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做早晚課的意義-第1022集

  法語:

  學佛的同學們最重要的是早晚功課,早課的用意在提醒自己,希望這一天處事待人接物,不要忘記佛陀的教誨;晚課是反省自己今天有哪些做的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做對了的,繼續要保持;做錯了的,明天一定要改正,這個早晚課做得就有功德了。

  

  節錄:

  學佛的同學們最重要的是早晚功課,早晚功課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不著重形式。早課的用意在提醒自己,希望這一天處事待人接物,不要忘記佛陀的教誨。晚課是反省,反省我今天一天對人、對事、對物,有哪些做的是對的、正確的,有哪些是做錯?做對了的,明天繼續要保持,做錯了的,明天一定要改正,這個早晚課做得就有功德了。決不是敲著木魚念著經,念給佛菩薩聽,早晨念一遍,晚上念一遍,跟自己的思想、言行毫不相關,這樣做早晚課,不但沒有功德,造罪業!

  了凡四訓(第6集) 2001/4/17

  

  造什麼罪業?佛菩薩又不在面前,你頂多塑一個像或者畫一個像;對著塑像、畫像,你都忍心早晨去騙它一次,晚上又騙它一次,你這個心太殘忍了,這是莫大的罪過。今天學佛的人多,真正懂得佛法道理的人不多。特別希望同修們,要懂得早晚課之精神、意義所在,就是此地講的『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天不知道過失,你就『安於自是』,自以為是,這是大病。一天沒有過可改,你就沒有辦法進步。不能進步,換句話說,你決定退步。

  了凡四訓(第6集) 2001/4/17

  

  學佛了,無論在家、出家,無論是在寺院、或者是在家庭,功課決定不能夠中斷,所以祖師給我們訂早晚課誦。早晚課誦是祖師訂的,不是世尊訂的,為什麼?世尊那個時代,四眾弟子都知道用功,而且功夫都不間斷,哪裡還要早晚功課?起心動念念念相應。到後來眾生的根性愈來愈差,煩惱習氣愈來愈嚴重,所以祖師才提倡共修,正式提倡共修是百丈跟馬祖。

  早餐開示 1998/5/20

  

  世尊當年那個時代沒有提倡共修,只有大家在一起聽經、聞法、研教聚會在一處。至於用功修行,各人是各人的事情,所以沒有共修。到後世個人煩惱習氣常起現行,就懶惰、懈怠、散慢,這對於用功是很大的障礙,所以祖師們才提倡共修。共修的意義是依眾靠眾,彼此互相警策、互相勉勵。年歲大的人看到年輕人都用功,自己生慚愧心,不能不發憤;年輕看到人老年人用功,能夠激發自己修學的心態。這是共修真正的意義跟目的。

  早餐開示 1998/5/20

  

  課誦最低限度是早晚二課,早晚二課的用意是警策我們、提醒我們。並不是說我們學佛,只將早晚功課做好就行了,那差得太遠了,決定不能成就。早課是提醒自己,晚課是認真反省。早課依照儀規做,與《往生論》裡面講五個修行的原則相應,我們身禮佛,心裡面敬佛,受持經教,所以在課誦裡面讀一段經文,接受佛的教誨,今天一天依教奉行,將修學的功德迴向十方,所謂是五念行門。

  早餐開示 1998/5/20

  

  我們修學淨宗目的是要想獲得清淨、平等、覺,所以我們早課選擇的經文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能夠念《無量壽經》全部經文當然是最好,怕的是一些人辦不到,所以只選一品經。這一品經是一切經裡面極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們每天念,學習阿彌陀佛的弘願,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度眾生,四十八願任何一願都含攝其餘的四十七願,願願如是。跟《華嚴經》上所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意思完全相同。

  早餐開示 1998/5/20

  

  晚課我們選擇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這段經文提供給我們反省檢點、改過自新。這段經文它裡面主要的結構,就是五戒十善,它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也就是五戒含攝一切戒法,十善包括所有一切善法,都融會在其中;每天讀,讀得很熟,常常思惟。

  早餐開示 1998/5/20

  

  用什麼方法對治這些煩惱最有效?無過於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憶佛念佛」,這個方法很有效。憶佛念佛不必多,常常想四十八願,仰慕阿彌陀佛,向阿彌陀佛學習,常常想著經典裡面,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所有的教誨,佛教給我們哪些事情我們應當要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佛教我們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做到;佛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遵守,不犯教誡,這就是真修行。這個樣子早晚兩堂課就運用到生活上,完全落實在生活當中,這朝暮二課的功德無量。

  早餐開示 1998/5/20

  

  所以要懂得朝暮二課怎麼個作法,用什麼的態度去做,要用什麼心去做才相應。這是真實將佛法落實在生活當中,否則的話我們想落實也無從落起。有福報的同修們,無論在家、出家,將來你們住持道場,弘化一方,朝暮二課就極重要。你要用真實心中作,感得諸佛菩薩護念,龍天善神護持,你這道場自然就興旺了,自他俱得真實的利益,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早餐開示 1998/5/20

  

  你要把早晚功課用在生活上,一天到晚待人接物、起心動念,不要把這個功夫間斷,能夠將這一句佛號綿綿密密,像《楞嚴經》上所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是什麼?心裡面有,心裡面常常想佛,口裡面常常念佛。特別是在煩惱起來的時候,念頭起來的時候,不管是善念或是惡念,只要念頭起來,馬上就換成「阿彌陀佛」,這就叫功夫,這就是你把早晚課在生活上用上了,功夫就得力。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35集) 19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