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釋迦所以興出世 唯說彌陀本願海(系列專題講座之五)——《無量壽經》第一經 念佛法門第一法(2)  

劉素雲老師  2022/6/30  六和小院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交流分享「《無量壽經》第一經,念佛法門第一法」這個小專題。上節課我們重點談的《無量壽經》第一經,今天重點談念佛法門第一法。

這兩節課的內容非常重要,請注意!我用了「非常」兩個字,可見其重要性。它重要在什麼地方呢?打個比方大家就明白了。

比如說我們撒網,每一個網子都要有一個綱繩,有一個詞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綱舉目張」。一拉網子繩,綱舉就目張了。「綱」是網上的總繩;「舉」是提起;「目」是網眼,抓起網上的總繩,網眼就都張開了,比喻抓住事物主要的環節,帶動其他各環節。我們這兩節課交流分享的第一經、第一法,就是我們這次系列專題講座「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的總綱。

因為這兩節課的內容太重要了,我想再利用一點時間把上節課的內容複習一下。

◎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示現成佛,他的使命是什麼?

幫助眾生解決生死問題。

◎他用什麼方法幫助眾生解決生死問題?

講經說法,教化眾生。

◎講哪部經?

講《無量壽經》。

◎為什麼講《無量壽經》?

因為《無量壽經》是佛法第一經。

◎《無量壽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

1. 是唯一一部暢佛本懷的經。

2. 是唯一一部幫助眾生一生成佛的經。

3. 是釋迦牟尼佛唯一一部多次宣講的經。

4. 是釋迦牟尼佛所說一切經中唯一正說。

5. 是唯一一部既契理又契機的經。

6. 是唯一一部既究竟又方便的經。

7. 是唯一一部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共同讚歎、共同宣揚、共同護念的經。

8. 是一部幫助眾生通達甚深微妙法的經。

9. 是一部示現佛法全體的經。

10. 是佛圓滿的智慧、圓滿的流露、一部圓滿的經。

《無量壽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我在這裡高度概括出了十條,請同修們千萬不要誤會,答案絕不止這十條。因為《無量壽經》無量義,十方一切諸佛無量劫都說不完《無量壽經》的無量義,何況是我們凡夫?

我們每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不同,所以對經典的體悟的程度也不盡相同。有的悟得深一些,有的悟得淺一點。這是正常現象。就拿《無量壽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來說吧,我列舉了十條,這連滄海一粟都夠不上,有人可能列舉一百條,有人可能列舉一千條,有人列舉……,不管列舉多少條,自然是夠不上滄海一粟。「無量」就是沒有數量,就是無窮盡。誰能把「無窮盡」說「窮盡」了?可能嗎?

我上面說這些話,就是要告訴大家:《無量壽經》無量義,要無量劫又無量劫的讀下去;要無量劫又無量劫的講下去;要無量劫又無量劫的守護下去,讓有緣眾生在無量劫又無量劫的讀、講、守護的過程中,去進一步去體悟《無量壽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吧!願同修們說出自己的體悟與大家共同分享,共沾法益。

當你真正知道了《無量壽經》是一部什麼樣的經,你一定能死心塌地受持這部經,不再換題目,不再再拐彎。

下面,我們開始講今天的內容:

念佛法門第一法。

我想用這樣的方法把念佛法門介紹給同修們,會給大家留下直觀而深刻的印象。然後,我們再用具體的解說去印證它,目的就是幫助更多的有緣眾生認識淨土念佛法門,幫助眾生解決生死問題。請看下面這個不是公式的公式:

淨土念佛法門是法;

淨土念佛法門是成佛的法;

淨土念佛法門是一生成佛的法;

淨土念佛法門是一生決定成佛的法;

淨土念佛法門是一生決定平等成佛的法。

我們再把上面的公式整理一下,就是:

法 → 成佛的法 → 一生成佛的法 → 一生決定成佛的法→ 一生決定平等成佛的法。

最後,總結成一句話,就是:

淨土念佛法門是幫助眾生一生決定平等成佛的法門,這個法門就是「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的本願海。彌陀本願海就是阿彌陀佛。

我們說淨土念佛法門,一定離不開說《無量壽經》,為什麼?因為二者是一不是二,《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經》。所以,我們下面所講的,一定是講《無量壽經》離不開阿彌陀佛,講阿彌陀佛離不開《無量壽經》。在這裡,我們先打個招呼,以免誤解,以為講重複了。

下面,我們開始講淨土念佛法門。

淨土念佛法門,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的中心。

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哪一部經可以代表世尊一生所講的經教?祖師大德們公認是《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華嚴經》變成佛法的根本法輪。就像一棵大樹一樣,所有的支派都是從這個根本衍生出來的。《華嚴經》最後的歸宿,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是華藏世界教主毘盧遮那佛的左右脅侍,幫助佛教化眾生,他們是弟子中的首領。文殊菩薩主解門,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主行門,代表修證。這是一個行門,一個解門。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釋迦牟尼佛也是文殊菩薩的學生)。學生都成佛了,他還是菩薩身分。這叫倒駕慈航,成佛了,退到菩薩位置上來,做眾生的不請之友,這裡面有很深的表法意思。

什麼意思?佛教眾生不好教,為什麼?佛是代表本體,也就是代表法性,法性沒有相,法性是常寂光。大乘經上講的理很深,不太好懂。經教上的名詞術語是不定的,因為佛無有定法可說。所以佛叫我們依義不依語,別執著它的語言、文字、名相,懂得它代表的意思就對了。可是眾生因為妄想、分別、執著,還是聽不懂佛的教誨,誰來幫助眾生?菩薩。十法界裡,有無量無邊、不可計數的菩薩,做眾生的不請之友,示現在世間,幫助眾生認識佛法,離苦得樂。打一個比方,就像學生聽老師講課,沒完全聽懂,有輔導老師給輔導一遍就聽懂了,菩薩就是輔導老師。

《華嚴》會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帶領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到極樂世界拜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善巧方便,幫助菩薩修行證果。文殊、普賢都是在極樂世界成佛的,當然這是表法的。

菩薩在極樂世界修行證果,在時間上是大幅度縮短了。比如,在華藏世界,圓教初住菩薩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是從明心見性算起,明心見性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一天就圓滿了,這叫念劫圓融。同修們,華藏世界三個阿僧祇劫圓滿,極樂世界一天圓滿,不可思議!你選哪一個?

從上面所說的,我們能不能得出這樣一個認知:淨土念佛法門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的中心。

淨土念佛法門是一乘了義的法門。

《無量壽經》是一乘了義的經,即成佛的經,是佛法第一經;淨土念佛法門是一乘了義的法門,是佛法中的第一法。這個第一經、第一法就是釋迦牟尼佛要說的彌陀本願海。

下面我們繼續說說淨土念佛法門是一乘了義的法門的含義是什麼?

我們首先來解釋一下「一乘」「了義」這兩個名詞。

「一乘」:就是佛乘、成佛。成佛的經典叫一乘經,成佛的法門叫一乘法。

傳入我國的一乘經典只有三部《華嚴經》、《法華經》、《梵網經》。其中《梵網經》傳到中國來的只有其中的一品,就是「菩薩心地戒品」。這部經沒有傳到中國來,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它是一部大經,分量跟《華嚴經》應當是差不多的。所以在中國一乘經典就是兩部:一部是《華嚴經》,一部是《法華經》。那為什麼說《無量壽經》是一乘經典?大家都知道,《華嚴經》、《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這三部是一部經,是大本、中本、小本。

「乘」是比喻車,運載的意思。大乘是大車,古時候是馬車,人可以坐得多一點。小乘,就是羊車、鹿車,比較小,坐一個人、二個人。佛在《法華經》上用這個做比喻。「佛說一乘之法,為令眾生依此修行,出離生死苦海,運至涅槃彼岸」,這是究竟涅槃。

世尊在菩提樹下覺悟之後,把他悟入的境界圓圓滿滿的說了出來。《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他證得的境界。

唐朝時候的惠能大師,五祖給他講《金剛經》,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大徹大悟,說出了五句話,這五句話就是惠能大師所證悟的境界,那五句話跟釋迦牟尼佛講的《華嚴經》沒有兩樣。《華嚴經》濃縮起來就這五句話,這五句展開來就是《華嚴經》,《華嚴經》字字句句都離不開這五句話,所以能大師所證得的境界和釋迦牟尼佛所證得的境界是一樣的。一個在印度以佛身出現,一個在中國以比丘身出現,沒有兩樣,佛法平等,這叫一乘法。

大家都知道龍女八歲成佛的故事吧?

《法華經·提婆品》裡講龍女八歲成佛,龍是畜生道,在龍宮裡聽文殊菩薩講經,她聽懂了,覺悟了,明白了。聞法開解,斷疑生信,她立刻就把行門成就了。行門是什麼?放下。大乘經上佛常講的,只要你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這三種煩惱放下,你就成佛了。龍女聽經聽明白之後,她就放下了,放下之後就到靈鷲山拜見釋迦牟尼佛,拜完佛之後,她就現佛身,在南方無垢世界成等正覺。

我們看《華嚴經》的末後,善財童子一生圓證無上菩提,怎麼證的?他在文殊會上得到根本智了。根本智是什麼?就是清淨心。他把妄想、分別、執著一下放下,這叫頓斷,一下子就斷掉,他就證得了。

他為什麼證得了?因為他放下了,而且是真的放下了,不但分別、執著放下了,連起心動念都放下了。同樣都學一乘經典、一乘法,為什麼人家能成就而我們沒有成就?我們受持的《無量壽經》是一乘經典,是佛法第一經;我們修學的淨土念佛法門可是佛法第一法!經是第一經,法是第一法,我們遇到了成佛的機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應化到無量無邊的諸佛國土裡的十法界、六道,用什麼來教化眾生、接引眾生,幫助眾生一生成佛?就靠這部《無量壽經》,就靠這個淨土念佛法門。

說到這裡,有同修可能會問:既然一部《無量壽經》,一個淨土念佛法門就可以幫助眾生一生成佛了,世尊為什麼講了四十九年?就講這一個不就行了嗎?我這樣回答這個問題,供同修們參考:

《無量壽經》和淨土念佛法門是佛專為念佛人說的,而且是專為在家眾說的,這是佛的真實說,也是唯一正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其他一切經典,都是附帶說的,這些經典叫方便說,也叫旁說。

眾生根機不同,佛說法是應機而說,應眾生不同根機說不同的法,就是因人而異,對症下藥,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對治眾生病的藥。佛講八萬四千法門,不是讓你學八萬四千法門;佛講了三藏十二部,不是讓你學三藏十二部,當然,想當佛學家的例外。

我們時逢末世,又逢亂世,修行的難題很多,比如:有兩個難題,我們都要面對,一個是壽命短,一個是退緣多。

我們先來說說壽命。先給同修們說個笑話吧。是笑話也不是笑話,是一個重病患者和護士的簡短對話。

患者說:護士,我還能活多長時間?

護士回答:這事得問閻王爺。

患者問:你不是天使嗎?

護士答:天使只管接送,不管審判。

聽懂了嗎?在六道輪迴裡,你做不了自己的主,你的生命是短促的,縱然你是個修行人,可是壽命短,時間不夠用啊!就像用電水壺燒水一樣,剛燒到響邊,沒電了,水沒燒開,它不是開水。這就像我們修行一樣,人身得了,佛法聞了,修行剛上軌道,壽命到了,沒修成。再得人身,再聞佛法,再修行……,周而復始,無量劫又無量劫就這樣過去了,我們依舊在六道裡輪迴。

如果我們燒水,燒開了一回,只燒開了一回,我們就成就了。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第一個保證就是保你無量壽。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你是三不退位的阿惟越致菩薩,多了不起!

下面我們再說說退緣。我們在這個世界修行,退緣很多,是「進一退九」。這一點我們都有切身感受吧。比如,我們生活在一個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從來沒有過的亂世,這個世界是一個讓人眼花繚亂的花花世界,各種各樣的誘惑,時時就在你的眼前。腐敗怎麼出現的?不就是經不起金錢的誘惑,被糖衣炮彈擊中了嗎?

佛門也並非一方淨土,都是出家人,也有經不起誘惑的呀。黃念老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老和尚去了美國,他的因緣很好,但遇到了難題,一是語言不通,他不會英語;二是不會開車,出門不方便,在外國不會開車,就像沒有腿的人一樣。

老和尚從國內找了兩個人,一是來照顧老和尚,二是準備接老和尚的班。這兩個年輕的出家人,老和尚未來的接班人,他們學會了英語,學會了開車,但他們不再是出家人了。

我們這裡說的「進一退九」有三層意思:

一層意思是,在十個因緣裡,使你進步的因緣是一個,使你退步的因緣是九個,你看這個退緣有多厲害!

第二層意思是,十個人中,一個在進步,九個在退步。看看你的周圍是不是這種情況?對照一下自己是不是這種情況?

第三層意思,你前進了一步,就有後退九步的危險。每進一步,都有歧路、岔路,你走哪條路?在這個世界修行真的很難。

極樂世界,壽命無量,沒有退緣,只進不退,阿惟越致。國無女人,衣食自然而至,沒有使你煩心退步的因緣。到處都在說法,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而且一聽就懂,種種都是增長你的善根,只進不退,壽命無量,不成佛成什麼?

說完了「一乘」,我們再來說說「了義」。

什麼是「了義」?就是說理透徹、究竟。用佛法的一句話解釋,就是「究竟顯了」,顯是明顯,明瞭、明白,談諸法實相的就是了義。這一部分內容比較深,不好懂,可恰恰這一部分又非常重要。世尊入般涅槃前,囑咐我們依四依法,其中有一條,就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可是如果我們連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都不清楚,那可怎麼依!下面,我舉幾個例子,請你判斷一下,哪個是了義教,哪個是不了義教?給大家一個提醒:談諸法實相的是了義教;沒有把真實本體講明白,就是不了義教。

例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例二:厭背生死,欣求涅槃。()

例三:生死涅槃二無差別。()

例四:以有念入無念,以往生證無生。()

例五: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請判斷,選擇了義畫√,不了義畫×。

什麼叫了義?為了讓同修們更容易理解,我們再換個說法:我們學了之後能夠得到真實受用就是了義,這回聽明白了吧?如果我們學了得不到真實受用,那就是不了義。

《無量壽經》是了義經,淨土念佛法門是了義法。為什麼這麼說?四十八願裡講的,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無量壽經》是這麼講的,《彌陀經》也是這麼說的,《觀經》也是這麼說的。三部經裡都有這句話,你還不相信嗎?阿惟越致菩薩是三不退菩薩(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什麼人能證得三不退菩薩?從廣義上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才能證得,像惠能大師那個境界他能證得。在《華嚴經》上是圓教初住,超越十法界了。十法界裡決定不可能的。十法界裡面阿羅漢只有一個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他沒有得到。法身菩薩才真正具足這三不退。嚴格的說,圓教七地以上才真的不退,這還得了嗎?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三不退的阿惟越致菩薩,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阿惟越致菩薩。難信之法實難信啊!到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你的老師;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是你的學長,你是學弟;十方諸佛國土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菩薩們是你的同學,你能相信這個難信之法嗎?

為什麼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三不退的阿惟越致菩薩?打個比方來說。比如一個出生在普通人家,想要得到像帝王那樣的尊貴,那樣的福報,行嗎?不行。沒有這個福報,沒有這個能力。但是如果你生在帝王家,做了太子,做了王子,尊貴、福報不就得到了嗎?你享的是父王的福。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的人,也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本願的加持,這是修其他法門得不到的。其他任何一個法門都沒有這個說法,只有淨土法門有這個說法,所以說我們得佛力的加持,這種加持是不可思議的:

佛的智慧加持給我們,讓我們的智慧跟佛一樣;

佛的功德加持給我們,讓我們的功德跟佛一樣;

佛的福報加持給我們,讓我們的福報跟佛一樣。

我們要知道,我們的智慧、功德、福報,都是佛力加持的,不是我們自己的。什麼時候我們自己有這個能力,不用佛力加持了?我們在極樂世界證得了七地以上菩薩,那就不是佛加持的,是自己的了。這是無比的殊勝,無比的稀有,你說你能不選擇這個法門嗎?

輕視淨土法門的人,不學淨土法門的人不少,這些人要靠自力,要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這是真的。如果你跟阿彌陀佛跟定了,那你很幸運,你不必走很長很長的路,你很快就成就了,這是一乘了義。

《無量壽經》是一乘了義的經,淨土念佛法門是一乘了義的法門,你選擇了這部經,選擇了這個法門,你是大智慧之人,恭喜你今生成就了,我隨喜你的功德。

淨土念佛法門是萬善同歸的法門。

萬善同歸,萬是表示圓滿的意思,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歸哪裡?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性德,是自性的名號。佛在《無量壽經》上用光代表空間,用壽代表時間,時空裡面所包含一切的善法都離不開阿彌陀佛。光中的無量,壽中的無量,全是自性,就是萬善同歸。你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一乘了義,萬善同歸。

十方三世無量劫來所宣揚的無量佛法,這一句阿彌陀佛全包括了。

一句阿彌陀佛展開是四十八願;

四十八願展開是《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展開是《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經》展開就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

阿彌陀佛是總綱領,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一切法阿彌陀佛是頂尖。

「善」,利樂有情就是善,對於有情眾生,能讓他得到利樂,這就是大善。怎樣來利樂?莊嚴國土。有這樣一清淨莊嚴、只進不退、永遠不死的國土,才是大善之果!我們現在建六和小院,建六和敬道場,幹的就是利樂有情的大善之事。要使眾生得到利樂,只有到了這一步,才能得到真實的利樂。所以萬善都應以淨土為歸。中國有句話:「止於至善。」止就是歸,淨土法門是至善。

一切修行到最後都要統統歸落到彌陀的一乘願海,彌陀的大願之海。就好像一切小的河流,大的河流,都要流歸大海,一切修行都是流入彌陀的大願之海,也就是華藏世界的大覺悟、大智慧的海。所以,淨土念佛法門是萬善同歸的法門。

淨土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凡聖齊收的法門。

三根普被,凡聖齊收,這是講所應的機,所教化的對象,換句話說,就是哪些人適合學習這個法門。

三根:上根、中根、下根。

上根是大乘根性;中根是緣覺的根性;下根是聲聞的根性。(上上根是一乘的根性。佛)

不同根性的人要修學適合自己根性的法,不適合自己根性的法,你學不了,比如上根所適宜的法,下根就接受不了;下根適宜的法,上根就不感興趣。至於其他一切法門,有的適合於上根、有的適合中根,有的適合下根。唯獨淨土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舉幾個例子說明:

《華嚴》、《法華》是一乘經典,佛講《法華》的時候,一直跟著佛聽法的人有五千人退席,為什麼?聽不懂,不接受。五千人退席,佛不挽留,說退也好。為什麼佛不挽留?因為佛知道他根器不夠,他們跟不上。

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講的第一部經是《華嚴經》。剛說法的時候,我們大家熟悉的神通如大目犍連、智慧如舍利弗,都跟瞎子、聾子一樣不見不聞,就像鴨子聽雷,一竅不通。所以佛才開始講阿含,這是小乘法。這樣從低到高、由淺入深的教學方法,使不同根性的眾生都能找到和自己相適合的法門。

我曾經讀過《六祖壇經》,你們知道這部經是度什麼人的嗎?是專度上上根人的。注意!一個「專」字、一個「上上」兩個字。不是一個「上」,是兩個「上」。是專度「上上」的根人,沒說度上根人,但說了中下根人無分。

記不記得老法師的三位老師(方東美先生、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師)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囑咐老法師同一件事情:不要碰禪、不要碰密,你不是那個根器。黃念祖老居士慈悲呀,他告訴我們:「普通人學密一定墮地獄」。說這話的可不是一般人啊!他是密宗的真正的金剛上師。

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個個第一。怎樣理解這三句話?這三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事實真相。說說「個個第一」。你、我、他三個人,根性不同,選擇了三個不同的法門。我們的選擇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選擇了適合自己根性的法門。這樣,你看:我選擇了適合我根性的法門,這個法門對我來說就是第一;你選擇了適合你根性的法門,那個法門就是你的第一;他選擇了適合他根性的法門,那個法門就是他的第一。你看是不是個個第一?還用爭論誰高誰低嗎?都是一,沒有二,法法皆如。你聽懂了嗎?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凡聖齊收,這是殊勝無比的法門。上至文殊、普賢,下到地獄眾生,都可以念佛求生淨土。就是那些犯五逆罪的,臨終如果遇到善知識,念十句南無阿彌陀佛都可以往生。

不但是人,一些小動物聽經聞法明理了,也往生極樂世界了。這個《往生傳》裡有這個記載,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

關於念佛法門第一法,內容比較多,這節課沒有講完,我們下節課接著講。

下面利用一點時間,回答同修們提出的一個問題:我應該怎樣修行?這是這節課內容之外的,但又和這節課內容緊密相關的問題。

每當有同修來到六和小院,總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老師,你看我應怎樣修行?」如果問這個問題的是剛學佛的人,還好;如果問這個問題的是老修行,我心裡真的很難過,修行了幾十年,到現在還不知道應該怎樣修行,那麼幾十年的功夫不是白廢了嗎?

為了回答同修們提出的這個問題,我把自己二十二年聽經聞法總結的「八選法」供養給同修們,願共勉之。

學佛八選法

第一選:選修行類型。

1. 廣學多聞型。這是雜修、通家。

2. 一門深入型。這是專修、專家。

第二選:選修行法門。

1. 淨土念佛法門。

這裡面有四個:

觀想念佛;

觀像念佛;

實相念佛;

持名念佛。

印光大師為我們選擇的是持名念佛,他老人家示現在世間,就是專為末法眾生選擇法門的。

2. 其他法門。

第三選:選修學經典。

1. 一部經(《無量壽經》)。

2. 一部註(《淨土大經科註》)。

3. 一句佛號(阿彌陀佛)。

修學淨土念佛法門,一部經、一部註、一句阿彌陀佛佛號,足夠了!

第四選:選修學方式。

這裡面也有四個:

共學共修。

共學獨修。

獨學獨修。

自由選修。

老法師說,獨修容易成就。

第五選:選修學方法。

四種方法連著:

聽經明理。

明理改過。

改過念佛。

念佛成佛。

這是六和小院的修學方法,供參考。

第六選:選依止老師。

選一名老師。

選多名老師。

選名師(就是出名的老師)。

選明師(就是明白的老師)。

你選哪個?

第七選:選修行道場。

1. 弘揚正法的道場。

2. 專修專弘的道場。

3. 道風和合的道場。

第八選:選同參道友。

1. 志同道合。

2. 貴精不貴多。

3. 老實、聽話、真幹。

對於這個八選法我沒做具體解釋,大家一看基本上都能看懂。我又列了一個表,如果大家需要可以找菩提心,大家可以用手機把它照下去。我這個是用文字表達的,我那個表是畫圖表達的,你一看可能更清楚了。這個呢,如果是你修淨土念佛法門的,可能用處更多一些;如果是修其他法門的,可能有些可以幫你參考一下,這要靠大家自選。僅供大家參考。

今天這節課就講到這裡,感恩大家!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