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清明節,追思祖德傳家風-第59集

  祖德流芳遠,宗功世澤長。又是一年清明節,中國人緬懷先靈、知恩報本的節日。

  

  在我的家鄉,一直有辦清明會的習俗。在過去的農村,基本上都是合族世代共居,清明節這天,村村寨寨,每個家族都會在族長的召集下,共同上墳祭祖,慎終追遠。之後團聚一堂,設宴開席,商榷議事,把盞敘舊,增進親情。

  我們這支小家庭,從祖父輩開始就遷居到縣城,隨著老輩人逝去,到了我們這一代,已多年沒有與老家鄉親聯絡往來。八年前家族倡修家譜,我才在那一年的清明節,有機會回到鄉村祖地尋根走訪,參加了家族的清明會。

  那年的清明會,家族舉辦了隆重的頒發家譜暨祭祖典禮。近兩百位家族宗親從四面八方趕來,熱鬧非常。看著一個個陌生又親切的面孔,那一刻,我才頭一次體會到什麼是「大家庭」。

  在此之前,我從未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大學畢業後,我就一直居住在省城,從縣城祖孫三代的九口之家,到省城自己的三口之家,成長的旅程,也是離群索居的過程,就像離群單飛的大雁,漸行漸遠。在鄰里間互不往來的現代都市蝸居久了,有時也會覺得落寞。

  而在鄉村家族的清明會上,突然間發現這個世上,自己竟然有這麼多親族,有這麼多人與自己血脈相連,大家因為一個共同的祖先而團聚在一起,熙熙攘攘,其樂融融,當時心裡頗為激動,倍覺溫暖。

  這種溫暖的感受很美妙。世間酬酢,交遊往來,攙雜著是非利害。而清明會上,大家聚首的動機純粹,感念祖恩,和睦親情。這種發自真心的感恩與關懷,讓人心情愉悅,精神舒暢。

  「以利交者,利盡而交疏;以勢交者,勢傾而交絕;以色交者,花落而愛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基於倫常大道的交往,深情厚誼,長久不衰。

  曾經讀過一位作家寫的散文,他這樣描述自己的家庭:「我最大的幸福,是有過五代同堂的人生體驗……我出身寒門,學問不及人,權位不及人,財富不及人,只是長者壽,親人多,叫我哥的上百人,溫情滿滿。」

  「長者壽,親人多」,正是中國式家庭人丁興旺、家道中興的真實寫照。

  記得去年,我生病住院期間,鄰床病友與我是同齡人,彼此都已年過半百,每天來病房對他噓寒問暖的親戚絡繹不絕。雖然有些吵鬧,但那種溫馨和諧的天倫之樂,著實讓人羨慕。

  我在查閱家譜過程中,得知我們這個家族,在歷史上曾有過三百餘年、歷十五代、三千餘人聚族而居、同炊共食不分家的紀錄。而如此龐大的家族,數百年間,族人之所以能做到和諧共處,共生共榮,是因為家族有嚴明的家法家規。

  在先祖製定的家法中,對族人行為作了明確規範:不置僕、不納妾、不賭博、不鬥毆、不淫酒色。並規定:春秋兩季祭祀之時,由族長召集族人聚於宗祠,族長當著大家的面,對孝悌賢良的族人給予表揚獎勵,對品行不端的族人給予勸戒,或予杖擊,若其不肯悔改,則交由官府處治,以儆效尤。

  而位高權重的族長,須由家族公選出德行出眾的族人擔任,秉公辦事,率先垂範。

  家譜中記載,北宋時期,當時因為家族人口眾多,糧食不足,當地官府每年都會劃撥一定數量的貸糧,幫助家族度過難關。後來家族境況有所好轉,族長就主動向官府請求貸糧減半。

  當時有人勸族長,可以照慣例全數接受貸糧,吃不完的糧食可以悄悄賣掉,從中獲利。族長嚴詞拒絕說:「官府因為考慮我家有數千口人,才用國庫糧食恩賜我家,我豈可見利忘義,做對不起國家的事!」

  在先祖擬定的家規中,明確要求族人做到「尊朝廷,敬祖宗、孝父母、和兄弟、嚴夫婦、訓子孫、隆師儒、謹交遊、聯族黨、睦鄰里、均出入、戒遊惰」。這些家規,條條都是修身齊家的金科玉律,永不過時。

  在過去的大家庭,家族不僅是族人賴以生存發展的依靠、聯絡親情的紐帶,也是化解衝突的平臺。族人之間凡產生矛盾糾紛,都是先通過家族內部協商解決。

  在我們家族宗親珍藏的先祖遺物中,有一張光緒二十三年(公元一八九七年)族人立下的合息修睦字據。字據的內容是,當時族中兩位親兄弟,因為合夥做生意,產生經濟糾紛鬧至族中,族長召集眾多長輩從中調解勸和,並讓兄弟倆在族人的見證下立下字據,承諾今後若再起爭執,雙方便各罰銀十二兩,以此規戒兄弟倆和好如初。這張合息修睦字據,正是族人遵祖訓、傳家風的歷史憑證。

  防微杜漸,事半功倍。在家庭矛盾產生的萌芽階段,先通過家族自身的力量去積極化解,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僅促進了家庭和睦,也為促進社會安寧作了貢獻。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千百年來,這種以家族自治為基本構架的社會模式,正是中華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中華文明得以薪火相傳的關鍵所在。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每家每戶,都有各自的祖訓,各自的家風。清明祭祖,我們能銘記踐行先祖遺訓,傳承光大先祖德風,便是對先祖在天之靈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