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一朵小花 一個世界

——讀八十年前小學生作文有感

  

  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漢字,是世界上最獨特的智慧符號。而文言文將語言和書面文字採用不同的系統,讓幾千年後的人依舊能夠讀得懂。

  今天,只要稍稍懂得文言文,您讀《論語》時,就像跟孔老夫子對面談話一樣。中華傳統文化,正是因為有這一獨特的傳承方式,才一直流傳至今。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白話文逐漸取代了文言文,至今已經有八十餘年。在八十餘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學習這些文言作文的時候,令人唏噓不已的是,這些作文蘊藏著深厚的文以載道的底蘊,充滿了樸實的中國人代代承傳的智慧,散發著簡要詳明的雅韻,讓人回味無窮……

  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八十多年前小學生所寫的作文,一窺中華文化的魅力。

  

  《記梁燕》

  梁有雙燕,銜泥築巢,育四雛。黃口外仰,索食孜孜。是時,翁母燕捕青蟲飼之,倏忽十餘往返,辛勤備至。嘴爪雖裂,雛猶啼,飢不已,翁母忘其疲也。如是者歷三十餘日,翁母漸倦,雛則漸肥,鳴聲喃喃,如習語言。時振刷其羽,做奮飛之勢,一旦羽毛豐滿,則從翁母飛翔庭樹間,徘徊數日,各隨風四散而去。顧翁母意猶戀戀,時於高空做呼喚聲,若欲其雛之歸者。逮久不返,始知其雛之終不歸矣!於是,卻入空巢,啾啾終夜不已焉。嗟乎!吾人不皆有父母乎?曾亦思己當雛時,父母亦若是之辛勤乎?已當遠適他鄉時,父母亦若燕之戀雛乎?興言及此,吾知天涯遊子,必不若雛燕之長離翁母矣!

  民國初年佚名小作者

  

    讀畢此文,異鄉遊子豈無思念父母之心?

  《弟子規》云:「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民國初年一位佚名的小作者,姐姐要結婚,父親請他歸家幫忙,他得向校長大人請假,寫下這一篇孝親尊師、剴切感人的請假函:

  

  《稟校長有事告假》

  校長大人鈞鑒:頃接家嚴來諭,知家姊於本月某日為于歸吉期。屆時不無預備及應酬等事,命生在吉期前後停課數日。生思光陰最為寶貴,且求學時期亦甚有限,似此多輟,未免有荒功課。然出自父命,又難違背。況堂下無人,誰去贊助?即對於家姊一方面亦不得不到家話別。反覆思之,此次告假,實有不能或避者,特將家書進呈尊鑒,務請給假數天。一俟事畢,即行來校續課,絕不敢一再延遲也。端此上稟。敬請鈞安。生某某謹上。

  

  謹慎之於晨,《弟子規》云:「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一篇民國初年小作者的《論眠床》頗為入理:

  

  《論眠床》

    床為器用之一,專供人之睡眠。則其有利於人亦非淺矣,豈可輕視之乎?蓋人之做事,終日勞動腦力,既乏精神亦疲。若無床以供睡眠,將何以修養此腦力與精神哉?而說者謂人宜勤不宜惰。怠惰之人每多貪眠,是床所以養成怠惰之習慣也。何足重哉?然而人之勤惰,在人自為。勤者自勤,惰者自惰。夫豈有此眠床而始養成其怠惰之習慣耶?

  

  民國初年小作者汪紹曾的《記任末之好學》頗為感人:

  

  《記任末之好學》

  昔者任末好學,家貧學無常師,負笈四方,不畏道路之險,舍於叢林之下,恆藉星月之光而讀。常歎曰:「人生當求學,學既精雖沒猶存,否則雖生於世,亦行屍走肉耳。」蒙曰,任末不懼途路之艱難,求學於千里之外,宿於荒野叢林之中,而不知苦者,因欲學業之成而留名於萬世也。假令任末惜其身體,不涉險阻,不知求學,老死於戶牖之下,安能成學留名於後哉?噫!若任末者可謂能立志者矣!

  

  謹慎之於衣服,《弟子規》云:「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民國初年小作者的《衣服之功用》啟人深思。

  

  《衣服之功用》

  衣服者,所以保衛身體者也。人無衣服,何以調寒暖?亦所以整肅儀容者也。人無衣服,何以壯觀瞻?是衣服之不可或少也亦明矣。今之衣服,大別有二。一用以禦寒者,曰:「棉裘。」一用以去暑者,曰:「麻葛。」以其功用論之,整肅儀容猶其次焉者也,實所以保衛身體耳。今之人置備衣服,但趨向時尚,反致失其功用者,不亦愚乎?

  

  這就是那個質樸的時代,這就是那些像小花一樣的少年。

  

  ——節錄整理自《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