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36O》,請看第三十二句:

  【明主者有三懼。一曰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二曰得意而恐驕。三曰聞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三《說苑》。『得意』就是順心如意而有所成就,或引以自豪。『至言』,最美善的言論、最合宜的道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英明的君主有三種恐懼:一是身居高位而怕聽不到別人談論他的過失;二是事事稱心如意而怕變得驕傲起來;三是聽到天下非常有道理的話,而怕不能實行。這三句都是一個明智的君主所戰兢惕厲的,時時要以這三句話來警惕自己。

  首先我們看『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處尊位的人,何以不容易聞聽到自己的過失?因為一個人高高在上,又掌握權勢,很多人都會有求於自己。那他們怎麼樣來有求於自己?大多都是通過諂媚巴結,讓你高興,這樣你才能夠幫他做事。所以在《群書治要.韓子》(也就是《韓非子》)上告訴我們,一個明智的君主要能夠判別身邊的臣子,哪些是忠臣,哪些是奸臣。要任用君子,遠離小人,事業才能興盛發達。

  什麼樣的人是奸臣?奸臣有什麼樣的特徵呢?《韓子》上說,奸臣有一個最大的特徵,「凡姦臣者,皆欲順人主之心,以取信幸之勢者也。是以主有所善,臣從而譽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毀之」。這就是奸臣、小人最大的特點。凡是奸臣都是順著君主心意的人。為什麼?他是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君主或者說領導者的寵幸和信任。所以君主認為好的,他一定跟著讚歎,也說它好;君主認為不好的、君主所憎惡的,他也一定跟著詆毀。假如君主身邊任用的都是這樣的人,那這個事業就不可能興盛了。這也是提醒君主、領導者要慎用人才,特別要小心這些奸佞之人。因為他這樣做,可能是對你有所企圖,想從你這裡獲得利益才這樣做的。

  在《新序》上就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說齊國有一個田巴先生,他內在的修行非常地好,所以聲名在外。齊王聽說田巴先生很聰明、很有智慧,就召他進朝,問他怎麼樣辦理政治。結果這一天,田巴先生穿了一件新做的衣服,把鬍鬚、頭髮也都修飾得很整齊,戴上帽子,束好腰帶,打扮一新之後就回過頭來問他的寵妾,說:「你看,怎麼樣?」他的寵妾就說:「佼」。意思是說美極了、很漂亮。他要出門的時候,又問他的侍從,說:「你看,怎麼樣?」他的侍從也說:「佼」。意思是說很漂亮。結果他路過淄水的時候,面對著淄水看自己的影子,愈看愈發現其實自己長得很醜陋。

  這件事就讓他深受觸動。他去見齊王的時候,齊王問他應該怎麼樣辦理政治,他怎麼回答的?他說:「辦理政治最重要的就在於正身,而正身的根本在於左右的群臣,你左右所任用的是哪些人。今天大王要召見臣的時候,我穿了一件新衣服,把頭髮、鬍鬚都修整一新,將要出門的時候,就問我的寵妾,寵妾因為愛臣的緣故,就阿諛奉承地說『很漂亮』。將出門了,又問我的侍從,侍從因為畏懼我的原因,他也說『很漂亮』。後來當我路過淄水的時候,觀察水中的倒影,才知道自己實際上很醜陋。而現在齊王您身邊的臣子、寵妾,阿諛奉承、畏懼大王,對大王有所祈求的人,可不止兩個。如果齊王您能夠面臨淄水,查看自己的過惡,有過失馬上就改正,這樣齊國就能夠得到很好的治理了。」這個田巴先生也很有智慧,你看他早晨要去見齊王之前,遇到了這件事,他就借題發揮,以此來勸諫齊王要任用能夠犯顏直諫、指正自己過失的人,而要遠離那些阿諛奉承、諂媚巴結的人。

  為什麼要遠離阿諛奉承、諂媚巴結的人?因為一旦一個人喜歡聽諂媚巴結的話已經習慣了,久而久之他就認為自己就像人讚歎的那麼好,自以為聖明。當別人再來指正你的過失的時候,你就聽不進去了,甚至會認為別人是雞蛋裡頭挑骨頭,是故意挑剔。所以為什麼人的權位愈高、聲名愈大,或者愈有錢,愈聽不進別人的批評建議?因為這些地位、聲名、財富使你愈來愈驕慢,因為有求你的人愈來愈多,經常讓你受到肯定、受到讚歎,諂媚巴結的話聽得愈來愈多。這樣的人就很難聽進批評建議的話,哪怕人家是善意的建議。所以有的時候所有身邊的人,都知道這個人出了問題,只有一個人不知道,那就是自己。為什麼別人不敢給你提建議?因為勸告你,你也聽不進去,自以為是。所以別人提了也是白提,怕和你再結下怨仇。如果這個人是君主呢?身邊的人就更不敢輕易地提建議了。因為君主一不高興,盛怒之下很可能就下令把這個人給殺了,這不是白白丟了一條性命嗎?

  在《後漢書》上也總結秦朝滅亡的規律,這樣說道:「秦之將亡,正諫者誅,諛進者賞,嘉言結於忠舌,國命出於讒口。」秦朝為什麼會滅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夠諫諍的人被誅殺,阿諛奉承的人受到賞賜,善言凝結於忠臣的口中說不出來,不敢說,國家的命令都是出於讒邪之人的口中,這是導致秦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特別是在秦二世的時候,他身邊的臣子趙高就是韓非子所說的奸佞之臣。趙高看到秦二世喜歡恣意遊樂、放縱自己的情欲,便趁機對他說:「當皇帝的之所以尊貴,就是因為他能夠為所欲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就是因為讓人們感覺他像神明一樣。只有得到人民的仰望,君主才能夠被尊重。我們看神明,神明是只能聽說,而不能露面的,所以不能讓大臣總是能夠見到皇帝,這樣才能夠顯示出皇帝的威嚴。」結果秦二世就信以為真,從此之後就不輕易露面了,導致的是趙高專權。當秦二世最後喪身亡國的時候,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被趙高給蒙蔽了。所以一個人聽不進自己的過失,確實是處於危險的境地。

  我們在現代社會,要非常地清楚,能夠真正指正自己過失的人很少了。所以那些能夠犯顏直諫的人,往往是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也是我們最值得珍惜的人。他們經常直言不諱地指正你的過失,可能讓你一聽都很難接受,但是細細想來,他們所說的話往往是一針見血,說得非常精闢。所以我們應該最感激誰?最感激的不是那些阿諛奉承、肯定巴結的人,而是那些能夠指正自己過失的人。

  有一位朋友,他在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之前,夫妻關係非常地不好,因為他的妻子非常地嚴厲,一批評他就沒完沒了,一開口說就要說幾個小時,讓他非常地苦惱。後來就想,要不就和她離婚算了。結果學了傳統文化之後,他遇到了一位很有智慧的老師,就向他請教應該怎麼辦。這個老師聽完之後就對他說:「你妻子所說的話,一百句中有沒有一句是對的?如果她批評了你一百句,有九十九句都是錯的,只要有一句是對的,你能夠採納接受這一句就好了,那九十九句都可以忽略不計。」他一聽之後,從此就採納了這個方法。結果他的妻子一罵他,他就去聽哪一句是對的,結果他愈聽愈覺得她說得對,愈聽愈覺得她指出的全都是自己的缺點,妻子把自己的缺點看得一清二楚。結果怎麼樣,結果他愈聽愈高興,還聽出法喜來了。

  又有一次,他的妻子把他罵了兩個小時,這個妻子也是夠可以的了。但是兩個小時之後,他不僅沒有生氣,還端了一杯水放在了桌子上,對他的妻子說:「妳休息休息,罵了兩個小時也挺累的了。」確實,你看罵了兩個小時連續不中斷,這個罵的人也是很辛苦,他從內心感激妻子指正他的過失。結果怎麼樣?這種態度讓妻子覺得很意外,她說你今天這是怎麼了?他就很誠懇地說:「我確實非常感恩妳多年對我的提醒,妳所說的話全都是指正我的缺點,把我的毛病看得一清二楚,所以我特別地感謝。」正是這樣一種不對立的、感恩的態度,終於感化了他的妻子,。所以他們不僅沒有離婚,現在夫妻感情還非常好,家庭和睦幸福。

  看了這個故事之後,我們要舉一反三。我們很多人可能聽了趙簡子和周舍的故事很羨慕,說我們身邊要有一個像周舍這樣的人就好了,看到我的過失就給我指正。實際上我們仔細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呢?我們的父母、妻子、丈夫、兄弟、姐妹,我們身邊至親的好友,他們都是這樣,看到我們的問題就指正我們的缺點的人,這是對我們最愛護、最關心的人。所以他往往不考慮你能不能接受他的批評和建議,他重視的是能夠觸動你的心,讓你認識到自己的過失,能夠有所改正。

  趙簡子曾經說:「趙厥愛我,尹鐸就不愛我。為什麼?因為趙厥在向我進諫的時候,一定是在沒有人知道的地方,而尹鐸在進諫的時候,就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質問我,一定要讓我出醜。」所以趙簡子認為尹鐸不愛他。尹鐸怎麼說?尹鐸說:「趙厥他顧惜的是君主您的臉面,怕您出醜,而不顧惜您的過失;而我是顧惜您的過失,而不顧惜您的顏面。如果不在大庭廣眾之下質問您,怕的是您不會改變。」

  我們看了這個故事,不要覺得趙簡子他分不清誰是良臣,誰是可以犯顏直諫的人,實際上恰恰相反,這一個典故正說明了趙簡子的賢德。為什麼?因為古人說「人主賢,則人臣之言刻」。如果這個人主,這個君主,領導者非常地賢德,他的臣子對他的要求才會非常地嚴厲,對他的批評才非常地徹底。他有像尹鐸這樣能夠在大庭廣眾之下當面斥責他的臣子,當面質問他的臣子,恰恰說明了他的胸懷很廣大,他能夠任用這種犯顏直諫的人。

  關於趙簡子的典故有很多,確實每一個典故都給我們很深的啟發。在《呂氏春秋》上也記載,趙簡子把他的一個叫欒徼的臣子給沉到河裡面了,為什麼?他說:「我曾經喜歡音樂、美色,欒徼就把這些給我送來了;我曾經喜歡宮室樓台,欒徼就把它給我建設好;我還曾經喜歡良馬和善於駕馬的人,結果欒徼也給我送來了。而我現在喜歡賢士已經六年了,但是欒徼卻沒有給我推薦過一個賢人,這是在助長我的過失,而減損我的美德。」所以這個評論說,能夠以理督責臣子,就是能夠用道義來督察要求他的臣子,可以說趙簡子做到了。能夠做到這一點,君主就可以和臣子共同做善事,而不可以和他們共同做錯事;可以和他們一起做正直的事,而不可以跟他們一起做邪妄的事。

  趙簡子的這件事,也表明了他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善於引導臣子去做正當的事,而且認為臣子最重要的職責有兩個:第一,就是能夠犯顏直諫,能夠指正君主的過失;第二,就是能夠為領導者舉薦人才。所以我們中國人考察一個人的政績,也是從這兩方面來進行考察。在古代能夠做宰相的人,並不是那個最能幹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是最不嫉賢妒能的人,他能夠把人才選拔任用在合適的職位上,這樣的人往往成為宰相。就像我們一個學校的校長,誰來當校長?不是那個講課最好的人,講課最好的人是老師。校長的責任就是能夠把那些講得好的人,言行一致的人,請來授課。他不嫉賢妒能,不怕別人的影響超過自己,這樣的人可以當校長。

  所以你看很多人說中國古代的制度它是不健全的,沒有監督機制等等,實際上恰恰相反,中國古代的人才選拔機制、監督機制非常地健全,而且相對於西方的一些制度更加地合理。合理在什麼地方?合理在它讓人更加地有德行,而不是讓人互相競爭、互相嫉妒。譬如說在人才選拔機制上,西方人講競爭上崗。在改革開放之後,很多人認為競爭是一種美德,我們要吸取借鑑。但是我們看,競爭往往引起的是對立,是你死我活,競爭向上提升就是鬥爭,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鬥爭向上提升就是戰爭,戰爭向上提升就是世界末日。我們怎麼能說它是一種可以借鑑的品德?

  所以中國古人從小就講禮讓、謙讓、退讓。所以他也通過制度培養起人們禮讓、謙讓、退讓的品質,把那些能夠舉薦賢才的人,選拔到領導位置上。愈是能夠給國家選拔德才兼備的人才,這樣的人政績愈好,愈受到重用和提升,結果怎麼樣?結果形成了人才輩出的局面。這個領導者不會擔心,說我推薦了他,他以後會超過我,這樣的心胸就比較狹隘、比較自私了。中國古人他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怎麼樣?所以他通過制度引導人們,你愈是推薦德才兼備的人,這個推薦的人也連帶受到獎賞。

  再譬如犯顏直諫,君主都知道,聽不到自己的過失很危險,那怎麼樣?必須得鼓勵人們犯顏直諫。怎麼鼓勵?古代設立了諫官制度,這個諫官的級別不高,但是他對誰的問題都可以舉諫。而一旦他所建議的是真實的、是合理的,被國家採納了,這個諫官就迅速地提升。因為他的級別很低,但是他所提出的建議合理,被國家採納,迅速就提拔。結果怎麼樣?結果大家都紛紛地願意給君主,還有那些大臣提建議,提批評意見,而且還不能夠提那些虛妄的、不真實的諫言。所以中國古人這些制度,它很合理、很健全,只是我們沒有認真地去學習和研究它。

  還有史官制度,也是起到了監督的作用。左史記事,右史記言,君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有史官秉筆直言。秉筆就是他要把君主的言行,非常認真地記錄下來,不能夠文過飾非,這樣的史官才被稱為正直的史官。所以這些制度都起到了監督的作用,而且這個制度引起的不是人與人之間的對立與紛爭、嫉賢妒能,而是讓人心量愈來愈打開。這個就是我們講,古人其實都是通過各種制度,來培養人們樹立起良好的品德,社會上鼓勵人們形成什麼樣的品德,制度上就會有相應的措施,鼓勵人們培養這種美德。

  我們看了欒徼的故事,也給我們很多的啟發。有一個朋友,他非常善於言辭,因為和我是好朋友,經常讚歎我。後來我們學了《群書治要》之後,有一次我就告訴他,我說我要把你沉到河裡去了。他覺得很奇怪,他說為什麼要把我沉到河裡去?我說你去看一看趙簡子和欒徼的故事就明白了。結果他看了這個故事,從此以後就變了,變成什麼?經常給我提一些建設性的意見,看到我有問題就及時地指出來。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自己的朋友之所以喜歡讚歎自己,還是因為自己喜歡聽這些話,這個問題其實不是出在朋友的身上,是出在自己的身上。

  但是後來他批評得多了,我又對他說,我說我從小就是因為母親批評得太多,所以很沒有自信,我說你還是不要經常批評我了,還是要給我適時的鼓勵。結果他又變換了方式,經常適時地鼓勵我,給我信心。我自己就是一個不能夠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人,遇到問題總是向外求,去責備別人。

  在《賈子》上就記載,說梁懷王曾經問賈子,現在把能夠得到天地之道的人,稱為「先生」,這是為什麼?賈子就說,「先生」這個號是一個泛稱,大可以稱國君,中可以稱卿大夫,下可以稱一般的平民百姓。如果為其正名的話,它不叫「先生」,而是「先醒」,也就是說「先生」是來自於「先醒」,就是先覺醒。有的君主沒有學治國之道,終日茫然不明得失,不知道治亂存亡的根本原因,每一天匆匆忙忙,就像喝醉了酒一樣。而賢明的君主好學不倦,勤於治國之道而不覺疲倦,所以他很聰慧,較先的(就是比較先的)就明白了治國之道。一旦治理國家,他就知道怎麼樣把國家治理好,國家還沒有混亂,他就知道國家混亂的原因;國家還沒有安定,他也知道如何使國家安定;國家沒有危亡,他也知道它危亡的根源何在。這樣的人稱為「先醒」,就是先覺悟、先覺醒。

  我們學了《群書治要》之後也有這樣的感觸,我們到了一個地方,譬如說一個企業、一個團隊,這個團隊的問題在哪裡,怎麼樣把它治理好,它混亂的原因是什麼,如何使它安定,它危亡的根源何在?你讀了《群書治要》之後就一目了然。

  《賈子》上接著說:「世間的君主,有先醒者,有後醒者,有不醒者。」它還分別舉了三個例子。

  首先是「先醒者」,舉的是楚莊王的故事。楚莊王與晉國交戰,結果大獲全勝。回來的時候路過了申侯的封地,申侯就為他進奉飯食。但是到了中午了,楚莊王還是沒有吃飯。申侯就過來請罪,楚莊王說:「這不是你的過失,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君主是賢明的君主,又有賢師來輔佐,這樣的人可以稱王;君主是中等的君主,又有良師來輔佐,可以稱霸;君主是下等的君主,而群臣又沒有一個能趕得上他,這樣的人一定會滅亡。』現在我是下等的君主,而我的群臣之中又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我。而我也聽說過,這個世間不會缺少賢德的人,而天下有賢德的人卻不被我所用,我卻得不到,像我這樣的人生活在世上,還吃什麼飯?」你看看這個楚莊王,雖然戰勝了晉國這樣的大國,他的道義都能夠使諸侯順從,但是他還在想著怎麼樣得到賢良的人來輔佐自己,為了這件事,到了中午該吃飯的時候了,都吃不下飯去。這樣的人可以稱為明君,被譽為「先醒者」。

  還有一個「後醒者」,講的是宋昭公的故事。宋昭公逃亡到了邊境,喟然嘆了一口氣說:「唉,我知道我所以滅亡的原因了。自從我稱王之後,在我身邊侍奉的人有數百人,沒有一個人不說我是聖明的君主。在內聽不到自己的過失,在外也聽不到自己的過失,所以才淪落到今天的地步。我今天有這樣的困境也是罪有應得。」從此以後,他洗心革面,白天學道,晚上講道,就這樣勤學不厭。兩年之後,他的美名遠聞,宋人又把他迎回來,重新使他復國,最後他也成為一代賢君。死後,人們送給他一個諡號,稱為「昭公」。這個例子就是說,他失國之後才醒悟了存亡的原因,所以被稱為「後醒者」。

  還有一個人就是「不醒者」。虢國的國君因為驕縱放逸、自吹自擂,諂媚巴結的人都受到重用,任人唯親,犯顏直諫的臣子被誅殺放逐,致使政治一片混亂,整個國家人民都不服從他了。後來晉國就舉兵討伐他,虢君就被迫出走。當他逃到一個水澤地的時候說:「我渴了。」他的車夫就給他敬獻了一杯清酒。過了一會他又說:「我餓了,想吃飯。」他的車夫又給他敬獻了一些肉乾、乾糧等等。虢君就感覺到很高興、也很奇怪,說:「從哪裡來的這些東西?」車夫就說:「我已經儲備很久了。」虢君就問:「你為何要儲備這些東西?」車夫說:「是為了國君您逃亡的時候,防備路上飢渴而準備的。」虢君就問:「你早就知道我有逃亡的這一天嗎?」車夫說:「我知道。」虢君又問:「那你既然知道,為什麼不勸諫我?」車夫說:「因為您喜歡聽諂媚巴結的話,而厭惡正直的話,如果我過去勸諫的話,恐怕早就沒命了。」虢君聽了之後勃然大怒,於是這個車夫趕緊謝罪,他說:「對不起,我的確有些言過其實了。」虢君問他:「那我為什麼會逃亡?到底是什麼原因?」車夫說:「國君您不知道,您之所以逃亡,是因為您太賢明了。」虢君就說:「賢明是可以使人生存的,我卻落得了逃亡的地步,這是什麼原因?」車夫就說:「因為天下的君主都不賢德,只有君主您賢德,所以才會逃亡。」虢君聽了之後就喜笑顏開,說:「唉,你看,是賢德使我落得了如此困苦的境地!」後來,他走到山中,又睏又餓,很疲倦,枕著車夫的腿就睡著了。這個車夫怎麼做的?這個車夫趁他睡著時把自己的腿撤走,用一個石塊代替,自己也離去了。而這個虢君就餓死在山中,最後被禽獸所吞食。這就是一個已經滅亡了還不醒悟滅亡原因的人,這被稱為「不醒者」。

  這幾個故事可以說對比鮮明,告訴我們什麼叫「先醒」,什麼是「後醒」,什麼是「不醒」。你看這個車夫對虢君這樣地忠心,虢君逃亡的時候還跟著他一起逃亡,還為他準備了逃亡的清酒和乾糧,確實是忠心可嘉。在逃亡的途中,車夫還想勸諫君主,告訴他為什麼如此落魄。但是君主卻不願意接受勸諫,仍然喜歡聽逢迎巴結的話,最後,這個車夫看他不可救藥,才不得不離他而去。所以說,並不是我們身邊沒有賢明的臣子,而是君主不夠賢明,不願意聞聽自己的過失。所以只有賢君才能夠任用那些能夠一心一意輔正他,可以犯顏直諫、能夠給他指正過失的人。

  下面我們看『得意而恐驕』。

  在春秋的時候,孫叔敖做了楚國的令尹,就是做了楚國的宰相,結果全城的官吏、百姓都來祝賀。到了最後,有一個老人穿著喪服來表示哀憐。你看他要做宰相了,大家都很高興地向他祝賀的時候,卻有一個人穿著喪服來了。孫叔敖是怎麼做的?孫叔敖這個人就很謙虛,他馬上走上去請教,他說:「楚王不知道我德才不佳,才讓我忝居高位。現在人們都來祝賀,只有你最後來表示哀憫,難道有什麼道理要告訴我嗎?」老人說:「有。你今天身分高貴了,而如果對人驕傲,老百姓就會遺棄你;你的官位很高了,卻擅用職權,那國君就會捨棄你;你今天的俸祿很厚重了(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薪水很多了),如果還不知足(像我們現在的領導幹部,還要貪污受賄),那你的禍患就要來了。」你看這三句是多好的提醒。當領導者的「得意而恐驕」,得意了就容易驕傲起來,所以這個老者提醒孫叔敖不能傲慢、不能擅權、不能貪婪。

  孫叔敖聽到這裡不僅沒有生氣,馬上對老者講「敬受命」,恭恭敬敬地接受您的教誨,「願聞餘教」,還請您再接著把道理講給我聽。你看他有這種受教的態度,這個老者也就願意再給他更多的教導。老者就接著說:「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謹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意思是說,位置愈高,但是態度要愈謙卑,這就是「位已高而意益下」。官位愈來愈高,心愈小,就是你官位雖然很高了,但是心思愈來愈細膩、愈來愈謹慎,怕做錯事。「祿已厚而慎不敢取」,俸祿很豐厚了,反而更加謹慎,不敢貪取。你能夠守住這三個精神,就能夠讓楚國大治了。後來孫叔敖接受了老者的教誨,依教奉行,很快就把楚國的政治辦得很好。

  所以我們考察歷史,發現那些凡是能夠把國家治理得好的領導人,確實都能夠做到得意但是愈來愈謹慎小心,愈來愈恭敬謙卑。譬如說,《韓子》上記載著一個周文王的故事。文王去討伐崇國,路過了黃鳳舊城的時候,他的襪帶開了,他左右看了一看,發現沒有一個人可以為他繫襪帶的,結果文王自己就把襪帶給繫上了。姜太公看了之後就問:「君王您為什麼要自己繫上這個襪帶?」文王說:「我聽說,上等的君主,和他相處的人都是他的老師;中等的君主,所交往的人都是他的朋友;而下等的君主,所交往的人都是他指使的人。我雖然不賢德,但是和我相處的人都是先君的舊臣,所以沒有人可以被我指使、幫我繫襪帶的。」正是因為文王的謙敬禮讓,才使臣下心悅誠服,最終推翻了商紂的統治。

  文王這種禮賢下士、尊重臣民的態度,被他的兒子周公繼承了下來。在《史記》上記載,周公的兒子伯禽要代周公去魯地就任的時候,臨行之前,周公就反覆地告誡伯禽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當今成王的叔父,對於天下而言,身分也不低賤了。但是我在洗頭髮的過程中,還要多次停下來去接見賢才;吃飯的時候,也是因為接待賢士而多次被打斷。即使我這樣地謙敬謹慎,還恐怕失去天下賢德之人。所以你到了魯國一定要謹慎,不要因為你是國君的原因,就驕慢讀書人,驕慢士人。我聽說,道德品行寬廣博大卻又堅持恭謹的人才會榮耀;土地廣闊富饒卻又堅持節儉的人才會安樂;高爵厚祿卻又堅持謙卑的人才會尊貴;兵員多、武器精銳但又保持戒懼的人才會獲勝;聰明機智卻又保持愚拙姿態的人才會受益;博聞強記卻又保持淺陋態度的人才會更加廣博。這六種操守,都是謙虛的美德。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但是不謙虛的就會失去天下、敗亡自身,桀、紂就是這樣的人,能不謹慎嗎?所以《易經》上說:『有一種處世之道,大可以保住天下,中能夠保住國家,小能夠保住自身,說的就是謙。』」所以《易經》上說:「謙卦六爻皆吉」,在所有的六十四卦之中,只有一卦是六爻皆吉的,這一卦就是謙卦。

  在《說苑》上也記載,說周公代理天子之位七年,在這七年之間,他以拜師之禮去求見的人有十個人,以朋友之禮去求見的人有十二個人,在那些貧寒之士之中,可以優先見到周公的人有四十九人,他舉薦提拔的德才兼備的人才有上百個,受他教導的讀書人有上千人,而在驛館中接待的前來朝見的有上萬人。

  假設周公因為自己高高在上,而表現出驕慢的態度,天下真正的賢士就很少有來見他的了,即使有來的,也一定是貪圖財利、尸位素餐之人。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如果領導者驕慢吝嗇,不可能感召真正的賢才,特別像諸葛亮那樣「人到無求品自高」的人。你看劉備為了求得諸葛亮這樣的賢才,要帶著禮物,非常恭敬地以見師之禮去「三顧茅廬」,諸葛亮才願意出來幫助他。但是出來之後怎麼樣呢?讀書人都有一種道義,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遺餘力地幫助劉備治理國家,竭忠盡智。所以你看,領導者如果想求得像諸葛亮這樣的人,他不為名、不為財、不為利,你不對他尊重,你能招致這樣的賢才嗎?

  當然我們也知道還有一種人,像孔老夫子這樣的人,他是為了文化的傳承,不惜放低自己,去周遊列國,四處奔波,始終為了人文正義而奔走呼號。這是聖人的作為,因為他沒有自己,只有想到文化的傳承、想到天下的太平。而且他即使終身沒有受到明君的重用,從來沒有表現出任何怨天尤人的情緒,像在《論語》的開篇就說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雖然我有德行、有能力,但是別人都不理解我。當然聖人心中不覺得自己有德行、有能力,雖然他的心胸不被人所了解,他的做法也不被人所理解,但是他沒有任何怨怒的表現,不怨天、不尤人。為什麼?因為他周遊列國為的不是自己升官發財,為的是文化能夠傳承,仁愛的學說可以發揚,能夠為國君所用,使國家治理好,天下太平,解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我們看到,他雖然自己不被重用,但是他晚年培養的學生有從政的,有經商的,後來擔任國師的也都很多。不僅如此,他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在這幾千年之中,不知創下了多少太平盛世。現在傳到了海外,受到了世界開明人士的學習和尊重,確實是歷久而彌新。所以,英國著名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先生才說:「能夠真正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唯有中國的孔孟儒學與大乘佛法。」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雖然在歷史上一次一次地被批判,一次一次地被誤解,但是一次又一次地被驗證它是真理,禁得起歷史的考驗,是大浪淘沙的結果。

  我們當代,我們看到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像孔老夫子這樣的聖賢之人,就是我們尊敬的師父上人。他自己什麼都不需要,真正做到了「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幾個字可以說是老法師一生、人生的寫照。自己什麼都不需要,只是看到眾生太苦了,傳統文化沒有人認識到了,如果這一代再不恢復下去,可能傳統文化就斷層了。斷層了之後,眾生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所以他怎麼樣?不顧年邁體衰,已經九十歲的高齡了,還要奔波在世界各國,大力提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傳統文化不僅能夠救中國,而且能夠救世界。所以這樣的聖賢人,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

  經過習主席的號召和提倡,可以說現在國家已經認識到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是卻不知道從何下手。所以師父上人在講經中,經常提醒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有兩個根,第一就是品德的根,要從《弟子規》《十善業道》《太上感應篇》紮根。第二個根就是文字學的根,要從學習中國的文字來學起,從《說文解字》來學起。不認識中國的字,就不能夠深入《四庫全書》,不能夠了解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所以從文字學來學起,你才能夠真正的看到中華文化的美,你對自己的文化才能夠深具信心,不可能不愛國。

  學習的方法是什麼?學習的方法也是要秉持傳統的教學方法,那就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智慧就像《大學》上說的「明明德」,是我們每一個人本來具有的,不是靠學知識、學技能,從外面學得的。所以學習的過程不是一個逐漸增加的過程,而是一個逐漸減少的過程,像老子所說的「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佛法也講「般若無知,無知而無所不知」。但是西方人他不理解這種教學法,也不可能認識到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出聖賢君子,甚至使人成佛、成菩薩。

  所以特別建立了漢學院,希望是用傳統私塾的教學方法,通過「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的方法,培養出真正的聖賢君子,為全世界輸送漢學的人才,可以說是高瞻遠矚。不辭辛苦,不是為了自己名利得失,九十歲高齡的老人他還需要什麼呢?實際上,就是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在這大力地提倡,不惜奔走於世界各國,不顧自己的年邁體衰。所以這樣的一種精神確實鼓勵我們做學生的要起而學習,就把承傳傳統文化做為自己畢生的使命,真正地做到像古人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如果我們再不做的話,傳統文化確實傳不下去了。所以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必須要提起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不辜負師長的教誨和一片苦心。

  我們今天就先學習到這裡,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