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經文第六面第七行,我們從二者這裡念起:

  二者。一塵出生無盡遍。謂塵無自體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恆沙眾德。依真起用亦復萬差。】

  上一堂課我們學到這個地方,今天我們接著看下面,大師引用《起信論》的一段文:

  起信論云。真如者。自體有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恆沙功德。乃至無有所少義。】

  這一段是《起信論》裡面所說的,這是講起用一定有三種周遍。自性是一真,在哲學裡面講是宇宙人生的本體,在佛法裡面稱為自性,「自性清淨圓明體」,自性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它是永恆的。前面跟諸位有詳細的報告,在中國唐朝時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明心見性,性是什麼樣子?這個見性就是見到自性清淨圓明體。他向五祖忍和尚提出報告,報告講得很簡單,確確實實把性體說出來,他是真的見性,他不是假的。第一句話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諸位要知道,這是我們的本體,我從哪裡來的?我從自性清淨圓明體裡面生出來的。禪宗有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這個自性清淨圓明體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你能夠證得,那就叫圓滿成佛,就成佛了。所以釋迦佛在大乘經裡面常常跟我們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學的本子是賢首大師的著作,賢首是清涼的老師。你看他題目裡面就說「妄盡還源」,我們在六道裡頭是妄,不但在六道,在十法界也是妄。妄要是盡了,還源,還到哪裡?還到自性清淨圓明體,那就沒事!

  在淨土宗,淨土宗講四土,最高的是常寂光土,常寂光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就回到常寂光。第二個實報莊嚴土,這是有形相的,有世界、有形相,就是有精神現象、有物質現象。常寂光沒有,精神現象沒有,物質現象更沒有,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是純真無妄,它是「本來清淨」,決定沒有染污。第二句話,能大師說「本不生滅」;換句話說,所有現象都有生滅,唯獨清淨圓明體沒有生滅,它不是生滅的,不生不滅。第三句是「本自具足」,這句話很重要,雖然沒有精神現象、沒有物質現象,它能現,所以你不能說它沒有;它現出來的,也不能說它是有,這個道理很深。第四句是「本無動搖」,第五句說「能生萬法」,這就講盡了,惠能大師開悟說出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也是先開悟,所以說夜睹明星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他開悟也把開悟的境界說出來,他說得很詳細,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諸位要知道,《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面講的是什麼?就是惠能大師講的二十個字,講的「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就講的這個,所以世尊講得詳細。我們要如何能夠契入華嚴境界?我們學的這門功課就是《修華嚴奧旨》,就是幫助我們要契入華嚴境界,這是最高的境界,沒有比這再高。要怎樣才能契入?妄要盡。我們今天感官當中這個世界,不是真的是假的。第二大段就講起二用,起兩種作用,從體起用,體沒辦法說,用就有辦法講,兩種作用,第一種世界出現,宇宙出現,宇宙怎麼來的?第二種我出現,生命出現,這生命不是講別人講我。宇宙、我、一切萬物可以說是同時出現,雖然有先後,速度太快,我們沒有法子能夠體會到。

  今天講『一塵出生無盡』,「塵」是依報,此地舉的例子,三種周遍都舉一塵。在自己身上講,佛在大經上常常用毛端,我們的汗毛,毛尖端或者是毛孔都是一樣的。依報裡面講最小的一塵,這個一塵我們很不容易體會,我們說一塵一個微塵,其實它比微塵小。最小的微塵,我們肉眼看不見,用現在科學的名詞,應當是原子、電子、粒子、夸克,科學上的名詞。因為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微塵,這一粒微塵,什麼人可以看見?阿羅漢的天眼可以看見。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天人的天眼都不行,都看不見,阿羅漢的天眼能看見。這還不是最小的,微塵還能夠分,再把它分成七分,七分之一佛學的名詞叫色聚極微,那個阿羅漢看不見。色聚極微還能分,再分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這是微塵最小的,再不能分,再分就沒有,所以也叫鄰虛塵,跟虛空做鄰居,不能再分,這是佛經裡面所講最小的。今天科學家發現的粒子,基本粒子、夸克,是不是佛經上講的極微之微,那我們就不知道,就很難說。

  佛在經上講,一切物質現象它有三種特性,第一種就是「出生無盡」,它裡面有整個宇宙的信息。你別看它小,這個東西真的是難懂,你看我們以前,電晶體沒有發明之前,我們沒有法子想像,那麼小的一個晶片裡面含藏著許許多多的信息。現在的晶體像指甲這麼大一小片,裡面能夠含容全部《大藏經》,裡面可以含容整個世界的信息,這是以前人無法想像的,現在科學做到。可是科學要跟《華嚴經》上一比,還差太遠,為什麼?《華嚴經》上講一塵。這一塵要知道,這是極微之微的微塵,這一塵太小,我們簡直無法想像,它裡面含容遍法界虛空界所有信息,一個也不漏,不但包括現在,還包括過去,還包括未來,這個我們怎麼能想像?這些道理,現代科學家也很聰明,我們也不能不佩服,他們發現了一個現象,叫全息。他們用照片來顯示,什麼叫全息?它是用兩束雷射光拍攝下來的照片,拍攝出來之後我們看看不出來,看到照片上一條一條條碼一樣的,但是在雷射光照射之下,照片裡這個畫面就出現。譬如一個人,我們一個人身,把這個照片撕成兩張,撕碎,每一張裡面都是完整的人像。縱然你把它再撕,撕成幾十張、幾百張,那一點點大,你在雷射光底下照,依舊還是完整的,這稱為全息照片,就是部分裡面有全息。這個道理跟此地講的就很相像,佛跟我們講,一微塵裡頭有遍法界虛空界完整的信息。

  在我們身上每一根汗毛毛端、每一個毛孔、每一個細胞,甚至於細胞我們再分,再分就分成分子、分成原子、分成電子、分成粒子,再小它都是包含整個宇宙信息在裡頭。這就是惠能大師報告裡第三句所講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什麼都不缺少。在什麼狀況之下它起作用?波動。佛法裡面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是什麼?無明就是現在講的波動。為什麼會有波動?一念不覺。為什麼還有一念不覺?這個沒有理由。第一個波動沒有理由,第二個波動有理由,第一個波動是它的因,第二個波動是果。但是最初這一動沒有理由,所以它不是真的,叫妄,這種波動現象,在佛學裡面稱為妄想,妄哪裡有因?有因就變成真的,它不是真的。所以佛在大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現象是波動產生的。這個現在被科學家證實,宇宙之間所有的現象都是波動出現的。波動的現象很複雜,怎麼樣複雜,我們很不容易體會到。為什麼它會那麼複雜?我們就想到小時候玩的萬花筒,我這裡有個萬花筒,萬花筒製造的原理很簡單,裡面三塊玻璃排成三角形,裡面放幾張不同顏色的碎片,你把它轉動,它裡面就現出圖案,非常之美。你不斷在轉,它不斷在變,就那麼幾片東西,它所變的圖案千變萬化,找不到兩個相同的。自性起用就跟這個道理一樣,你明白了不要再去想它,不想它,全都明瞭了。愈想愈訛,愈想愈錯,你見不到真相;不想,真相大白,就在你面前。

  所以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都不是真的,這個一定要知道。怎麼生起的?唯識論裡面就講得清楚,唯識論可以說是佛經裡面的心理學,佛經裡面的尖端科學。阿賴耶的三細相,這構成阿賴耶,阿賴耶是佛學上的名詞,翻成中國意思叫藏識,藏是含藏,識,我們一般講知識。精神作用、物質作用全從它這裡生的,怎麼生的?它第一個叫業相,業就是動,一念不覺,這第一個波動起來。起來之後,自性裡頭本自具足它就現前、就現相,現相是什麼?就能生萬法,宇宙現象出現了,精神現象出現了,我出現了。這就像作夢一樣,佛法用夢做比喻特別多,大小乘經裡面,佛常講「夢幻泡影」。你們諸位想想,我們都有作夢的經驗,你想哪一次作夢裡頭沒有我?有沒有哪個夢裡頭沒有我?如果沒有我,你怎麼知道作夢?統統有我。宇宙現象誕生亦復如是,一念不覺,夢境現前,肯定我就出現。所以我跟宇宙、跟天地萬物同時出現的,沒有先後。出現還是有次第,先是一念妄動,立刻精神現象出現、我出現,我一出現連帶著宇宙出現,萬法就出現。所以在阿賴耶裡面講業相、見相、境界相,境界相是物質,物質世界;見相也叫轉相,轉變,那是精神現象。所以「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愈變愈多,出生無盡!

  我們應該是說先變成一真法界,就是實報莊嚴土,諸佛如來剎土,淨土,裡面沒有染污,為什麼會變?因為它動了。心要不動,境界就沒有;心動,它就有、就出現。出現之後,從妄動裡面又變現分別,本來沒有分別,自性裡沒分別的,也沒有妄動。能大師說得好,「本無動搖」,它為什麼會動?這個動是妄,不是真的,是妄動,所以佛家稱為妄想。想就有相,你看中國的文字「想」,什麼叫想?心裡面有相,這就是想。心裡面有思,思就是分別,像個田字,畫上格子有分別,所以思是分別,想是執著,這個東西出現了。這一出現,一真法界不見了,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十法界裡面嚴重的執著,十法界變成六道,我們今天就是淪落在六道裡頭。如果我們把執著放下,六道就不見了;執著放下之後,什麼東西出現?四聖法界出現,四聖法界有分別;分別要是放下,不再分別,四聖法界沒有了,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那是一真法界。起心動念沒有了,那個一真法界就是實報莊嚴土也沒有,就回歸到自性清淨圓明體,就是常寂光,叫妄盡還源。

  所以佛法裡面,這些經教,就是從前方東美先生告訴我的高等哲學。他講佛經哲學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理上是哲學,從事上講是科學。確實今天這個世界上哲學、科學,沒法子解決的問題,全在《華嚴經》上,佛經裡面都有解釋。今天世界上尖端的科學家、哲學家,發表的這些論文,用佛經來對比,佛經上全有,但是佛經比他講得詳細,佛經把所以然全說出來。他們的發現是見到當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佛用什麼方法知道這些宇宙人生的奧祕?華嚴奧旨,用什麼方法?用禪定、用放下。科學家現在問題在哪裡?他沒有放下,他沒有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他依靠的是科學儀器,儀器觀察必定是隔一層。如果你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清淨心現前,清淨心像一面鏡子一樣,都照見!所以《般若心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科學家是用精密的儀器來觀察,那是叫間接的;佛法是用最直接的,用清淨心去照見。

  『塵無自體起必依真』,「真」是什麼?真是真如,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如果沒有自性清淨圓明體,它什麼都起不來,必定要依真,這就是真如。『真如既具恆沙眾德』,這句話就是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點都不缺,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這宇宙之間有什麼它統統具足。我們感覺得奇怪,怎麼會具足那麼多?無法想像,實際上就像萬花筒一樣,萬花筒無數的圖案本自具足,就跟這個道理一樣的。你說它有,它沒有;你說它沒有,它現相,真的本自具足。如果我們把每一個圖像做成照片,展覽出來我們這個攝影棚放不下,真放不下,你愈轉愈多,找不到兩個相同的。自性的性德就像這樣,佛說不可思議!我們如果明白了,就會真正發心回歸自性,為什麼?回歸自性得到的叫大圓滿,一切具足,沒有一絲毫缺陷。誰不願意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了,對於整個宇宙,過去、現在、未來,無盡的時空,你沒有一樣不明瞭,你得的受用是真實,是不虛假的。

  在這一段裡面,大師給我們提出「真如」,真如是佛教很重要的一個名相,什麼叫真?真是真實不虛。要知道,佛在經上講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有一個是真的,自性清淨圓明體是真的。所有現象都是從真裡頭變現起來的幻相,這個幻相,彌勒菩薩說得很好。釋迦牟尼佛問彌勒菩薩說「心有所念」,我們凡夫起個念頭,這個念頭,裡面有幾個微細的念頭,構成一個念頭?這個話是一般人問不出來的。有幾個相?有念就有相。有幾個識?相是物質現象,識是精神現象。彌勒菩薩回答說一彈指,這彈指之間,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是三百二十兆。我們動一個念頭,裡頭有多少細念?三百二十兆。「念念成形」,每一個念頭都會現物質現象;「形皆有識」,每一個物質現象裡面都有見聞覺知,都有受想行識,這是精神跟物質永遠不能分離。這很難懂,現在我們一般是用秒做單位,這一彈指時間短,我們彈得快,大概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再乘四,一秒鐘有多少個細念?三百二十兆乘四是一千二百八十兆。要用秒的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你說多微細,我們沒有辦法覺察到,這是什麼?我們現實感官的世界。

  我在前面報告就講到電影,我們知道電影是一格一格放映出來的,一秒鐘二十四張。現在是一秒鐘多少張?一秒鐘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張幻燈片,我們怎麼知道這個東西是假的?這兩天有同學送了我一捲電影帶子,電影的底片,這是幻燈片,你看它每一格,沒有兩格是完全相同的,它是靜的不是動的。這在放映機裡面是一秒鐘二十四格,鏡頭打開照一張在銀幕上,再關掉鏡頭再打開第二張,再打開第三張。它這速度快,一秒鐘二十四張,我們已經被銀幕上的畫面欺騙,我們認為它是真的。現在佛告訴我們一秒鐘多少張?一秒鐘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張,這是我們現前的世界。彌勒菩薩講得這麼清楚!科學家也講到,很像,就像我想的這個,他們在報告裡面寫的跟我這個是一樣的,但是沒有彌勒菩薩講的這麼清楚,他只講非常快的速度,而彌勒菩薩是非常具體的告訴我們這個速度,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所以相是幻相,不是真相,但是幻一定是依真而起的,這個真叫真如,所以真是實實在在的,如是永恆不變的。它講宇宙一切諸法的體性是真實的,它不是虛偽的,所以叫真;它是常住不變、不改的,所以叫如。

  唯識論裡面菩薩們這麼說法,他說真是真實,說真實就不是虛偽、不是虛妄;如是永恆,換句話說,它不會變,不會改、不會變。這個真實是一切法的本性,一切法的自體,所以叫真如。這個還難懂,所以我在我們學習當中,我就用電視屏幕,我常常用這個做比喻,我把電視的屏幕比喻作永恆不變,它不變,這是真如。但是它顯的,屏幕裡面顯的相它會改變,而且這改變就像彌勒菩薩所說的一樣,像電影底片一樣,絕對沒有兩張是完全相同的。在電影演播的時候因為它的速度慢,一秒鐘二十四張,我們能夠觀察得很清楚,能夠體會得很清楚。電視的速度比電影放映機的速度快多了,所以我們就不太容易。雖不太容易,我們懂得電視的原理,它是小的光子,最快的速度展示在我們面前,我們的眼睛來不及分辨,以為它是個真的。現在我們無論是電視或者是電影都是個平面,佛給我們講的這是立體的,不但是三度空間,還是多維度空間,從理論上講空間維次是沒有限制的,無限的。而科學家為我們證實,至少有十一種不同維次空間存在,這個話是過去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的,他是學科學的。空間維次不同,就像我們電視頻道不一樣,我們按哪一個頻道,畫面就出現,關掉,這個畫面就沒有了,再按別的頻道,不同的畫面又出來。我們統統沒有按的時候,屏幕什麼現象沒有,不能說它沒有現象;頻道打開,現象現前,不能說它有現象。

  佛在經教裡這樣告訴我們,你才真正能夠認識宇宙萬有的真相,佛學名詞叫諸法實相,見到實相之後,你就心安理得。道理明白,心就安,心安不再有妄想,人沒有妄想那就是佛菩薩,佛菩薩沒有妄想,一切通達明瞭沒有障礙。告訴你,有沒有生死?沒有,決定沒有生死。我們今天看到生死是什麼?好像是有的,其實是假的,絕對不是真的。真的給你講,那就是每一個念頭生,精神、物質現象生;每個念頭滅,精神、物質現象就沒有了。我們看的是連續的,就像剛才看的電影底片一樣,一秒鐘二十四次的現相,你看到的以為是真的,其實不是的。又何況佛告訴我們,今天感官世界裡面,萬事萬物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這樣的速度快速的在通過,讓我們看花了以為是真實。這是講宇宙萬物的緣起、真相,我們了解之後要發心契入,你明瞭這叫解悟,解悟得不到受用,要證悟,我們要契入這個境界,用什麼方法契入?放下。放下執著,你就是阿羅漢;執著放下,六道沒有了。六道沒有了,就好像你換頻道,你換阿羅漢的頻道、換菩薩的頻道、換佛的頻道,你不斷往上提升。提升不了,放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你真肯放下嗎?肯。什麼人肯?真明白的人肯。我們為什麼放不下?對這個事實真相還沒有透徹了解。雖然聽佛菩薩這麼說的,不是我自己的境界,我聽了怎麼樣?半信半疑。或者我相信,我搖搖頭,我做不到。

  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知難行易」。我當時聽這個話很難懂,知難行易,你看惠能大師二十四歲他就入境界,真的容易,放下就契入。多少人學一輩子,學到八十歲、九十歲還是放不下,還是沒有辦法脫離六道,什麼原因?放不下!學佛沒有別的,就是學放下。佛對六道凡夫情執太重,他有方便法,知道你放不下,你迷戀在這裡面,佛教什麼?佛教你倫理,佛教你道德。為什麼這麼教你?因為六道裡面有善惡,善惡的果報不一樣,作惡,三惡道苦!佛很慈悲,希望你不要墮三惡道,那一定教你,你只要明倫理、修道德,你就會在三善道,人間天上,你不會墮落到三惡道,這好比是佛教的小學。如果你真的有志願、有志氣,六道不究竟,這裡面還是不圓滿,我想提升,佛會幫助你,佛就教你放下執著,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執著的念頭沒有了,六道就不見了,假的,不是真的,就像我們看電視一樣換頻道,不看這個,這不喜歡看,看清淨的世界。六道是穢土,染污;四聖法界是清淨,這裡頭有四個階級,就好像有四個頻道,一個比一個殊勝。第一個阿羅漢,第二個辟支佛,第三個菩薩,第四個佛,十法界裡面的佛,一個比一個殊勝。在這裡面學著什麼?學著放下分別,於一切法不再分別,那就到佛的法界。可是這個佛法界還是不究竟,十法界!沒有到一真法界,為什麼?他還會起心動念,就是他還有妄想。妄想放下,十法界沒有了,諸佛的實報土現前,極樂世界的實報土現前,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實報土現前。諸佛如來的報土是純淨沒有染污,為什麼?他連起心動念都沒有。起心動念沒有,為什麼還有境界?習氣沒斷,所以這個境界現前;習氣要是斷掉的話,這個境界就沒有,就回到常寂光,真正回歸到自性。

  真如還有很多名字,我們在這本書裡面看到,「自性清淨圓明體」,就是真如,一般大小乘經裡面講,自性清淨心或者說佛性、法身。唯識裡面講的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名詞很多,至少也有個幾十種,都是講的一樁事情。一樁事情佛為什麼說這麼多名相?這是佛教學的一種藝術、一種技巧,叫你不要執著名相,名相也是假的。所以聽經要會聽,看經要會看,怎麼叫會?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告訴我們,第一個,聽經不要執著言說相,文字是言說的符號;換句話說,看經不要執著文字相,這第一個。第二個,不要執著名字相,就是名詞術語,名詞術語是引導你契入真實,你執著它就錯了。所以一樁事情,佛會講很多個名詞,叫你不要執著,怎麼說都可以,沒有定法可說。第三個,叫你不要起心緣相,就是不要想它的意思,聽懂很好,聽不懂沒關係,不要去想,你想就錯了。為什麼?你想,你用的是分別心、執著心,你怎麼能了解如來所說真實義?如來所說真實義是從自性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裡面流露出來的,你要是用分別執著去體會,那全都錯了,道理在此地。

  不想,能明白嗎?能,你天天去念。中國古人有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為什麼?書讀一千遍,心定下來,這個定就是清淨心,就是真如。清淨心起作用,照見,不就明白了嗎?叫你念一千遍,這是方法,方法是戒、是規矩,你就守著這規矩去做,你就好好去念、恭恭敬敬的念。依照馬鳴菩薩所說的,不著文字相,不著名詞術語相,不起心動念去想它,你守著這個規矩,這叫持戒。因戒得定,一千遍念下來心定了,定能開慧。因定智慧就開,智慧開了,明白了,這一明白不要緊,一切都明白了。為什麼?因為一切法不離自性,你見性了,一切法全明白了。所以說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個法門明瞭所有法門全都明瞭,妙,真妙!最明顯的兩個代表,釋迦牟尼佛在早年,這是代表一個知識分子聰明好學,他來演這個角色給我們看,十九歲出去求學,學了十二年。我們曉得,釋迦牟尼是王子的身分,貴族出身,聰明好學,哪一個大德不喜歡這樣的學生!所以在當時印度,可以說是學術、宗教都是全世界最發達的一個地區。他訪問學術界的大德,訪問宗教裡面的大師,十二年學遍了,所有應當接近的人統統都見過,都跟他們學過。這裡面有一樁事情我們必須要曉得,那就是印度無論是學術、無論是宗教,他們非常重視禪定,當然釋迦牟尼佛不例外,佛經上講的四禪八定不是佛講的,是當時印度普遍都學習四禪八定。四禪八定如果說從歷史上來講,最早是婆羅門,婆羅門有一萬多年歷史,比佛教早得太多!

  禪定能夠突破空間維次,入定的時候整個六道輪迴他統統能看見,他能夠契入。所以對於六道裡面的狀況一清二楚,一絲毫障礙都沒有。像釋迦這樣好學的人,這麼一個年輕人,我們以自己做例子,能夠想像得到,他還有一些問題不能解決。六道雖然看清楚、看明白,六道從哪裡來的?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會有六道?第三個問題,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這三個問題沒有人能解答,所以他放棄。這都做樣子給我們看的,在恆河邊上大樹底下,把十二年所學的統統放下,入更深層次的禪定。這個更深的禪定突破四禪八定的範圍,他問題全部解答了。宇宙人生怎麼來的?《華嚴還源觀》裡面就講這個問題,統統得到解答,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徹悟之後他就開始教學,教了一輩子!教了四十九年,七十九歲那年釋迦牟尼佛圓寂。所以經上常講「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他從事教學工作四十九年,用現代人的看法來看釋迦牟尼佛,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他是一位道道地地的職業老師,職業教師!他沒有創立宗教,現在把佛教貶成宗教這是冤枉。所以我們從他一生的行誼來看,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他的身分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因為他教學不收學費。多元文化,他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只要你來學,他都認真教你。以身作則,他真做到再教人,所以人相信他。

  釋迦佛的身分我們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我們學他什麼?這裡頭一絲毫迷信都沒有。可是現前在全世界,佛教出現我概略的想法至少有六種不同的形式。第一種傳統,那就是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的,真正在學習他留下來的這些經論,依教奉行,走釋迦牟尼佛這條道路,教學!這是教育,我們可以稱它為傳統的佛陀教育。第二種,它真的變成宗教,它不是宗教,但是現在變成宗教,你不能不承認它,宗教有許許多多宗教的儀規;而傳統宗教教學裡面,它並不重視儀規。所以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以後一九九九年我住在新加坡,新加坡的總統納丹是印度人、印度教,有一天我們在一起吃飯,我們兩個坐在一起。他告訴我,「他一生最佩服的是佛教,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我聽了這句話,我都感覺到寒毛直豎,他內行他不是外行。這個話從來沒有聽人講過,我最初就是章嘉大師告訴我,以後從來沒有聽到別人給我說過這句話,沒想到納丹講的跟章嘉大師完全相同。所以現在佛教又變成宗教,變成宗教的歷史應該不算太久,不會超過三百年。在清朝早年,像康熙、雍正、乾隆,還沒有變成宗教,變成宗教應該是嘉慶以後,所以應該頂多三百年的樣子。第三種,佛教變成學術,現在國內外大學裡面都以佛經做為研究的對象,佛經哲學,它變成學術。我是從學術裡頭入門的,跟方先生學哲學,方先生把佛經哲學介紹給我,我才有這緣分跟經典接觸。這是第三種,變成學術。第四種,變成觀光旅遊,這是近代的,很多寺廟它的宗旨目標就是觀光旅遊,觀光旅遊的佛教。還有一種,變成企業的佛教,佛教搞企業,還聽說上市,好像連鎖店一樣。第六種,邪教的佛教,那是拿著佛教的幌子欺騙善良的信徒,至少有這六種。我們要學佛,自己得搞清楚,你學哪一樣?你希望得到什麼?這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瞭。《華嚴經》跟《大智度論》,我們稱為大經大論,這裡面都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什麼人能說?得過來人說,為什麼?經典裡面所說的話,意在言外,這就比較不好懂。所以你不能執著文字,道理在此地,意在言外。你必須以真誠的心,不分別、不執著,你能夠體會;你用分別執著,用意識心去研究,那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如來真實義。開經偈裡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你用分別執著心去看它,你就沒有辦法了解如來真實義;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你自然就得到,你就明瞭。

  下面說『真如者,自體有常樂我淨義故』,常樂我淨在佛法叫四淨德,四種清淨之德,這是性德,你自性裡頭本來有的,這四個字太殊勝!什麼叫常?「常」就是不生不滅、就是永恆。我們人都想求長生不老,自性確實是常,惠能大師講的「本不生滅」,這是常的意思。樂是什麼?「樂」是裡面決定沒有苦,沒有苦是真樂。有苦有樂那個樂也是苦,為什麼?它是相對的,相對就不是究竟的。所以它不是相對的,這種樂我們體會不到,西方極樂世界絕對不是我們心裡面想像那種樂,那就錯了,我們今天樂是跟苦兩個對立的。苦樂二邊都沒有,這叫真樂。「我」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主宰,我們希望年年十八,能做到嗎?做不到。所以我們今天講這個我是假的,有名無實,我們不自在,我們自己做不了主,歲月催人,逐漸逐漸老了。老了就有病,病了就無常,哪來的主宰?可是自性清淨心,是真的有主、有真我,佛家講的八大自在。「淨」,這講得多,自性清淨心,能大師第一句話說「本自清淨」,一絲毫的染污都沒有。常樂我淨,清淨心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這個小道場最近流通有一個光碟,從大陸傳過來的「劉善人說病」,這個光碟我給大家介紹,講得非常好。人的疾病從哪裡來的?都是從心不清淨來的。不清淨的事情太多,所以你得的病不一樣,外面有頭上的病、有身上的病、有手腳的病,裡面有五臟六腑,都有原因的。你要能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修清淨心,百病不生,縱然有病不需要用藥你也能治好。劉善人,我在馬來西亞聽丹斯里李金友告訴我,他邀請他到馬來西亞去講課,講得好,非常受歡迎,他也很喜歡那個地方。他也看到我的光碟,我也看他的光碟,將來有機緣請他到台灣到處講講,非常值得一看。大致他所講的病有病毒,什麼是毒?煩、惱、怨、恨、怒,叫五毒,你有沒有?如果你有煩、有惱、有怨、有恨、有怒,你的病就多!你就麻煩大了。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煩、沒有惱、沒有怨、沒有恨,你也不會發脾氣,你的身體就健康,你很不容易得病。講得挺有道理的,希望大家多看看、多聽聽。

  下面一句說『清涼不變自在義故』,「自在」就是前面常樂我淨的我。我們常講隨心所欲,這個欲裡頭沒有欲望、沒有不善。怎樣才能得自在?自在就是我們的本能恢復了,本能在一般世俗裡面講叫神通,諸位要知道,這是本能,所以講天眼,我們一般人的眼隔一張紙就看不到背面。佛告訴我們,我們的眼睛本能是可以看透的,這個話我們能相信,為什麼?我們看是具足很多條件的。我們這個眼睛現在所看的,能看到東西是光波,比現在所看的光波長的我們看不到,比這個短的也看不到。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眼睛能力恢復,各種不同的光波我們統統都能看到,這世界不就不一樣了嗎?我們藉X光能看透、能夠透視看到一個人的內臟;我們藉紫外線,能夠在黑夜裡面就像白天一樣看東西,看得很清楚,光波不一樣!從這些地方我們就能夠理解,如果有一天各種光波我們都能看見,我們的眼就自在!耳聽聲音也是如此,聲波也是有一定的度數,波長的、波短的我們都聽不見。所以佛講,有天眼、天耳、有他心通、有宿命通,他心通,別人心裡想什麼你知道;宿命通,自己過去未來都知道;神足通、漏盡通那更殊勝,這是本能。可不可能恢復?可能。佛法在修學層次裡面,第一個階段小乘須陀洹,大乘像《華嚴經》裡面講的初信位的菩薩,這是入佛門小學一年級。你能夠得到這個位次,兩種能力恢復,就是天眼、天耳先恢復,這小乘初果。小乘到第二果又恢復兩種,就是他心、宿命;到三果恢復了神足,神足是變化。像你們看《西遊記》孫悟空七十二變,你就會變化,能力比孫悟空強多了,因為他只有七十二變,你不止!到四果阿羅漢漏盡通,漏盡通是什麼?漏盡是比喻煩惱沒有了。剛才給你講的煩惱怨恨怒全沒有了,你的心得到清涼自在,真正是清淨不變。這是六種神通都恢復的境界。

  『具足如是過恆沙功德』,這是自性本自具足。「過」是超過,「恆沙」是比喻,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教學多半在恆河流域,所以比數量,用數量來比多,他老人家常常用恆河沙來做比喻,恆河沙很細。現在交通便利,到印度去旅遊的人多,早年去旅遊的時候,回來的一定用小瓶裝幾瓶恆河沙,帶回來給我們看看,恆河沙確實像麵粉一樣,真的是很細。你說恆河有多少沙?恆河沙的功德。『乃至無有所少義』,這句話就補足圓滿,也就說自性裡面的「本自具足」,這句話是惠能大師講的,具足什麼?樣樣都具足,沒有一樣欠缺,具足無量無邊的智慧。所以智慧不是從外面求的,外面求不到,是你自性裡本來有的。具足無量無邊的德能,我們今天講你的才藝、你的德行、你的能力,都是圓滿的,沒有欠缺。具足相好,相好我們現在一般人講真善美,世間人真善美是有名無實,不是真的。可是自性裡頭真善美是真的,是實實在在的,佛家常講「萬德莊嚴」。自性裡本來具足,不需要你去設計、你去建造,不需要,它自自然然具足,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是《起信論》裡面,把真如的體、相、作用概略說出來。下面:

  故經云。】

  這沒有說哪一部經,只要說『經云』決定是《華嚴經》,因為這是我們修華嚴奧旨,《華嚴經》裡面的話,就不要用經這個經名。

  如此華藏世界海中。無問若山若河乃至樹林塵毛等處。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

  這話是真的,佛在《華嚴經》上講的,一點都不錯。華藏世界大了,我們今天的世界,這個地球實在太渺小!小到真的讓我們感覺得很可憐。我有一張照片今天沒帶來,下次帶來給你們看,是我們這地球人發射的無人駕駛的太空探測,探測的一個小飛機,它已經飛出太陽系之外,距離地球四十億英里,拍了一張照片傳回來,地球就一點點,那個光是藍色的光,一點點的小行星。看到之後,你看這地球上的人都不能和睦相處,天天勾心鬥角實在是太可憐。在太空當中地球太小太小,太渺小!我們知道,地球是太陽系裡面的一個星球,而太陽系又是銀河系的一分子,銀河系就很大!我們在早年初學佛的時候,佛經裡面常講的大千世界,我們都會把銀河系當作一個大千世界。以後我在美國遇到黃念祖居士,他跟我們說起來還是有關係,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學佛,跟他十年,李老師的老師是黃念祖的舅舅梅光羲居士,黃老也是夏蓮居的傳人。所以我們李老師早年在台中講《無量壽經》會集本,就是夏老居士作的。我們在海外碰到的時候非常歡喜,因為在海外弘揚《無量壽經》,我們就用這個本子,他在中國大陸也是用這個本子。再就沒有人採取這個本子來修學,所以我們非常投緣。

  談到佛法裡這些事情,他就告訴我,佛經裡面講的單位世界,實際上就是現在講的銀河系。單位世界是一個須彌山,中心是須彌山,太陽是繞須彌山而轉的。現在我們知道太陽是繞銀河系而轉,銀河系的中心我們中國人叫黃極,就是佛經上講的須彌山。現在科學裡面所說的銀河的中心是黑洞,有巨大的引力,連光都不能逃過,都被它吸收。我們想想也很有道理,如果銀河系是一個單位世界,佛講的小千、中千、大千,這個大千應當是十億個銀河系,十億個銀河系才是一個娑婆世界,一佛土。華藏世界可大了。在『華藏世界海』裡面,單單講這一個華藏世界,咱們不講「華藏世界海」,一個華藏世界,華藏世界可多了。佛在經上給我們講,華藏世界有二十重,就是像大樓一樣二十層。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這個世界,西方極樂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是在第十三層,那你就想這世界多大。像這樣的華藏世界無量無邊、無數無盡,所以叫華藏世界海,重重無盡,那世界有多大你無法想像!

  在這華藏世界海裡面,無論你說是山也好、河也好、『樹林』也好、『塵毛等處』,塵是前面講的微塵,毛是毛孔、汗毛,這就是講一切處所,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處所,大講到華藏世界,小講到一塵一毛。這裡面我們要一定懂得,真如界裡或者是自性裡面,沒有大小、沒有先後,也就是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沒有時間就沒有先後,一體!怎麼出現的?一念出現的。這個念,時間非常的短,我們無法想像,像彌勒菩薩所說的,我們是概略的計算一下,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這麼短的時間。所以整個宇宙的現象都是這樣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華藏世界在內,沒有例外的,包括所有世界裡面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事實真相。既然相是虛妄的,妄依真起,它的體是真如,真如既然具足常樂我淨、具足清淨不變自在、具足如是過恆沙功德,在整個法界裡面,無論是山河大地、樹木花草,還是小到塵毛之處,『一一無不皆是稱真如法界具無邊德』。這些話是真話,決定不是假的。

  依此義故。】

  你懂得這個事實真相、這個道理。

  當知一塵即理即事。】

  『即』,就是。『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理事是一不是二,理就是真如,事是現象,理是自性理體,事是森羅萬象。理在哪裡?理在事中。性在哪裡?性在相裡頭,性相是一不是二。你在事裡面見到理,這就是明心見性。

  即人即法。即彼即此。即依即正。】

  這後面講的就是不二法門,一切人,人裡頭有理有事、有性有相,法裡面一切法、萬法,任何一法裡面也是有理有事、有性有相。『即彼即此』,彼此是一不是二。你真的要是明白、覺悟,你肯定一樁事情,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不能分的。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覺悟、他們明白了,這些覺悟的人、明白的人對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他還沒覺悟,他還沒搞明白,他還在迷的狀況之下,這些覺悟人對他們大慈大悲。佛法裡面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就是沒有條件,慈悲是愛心。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的愛,對人、對事、對樹木花草、對山河大地乃至一塵一毛,他的愛是平等的,他的愛是真實的,他的愛是永恆的,他的愛不附帶任何條件,全心全力在幫助一切眾生回頭是岸,這叫做普度眾生。眾生如果能夠覺悟到,依教奉行,回頭不難!從理上講,眾生成佛是一念之間。一念覺,眾生就成佛;一念迷,那你就是眾生,就在一念之間。這一念時間多長?要記住,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那叫一念。我們有沒有?真有,偶爾會有那麼一念,但是不能夠念念相續,念念相續我們就成就,就不會再墮落。所以我們的覺悟像閃電一樣,很快,第二念又迷了,這什麼原因?佛講這是眾生的習性,也就是習慣。習性不是這一生的,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面,迷於六道。而且在六道裡頭,最麻煩的事情是恩恩怨怨,執著、分別,這個恩恩怨怨造成六道輪迴;沒有這些恩怨的話,你就很容易超越六道。

  所以很多宗教裡面講,六道裡頭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話說得不無道理。什麼時候你真的能放下,這些怨恨統統放下,知道這是假的不是真的。你為什麼放不下?你以為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人對我不好,我非要報復,我恨他、我怨他,麻煩就來了。死了以後換個身體還要報復,你報他,他又報你,就沒完沒了,你這個事情多麻煩。聰明的人、覺悟的人不幹傻事了,這一生縱然別人對我不好,我知道過去我對他不好,算了,我不再報復,這帳就了了。不要再結怨,這真正覺悟的人。如果還是放在心上,還是有怨恨,這問題就嚴重,佛能不能幫助你?沒法子。佛幫助人,諸位要知道,佛是老師,老師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教給我們解決的方法,我們自己要真聽話、要理解、要真幹。為什麼?麻煩是自己找來的,不是佛給我們的。這個宇宙,一個人是一個宇宙,所以你不要去怪別人。老祖宗告訴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話說得好,無論什麼問題,大事小事解決都靠自己,絕不在外面。自己問題解決,外面問題同時解決,劉善人說病也運用這個道理。確實,除自己之外,外頭沒有事,所有事故都在裡頭。所以我們要知道,彼此是一不是二,這就好了。不但跟一切人,這問題化解了,跟一切事、跟一切萬物、跟花草樹木、跟山河大地,乃至跟整個宇宙,這是你真正通達明瞭倫理的關係,處理關係離不開性德。在這份教材裡面,後面給我們講四德,這個四德是性德裡的四個大原則。我們怎麼對人?怎麼樣工作?怎麼樣處事待人接物?總是從家裡做起,從自己本身做起,然後一家,家和萬事興。度化眾生首先度自己家庭,自己家庭都度不了,怎麼能度人?

  『即依即正』,依報是說的環境,正報是說自己,這是說自己跟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是一不是二,這個道理要懂得。現在這個世界上,許許多多人擔心天災人禍,我相信你們知道的比我多,因為我幾十年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也不看報紙、不看雜誌,這個世間發生的事情很多我不知道。有很少數的同修遇到重大的事情,他們把它剪下來送給我看。所以我知道的就不多,很有限,但是我知道這個世間災難很多,如何化解?還是要從自己,為什麼?「即依即正」。人禍是我們人事的環境,自然災害是我們的物質環境,自然災害裡面包括現在講的溫度上升,地球軸心產生變化,科學家告訴我們,南北極比從前大概偏差五度,所以地球上很多氣候改變了。我還曾經看到一個報告,一位同學從美國寄一份資料給我看,將來赤道會在哪裡?大概會在上海那邊。赤道向北面移動,現在的中國江南這些地方,包括我們台灣都變成熱帶,四季就沒有了,這種現象很可怕。地震、風災、洪水、火山爆發,最嚴重的是地殼的變化,這些災難都無法避免。無法避免是科學裡面說的,在佛法裡有,為什麼?佛常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這就把我們問題解決了。正報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如果覺悟、回頭,外面環境就改變。所以還是反求諸己,真正能夠消除災難,這個道理不能不懂。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