倒的佛,不能說不是佛,因為你沒有離開自性。相,相從性現的,性能現,相是所現,所現的相不離能現的性,性相永遠分不開。這個事理都要搞清楚、搞明白。所以凡是有相的,我們都要生起恭敬心,對佛我們要禮敬,對人要禮敬,對一切動物要禮敬,對天地鬼神要禮敬,對樹木花草、山河大地都要禮敬。為什麼?禮敬是性德,性德周遍法界、含容空有、出生無盡。普賢第一願的禮敬不可思議,誰做到?法身菩薩做到了。我們禮敬還有差別,這就迷失了自性,不知道,如果真正覺悟的人不是。所以你就曉得,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對我們恭不恭敬?恭敬,我們對他不恭敬,他對我們恭敬。為什麼?他知道我們跟他是一樣的,是佛,迷惑顛倒的佛,他是覺悟的佛,所以他對我們恭敬,我們對他不恭敬。我們對小動物當然更不知道恭敬,所以要學,要養成習慣,看到小動物都能合掌稱菩薩,給牠念三皈依,「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旁生」,念三遍,念阿彌陀佛教牠求生淨土,永遠脫離畜生身,這有緣。佛菩薩看待這些小動物如是,我們要學。你對待小動物都這樣愛護,你對人能不愛護?對善人愛護,對惡人一樣愛護。平等心、清淨心,心地清淨平等就是真誠,就是誠明,這個誠明就能感動那些惡人,幫助惡人回頭是岸。佛菩薩教化眾生是用感動,言說是補助,是擺在第二,真誠擺在第一。

  稱讚如來,稱讚就不一樣,他隨順性德的稱讚,違背性德的不稱讚、也不毀謗,這心地多厚道。你做錯事情不責備,你做對的時候讚歎你、鼓勵你,你的心多厚道。佛法裡面稱菩薩為「仁者」,仁慈的,仁者,仁者無敵。仁者什麼意思?永遠沒有對立。敵就是敵對,跟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沒有敵對,沒有敵對是一體,性相俱泯,沒有對立,這叫仁者,這是菩薩。名詞術語裡面都是高度的智慧,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我們在五十三參裡面看到,善財表演給我們看,五十三位善知識,這裡面的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就是代表我們整個社會,你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你一天所接觸的一切人就是五十三參。這裡面有善人、有惡人,善人是佛,惡人也是佛,他不分別的。你看善財童子參訪,對善知識禮敬、讚歎、供養,自己懺悔,再請法;遇到這個人作惡的、搞殺盜淫妄的,善財童子見他,有禮敬,沒有讚歎,有供養、有懺悔、有請法。這個用意很深,我們要細心去觀察,這才能得受用。

  為什麼行惡的人要跟他學?問題是你會不會學,你要會學,善惡都是知識,就是都是老師。善人教你善,你跟他學善;惡人,他從反面來教你,你看到他作惡,你看到他的惡報,你回過頭來想想,我有沒有幹這個惡?如果我有,趕快改,他不就是老師!沒有呢?沒有,我也提高警覺,不可以犯他這樣的錯誤,他也是我的老師。這都叫善知識。所以沒有惡人,沒有壞事。善惡是正反兩方面的教材,統統得益,所以善財一生成佛。我們現在修行一生成不了佛,就是這一關沒有辦法突破,善人可以跟他學,惡人離他遠遠的,不批評、不毀謗,你就很了不起、就很難得,沒有像善財對他還那麼恭敬,只是不讚歎。我們講的不讚歎、不批評,還是那樣恭敬供養他,還是可以親近他,細心觀察他的惡行,做一面鏡子反省自己有沒有。這是『如來深境界』。

  『其量等虛空』,如來在哪裡?一切人是的,一切事是的,一切物也是的,甚至於說樹木花草、山河大地,沒有一樣不是的。乃至於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在佛經上稱之為天地鬼神,科學家稱為不同維次空間的生物。有沒有?有,科學證明有。外國,聽說中國現在也有,催眠,催眠術能夠叫人意志集中,回到過去生,你的前世,再回到前世。我看到外國有個報告,有個人居然能夠回到以前八十多世,差不多是將近四千年。說明那個時候的生活狀況,他能講得很清楚,他住在洞穴裡,那時候的人還沒有房子,在洞穴裡飲食起居的狀況。人既然有前世,當然有來生。很多經過催眠,做過催眠之後,大多數的人把生死看得很淡,不再怕死了。曉得怎麼樣?曉得自己沒死,生死是身體,靈性不滅。一切人傷害我們,或者自然災害使我們受到傷害,傷害是傷身體,靈性沒有受到傷害。這些催眠師常說,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夠把靈性消滅,不可能的,它永遠存在。也有人說它叫靈魂,都可以。但是靈魂跟靈性在佛法有差別,靈魂是靈性在迷的狀態,也就是說,靈性迷了叫靈魂,靈魂覺悟了就叫靈性,佛說這個說得好。因為靈魂迷,迷你出不了六道,你的生活空間是在六道裡;如果覺悟了,靈魂就變成靈性,它就脫離六道。

  六道在我們看很大,三千大千世界是六道,可是在法界虛空界裡面來講,六道範圍太小了。他一覺悟,他脫離六道,脫離六道也能夠進來,來去自由,好像有通行證一樣,他願意來就來,願意去就去。六道裡面,他拿不到通行證他出不去,覺悟重要!佛陀、菩薩對六道眾生最大的恩德是什麼?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因。果是什麼?果是永脫輪迴,離苦得樂。六道裡總是苦,不出六道不知道,出六道才知道,六道天上也苦。一出六道,這就四聖法界,比六道的範圍大太多了,還是有苦,那苦是無明煩惱,起心動念。起心動念要是止住,放下了,十法界沒有了,那就得大自在,你的活動空間是遍法界虛空界,「其量等虛空」。在遍虛空遍法界裡,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立刻就應,沒有距離、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感應同時的;沒有距離,立刻在現前,為什麼?前面講的入的意思你懂得,你的疑問就沒有了,跟整個虛空法界融成一體。他在哪裡?他就在現前,我們一念感,他馬上就應了,我們的感沒有了,他就消失了。他從哪來的?心現識變,佛講得好,「一切法從心想生」,就是這個道理。你想什麼,他就現什麼,不是他有意思,他沒有意思,他沒有起心動念,我們起心動念,我們起心動念他就現相。理很深很深!

  底下經文講『一切眾生入』,我能入,你也能入,他也能入,個個都能入,一切眾生入。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入,入就融了,入當融講,跟自性融合成一體。佛經裡有用水做比喻,比喻得好,佛比喻河水,印度恆河,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很長時間在恆河流域,這個河很長,像中國長江、黃河一樣,幾千里路長。恆河的水在河裡面是河水,它流到海裡去,六道裡面眾生就像你還沒有脫離恆河,你是河水,你活動的範圍離不開恆河,一流向大海,那就沒有邊際,一入海就變成海水。海水流到海裡面去,跟以前這個水都匯合成一起,哪個先、哪個後?沒有了,先後不可得。古佛跟今佛找不到了,沒有古今、沒有先後,融入一體。

  我們如果回歸自性,就像這水流向大海一樣,在自性裡有沒有先佛、後佛?沒有。有沒有古佛、今佛?沒有。有沒有大佛、小佛?沒有,統統沒有了。什麼時候見到這個現象?實報土裡面就見到了,雖流入大海,流到性海裡面去了,無始無明習氣還沒斷。這在什麼時候?將入未入。恆河的出口,那面是海,這邊是恆河,你在出口之處,有這種現象。這種現象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這個現象,是在河海交界這個地方出現的,一入到真正大海,那就是習氣都沒有了,究竟圓滿佛。這個比喻很有意思,愈想愈有味道。可是,這四十一個位次,無始無明習氣已經不妨礙你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不妨礙。你到了大海的邊緣就不妨礙,能力就恢復,跟究竟圓滿佛果上可以說是沒有兩樣,而且很快他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諸位要記住,幫助的方法是破迷開悟,破迷開悟的方法是教學,你不教怎麼行!教學的方法裡面最重要的是身教,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現身說法,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他為什麼能做得成功?孔孟在中國為什麼能做得成功?沒有別的,自己做出榜樣,威儀有則,他做成功了。我前幾年在老家安徽廬江湯池辦了一個傳統文化中心,我要求老師,告訴老師,釋迦牟尼佛教學成功,孔子、孟子教學成功,靠什麼?自己做到才教別人,自己沒有做到,要求別人做,就不能成功。所以要求老師先自己把《弟子規》落實,《弟子規》裡面一百一十三樁事情,我們認真努力條條都學到,自己真做到,然後你再去教就成功了。這就是佛法融入《弟子規》,把《弟子規》變成我們的思想見解,變成我們的言語行為。我們跟《弟子規》是合一了,我人就是個活的《弟子規》,表演出活的《弟子規》,你在我身上看到,成功。『而實無所入』,你契入境界,沒有入的痕跡。我們跟《弟子規》融成一體,實在講,跟《弟子規》痕跡都沒有。這個地方講的是融入「大方廣佛華嚴」,毘盧遮那佛的實報莊嚴土。這是這首偈的意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