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此心安處是吾鄉(白話文)

  思魯:「父親,孩兒近日深夜靜坐,望向窗外星河浩瀚,反復思量:宇宙深廣無邊,歷史亙古綿延,置身於無盡的時間與空間,我們該以何為心之依歸,在浮世中覓得心安呢?」

  顏之推:「思魯,若想尋得真正的心安,那麼一定要學習佛教內典。佛經中所說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事情,是確實可信並得到驗證的事實,咱們家族世代都對此心悅誠服,你們也切不可輕忽怠慢。這其中的奧妙旨趣,具體記載在佛教内典經論中,在此如果不加以說明,就很難再有機會解釋陳述了。可是又怕你們記得不牢固,所以我在此也只是大略地將重點提出來,權作規勸誘導罷了。」

  

  思魯:「父親,孩兒自幼便誦讀儒書,研習儒學,您所說的釋氏之學,雖深藏奧義,可學習佛教,不會與儒學起衝突嗎?」

  顔之推:「思魯,你問的問題很好。推求本原,四塵(即色、香、味、觸)、五廕(yìn)(即色、受、想、行、識),可以辨析形體的存在;六舟(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三駕(即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可以運載眾生使其各達果地。所有的行為終歸於空虛,千門萬戶,人人都入於善緣,這種雄辯的才能和智慧,哪能僅限於七經、百家的淵博呢?佛、儒兩教,本是一體,只是佛理與儒學的主張有所差異,深淺有所不同。

  比如佛教内典於入門之初,即設有五種禁忌(殺、盜、淫、妄、酒),外典的仁、義、禮、智、信,皆能和內典的五禁相符合。儒學所說的仁,即對應佛教不殺生的禁忌;義,即對應不盜竊的禁忌;禮,即對應不邪行的禁忌;智,即對應不飲酒的禁忌;信,即對應不虛妄的禁忌。至於像畋(tián)獵(liè)軍旅之事,宴享(以酒食祭神)刑罰的做法,這是根據人民的習性考量,不可猝(cù)然除去,只能就著這些行為加以一定的節制,使之不越軌過分罷了!」

  

  思魯:「父親,孩兒明白了,佛學與儒學雖主張和深淺不同,但也有相通之處。既然如此,為何佛教常常會受到世人的誹謗呢?」

  顔之推:「思魯,世俗對佛教毀謗的言論,大概可以分為五種:第一,認為世間以外的事情和神化無邊的言論,是荒唐遠離情理的;第二,認為吉凶禍福得不到及時報應,是一種欺騙;第三,認爲和尚、尼姑的修行、道業大多不能精終純一,是一種奸邪不當的行為;第四,認爲浪費金錢,減少賦稅徵收和削弱徭役服行,是對國家有損害的;第五,認爲縱然有因果報應,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又怎麼可以讓現世的甲辛苦,使後世的乙享受利益呢?這是有異於常人的。」

  

  思魯:「感謝父親教誨,孩兒明白了。佛學内典,實爲心之所歸,當心嚮往之,誠心歸附之。佛學與儒學皆是教育,二者在根本上是相通的。而世人對佛教的毀謗,其實是對佛教了解不夠透徹所致。這也讓孩兒體會到,我們對一件事物不了解以前,絕不可妄下結論,人云亦云。父親教誨,孩兒謹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