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小兒語-第1集

  各位同學,大家早安。隔了十個月沒見面,大家依舊如故,有六位老面孔,有其他幾位新面孔,先祝大家學習這一門功課一切順利無礙,謝謝。

  我們這門課叫做《小兒語》,是我們的教材第一冊的第一個科目。這個科目,大家從名稱上面顧名思義,小兒語,小孩子、小兒、兒童。「語」呢?語是什麼意思?語就是說話,小孩子說的話,或者是我們要讓小孩子學的話。所以看起來就太簡單了吧?相信各位也都應該有略略的先預習看過一些,這些文字都很淺顯,非常的淺白,有沒有覺得很深?有沒有覺得裡面有一些,當然也有少數一、二個字句,你不查字典,你光望文生義的話,或許還會錯解、解錯意,否則其他大部分,以各位這麼幾年下來累積的文字的素養,看起來應該都不算很難吧,對不對?「一切言動,都要安詳」,有哪個字看不懂嗎?不會吧?只是這個「安詳」,怎麼個安詳法,有深有淺,有的安詳也可以故作鎮定,有的人真的就是神態自若、神情自若。所以這個安詳跟言動,言語動作,這些才需要深一層的去解釋,深一層的去分析探討,否則光從字面看,這裡頭的每一句幾乎應該都看得懂。

  既然這樣子,我們學它的重點擺在哪裡?光懂沒有用,重點是要做得到。了解了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到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不要小看它是小孩子說的話,三歲兒童,「三歲小孩皆道得」,皆說得到,都可以說得出口,「八十老翁行不得」,大家都聽過。

  好,我們就先簡單的把《小兒語》相關的一些需要做導讀的,我們簡單說明一下。先看「作者」,作者叫做呂得勝,是明朝人,又稱為呂近溪。如果念中文系的,大概就比較有機會接觸到,你讀思想史讀到宋明理學家,大概對呂近溪這個名字就比較熟悉,反倒是呂得勝比較陌生。他是明代的一位大儒,大約是嘉靖,嘉靖皇帝那個時代,寧陵人,現在的河南省,寧陵人。有關他的生平事蹟,文獻上保留得不多,所以我們也沒有辦法深入的去介紹,大概了解一下。如果各位想要進一步了解呂近溪,現在網路資訊很方便,可以自行去搜尋。

  這本《小兒語》,它的性質和它的內容就是用四言,四言就是一句裡頭四個字。《詩經》裡面有四言、五言、六言;陶淵明的古詩也有四言、六言。《小兒語》就是四言的、有六言的,還有雜言。雜言就是字數不一定,在這一段落裡面,有時候三個字、有時候四個字、有時候六個字,等等,叫做雜言。它的一般的語言形式都比較通俗,用來闡揚經典中做人做事的道理。這些道理,像剛剛講「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它所講的理,道理,源頭都是從我們傳統的儒家的經典裡頭,從那邊出來的。有理有事,事就是應用在現實生活上面的很多實務。道理都是從經典裡面的,但是你在應用,或者是舉的實例實務上面,就可以有多方面。

  我們的這本教材,這本教材只摘取四言跟六言的部分,雜言那個部分就沒有選錄了。所以我們上課也只有上課本所有的內容,四言、六言的部分。

  我們接下來介紹一段序文,課本沒有,是他原來,呂近溪原來的《小兒語》前面的序文。請各位念一下,括弧裡面的就跳過去不念了,我是直接把需要註解的特別的某一些字,用簡單的一、二個字把它做註解,讓各位念過去大概就會了解意思了,念完以後我再簡單的消個文。來,請各位一起來:「兒之有知」。「兒之有知而能言也,皆有歌謠以遂其樂,群相習,代相傳,不知作者所自。如梁宋間『盤腳盤』、『東屋點燈西屋明』之類。學焉而與童子無補,余每笑之。夫蒙以養正,有知識時,便是養正時也。是俚語者固無害,胡為乎習哉?」

  好,有幾段,我們分段分段講。一開頭他說:兒童,小孩子,「有知」,懂事了;反過來叫無知,不懂事。小孩子什麼時候懂事,什麼階段懂事,什麼階段不懂事,你說到三歲,三歲你說他懂事,又沒有全懂;說他不懂事,他有時候講出來的話還很像大人。所以這個懂事就是一個概略的講法。他懂事了,能說話了,通常在這個階段一般都會有歌謠,就我們中國民間傳統都會有一些歌謠,來達成,讓他能夠增進生活上,學習說話,或者是親子之間互動那種和樂,「以遂其樂」。

  歌謠很多吧?台灣也有很多民間的歌謠,兒童的,像我們講的歌謠是比較偏鄉土的那一類的。如果像什麼「小蜜蜂」、「小星星」,那個也算歌謠是沒有錯,那個是比較後來編曲的。現在講的那些歌謠就是民間的,譬如說天黑黑要下雨那一類的,那個又不太像小孩子的。屬於小孩子的,像一者炒米香,什麼什麼那些,類似這一些,台灣的大家都聽得懂,這些叫做歌謠。

  「群相習」,一群小孩子裡面互相感染、互相薰習。代代相傳,爸爸媽媽小時候,爺爺奶奶教他的,等到他自己成為父母了,又這樣子教他的下一代,就這樣代代相傳。所以也不知道作者是誰,「作者所自」,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從誰開始傳下來,就不清楚了。這邊他舉了以下這兩個例子,「梁宋間」,梁朝、宋朝,南北朝那個時代,宋齊梁陳那個時代,有「盤腳盤」、「東屋點燈西屋明」,這就是他們那個時代的童謠、歌謠,這個也不可考了。盤腳就像我們打坐那個盤腳,打坐盤腳也可以念成歌謠;東屋點燈西屋明,這個字面上看得懂,它只取其中這麼一句,完整的現在也是不知道原來是怎麼一回事。

  像這一類的,「學焉而與童子無補」,學了這些歌謠,實際上對小孩子的學習,因為這是站在我們比較關心教育,比較正面的,就是說你一定要給他一點有營養、有價值的。我們一直強調背誦,如果要背誦就背一些,能夠不只小時候受用,長大也受用,一輩子都受用的。像有一些童謠,只是幫助他認識字,幫助他點綴一下,譬如台灣民間有一些什麼小貓叫小狗跳,類似這些,作者認為說,這些好像都沒什麼意義。說「余每笑之」,我常常就覺得這些歌謠好笑,只是好笑而已,沒有什麼,或者講現在一般的用語,養分不多,養分不高。

  底下他就有這樣的感慨說,「夫蒙以養正」,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吧?「蒙」,蒙是什麼意思?啟蒙,是《易經》的蒙卦,蒙就是蒙蒙昧昧。蒙蒙昧昧你就是要給他開啟光明,所以叫做啟蒙。啟蒙用什麼方法來開啟他?就是用正,就是要培養正道,培養正確的方向、正確的方法。「有知識時」,等他懂事一點的時候,就是啟蒙養正的最恰當的時機。這些,「是俚語者」,這些,「是」是這些,這些俚語、這些俗語,固然是沒有什麼害處。沒有什麼害處,但是也談不上什麼積極的好處。「胡為乎習哉?」這個胡就是何,學這些有什麼好處?所以也沒有什麼多大的意義。

  下一段他說:「余不愧淺末」,來,請大家再念一次。「余不愧淺末,乃以立身要務,諧之音聲,如其鄙俚,使童子樂聞而易曉焉,名曰《小兒語》。是讙呼戲笑之間,莫非義理身心之學,一兒習之,可為諸兒流布;童時習之,可為終身體認,庶幾有小補云。縱無補也,視所謂『盤腳盤』者,不猶愈乎!沙隨近溪漁隱書。」

  好,這是他全部的序文,我們把它分成兩段來解釋。「余不愧淺末」,余就是我,就是作者;淺末就是卑微,卑微指的是說,我也不是什麼做大官的,我的影響力也沒有像一般大學者那麼樣的能夠德高望重。但是,用我們現在的話講,不揣淺陋,不愧淺末,我仍然還是願意奉獻、貢獻一點綿薄之力。因此「乃以立身要務」,立,立就是我們講「興於詩,立於禮」,立身在這個社會上,就是立足,安身立命,是那個意思。以立身的要務,重要的一些道理、一些事情,「諧之音聲」。各位讀過很多有關聲韻方面的,或者是作詩的押韻的這些。你要編歌謠,如果不押韻的話,念起來就沒有什麼趣味,像《三字經》、《弟子規》,都是有押韻的。有押韻叫做諧之音聲,諧就是和,能夠諧和,諧韻。

  「如其鄙俚」,如就是順,順著它原來的那些通俗性,鄙俚,通俗性。就是說我現在把它編成這個《小兒語》,它原來很多,各位念過你就知道,有很多是非常的口語化、非常通俗化的。不像我們,你們作過詩你就會,作詩是王老師教你們的吧?有給你們改作品,他會說你這個太白,要文一點,要稍微有一點,不要講得太露骨,不要太白話,那是作詩,作詩需要文采。但是他編這個《小兒語》的時候,不能夠考慮太多,太文了,太文了小孩子念起來就不像小孩子的口吻了。所以要順著它原來的通俗性,讓小孩子,「使童子樂聞」,他喜歡聽、喜歡念,「而易曉」,容易明白。名曰《小兒語》,所以叫做小兒語。

  「是」,因此,「讙呼戲笑之間」,這個讙跟這個歡相通。「莫非義理身心之學」,就是來,我們叫做寓教於樂。他在那邊娛樂,在那邊唱歌謠的時候,不知不覺當中,就把他那種長大以後,或許長大以後才聽得懂的那一些修身養性的道理,就涵融在其間了。一個小孩子學了以後,「可為諸兒流布」,你念ㄨㄟˋ跟ㄨㄟˊ都講得通,可做為一群小孩子當中一種流傳,大家互相你教他,它就一傳二、二傳四,就這樣一直流傳開來。

  再來就是「童時習之」,小孩子的時候學了,可為終身的體認。小孩子的記憶力很強,聽說三歲以前就定終身了,三歲以前,讓他背什麼,他就牢牢記在心裡頭。長大以後,他就不停的反芻,就可以終身的去體會、去印證,叫體認。庶幾或可有小補,哪怕是一點點的幫助,都是可以讓他永遠難忘。再來,縱使就算是沒有什麼幫助,就算沒有什麼積極的幫助,比起前面念的那一些,「盤腳盤」等等的那些順口溜、那些童謠,「不猶愈乎!」不也比它強嗎?總比那個好吧!

  好,整個序文就到這裡,最後就是作者自己交代自己的籍貫,我是「沙隨」,沙隨是寧陵的地名,沙隨是個地名,「近溪漁隱」,就是我的別號,作者的別號,「書」,書就是寫的意思,就是記的意思。或者像現在,你看有一些書的前面那個序,序文都會寫言字旁,再一個立志的志,某某某誌,或者是認識的識,對不對?認識的識跟那個言再一個志兩個相通,認識的識也是念作ㄓˋ,都是記錄的意思。好,這一段序文,這一篇序文我們就講完,就講到這邊,底下那個白話的譯文就留給各位參考。

  在原來的書,《小兒語》後來被收錄到其他的叢書裡面很多。像這一篇是清朝有一位叫陳弘謀居士,他編了《五種遺規》,其中一個叫《養正遺規》,裡面也收錄了《小兒語》這部書,跟《續小兒語》。編者陳弘謀,在《小兒語》的剛才那個序後面,又加了一段的按語。按語知道吧?就是補充說明。我們一樣念一遍,來,「滄浪之歌」。

  「滄浪之歌,孺子歌耳,孔子歎為自取。且呼小子聽之。當是時,不復計其歌之出自孺子也。近溪先生,思所以語小兒,而因自為《小兒語》。若規若刺。若諷若嘲。衝口而出。自然成音。小兒聞之,果小兒語也。嗟乎!兒固有不兒時,兒時熟之複之,不兒時思之味之,雖欲終視為小兒語,不可得已。或曰:言之毋乃不文。夫以小兒語語小兒,亦焉用文為哉?」

  「滄浪之歌」各位聽過嗎?好,聽過的你念給我們大家聽聽看。對。好,妳再把它解釋一下可以嗎?

  學生:學生粗淺的認識是……

  老師:沒關係。

  學生:如果這條溪水,滄浪這條水是清澈的,那麼我們可以拿來清洗冠的帽帶。

  老師:帽子,帽子的帶子。

  學生:如果水是濁的,渾濁的,那我們可以拿來清洗足,就是腳。所以是接近榮辱自取的意思。

  老師:好,很好,謝謝。「滄浪之水清兮」,滄浪之水,滄浪是一條河流,它水清的時候,可以濯,濯是洗滌,洗濯。濯我纓,纓,這個纓糸字邊,再一個嬰兒的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可以拿來洗帽子、洗帽帶;「滄浪之水濁兮」,渾濁的時候,可以洗腳。榮辱自取,可以這麼說。當然你也可以從各種不同角度去體會這兩句的意思,時代潮流,社會風氣,風氣好的時候,「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或者是說,這個時代該怎麼樣因應變化,我們都要去調適、調整。

  這個「滄浪之歌」是「孺子」,就是小孩子他的歌謠。孔子讚歎,這個是小孩子自己去學,自己去,自取就是他聽了喜歡,他就去學來唱。於是就叫小子,在《論語》裡面這個「小子,何莫學夫詩?」那個「小子」什麼意思?學生。一般是講說年輕人,其實孔子講小子就是學生的意思。就是叫,來,你們都來聽看看。

  「當是時,不復計其歌之出自孺子也。」孔子肯定這個歌謠,這個時候哪會計較說,這個歌謠是小孩子之間在流傳的。「近溪先生」,就是呂先生,呂近溪先生,「思所以語小兒」,語(ㄩˋ)當動詞用,告訴,告訴小孩子,要讓他明白。你要讓小孩子聽得懂,你就要用小孩子的口吻、小孩子的頻率。像各位在座的,以後不是要當種子老師嗎?那你有可能接觸到的對象,是有小孩子的、有大人的。那有小朋友小學階段,還要分,低、中、高用語都不一樣。所以學校的老師教高年級教久了,你叫他一下子去接一、二年級,剛開始會很難適應,因為他用的一些措辭小朋友聽不懂。像我們一般針對大孩子,針對大朋友、大學生上課,上久了以後,你讓我去跟小朋友講話,真的有時候會窘在那裡。

  有一回,我去幫我們那個小朋友的班隊去代課。我就問說:小朋友,我們來做什麼好不好?下面給你回什麼?不好。你就接不下去了。所以有些話能講,有些話不能講。那個小朋友現在就很調皮,你不能問他好不好,他就跟你說不好,那怎麼辦?所以小孩子就要用小孩子的口吻,就因勢利導,小朋友,我們現在來做什麼,很有趣哦。好,他就說好。你就千萬不要問他好不好,就是不好。

  所以這個「近溪先生」,他心裡面就有這樣子一個思考,他在想說要讓小朋友知道,所以就是要用小孩子的話語來編這本書。那它的內容,「若規若刺」,有時候是用規勸的口吻;有時候是用反過來的、諷刺的。「若諷若嘲」,「諷」是譏諷,譏諷就是譏笑。譏笑,當然我們覺得,譏笑不好吧?但是編這種歌謠,編這種小兒語,剛才說過,要保存保留它原來的那個通俗性,那你就有些地方該保留還是得保留。嘲是嘲笑。「衝口而出,自然成音」,就讓他這樣子念念念衝口而出,文字都很口語化。小孩子聽了以後,果然就是小兒語,聽得懂,聽得懂他就可以接受,就會聽從你的。如果聽不懂呢?不相信,你哪天到幼稚園去帶他們看看,你光要讓他們乖乖的吃完點心就不是那麼容易,連哄帶騙。

  最後說,「嗟乎」,這是感嘆詞。「兒固有不兒時」,小孩子他一定會有他長大的時候。「兒時熟之複之」,小孩子的階段你就讓他很熟練,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反覆的這樣。也只有小孩子,能夠讓你這樣反覆不停的一直念。像現在到了國小五、六年級以後,要他背很多重複的,他就不太耐煩了,到國中更是,高中以上免談。所以就運用小孩子幼小階段,讓他熟練、讓他反覆不停的這樣複誦。「不兒時思之味之」,不兒時就是長大以後,讓他能夠思考、能夠思索、能夠體會。「味」,味就是反覆的去體會它。「雖欲終視為小兒語」,你要把這本書永遠當作是小孩子的話,那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這裡面的道理很深,小故事大道理,他長大以後一輩子都受用。

  「或曰」,或許有人會問說,「言之毋乃不文」,這個文字讀起來好像沒什麼文采,你叫我們在這邊念,還不如我們去念那個詩,唐詩、宋詞、宋詩、《詩經》,很有文采,味道比較深刻雋永。為什麼不要特別讓它文采豐富一點?「夫以小兒語語小兒」,用小孩子的話去跟小孩子談,去跟小孩子說,「亦焉用文為哉?」哪需要那麼文縐縐的?

  好,這是剛剛的那一篇陳弘謀先生補充的按語,底下我們就正式進入我們《小兒語》的內容了。剛剛那兩段有沒有什麼問題?有沒有漏掉,沒有加註解的,或者講得不夠清楚?沒有。那我們就繼續往下。來,我們一樣先念幾遍。我們去年《千字文》是念幾遍?三遍。好吧,我們也念三遍,來,「一切言動」。

  學生:「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

  老師:好,暫停一下。你們念過詩嗎?這個語調小孩子聽起來會睡覺。我剛剛在上課已經夠催眠了,請你們念就是要,我告訴你,因為你們是種子老師,你一方面聽課,你一方面也要揣摩,我怎麼教這個段落,我運用什麼方式。當然我的教學方法,我自己也很慚愧,不是很精彩的,不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我是努力的在讓上課氣氛不要太沉悶,所以要常常有一些變化,有時候我講,有時候聽聽你們的聲音。換你們的聲音的時候,還比我低沉的話,那這個效果就沒有達到。你試著用你們念詩歌,念什麼那樣的有高有低、有長有短,那種節奏來念,讓彼此之間刺激一下,比較不會昏沉吧?來,再一次。

  學生:「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

  老師:我試著,不是示範,你試著參考看看。「一切言動」,該高的更高,低的讓它更低,那個高低落差對比就拉得比較強。「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這樣就稍微有點變化了。來,第三次。

  學生:「一切言動,都要安詳。」

  老師:好,都要。

  學生:「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

  老師:「只為慌張。」

  學生:「只為慌張。」

  老師:你記得第一聲的讓它更高就對了,高的更高,低的更低,高低對比比較明顯一點,這樣就叫做有張力。我們這個投影機就是要讓燈光有明有暗。你現在燈關上看,現在是因為那個流明很強,早期那個,你這樣燈開那麼大,那個字都很模糊,就是要讓明暗對比很明顯,你才會清楚。高的不高,低不低,「一切言動,都要安詳。十差九錯,只為慌張」,那變成機器人了。剛剛你們念的雖然還不至於到機器人,但是也沒有差距大到哪裡,這樣念給小朋友聽絕對沒有趣味,好不好?

  剛剛念過,其實都已經了解了,不需要多做解釋。這樣我們這個課排那麼久,都不知道怎麼樣上了。有些是很簡單,不過有些還是有待進一步的去探索。所有的言跟動,言就是說話,動就是行動、行為。當然這個動,如果你讀過《論語》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這個動你可以解釋為表面的行動,甚至解釋為更深一層的什麼動?心動,都可以包括。但是那個都是我們的引申,有時候它本來,文字本來它只是要表達就是行動,就是表面的,就是我們講身口意當中的身業的部分。意業的部分你要看前後文,有些是可以進一步延伸到意業來;有一些就不必,直接就代表行動的部分就可以了。

  一切的言語、行為都要安詳,安詳就是穩重,也就是從容不迫,迫就是急迫。從容,剛剛有說過,從容,有人是故作鎮定,對不對?你能夠強作鎮定,泰山崩於前面不改其色,也不錯,總不至於像人家說,一地震說,怎麼辦?怎麼辦?慌慌張張。告訴你,地震真的嚴重的時候,你跑都來不及了,你只能理智一點,就平常所學到的一些,你的反應時間大概只有幾秒而已,對不對?最後就是看你的命、看你的運氣、看你福報,你修的福報。所以總之就是你慌張也沒有用,這些都是要靠平時訓練。故作鎮靜也不錯了,能夠真正的神態自若當然是最理想。

  「十差九錯」,我們表現出來的一些差錯,十差九錯就是講一切的差錯,「只為慌張」,大多是,講乾脆一點,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慌慌張張造成的。不要說地震了,像有些什麼,譬如說以前國外有一些足球看台塌下來,被壓死的話也就罷了,根據一般的這些報導,很多是大家慌亂被踩死的,就是群眾在慌亂之中造成的,這叫做慌張。慌張進一步你要解釋就是,剛才不講要沉著、要安詳,反過來心裡面不沉著,你動作忙亂,也就叫做慌張。這些道理都很簡單,問題就是我們要問我們自己,這個都是個性問題。你碰到,乍聽,突然聽到一個很震驚的消息,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有沒有顯示出很慌張?這個都是每一個人的個性,有些是遮掩不來的。

  我們看看,慌張兩個字,大家也都常常在耳朵、嘴巴,常常掛在嘴上,講慌張、慌張。你要去分析慌張的原因是什麼?原因當然很多,我們隨便舉幾個:如果你生活周遭東西亂七八糟、雜亂無章,書亂丟,重要的文件拿出來又沒有放回去,等到臨時誰說要什麼了,東翻西翻找不到;或者是重要的一些作業,我們如果有在社會上上班,有工作過的經驗的人就知道,一份重要的文件,限期交辦的,你隨便一塞,結果在那邊,卷宗公文把它壓在底下,隔了一個禮拜、兩個禮拜,忘了,糟糕,過了時限,這個叫遺忘誤事,雜亂無章,日常生活處理這些事務雜亂;或者是你接到一個任務,這個事件很重大,一下子你不知道從哪裡下手,不容易切入、不容易著手,你當然就慌張。再來,我一天到晚就是很忙,忙得不得了,連一個喘息的時間都沒有,所以你碰到任何事情,第一個反應就是慌張,怎麼辦?怎麼辦?我現在要做什麼我都不知道。先舉這三個原因,每一個人應該都有過類似的經驗。

  原因是如此,那怎麼辦?怎麼去解決?還好,各位對佛法多少都有一點點認識了吧。惑業苦聽過吧?我這個焦慮行動壓力是針對我們慌張講的,它原來的惑業苦的本意妳知道嗎?沒關係,講看看。

  學生:所理解的就是迷惑顛倒,就是一個輪迴。業就是業力,因為迷惑顛倒,所以被業力操縱,然後感受到苦,大概是這樣子。

  老師:好,謝謝,很好,謝謝。

  惑業苦,這個在佛學的基本概念裡頭,會常常被提到的。你要從哪一個講起?你看那個箭頭,就是一直循環。我們就先說我們的苦,從苦開始講起。你如果上過一些佛學的概論,我們佛法講苦不是有三苦八苦嗎?三苦又是哪三苦?八苦又是哪八苦?這個一直延伸出去都是問題。苦苦、壞苦、行苦。苦苦又分成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熾盛、求不得,等等這些。總之我們在現實生活裡面,面對很多那些壓力,就是一些苦,苦惱、痛苦。這個痛苦、這個壓力之下,天天在受苦受難,讓我們心裡面就更加的迷惑、更加的焦慮,對不對?如果是按照佛法講,惑,什麼見惑、思惑、根本無明惑,這些都是更深一層的。因為這些迷惑,你才會造業。業如果是名詞的話就是業力,業的力量,善業、惡業,那是名詞;業還有一個動詞的意思,就是造作、造業,行動、造業。

  人一出生就不停的在造業,對不對?有沒有?三歲以前在家裡面,吃飯、學說話、學走路,其實這也算是業的一部分,對不對?然後上幼稚園、入學,幼稚園畢業,小學、中學、大學,這個階段造的叫什麼業?學業。每個學期結束了有結業。三年、六年畢業以後,畢業。畢業就完了嗎?畢業以後去找職業就業,繼續造業。有完沒完?沒完沒了。退休以後就不造業了嗎?待業。人一輩子都在造業。造了業以後就要受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所以就這樣惑業苦、惑業苦,不停的一直在循環。如果是善業的循環,我們就稱它叫良性循環;如果是惡業的循環,那不就是惡性循環嗎?我們日常生活裡頭,你自己可以反省看看,你有哪些方面是良性的循環,哪些方面是惡性的循環,一定有。你有沒有壞習慣?誰敢說沒有?一定有。好習慣你就讓它維持下去,好習慣就會得到好的回報;壞習慣就會得到壞的苦報、苦果。

  所以當我們在這樣做,平常生活雜亂無章,就造成你遺忘誤事,事件重大,不易著手,急迫忙碌,無暇喘息,這些都是壓力的部分。你愈是在這樣子一個無止境的生活作息氛圍之下,你的焦慮是始終沒有辦法降低的,那個就是慌張,慌張就在這裡。慌張就是焦慮,不是嗎?你一直的慌張,一直的處在焦慮之中,你的生活當中,你的所作所為,有可能是良性循環的嗎?不太可能。

  記不記得我們上一次,去年上過的課,講到那個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記得吧?所有的這些又緊急又重要的,統統都是來自於原來不緊急不重要,被時間一直拖拖拖,拖到最後就很急迫了。誰讓它變成這樣子了?還不是我們自己?事情為什麼要拖?都是我們自己拖來的。所以在這樣子惡性循環之下,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往往是讓你的壓力有增無減。所謂釜底抽薪,就是一定再怎麼樣、再怎麼忙,也要撥出一點時間來,針對第二類那種根本的地方去,所以叫做務本,根本做對了。本末先後,「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講的。哪個先哪個後,先後緩急。所以你想要不慌張,你就只有從這個根本去改變。正的,良性的是正的;惡性的就是負的。正的它就可以讓這個壓力減輕;負面的,那些負面的惡性循環,就會讓壓力一直增加。所以你要減輕這個焦慮,就從正面的去著手,正面的要增加,負面的要減輕。

  就好像說,大家一方面注重這個心靈的成長,當然身體的養生也不能夠忽略吧,所以我們的飲食也盡量不要去吃一些污染性的;身體如果有病,就要把那個病毒排出去。你一方面吃乾淨的食物,一方面要排出污染的體內的一些負面的,這樣才有效、才會提升;你如果裡面的病毒都沒有排出去,你吃再多乾淨的都沒有用。

  所以具體的,你要去管理你的慌張的情緒,這個都很簡單,只是看你做不做,善用備忘錄,空出你的大腦容量,腦筋不要記太多。年輕人可以,我現在不行。我現在背一個電話號碼,從那個手機拿出來,看一個八個數字的電話號碼,才隔幾秒鐘就忘記了,瞬間暫時記憶記不起來,一定要拿個筆抄個小抄,然後再來撥,可以直撥,有時候必須要改用另外一支,或改用室內電話撥。常常會瞬間記憶沒辦法,腦筋也不想記那麼多。

  所以當我平常事情累積很多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腦筋一片雜亂,這個時候,你需要的就是趕快拿一張便條紙也好、一張什麼紙,把你需要解決的事情一條一條列出來。真正你在用心思索的時候,寫了三條,要寫第四條,怎麼想不出來?好吧,就先處理這三件吧。等到處理完第二條,第四條、第五條又浮現出來了。不管它,就把你的腦子裡面的記憶,轉移到這個便條紙上面來,腦筋就把它拋掉了,就不要去想那麼多了。然後接下來你只要看著一條一條,按照時間先後順序,重不重要,一條一條去處理,處理完一條就打勾,就劃掉,處理完一條就打勾劃掉。

  我這幾年來做事情就是只能用這個方法。你不曉得劃掉一條心裡面多麼輕鬆,看著那個便條紙一個一個劃掉,心裡的壓力就慢慢的釋放解除掉了。你晚上睡不著的時候,也很好用這個方法,用這個方法也不錯,你就是在那一直想想想想,這個時候趕快起來,拿一張便條紙,把你煩惱的事情一條一條寫下來。寫下來以後,整個就轉移到那張便條紙了,腦筋裡面就不會再想了,就不要再想了,還要再想是你自尋煩惱,天亮以後再去,你現在躺在這邊你什麼事也不能做,又不能現在就起床去做,又沒辦法。所以善用這個備忘錄,讓你的大腦騰出一些空檔,才有辦法運作。

  另外有一些事情比較重大的,沒辦法一次完成,你就給它切割成一小塊一小塊,分成小目標,也是一樣,按照順序一件一件去解決、去處理,這樣你就不會說我要怎麼著手。你與其坐在那個地方空想,在那個地方煩惱,還不如趕快立即行動,就把它分成一小部分一小部分,一件一件的這樣子去處理。還有更重要的就是,千萬不要讓自己忙得像陀螺一樣,一定要空出一段時間給自己,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這三個方法就是針對剛才那個慌張的原因,各別列出來的一個因應的辦法。其他的你可以自己有自己的,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自己去設想。如果能夠把你的慌張管理妥善了,自然就達到一切言動都能安詳,對不對?道理很簡單,就看你做不做,看你做不做得到。

  好,接下來底下,照剛才的方式念,一起來。

  學生:「沉靜立身,從容說話。不要輕薄,惹人笑罵。」

  老師:兩遍、三遍。

  學生:「沉靜立身,從容說話。不要輕薄,惹人笑罵。」「沉靜立身,從容說話。不要輕薄,惹人笑罵。」

  老師:好了,這次聽起來就比較舒服一點了。「沉靜」反過來就是浮,「沉」的相反就是浮,「靜」的相反就是動,浮浮躁躁的,動盪不安。所以我們要「沉靜立身」,立身就剛才說過了,就是待人接物。「從容說話」,不急不迫。「不要輕薄」,輕薄相反,輕的相反就是重,薄的相反就是厚,輕薄相反就是厚重,厚重、穩重、厚道。「惹人笑罵」,如果我們在跟人家應對進退的時候,講話匆匆忙忙,對不對?對對,抱歉抱歉,就這樣子。人家一看你怎麼這麼的輕浮?不管你是在什麼崗位上,你當老師也好,你當一個職員也好,你當主管,統統都不能夠這樣子輕薄浮動。所以我們看一個人說話,大概就可以了解這個人的個性了。是不是可用之材,一開口便知道。不說話還沒有露餡,嘴巴一張開,你有多少底細,大概就被看出七、八分了。

  「惹人笑罵」,笑罵那是由不得己。你說笑罵不好,不好是你有修養,你不會笑罵別人,但是你能夠禁止別人來笑罵你嗎?沒辦法。人家看到你這樣子人家就會嘲笑你,你長官就是要罵你,沒辦法。

  再來,「先學耐煩」,來。

  學生:「先學耐煩。快休使氣。性燥心粗。一生不濟。」

  老師:我對「耐煩」這兩個字感受很深刻,因為我年輕的時候,像你們這樣十幾二十歲的時候,我比你們還浮躁。我後來接觸了這些聖賢的學問,我才知道我自己不能這樣再浮躁下去了。我現在回頭去看我年輕時候寫的筆記,學生時代,大概十五歲到二十歲,現在看起來真的是慘不忍睹,上面還有一些上課聽講寫筆記寫到打瞌睡,打瞌睡的那個滑動的筆痕跡都還在那裡。我以前浮躁到什麼程度?隨便一篇文章我沒有辦法從頭念到尾,不要說什麼報紙,報紙正刊、副刊,一篇小文章,我都沒有耐心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這樣把它看完,真的是如此,我沒有騙你,我以前很浮躁。

  於是後來我練書法,也學篆刻。篆刻第一個要刻的就是這兩個字,那個章現在還在,那個也是很嫩,很稚嫩。但是當時我的心就是很迫切的想要對治我的煩躁,煩躁的心。到現在還是很煩躁,何以見得?我自己清楚。你們去年寫字,畫斑馬線你就知道了,你自己煩躁不煩躁。你的心,心電圖都在那裡,心路,言為心聲,字為心畫,你心裡面的畫面,心裡面的形相統統都透過筆跡,就好像心電圖一樣,記錄得很清楚,哪個地方有專注,哪個地方分心了,哪個地方很浮躁,看你的下筆,看你的收筆,清清楚楚的呈現在你的眼前。你去年寫的字,你隔了一年你再看,你一定會說,我當時這個地方運筆太快了,這個地方應該可以更長一點,就表示你的眼界有提高了;如果覺得說,我去年寫得還不賴,表示你退步了,你現在退步了。

  好,所以這個耐煩是人要對抗一輩子的課題,年輕有年輕時候的標準,中年有中年的標準,老年也有老年的標準。什麼時候你才真的完全不會耐煩?你學佛法你就知道了,太難了,你的習氣、你的貪瞋痴習氣都在的話,你只能稍微伏住一點點而已,伏惑,你要斷惑談何容易!

  所以學任何東西第一步先學耐煩,這講到重點,真的是講到重點,講到我的內心深處了。耐住性子,不要心煩。你曾經有過一天、兩天不心煩的嗎?有沒有?不敢說有。如果你說,沒有啊,我不煩啊。那是你煩得不知不覺,你自己在煩你都不知不覺。所以什麼叫耐煩?耐住性子不要心煩,忍耐繁瑣,這就是耐煩。不耐煩就是使性發脾氣,使性子。

  當你發覺自己在那邊耍脾氣、在那邊發脾氣的時候,你就要察覺,察覺、覺察,覺察跟覺悟不一樣,覺察是針對貪瞋痴,覺悟是針對一些道理。你起貪念的時候你會覺察嗎?有些大的或許還可以覺察,有些細微的覺察不了。你在不高興了,其實就是瞋心。這個瞋心,不一定要到瞪眼睛、臉紅脖子粗,不到那個程度,不一定要到那個程度才叫瞋心。

  《論語》裡面講「子路慍見」,還有「人不知而不慍」。慍聽過嗎?讀過嗎?慍是什麼意思?生氣。還不到那麼嚴重,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慍。我今天得到世界冠軍,回到家鄉一個人都不曉得,你心裡面,怎麼會這樣子?你幹嘛生氣?這有什麼好生氣的?只是有微微的一點不快樂而已,那叫做慍。細微的,很細微的不高興,誰沒有?我現在也還有。學生對我不禮貌,我是老師,你是學生,怎麼可以對老師不禮貌?心裡面就不高興了,這就叫慍。佛法說這個叫恭敬關,需要人家恭敬。我們世俗不說人都需要被尊重嘛,被尊重,不尊重你的時候,當然你就不高興。真正修行人,這一層也是要打破。

  所以如果耐煩壓不住,「性燥心粗,一生不濟」,不成功。暴躁,粗心大意,不成功,一生不濟,不濟就是不成功。重點就是「休」,休就是停止,「快休」,趕快讓你那個脾氣,要發起來的脾氣趕快停下來,這樣才能夠耐煩。所以先學耐煩。等到你發覺自己要快不耐煩的時候,心要覺察得快,讓它趕快停下來,不能夠這樣子一直下去。否則的話,你的個性如果永遠都是這樣的暴躁,心永遠都是這樣的粗。什麼叫粗?粗心。

  我們以前常常在電線桿上面看到三句話:存好心,再來,說好話、做好事。這就是身口意三業,對不對?對。所以你學過佛法,你認識了這些基本概念,你看到很多都是,原來一看就知道,原來這三句話就是身口意三業。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這是積極面,在這個之前你先要達到消極面。達到消極面就是什麼?說好話,你在還沒有學會說好話之前,先學一學不要說惡口;還不至於到惡口的,叫做廢話,少說廢話,我們平常有很多廢話。什麼叫廢話?《弟子規》裡面有一句:「話說多,不如少。」但是你千萬不要因為這樣子,以後都不敢開口說話,這樣又是另外一個極端。重點是你不要講廢話。至於什麼是廢話你自己去體會,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做好事之前,當然不做壞事就是做好事,但是就怕做蠢事。什麼叫做蠢事?愚蠢的事情。愚蠢的事情也很多,自己去體會。還有存好心,就是讓你多用一點細心,在還沒有存好心之前,讓你再多用一點細心,就是不要粗心。

  很多人打開那個瓶蓋以後,再蓋回去常常會留一個縫,旋轉旋轉旋轉,沒有旋緊,然後人家一不小心就,有的人習慣拿蓋子,一拿就掉到地下,再不然就一傾倒,水就流出來了,因為他沒有把蓋子蓋緊;還有你冰箱,冷凍庫留一縫,過了十小時裡面都融掉了;門沒有關緊,然後小偷很方便就進來了。這個就是我們平常粗心的地方,不夠細心的地方。「性燥心粗」,一輩子如果這個習慣不改的話,不成功,斬釘截鐵的告訴我們,這樣的人成功的機率,零,給我們警惕。

  介紹一位曾國藩先生,認得嗎?不認識的請舉手,沒聽過曾國藩先生的。好,都認識。他一生成功的要訣就是耐煩。耐什麼煩?事情,會讓我們煩的,會造成我們心煩的原因,第一個就是事情多,所以要先忍耐,耐得住,耐事。「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這是曾國藩講的,曾國藩先生講的。自古以來成大功、立大業、辦大事的人,不是指做大官,是做大事的人,他的格局規模必須要遠大。但是相對的他在著手,在一步一步細微的處理的時候,就是要很密微、很精細。就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一根螺絲釘都不能夠忽略掉。這兩者,這兩方面,兩件事情,缺一不可,就是一個規模遠大,一個綜理密微,一個宏觀,一個微觀。

  各位,去年寫字的時候,我記得有跟你們講過。你眼睛要看的是通體,你一張作品,你要看整張紙有多少空間讓你揮灑,你能寫多粗、多大、多細。一格,八公分正方,這麼小的面積裡頭,你要寫多大的字是最恰當的。眼睛要看整體,可是下筆的時候,在那個回峰藏鋒,在運筆的時候,那個是小肌肉動作,很細微。尤其筆鋒這樣翻過來翻過去、翻過來翻過去,不是在畫斑馬線的時候,寫隸書的時候,在蠶頭雁尾的時候,那個蠶寶寶怎麼會多長出一隻角?那裡怎麼多出一塊肉來?筆怎麼都不聽使喚?很簡單,你用力過大,那個力是要非常的輕、非常的細,很細緻的這樣子輕輕的帶過來。講具體一點,你下筆的時候是這樣子硬碰硬下去,還是這樣子下去?差別就在這裡。

  我這個動作就是筆尖碰到毛筆,下筆那一剎那,我是摸索了二、三十年才體會到的。你能不能也這樣體會,那就看你個人的心思了。就是毛筆筆尖要碰到紙面那一剎那,你是怎麼樣跟它接觸的?是這樣子戳下去,還是這樣子順順的這樣子下去?差別就在這裡。

  好,辦大事。各位心胸,心胸應該都是很宏大,對不對?但是也要有細微的一部分。

  好,除了面對事以外還要面對人。各位如果有在社會上工作過的經驗,講這個你比較容易體會。事跟人,或者這樣講,機器跟人,哪一個比較好對應?比較好面對?面對機器,你只要按照那一些SOP處理好就好,不大會出問題,出問題大致上也都知道在哪裡。面對人就沒有那麼簡單,沒有那麼單純了。人跟事是息息相關,有人就有事。有些事是不必第一線面對人的,有些事必須要第一線面對人的。剛才講這個針對事你只要勤奮堅毅就可以了,現在針對人,底下這段,來,請各位念一下:「遇詭詐人」。

  學生:「遇詭詐人變幻百端,不可測度,吾一以至誠待之,彼術自窮。」

  老師:這是曾國藩先生他說的,遇到詭詐的人,心術複雜、心思複雜,這些變幻百端,不可測度,我們怎麼辦?如果說你在過去工作場合,遇到類似有這樣子的一些同事,或者一些客戶,或者一些長官、上司等等等,你會不會覺得好累?怎麼辦?你要跟著他這樣子在那邊心思變化多端,每天在那邊揣度,他今天會用什麼方法對付我,我要應變。太累了,算了算了,我們就用至誠來待之,是至誠。當然這裡頭還要靠我們的智慧,怎麼用至誠、怎麼用智慧。「彼術自窮」,我相信對方大概弄到最後他自己先累了。否則一來一往、一來一往,愈玩愈起勁,沒完沒了。所以一方面我們自己要堅忍,還要圓融。不是圓滑,是圓融,圓融要靠智慧,圓滑到最後你就跟他一樣了,那叫世故了。

  所以第一步耐事,第二步耐人,第三步要有耐心,不管是對人對事,歸根究柢還是我們的心,就是要耐心。沉著、平穩,這個都是前面講的。「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就是說你遇到一些讓你的內心感受到非常的艱困,讓你的思考、讓你思慮覺得都是,這個也可以念ㄏㄥˋ,怎麼都是這麼棘手的?沒關係,正是磨練英雄的時候。佛家不是有一句話嗎?煩惱即什麼?菩提,煩惱就是菩提。菩提在哪裡?菩提不是把煩惱統統都閃一邊去,躲到深山裡面去就能夠證到菩提,菩提是你面對煩惱,一個一個去克服它、一個一個去解決,然後解決了一點你就得到一分,解決了兩點你就得到兩分,解決十點你就得到十分,把所有的煩惱統統都克服了,你就證到菩提了。就像我們考試出的難題,是非題比較簡單,一題一分,選擇題兩分,填充題四分,問答題十分、二十分。難度愈低得分就愈少,難度愈高得分就愈多,你放棄了,你就零分。所以不要怕難題,面對難題,勇敢的去克服它,難度愈高得分愈高,這樣才有辦法。

  好,我們這一節課就先到這裡,我們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