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前面我們學到:

  即三身即十身。】

  『十身』,我們前面學過「眾生身、國土身」。今天我們從第三看起,「業報身」,業報,什麼叫業報?「業報身者,謂煩惱為因,所感業報身也」。我們先看這一段,因為六道眾生都是屬於業報身,你造善業,感得三善道身;你造惡業,就感得三惡道身。所謂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是六道裡面的事實真相,這個說法是講總的綱領,細說真的是說不盡!這一段裡面「一塵出生無盡遍」,我們想想,六道裡面多麼複雜。單說人道,現在地球上的人口六十七億,每個人的業報都不一樣。佛在經教裡面告訴我們,業有兩大類,第一大類叫引業,引導你到哪一道去投胎。譬如人,你有這個人道,還得有你到哪一家去投胎,不會投錯的,你跟哪一家有緣分;沒有緣分的,不會變成一家人。在我們這一生當中,我們遇到的人很多,有陌生人,有有緣人。陌生人對面相逢,招呼也不會打一個;有緣人,你雖然不認識他,你見到他的時候,他跟你笑一笑,這有緣。或者他看到你討厭,瞪你一眼也是緣,你就曉得這個問題多麼複雜,這引業。我們一生壽命是一定的,壽量這都前生修的。福報是一定的,真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今天吃多少粒米、喝多少滴水,都是命中注定,它也不會多,它也不會少。

  人真的懂這個道理,真的通達明瞭,一點懷疑都沒有,在我們中國確實有這麼一個人,袁了凡先生。你們看他老人家的家庭四訓,他寫了四篇文章教導他兒子的,《了凡四訓》。他自己敘述,他在年輕的時候被一個算命先生,孔先生算得非常準確,給他排定一生的流年,就是每一年你的生活狀況。他是個讀書人,讀書人每年要參加考試,考第幾名命裡注定,考得上、考不上、考第幾名都是命裡注定。二十年一絲毫差誤都沒有,他的念頭就沒有,所以心就死了,不再競爭,他知道爭不到,把競爭這個念頭統統放下,心地很清淨。有一次,他到棲霞山去拜訪雲谷禪師,跟雲谷禪師在禪堂裡面坐禪坐了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妄念。雲谷禪師對他很佩服,一個人能夠三天三夜不打一個妄想,不容易!就問他,稱讚他修行的功夫。了凡先生是個老實人,「我沒功夫」。為什麼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妄念?他說: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妄念沒有用處,乾脆就不打妄想。雲谷禪師聽了哈哈大笑:我以為你是聖人,原來你還是個凡夫。他立刻就追究:為什麼我還是凡夫?雲谷禪師說:「你命被人算定了,凡夫!」於是就教他改造命運的方法。

  命運誰給你定的?自己定的。自己過去生那個行業是因,這一生就是果報,這個果報叫滿業。兩種業力,一種是引導你來投胎,叫引業;在這一生的狀況,你的富貴窮通,這叫滿業,滿業就是善惡果報。有人發財的,過去生中修財布施,財布施修得多,這一生當中得財富,果報!種什麼因得什麼果。聰明智慧是過去生中修法布施,健康長壽是過去生中修無畏布施,你不修哪來的有?不可能有。佛法裡有兩句話說得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道我前世造的是什麼因,我這一生果報就是的。「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你想想我來世果報怎麼樣,你就想想你這一生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你這一生造的因,來生你就享受果報。所以命運不是佛菩薩給我們定的,也不是上帝他能夠管的,更不是閻羅王,與他們統統不相干。確確實實一句老實話,自作自受!懂得這個道理,縱然我們這一生苦一點沒有關係,為什麼?過去生中沒修。這一生當中認真努力去修因,來生果報就殊勝。

  來生果報,我是想來生發大財,可是財布施,我沒有財布施,這一生當中命裡沒有財富,用什麼布施來生得大財富?這些話是我年輕時候,章嘉大師教給我的。這些老人都不是平常人,他們看看我們這些年輕人,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像李老師這些人都是這樣的,看看我們的相,看看我們的舉止,就知道你有沒有福報。以我自己來說,我命裡沒有財富,前生沒修;還沒有壽命,短命,這很多老人看我都知道,好在還有一點點聰明。大概過去生中知道修法布施,不知道修財布施,不知道修無畏布施,所以命很苦。大師教我修布施,我說:我沒錢,一個月賺的一點錢,勉勉強強過生活,沒有多餘的。他問我:「一毛錢有沒有?」我說:一毛錢可以。「一塊錢有沒有?」一塊錢也還行。他說:「你就從一塊一毛布施起。」那個時候剛剛學佛,寺廟裡面有放生的、有印經書的,我們就有這機會去捐一點錢,捐一毛、兩毛、五毛、一塊,只有這麼大的能力,誠心誠意去做,恭恭敬敬的去做。老師頭一天見面告訴我,他說:「我今天跟你講的六個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我真幹,六年感應就現前,以後年年收入增加,增加怎麼樣?增加的統統布施。自己依舊是省吃儉用,養成一個節儉的習慣,全心全力去修布施。

  出家之後到處講經,供養也慢慢多了,出家人沒用錢的地方。我就學印光老法師,印光老法師一生他所接受的四眾供養,全部都用在印經布施,做法布施。我想想這很有道理,這種做法真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縱然印的書人家拿去賣錢也是好事,有人買去他都看,那怎麼不是好事!所以我一生就向老和尚學習。愈施愈多,我學佛到今年五十八年,現在居然布施《大藏經》將近一萬套。這些年來,我們在國際上與許許多多宗教往來,我們希望世界宗教是一家,給社會帶來永久的安定和平。我們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的範圍擴大,擴大到所有宗教,真的也做出成績出來。命裡過去生中沒修財布施,這一生有,雖然不多,如佛家所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好!沒有貪心,沒有嫉妒心。法布施的果報是聰明智慧增長,我自己能感受得到年年不一樣,月月不相同。健康長壽,我原本的壽命只有四十五歲,四十五歲那年真的害一場病,我心裡有數壽命到了,所以也不去找醫生、也不吃藥。我相信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你壽命到了,所以也就念佛求生淨土,念一個月病好了。我這一生沒有進過醫院,沒生過病,這第一次,這關突破了。

  還有一次,七十九歲那年,病的時間不長,只有四天,那四天我自己清楚,也是可以走。病中似夢非夢,我見到阿彌陀佛,見到毘盧遮那佛,見到觀世音菩薩,我真的想走。旁邊還有人問我:你還有沒有放不下的?還有沒有牽掛的?還有沒有想見的人?還有沒有需要別人辦的事?我說:我統統沒有。我只說了一句話,我說:「如果佛菩薩需要我留在這個世間幫助苦難眾生,也可以,多住幾年也沒有關係,對我來講沒有什麼大妨礙。」這一下就醒過來,醒過來病就沒有了,感覺得一身的輕鬆。這又過了好幾年,五年前!所以說是你真正能行這三種布施,無畏布施,素食就是無畏布施,放生是無畏布施,幫助一切苦難病苦眾生,幫助他們得到醫療,幫助他們得到醫藥,這都是屬於無畏布施,讓你健康長壽。我們活在這個世間為什麼?這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如果我是活在世間為我自己、為我家庭,那你必定受業報。

  我一接觸到佛法,看到佛法這麼殊勝,我的人生方向目標就轉了。那個時候我一個人在台灣,真的是無牽無掛,沒有約束,我發了願「續佛慧命,弘法利生」。這麼好的東西,可惜沒人知道,我今天既然知道,我有責任,我有使命。我的老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以釋迦牟尼佛為榜樣,叫我讀《釋迦譜》、《釋迦方志》,這是我跟章嘉大師他老人家見面的時候,叫我念這兩種書,這兩種書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學佛對佛不認識不行,一定要認識他,讀了之後才曉得世尊確實是偉大,令人敬仰。他是什麼身分?用現在的話說,他是職業老師,一生教學。十九歲離開家庭出去求學,學了十二年三十歲,當時印度學術界裡面的大德,宗教界裡面的傳教師,他統統親近過,真正是廣學多聞。可是沒開悟,也沒地方學了,到恆河邊上大樹底下入定,入更深的禪定,這樣才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一年他三十歲。見性之後問題解決了,見性之後他把明心見性的境界詳詳細細為我們說出來,第一部經是什麼經?《大方廣佛華嚴經》,釋迦牟尼佛見性細說。

  我們曉得,在中國唐朝時代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明心見性的時候二十四歲,比釋迦牟尼佛早六年。他見性說出他的境界,他說了二十個字,「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五祖忍和尚一聽是真的不是假的,衣缽就傳給他。諸位要曉得,惠能大師說的這二十個字是什麼?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五句一展開是《大方廣佛華嚴》,《大方廣佛華嚴》要是一濃縮就是這二十個字,不增不減,一個是細說,一個是略說。《華嚴經》講那麼多,那是什麼?那是惠能大師五句裡面的兩句,第三句「本自具足」,最後一句「能生萬法」,這不是假的。世尊在經教裡面常常給我們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真的不是假的,你確確實實是佛、是菩薩、是阿羅漢,同時你也是人、你也是鬼、你也是畜生、你也是地獄。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從你自己念頭裡變現出來的。為什麼說你是佛?你能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你就是佛。換句話說,我們現在是附帶著妄想分別執著的佛,帶這個東西;放下就是,你的智慧德相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二無別。妄想放不下,能把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是菩薩;妄想分別不能放下,你能夠放下執著,你就是阿羅漢;三種都不能放下,你就是六道凡夫。

  經上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你可以試試看!佛給我們講清楚,我們也聽懂,也聽明白,也相信,這不行,不得受用,為什麼?這叫解悟。清涼大師把《華嚴經》分成四大科,信解行證,你只有信、只有解,你沒有行,沒幹,所以你沒有證。行是什麼?沒有別的,行就是放下。證是什麼?證就是大徹大悟。所以佛法的修學不在乎你讀多少經,聽多少教,不在乎這些,在乎放下。你聽得再多,你不能放下沒用處,為什麼?就是這些東西障礙了自性。自性是清淨的,它從來沒有染污,自性是沒有生滅的。所有現象都有生滅,你們想想看,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世界自然現象都有成住壞空,叫無常。唯有自性真常,永恆不變,自性裡頭有無量的智慧德能,自性能現萬法。這一段講「出生無盡」,像萬花筒一樣,只要你心動,它就起變化;心不動,什麼東西都沒有,這個道理我們明白。功夫呢?功夫就是放下。從哪裡放起?大小乘經論佛都告訴我們,因為小乘終極目標是阿羅漢,大乘是要成佛,從放下我執下手。

  凡夫都執著有個我,拿什麼來執著?拿身,這身是我。佛告訴我們,身是假的,它有生老病死,它不是真的。什麼叫真的?真是永恆不變,那是真的。凡是會變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所以身不是真的。心是不是真的?心也不是真的,心裡面是想、是念頭。你看我們的念頭,前一個念頭滅,後一個念頭又生起來,日夜它都不停,所以它是生滅法,生滅法就不是真的,就是假的。這就告訴我們,一切物質現象、一切精神現象都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就應該放下,不要去執著它,不要去分別它,不要起心動念,那就回歸自性,你就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幫助世間苦難眾生,用什麼?用業報身。我們是真的有業報,他沒有業報,他示現業報,要不示現業報他就無法跟我們在一起,不跟我們在一起,他就沒辦法教導我們,他要現我們同類身。佛菩薩要度人現人身,要度畜生現畜生身,要度餓鬼現餓鬼身,你跟他現同類身,你才能教導他。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個世界,要示現跟我們一樣的身,才能教導我們,才能示現講經說法,我們才能受教,這道理要懂。可是我們凡夫呢?我們凡夫真的是業報,造業受報。

  造的什麼業?《地藏經》上說得很清楚,「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講得多清楚、多明白。什麼是業?佛具體給我們指示明瞭,我們的身造殺盜淫,這造業,殺業、盜業、淫業。淫,除了男女之外,凡是過分的都叫做淫,它的意思引申很廣。殺是害眾生,沒有傷害眾生的身命,你叫他起煩惱也是屬於殺業。盜,從最小的地方,你有意想佔人家一點便宜,那個念頭叫盜心,沒去做偷盜而有這個念頭,你起了盜心。口業,口業就更容易犯,妄語是騙別人,兩舌是挑撥是非,綺語是花言巧語,惡口是言語粗魯,這口業;意業貪瞋痴,這意業。佛給我們講的十種業,反過來,不殺、不盜、不淫那就叫善業,善業的反面是惡業。我們自己想想,我們每天從早到晚,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都是業嗎?對對看,善業多,三善道的果報;惡業多,就是三惡道的果報。這是什麼?這是引業,引導你到哪一道投生。至於你得到身命之後,你這一生富貴窮通那是什麼?那就屬於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是這三種,這三種業叫滿業,我們是業報。十善業也好,十惡業也好,統統叫煩惱,你沒有離開煩惱。「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這個地方的眾生是六道眾生,六道眾生是什麼?貪染六道,沒有出離的心。我們世間人確實有許多,人間太苦,希望什麼?希望生天,來生能夠生天堂多好!天在佛法裡面講得清楚,天有二十八層天,每一層裡面的狀況不一樣,苦樂不相同。

  早年,我這一生除了剛剛出家在寺廟裡住了三年,以後再就沒有住寺廟,很想住寺廟沒有緣分。也許很多同學都知道,我講經的時候遇到一位韓鍈居士,北方人,她幫助我。我沒地方住,她讓我住她家裡,我在她家裡住了十七年,不容易!她給我張羅租地方講經,借地方講經。在那個時候租講堂、借講堂,大概也就是有我們現前這個攝影棚這麼大,可以坐上三、五十個人,坐滿的時候可以坐七、八十個人。我講經沒有中斷,天天講!十七年之後,那個時候大概我講經二十年,我記得我那一年講經二十年,才有一個小道場,在台北景美我們有個華藏圖書館,我就請韓鍈居士做館長。我們那個道場也不大,面積只有五十坪,韓館長照顧我三十年,包括前面十七年住她家裡,後面十三年有圖書館。她往生了,我們在世界各地去流浪,可是我們講經教學沒中止,每到一個地方法緣也都很殊勝,可是總想能定下來不要動,這個緣沒有。住在這一個地方住不多久,緣是天天在變,變到什麼?變到非離開不可,哪裡有緣哪裡去。

  八0年代好像大陸剛剛開放,我就回到祖國去看看,沒回到老家,到北京看看,見到趙樸初老居士,同鄉安徽人,告訴我「落葉歸根,回來!」我真想回老家,我們老家有個古廟實際禪寺,大概也有一千七百年的歷史,緣總是不成熟。所以我看到別的出家人,有個寺廟常住,我很羨慕;可是相反的他們對我很羨慕,好像我成天在外面雲遊,遊得很累、很辛苦。今年都八十三歲,中國古諺語說得好,「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話有道理的,諸位曉得,為什麼說七十三、八十四?孔子七十三歲走的,孟子八十四歲走的,該走的時間到了還不走嗎?這一生當中,我們的言行造作確實可以說善多惡少,善惡比例來講,至少善有百分之九十,過可能有百分之十,來生的果報就很殊勝。要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來世果報殊勝。我們要不要來世?不能要,佛告訴我們的,要有來世還是什麼?還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人一定要覺悟,今生修善是應該的,作惡是不應該的,來生的果報不要了。來生必然是人天大福報!不要了,到哪裡去?到極樂世界作佛去,這才叫一了百了。

  極樂世界有沒有?真有。為什麼真有?是自性變的,跟這個世界一樣。你說極樂世界值得懷疑,現在這個世界你為什麼不懷疑?完全相同,為什麼極樂世界那麼好!極樂世界上的人一點惡都沒有,純淨純善,所以這世界美好。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環境,生活環境、山河大地,正報是什麼?念頭。西方極樂世界的居民,起心動念都是純淨純善,所以感得的世界那麼好。我們往生極樂世界,進去等於像移民,移民要經過考試,考什麼?考你的清淨心、考你的善心。你沒有清淨心、沒有善心,極樂世界去不了,念佛也去不了。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心淨則佛土淨」,那地方是淨土,淨土是清淨心變出清淨土,所以念佛是手段、是方法。念佛的目的是什麼?目的就是清淨心。我們心裡有妄念、有妄想,念頭才起,這一句阿彌陀佛把念頭換過來,變成什麼?變成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自性的德號,這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無量覺,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智慧、覺悟,所以這名號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覺悟,是這個意思。這是自性,自性本自具足。

  佛在《華嚴經》上也給我們講,一切眾生本來具足如來智慧德相,本來具足。現在為什麼沒有了?迷了,起了妄想分別執著,把自性的智慧變成煩惱,煩惱無量無邊。煩惱是什麼?智慧扭曲了。也就是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裡頭再加上妄想分別執著,就變成煩惱;自性本具的德能加上妄想分別執著,就變成造業;相好加上妄想分別執著,就變成六道輪迴,就變成這個樣子。如果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捨棄掉,我們的煩惱變成智慧,造業變成功德,我們的業報身就變成相好光明,這是事實真相。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境隨心轉,這個道理、事實真相只有佛說得清楚,為什麼?他入了這個境界。你要不契入,你說不出來;他契入這個境界,所以講得這麼清楚、講得這麼明白。「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此地心之所樂是求佛、求菩薩幫助,特別是在我們自己遭遇到苦難,我們無可奈何,誠心誠意求佛菩薩。只要我們求就有感應,正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佛菩薩有感應。佛菩薩來為我們現身說法,你看他現什麼身?「即以業報身作自身」,這是佛菩薩示現的,佛菩薩也示現一個業報身,跟我們同類身來幫助我們。或者「亦作眾生身」,這眾生身就範圍大了,像前面所說的,他能現山河大地,他能現樹木花草,讓你看到、聽到有所感悟,你有感受,你豁然開悟。「乃至虛空身也」,這個虛空身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自然現象。

  我們再看第四「聲聞身」,聲聞身脫離六道,「聲聞身者,謂聞佛聲教,悟真諦理,所證聲聞身也」。聲聞,佛法裡面也稱為阿羅漢。阿羅漢是怎麼證得的?這裡講得很清楚,他是聞佛聲教,也就是聽佛講經說法開悟。怎麼開悟?把對世出世間一切執著放下。在大乘教裡面放下見惑、放下思惑,就證得阿羅漢果。什麼是見惑?見是見解,惑是迷惑;換句話說,你看錯了。思是思想,就是你的想法也想錯,這稱為見思煩惱。這在佛法裡面,給諸位說,這是絕對標準,你要做不到你就沒有辦法證得。聲聞在佛法裡面稱為小果,好像釋迦牟尼佛一生辦學,這屬於小學,所以叫小乘。見煩惱見惑說不盡,太多!思煩惱亦復如是,佛在教學當中把它歸納為五大類,錯誤的見解五大類,錯誤的思想也是五大類。首先你要把錯誤的看法放下,放下之後叫正知正見,你的知見就正了;否則的話,是錯誤的。

  放下見惑,見裡頭五大類,第一類「身見」,真正知道身不是我。身不是我,自私自利放下了。要知道,無量無邊的罪業從哪裡生起?就從自私自利生起。自私自利從哪裡生起?從認為這個身是我生起的。這是佛教給我們,從根本改過。身真不是我,身是什麼?身是我所有的,是我所不是我,像衣服,衣服是我所,家裡住的房子是我所,不是我,我所有的,要分清楚。人真能放下身見,自私自利就沒有、就斷掉,與性德就相應。我,什麼是我?自性是我,我們通常叫它做靈性,靈性是我,靈魂還不是。靈魂是怎麼回事情?靈魂是自性迷惑了叫靈魂,也就是說自性裡面有妄想分別執著,那個時候叫靈魂。如果自性裡面妄想分別還有,執著沒有了,可以說它就不叫靈魂,它叫靈性,靈性還帶著染污,為什麼?它出離六道,再也不會到六道輪迴來。他所成的,在佛法裡面叫正覺。學佛要記住,學佛希望得個什麼?佛學的名詞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是可以翻的,為什麼不翻?叫尊重不翻。這就是佛法修學終極的目標,我們學佛學什麼?就希望得到這個。翻成華語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是不能翻。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正等正覺叫菩薩,正覺是阿羅漢,阿羅漢、辟支佛都稱之為正覺,都是自己本有的。所以頭一個你要認識、要看破,這個身是假的不是真的,不要過分去執著,不要讓它去造罪業,借假修真,不能借假造業。我們在沒有聽到佛陀教誨之前,我們都用這個假身去造業,這就錯了。聞到世尊經法之後才明瞭,我們終於回過頭來,我們要用這個假身體來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不造業!這是頭一個要認知、要回頭。

  第二種叫「邊見」,二邊叫邊見。說邊見,一般人不好懂,所以我常常換一個名詞來說,對立,大家好懂。對立就是邊見,這是錯誤的,為什麼?自性裡頭沒有對立,找不到對立。對立尚且沒有,哪來的矛盾!哪裡來的衝突!統統沒有。所以你要曉得,自性是和諧的,我們中國老祖宗知道,所以提倡和為貴。一對立,一對立是六道凡夫,六道輪迴從哪來的?就是這五種錯誤見解、五種錯誤的思想,把一真法界變成六道輪迴,就這麼回事情。如果我們的思想見解正確,六道就沒有了,所以六道不是真的,夢幻泡影,我們不能不知道。學佛從哪裡學起?你看看,第一個看破身不是我,自私自利沒有了。第二個,放下對立,我不跟人對立,我不跟事對立,我不跟一切萬物對立。我跟人和諧,我跟事和諧,我跟天地萬物都和諧,一團和氣!要從這裡下手,這是佛法。

  第三個,放棄成見。什麼叫成見?現在講主觀觀念,我以為怎樣怎樣,這錯了,這是煩惱,嚴重的煩惱。成見,佛把它分成因上的成見跟果上的成見,因上的成見叫「戒取見」,果上的成見叫「見取見」,都是錯誤的,自性裡頭沒有的,你為什麼會起這種念頭?全是從妄念裡頭生的。執著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觀點,排斥別人,這叫煩惱現前,不生智慧;成見沒有了,你才能包容別人,你才能拓開心量。我們的心量本來多大?佛法裡面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是我們本來的心量,每個人都是一樣的。現在心量變得很小,兩個人都不能包容,你看世間人夫妻兩個不能包容,都還要吵吵鬧鬧的,這真可憐!本來的心量是包宇宙、包十法界,這是你本來的心量。所以放棄成見,你才能恆順眾生,你才能隨喜功德,你不能包容怎麼行?為什麼要包容?因為遍法界虛空界是從你妄念生的,除了妄念之外什麼都沒有。法相唯識宗講唯識,它不承認這一切現象,所有一切現象都是識變的,心現識變。心動能現相,現依正莊嚴,依正莊嚴為什麼會變成十法界?為什麼會變成六道?為什麼會變成三途?那是識變,叫唯識所變。識是什麼?識就是分別執著,分別是第六意識,執著是第七末那識。如果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法界叫一真法界,為什麼?它只有心現沒有識變。佛把這個事情講得清楚、講得明白,我們應該怎麼樣學習?我們應該怎麼回頭?最後一種叫「邪見」,除了前面講的這四種之外,所有一切錯誤的見解都叫邪見,就是錯誤的看法,這講見惑。這五種統統斷掉,那恭喜你,你入佛門,在小乘你證得須陀洹果,初果。在大乘、在《華嚴經》裡面,你證得初信菩薩,十信裡面的初信,你入門了。

  我們一起學習的時候我常講,幾十年來我常常講十六個字,這十六個字講了幾十年,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下貪瞋痴慢,我常講。這個都做到了,真放下了,你還沒入佛門,你到什麼地方?你到佛的門口,沒進去,這已經不容易!再一步跨過門檻進去,那個條件是什麼?就是這五種見惑放下了。身見放下了,邊見放下了,不對立,對立的念頭沒有了,成見沒有了,錯誤見解沒有了,你才真正入學,一年級。小乘一年級是須陀洹,大乘一年級是初信位菩薩,地位不高,但是無論是大乘、小乘你都是聖人,小聖。沒有出離六道,你還在六道裡面,但是決定不墮三途,不論這個世間有佛、沒佛,你是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你決定證阿羅漢果。有佛的時候你會親近佛陀,聽佛聲教證阿羅漢果;沒有佛出世的時候你有獨覺,底下我們講到,你自己會開悟。當然開悟有特殊的因緣,這個因緣就是諸佛菩薩給你示現什麼?示現眾生身,示現虛空身,示現業報身,諸佛菩薩做種種示現幫助你豁然開悟。你要沒放下沒用,佛做什麼樣的示現你看不懂,看不出來,聽不懂,你不會開悟。所以必須自己放得下,然後佛才能幫助你進一步的看破。

  「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這是一類什麼眾生?我們講小乘根性,非常仰慕阿羅漢、喜歡阿羅漢。你看,佛菩薩確實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喜歡什麼他就給你示現什麼。你喜歡阿羅漢他就以阿羅漢身來幫助你,「即以聲聞身作自身」,自身是示現的身,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用聲聞身出現,來幫助你。下面又有「亦作眾生身,乃至虛空身也」,喜歡阿羅漢是一樁事,實際上每一個人根性還是不相同,所以佛菩薩的現身無量無邊,這樣子佛菩薩才能真正普度眾生。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還沒得度,什麼原因?我們自己總得要明白,不能去責怪佛菩薩。我記得我有一年在馬來西亞講經,有一位從泰國來的小乘法師來看我,問了我一句話:釋迦牟尼佛講眾生沒成佛他不成佛。他就說:我還沒有成佛,我是眾生我還沒有成佛,他為什麼成佛?問我這麼個問題,他有怨氣,怨釋迦牟尼佛沒有來度他,自己成佛去。他不了解這個道理,你雖然出家,小乘須陀洹沒有證得,你還有嚴重的執著我,身是我,你還跟佛菩薩對立,你還有很深的成見,所以佛慈悲幫不上你忙,我們講加持不上。諸佛如來對一切眾生的加持是相對的,也就說你有一分修行的功夫,他加持一分;你有兩分修行的功夫,他加持兩分,是相對的。你什麼功夫都沒有他怎麼加?

  我們念佛人,臨命終時念到功夫成片那是肯定的,為什麼?不到功夫成片不能往生。什麼叫功夫成片?念佛人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雜念都沒有,這叫功夫成片。哪怕臨命終那一刻的時間,那一分一秒他只有阿彌陀佛,沒有別的念頭,就行了。所以臨終一念、十念必得往生,就這個道理。如果臨命終時這一句佛號裡頭還有雜念,那就沒法子,他就不能成就。我們怎樣能保持臨終最後一念清清楚楚沒有雜念?這個事情重要,這關係太大!所以平常念佛是什麼?就像練兵一樣,天天在體操、在練兵,臨終那一念是打仗,決定勝負,所以天天練習。天天練習都念不成功是什麼原因?沒放下。佛的這個標準,放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個標準你要做到,你肯定往生,你往生極樂世界不在凡聖同居土,在哪裡?在方便有餘土。凡聖同居土,就是我常常講,你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生凡聖同居土。如果五種見惑放下,他是生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就是四聖法界,他生聲聞。如果思惑斷盡,思惑是什麼?錯誤的思想,貪瞋痴慢疑這五種,這個好記。貪、瞋、痴、傲慢、懷疑統統斷掉,沒有了,這個人念佛往生,生方便有餘土,品位就高!諸位知道,四土三輩九品,每一土都有三輩九品,同居土有三輩九品,方便土也有三輩九品。這些理跟事都是自己自性本具,「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具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的修為,讓自性本具的這種德能、相好自然現前。就像我們現前這個世界一樣,現前世界也是心現識變,現在這個世間災難重重,災難從哪裡來的?不善心變現的。也就是說貪瞋痴慢疑變現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變現的。如果我們懂得化解災難,把這些東西斷掉,所有一切不善的念頭斷掉,不善的行為斷掉,這個世間災難就沒有了。

  我們再看底下第五段「獨覺身」,獨覺梵語稱為辟支,就是辟支佛,比阿羅漢高。阿羅漢雖然是執著放下,還有執著的習氣,執著的習氣斷掉,那就叫獨覺,就是辟支佛。為什麼稱獨覺?「謂出無佛之世,獨宿孤峰,觀物變化,無師自悟,所證獨覺身也」。這人聰明,剛才給諸位說,天上人間七次往來,這是第七次,從天上又生到人間來,這個世間沒佛。諸位要知道,世間有佛時間很短,沒有佛的時間長。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他出現在世間,在中國歷史講三千年前。他示現的身是人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住世八十年,我們中國人算虛歲,八十歲圓寂的;照外國人算法,算實足年齡七十九歲。他教學的影響,在佛法裡面講法運,法運,人不好懂,我們講他的影響,影響是一萬二千年,佛陀教學的影響。現在過了三千年,後面還有九千年,九千年之後影響就沒有了,釋迦牟尼佛這個時代算是過去了,要等下面一尊佛出現,這個世間才有佛。下面這尊佛是彌勒佛,現在是菩薩,彌勒菩薩將來就他來成佛,什麼時候?《彌勒下生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他現在在兜率天,從兜率天下降,我們這邊的時間來計算,五十六億七千萬年。諸位曉得,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沒有佛法,沒有佛,沒有佛法,沒有三寶。這樣你才知道,有佛的時間很短暫,沒有佛的時間非常長。

  這些聲聞學者他們的修學,天上人間最後這一次要證果的時候,要出離六道輪迴,不見得這個世間有佛出世,沒佛出世不要緊,沒佛出世也行,他也能開悟,他獨覺。你看獨宿孤峰,他一個人找到深山住在那個地方修行,找一個山洞觀物變化,物是大自然的現象,花草樹木、春夏秋冬看這些變化,無師自悟,豁然開悟。為什麼他有這能力?我們曉得,他在過去生中至少是七世都在修行,沒有間斷。所以他們的境界,依小乘講從須陀洹初果,提升到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羅漢四果,不斷向上提升。每一次人間天上一個往返,他就提升一級,所以第七個階段圓滿,沒有老師他也會開悟,他也能證果,這七次往返就是四果四向。我們今天功夫不得力,為什麼?我們連方向都搞錯,沒有向著正道的方向。斷見惑這是初果向,我們沒有把這個看作自己修行功夫,雖念佛,身見、邊見、成見都很嚴重,所以念佛功夫不得力,不會念佛。會念佛的人怎麼念?錯誤的念頭、看法才生起來,「阿彌陀佛」,就把它壓下去,這叫會念佛,這個功夫得力。我跟別人矛盾,我跟別人對立,我跟別人衝突,念頭或者是事情一發生,「阿彌陀佛」,就把它打掉,這方向正確。貪心一起,「阿彌陀佛」,貪心壓下去。無論是貪財、貪色、貪名、貪利,甚至貪佛法,只要貪心起來,「阿彌陀佛」。瞋恚心起來,「阿彌陀佛」,不讓它發作。這句佛號得力,把你的煩惱習氣統統打掉,這叫做會念佛。不會念佛的,一面念佛一面夾雜著煩惱,煩惱跟念佛摻雜在一起,功夫全破壞了。所以臨命終時,從前李老師所說的,「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你還是受業力主宰,你脫離不了六道輪迴,這道理不能不知道。這是說明獨覺怎麼來的,他跟聲聞的關係非常密切。

  「菩薩知諸眾生心之所樂」,有一類眾生仰慕辟支佛,當然也是出現在沒有佛出世,佛法僧三寶在這個世間完全消失掉,有辟支佛出現在世間,也有修道的人。宿世有善根的人喜歡清淨,仰慕這些修行人,有這種心想、願望的人,諸佛菩薩、法身大士他也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以獨覺身出現在世間,「以獨覺身作自身」,來接引眾生。從這個地方看,你看出佛菩薩的大慈大悲,真正讓我們領悟到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佛菩薩真來教化眾生,沒有佛出世的時候。所以說是一個人都不捨棄,一個人有感,他就有應,感應道交。多人有感,佛就用應身;一個人有感,佛常常用化身,跟你見一次面,教導你一些方法,走了,再也看不見了,化身。像過去虛雲老和尚,朝五台山三步一拜,從南方到北方,三步一拜要走二、三年才能走到,經常晚上是在野外休息,真是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樹下一宿。現代人福報比不上古人,從什麼地方看?從身體上看,古人身體好。現在人身體比不上古人,我們要是到野外去露宿,我看住上一個晚上,第二天就要進加護病房,你怎麼能跟佛菩薩比?所以免不了生病。虛老在途中病過幾次,病到真困難,躺在地上起不來,文殊菩薩來了。文殊菩薩現什麼相?現個乞丐的相,討飯的叫化子。遇到這個出家人躺在地上,他來照顧他,照顧個五天、六天身體恢復,他走了。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第二次他又病倒了,又碰到這個乞丐,很奇怪,又碰到這乞丐。他很感激乞丐救了他,向乞丐請教,你叫什麼名字、家住哪裡?他告訴他,「我的名字叫文吉,文殊菩薩的文,吉祥的吉,我叫文吉,我家住在五台山。你不是要到五台山去嗎?」他說「是!到五台山拜文殊菩薩。」你到五台山,那邊人都知道。所以虛老到五台山之後就到處打聽,路上這個乞丐救了他兩次,就向大家請教,別人告訴他,你遇到的是文殊菩薩,他才恍然大悟。所以人只要真誠,自然感動諸佛菩薩在你急難的時候真來幫助你,幫助你的時候你不知道,過後想想你明白真的不是假的。虛老和尚的《年譜》記載得很清楚,我們相信虛老和尚不會欺騙我們。

  所以菩薩知道眾生心,「以獨覺身作自身,亦作眾生身」,有的時候也不是這樣,不一定,像文殊菩薩他現個乞丐身,不定現什麼樣的身形。「乃至虛空身」,你晚上很累,遇到這個地方一棵大樹,樹蔭很濃,在這裡休息很好,可能是佛菩薩示現的,你以後離開,下一次再來找不到這棵樹。這些事情,不但在佛門,在道家、在其他宗教裡面叫神蹟,都有!不可思議。實際上我們要是讀了《華嚴》就曉得,這些事情不是偶然,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你什麼樣的因就感得什麼樣的果報。虛空身就是自然現象,現這種現象幫助你靈感,幫助你悟入。由此可知,世出世法裡頭沒有僥倖,總在一個真誠與佛菩薩感應,與天地鬼神感應,與一切眾生感應,與萬法感應,這就對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