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妄盡還源觀》本文的第一段,我們先將這段文念一遍:

  、顯一體者。謂自性清淨圓明體。然此即是如來藏中法性之體。從本已來性自滿足。處染不垢。修治不淨。故云自性清淨。】

  我們先學這一段,這段首先跟我們講到『如來藏』,什麼是如來藏?我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這是大乘佛教的一個專有名詞,叫如來藏,是說「真如在煩惱中,謂之如來藏,真如出煩惱(離開煩惱),謂之法身」,也就是它帶著煩惱就叫做如來藏。如來是什麼?就是文裡面所講的『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個就是真如本性。學佛目的是什麼?這是我們不可以不清楚的,學佛的目的不是升官發財,也不是求健康長壽,他求的是什麼?求的是明心見性,見性就是見自性清淨圓明體。如果是見了性,這個人我們就稱他為佛,他就成佛了,這是一樁大事。什麼叫性?這是首先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的。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印度為我們示現的,見性了,我們看經教裡面常說他老人家夜睹明星、豁然大悟,這就是說他見性了。性是什麼樣子?賢首國師根據經上所講的,《華嚴經》上所講的,就這一句話,「自性清淨圓明體」,這個體就是哲學裡面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宇宙萬事萬物從哪裡來的?總得有個根,萬事萬物就從它那裡出生的。這個出生的,能生的這個本體,在佛法裡面就稱為自性。自性它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換句話說,它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但是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連時間跟空間也是從它而生的,沒有它,時間、空間也沒有了。實際上,時間、空間不是真的,現代科學家也發現了,這個我們不能不佩服他。時間要是沒有,前後沒有了,空間沒有,遠近就沒有了,那才叫事實真相。這是先說能現宇宙能生萬物的根源、本體,先說這個。

  這個體是一,是一體,就是整個宇宙、一切眾生全是從它發生的,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才知道人跟人的關係,人跟大自然的關係,人跟整個宇宙的關係。這個關係就是中國人講的倫理,倫理是講關係,這關係你統統都搞清楚了。是什麼關係?原本是一體,如果我們說一家,一家很親切了,沒有一體來得更親切。因為它是一體,所以彼此的關係非常密切。我們迷失了自性,不知道宇宙的根源是什麼,生命的起源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迷了。迷了之後對這些關係不認識,也可以說是錯誤的認知、偏差的認知,產生許多與事實相違背的這些思慮、見解,這個在佛法裡面統統稱為邪知邪見。知見不正,就是我們想法、看法錯誤,所以我們的做法就產生錯誤。這一錯誤之後,就把事實真相會扭曲了,扭曲的幅度大小不一樣,這就是佛在經上講的十法界。十法界裡面有佛法界、有菩薩法界,那個扭曲的幅度不大,要講餓鬼法界、畜生法界、地獄法界,那扭曲的幅度太大了。無論它扭曲幅度多大,它的本體從來沒有變過,這個本體我們就稱它作如來藏,也就是真如,真如本性,講這個東西。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世界?後面就要討論這個問題。第二,他第二段告訴我們「起二用」,這個二用就是宇宙,宇宙出現了,生命出現了。這個生命不是別的,就是自己,禪宗裡面所說的「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出現了。本來面目就是我們的生命,跟宇宙是同時出現的,這個跟現在科學說法不一樣,科學說出許多種的猜測,一直到今天都不能夠斷定。可是在佛法裡面說得是清清楚楚,非常肯定,一絲毫疑惑都沒有。我們學佛的,相信佛說的,憑什麼相信?當然第一個我們依憑的是佛沒有妄語,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妄語者,這是我們能夠相信的。第二個,他用的方法正確。今天科學發現宇宙的奧祕,決定離不開數學,數學是科學之母。以高深的數學來推論,然後用精細的儀器來觀察,我們肉眼看不到,用儀器來幫助,像宏觀世界,現在用天文望遠鏡;微觀世界,像量子力學,用高倍的顯微鏡來觀察。可是佛不要用這些工具,也不必依數學的理論,他依什麼?他依禪定,這個我們要相信。禪定是用清淨心,心愈清淨,感應就愈靈敏。宇宙現象是個波動現象,極其微細的波動,那就要很定的心才能夠體會得到,所以定功層次淺深差別很大。到極其微細的波動,在很深禪定裡面能夠體會得非常清楚,那就是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這個我們能相信。

  釋迦牟尼佛,在中國歷史上記載,三千多年前出生在印度,可是外國人記載的,他們的年數今年好像是二千五百五十三年,跟中國的記載差不多相差六百年。到底哪個正確?每個說法都有依據,都能拿得出證明,所以我們可以不必去做這些考古,用不著,因為它無關緊要。但是肯定的是真有其人,真有其事。在他那個時代,印度是世界上宗教之國,為什麼會產生那麼多宗教?我們有理由,找到答案,那就是印度人愛好禪定,每個宗教都修禪定,學術界也修禪定。從禪定裡他可以突破空間維次,他能看到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東西,他是真看到,在定中看到的,不是夢中,是定中看到的。所以這是屬於現量境界,他不是推理。入同樣層次的禪定,就能看到同樣的世界、同樣的現象,一個人入定,一個人見到,十個人入定,十個人看到,大家所看到的說出來都是一樣的,可見得這不是假的。

  釋迦牟尼佛當年離開家庭出去求學,禪定是他主要的一門功課。佛經裡面講的四禪八定,那不是佛教的,釋迦牟尼佛沒有出生之前就有,當然他也學得很成功。得到第八定,六道裡面的事情就完全明白了,他上面能夠看到無色界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下面能看到阿鼻地獄,這個障礙完全都沒有了。諸位想想看,能夠修到第八定的人很多,不止一個,修到初禪、二禪的那就太多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修到這個地步他就到色界天去。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大家常常嚮往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真正的共產、真正的平等有,不是沒有,在哪裡?在色界天、在無色界天;欲界不可能,欲界做不到。欲界,人有自私自利、有名聞利養、有貪瞋痴慢,那怎麼能做到?那只是嚮往而已。可是色界天這些有沒有?有,雖有它不起作用,禪定的功夫能把它伏住,使你的心量、思想解放,心量拓開,那是真正的社會主義。所以我們嚮往社會主義,要修禪定,要到色界天去,那裡面沒有人我是非、沒有競爭、沒有衝突,也沒有彼此利害關係,那個社會好!可是欲界是做不到的。

  欲界裡面的眾生是業力形成的,業力是各人造善、造惡不相同。譬如世間人富有的,他憑什麼富有?過去生中修的因,佛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他修財布施他這一生就發大財,他發財發得多少與他前生修的因一定是正比例,他修得多,他發得也多,他修得少,發得也少,沒有修那就沒有財富。我們今天在國外看到還有乞丐,我們在泰國看到,在印尼就更多,在街上乞討,那是什麼?那是過去生中沒修。像我們中國人看相算命,一個人有財庫,命裡的財庫,命裡的財庫空空,沒有財庫,他做什麼、哪個行業他都發不了財。這是六道欲界裡面的情形。聰明智慧是果報,因是法布施;健康長壽也是果報,因是無畏布施。這三種布施你修得多,果報是你有財富、有聰明智慧、有健康長壽。在我們中國歷史上,這三種修得很足,修得最圓滿的,大概歷史上可以選出一個人,乾隆皇帝。你看他的富貴、他的聰明智慧、他的健康長壽,過去生中修來的。乾隆那種智慧福報絕不是一世,一世修不到,至少要修十世才能修那麼大的福報,哪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所以,中國諺語有句話說得好,「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這是一定的道理。佛法裡有教我們生財大道,你只要肯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去修學,真發財、真得智慧,真正得健康長壽。

  在台灣,由於過去印光法師他老人家一生提倡《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感應篇》,這樁事情是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講經,住在九龍中華佛教圖書館,那個圖書館是倓虛老法師建立的。我在那裡講了兩個月,兩個月講完之後,在香港藍塘道壽冶老和尚的光明講堂繼續講兩個月,第一次到香港講了四個月。在中華佛教圖書館裡,倓老收集弘化社出版的書,收集得很多,相當完整。弘化社是印光大師創辦的,那是我們淨土宗的祖師,我的老師是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就是印光大師的學生。所以看到印光大師的這些典籍,我們有特別的親切感,我在香港沒有事情,白天天天翻書,就看弘化社的。弘化社的書印得不錯,可以說是善本,校對很精確,裡面很少有錯字。我看書很喜歡看版權頁,首先翻開來看版權頁,看他印多少數量。沒想到這三本書超過三百萬冊,讓我感到非常驚訝。你看這老和尚,一代祖師,對於佛法印的書、經典數量都不多,一次印個一千本、二千本、三千本。可是這三樣東西,就是《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他一次不是幾千本,至少是一萬本以上,一萬本、三萬本、五萬本,他是這個印法的。我一看後頭版權頁排列的,第一版、第二版,到第十版、二十版,我給它統計一下,這三本書差不多超過三百萬冊。為什麼?《了凡四訓》可是說是個儒生對兒女的教訓,寫的這四篇文章,叫四訓。《感應篇》是道教的,《安士全書》裡面一半是道教的,它前面的一半,佔的分量一半都還超過一點,「文昌帝君陰騭文」,那是道教的。後面有三篇很短,不長,《萬善先資》是講殺生的,殺生的果報,《欲海回狂》是講邪淫的果報,最後一篇是講淨土,分量不多。這個老人為什麼印這麼多?我天天在琢磨,終於想到了,現前這個社會逐漸的道德淪喪,人不守本分,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所以社會慢慢變動亂。到現在是完全明瞭了,這三樣東西能救世界。現在哪個人不關心自己,關心什麼?希望我能發財、我能升官、我能夠聰明、我能健康長壽,不就學這個嗎?了凡先生那本書就管用,《安士全書》幫上忙了,《太上感應篇》完全講因果,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回過頭來,「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一點都不假。我們要想脫離貧困、脫離愚痴、脫離疾病,只要你真正懂得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就能改變,而且改變得很快。

  我把這個道理想通了,我從香港回來之後,我也學印光法師,我就把這三種書一樣帶一本回來,在台灣印了十幾萬冊,一樣印五萬冊,就印到十五萬冊,在台灣流通。我記得我還講過幾遍,確實是改造命運。如果大家都是好好的學的話,那台灣不是今天這個樣子,台灣肯定是古人所講的和諧家邦,禮義之邦。真的是我們想像當中的安和樂利,平安的世界、和睦的世界,真正是幸福快樂的人生,這個東西能做到。所以他就是講的斷惡修善,老和尚把標準降得這麼低,降到最低,斷惡修善就能夠離苦得樂。這是我們天天希求的,不是求不到,你不懂道理、不懂方法,你求不到。如果是想一些不正當的方法,怎麼樣去欺騙別人,幹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以為這樣可以發財,那就錯了,這是違背因果定律的。損人要知道決定不利己,怎樣才是利己?利人才真正利自己,處處想到幫助別人,所以佛教我們施捨,施捨是愈施愈多。台灣這些年來,在整個世界上來看很難得,台灣人學佛的多、念佛的多,台灣人修布施的人多,歡喜布施。所以我常講台灣沒有大災難,縱然有些不如法的事情,畢竟好人不少,這些好人都在做善事,都在修德,能彌補一些過失。佛法教學,教人離苦得樂這是初步,這不是目標,這是第一個階段,非常有必要,也不能夠疏忽,從這個地方再向上提升,那就是破迷開悟。印光大師這三本書,包括我們最近提倡的《弟子規》,是人天法,你認真修學不失人身,而且在人天裡面是得樂的,不是來受苦的,因為是善法成就的。

  這是說明印祖的教誨,我們發現了,我們想通了,極力在社會上提倡,收到的效果非常殊勝。學習了凡先生、學習俞淨意先生,所收到的果報不亞於他們兩個人,我在台灣見到不少,這就說明它真有效,它不是迷信,業因果報是真的。佛法講到最高的是明心見性,這是根性很利,眼光遠大,沒有把眼前看在心裡,他看得很遠,我要得究竟的果報。譬如像學袁了凡、學俞淨意,能不能脫離六道輪迴?這是不能,出不了六道。出不了六道,那不是我要的,我們要的是永遠脫離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叫苦海,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我們不要跟苦海裡頭這些人去競爭,不要參與他的隊伍,我們回頭。現在我們很清楚、很明白,六道怎麼形成的?執著形成的,也就是大乘教裡常常講的見思煩惱所造成的。真如在煩惱中,真如就是自性、就是本性,我們中國古人有說,但是說得不太清楚,模模糊糊的。譬如《三字經》一開頭就講,「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善就是真如。但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學者他不是這樣講法,很多人把這個善看作善惡的善,我相信看作善惡的善不是聖賢人的本意,他的層次一定比這個更高。那個善是什麼善?善叫圓滿,沒有絲毫欠缺,這叫真善。善惡是相對的,相對的就不善,佛家講善惡的善,善跟惡,六道裡頭才有善惡,四聖法界裡面就沒有善惡。為什麼?對立沒有了,就是相對的沒有了,不但善惡沒有了,真妄也沒有了,生死涅槃也沒有了,凡是相對的都沒有了。為什麼?他沒有分別,有分別才有相對,分別沒有哪來的相對?所以我覺得《三字經》上頭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不是相對的,它是代表圓滿。至於孟子講性善,荀子講性惡,那是善惡的善。所以孟夫子、荀夫子是賢人,孔子是聖人,聖人跟賢人的見解還是有相當大的差別,這個道理我們要曉得。

  《三字經》上這個本性本善,這個善可以說,我們用大乘佛法去體驗它,就是清淨圓明體,這是真善。煩惱迷了,清淨、圓、明這三樁事情就變形,就變成煩惱。清淨變成染污;圓變成欠缺,不圓了,不圓滿;明,明變成無明。清淨圓明是本性本善,一迷之後就變成不善,你就煩惱了。染污是煩惱,染污是佛家講著相,我們能不著嗎?什麼叫著相?看到之後你就記在心上,就著相了。眼見、耳聞,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落相,落在阿賴耶識裡頭。就好像我們照相一樣,一照,底片上就落相,這叫著相,那叫煩惱。覺悟的人,覺悟的人他也照,他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得清清楚楚的,他不著相。所以大乘教裡佛教導我們用心如鏡,我們用心像鏡子一樣,多快樂!無論什麼境界相,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心地一塵不染,不落印象,這就是佛,這就是菩薩,這就是佛教導我們的,永遠不會變。我們凡夫很糟糕,什麼相都落在裡頭,所以像照相機的底版,一塌糊塗。佛教導我們沒有別的,不是教我們不看,不是教我們不聽,可以看、可以聽,不要著相;就是你不要起分別心,不要起執著心,離開分別執著就是不著相。不著相,真如就現前,真實的智慧現前。

  這就說明真如在煩惱中,我們還是拿電視屏幕跟色相來做比喻。我們今天看電視,真妄融合在一起,屏幕是真如,裡面的色相就是煩惱,這就叫如來藏。因為我們只看到色相,把屏幕疏忽了,忘掉屏幕。如果你要是覺悟了,迷了的時候你不知道,你看電視你就是看裡面的色相。覺悟的人他很清楚,屏幕是屏幕,色相是色相,色相是無常的,剎那剎那在變,螢幕是如如不動的。螢幕是什麼?螢幕是真如,色相是煩惱,煩惱跟真如是兩樁事,不是一樁事情。這是覺悟的人他明瞭,他不受煩惱的干擾。可是不覺的人他受色相的干擾,把這些色相完全落到心裡,我們講落了印象。跟著電視裡面去學,他是個好樣子,你學好,他是個壞樣子,你也就學壞了。佛菩薩呢?佛菩薩永遠盯著螢幕,裡面再大的變化,他心是如如不動的,這就很了不起。守住自性,不被外面境界動搖,那叫什麼?那叫法身。

  你看「真如出煩惱」,就是不受煩惱的干擾,這就是法身。法身是什麼?法身就是色相,這個意思深,諸位要細心體會。覺悟了,森羅萬象是法身,迷了,這個東西叫煩惱。迷的時候叫六塵,塵是什麼?染污,取這個意思,染污不就是煩惱了嗎?清淨心沒有了;覺悟的時候他不染,染而不染,確實不染。說染是假的,說不染是真的,但是真的我們現在不知道,我們以為染了。這個道理在最近幾年《華嚴經》上常常講到,講個十遍、二十遍,甚至於一百遍、二百遍,不多,為什麼?你沒有入境界,你在這個世間見色聞聲還是被染污。佛慈悲,佛可以給你講一千遍,可以給你講一萬遍,一直到你哪一天真的省悟過來,佛不講了。所以佛的教學我們不能不佩服,孔老夫子教學不行,孔老夫子教學不會超過三遍,三遍你還不懂,算了,你太笨,不教你了。可是佛不是如此,佛可以教你三千遍,可以教你三萬遍,永遠不怕麻煩,這是佛的慈悲。不是像《論語》上講的,「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夫子就不教了,你這個人沒有悟性。佛菩薩不是這樣的,真的是大慈大悲,無盡的慈悲。

  我們從前面開端這幾句話就明瞭,如來藏實際上就是現實的境界。大,講宇宙,小,講自己個人,這是佛法裡面講依正莊嚴。依正莊嚴一定要搞得清楚,依是環境,環境裡面,人也是環境,我們講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叫依報。正報,正報只有自己一個,自己是正報,別的人是我的依報。如果是他,他是正報,我跟他,他看我也是依報。這就是末後的「主伴圓融」,重重無盡,是這麼一個現象現前,完全在覺與迷。覺悟了,你就知道整個宇宙是自己的法身,你說這關係多密切,我們在這裡面起分別,你我他,錯了。佛菩薩不分別,迷的人有分別,覺悟的人沒分別,覺悟的人他有「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你看同體,一體,同一個清淨圓明體。

  釋迦牟尼佛開悟了,把這樁事情說清楚、說明白,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他開悟,說出明心見性的樣子。這部經太大,我們今天看到的經本是略本,不是全本,全本,龍樹菩薩在大龍菩薩的藏書裡面看到了,多大分量?他告訴我們,「十個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是用我們的話來說,那個數量是無量無邊、無盡無數,是這個意思。是真的嗎?真的。怎麼知道是真的?那就是整個宇宙,我們佛法術語裡面講遍法界虛空界,哪有邊際,哪有數量!廣說是大方廣佛華嚴,實在講就是我們現實的生活環境。我們不知道這個真相,真相,這個環境是一體,跟自己永遠不能夠分開的。在中國,六祖惠能大師也開悟了,他開悟的時候也把開悟的現象說出來,他說了二十個字,釋迦牟尼佛說的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兩個人說的是一樁事情;換句話說,能大師是把一部《華嚴經》濃縮成二十個字,釋迦牟尼佛是把這二十個字展開來說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不增不減,是真的不是假的。從理上講,惠能大師前面的四句十六個字是講的體,後面一句四個字是講的用。體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他說「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這是說自性的體。後頭一句講它作用,「能生萬法」,能生萬法,就是整個宇宙所有一切現象是從這個體變現出來的。

  賢首國師給我們說的比惠能大師清楚,所以我們學習的時候要互相對照起來看,你就更容易明白。賢首國師用了一句,「自性清淨圓明體」,提出這一句。能生萬法怎麼生的?起二用,示三遍,能生萬法,他這裡就講得詳細。起二用就是依正二報,依報、正報出現了。「示三遍」是講二報的性質,這個很重要,無論是依報,無論是正報,他舉的例子,依報微塵,那是物質現象,正報毛孔,我們身上的汗毛孔,微塵也好,毛孔也好,它有三個現象。第一個是「普周法界」,這個我們不好懂,它跟遍法界虛空界起波動的作用。要知道這個現象,無論是心理現象、是物質現象,都是波動形成的,這個波動它周遍法界,速度之快無法想像。一動,整個法界都動,不是說局部動,不是的。就像我們現在的電視,大家知道電視原理是用光,光的波動一秒鐘三十萬公里。你現在的屏幕是多少英吋,這個光一點從這邊流過去一條線,然後再第二條線、第三條線,這麼來回波動,幾分之一秒整個畫面都起來。一按,你沒有看到它一條一條走動,它太快了,你沒看到,這個比電影的膠捲更快,所以看起來比電影銀幕上的影像更逼真。這是電磁波,電波的速度。自性裡頭變現出來的依報跟正報,就是精神現象跟物質現象,那個波動沒法子計算,它一動全宇宙就周遍,普周法界,這是第一個它的特性。所以,它與哪個沒有關係?關係太密切了。

  第二個現象,「出生無盡」。出生無盡是什麼?隨著你的念頭起變化,變成什麼?變成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是略說,把它歸納,實際上呢?實際上法界是無量無邊,也是無有窮盡,佛為了講經教學方便起見,把它歸納為十大類,這個十大類是從心想生的,隨著你的念頭它就產生變化。念頭太微細,你沒有辦法去執持,這彌勒菩薩講的。執持是什麼?用我們粗一點的話說,你沒有辦法控制它,甚至你觀察不到,你體會不到,極其深妙的定功他才能知道。這是佛在大乘教告訴我們,八地以上,八地以上的菩薩他們感受到,才能感受到這個波動現象,七地以前不知道。菩薩,《華嚴經》上講的五十一個階級,八地是到高峰了,五十一個階級,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是最上面的四層。我們比高樓來說,五十一層最高的四層,他能看到這個微細的波動,下面看不到。這是科學方法,所以佛經裡有高等科學。他怎麼知道的?用禪定,在定中觀察到的,觀察到事實真相,出生無盡。

  這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信息,這個信息是什麼?我們能夠改造世界,這是大的;小的,我們可以改造我們身體,為什麼?身體也是從心想生。你為什麼有病?你想病,它就有。我沒想病,它生了病。你怎麼沒想病?你貪是病,愚痴是病,瞋恚是病,你想不想這個?你想這個。沒想,沒想它自然有習氣,眼見色,耳聞聲,合自己意思的就起貪心,想佔有它;不合意思,不合意思想把它離開,都在那裡打妄想。所以佛給我們講,貪瞋痴叫三毒,你裡頭有三毒,哪個裡頭?每個細胞裡都有。裡面有三毒,外面就很容易感受病菌,你才會生病。如果裡面沒有三毒,外頭什麼嚴重的病菌與你都不相干,你不可能感受到,這個叫一切法從心想生,疾病是從心想生的。所以佛教給我們,大有道理,教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你永遠健康長壽,永遠聰明正直。福報不在這裡,福報你要去修福,但是見性了那就不需要,見性,性德裡頭有福報,那個福報是自然的;沒有見性,福報是要靠自己修的,那就是修三種布施,這是修福,修福的道理,修福的方法,你會得到,真正原理原則就是出生無盡。我們這個地區,這個地區的居民大家都行善,都斷惡修善,都以古聖先賢的倫理道德標準來做,這個地區沒有災難。為什麼?山河大地都被他改變了,隔壁那些地方有災難,這個地方沒災難,這個事情有,歷史上就很多。這個村莊人善,那個村莊人不善,那邊有災難,這個村莊的人沒災難。

  日本江本博士在琵琶湖做了一個實驗,證明這個事實。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一個內陸湖,真像大海一樣。一個海灣,海灣是死水,二十多年來,日本人告訴我,這個水染污,嚴重染污,氣味難聞。江本博士從水實驗裡得到靈感,找了大概一百五、六十個人,找一位老法師,他告訴我,九十多歲的一位老法師,領導大家到湖邊做祈禱。祈禱很簡單,集中精神就一個念頭,祈禱的時候把什麼念頭都放下,誠心誠意一個念,念什麼?「湖水乾淨了」。大家一心,就這麼一句話,一百多人同時在這裡念「湖水乾淨了」,做了一個小時,就這一句話,不起一個雜念。三天之後湖水真乾淨了,氣味沒有了,在日本也引起很大的震撼,他們新聞媒體、報章雜誌都報導。維持多久?六個月,六個月之後又不行了。你看一次祈禱,一百五十個人,集中精神毅力來祈禱,能維持六個月。如果他三個月做一次祈禱,它永遠乾淨,這就是證明了佛在經上常講的境隨心轉,外面物質環境隨著人的念頭在轉。

  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太不好了,你就能想到現在世界上人想什麼,他說什麼,他做些什麼,你就知道。如果他的思想善、言論善、行為善,這個世界就變好了;如果是思想不善、言論不善、行為不善,那就愈變愈壞。所以,外面環境不是天然災害,它與我們自己的心行息息相關,這就是前面講的普周法界遍、出生無盡遍。我們真的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自己身體是自己控制住的,自己的環境也是自己控制住的。環境中國人講風水,風水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風水家的話說得很有道理,他並不亂說,他說什麼?「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你是個有福的人,你住在這個地方,這地方風水不好,你住上三年,風水就變好了;你沒有福的人,這個地方是風水寶地,你去住三年,風水變壞了。所以中國人對居住環境很講究,中國人住的房子方方正正,正方形的最好,再就是長方形的,千萬不要搞什麼,現在搞的藝術很糟糕。我移民到澳洲的時候,想在澳洲,隔壁有戶人家他想賣房子,我們也很需要,找我去看。我看的時候,他家裡的房間都是多角形的,只有一間房子是方方正正的,那些是他三個女兒住的。我就問他,我說你女兒是不是胡思亂想?他說你怎麼知道的?我怎麼知道的,他那個房子是五角形的、六角形的,那種房子住超過一百天,人就會胡思亂想。我就把這個道理說給他聽,他說真的一點不錯。我說你這個房子我不要,我的人來住也會胡思亂想。中國人懂得這個,房間不是長方形的就是正方形的,不能有五個角、有六個角,不好。外國人住的房子角都很多,他都不安定,所以他常常搬家,他不行。中國人住的房子是方方正正的,坐南朝北,或者是坐西朝東,這個房子建築好之後,至少傳三百年,要傳好多代,他不能不講求居住環境。外國人是游牧民族,常常搬家的,這個可以。我們懂得這點道理,看房子我們很注意,多角形的房子不好。除非是真有定功的人,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可以,他不受影響;還有分別、還有執著,肯定受影響。所以這些道理都必須要懂得。

  如來藏,藏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有「所攝」的意思,攝是攝受,這裡面意思都很深。「真如立於眾生之位,則含和合、不和合之二門」,就是真如,真如是體。十法界它是平等的,我們現在先講,我們現在是十法界裡的人法界,我們是人道,人道在十法界裡不高,人上去是天,天再上去才是阿羅漢。到阿羅漢,心就慢慢定下來,六道裡頭不定。所以它在眾生位子上,眾生就是在十法界,十法界裡面它就有和合、不和合兩門。我們先講和合,「為和合門者,生一切之染法;為不和合門者,生一切之淨法。一切染淨之法,皆攝於如來之性,即真如,故云如來藏」。實在說,從真如上來講,沒有和合也沒有不和合,和合跟不和合是從分別裡面產生的。離開分別這就沒有了,離開執著它就淡薄了,所以這個現象六道裡頭有,有這個現象,這個現象是一種嚴重的誤會產生的。和合是講真如跟煩惱和合,這就是染法;真如跟煩惱不和合,就是清淨。我們還用電視,這電視是好東西,電視跟屏幕,屏幕是真如,裡面的色相是煩惱。我們在迷的時候,以為它是和合的,是一樁事情,這個就生染法。如果你很清楚、很明白,屏幕如如不動,裡面色相是幻相,它有沒有和合?它沒有和合的相。你看透了,你不執著它、不分別它,你可以欣賞它,你不會被它所動,你的心清淨,那就生淨法。這是什麼人?阿羅漢以上。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的,從初果須陀洹到三果阿那含,這些位次還在六道,他們明瞭,他們清楚,他們不迷。在《華嚴經》上十信菩薩,從初信到六信是相似境界,他們在境界裡學什麼?學不染污。

  學不染污,我們再說得粗淺一點大家好懂,真修行,修什麼?修不分別、不執著。怎麼修法?就是分別執著要淡化,一年比一年淡化,這就好!就是說一年比一年輕,不能夠一年比一年嚴重。一年比一年嚴重不是個好現象,為什麼?人在這個世間,一定要曉得不能長久,活一百歲的人畢竟不多,五十歲以前走的人不少,所以要有這個警覺心。一年比一年煩惱重的人,多半來生到三途去了;如果是煩惱一年比一年輕的人,這個人不墮惡道,來生可能還是人道,或者到天道去了。人道、欲界天是非常有可能,欲界天有六層,一層比一層殊勝。所以我們修行功夫從哪裡看?功夫就是從煩惱輕,一年比一年輕,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長。智慧增長,福報也增長,不要求福報,福報是附帶的,根本就不要去理會它,你的心才清淨。念念老是很在意福報,福報就變成煩惱,就變成染污。

  所以祖師大德常常勸勉我們,隨緣不攀緣,這樣就好,隨緣是智慧,攀緣就生煩惱。攀緣是我一定要想怎麼做怎麼做,不好,縱然是好事,攀緣做,修世間福報,不是功德。佛法講功德跟福報是兩樁事情,但是在事相上完全相同。譬如你修布施,修布施隨緣,完全沒有執著,這是功德。修布施,我很在意,我布施了多少錢,要讓大家都知道,要表揚,這就是福德,這不是功德。然後我們就曉得,隨緣是修功德,著相是修福德,事情是一樣的,就是看你執不執著。我們執著的念頭一年比一年淡,你的功德就一年比一年累積,功德可以幫助你了生死出三界,以功德迴向念佛求生淨土,這個對了。福德不行,惠能大師的《六祖壇經》裡講得很清楚,福,「此事福不能救也」,此事就是了生死出六道,福辦不到,再大的福報都沒有辦法超越六道。六道裡頭修最大的福報,果報是摩醯首羅天王,再次一等的是大梵天王,這是大福報,修福感得的福報。如果他修的時候不分別、不執著,變成功德,那就超越了。那個福幫助慧,中國諺語所謂「福至心靈」,大福報現前的時候,人也聰明了,靈性也提升,這是明顯的說出功德它起的作用,福德不行。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梁武帝就是修福的,他不是修功德,他修的福德。為什麼?他很在意,就是很在乎他的福報。哪個人修福的時候不在乎,那是功德,這都是要有一分智慧在其中。

  知道一切諸法都沒有真正的和合相,這要怎麼解釋法,大家才好懂。就像我們看電影,你看電影的膠捲一張一張的,不和合,上一張不是下一張,下一張不是上一張。它是在銀幕裡快速度的移動,好像是產生有和合的相,其實它不是的,張張不一樣。我們說這種現象叫相似相續相,它不是真的相續;真的相續,它張張是一樣的,沒有變化的,那就叫相續相。它張張不一樣,連貫起來它相似。整個宇宙是個相似相續相,絕對沒有兩個相是相同的,什麼原因?我們現在曉得,相是念頭生的,彌勒菩薩講得很清楚,「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是從念頭生的,念頭不一樣,前念跟後念不一樣,它怎麼會有相同的現象出來?我在日本訪問的時候,特地到東京參觀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他也很難得,給我做詳細報告,告訴我這十幾年來做了幾十萬次的實驗,沒有一個結晶體是相同的,這就是說明念念不相到。我們是同一個念頭,譬如我以愛心對這瓶水,讓這個水起結晶,我前一念的愛心跟後一念的愛心,愛心相同,愛心程度不一樣,有差別。我用愛心,你也用愛心,結晶體都很美,它也有不相同,人人都不一樣,這是佛經上說的這個道理,到什麼時候一樣?念頭沒有,就一樣了。只要有念,不可能兩個念頭相同,極其微細的波動,波的幅度不相同,產生的變化就不一樣,大同小異,這是事實真相。

  了解這個現象,我們不執著它,我們不分別它,你就得到淨法,你心清淨了,心清淨,法就清淨。人心清淨,我全身每個器官清淨、每個細胞清淨,這就健康了。也許有同學看過中國有一套光碟叫「山西小院」,這是有一批人,四十多個人,得了嚴重的癌病,醫院裡面的醫生放棄治療,告訴他們的家人,他的壽命頂多一個月到三個月,他喜歡吃什麼東西都滿足他,他壽命不久了。這些人是念佛的人,知道自己壽命到了,所以他也不想再活下去,為什麼?壽命到了,那還有什麼想頭?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也有人一心專念地藏王菩薩,念《地藏經》、念《彌陀經》,什麼都不想了。念了二、三個月,再去檢查,癌沒有了,醫生說你們用什麼東西治療?沒有,就是在家裡念經念佛。這是奇蹟!我們明瞭,什麼奇蹟?清淨心,他對於一切法放棄了,不再分別、不再執著,不再想了,一心去想佛,所以心清淨。心清淨了,把病毒的細胞都恢復正常,病就好了,用自己的意念把它轉變了。你生病,也是正常的細胞由於貪瞋痴慢種種妄想把它搞成病毒的,病從這麼來的。要除這個病,念頭一轉,他的細胞恢復正常,這是正理。你明白這個道理,它不是迷信,這是佛菩薩保佑、佛菩薩加持,不是這個意思,是你真正懂得這個道理,知道病怎麼生的。

  病,我們在講經的時候也常常提到,基本的原因不外乎三種。一種是感受風寒,傷風感冒感受風寒,飲食、衣著不小心。這是什麼?這叫生理的病,這種病醫生能治,你得找醫生。第二種病叫冤業病。冤親債主找來了,附在你身上,很多,中國外國都有,附身的。我還遇到有一個,有一百多個靈附在這一個人身上,苦不堪言,他頭腦是昏迷的,太多了、太複雜了。幾個靈附在身上的,一、二個,三、五個,這種人非常多,像一百多個的人不多見,那太痛苦了。這個醫生治不了,這要用什麼方法?所以佛門裡面有超度,超度是調解,佛法來調解,跟他談條件,接受了,他離開了,你的病就好了。這是第二類的。第三類就是業障病。它既不是傷風感冒感染,也不是冤親債主找到,自己造的罪業太多所感的。這個很難,這個也能治,真正懺悔,斷惡修善,回頭是岸,行。像「山西小院」,不管是哪種病,他真正是用意念來改變自己身體,這是最殊勝的。實在講就是三種病,他用這個方法都能得到很好的療效。可是,要不要去看醫生?可以看醫生,佛不反對。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教誡弟子可以接受四種供養。第一個是飲食,每天出去托缽,人家給一缽飯,可以接受。第二個是衣服,衣服穿壞了、穿破了,可以接受衣服。第三個是臥具,晚上睡覺,因為佛當年在世那個地方是熱帶,生活很簡單,不需要很多衣服,三衣足夠了。晚上這三件衣當被子蓋,下面有一塊布鋪在地面上,這叫臥具,這就可以接受。第四種,生病的時候接受醫藥。所以佛門不禁止,生病看醫生不禁止,生病應該看醫生。真的,像山西小院,醫生宣布不能治了,你就一心念佛,不要求長壽,不要求病好,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如果你壽命沒有到,就會好,壽命到了,你就到極樂世界去,好事情,不是壞事情。所以他心境非常平和,沒有恐懼、沒有憂慮、沒有煩惱,這對於醫療上起很大的作用。醫生給病人治病是緣分,什麼緣分?病人對醫生有信心,對醫藥有信心,大夫對病人也有信心,這個病就能治得好。如果沒有信心,對醫生懷疑,對藥物也懷疑,這個病一點辦法也沒有,再高明的醫生也不行,也治不了他的病。可見得人在生病的時候,能不能完全恢復健康,意念是第一,比什麼都重要。這就是佛經上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原理就是此地所說的出生無盡、普周法界,理在此地,這是理論。

  三遍,後面這一種非常重要,「含容空有」,這是自性原本的心量,那個量多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現在心量變成這麼小,兩個人都不能包容,甚至於小到什麼程度?自己對自己都不能包容。為什麼?自殺的不就是這個事情嗎?他為什麼自殺?自己對自己都不能包容,真可憐!不知道自己的心量原本跟虛空法界一樣。所以量大福大,這是一定的道理。學佛人要學把心量拓開,能包容一切,從哪裡學起?從冤親債主開始。這個人是我冤家對頭,不要說看見,聽到名字我都討厭他,從包容他開始。我教過不少人,怎麼下手?給他供個長生牌位,供在你家佛像面前,拜了佛之後,拜他一拜。有人告訴我,真做,拜了三年,法師,我見到他還是討厭,怎麼辦?我說你還不夠,你再拜三年,那個怨恨就自然化解。他對我不善,我對他善,時間久了就會回頭,回頭之後就是好朋友了。不給人樹敵,不給一切眾生樹敵,你的心多平和,理得心安,道理明瞭之後,心就安了。

  這裡結論告訴我們,「一切染淨之法,皆攝於如來之性」,這就是真如,所以叫如來藏。這是佛學的名詞,叫如來,叫藏,含藏在其中。「易言之」,我們現在話講,換句話說,「則真如攝一切法,如來藏一切法」,這個藏就是收藏的意思,如來藏一切法。《楞伽經》第四卷有這麼一段話,「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眾生」,這句話說得好。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叫藏識,就是含藏一切善不善的種子。善的種子在六道裡面就是三善道的業因,他為什麼生到三善道,不善的種子就是生三惡道的業因,三惡道是餓鬼、畜生、地獄,三善道是人道、天道、阿修羅道。阿修羅也算是善道,阿修羅、羅剎可以說是天神,也可以說是大魔頭、大鬼王,他的福報跟天人相當,福報非常大,住在天上。過去生中修福,跟諸天修福是一樣的,不會比人差。他為什麼不是天而屬於阿修羅?修福他有好勝心,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有競爭的心。燒香,我聽說現在過年的時候燒香,寺廟裡有價錢的,第一炷香好像是多少萬,第二支香減一等,有這樣的。他一定要燒頭一炷,好勝、爭強,真修福報,果報是阿修羅,果報是羅剎,他的心不善,但是真修福。天人,天人修大福報,沒有不善的心,就是沒有跟人競爭的念頭,沒有傲慢,也沒有願求,那個福報純,就是他並沒有要求的,沒有附帶要求的。可是有一類人修福報他是有求,是附帶有條件的,不是一個單純的,所以雖然修同樣的福報,感的果報不相同。

  這就是說,不但是六道如此,如來藏,如來藏還包括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裡面的佛。為什麼?因為他們所用的心是阿賴耶,就是用妄心,他不是用真心。用妄心,為什麼會生到淨土?這個道理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真正的佛子,佛弟子,依教奉行。佛教我們什麼?教我們斷惡修善,標準就是十善業道,真正依照十善業道的標準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個人生天。再提升,轉迷為悟,了解這個世間的現象,《華嚴經》講得最清楚,相有性無,事有理無。性相雖然不相到,它也不妨礙,真性不妨礙妄相發揮,妄相不妨礙真性如如不動,它不妨礙。能守住真性,觀察幻相,不生煩惱,他生智慧,不生煩惱是自受用,生智慧是他受用,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為什麼智慧不是自受用?自己沒有問題,自己是清淨平等覺,沒有問題。可是六道十法界的眾生有問題,六道有生死的問題、有苦樂的問題,四聖法界裡面有不能見性的問題。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應化在其中,幫助這些人解決問題,這要智慧。所以智慧是他受用,不是自受用,自受用是清淨平等,他受用是覺。

  所以《楞伽經》上說得好,它是善的因,也是不善的因,善的因在六道裡頭,三善道的因,不善的因是三惡道的因。因,我們都有,善因也有,惡因也有,每個人都具足,但是因要變成果,當中要緣,沒有緣它不能結果的。好像樹的種子,我們以桃,桃的種子是因,單單有桃核,如果它沒有土壤、沒有水分、沒有陽光、沒有肥料,它長不好,長不出來。陽光、水分、土壤這些都是它的緣,緣具足,它就能生長,它就能結果。所以佛法強調緣生,不強調因生。沒有因是決定不能成就的,為什麼不強調因生?因是各個人都有。每個人有成佛的因,有成菩薩的因,換句話說,十法界的因統統具足,沒有一個是有欠缺的,所以就不強調因,特別強調緣。緣是什麼?緣是現前的念頭。你本來有佛的因,你現在念佛,那你將來決定成佛,你緣接上了。所以念佛是個緣,學佛是緣,成佛是果,這是好的。不好的呢?鬼不好。你有沒有鬼的因?有!鬼的因是什麼?貪心,你見到財色名食睡都想貪,那你就接上鬼的緣,來生到哪裡去?到鬼道去。地獄因有,地獄因是什麼?瞋恚,嫉妒、傲慢都是屬於瞋恚的因。這些行為要是常常發現,不是好事,跟地獄的因接上緣,那就到地獄道去了。所以,到哪一道去,沒有主宰,佛菩薩不主宰這個事情,上帝、神仙也不管這個事情。閻羅王有沒有?有,他也不管這個事情。誰在主宰?自己的念頭在做主宰,善的念頭決定感三善道,惡的念頭決定感三惡道,這是真正的原因,我們不能不知道。

  都搞清楚了,理論上因搞清楚了,我們自己這一生當中,想到哪一道去就跟哪一道結緣,不想到那一道去,把那一道的緣統統斷掉。貪瞋痴是三惡道的緣,我能夠於一切法,總的來說,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面對著這些不貪、不瞋、不痴。不痴就是對於它的事實真相了解,佛說的,相有性無,事有理無,再給你講得清楚一點,「當相即空,了不可得」,所以我們在現實環境裡面不起貪瞋痴。不起貪瞋痴,反過來是起什麼?起戒定慧。戒是什麼?好德是戒,定是好清淨,慧是通達明瞭。戒定慧跟貪瞋痴是相對的,貪瞋痴放下,戒定慧就現前。由此可知,任何一個人在這一生當中,甚至於生生世世,一切染淨苦樂自己負責任,不可以怨天尤人,怨天尤人那是很大的過失,那是錯誤的。為什麼?天沒有給你主宰,人也沒有給你妨礙,完全是自作自受。所以,自己對自己要負責任,這是真正覺悟的人,真正聰明的人,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古德講「自求多福」,這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這是一句真話,不騙人,自求多福,不造罪業。殺生要償命,欠債要還錢,因果通三世,不是這一世就完了。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