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群書治要》,我們學到了第三部分「貴德」的第七小節「謙虛」。請看第一百一十二條: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終也。】

  這一段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一《周易》。

  我們把它翻譯過來意思是說:《彖傳》說:謙卑,則亨通。『謙亨』,這個「謙」就是謙卑;「亨」,就是亨通,無往而不利。我們看到「亨通」這兩個字,就要反省思考一下,我們這一生,順利的時候多,亨通的時候多,還是受障礙的時候多。很多人可能觸事成障,生活中遇到過很多的障礙。那是什麼原因?原因就是不懂得謙虛,傲慢、自以為是所導致的。

  像我自己在大學的時候就有這樣的經歷,當時我到中國人民大學去讀書,家境很貧寒,所以也很用功,每一年都是得一等獎學金。這一等獎學金意味著什麼?就是我們一年下來,每一個科目都是優秀。你是百分之百的優秀,才能得一等獎學金;如果有一科不是優秀,那都是二等獎學金了。經常得一等獎學金,學習成績特別好,結果自然而然地就滋長了傲慢之心。

  我們走在路上,頭都是向上看的,旁若無人。我們走在名牌大學,看到現在的學生趾高氣揚的樣子,就想到自己當初的情形。因為自己傲慢無禮,從來沒有什麼事情去求別人,基本上都是別人有事來求我們,所以就養成了這種傲慢的習慣。結果怎麼樣?結果雖然成績很好,每一次都是一等獎學金,但是在評三好學生的時候,大家要投票選舉,結果就選不上自己。當時自己不知道反求諸己,還認為他們不投自己的票都是因為自己的成績太好了,他們都嫉妒自己,所以才不投自己的票。所以當時自己也不以為然,反正自己成績好,你們不投,我也不在意,不影響我。結果就是這樣下來,一直不知道自己錯在何處。

  後來我們有幸到湯池去學習,參加幸福人生講座,聽了蔡老師講的《弟子規》。在講《弟子規》的時候,他就分享到《論語》上的一句話,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四海之內皆兄弟那是一個結果,請問原因在哪裡?我們看現在的孩子無論走到哪裡,和人家相處一個星期、一個月,不是自己不喜歡對方了,就是對方不喜歡自己了,出了很多的矛盾和問題。究其原因何在?其實原因很簡單,現在的孩子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在家,所有的人,從老到小,都是在圍繞著他的感受、圍繞著他的需要在考慮問題,所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方式。當諸多的小公主、小皇帝走到一起的時候,如果不產生矛盾摩擦、矛盾衝突、對立,那就不正常了。

  所以四海之內皆兄弟是結果,原因就是一個君子人對每一個人都很恭敬,為人處世沒有什麼過失,能夠處處看到對方的需要,為對方著想。「恭而有禮」,對每一個人恭敬、有禮貌,所以他走到哪裡,哪裡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但是我們現在的孩子因為沒有接受《弟子規》的教育,從小就是以分數為導向,認為自己學習成績好了,就什麼都不用在意了。結果怎麼樣?學得愈多愈傲慢,學得愈多愈不把父母長輩放在眼裡,這個就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所以曾經有北京大學、師範大學、還有清華大學的知名教授,來向上淨下空老教授請教,說:「您為什麼要推行《弟子規》?」老教授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假如我們的面前放著兩個天平,一個天平上放著《弟子規》,另一個天平上放著四書五經,乃至於《四庫全書》,它們兩個的重量是相等的。」這些教授大惑不解,他說:「這怎麼可能相等?一個是《弟子規》,一千零八十個字,而且是童蒙教育的經典;而另一邊是中國傳統智慧的精粹、集成,怎麼可能相等?」老教授就解釋說,他說:「這個四書五經、《四庫全書》代表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這代表了「知」;而這個《弟子規》雖然很薄,但是它代表了「行」。中國古人講「知行合一」,佛教也講「解行相應」。如果只有知,學了這麼多的知識卻不能夠落實,還不如這一本《弟子規》有作用,因為你能夠把所說的落實在生活之中,學一句能夠做一句。」

  所以湯恩比先生說:「能夠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唯有中國的孔孟儒學與大乘佛法。」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都在高校裡研究宣講,為什麼對社會的問題沒有產生影響,沒有能夠解決當前的道德滑坡問題?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把「學儒」變成了「儒學」,只是把它作為學問來研究。譬如說我們的博士拿這個儒家思想來寫論文,獲得博士學位;我們教授也把它當作是研究的對象,拿它來寫專著,但是和自己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毫不相關,它對於我們解決社會問題就沒有幫助。所以我們看到,一個學儒的人,仍然孩子教育不好、夫妻關係相處不好、父母對自己不滿意,這五倫關係都處理不好。這什麼原因?原因就是我們沒有把自己所學的和自己的修身、齊家密切聯繫在一起,所以社會才出了狀況。這個就是告訴我們知行合一很重要。

  孔老夫子和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之所以產生影響,你看孔老夫子他沒有地位、沒有權勢、也沒有財富,但是跟隨他學習的弟子有三千多人,七十二位成為賢德的人。什麼原因?原因很簡單,就是孔老夫子把他自己所說的無一例外地力行在生活之中,所以他被稱為聖人。這也是我們道德教化能否產生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

  《說文解字》上把「教」解釋為「上所施,下所效也。」怎麼樣教才有效果?那就是上面怎麼做,下面跟著怎麼效仿,才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這也告訴我們,為什麼現在的道德教育不得力。因為我們往往看到有一些官員在上面講話的時候,都講得慷慨激昂,說我們一定要把反腐敗作為關係到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要事情來抓,但是講話沒幾天,自己因為貪污腐敗被抓了起來。當愈來愈多這樣的事情出現在生活之中的時候,我們就對道德教育喪失了信心。所以有一句話說:「講道而不行道,這是最惡的一種人。」最惡的一種人就是能夠把傳統文化講得頭頭是道,但是自己做不到。這些都是給予我們很高的提醒,讓我們反省自己,時時要保持初心,時時能夠把自己所學的來力行在生活之中,不要成為最惡的一種人。

  孔老夫子曾經說過,他說「君子有三戒」,哪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在這裡他就提到,一個人在壯年、中年的時候,要「戒之在鬥」。如果有和別人鬥爭的思想,這就是一種對立,它的原因就是在於傲慢之心。但是我們現在整個社會是受西方的價值觀影響,從小教孩子就是競爭。西方的價值觀它是以自利為中心,為了獲得自我利益的滿足,就要去和別人競爭;但是競爭還得不到自己的利益,競爭向上提升就變成了鬥爭,這個時候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問題就出現了;鬥爭還是不能滿足自己的利益,鬥爭再向上提升就變成了戰爭。

  所以我們現在打開新聞媒體,每一天必不可少的內容就是局部的衝突,甚至是大規模的戰爭。其原因在哪裡?其原因就是西方的價值觀普遍在世界上流行的結果。大家都是為了我的利益,所以和別人產生了衝突和矛盾,最後解決不了,就變成了戰爭。在現代社會之中,如果再戰爭的話,那就是核武戰爭。如果一方不理智,選用了核武器,最後導致的就是同歸於盡、世界末日。所以用競爭的方式獲得自我利益滿足的價值觀,沒有給人帶來一個光明的前程,而僅僅把人引上了窮途末日。

  所以,為什麼湯恩比先生說能夠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唯有中國的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和孔孟儒學的核心就是仁義忠恕、真誠慈悲,而這個慈悲還有仁愛都是建立在孝悌的觀念之上。一個人對父母有孝,對兄弟有友悌之心,這個孝悌之心再向上提升,就變成了互愛,也就是《論語》上所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互愛之心再向上提升就是互助,我們不僅對別人有關愛、同情的情感,還要做出切實的行動給以幫助,所以要互助。那就是《孟子》上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互愛互助之心再向上提升,那就是大同世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和諧社會。

  這個大同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在《禮記》中有一些描述,它說「天下為公」,這個「天下」不是一家人的天下,而是大家的天下。「選賢與能」,我們把賢德的人、有能力的人舉薦出來,作為國家的領導者。「講信修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講求信用,睦鄰友好。這個「睦」有親愛的意思在裡面,我們經常講和睦,不僅僅要和諧,還有親愛。「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這樣的結果就是人不僅僅把自己的父母當作父母來奉養,不僅僅把自己的兒子當成兒子來照顧。「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使老年人能夠得到贍養,壯年人能夠為社會所用,都有一份好的工作,為社會做貢獻,幼年人能夠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就是我們所說的弱勢群體。「矜」就是老而無婦,鰥夫;「寡」就是老而無夫,我們說寡婦;「孤獨」,「獨」就是老而無子,「孤」就是少而無父。這些弱勢群體、老弱病殘幼需要照顧的人,都能夠得到良好的照顧和贍養。這就是一種大同世界的景象,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和諧世界。

  怎麼做?就是從「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做起。所以孟子說,其實治理天下的道理非常地容易,就近在身邊,但是人們卻捨近求遠、捨易求難。湯恩比先生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確實有深入地了解,所以他能夠提出這樣的論斷絕對不是偶然的,我們也因此要對自己的文化生起信心。所以一旦和別人有競爭、有爭鬥的這種觀念,就知道這個傲慢心其實已經生起來了。

  中國古人說什麼?說:「步步佔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如果你步步都想佔先,最後怎麼樣?一定也有人想方設法地把你擠下來;事事都想比別人強,一定也會有人來挫,挫折,就是使你受到挫折,把你挫敗。所以中國人有一句話叫「惡人自有惡人磨」。有一個學生,他說:「老師,你講這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好像也不是那麼回事。」為什麼?他就給我舉了一個例子,他說:「你看我們那個村長,他就是特別地霸道。但是因為他是村長,那些村民還要逢年過節的給他送禮,巴結他、討好他;如果誰不給他送禮,他就想方設法地刁難人家。他自己過著這樣的生活,不是挺好的嗎?」我還沒有回答,他自己說著說著就把答案給說出來了。他說:「終於有一次,一個村民實在不能忍受他的欺凌,最後怎麼樣?在忍無可忍之下,拿了一瓶硫酸,找到了這個村長,把他給毀容了。」

  所以,你看中國古聖先賢所說的話,都能夠在生活中得到驗證。「惡人自有惡人磨」,都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自己很傲慢無禮,那也經常會感召一些傲慢無禮的人來對治他。特別女子要懂得柔順,不能夠傲慢剛強,因為剛與剛相碰,必然會兩敗俱傷,所以要懂得柔順,要懂得以柔克剛。你看一個人她很柔順,她很善良,她懂得示弱,周圍的人都願意去幫助她、成就她,而不是去障礙她、嫉妒她。

  下面講『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的法則,它是向下周濟萬物。譬如說陽光普照、春雨普潤,都是從上到下地來周濟萬物。地道的法則是「卑而上行」,因為這個地處在下位,但是地氣卻向上運行。這樣天地溝通,陰陽和合,然後化育萬物,所以亨通。

  『天道虧盈而益謙』。在《易經》上講到古代的聖賢人都是觀察了天文地理,最後得出了關於世間一切事物產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易經》上就有這樣一句話:「一陰一陽之謂道。」什麼意思?這個陰陽聽起來比較玄虛,其實都可以從自然界的現象得以觀察。譬如說,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漲就有潮落,從這些自然界的現象來觀察,都是一盈一虛、一消一長。所以古人常用一個太極圖來表示天道變化的規律。這個太極圖半邊是陰的,半邊是陽的,在中間還有一個界線。如果過了這個界線,就意味著陰陽失去了平均。陰陽失去了平均會怎麼樣?那就是會引起變化。這就叫「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消極必長。所以你看這個天道,我們也可以從自然界的現象來觀察,「虧盈而益謙」,到十五的時候是滿月,滿月完了之後,它就開始虧損,一天一天地減少。正是古人他明白了這一個道理,所以他教導人怎麼樣?要謙卑退讓、要捨財不貪。

  這「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規律,運用到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人世,也可以觀察得到。譬如說,我們說富不過三代,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第一代創業的人都是白手起家、兢兢業業、艱苦奮鬥,用自己的雙手創下了事業;到了第二代,條件好了,但是還能夠耳聞目睹父輩創業的艱難,他知道克勤克儉、勵精圖治,使事業發展壯大;但是到了第三代,一出生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知道什麼是克勤克儉、勵精圖治,還學會了驕奢淫逸、鋪張浪費,久而久之,就把祖輩、父輩辛辛苦苦所打下的基業給敗壞光了。所以,這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規律。

  在現代社會,這個富不過三代都變了,變成了什麼?變成了富不過當代。為什麼有這種變化?因為很多人在賺錢的時候,用的手段就不是靠勤勞致富的,他可能是貪污受賄、以權謀私賺得的錢財。結果賺到了錢財,他不知道賺錢的不容易,結果就開始過上了驕奢淫逸的生活,這一代還沒有過完,到老年的時候可能就衰敗了。雖然從富不過三代變成了富不過當代,但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規律並沒有改變。

  所以從這裡我們觀察到,這個天道它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那就是過分的要受到制裁,而不足的要受到補益,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的規律。正是聖人他們觀察到了這樣的一種規律,所以孔老夫子一生奉行的是溫、良、恭、儉、讓的德行,他的一生做到了溫和、善良、恭敬、儉樸、禮讓。而孔老夫子的後人,又都秉持了他所提出的這些道德教育、道德修養的理念,所以孔老夫子的後人一直傳承到今天,保持了八十多代,兩千多年而不衰。老子他更是把這一個規律運用得淋漓盡致。他說「我有三寶」,什麼是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他把「處柔守慈」作為自己的處世原則,這都是從觀察天道的規律提出的為人處世的道理。所以在歷史上我們看到,凡是家道能傳承三代以上的家族,他們都有嚴格的家規、家教和家訓。所以古人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正是有這樣的家規、家教、家訓,才能夠使家道綿延不衰,避免了富不過三代的悲劇。

  在《群書治要.文子》上也說:「天道極即反,盈則損,物盛則衰,日中而移,月滿則虧,樂終而悲。」天道的規律,就是它運行到極至,物極必反,盈則虧,所以天道總是減損盈滿的,而增益謙虛的。「物盛則衰,日中而移,月滿則虧」,正是觀察了這樣的道理,所以在《禮記.曲禮》的開篇,就教導人說:「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所以,古人教導我們怎麼樣地去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修養怎麼樣的德行,不是拍腦袋隨便拍出來的,而是在觀察了天地之道的規律上,給人一種正確的引導。所以你按著這個道去做,就會昌盛,違背了這個道,就會衰落,甚至是滅亡。

  下面說『地道變盈而流謙』。地道的法則就是改變盈滿的,而充實謙虛的。我們看這個地,我們在大地上同樣地注水,這個水自然流向那個潮濕的、低窪的地方。中國人有一句話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為什麼大海能容納百川?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謙卑處下,它處在最低的地方,所以這個河流都自然地流向它。在《老子》上,它也說「上善若水」。為什麼「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這個水有一個特點,它善於利益萬物,給萬物帶來好處,但是它從來沒有從萬物那裡要求什麼,不求回報;而且它與人無爭,於世無求,從來沒有向外界、向對方要求、索取什麼。最重要的就是「處眾人之所惡」,一般人都是喜歡高高在上的,但是這個水卻不同,它是處在眾人所不願意處的、所厭惡處的地方,就是它非常地卑下。「故幾於道」,所以它和道就相近了。道在低處,一個人只有謙卑下來,他才能夠得道,才能夠和明德相應。

  『鬼神害盈而福謙』。鬼神危害驕傲自滿的,而施福給謙虛的。『人道惡盈而好謙』,人與人相處,自自然然地就是厭惡自滿的人、驕傲的人,而喜歡謙虛的人。特別是作為領導者要能夠成就一個事業,必須能夠感召很多德才兼備的人來到一起。

  怎麼樣才能夠感召德才兼備的人?那就是他自己必須能夠謙卑有禮、禮賢下士。所以在《群書治要.文子》上就說:「能成霸王者,必得勝者也。能勝敵者,必強者也。能強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能自得者,必柔弱者也。」能夠成就霸王、能夠成就霸業或者王業的人,一定是得勝之人;而能夠戰勝敵人的人,一定是強者、強大的人;而能夠強大的人,他一定懂得用眾人的力量;能夠用眾人力量的人,一定是能夠深得人心的人;而能夠得人心的人,一定是自得的人。什麼是自得的人?就是《大學》上所說的,能夠「明明德」的人。謙虛是我們的性德,是我們本性之中原有的,如果一個人傲慢了,就把自己的明德給障住了。所以能夠「自得者,必柔弱者也」,能夠自得的人,一定是把謙卑柔弱作為根本的修養。這裡邊的柔弱並不是軟弱,而是可以包容萬物而不爭,最終達到的是什麼?「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的效果。你看水至柔,但是它動也剛,滴水可以穿石,雖然它很柔弱,但是可以勝剛強。這個勝,它自己沒有這個勝的念頭,是它自自然然地達到了這個效果,能夠為人所服,信服它。

  下面講『謙尊而光』。這個「尊」就是位處於尊貴的地位。當他能夠處在尊貴的位置,但仍然能夠謙虛處下,他的德行之光,他的德風就自自然然地影響到他身邊的人,甚至怎麼樣?甚至影響到遠方。一個人處在高位的時候,如果沒有受到聖賢教誨、沒有良好的引導,往往就會自視甚高、恃寵而驕。所以在《文子》上說:「生而貴者驕,生而富者奢。故富貴不以明道自鑒,而能無為非者寡矣。」一個人生來就處在高貴的位置上,往往容易驕慢;一個人生來就處於富貴之家,富裕的家庭,很有錢,花錢就大手大腳。因為習勞知感恩,他沒有經過勤勞就有很多的錢,不知道這個錢來之不易,所以花錢如流水,也不知道珍惜。所以「富貴不以明道自鑒」,如果一個人生來就有錢、有權,但是怎麼樣?沒有學道,沒有按照古聖先賢的教誨去做、去修養自己,「而能無為非者寡矣」,能夠不做錯事的,這樣的人是很少很少的。這告訴我們「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學習聖賢經典,向古聖先賢來求道,對我們的人生至關重要。

  『卑而不可踰』。縱使他的地位卑下,就是他沒有高官,沒有出仕做官,但是卻不可逾。什麼不可逾越?他的德行不可逾越,他的德行可以教化一方。就像我們剛才所講的孔老夫子,他沒有富貴的地位、權勢、財富,但是他被稱為「素王」。為什麼?就是他的德行不僅僅影響了他當時代的人,三千弟子、七十二個賢人,而且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不僅僅影響到中國人,現在還影響到外國。你看這個孔子學院,世界各地都建立,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希望學習孔老夫子的風範。所以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孔老夫子雖然他沒有身居高位,但是他的德風卻是不可逾越,他的道德學問也是不可逾越的。

  『君子之終也』。君子能夠自始至終都保持謙卑的修養,不會因為他擁有了地位和財富、學問而改變他的謙虛,這樣就可以善始善終。什麼讓一個君子能夠保持善始善終?就是因為他有謙虛的品德。所以從這一段中,我們可以看到謙虛確實可以給人帶來吉祥、亨通。

  我們看第一百二十三句: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尚書》。

  『惟德動天』,只有德行能夠感通天地。『無遠弗屆』,這個「屆」就是至、到的意思,不管多遠的地方都會被感動,進而來歸附、歸順,或者是來求道、來求學。『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這個「時」通「是」,就是這、此的意思。自滿會招來損失,謙虛會得到益處,這是自然而然的規律。

  我們在歷史上可以看到「惟德動天,無遠弗屆」的例子,譬如說在《說苑》上就記載:「周公攝天子位七年,布衣之士,執贄而所師見者十人,所友見者十二人,窮巷白屋所先見者四十九人,進善者百人,教士者千人,官朝者萬人。當此之時,誠使周公驕而且吝,則天下賢士至者寡矣。苟有至者,則心貪而尸祿者也。尸祿之臣,不能存君也。」

  這個故事講道,周公代理天子之政、天子之位七年。在這七年之中,他以拜師之禮所求見的人有十個;執贄,這個贄就是禮物的意思。「所友見者十二人」,就是以朋友的禮節去求見的人,有十二個人;「窮巷白屋所先見者四十九人」,就是那些貧寒之士,可以優先見到周公的,有四十九個人;「進善者百人」,周公所舉薦賢良的、德才兼備的人,有上百人之多;「教士者千人」,士就是讀書人,他所教導的讀書人有上千人;「官朝者萬人」,就是使那些朝拜的人給他們封官,這樣的人有上萬人之多。

  「當此之時,誠使周公驕而且吝,則天下賢士至者寡矣。」如果在這個時候,就是周公攝天子之位的時候,代理天子處理朝政的時候,假使他又驕慢、又吝嗇,天下賢德之士來求見他的人,就會很少很少了。即使有來的,「則心貪而尸祿者也」,也是有貪心的或者是尸位素餐之人。尸位素餐之人,是不能夠治理天下的、不能夠幫助君主的,「不能存君也」,就是不能夠使君主長存的。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周公他雖然身處高位,但是對於有德行的人,他仍然是非常地謙虛禮敬。只有這種謙虛禮敬、禮賢下士的態度,才感召了這麼多的人才來到自己的身邊,而且是不遺餘力的幫助他。

  在《孔子家語》上也記載,魯哀公曾經來問孔子說:「當今的君主,您認為誰最賢明?」孔子怎麼回答的?孔子說:「我沒有碰到過賢明的君主,如果非要說有一個賢明的君主,那就是衛靈公。」哀公又問了:「衛靈公是怎麼做的?你為什麼稱他是賢明的君主?」孔老夫子說:「衛靈公有一個弟弟,叫公子渠牟,他的智慧、信義可以治理千乘兵車的中等國家,衛靈公對他很喜愛,並且非常重用;衛國還有一個士人叫王林國,他如果發現賢德的人,一定會舉薦出來,如果賢德的人被黜退了,他還要把自己的俸祿分給他,所以衛國就沒有被埋沒的讀書人,衛靈公知道了這件事,就對王林國非常地尊敬;衛國有一個士大夫叫慶足,每逢多事之秋,他就一定會出來幫助治理,到了國泰民安的時候,他就從官位上退下來,把這個位置讓給那些賢德的人,因此衛靈公對他也非常地尊敬,供為上客;衛國還有一個大夫叫史鰌,因為開始和衛靈公政事不和,於是他就離開了衛國。結果,後來衛靈公就後悔了,在郊外住了三日,反省自己,琴瑟不奏,一定要等到史鰌回國之後,衛靈公方肯回朝。所以我認為衛靈公是一個賢德的人。」

  孔老夫子舉了這幾個故事,說明衛靈公是一個賢德的人。他賢德的人,就在於他能夠禮賢下士,真正尊敬那些德才兼備的人。正是因為他有這種謙虛恭敬的態度,這些人才願意來為他效力,能夠幫助他把國家治理好。

  在《尚書》上也有這樣一句話,它說:「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能自得師者,能夠稱王天下,能夠建立王道政治。為什麼他能夠自得師?就是因為他對這些賢德之士是以尊師之禮來恭敬,把他奉之為師。我們知道中國古人是特別尊師重道的,把賢德之人當成老師來恭敬,說明什麼?說明自己有謙虛的態度。所以這些人才願意指正他的過失,幫助他處理朝政。「謂人莫己若者亡」,認為別人都不如自己的人就會滅亡,滅亡的原因就是因為自高自大。

  在《韓子.外儲說左下》中也這麼講:「上君之所與處者,盡其師也。中君之所與處者,盡其友也。下君之所與處者,盡其使也。」什麼意思?上等的君王,他和什麼樣的人相處?他和能夠成為他老師的人相處,他待這些賢德之士是非常地恭敬,像尊師一樣的尊敬。「中君之所與處者,盡其友也」,中等的君主所相處的人、所任用的人是哪些人?就是他的朋友之類的人。這個朋友,「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就是和他平等地位的人,以這種朋友之禮來尊敬的,這是中等的君主。「下君之所與處者,盡其使也」,下等的君主和哪些人相處?他身邊圍繞的是哪些人?都是他能夠指使的人,呼來喚去的這樣的人,這是下等的君王所任用的人。所以你看,從一個領導者任用什麼樣的人、重視什麼樣的人、身邊圍繞什麼樣的人,我們就知道他是什麼樣級別的君主了。是能夠建功立業的,還是將要滅亡的,還是僅僅能夠維持國家不衰敗的。

  這一句話講的是「謙受益」。謙虛的人能夠感召人來幫助他,而且謙虛的人有好學的品質,他的人生可以不斷地進步。

  「滿招損」,就是自滿傲慢會招到損害。為什麼會招到損害?首先自己的德行受到損害。「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而一旦一個人傲慢了,其實不是讓別人受損失,首先受損失的是自己。自己不能夠明德,不能夠明心見性,這是最大的損失。其次,一個人驕滿、輕視別人,就會與別人產生對立,讓人心裡不舒服,別人就會要找麻煩,自己做事就會有障礙。再次,因為自滿的這種態度,就會招致失敗,做事不能夠順利圓滿,這個也是很大的損失。

  有一句話叫「驕兵必敗」。在《國語》之中就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在周襄王二十四年的時候,秦國帶著軍隊去攻打鄭國,結果這個軍隊就經過了周天子所管轄的京畿北門。在路過北門的時候,恰好王孫滿看到了這個軍隊路過,於是他就對周襄王說:「秦國的軍隊一定會打敗仗,一定會受到上天的罪罰。」周天子一聽就很驚訝,就問,說:「你怎麼看到他的軍隊路過,就能夠下這樣的斷言,就知道他一定會打敗仗?」王孫滿就說了:「因為他經過周天子的地方,應該是要行禮的,這叫尊重天子。可是他的軍隊經過的時候,只是把頭盔摘下來了,但是身上的甲卻沒有脫下來,而且走了幾步路之後,就馬上又跳上了車,也就是說,這些士兵只是應付一下,並不是誠心行禮。而且這樣應付應付馬上就跳上車的有多少人?有三百輛戰車,就是三百輛戰車的士兵都是這樣以應付的態度來行禮的,整個軍隊大部分對周天子都很傲慢。」所以王孫滿接著說:「他們的軍隊非常輕狂又驕傲,輕狂了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就不會深謀遠慮,不會做好萬全的準備。而且輕狂了就不會慎重,傲慢則會無禮,無禮,做什麼事都會隨隨便便。因為整個軍隊不慎重,又隨隨便便,可是又要去打仗,打仗的時候要進入很危險的地方,以這樣的態度去應戰,那是絕對必敗無疑。」

  所以古聖先賢確實他觀察得很細微,他們熟讀聖賢書,就能夠判斷出這個人的未來結局如何,發展趨勢如何。一個人輕狂了,他就不慎重了。面對戰爭都不慎重,面對戰爭還隨隨便便,那怎麼會不打敗仗?所以果然秦國去打鄭國沒有打成,軍隊回來,到了晉國的邊界,被晉國打得落花流水,三個大將都被抓走了。所以「滿招損」,古人就是看這個軍隊的作風,就能夠看到他戰敗的結果。所以對我們自己而言,要時時地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吉還是凶、是福還是禍,這個確實需要我們慎重地來反思。

  《太上感應篇》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提醒我們,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在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中都要培養起慎重、有禮、謙恭的態度。

  「謙受益」,一個最大的益處就是他能夠聽取別人的教誨。「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這個是在《了凡四訓》上講的,在《了凡四訓》中,最後一章講「謙德之效」,其中就講了好幾個例子。其中有一個例子,他講到丁敬宇,他年齡最小,但是他極其謙虛。了凡先生看了之後,就對旁邊的朋友費錦坡說:「這個人今年一定能夠考上」。為什麼?因為在所有的人當中,他是最謙虛、最恭敬的,甚至受到了別人的侮辱,他都能夠忍受;受到別人的誹謗,他都不去辯解。結果後來開榜,果然最年輕的丁敬宇考上了。這個故事也都印證了「謙受益」。

  同樣在《了凡四訓》當中還講到一個故事,就是江陰有一個讀書人,叫張畏巖,他的文筆很好,寫了一手好文章,他也自視甚高,但是每一次都沒有考上。這一年,開榜之後發現自己又落榜了,就憤憤不平,結果在旁邊有一個道士就笑他,他很生氣。這個道士就怎麼說?他說:「你寫的文章一定不怎麼樣。」張畏巖就更加生氣了,說:「你都沒有看過我的文章,你憑什麼說我的文章寫得不怎麼樣?」這個道士他也很有學問,他說:「做文章最重要的就是平心靜氣、心平氣和。我今天聽你罵人罵得這麼凶,心不平,我從這裡就可以判斷出你的文章也一定寫得不怎麼樣。」這讀書人都明理,一聽他說得有道理,馬上就平心靜氣下來了,接著就向他請教,怎麼樣才能考中。結果這個道士就告訴他,其實每一次考試不是考一個人的學問、考一個人的聰明,而是在考一個人的福德。像我們每一次高考、每一次評級、每一次評職稱,其實都是在評一個人的福德。

  《大學》上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所以每一次高考我們都遇到這樣的現象,這個同學平時成績都很不錯,甚至是全年級第一名,結果一高考,連一個本科都沒有考上。第二年他又重新複習,平時考試的時候仍然是名列前茅,都是第一名,結果又一高考,考上了一個大專。這是什麼原因?讀一讀《了凡四訓》就明白了,其實也不是心理素質不好,而是和自己的德行,還有自己家族的德行密切相關。《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個「餘殃」就是會殃及子孫後代。所以你要想考上,很順利,就必須要積功累德。

  他就說了,他說:「我是一個很貧窮的人,怎麼樣才能夠去造福、積功累德?」這個道士就告訴他,說:「修養德行、積功累德,不一定非得要花錢,像謙虛就不用花錢。你考不上就去責罵考官,不懂得反省自己,這就是沒有福氣的表現。」所以古人告訴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一句話是一個定律。也就是說,時時處處我們做事情不圓滿,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或者受到障礙,都不要去責怪別人,一定要反過頭來反省自己。不是說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反省自己,另一些時候就不是自己的原因,就是別人的原因了。境隨心轉,我們的環境、我們的人際關係都是隨著我們的心在轉變的。當我們的心變的時候,我們發現別人對我們的態度也轉變了,我們的人緣也變了,我們的環境也都改變了。所以這個讀書人他就接受了道士的勸告,他從此以後認真地改過,而且學謙卑,最後他也考中了。所以「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規律。

  一百二十四句: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一《周易》。

  這個『勞謙』實際上是有功勞而謙虛的君子,這必然會得到萬民的景仰和歸附。一個人有功就容易恃寵而驕,有功就容易傲慢;一個人不居功自傲,就不會招致嫉妒、障礙,而且還會讓人們信服。

  像曾國藩先生,他對「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規律理解得特別深刻。所以別人都求圓滿、求五福臨門,他給自己的書房取了一個名字,叫「求闕齋」。這個「闕」就是通缺失的缺。什麼意思?就是求一點缺失。因為他自己有權有勢,又才華橫溢,可以說是近乎完美了,這個時候如果不謹慎的話,又居功自傲,很可能皇帝都會視他為眼中釘,群臣看了他之後,也會嫉妒他。為了避免災禍,他是非常地小心謹慎,而且是推功於上、讓利於下。把這個事情做好了,功勞推給了領導、推給了皇帝;利益不能獨佔、獨貪,要把它分給屬下。這樣無論是上級還是下級,都會對你的成功不會懷恨、不會嫉妒。

  所以古人說:「讓功於眾,讓位於賢,讓名於上。」都是要有這樣的胸襟和氣度,在處事待人接物之中自然懂得謙退,不會傲慢。

  「讓功於眾」。其實一件事情的圓滿成功,並不是某一個人聰明智慧的結果,他都是眾緣和合而導致的。所以你說推功於眾、讓功於眾,其實他是真正明瞭了事實真相所做出的正確選擇。其實說推也不是推,它本來就是眾人的。

  「讓位於賢」。如果有賢德的人,才能德行比自己好,一定要把位子讓給他,把這個賢德的人舉薦出來。為什麼?因為我們做事要有公心,希望把這個事情做好、做完美,而不是有自私自利,不能夠有嫉妒之心。

  「讓名於上」。要把好的名聲讓給上位的人、讓給團體、讓給國家。所以我們最重要的是做實事,而不要求虛名,只要把這事情促成,讓事情進展順利,達到圓滿的效果,就可以了,不必要讓人知道這件事是我做的。非得讓人知道是我做的,還是有一個好名的心在裡邊。況且我們做這些事都是本分、都是道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如果我們有這個機緣,卻不去認真地、努力地盡職盡責,那我們會心不安。所以人生就是要做到理得心安。

  這句話講『勞謙君子,萬民服也』。對於領導者更是如此。我們看在《群書治要.孫卿子》中就指出:「尊聖者王,貴賢者霸,敬賢者存,嫚賢者亡。」能夠尊重聖人的人,可以稱王天下;能夠以賢者為貴的人,或者給那個賢者以尊貴地位的人,能夠稱霸天下。尊敬賢德的人,「貴賢」,貴賢就是比尊敬還要更高一層,以賢人為寶貴,不是以金銀珠寶為寶貴的人,這樣的人可以稱霸天下。「敬賢者存」,尊敬賢德的人,可以免於滅亡。「嫚賢者亡」,怠慢、侮辱賢德的人,最終會走上滅亡的道路,這是古今通用的道理。

  我們看一看那些古聖先賢是怎麼樣的尊敬賢人。在《韓子》上記載著一個周文王的故事。周文王曾經去討伐崇國,到了黃鳳舊城的時候,他的襪帶開了。他左右看了一看,發現沒有一個人可以為他繫襪帶的,於是文王就自己把襪帶繫上了。姜太公看了之後就問,說:「君王您為什麼自己繫上這個襪帶?」文王怎麼說的?文王說:「我聽說,上等的君主,和他相處的人都是他的老師;中等的君主,所交往的人都是他的朋友;而下等的君主,所交往的人都是他指使的人。我雖然不夠賢德,但是和我相處的人都是先君的舊臣,所以沒有人可以被我指使幫助我繫襪帶的。」你看文王,他謙敬禮讓,所以才使得這些老臣都對他心悅誠服,一心一意地輔佐他,最終推翻了商紂王的統治。

  不僅僅周文王禮賢下士、尊重臣民,文王的兒子周公也繼承了他謙虛待人的作風。在《史記》上記載,周公的兒子伯禽要代周公去魯地就任,在臨行之前,周公反覆地告誡伯禽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當今成王的叔父,對於天下而言,我的身分也不低賤了,但是我在洗頭髮的過程中,要多次停下來去接見賢才;在吃飯的時間,也是因為接待賢士而多次被打斷。」這個就是「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即使我這樣的恭敬謹慎,還恐怕失去天下賢德之人。所以你到了魯國一定要謹慎,不要因為你是國君的原因,就對世人驕慢。」正是因為周公他這樣禮賢下士,所以怎麼樣?所以能夠把國家治理好。這個是我們講的一百二十四句。

  我們看一百二十五句:

  【德日新。萬邦惟懷。志自滿。九族乃離。】

  這個『九族』在漢代的儒者有兩種說法:一是指九代的直系親屬,就是包括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這是九族。另一種說法是指父族四,指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母族三,就是指外祖父、外祖母、姨母及其兒子;還有妻族二,也就是岳父、岳母,這個加起來也是九族。總之,就是我們身邊的和我們有親緣關係的、很近的人。

  『德日新』,就是你的德行天天進步。『萬邦惟懷』,這個「萬邦」用我們現在話來說,就是世界各國都會受到感化而遠來歸順。『志自滿,九族乃離』,心志驕傲自大,連身邊最親近的家人也會離散。這句話是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尚書》。

  在《新語》上有一句話和這一句話是類似的。《新語》上說:「夫善道存乎心,無遠而不至也。惡行著乎己,無近而不去也。」如果你所言所行都是按著善道來做的,即使很遠方的人,也都會被你感召而來;如果你惡行昭著,即使是你身邊很親近的人,也會離你而去。後面他就舉了幾個例子:「周公躬行禮義,郊祀后稷,越裳奉貢而至,麟鳳白雉,草澤而應。」講到周公親身實踐禮義,以郊祀之禮來祭祀他的先祖后稷。結果怎麼樣?感得遠在南海邊的越裳國,他們的使者都帶著貢品來朝拜;像麒麟、鳳凰、白雉這些祥瑞的動物都在草澤中出現。相反,「殷紂無道,微子棄骨肉而亡。」商紂王荒淫無道,不聽大臣的勸諫,整天不務正業、荒於朝政。結果怎麼樣?他的庶兄微子就棄他而逃亡了。

  所以,「行善者則百姓悅,行惡者則子孫怨。」「行善者則百姓悅」,如果行善,百姓就對他愛戴;行惡,子孫就對他怨恨。「是以明者可以致遠,否者以失近。」明智的人可以招致遠方的賢才;而身行惡的人,連身邊的人都會離去,都會失去。

  在這裡我們看到商紂王,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史記》中有記載說商紂王的天資很好、很聰明,口才也不錯,反應很快,他的才能和體力都超過了一般的人。他可以空手和猛獸格鬥,他的才智足以去拒絕群臣的勸諫,也就是他很有口才。群臣進諫他的時候,他就給自己辯別,給自己的過失、錯誤找藉口。他「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他向群臣誇耀自己的才能,在天下抬高自己的聲威,還認為天下的人都不如自己,可以說是傲慢到了極點。這樣一個自以為是、傲慢無禮的人,還整天飲酒享樂、沉溺於靡靡之音,他很喜歡和女子飲酒作樂。

  他任用的「三公」,其實都非常地賢德,一個叫鄂侯,一個是九侯,還有一個是西伯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九侯有一個女兒長得很美麗,九侯就把她進獻給紂王。但是九侯的女兒不喜歡過度的淫欲,結果商紂王很生氣,就把她給殺死了,還把九侯也殺死了,並且還把他做成了肉醬。鄂侯看到了這一點,他就去勸諫商紂王,用的言語非常地激烈,也就是他用非常嚴厲的言語來指正紂王。結果紂王一生氣,把鄂侯也殺死了,還把他做成了肉乾。西伯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他聽說了這件事,就不免嘆氣。紂王知道了,就把他關在了羑里,就是現在所說的監獄,最初的監獄就在羑里這個地方。後來西伯昌的幾個臣子就給商紂王進獻了一些美女、寶馬,還有金銀珠寶,這樣商紂王才把西伯昌給放了出來。

  紂王身邊還有三個賢臣,那就是微子、比干和箕子。微子就是紂王的庶兄,他三番五次地去進諫紂王,結果紂王不聽,微子就逃走了。比干是紂王的叔父,他也是犯顏直諫。紂王很生氣,他說:「我聽說聖人的心和別人的心長得不一樣,聽說聖人的心是七竅的,我要看一看比干的心是不是和別人的心不一樣。」結果就將比干給殺了,而且剖視其心。箕子看到紂王這樣荒淫無道,非常地害怕,他就裝作癲狂,淪為了奴隸。但是紂王還是不放過他,還是把他關了起來。結果沒有人再來勸諫他,商朝也很快滅亡了。

  我們知道後來武王伐紂,最後紂王他穿著寶玉的衣服投入火中,自殺而亡。這都是因為紂王他太過於傲慢、暴虐,不聽忠臣的勸諫所導致的。所以這個故事確實告訴我們,一個人驕傲自滿,『志自滿,九族乃離』,即使身邊親近的人也會離他而去。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二十六句:

  【故《易》曰。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國家。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三《說苑》。

  《易經》上說:有一個道理,能夠按著去做,大能保住天下,中能保住國家,小能保全自身,這個道理就是謙虛。

  中國古人有很多觀人的方法,觀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就看他是不是謙虛。如果一個人功成名就之後,但是不夠謙虛,不能夠自卑而尊人,反而傲慢無禮、自視甚高,這個人的事業很可能會很快就敗下來。

  所以《說苑》上說:「吾聞之曰: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一個人德行廣大、高尚,又對人守持恭敬,這樣的人才能夠顯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擁有的土地廣闊富饒,但是還能夠守持節儉,不奢侈浪費,這樣的人才能夠安寧。「祿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貴」,一個人身居高位,非常尊貴,但是對人謙恭有禮,這樣的人才能夠受人尊敬。「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人口眾多,軍隊勢力強大,但他仍然能夠小心謹慎,這樣的人才能夠戰無不勝。「聰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一個人很聰明智慧,但是還守持著愚拙的姿態,這樣的人才能增益他的學問道德。「博聞多記而守以淺者廣」,一個人博聞強記,記憶力很好,見聞也很廣博,但是還守持著淺陋的態度,這樣的人才能夠更加的廣博。「此六守者,皆謙德也。」這六種德行,都是謙德的表現。「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德不謙者失天下,亡其身,桀紂是也,可不慎乎。」一個人雖然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但卻沒有謙虛的德行,最終導致失去了天下、喪失了性命,這就是桀紂的所作所為,怎麼能不謹慎?後面就說了這句話:『故《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國家,小足以守其身。』這個「道」是什麼?『謙之謂也』。《易經》上有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護國家,小可以守護自身,使自身沒有災禍,這個道就是謙虛。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此地,我們下次再接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