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續小兒語-第7集

  好,我們繼續《續小兒語》,請翻到課本的第九頁,倒數第三行,「才說聰明」:

  學生:「才說聰明。便有障蔽。不著學識。到底不濟。」

  老師:「才說聰明,便有障蔽」,這個「說」是自己說自己,自己覺得自己很聰明,所以叫自稱聰明。我們有時候常常在讀書,或者是碰到一些事情,心裡頭有一點小小的領會,別人都不知道,只有我懂,這個時候,難免心裡面就會有一點點得意,喜形於色。他得意有時候就會得意忘形,就會流露出你內心的自滿,或許就向人家炫耀一下。不管你是口頭上說出一些炫耀的話,或者是表情,表情都會顯現出來,這個在身邊的朋友、同學,大家朝夕相處,都感受得出來,很明顯,你心裡面在想什麼,人家一看都很清楚。所以當你心裡面有一點點的念頭,覺得我還不錯,我還蠻聰明的,別人都不懂,只有我懂,這個時候就另外一個蒙蔽、「障蔽」,就跑出來了,盲點,這個蔽就是遮擋、遮蔽,用我們現在另外一個說法叫做盲點。

  盲點就是自己看不見,別人卻看得很清楚,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盲點,別人卻看得很清楚。譬如說我講話或許有些什麼口頭禪,自己不知不覺,但是你們聽課聽久了,就會覺得某一個老師,都會有一個口頭禪、習慣用語;或者有的習慣推推眼鏡,摸摸哪裡等等,這個都是自己的不知不覺的習慣。所謂不知不覺就是自己不知道,那就是盲點。再往深一層講,我們的思考模式,碰到事情習慣性的反應,每一個人都會形成一個特有的模式,就是這個人的個性,這個人的習慣性的思惟。譬如說碰到自己發生了一件事情,或者是說發生了一件錯誤,大家習慣性的反應就是不是我、不是我,對不對?都把責任盡量往外推,這跟我無關、這跟我無關。這就是自己的盲點,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盲點,好的都往自己身上攬,不好的都往別人身上推。所以「才說聰明,便有障蔽」。

  古代的這些讀書人,他們自我要求更高。像宋明的這些大儒,我們一般講宋明理學家,雖然說他們有一些觀念思想不是很中肯,譬如說他們對佛法有一些有排斥,但是他們有些在自我的修養上面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有一句話他們就這麼講,才是聖賢,便為禽獸。聽過這個話嗎?什麼叫做才是聖賢便為禽獸?跟這裡的語意有一點類似,才說聰明,便有障蔽。才是聖賢就是認為自己已經很了不起,認為自己已經成聖成賢了,當下這個念頭,你看古人就這樣給他呵斥,當你有這個念頭,已經落到禽獸去了,很嚴厲的斥責,對不對?認為自己,當然這個跟我們講的希聖希賢,這是兩回事,希聖希賢是我希望朝著聖賢的目標來努力;這個說才是聖賢,便為禽獸,意思就說你才起了一個念頭,認為我已經是聖賢了,當下就變成禽獸了。這個有點像佛家講的「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聽過嗎?還沒有得到,你說你自己得到;還沒有證到那個果位,你說你已經證到那個果位。那個叫未得,第一個未是未來的未,還沒有那個未;第二個謂是言字旁那個謂,說的那個謂。未得,你說你得;未證,還沒有證到,你說你已經證到了。

  我們因為這個是小兒語,所以他沒有講得那麼深刻,就以小孩子的程度,小孩子的狀況來說。現在很多小孩子從小父母親重視,所以提供這樣一個環境讓他背誦,背《三字經》、背《論語》、背詩、背種種的這些經典。但是有一些家長可能會有一些偏差,或者是一不小心就會讓這個小孩子,譬如說有客人來了,然後就請小孩子表演背誦,大家就稱讚,好棒、好棒、好棒,久而久之,就會助長這個小孩子的什麼心?得意、了不起。

  記得很久以前,我們鄰居就有一個小孩子,一個小女生,很可愛,她也背了很多。結果有一次,一樣,就是朋友、長輩、客人來了,碰面了,然後就請她念一首詩,背一首詩。念完以後,她竟然後面又加了一句:「怎麼樣,我很了不起吧」。這下完了,她的家人聽到這句話嚇到了,以後不敢再這樣子了。所以小孩子他的成長過程你要很留意,我們背這麼多東西是很好,可是千萬不要助長他的慢心,傲慢心、驕傲,這個對各位以後推廣傳統文化,也是要留意到這一點,否則你背得再多,背得愈多反效果愈大。這個很細微,一開始你發現有這種症狀的時候,就要去調回來,免得讓他一直這樣發展下去。

  所以「才說聰明,便有障蔽」,那個念頭一起來,無形中就是變成你的盲點,遮蔽自己。遮蔽自己什麼?更進步、更提升層次的一個障礙。

  「不著學識,到底不濟」,「著」就是顯,明顯、顯揚、昭著。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到頭來如果不是以你的學問見識來顯揚自己,這個顯揚不是自己自吹自擂,是水到渠成,是你有這樣的一個學問,你有這樣的見地,你的學養夠了,自自然然有朋就自遠方來,大家就推崇你、尊敬你,這是一個自然的而不是刻意的。有一句話說:「有麝自然香,不必當風揚。」麝香聽過吧?麝香是麝這種動物,牠的身體上有一個特殊的氣味。你有這個麝,自然就會有散發出那個香氣,不必刻意的去宣揚自己,當風揚,不必在那個風口在那個地方,像現在你在汽車出風口放一瓶那個什麼香水,或者在那個冷氣口放一個什麼讓空氣有味道的東西,那個叫做當風揚,把它撒出來,飛揚。「不著學識」,你不是真正的以你的學問學養、你的見識做根柢,這樣子的話終究不中用、不成功,不濟,「不著學識,到底不濟」。

  所以《論語》上面有一則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莊重相反就是輕浮,不可以輕浮。所以要莊重,莊重就自然有威嚴,不怒而威。有的人就長得天生就是很有威嚴,看著就讓人肅然起敬,不苟言笑;有的人再怎麼樣凶,人家還是不怕他、不理他,所以不重則不威。

  後面這一句「學則不固」,註解有很多不同的講法。第一個講法是順著前面來講的,你不莊重就不威嚴,你的學問就不堅固,那是把固解釋成堅固,這是第一種講法,學則不固,不堅固。第二種講法是把固解釋為蔽,就是我們剛剛講的遮蔽、蒙蔽、障蔽。君子不莊重就不威嚴,如果你要克服這樣的一個毛病,克服這種不重、不莊重的毛病,就是要學,學習,就是要讀書,親近善知識。能夠學習、能夠讀書、能夠親近善知識,自然就不會有前面所講的這種障礙、遮蔽、蒙蔽。這樣聽懂嗎?這是第二種講法,把固解釋成蔽,痼弊、遮蔽、障蔽。再講一遍,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如果要克服這樣的毛病,不莊重的毛病,沒有威嚴的毛病,就是要學習,就是要讀書親近善知識。能夠讀書親近善知識,努力學習,自然就不會有前面所講的那種痼弊、障蔽,聽懂了。我覺得第二種講法比較深刻,所謂深刻就是講的層次比較深一層,就不止是那個不莊重、不威嚴,學問不堅固。

  當然,因為我們在面對這些經典,歷來歷代常常有不同的註解,這個不同的註解只要不相違背,不要說南轅北轍,不要說這兩個講法完全對立,完全無法融合,只要不是這個情況,我個人的態度是可以兼容並蓄,可以並采,都無所謂,只要不相違背。

  好,這個我們還可以進一步來探討一下,因為講到這個障蔽。大家今天會走上這一條路,什麼路?弘揚傳統文化。為什麼要弘揚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以儒家為主,儒家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對外展開的這一些外王的事功;對內是內聖,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致誠正,修心養性,這就是傳統文化的精神大方向。既然要走上這樣的一個人生的路,人生這一條路,一方面修己,一方面己利利人、己達達人,我們對這個心性,對自我的一個了解,就必須要常常時時刻刻去自我觀照、反觀,反過來觀照自己。你觀照自己、了解自己,同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別人也一樣都會有類似的這些狀況、這些想法,所以有時候就是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所以面對這種每個人都有的心理上面的盲點,我們就要多花一點時間來探索一下。

  先從剛剛講,因為前面講到要學,不著學識,到底不濟,學則不固,學這個字很重要。這個也是我去年講過的,聽過了就複習複習,因為很多東西你聽一遍懂兩分,聽兩遍懂四分,聽三遍就……聽愈多遍,隨著你自己的成長,你的體悟體會會愈深刻,所以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的聽。我現在介紹給你的方法,也是以後你們如果要上課、要講,要講不管是講什麼樣的內容,這個方法提供給你做參考。

  學有名詞、有動詞,名詞包括道術。我現在是這樣子按照樹枝狀,一直這樣一個一個講下來。道術有道跟術,道是理論的部分,術是技術,實務的層面,有道有術。理論的部分,譬如說佛學、科學、哲學、美學、醫學,這些它有理論、有實務的部分,屬於理論的部分我們就稱為道。道的含義很多,你看上下文,看它在什麼情況之下,它的含義是什麼。術是技能,百工技藝各種學問,譬如說有工程、機械、運動,還有藝術,像剛才講的美術美學,你如果去考美術系有考術科,有考理論的。道跟術,道術,學者,道術也。這個也不是我自己隨便亂編,這是清朝一個學者叫做毛奇齡講的,毛澤東的毛,奇怪的奇,年齡的齡,也是一位大儒,他有四書方面的著作,毛奇齡。他就說學者,學是什麼?道術者也,道術也,就是道跟術。好,這是名詞的一部分。

  另外名詞的部分還有教育的場所也叫做學。我們講入學,就是進入學堂來學習,這個學就是指教育場所。小學、大學、中學,學堂,這些統統都是指教育的場所,這是它的名詞的部分。所以你透過這樣的分析,你對學的含義就比較普遍全面一點,就不會只限於動詞的學習而已。

  動詞部分的學習,也不是很含混就是學習而已,它還分層次。第一個就是仿效的階段,這是基礎。仿效就是模仿,人類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從出生,呱呱墜地,出生以後慢慢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四個月、五個月、六個月,那個成長都很明顯,那個嬰兒的成長都很明顯。台灣民間有一句話,七個月就可以坐,八個月就可以爬,九個月就長牙齒,七坐八爬九長牙。不過現在都提早,現在小孩子很奇怪,發展都比以前要快速。所以這些其實他不管是會坐會爬,一方面是他自然的發展,一方面也是周遭環境給他的暗示跟模仿。尤其說話,說話這件事情,你如果在人群社會你學的叫做母語,你媽媽怎麼教你,你媽媽教你台語你就是台語,教你國語你就是國語,教你英語你母語就是英語。說話,很明顯的就是從耳朵聽,就是模仿,叫做呀呀學語,從單字的。再來就是重複,這是茶杯,他不叫茶杯叫杯杯;這是什麼?飯,飯飯;這是水,水水,這樣子。一個字到兩個字,再來短短的句,再來長一點的句,都是從模仿來的,包括走路也是從模仿來的。

  你們有沒有修過教育方面的理論,教育方面的課程,都會聽過一個狼人的故事。這個小孩子小時候被大野狼叼走了,沒有把他吃掉,結果把他帶回狼群的社會裡面去,就在那個地方成長。本來他是人,如果在人類社會成長他可以直立,結果他一天到晚看到狼是四隻腳爬,他也只會四隻腳爬;接著他學了語言,就不是人類的語言,是狼嚎;飲食當然就跟著狼一樣,就這樣在狼群社會慢慢長大。後來被獵人發現了,獵人發現這個不是狼,看起來不像狼,像人,於是就把他帶回人類社會重新適應,後來好像活的歲數不大就去世了。這個都是我們每次講教育,講到這個模仿,都會提到這樣的一個例子。

  所以模仿階段一方面叫做基礎,基礎階段,一方面又叫做幼稚階段。我們以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你不可能永遠停留在模仿,你一定會有成長的一天,成熟的一天,從幼稚到成熟。等到你慢慢會講話了,慢慢會思考了,慢慢會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會經歷一段叫做青春期或者叛逆期,以前是父母親的話他百依百順,慢慢的他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法也未必是好、未必是壞,成長總是這樣慢慢的去碰到障礙,去碰到衝突,然後慢慢去學著怎麼樣去調和,就在這樣衝突調和、衝突調和之間慢慢去成長,所以叫做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所以仿效這兩個字是朱熹講的,他說「學之為言效也」。學是什麼意思?就是仿效,就是模仿。

  另外剛剛說過,你不能夠一輩子始終停留在模仿,那個是幼稚階段。如果沒有達到成熟的階段,永遠停留在模仿的幼稚階段,剛才講的不濟,到底不濟,終究是不成功。所以這是成熟時期,叫做覺悟。覺悟不是佛家的專利,儒家早在漢代就把學這個字做覺悟解,許慎的《說文解字》,你們應該大部分有些都上過了,他說,「學,覺悟也」。

  這裡面就看到,宋儒跟漢儒的差別在這裡,朱熹,尤其朱熹,學,他強調模仿。以後你們如果進一步研究到中國的思想史,朱熹跟陸九淵,陸象山,朱陸異同,他們兩家兩位學者都很有學問,但是走的方向不一樣,一個叫做尊德性,一個叫道問學。尊德性就是向內求,向內心去探尋,從德性由內而外發展出來。道問學是由外而內,廣學多聞,學學學學,學了很多,閱歷很多,然後慢慢他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夠大徹大悟。一個是由外而內,一個由內而外,尊德性跟道問學,這叫做朱熹跟陸象山兩個路線的不一樣。陸象山後來就由王陽明繼承,這個路線叫做陸王;朱熹跟程子叫做程朱,程朱的路線,這在宋明理學發展演變當中,就有這樣兩派不同的,有時候就變成爭執,看法不一樣。做學問常常會有這樣的一個看法不同。

  好,關鍵就在這裡,從仿效到覺悟,從仿效到覺悟。我們的求學、我們的讀書,如果你一直停留在模仿、仿效,就叫做人云亦云,人家怎麼說我怎麼說。不過在我們求學的過程階段,這也是一個必經的歷程,你不可能一開始就有自己的主見,總是看多了、讀多了,漸漸的有自己的心得;有心得你還要再慢慢的沉潛,慢慢的醞釀,慢慢的讓它更有系統、更加的成熟,那才會變成你自己的心得,所以這個是急不得的。等到有自己的心得,就是小小的覺悟,小悟、中悟到大悟,大大的領悟。

  這一章也是在講跟覺悟有關係,跟前面那個蔽都有關係的,叫做六言六蔽,《論語.陽貨篇》的。來,我們一起念一下,「子曰」:

  學生:「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老師:好,你說說看,什麼叫做「六言六蔽」?什麼叫做「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你講一則就好。

  學生:好仁不好學就是很喜歡行仁道,可是卻又不去學習行仁道的方法,最後就會變成愚忠或者是愚孝。就是可能很多人想要做好事,但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或者是沒有想得更遠,他做的好事就會留下很多禍害,或是流弊,這種就是以好心而行惡事,也可以稱作愚。這是學生的見解。

  老師:好,講得很好,再講第二則。那個要念ㄓˋ,好知不好學。

  學生:好知不好學就是很喜歡知識,或是很喜歡一些技藝的東西,但是沒有去好好的深入去研究,就會流於表面,可能就很容易流於表面,跟人家到處去炫耀,或者是不再深入去研究。

  老師:好,「其蔽也蕩」,蕩是放縱,放縱就是像水一樣,一放出去到處橫流。蕩,蕩本來是水,蕩,水亂流,放縱。好,講得很好。

  不過還有一個重點,因為我們讀《論語》也好,讀其他的經典,常常會對這些章句的解釋,看你解釋到什麼層次,有時候只是淺層的,有時候是中層的,還有更深層的。這裡頭,我們還是從頭講一下,由是誰?子貢,子貢嗎?由,由是誰?子路,子路仲由。「女」是跟三點水那個相通,汝,就是你。你聽過六言六蔽嗎?六言就是六個字。這六個字也有它相對應的六個蒙蔽、六種弊病,聽過嗎?「對曰」,對曰是子路,子路對老師當然要稱對曰。「未也」,沒聽過。接下來,「居」又是誰講的?孔子講的。所以你要讀上下文、讀那個語氣,才知道這一個字、這一句話是誰說的,否則常常會解錯意。居,居什麼意思?坐下來。坐下來我告訴你,「吾語汝」,這個「語」是動詞。

  底下就是六言,六言就是仁、知、信、直、勇、剛這六個字,六蔽就是後面的愚、蕩、賊、絞、亂、狂。所以他一個一個講,「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仁,很喜歡行仁,很喜歡表現你的仁心仁性。剛剛同學有講到,他講不好學解釋說,不去學習真正行仁的方法,這樣講也對,也對,方向是對了,方向沒有錯,不過還可以再提升一層。我以前讀到這裡面我的疑惑是,好仁本身不就是在學習了嗎?好仁,喜歡仁德,喜歡接近有仁德的人。「汎愛眾」,而什麼?親仁。愛眾,愛,對普遍的民眾,對別人普遍的發揮你的愛心;還有親仁,親近有仁德的人,是不是?這本身就是學習了,為什麼好仁又不好學?這是我以前讀這一章的疑惑。包括後面都一樣,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剛,這本身都是好學,不是嗎?那為什麼說他不好學?

  原來前面我們講的學的動詞意,它是有兩個階段,一個是模仿的階段,一個是成熟的階段。這一點領會了,看這一章、讀這一章,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如果你永遠停留在模仿,永遠停留在仿效,你看人家親近仁德,你也有樣學樣親近仁德,親近有仁德的人,可是你如果沒有領悟,你如果沒有把你的學習學到成熟的、覺悟的階段,你就有時候會親近的,你所親近的未必是真正仁德的人,或者是你在發揮愛心的時候,常常會有一些不是有智慧的愛心,那就叫做愚昧。

  什麼叫愚昧?看到乞丐,看到可憐的人,你就給他布施,現在有很多假乞丐,有很多叫做利用人們的愛心,然後來給你欺騙、詐騙的,你這樣的仁慈、你這樣的慈悲就不夠理智了。我們講要悲智雙運不是嗎?所以它的弊端、它的障蔽就是愚昧。有一句成語,當然這句話聽起來可能對女性、女性同胞聽起來會不太舒服,叫做婦人之仁,聽過嗎?為什麼叫做婦人之仁?你往正面上想,女生比男生有愛心,才會被利用。為什麼婦人之仁會變成貶義?它就不是褒,不是褒義,變成貶義,表示有些狀況你會被利用的,會用錯地方的,這個就叫做愚昧,就是不夠清楚,不夠清楚就是沒有覺醒、沒有覺悟。

  第二個,「好知不好學」,「知」就是求知,廣博的去追求。現在這個時代,網路訊息太發達了。我們為什麼稱它為網路訊息,而不叫做網路知識?訊息本身不能稱為知識,所謂知識是經過篩選的,例如編成教科書,至少它提供的是利多於弊,我們不敢說教科書是百分之百的純正,沒有錯誤,但是至少它是經過篩選的,這個才可以叫做知識。網路訊息、網路謠言一大堆,光那個養生的就夠了,光喝水怎麼喝就夠了,有的說要多喝水,有人說喝過頭會中水毒;然後吃這個吃那個,太多太多了,那個只能稱為訊息,談不上知識。知識還不是最究竟的,知識要經過淬鍊、要經過提煉才成為智慧。

  所以你很喜歡追求知識,如果不好學,這個問題跟剛才一樣,你如果是看人家這個人很好學,一天到晚捧著書手不釋卷,手不釋卷問題是你看的是什麼書,你看漫畫書也是手不釋卷。所以一樣的好知,喜歡追求知識,如果你永遠停留在仿效階段,沒有進展到成熟的覺悟階段,就會產生弊病,放縱,蕩。知,你的知識太廣博了,可是博雜。聽過博雜嗎?博雜就很麻煩,書看得很多,可是腦袋裡面太雜亂了,沒有中心思想。

  再來,「好信不好學」,「信」就是守信用。守信用是很好,可是你總是要通權達變,總是要靈活變通。聽過那個七爺八爺的故事嗎?七爺八爺,沒有聽過?就是以前他們很守信用,然後跟人家約見面的地點在橋下,不見不散。好了,突然山洪暴漲,我已經答應人家不見不散了,我寧可犧牲生命也要維護我的信用,就這樣子。這樣的犧牲值得嗎?不行,這個叫做好信不好覺。你把每一個學都把它暫時替換成覺,不是叫你把它改掉,要把它作覺悟的覺來理會、來體會、來理解,就沒有問題了。好信不好覺,其蔽也賊,「賊」就是害,不是害己,是害人,這個賊不能解釋作小偷了,不能解釋作盜賊了,這個賊是動詞,是害。

  好直不好覺,其蔽也絞,絞是急切、急迫,這個人太直了,講話好直,結果弄得自己在那邊囧,囧在那裡,不知怎麼辦,那個就叫做絞;好勇不好覺,其蔽也亂,亂不用解釋了;「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這些大家應該其他的章節都讀過了,直而無禮,勇而無禮,跟這個意思一樣,直而無禮則絞,勇而無禮則亂,禮也是一個節度、節制。

  總之這裡是強調,你的學習不能永遠停留在模仿,一定要到覺悟。

  好,我們進行下一行,「威震四海」。

  學生:「威震四海。勇冠三軍。只沒本事。降伏自心。」

  老師:「威震四海,勇冠三軍」,講的是說一個人就算他是一個大將軍,「勇冠三軍」,軍威「威震四海」,這樣一個勇猛的大將軍,他能夠降伏四海,降伏所有的這些敵人、這些寇賊,偏偏對自己的內心深處那個妄念沒辦法降伏,沒有辦法克服自己的習氣,沒本事降伏自心。王陽明講的這句話,破山中賊比較容易,要破心中賊卻比較困難,他給楊仕德、薛尚謙的這一封信。這幾句話是在水里蓮因寺,蓮因寺大家知道嗎?懺公師父。以前我年輕學生時代參加齋戒,聽懺公師父常常提這句話,破山中賊容易,破心中賊困難。後來他大殿蓋好了,就把那幾句話刻在大雄寶殿的右邊,因為它跟大雄也有關係。他說陽明先生云,陽明先生說,破山中賊容易,破心中賊難。我佛如來能夠伏心賊,故稱大雄。佛陀、如來他能夠降伏心中的這些盜賊、這些妄念,所以叫做大雄,大雄寶殿。

  大英雄,你能夠威震四海、能夠勇冠三軍,有這種本事的人很多,但是能夠真正徹底的降伏你的內心的煩惱,釋迦牟尼佛成佛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要斷除見思惑,見惑、思惑。見惑、思惑有八十八品,你連這些見惑、思惑的名稱都弄不清楚,更何況說要把它斷除。見惑、思惑斷除了,還有什麼惑?塵沙惑,像地下的塵沙那麼多的惑要你去斷,斷了塵沙惑以後還要斷根本無明惑。這樣來來回回總共要三大阿僧祇劫,太長太長的時間了,才能夠徹底的把心中的迷惑、煩惱斷得乾乾淨淨,這才叫做大雄、大英雄。

  什麼叫降伏自心?《金剛經》裡面有這麼兩句:「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聽過吧?《金剛經》。「云何應住」叫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太深了,我們這裡沒辦法講。無住生心,這個是佛法裡頭空跟有,空宗跟有宗差別在這裡,講空就是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什麼叫住?住,你現在住哪裡?住極樂寺,這是你的身體,有形的身體住在這裡。那你現在的心落在哪裡?也在極樂寺?天曉得。你現在人是坐在這個教室,我們從剛才九點整上課到現在,你的心一直都在這個教室裡面,沒有飛出去一個念頭,沒有一個念頭飛出去別的地方嗎?有沒有?你有沒有想到我今天早上早餐吃什麼,或者想到下一節課、想到明天?從剛才到現在差不多五十分鐘,你的心都很專注在我們的課堂裡面嗎?還是飛出去了你自己也不知道?根據一般統計,上課的心專注在課堂上,一般來講,二十分鐘已經很了不起了。你們如果有待過小學,帶過小學生的,你就更要了解兒童的心理。小學裡面一堂課四十分鐘,尤其現在孩子毛毛躁躁,他能夠專注五分鐘已經真的很了不起了,有的連三十秒都沒辦法靜下來。所以我們的心跟身體,身體可以被你關在這裡,心它卻是飛來飛去的,心猿意馬。所以云何應住?住就是安住,你的心要安在哪裡、要落在哪裡、要守在哪裡?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我不會講,太深了。

  後面又說「云何降伏其心」,你沒有辦法無所住,無所住太高深了,你先降伏。就好像說,你沒辦法斷惑之前,你先學著伏惑,伏就是降伏。那個草你要把它連根拔除,有些草輕而易舉就輕輕一抽,尤其下雨過後,輕輕一拔就起來了;有些根深蒂固,你費盡力氣終於把它拔起來了,可是你是把它拔斷了,裡面還有很長的根,深深的扎在泥土裡面。我有一次在泥土裡面拔了一根小草的幼苗,拔起來,它的葉子才剛剛發芽而已,那個葉子葉片這麼長,底下的根大概有五、六倍,這麼長,這麼長的根。你看尤其那個草,草的根是深深的鑽到泥土裡面去,你要連根拔除很困難。但是你如果搬一個大石頭把它壓住,這時候那個草,你如果一個月以後你又翻開來看你就知道,那個草就沒辦法發展,也沒有死,但是它不會再蔓延,它變成白白的,這個叫做伏,伏惑。我們大家應該都是念佛,念佛就是伏惑,伏住你的煩惱。所以要降伏其心,你沒有辦法像禪宗那種利根,一下子就能夠大徹大悟什麼一切皆空,很難。所以念佛就是六字洪名,正好伏心,就是伏住你的妄心妄念、你的煩惱。

  以前我有一個鄰居,中醫師,也學佛,他常常對來看病的病患,除了醫他們的身體的病痛以外,也跟他們閒聊,也勸他們念佛,我也被他勸過,他最有名的一句話,「不念佛就是念煩惱,看你要念煩惱還是要念佛」,很有道理。你看看你的念頭不是佛念、不是佛號的時候,你都在念什麼?念雜七雜八的,都是煩惱。這是有智慧的一句話,很有智慧,是他深深刻刻的體驗,不念佛就是念煩惱;反過來再說,看你要念煩惱還是要念佛。

  後面說「空無邊際,有跡可循」。你講那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自己要稱一稱自己的分量、自己的斤兩,我們已經不是那種利根,不是那個上等根性,能夠像六祖惠能大師那樣領悟力那麼高深,我們只好乖乖的認清自己、守住自己的本分。有跡可循,佛號就是有跡可循,有具體的東西讓你抓得牢牢的,把你的心轉移,專注在佛號上面,這樣就是最好的降伏其心的方法。

  當然這個《小兒語》它是回歸到儒家,儒家有儒家降伏心性的方法,這個我們以後有機會,你如果接觸到《大學》、《中庸》、四書這些,儒家,孔子有很多都是在降伏自心,誠意正心,他有他另外的一套。各位都念佛,一點就通,一點就明白。

  底下我們看下一個段落,「矮人場笑」。

  學生:「矮人場笑。下士塗說。學者相(識)見。要從心得。」

  老師:《小兒語》也好,《續小兒語》也好,它的版本常常有一些文字的出入。幾次下來我發覺,我們如果完全要根據這個課本,到後面會有一些問題,就是講不通、講不下去;有一些還可以,勉強可以。有一些當然你也可以取捨,像這個學者相見,我看到的版本是學者識見,「學者識見,要從心得」,我的感覺,「學者識見」會比「學者相見」深一點,所以你旁邊加一個括號,我們也不是說要去把這個改過來,你就加一個括號,「識」,不同的版本。

  「矮人場笑」。有一個成語叫做「矮人看場」,這些蒙書或者是說一些古人的詩文,常常用的都是成語,而那個成語在當時是很通俗、很普遍。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因為我們都是失學的一代,我們的小時候,我是講我們這個年代。你們很幸運,你們在台灣大概是民國七十年代,一九八O年代以後,這種讀經的風氣慢慢興盛,你們趕上這個時代,所以你們很幸運的,小時候就接觸到一些經典讀誦,而我們這一代小時候完全沒有。就算你們接觸到經典讀誦,可是有一些基本的素養,因為讀是你們讀,可是大環境還是沒有那樣的一個背景,所以很多成語你都沒有聽過。縱使你在小學有一些老師會給你課外補充,每日一句、每週一句,數量也是有限。像這個矮人看場你們有人讀過嗎?沒有,我也沒看過。所以我來這邊上課,教學相長,我個人也是成長很多,所以要感謝各位。

  這個矮人看場什麼意思?出自《朱子語類》。朱子學問很大,學問很好、很廣博,雖然說他在某些見解跟佛家不太一樣,但是我們也不要因為這樣就排斥他,他的學問我們是比不上的。《朱子語類》是他的語錄,有一些講他的心得,講他做學問的一些感想。

  他說正如矮人看戲一般,見前面人笑他也笑,他雖眼不曾見,想必是好笑,便隨他笑。「場」就是戲場,我們現在叫做戲院。個子矮的人,以前看戲都是站著看,不像現在進入電影院每個人都有座位,而且是階梯式的,都不會影響到你的視線。以前那個野臺戲各憑本事,你從家裡面搬個凳子,站得高高的,鶴立雞群,看得很舒服,可是後面的人就很不舒服了,你擋住他的視線了。所以為了公平起見,統統不准帶板凳,你就踮腳尖。好了,你長得身高一八零,沒辦法,我們就認了。矮個子的人,你在那個地方看就是看不到。結果大家哄堂大笑,你笑什麼?人家在笑什麼?大家都笑得很開心,結果,你怎麼沒有笑?你會覺得很尷尬,哈哈,我也跟著笑,這個叫做矮人場笑。他為什麼要笑?跟著人家,不笑的話會讓人家覺得,我來這邊幹嘛?來這邊又看不到。所以他是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這個也叫做人云亦云,所以叫做矮人場笑。不是笑場,場笑跟笑場不一樣,笑場是說你講課的時候、演講的時候,然後結果自己忍不住就笑出來,笑出來就有點破壞氣氛、破壞整個莊嚴,那個叫做笑場;場笑就是說看戲的時候,跟著人家在那邊呵呵大笑。

  還有「下士塗說」,這個「下士」就是下等的讀書人。「塗說」就是道聽塗說。《論語.陽貨》篇講:「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道聽塗說,德,你要敦品立德,結果你學習的對象是道聽塗說來的,這樣你所學到的,永遠不是真正能夠讓你提升、能夠讓你敦品勵學的東西,所以叫做「德之棄」。而這個道聽塗說,總之就是沒有經過證實,沒有根據的。

  上星期我給你們分派作業,然後你們去做了,做的匯總過來我也看了,有一些比較明顯的不是很恰當的,或者是註解方向比較偏離了,我就退回來,你們再修改過了。但是有一些小錯誤我會給你們保留,保留等到你們試講的時候,讓你講完我再來告訴你,重點是要讓其他的同學也了解。我們看看今天的時間。另外你可能會在網路上會查到一些資料,你也用上來了,用上來了以後,可能不是很恰當的。因為基本上的註解,我是要你們參考漢典,漢典對字句的解釋,大致上是不會差到哪裡去,只是看你要怎麼取捨,有一些字點下來基本意思,然後其他意思洋洋灑灑十幾個,你就要精挑細選。除了這個以外,你自己要補充的一些網路訊息,還是叫做訊息,那就必須要你自己抉擇,抉擇關鍵在於你有沒有這個判別能力,這個判別能力是要日積月累,慢慢的去累積。

  「下士塗說」,道聽塗說。

  學者,真正做學問的人,你的識見,你的見地見解、你的器度、你的氣勢,必須要從心得得來,真正你的心得,心有所得,否則還是人云亦云。

  怎麼樣才叫做有心得?我以前在學校教書,我要學生寫報告,考試,考筆試跟寫報告,讓他們選,他們說我們不要筆試,我們要寫報告。好,寫報告也可以。不要以為寫報告就比較輕鬆,我規定他們寫報告要兩個部分,一個部分叫心得,一個部分叫感想。學生又問了,老師,什麼叫心得?什麼叫感想?有什麼不同?心得這兩個字也要看你怎麼下定義,你的內心真正有所得、有所領會。這個跟化學變化、跟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什麼樣情況叫做物理變化?像水冷到零度以下多少度,就會變成固體的冰,對不對?固體的冰然後氣溫再上升,上升到零度、一度、兩度、三度,它又恢復成水;繼續加溫加溫,加溫到一百度煮沸了,變氣體;不管它是固體、氣體、液體,變來變去都是H2O,本質沒有變,那個叫做物理變化。化學變化是指氫氣燃燒加氧就變成水,氫跟氧是完全不同的,可是變成水了以後更不同,它的化學性質就完全不同。

  所以你的心得,我是打一個比喻,有點像化學變化,是從你的內心裡面去本質上的改變,而不是表面上形體的、外形外貌的改變而已。外貌的改變最後會叫做故態復萌,熱了,熱到極點就變成氣體了,結果恢復常溫又變成水,又變成液態了,變來變去,本質沒有改。所以我們要讓自己的修心養性,要起本質變化,那叫做改造生命,而不是改變生活形態而已。

  所以真正的心得,我們看看《論語》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不亦什麼乎?這字怎麼念?說ㄩㄝˋ。為什麼要用這個字?這個說就是喜悅的悅,對不對?古人用字都有他一定的道理,我們千萬不要隨隨便便去跟他改。你說既然是用豎心旁的悅,因為現在大家都懂,大家都比較熟悉這個喜悅的悅,於是我就把《論語》的說改成喜悅的悅,這樣可以嗎?這樣叫做自作聰明,我們不要做這種事情。說就是喜悅的悅沒有錯,喜悅的悅,悅從哪裡來?

  這個悅佛家叫做法喜,聽過法喜吧?你有沒有感受過一點點法喜?同學點頭,分享一下吧,什麼樣的法喜?

  學生:就是領悟到一個道理,然後從心中湧出來無限的喜悅,就是把它已經轉化成自己的東西的那種感覺,就是從內心自己去領悟,然後又不是外來的一種喜悅。

  老師:好,很好。同學年紀雖小,但是妳的領悟跟外面同年齡的,我相信比他們會更深一層,因為妳從小就這樣薰陶,耳濡目染,自自然然領會的深度會不一樣。

  這個悅,我們講喜悅,喜悅也有一般層次的喜悅。我如果對一般大學、一般學校裡面的學生,我只能用什麼樣的經驗,以他們的生活經驗,讓他知道這個喜悅講的是什麼,講比較平凡一點、比較普通一點,叫做成就感。好了,你背完幾首詩,背會了一篇文章,之後已經會了,那種感覺就是成就感,那也算是小小的喜悅,對不對?如果再來就是你解數學,數學解題,百思不得其解,最後終於讓你解出來了,也是成就感,也可以叫做喜悅。你慢慢把這個層次提升,提升到義理的思惟,儒家孔子的思想,《大學》、《中庸》,這種義理層次、哲學層次,或者佛法層次,那種喜悅就提升到我們叫做法喜。

  所以你如果有涉獵過儒家的一些著作,念中文系的大概就知道,有一句話,孔顏樂處,同學有沒有聽過?孔顏,顏回的顏,孔顏樂處。妳對這句話的理解是怎樣?

  學生:學生的理解是,就是他們理解到生命真實的道理。我自己的理解是會比較回歸到佛教,就是理解到了天命,然後人一生最終什麼也都是不能帶走,然後那種法喜的境界。

  老師:好,謝謝,講得很好。孔顏樂處,實際上在《論語》裡面有幾個章節。顏回,顏回大家都知道,他住在哪裡?居陋巷,「人不堪其憂」,一般人不堪其憂,回也怎樣?「不改其樂」,這個就是樂。居陋巷、住在陋巷裡面有什麼好樂的?難道那裡面都是古董家具價值千萬嗎?一點都沒有。他樂的就是內心的法喜、內心的喜悅。他的喜悅從哪裡來?不然你也去住陋巷住看看,蚊子很多。孔子,「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飯疏食」,對不對?孔子的樂處,顏回的樂處,大家都不要只是看到表面,重點是在內心的喜悅。

  悅從哪裡來?現在我們就要探討悅從哪裡來,感受,第一層;第二層,感動;再上去那一層叫感悟。層次不一樣,你去找感這個字跟它相關的詞,把它列出來,每一個的層次都不一樣。感覺,感覺跟感受比較接近,現在叫做有感無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無感;再來,麻木不仁,更嚴重,更無感。所以感受只是基本上,你如果有進一步研究過《百法明門論》,裡頭有一個觸、作意、受、想、思,五遍行,這個沒有接觸過,以後有機會慢慢去看。唯識學號稱佛教心理學,講到我們認知、認識,還有第六識、第七、第八,對我們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很有幫助。

  你對外境領受到了,領受到只是我有接收到訊息,接下來做出了反應,做出的反應是你有沒有被感動到?什麼叫感動?你們有沒有被感動過?被某些事物感動過,感動到會想要掉眼淚,至少想要掉眼淚的感覺,鼻子酸酸的,這就有一點感動到了。

  我以前教樂器,教二胡,我一直跟學生講一句話,就說你要感動別人之前,要先怎樣?感動自己。我第一次想到這句話,跟學生講那句話的時候,我也很得意,前面不是說才說聰明就怎樣?又增一蔽。後來聽到報紙上或者是媒體上,也有人講這樣一句話,不是我一個人的單獨的發現,獨到的見解,沒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只要到某一個真正讓你領悟到,讓你感動,讓你感受感動到了,你自然就會有這樣的一個體會。

  你要感動別人之前要先感動自己,那也是我自己的一個經歷,有一回我自己在那邊拉,拉得很投入,拉得很,很怎麼講?難以形容,可以說幾乎達到忘我了,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個地方這樣拉。過幾天我聽到一個朋友說,張某某,有一天我聽到你在拉二胡,我聽到都掉眼淚了。我說,哪一天?他說某年某月某日,幾點?就是那一次。我終於體會到,你要感動別人之前你要先感動自己。

  還有,只要你們學過樂器的人都知道,只要你有登台的經驗,以我們一般情況之下,最好最好的情況很少會出現在舞台上,因為舞台上你緊張得要死,不可能出現最好的情況。除非你是一流的,世界級的、頂尖的演奏家,已經不必把台下的觀眾看成西瓜,自自然然就目中無人了,除非你到了那個境界,否則一般人往往是在最放輕鬆的時候,得到最佳的狀態。

  像你們如果寫書法、練書法,給你宣紙更不用講,你就戰戰兢兢,毛邊紙也捨不得把它糟蹋,好吧,剩下一點墨汁,我就把不要的寫過的毛邊紙拿來亂塗,或者報紙拿來亂寫,竟然出現最美的線條。這種情況叫做「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栽花花不成」,對不對?你要達到無心的狀態,就是前面講的平常心。我們要感動自己,就是在最沒有雜念、最沒有得失心、最自在的情況之下,你自己最投入,你自己先感動了。然後別人無意間聽到了,他也不是特意來當你的聽眾,特意來當你的聽眾,你也不會有出現這種狀況。所以就這樣各種因緣巧合之下,你感動自己了,自自然然別人就被你感動,就是這樣而已。

  好,感動之後,下一層就是你的感悟、體悟,喜悅就是從這裡來,一層一層來,法喜也是這樣來的。所以學者的識見要從心得,從感悟來。

  好,因為時間到了,我們這個先讓各位待會看一看,我們下一節就來講這個,好,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