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經科註
【三十七道品】
《三藏法數》﹝出法界次第﹞
(科註第613頁倒數第2行)
「道」即能通之義,「品」猶類也。合四念處等法門為三十七,皆是入道淺深之氣類,故云道品也。
(一) 四念處,「念」即想念,「處」即身受心法也。
㈠ 身念處,謂觀此色身,皆是不淨也。
㈡ 受念處,謂觀領受好惡等事,悉皆是苦也。
㈢ 心念處,謂觀此識心生滅無常也。
㈣ 法念處,謂觀諸法從因緣生,皆無有我也。
(二) 四正勤,「正」謂不邪,「勤」謂不怠。
㈠ 已生惡,令永斷。謂一切惡法,若已生者,當精勤一心決剔,令其永斷除也。
㈡ 未生惡,令不生。謂一切惡法,若未生時,當精勤一心遮止,令其不復萌生也。
㈢ 未生善,令生。謂諸善法,若未生時,當精勤一心勇猛,令其發生也。
㈣ 已生善,令增長。謂諸善法,若已生者,當精勤一心修習,令其增長也。
(三) 四如意足,謂所修之法,如願滿足也。
㈠ 欲如意足,謂希慕所修之法,如願滿足也。
㈡ 精進如意足,謂於所修之法,專注一心,無有間雜,如願滿足也。
㈢ 念如意足,謂於所修之法,記憶不忘,如願滿足也。
㈣ 思惟如意足,謂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願滿足也。
(四) 五根,「根」即能生之義,謂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也。
㈠ 信根,謂信於正道也。
㈡ 精進根,謂修正法無間無雜也。
㈢ 念根,謂於正法記憶不忘也。
㈣ 定根,謂攝心不散也。
㈤ 慧根,謂於諸法觀照明了也。
(五) 五力,「力」即力用,謂能破惡成善也。
㈠ 信力,謂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也。
㈡ 精進力,謂精進根增長,能破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事也。
㈢ 念力,謂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也。
㈣ 定力,謂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發諸禪定也。㈤ 慧力,謂慧根增長,能遮止三界見、思之惑,發真無漏也。
(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見、思惑者,分別曰見惑,貪愛曰思惑也。真無漏者,謂阿羅漢斷見、思惑盡,不漏落三界生死,異於初果等,故名真也。)
(六) 七覺分(七覺支),「覺」即覺了,「分」即支分。謂此七法,各有支派分齊也。
㈠ 擇覺分(擇法覺分),謂揀擇諸法之真偽也。
㈡ 精進覺分,謂修諸道法,無有間雜也。
㈢ 喜覺分,謂契悟真法,得歡喜也。
㈣ 除覺分,謂斷除諸見煩惱也。
㈤ 捨覺分,謂捨離所見念著之境也。
㈥ 定覺分,謂覺了所發之禪定也。
㈦ 念覺分,謂思惟所修之道法也。
(七) 八正道(八聖道分),不邪曰「正」,能通曰「道」。㈠ 正見,謂能見真理也。
㈡ 正思惟,謂心無邪念也。
㈢ 正語,謂言無虛妄也。
㈣ 正業,謂白淨善業也。
㈤ 正命,謂依法乞食活命也。
㈥ 正精進,謂修諸道行無間雜也。
㈦ 正念,謂專心憶念善法也。
㈧ 正定,謂一心住於真空之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