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如何問問題-第25集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

  博學是求學問的首要重點。要先博學,才能進入審問,因為學習之後才知道聖賢學問的綱領所在,才能順著這個道理來發問。也由於學習,才發現在做的過程中會出現哪些狀況,進而「心有疑,隨札記」,先寫下來,再去向人請教。所以學問是學了之後再問。

  很多朋友是還沒開始學,不知道聖賢的存心、聖賢的學問,而且不相信聖賢學問能運用在現前社會中。如果是這樣的心態,再怎麼問也問不出學問的深度。所以問問題的存心特別重要。

  提問的態度一定要恭敬,一定要受教。現在很多人問問題,都偏向於去問一些會認同他想法的人。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一般人很怕聽真話,所以喜歡去問贊同他意見的人,和他想法差不多的人,然後自我安慰。

  其實,我們在恭敬的聽老師講課的過程中,我們的心量也在逐漸擴寬,問題也就解決了。假如身旁有很好的善知識,我們也可以找時間去向他請教學習,可能他的一句話就把我們的執著點解開了。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而一個人悟性的開顯,也在力行的功夫上。

  當我們請教善知識,重要是在聽了以後要真的去做。假如只是經常問問題而沒有去落實,到最後可能善知識會愈說愈少,因為我們的態度決定了善知識跟我們互動的程度。當我們每次聽了教誨之後都能去落實,而且非常受教,他們也會很歡喜跟我們結這個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