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如何把握言語的輕重緩急-第26集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很多人常常會說:「我跟這位朋友聊天覺得很舒服。」其實就是對方的言語、態度很適宜。有些朋友會說:「我跟這個人聊天,心跳就很快,靜不下來,愈聽愈慌張。」這就是講話的人語速太快了。

  講話太急躁,速度太快,聽的人跟不上我們的節奏,就會感覺心慌;或者我們吐字、抑揚頓挫不清楚,很模糊,對方就聽得很吃力,怕把我們的話聽錯或聽不清楚,讓自己失禮;如果講話太慢了,聽的人覺得心臟都快要停止了,這樣也不行。

  所以講話的態度很重要,要「怡吾色,柔吾聲」。講話的語速要適中,不可以太快,也不可以太慢,凡事都要取其中庸之道,過與不及都不好。我們平常就要下功夫,注意自己的言語速度、遣辭用句是否清晰。

  我們講話的方法是「凡道字,重且舒」,就是抑揚頓挫要表達出來。言語速度要「勿急疾,勿模糊」,不可以太快,不可以太慢。

  《弟子規》也提到「尊長前,聲要低」,但是「低不聞,卻非宜」。言語當中的中庸之道,尊長前不可以大聲喧嘩;但是跟尊長講話也不能講得太小聲,讓尊長問:「你說什麼?」這樣也是不禮貌。

  我們訓練過孩子講話嗎?假如沒有訓練,突然哪一天他要去應聘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很著急,孩子連話都不會講。所以表達能力要在日常生活中練習,當孩子跟我們溝通,對我們提出一些要求時,他講得不清楚,我們就要糾正他:「再講一次,你剛才講得太快,要慢一點,媽媽沒聽清楚。」要求他不斷去修正自己講話的語速與抑揚頓挫。

  要有耐性的教導,很多講話的習慣,都是從點點滴滴中磨鍊出來的。我們能堅持、有耐性,孩子往後跟我們講話,就能調整到很平穩、適中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