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一百一十八句:

  【衣冠中。故朝無奇僻之服。所言義。故下無偽上之報。身行順。治事公。故國無阿黨之義。三者。君子常行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三《晏子》。

  這裡邊的『阿黨』就是阿諛奉承、結黨營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在上位者的衣冠中規中矩,朝廷內就不會出現奇裝異服;所說的話符合道義,臣下就不會謊報下情;自身的行為遵循道義,處事公正,國家就不會有阿諛奉承、結黨營私的現象。以上這三點是君子日常的行為規範。

  首先,我們看『衣冠中,故朝無奇僻之服』。在上位者的衣冠中規中矩,這個中規中矩主要是符合於禮,因此朝廷內就不會出現奇裝異服。我們都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禮治國,穿的衣服,所使用的車馬,都是根據人的地位、等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為什麼要有這些規定?這就是便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行禮,使各個級別的人都能很好地規範自己的行為。像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如果我們穿著唐裝出現在公共場合,那就是向人表明自己是學習、弘揚傳統文化的,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非常地小心謹慎,起碼要做到合乎《弟子規》的行為,符合《弟子規》的要求。

  古來,中國以禮治國,早在《尚書》上就記載,在堯舜的時候,就非常重視通過人的服制來表現尊卑不同的次序,做到等級有序。譬如說,在《尚書》上記載:「予欲觀古人之象,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我想看一看古人的樣子,希望看到什麼樣子?希望能看到可以顯示符合禮儀規定的儀表和舉止,而且因為尊卑不同而款式、圖案各異的衣著式樣,以五種顏料將布帛染成五種鮮明的色彩來製作服裝,你們先把這件事情搞明白。

  在古代,天子所穿的是繪有日月圖案的衣服,以及以下等級的衣服;諸侯所穿的是繪有龍的圖案,被稱為「龍袞」的禮服,以及以下等級的衣服。也就是說,尊貴的人可以同時穿低級別的衣服,但是低級別的人不可以越分冒用尊者的儀制。也就是說,你如果級別比較低,穿了高級別的人的服制,那就是僭禮,這個是很大的過失。用五種顏料將布帛染成五種顏色,製作用來區別尊卑的朝服,你們要把這些詳細地搞清楚,再把它們做出來。這些都是禮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很多人說這個禮是維護等級觀念的,那維護等級觀念有什麼不好嗎?它是讓各個不同級別的人,都知道自己與這個地位相適應的責任和本分。地位高的人就有更高的責任,他的言行要更加地小心謹慎,成為社會大眾的表率。

  所以,這個禮它有什麼好處?在《漢書.王吉傳》上就這樣寫道,它說:「古者衣服車馬貴賤有章,以褒有德而別尊卑。」古人所使用的衣服和車馬,使地位的尊卑都有所標記,這目的是幹什麼?用來褒揚有德之人,而使尊卑有所區別。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特別尊重有德行的人、有爵位的人、地位高的人,還有就是上了年紀的人。為什麼古人特別尊重有地位的領導者?如果我們讀《論語》,我們就知道一般的士大夫、讀書人,他的使命、他的心願和一般人也有所不同,他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治國平天下。所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既然選擇做官,要能夠治理國家,就不能夠再看重財利,而把自己一生的精力用於如何為老百姓服務,如何治理國家,使天下太平。所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這就體現了一個讀書人,他的一種使命和擔當。

  既然你選擇了要做領導,就意味著你要放棄那種對財利的過分追求;如果你想得到很多的財富也不是不可以,你可以不選擇當官,你可以去選擇做生意賺錢。但是,中國古人的制度設計又非常地合乎情理,他不能讓一個有這樣高尚志願的人反而受輕視。你看你有很崇高的心志,這樣的人應該受到社會大眾特別地尊敬,所以怎麼樣?他就要通過禮制給予這些領導者以應有的尊重。而且領導者如果沒有尊嚴的話,他說話不受尊重,人們對他的話待搭不理,他也沒有辦法治理好國家。

  現在我們不都在講執行力嗎?為什麼要這麼重視執行力?因為如果領導者說話沒有執行力,他說了下屬都待搭不理、都拖延,這個政令就無法實施。這個執行力從哪裡獲得?那就是自己所作所為都要能夠給社會大眾做一個表率。不僅如此,各種制度的設計也要讓這個領導者有威嚴,受人尊重。這樣大家不能夠僭禮,不能夠逾越自己的本分,對領導者的話就會聽從,而不是違逆。

  在古人那裡,愈是有德行的人,愈受到尊重、愈受到褒獎。這也要從制度上加以規定,否則的話,人們為什麼要去追求道德?在《韓詩外傳》上就記載著,一個人如果孝敬父母,謙卑有禮,取捨(就是在財利上)都謙讓、退讓、禮讓,不與人相爭,這樣的人,被皇帝(就是被天子)下詔稱為「命民」。一旦你有了這個「命民」的稱號,就是像我們現在所說的,一旦你被評上道德模範,你就有很多的特殊待遇。譬如說你外出的時候,就可以乘坐著兩匹馬並排拉的車子,上面還裝飾得很好,人家一看你坐著這樣的車子出行,就知道這個人是有德行的人,這個人是受過封賜的人,人家自然會對你畢恭畢敬,恭敬心油然而生。其他的人,即使你再有錢,你生意做得再好,但是你沒有受過封賜,沒有得到「命民」的稱號,你也不可以使用這樣的車子。

  這樣的制度一實行有什麼好處?整個社會的風氣就是尊重有德行的人,而不是尊重有錢的人。所以在古代,這個道德教育它就是靠禮制來維護的。我們希望人人都謙恭退讓,人人都無私、都有德,那必須讓有德行的人受到真正的尊重和褒獎。禮,它其實就是達到這樣的目的。

  如果我們把金錢看得最重要,有錢的人最受尊重,那整個社會的風氣會是什麼樣的?可想而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這樣的,誰有錢誰說了算,誰有錢就可以,譬如說我們在機場的時候,說:「請頭等艙和商務艙的人先行登機。」這就等於是有錢的人就有特權,整個社會的風氣就變成了唯利是圖,笑貧不笑娼。所以究竟哪一種引導更好?我們要認真去思考才能夠明白。所以古代的禮,它就是用來褒獎有德之人,使尊卑有所區別。

  「今上下僭差,人人自制,是以貪財趨利,不畏死亡。」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什麼?這是《漢書》上所記載的。現在上下之間有僭越的錯失,做錯了、有過失,僭禮,人們都自行其是,所以貪財謀利,不怕死亡。

  「周之所以能致治,刑措而不用者,以其禁邪於冥冥,絕惡於未萌也。」周朝,我們知道周成王和周康王的時候,監獄裡沒有犯人,叫「囹圄空虛」。並不是他們的法制不健全,監督機制不完善,法制、監督機制都非常地完善,但是沒有人犯罪。他們究竟是靠什麼達到這樣的境界的?刑罰被擱置不用?就是因為他們把邪念禁止於未顯露之時,把罪惡杜絕於未萌生之時。這就是禮的好處。所以禮相對於法而言,它不僅僅是制裁了一個人的行為,它還培養起了一個人內在的道德情感。譬如說我們現在的人,有地位的人都坐著豪華的轎車出行;在古代,有地位的人他出行要坐著馬車,高頭大馬拉的馬車。但是禮上有規定,你坐著這個馬車出行的時候,「入國不馳,奔馳不衝」,進入一個國家的時候,那人口比較多、比較密集,人來人往的,你就一定要把車速有意地放緩,不能夠橫衝直撞。入國不馳,奔馳不衝,一定要顧及到過往的行人,甚至你還要主動地給他們讓路。

  我們想一想,我們現在的有錢人也坐著很豪華的轎車,坐著寶馬、奔馳,但是他會給那些騎著自行車的人,還有步行的人主動讓路嗎?在我們中國,現在很少能看到這樣的現象。那個有錢的人因為不懂禮,他坐著寶馬、奔馳,看著騎自行車的人,看著步行的人,或者開的車沒有他的更豪華的,是把自己的喇叭摁得叭叭的響,生怕人家不知道他有錢,自己開的是寶馬和奔馳。這種人被稱為什麼?這種人被稱為暴發戶。所以暴發戶和貴族的區別在哪裡?就在於他懂禮還是不懂禮。而且古人他有一個規定就是,你沒有達到這個級別,你沒有這樣的德行,你再有錢,你不可以坐這樣過於豪華的車子;這種車子只有有德行的人,還有有地位的人才能坐。這就是什麼?這就是尊重有德行的人,還有那些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有貢獻的人。因為做國君的、做領導者的,我們都知道是非常地辛苦,日理萬機,而且他不以謀財為自己工作的目的。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貢獻、有這樣的德行,所以才備受尊重。

  這樣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凡是在位的領導者,他會非常珍惜自己的位置、珍惜自己的工作,他不會輕易地去貪污受賄。因為你一旦貪污受賄事發了,鋃鐺入獄,所有的這些你全都沒有了,他就不會去很輕易地接受賄賂、以權謀私了。所以禮它就是把邪念制止於未顯露之時,把罪惡杜絕於未萌生之際。它好不好?它非常非常地好。

  所以我們很多人他不理解這個禮制的妙用,覺得那是繁文縟節。其實我們想一想,當一個人犯罪之後,你看人貪污受賄了,或者是他去偷盜了,我們用來審察他、拘捕他,再關押他的費用,那是不計其數,你說究竟哪一個花費得更多?

  所以中國古人他治國也像醫生治病一樣,上醫治未病,不治已病,他能夠防患於未然。但是正因為他可以防患於未然,他的效果不為一般人所見,所以就被人誤以為他沒有作用了。

  在《劉廙政論》上也有這樣一段論述:「夫名不正則其事錯矣,物無制則其用淫矣。」名分不正,名分不正的結果是什麼?這個事情會錯亂,因為名不符實。我們本來要評一個道德模範,讓他成為社會大眾行為的表率,結果有一個人他本來沒有實際的德行,但是他給評委送禮了,給領導走後門了,他是領導的親戚,那就把他推舉上來了。這樣的行為一旦產生了,怎麼樣?就會讓人們對道德的行為喪失信心。所以他這個事情就會乖錯了。

  所以孔老夫子特別強調要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現在很多人批判,有什麼可批判的?說你做領導的要像一個領導的樣子,要名符其實。古人告訴我們當領導必須盡到君、親、師的責任,如果你當領導不像個領導的樣子,那就是獨夫殘賊,國君就不稱為國君了,名不符實了。

  做父親要像個父親的樣子,做兒子要像個兒子的樣子,這有什麼不對?但是這樣的思想,這樣好的治國理念卻被無端地批判,結果導致的是什麼?結果導致的就是我們現在社會的現象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領導者不像領導的樣子,領導者作威作福,不是一心一意地為百姓謀利,而是想方設法地敲詐百姓,把自己的權力作為盤剝百姓的工具了、自私自利的武器了。君不君、臣不臣,做被領導的,也沒有被領導的樣子,對領導的話待搭不理,領導給自己的工作可做可不做,高興就做,不高興就不理那一套了,得過且過。

  父不父、子不子,這個現象也非常地明顯。做父親的要盡到父親的本分,父親也要同時具備君親師的責任,教導而且給兒女做一個好的表率是最重要的。所以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符合《弟子規》的要求。孩子從父母的身上學到《弟子規》。但是現在做父親的都忙於去賺錢了,把兒子的教育這麼大的問題給忽視了,所以子也不子,兒子不知道孝順父母,不知道兒子應盡的本分,顛倒了。正如有人所說的,現在有人生了兒子他就成了兒,生了孫子他就成了孫,完全顛倒了。這個就是我們批判自己的傳統文化,不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傳統文化所導致的。

  後面它還說:「物無制則其用淫矣。」如果這個物品不加控制,沒有一定的制度,它的使用就會過濫,人們就會濫用這些物品。「錯則無以知其實,淫則無以禁其非。」乖錯了,就會不知道它的實際情況是什麼,濫用物品就沒有辦法禁止錯誤的行為。「故王者必正名以督其實,制物以息其非。」所以聖王他們必須怎麼樣?必須來端正名分,督察他的實際作為、實際情況,看看名和實是不是相符,叫「正名以督其實」。「制物以息其非」,就是讓物品的使用都符合一定的制度、符合一定的禮,這樣才能夠止息錯誤的、僭越的行為。

  「名其何以正之哉?曰:行不美則名不得稱,稱必實所以然,效其所以成,故實無不稱於名,名無不當於實也。」這句話講這個名分怎麼樣才能端正,如何才能夠做到正名。回答說:如果所作所為不善,那麼該名分就不能夠稱用。如果你所作所為不符合道德模範的這個要求,你就不能夠把他稱為道德模範。要稱用必須查實他做了什麼好事,驗證他憑什麼得以成功,這樣就會實稱其名,名符其實。如果他的所作所為確實符合道德模範的要求,你才把他評為道德模範,這樣的話才能夠名符其實。

  下面又問了:「曰:物又何以制之哉?曰:物可以養生而不可廢之於民者,富之備之。」物品用什麼辦法來控制?這個物品的分配要制訂什麼樣的制度,符合什麼樣的禮?回答說:凡是物品可以養生且不會於民眾無用的,就要使人民富足、完備。「無益於養生而可以寶於世者,則隨尊卑而為之制,使不為此官,不得服此服,不得備此飾。」還有一些物品是對於養生沒有益處的,就是不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但是可以作為社會上的財寶的,這一類的物品,要按照人的地位高低加以控制使用。如果不是某一級別的官吏,就不能穿某一種衣服,不能夠用某一種飾品。這樣,即使這些東西人人都非常想要,但是平民不能穿戴;即便拋棄於曠野,平民也不敢去拿;即使禁令鬆懈,但是百姓都沒有佔有的欲望。也就是說,很多東西雖然是寶物,但不是一般人想用就用,想得到就能得到的。因為它是一種身分、地位,還有德行的象徵,你沒有相應的身分、地位和德行就不能夠使用,無論你有多少錢。這就是重德不重財,重一個人對國家的貢獻,而不重視他有多少的財富。

  這樣的結果,「是以民一於業,本務而末息,有益之物阜而賤,無益之寶省而貴矣。」這樣的結果,就是人們會專心於自己的工作,使本業得以重視。在古代,所謂的本業就是農業,人們都會去從事農業生產,糧食豐收,人們的吃穿問題才能夠得以保證。而末業得以停息,這個末業就是工商業。使有用的物品豐足而便宜,就是為人們日常所必需的這些物品,它非常地豐足,而且價格便宜,人人都買得起。

  這樣就不會有人吃不飽、穿不暖。無實用意義的珍寶則稀少而貴重。譬如說像玉石等等,還有這些字畫等等,它對於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人來說毫無價值,它只不過是一塊石頭而已。但是因為商業的炒作、炒作,讓它的價格愈來愈高,這個是顛倒。沒有實用意義的珍寶稀少而貴重。但是這裡邊的貴重,它有一個解釋,「所謂貴者,民貴願之也,匪謂賈貴於市也。」這裡所說的貴重是說人們心目中的貴重,人們把它看得很貴重,但是並不是希望獲得它。因為你沒有達到那個地位,你沒有那個德行,你再有錢你也不能夠獲得它,而不是說在市場買賣中的價格昂貴。

  「故其政惠,其民潔,其法易,其業大。」這樣的結果就是政治能夠彰顯仁惠,人民思想純潔。因為他不會去貪求那些不屬於自己的身分、地位還有德行的那些珍寶。法令簡約易行,事業光大興旺。

  「昔人曰: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其此之謂與!」古人說,唯有車服之器和爵號之名,不能夠輕易地授予人,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所以古人特別重視這個名分,他對於社會治理實際上是有微妙的作用。但是這種微妙的作用,如果不用心去體會,很難能夠理解到。

  在《群書治要.袁子正書》上,它給我們說了,如果我們所穿的衣服、使用的器物和我們的名分不相匹配,會是什麼結果。「夫服物不稱,則貴賤無等。」如果我們使用的衣服和器物與自己的身分不相稱,那就分不出貴賤的等級。分不出貴賤的等級會是什麼結果?「於是富者逾侈,貧者不及。」這就是我們現在社會所出現的現象,就是富人超越等級享用,貧寒的人卻還不夠,達不到他應該享用的標準,也就是我們說的貧富兩級分化,富的愈富、貧的愈窮。結果這個矛盾也就加深了。你看貧富兩級分化的問題,其實古人很早都注意到了,而且他還有辦法去對治它。我們現在想了很多的辦法,其實古人想得更加地深刻。

  「小人乘君子之器,賈豎襲卿士之服,被文繡,佩銀黃,重門而玉食,其中(中作於)左右叱咄,頤指而使。」貧富分化的結果就是,小人使用君子才能夠使用的器物,商人穿著卿士才能穿的衣服,他們穿用刺繡的衣帶,這個衣的帶子都刺著繡,佩戴著金銀首飾,住著高門大第,吃著美食珍饈,對於左右之人隨意呵斥、頤指氣使。

  「是故有財者光榮,無財者卑辱。」你看說得多好,就是我們現前這個社會的情況。有錢財的人就光彩榮耀,無錢財的人就卑下屈辱,被人瞧不起,被人侮辱。

  「上接卿相,下雄齊民,珍寶旁流,而刑放於賄。下而法侵,能無虧乎?」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這些有錢的人,他因為很有錢,就可以上交接卿相,對下逞威於平民,也就是官商勾結了。商人可以行賄這些在位的領導者,珍寶可以到處地轉送,用來幹嘛?行賄受賄。有罪的時候也可以因為賄賂而得以釋放,這樣一來,法律便不起作用,能沒有損害嗎?

  所以我們讀了這些話,我們就知道了,其實古人他思考問題思考得很深入,他把怎麼樣縮小貧富分化,以及怎麼樣使人們各守本分、遵紀守法,都用禮來給以規定,給以引導。這樣就可以防患於未然,讓人根本就不想去違背法律。

  當然這個衣服尊卑有秩、尊卑有禮,並不等於過分地奢侈浪費。在《群書治要.墨子》上就講到聖人他為什麼做衣服。它說:「故聖人之為衣服,適身體,和肌膚而足矣,非榮耳目而觀愚民也。」聖人製作衣服的目的,它適合身體、暖和肌膚就足夠了,並不是為了光耀尊貴而讓百姓觀賞。

  「當是之時,堅車良馬,不知貴也。刻鏤文采,不知喜也。得其所以自養之情,而不感於外,是以其民儉而易治,其君用財節而易贍也。」那個時候,堅固的車子、優良的馬匹並不認為是高貴,雕刻、刺繡並不讓人覺得喜歡,滿足於他們自己能自養的情形,而不為外來的影響所動心。他不是為了誇耀於外,讓人們羨慕他。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百姓節儉而容易治理,君王花費很少,而且很容易供養。

  「當今之主,其為衣服則與此異矣。」現在的這些君主做衣服的時候就與此不同了。怎麼不同的?「冬則輕暖,夏則輕凊。皆已具矣,必厚作斂於百姓,暴奪民衣食之財,以為錦繡文采靡曼之衣,鑄金以為鉤,珠玉以為佩,女工作文采,男工作刻鏤,以身服之,此非云益暖之情也。」現在的君主製作衣服,就與古聖先王大大地不同,冬天的衣服輕便暖和,夏天的衣服輕便涼爽。這些都已經具備了,但是還不滿足,仍然向百姓大量地徵收賦稅,凶暴地掠奪百姓用於衣食的錢財。用來幹什麼?用來製作錦繡光彩的華麗衣裳,而且做得很過分,用金子熔鑄成帶鉤,用珍珠寶玉製作佩戴的飾品;女工刺繡,男工雕刻,用來製作身上的配飾。這就不是為了增加溫暖的情形了,這個穿衣服不僅僅是為了溫暖了,而是有一種炫耀的意味了。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為什麼大家都要買奢侈品?競奢鬥富、誇耀於人。

  「單財勞力,畢歸之於無用也。」用盡了財力、勞力,完全都歸於無用。「以此觀之,其為衣服,非為身體,皆為觀好。是以其民淫僻而難治,其君奢侈而難諫也。夫以奢侈之君,御淫僻之民,欲用無亂,不可得也。君誠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為衣服不可不節。」從這裡可以看到,他們製作衣服,不僅僅是為了身體舒適,而是為了顯耀華麗。這樣做的結果,百姓邪僻而難以管理,國君奢侈而難以勸諫。讓奢侈的國君去統治邪僻的百姓,想要國家不混亂是不可能的。國君要是真想讓天下太平,真的憎惡天下混亂,從節儉衣服的用度開始就不得不審慎了。這個就是提醒做國君的人,雖然這個服裝要體現出尊卑等級的不同,但是也不能夠過分地奢華、過分地炫耀。

  有一年冬天,齊景公請了一位魯國的鞋匠,他做了一雙鞋。這雙鞋做得很特別,是拿黃金做鞋帶,用白銀做裝飾,珍珠做連貫,美玉做鞋頭,長足足有一尺。齊景公很喜歡,而且在冰天雪地的嚴冬裡穿上這雙鞋去處理朝政。這會晏子前來朝見,景公就站起來想去迎接晏子。但是因為這個鞋子太重了,景公僅可以把這個腳跟提起來,想要移動都很困難。齊景公於是就問晏子說:「天冷嗎?」晏子他很有智慧,他和景公對談的每一個情節,都可以成為勸諫君主的機會。譬如說有一次景公上山看到了老虎,在沼澤裡看到了蛇,回來就說:「我今天看到這些東西太不吉祥了。」聽到這句話,晏子馬上就說,他說:「不吉祥的事情有三: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能用,二不祥;用而不能任,三不祥,這才是真正的不吉祥。而老虎本來就住在山上,那個蛇,牠的家就是在草地上,你看到牠們很正常,有什麼不吉祥的?」

  所以我們從這些對話之中就體會到,這些聖賢人無時無刻不把成就君主的德行、真正為人民謀福利放在心上,這個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慈悲,有能夠提升對方、幫助對方的慈悲之心,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智慧。每一個問答、每一個對話,他都成為勸諫君主的機會。

  這個時候晏子看到景公的鞋,就回答說:「君王何以要問天氣寒冷?古代的時候聖人裁製衣服,冬天的衣服輕柔而溫暖,夏天的衣服輕鬆而涼爽。如今君主用這黃金美玉做這雙鞋子,又在冰天雪地的寒冬裡穿上,不但重,而且也不暖和。鞋子太重,會使腳的負擔過重,不能行走,如此不適合穿用,便失去鞋子產生的本意了。這樣來看,魯國的這位製鞋的工匠,不知道寒暑季節的變化,不知輕重的分量,背離常理常性,這是他的第一條罪過;裁製穿飾不守常規,使君王穿上這樣怪異的鞋履,為天下諸侯所恥笑,這是他的第二樁罪過;動用大量的財物,卻不能對國家有益的事,不愛惜百姓的勞力財力,積怨於百姓,這是他所犯的第三條罪狀。所以臣請君王能夠依法拘捕,並且派官吏審判他。」

  齊景公聽了,心有不捨,於是就為這個工匠說情:「這位魯國的工匠,製作這雙鞋很費力,也很辛苦,還是把他放了吧。」晏子聽了怎麼說?晏子非常地堅持,他說:「不可。臣聽說,辛苦去從善之人應該給予重賞,可是勞苦身心去做為非作歹的事,應該予以重罰。」景公聽了之後默不做聲。在晏子退朝之後,他立刻派官員拘捕了這位魯國的工匠,叫人押解出境,而且命令他以後再也不得進入齊國境內。之後,景公也脫去了這雙金玉所做的鞋子,不再穿它了。

  所以你看,君主、領導者他的服裝、鞋子都符合禮的要求,整個朝廷、整個國家都也不會穿著奇裝異服。如果君主穿著很奢侈,以奢侈為榮耀,那就會帶動整個社會的奢侈之風。所以古人對於衣服的穿著特別地重視。像《禮記》上也說:「冶容誨淫」。一個人穿著很妖冶,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穿著的是薄透露的服裝,出現在公共場合,特別是我們現在電視台的主持人,每一天出現在大眾的面前,如果自己穿得薄透露,實際上就是在引導潮流。而且因為自己穿得很薄、很透、很露,會引起人們的邪僻之心,引起人們不好的念頭,這就是教導人們去淫欲,這都是很大的過失。

  下面一句,『所言義,故下無偽上之報』。在位者所說的話都符合道義,上行下效,也會感染整個團體,下級就不會有欺瞞、虛偽、諂媚的行為出現,欺上瞞下的話都不會說了。像《論語.子路》上就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在上位的人好禮,一舉一動都符合禮的要求,自然而然地感化手下的人,這個屬下也會用畢恭畢敬的態度來回應在位者;「上好義」,上面的人講話都符合義,符合道義、情義、恩義,合情合理,人民自然會感動,也會佩服、效法;「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上面的人講話能夠守誠信、說到做到,下面的人也會用真情實意來配合領導者,上下同心。

  我們以前講過,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賤去治理單父,結果把這個單父治理得非常好。他的同學巫馬期就想去了解,他治理單父到底好到什麼程度,所以就趁著夜色來到了單父,要微服私訪。看到一個人在夜色下捕魚,他捕上了很多魚,看了一看,又給放回到河裡去了。他就走上前去問:「為什麼你捕魚,但是捕上了很多魚又放回到河裡了?」這個人說:「我們的長官子賤告訴我們,不要去捕撈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而我所捕撈上來的,恰恰是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所以我又把牠給放回到河裡去了。」

  巫馬期聽了之後就非常地感嘆,回來向孔子稟告說:「子賤治理單父,能夠做到即使沒有人監管,在夜色下捕魚,都如同是有嚴刑峻法就在身邊一樣,不知道他是怎麼做的?」孔老夫子就說:「子賤曾經跟我說過,一個人對身邊的人和事有至誠的、精誠之心,他的影響自然會波及到遠方。他就是把這種方法運用到治理之中了,所以他達到了不忍欺的境界,那就是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原因在哪裡?因為他所講的,全都是有利於百姓的政策。出發心是什麼?發心是為了整個民眾的利益,為了整個國家的治理。所以老百姓能夠感受到,他們也不會欺騙他,也會願意配合他的制度,這就是「所言義,故下無偽上之報」。

  『身行順,治事公,故國無阿黨之義。』自身的行為順從道義,符合禮的要求,處事公正無私,國家就沒有阿諛奉承、結黨營私的現象。這個都是告訴我們上行下效的道理。

  在《後漢書》上記載著漢光武帝他自己順從道義、公正無私,結果當時的政治非常地清明,出現了很多廉潔的官員。在《後漢書》上說:漢光武帝「身衣大練,色無重彩,耳不聽鄭衛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宮房無私愛,左右無偏恩。」這個光武帝做到了什麼?因為光武帝他是出生、生長於民間,所以他非常了解百姓的疾苦,看到百姓所經受的苦難。所以天下安定之後,他就採取了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了王莽時期的嚴刑峻法,而恢復了西漢的輕法。他自己所穿的是布帛的衣服,衣服沒有兩種顏色;耳不聽鄭衛淫聲,淫詞歌舞都不觀聽;手不拿珠玉玩物,不把這些珠玉珍寶做為貴重的;宮房沒有私愛,左右的人沒有偏恩,沒有自己特別寵幸的人,也沒有因為是自己左右的人,他們犯了過失就給以偏袒。

  在「建武十三年,異國有獻名馬者,日行千里,又進寶劍,賈兼百金,詔以馬駕鼓車,劍賜騎士」。這裡講了一個具體的事例,在建武十三年的時候,別國的人、外國的人來貢獻了一匹名馬,日行千里,也就是千里馬,還給他進奉了一寶劍,這個寶劍價值百金。結果漢光武帝他沒有自己享用,下詔把這個名馬用來駕駛鼓車,寶劍也賜給了騎士。

  「損上林池御之官,廢騁望弋獵之事。」就是減損上林苑(也就是皇家園林)裡邊這些池御之官,也就是看守這些池子、還有御馬的官員;停止了出外遊獵之事,也不再出去打獵遊玩了。「數引公卿郎將,列於禁坐,廣求民瘼,觀納風謠。」他把時間用來幹什麼?多次召引公卿郎將,排坐御前,廣泛地徵求民間的疾苦,來聽取民間的這些歌謠(諷刺時事的歌謠)。

  「故能內外匪懈,百姓寬息。」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內外緊密團結,老百姓生活富裕安寧。「自臨宰邦邑者,競能其官。」在漢光武帝所統治的時候,凡是擔任邦邑官職的人,都是竭盡全能地來做官。譬如說「杜詩守南陽,號為『杜母』。」這個杜詩去南陽做太守,被老百姓稱為「杜母」,就像父母官一樣。「任延、錫光移變邊俗」。任延、錫光兩個人改變了邊民的風俗,這些都是政績最為顯著的例子。「又第五倫、宋均之徒,亦足有可稱談。」此外還有像第五倫、宋均等人,也都是值得稱頌的。

  在光武帝統治時期,之所以出了這麼多的好官、父母官,他們竭盡全力地為老百姓服務,原因在哪裡?原因就是在於光武帝本身能夠率先垂範。他自己穿的衣服非常地簡單,而且把時間精力都用於傾聽民眾的呼聲、辦理朝政上,所以上行而下效。

  最後說『三者,君子常行也』。這以上三個方面,是君子、在位的人、領導者應該恆常堅守的行為。

  我們下面看第一百一十九句:

  【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木草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積也。安有不聞者乎。】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八《孫卿子》。

  聲音不因為小而沒有人聽到;德行不因為隱藏而不被發現;寶玉蘊藏在山中,山上的草木都得到滋潤;深淵裡有了珍珠,連崖岸都不會乾枯。由此可知,行善貴在日積月累,哪有不為人知的道理?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人能否留下好的名聲,全都操之在己。人的一生很短暫,能否過得有意義、有價值,能否名流千古,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中國人有一句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如果一個人注重自己德行學問的修養,就一定可以留好的榜樣給後世效法。所以這個聲音無論有多麼細小,一旦發出來,一定能夠讓人家聽到。一個人有真才實德,縱使在山裡面隱居,也會流露出來,他的德風、他的學問也會影響周圍的人,自然而然地感化。首先感染跟他有緣的人向他來學習,住得久了之後,這個鄰里鄉黨也會受到他德風的薰染。

  中國人有一句話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個桃樹和李樹都不會講話,也沒有像我們這樣用言語表白,但是它結了果實之後,這個果實成熟了,香味就自然會飄遠,有人自然會來採摘。結果採摘的人多了,下面就走成了一條小路,這個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以一個人有德行、有學問,自然而然就能夠感召一些仰慕聖教的人來求學。

  寶玉蘊藏在山中,就連山上的草木都得到滋潤;深淵裡有了珍珠,就連岸邊的崖岸都不會乾枯,整個的崖岸都會因為這個珍珠而受到滋潤、得到滋潤、得到滋養。這些比喻都是告訴我們,有德行、有學問的人住在一方,這一方的百姓都受益了。就像我們尊敬的師父上人,無論走到哪裡,哪裡就會熱鬧起來,哪裡的房價都會攀升。什麼原因?因為很多人會慕名來求學、求教。這個住久了之後,所住的地方百姓也能夠受到他德風的薰染,自然而然地這個地方的風氣就有改變了,但是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

  所以古人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個山雖然不是一座高山,像我們住這個山頂花園,它也不是一座高山,但是因為有老法師住在這裡,就會出名。連那個出租車司機都知道這個山上住著一位很有德學的人,住著一位高人,你看這個出租車司機都知道了。「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有德行、有學問的人住在哪裡,這個人氣都慢慢地增長,人會愈聚愈多,因為仰慕聖教的人愈來愈多,都想來求學。

  我們再看下一句,一百二十:

  【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一《後漢書一》。

  這個「帝」就是漢光武帝。漢光武帝說,建立偉大功業的人,為大局著想,不會忌恨小的仇怨。大家看了這句話不要覺得,像光武帝、像皇帝他們才是建大事的人、建大功業的人,而我們是一般的百姓,這句話可能不適用。實際上,任何一個人,只要他能夠有志願,都可以為改善社會風氣做出一分貢獻,都可以成為一方效法的榜樣,甚至後世效法的榜樣,關鍵在於我們的心有沒有這一個擔當,有沒有這個使命感。

  古人有句話說:「量大福大,觀德於忍,觀福於量。」看一個人有沒有德行,就是看他能不能夠忍。在一般平時的時候,沒有遇到什麼事情,大家都你好我好,看不出哪一個人是君子,哪一個人是小人,只有在那些難忍能忍的時候,才能夠看出一個人的德行。所以「忍」這一個字寫得很有味道,它是一個刀刃的刃下面加一個心字,什麼意思?當有一把刀刃割在你的心上的時候,你還能夠忍,這個人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所以「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一切法得成於忍」。如果不忍,那就什麼事都做不成。

  「觀福於量」,看一個人有沒有福,他的福有多大,就看他的心量有多大。有一句話說,一個人為多大的事情發火,他的心量就有多大。我們從中也可以體會一下,自己為多大的事情發火、發怒,我們的心量就有多大。

  在《弟子規》上也告訴我們:「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別人對我們有恩,我們要念念不忘,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相報,一有機會就要去報答。但是彼此之間有仇怨,就不要念念放在心上,一想起來就把它翻一遍,這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為什麼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平等的、清淨無染的,就像一個垃圾桶,這個垃圾桶它剛從商店買回來的時候,和別的桶也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它為什麼變成了污穢不堪的、讓人不喜歡的垃圾桶了?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經常把垃圾往裡邊裝。如果我們經常記著別人的仇怨,我們就是把自己本來清淨無染的心、乾淨的心,變成了承載別人過失的垃圾桶。首先受害的是誰?首先受損害的是我們自己。

  特別是我們看這個水結晶的實驗,當我們心存愛和感恩的時候,這個水結晶很漂亮,呈現美麗的雪花狀的六角形;而當我們說很討厭、厭惡你、醜死了,這個水結晶確實變得很醜陋、不堪入目。說明我們心存怨恨,首先傷害的是我們自己。我們身體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由水構成的,所以心懷怨恨確實首先傷害了自己的身心。而且怎麼樣?多一個朋友多條路,多一個敵人多一堵牆。怨恨別人,別人也能感受到,他也會給你設置種種的障礙,讓你的事情不能順利進行,這又是何必。

  所以能夠建大功業的人,他是從大局著想,不計小的仇怨,這樣的人才能做成大事。譬如說我們在《管子》上看到齊桓公任用管仲的故事,齊桓公從莒國返回到齊國之後,想讓鮑叔牙做宰相,結果鮑叔牙就推辭,他說:「君主您對我特別有恩惠,使我不受凍餒,這已經是您的賞賜了。但是談到治理國家,這並不是我的能力所及,這一件事必須得用管夷吾才能做好。」他就推薦了他的朋友管仲。但是齊桓公卻說:「管夷吾曾經親自射過寡人,射中了我的腰鉤,幾乎把我射死。現在我任用他,豈不是引狼入室嗎?」鮑叔牙說:「當時管仲是為了他的君主,如果您能寬恕他,讓他返回齊國,他對待您也會非常忠心,也會像對待他以前的君主一樣。」結果齊桓公就聽從了鮑叔牙的推薦。他不計前嫌,親自去迎接管仲。把他迎回來之後,一起在廟堂上行禮,並且向他請教治國之方,把他推為上卿、推為仲父。正是因為齊桓公他任用了管仲,在管仲的輔佐下,使得齊國在諸多的諸侯中稱霸。

  這個就是一個很好的不計前嫌的故事。像這樣的故事在歷史上有很多,它都是提醒我們,一個人他要成就大事,他可能會遭遇很多的誤解、誹謗、中傷、傷害,關鍵在於面對這些誤解傷害的時候,應該如何去處理。

  在歷史上我們知道,蘇秦他出生於洛陽,當時的洛陽正是東周的都城。蘇秦出生在這個地方,而且還有一些才學,他也很想有一番作為,於是就去見周天子,結果也沒有見成。蘇秦很氣餒、很生氣,他就把家產賣了,然後跑到別的國家,想在這些諸侯國施展才華。但是他在幾個諸侯國周遊了一圈,一無所獲,錢也花光了,最後沒有辦法生活下去,只好再次回到了洛陽的家裡。

  他回到家的時候,家裡的人一看他這樣的落魄,你看當初他把家產給變賣了,也不管家人,現在一無所有,還穿著破衣爛衫的,很落魄地回來了,他的親娘把他數落了一通,他的老婆(他的妻子)也不正眼看他,只顧織布。蘇秦餓得不行,就想讓他的嫂子給他做飯,結果他的嫂子也不理他,扭頭去做別的事。蘇秦受了很大的刺激,心想自己一無所成,連自己的家人都看不起自己,於是他就開始發憤讀書,一定要有所成就。他不分日夜地刻苦攻讀,晚上看到深夜,睏了,就拿錐子扎一下大腿,一疼,他就會清醒很多,然後接著讀;有的時候在深夜裡犯睏打瞌睡[頭懸梁故事的主人公是孫敬。

  ],他就怎麼樣?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繫著頭髮,一頭繫在屋頂的梁上,一打瞌睡,這個頭往下一低,因為上面有繩子揪著,他的頭皮就會被揪疼,這樣又清醒了,再起來看書。所以後人所說的「頭懸梁,錐刺股」,就是從這來的。

  蘇秦就這樣刻苦攻讀有一年多的時間,覺得已經學有所成了,便收拾行囊重新去遊說各國。首先他遊說趙國,聯合其他的國家一起抗擊秦國。趙國國君覺得蘇秦說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而且還賞賜了很多金銀珠寶,蘇秦一下子就發達了。在趙國的資助之下,他又往返於其他幾國之間,曉以利害,最終說服了其他幾個國家,也同意加入到合縱抗衡的計劃中。他們訂立了盟約,並且任蘇秦為六國之相。你看,一個人能擔任一個國家的國相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結果蘇秦一下同時兼任六國之相,趙國的國君還把他封為武安君。秦國知道六國合縱抵禦自己的消息大吃一驚,之後十幾年中,秦國再也沒有敢向六國發動大規模的戰爭。

  你看蘇秦在落魄的時候回到家,受到家人的一致鄙視。如果這個時候他懷恨在心,想著如何向他們打擊報復,如何和他們對立,那也就不可能有後面的刻苦讀書。他把這些都放下,以自己的行為來改變眾人對自己的看法。當他拜六國相,並封為武安君的消息傳到蘇秦的家鄉的時候,他的家人對他的態度完全改變了。他的兄弟妻嫂,都以自己以前那樣對待蘇秦而後悔。一聽說蘇秦要從趙國經過老家洛陽的時候,他們全家人都準備了豐盛的宴菜,到三十里之外的地方,把路打掃得乾乾淨淨,跪在地上迎接蘇秦的到來。這種前後的對比也讓蘇秦百感交集。

  我們看這個能夠成大事的人,他都能夠有忍辱的精神,不能夠因為一時的挫折、一時的誤解或者是誹謗,甚至是中傷,來放棄自己的志願。這個都是讓我們明白量大福大。一個人心量大,能夠容忍,才能夠成就大的功業。

  我們從蘇秦這個故事中也得到很大的啟發。你看,蘇秦他為了成就世間的事業,為了功名利祿,都能夠刻苦攻讀,「頭懸梁,錐刺股」。那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是什麼?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是要恢復傳統文化,能夠讓人們重新拾起對傳統文化的信心。但是我們卻悠悠泛泛,還比不上蘇秦這樣刻苦攻讀的精神,怎麼能夠擔當大任?所以讀了這些古聖先賢的故事,確實也讓我們很警醒,讓我們能夠有一種擔當,能夠把自己的使命感提起來。

  我們再看一百二十一句:

  【老子曰。報怨以德。】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賈子》。

  老子說,不記仇恨,反而用恩德去回報傷害我們的人。這一句境界比上一句就更加地高了。前一句就是告訴我們要不記仇恨,這一句話告訴我們,不僅不記仇恨,反而還要去用恩德回報傷害過我們的人。

  中國人有一句話說:「吃虧是福」。我們的福氣從哪裡來的?上天給人福都是逆著加的,今天的福氣就是我們以前肯吃虧、肯忍辱得來的。如果我們今天不肯吃虧、不能再忍辱了,我們這個福報就加不上了。而且為什麼「報怨以德」?老子也是真正的開悟之人,他對宇宙人生的真相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麼?那就是人和人、人和宇宙自然萬物都是一體的關係。既然是一體的,就像我們的牙齒咬到了舌頭,這個舌頭還要去報復嗎?所以報怨以德,能夠說出這樣的話的人,一定是對宇宙人生的真相有深刻洞察的人。

  我們以前也經常講大舜的故事,大舜就是一個報怨以德的典範。他的後母、兄弟三番五次都要置他於死地,他不僅沒有懷恨在心,想著去打擊報復,反而是反省自己的不足,自己不能夠得到父母、兄弟的歡心。最後他終於用德行感化了他的後母、感化了他的兄弟,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所以這就是聖人和一般人的不同之處,聖人他能夠做到化敵為友。化敵為友是怎麼感化的?就是靠真誠之心的感化,「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以《弟子規》上說:「親憎我,孝方賢」。父母親憎恨我,我還能夠用孝心來回報,這更顯出一個人的賢德之處。這句話在父子之間的關係中適用,在五倫關係中全都適用。

  君憎我,孝方賢。領導者看不上我,經常無緣無故地找我的問題,我還能夠竭忠盡智地完成領導交給我的工作,這更加顯得賢明。當然不是為了顯得賢明,而是怎麼樣?而是真正地他能夠明白事理、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也明白因果,他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所以師父老人家曾經寫過一段話,叫「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說:「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鍊了你的心智。」正是因為有人傷害了我們,我們才磨鍊了自己的心智。否則我們像溫室裡的花,禁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當有人傷害過我們,我們能夠坦然面對,並且能夠從傷害中恢復正常的時候,我們的心智也大大地成熟,得到了磨鍊。

  「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正是有人欺騙了我們,我們知道天下有好人、有善人,還有這樣騙術高超的人,他增進了我們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你看我們生生世世所造的業無量無邊,怎麼樣能消除?有人無故地誹謗、中傷、鞭打,我們能夠坦然面對,這個業障就盡消。

  「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正是因為有人把我們遺棄了,我們必須從小學會自尊、自愛、自強、自立。因為沒有人依靠,我們就要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天下。所以很多人,年輕的時候經歷了磨難,最後能夠有所成就。

  「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正是有人把我們絆倒了,我們又重新站起來的時候,我們的能力比以前就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沒有人斥責我們,我們覺得自己的修養很好,我們對誰都是滿面春風,其實那是因為沒有碰到對你無理取鬧的人。當面對斥責,你還能對他微笑、對他耐心、有愛心,才顯示了一個人真正的修養。

  所以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就看我們如何去面對這些境界。人能轉境,則同如來。把一般人看起來不好的境界轉變為好的境界,這個人才是有如來的智慧。其實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這個物質環境和人際關係本身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好壞之分在哪兒?都是在於我們的心,都是我們的心分別執著出來的。明白這個道理的話,確實能夠達到事事是好事的境界。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