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白話文)

  顏之推:「思魯,人情交際,書信往來,對尊卑長幼的稱呼各有儀軌,切不可誤以為是細枝末節便疏忽大意,惹人談笑啊。」

  

  思魯:「好的父親。孩儿想問,有關稱名的禮俗是固定不變的嗎?」

  

  顏之推:「思魯,你要明白,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時過境遷,不能墨守成規。從前侯霸的子孫對別人稱呼他的父祖為家公;陳思王曹植對別人稱呼他的父親為家父,稱呼母親為家母;西晉的潘尼對別人稱呼他的祖先為家祖。古人認為應當做的,反而被今人認為是可笑的。如今按照南北兩地的風俗,只要是提到祖先和雙親,沒有用家字來稱呼的,只有鄉野粗俗的人,才有這樣的說法。」

  

  思魯:「孩兒明白了,古今習俗不同,稱呼方式也應當有所變通。父親,除了對祖先雙親的稱呼之外,其他親屬的稱呼又有哪些禮俗呢?」

  

  顏之推:「思魯,你問得很好。當你與人交談時,如果提到自己的伯父,就按照次第來稱呼,而不用『家』字。這是因為伯父尊於父親,所以不敢用家字啊!凡是提到姑姊妹的女兒,若是已經出嫁的,就用她的夫姓稱呼她;若是還沒有出嫁,就按照次第稱呼她。因為已婚的姑姊妹各自有不同的夫姓,就不能再用家字稱呼她們了。

  對子孫也不能用家字來稱呼,是由於他們的輩分低,有輕略之意。雖然以前蔡邕在書集中稱呼他的姑姊為家姑家姊,班固的書集中也有家孫這樣的稱呼,現在都不適用了。」

  

  思魯:「感謝父親教導,孩兒記住了。孩兒還想問您,若是稱呼對方的親長,又應當遵循怎樣的禮俗呢?」

  

  顏之推:「思魯,無論是稱呼自己的親長,還是他人的親長,都要表達出敬重之情。當與人交談的時候,稱呼對方的祖父母、伯父母、父母及長於父母的姑媽,都要加上一個尊字;而從叔父母以下,則要加一個賢字,這是為了表示出長幼尊卑的差別。晉代的王羲之寫信,稱呼對方的母親與稱呼自己的母親相同,而不用尊字,現在就不應當這樣了。」

  

  思魯:「是啊父親。無論古今,無論是稱呼自己或他人的尊長,都是為了表達心中的敬重之意,維護倫常道德啊!」

  

  顏之推:「思魯,你說得很好。為父還要告訴你的是,表示對別人的敬重,不僅是尊稱他人,也可以謙稱自己啊。在從前,帝王、諸侯往往自稱孤家、寡人、不穀,即使是聖師孔子,在與學生說話的時候也自稱己名。後來雖有稱臣、稱僕的說法,但這樣做的人並不多。在江南,不論地位高低貴賤,各有稱號,這種禮俗具體的記載在《書儀》中。北方人之所以多半稱名,是由於古代的遺風所致,我認為這種自稱其名的風氣很好。」

  

  思魯:「父親,孩兒明白了。對人的稱呼應當遵循禮俗,不能墨守成規。不論是稱呼自己的親長,還是他人的親長,都要表達出恭敬之情。對姑姊伯叔的稱呼也要遵循倫常禮俗。自卑而尊人的謙稱己名,也是一種很好的風氣。感謝父親教誨,孩兒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