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第一百零七條。從今天開始,我們開始學習「正己」這一個條目。

  【曾子曰。敢問何謂七教。孔子曰。上敬老。則下益孝。上尊齒。則下益悌。上樂施。則下益寬。上親賢。則下擇友。上好德。則下無隱。上惡貪。則下恥爭。上廉讓。則下知節。此之謂七教也。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政教定。則本正矣。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

  這段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

  曾子來向孔老夫子請教,怎麼樣來教化人民,辦好政治。因為政治清明、風調雨順、天下太平,人民就會幸福安樂。所以古代讀書人的志向,都是要辦政治,造福於民。如果常常來領納聖賢人所留下來的治國智慧,就可以節省很多摸索的時間,讓自己的政事辦理得井井有條,少走很多的彎路。所以這一套《群書治要》,對於管理者、對領導者確實是非常地珍貴,是至上的寶典,至珍至貴。

  孔老夫子說:『上敬老,則下益孝。』在位者能夠尊敬老人,臣民就會更加孝親。為什麼中國古人特別強調尊敬老人?因為尊敬老人是教導人們以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世原則來待人處世。老年人實際上也是對這個社會貢獻最多的人,下一代之所以能過上幸福安樂的生活,都得益於上一代人所做出的貢獻。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所以人們知恩報恩,對老年人特別尊重。

  但是現代人為什麼對老年人愈來愈忽視、愈來愈淡漠、愈來愈不重視?甚至還出現了很多不贍養父母、甚至打罵父母的現象?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人都把功利主義做為處世待人的標準,這件事對我有好處、有利益,我才會全力以赴。這個人他是領導者,他掌管著我的前途命運,所以他的話我才去服從、才去聽。但是假如這個人,他從領導的位置下來了,對我的前途命運不再有影響了,那我可能就會做出忘恩負義的事情來。所以,我們現在人沒有了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世原則,對於在位者、當權者,可能是極盡諂媚巴結之事,言聽計從;但是對於自己的父母,卻是不能夠照顧、不能夠關心,對於父母的話也不放在心上。這就是把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世原則,變成了利害的處世原則。

  所以老年人雖然對社會貢獻過,父母雖然培養我們成才,但是在一些年輕人看來,現在他們已經成為包袱了,體力、智力全都衰退了,所以對他們就不聞不問了。這是整個社會對老年人不照顧、不關心、不贍養,甚至打罵父母這些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這結果會怎麼樣?結果就是孔老夫子在《孔子家語》上所說的:「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現在很多人,你看出於功利主義的考慮,把所有的關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努力地教育他、培養他,希望以後孩子也能夠對自己好,這完全是一種功利的思想。但是怎麼樣?因為孩子潛移默化地看到父母是怎麼對待他的父母的,自己還養成了事事以自我為中心的小公主、小皇帝的習氣,那麼到父母老的時候,他同樣也不會去關愛父母。所以「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為什麼?因為他家道、家風之中,沒有培養起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世原則。

  所以古人為了教化百姓,使民風淳厚,而不是忘恩負義、見利忘義,怎麼辦?在位者就要以身作則,尊敬父母、老人。我們看歷史上出現最多孝子的朝代是漢代,為什麼?因為漢朝的皇帝他本身做到了孝道。譬如說漢文帝,他的母親薄太后生病的時候,他親自奉上湯藥,真正地做到了「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在他母后病重的三年之中,他每一天晚上睡覺都是衣服不解帶,為什麼?生怕母親在深夜裡有病,出現了突發的症狀,他可以馬上爬起來去侍奉,不要耽誤時間,如果解了帶還得穿衣服。所以這個至孝體現在侍奉父母的點滴之中,全心全意地為父母著想。正是他以孝治天下,所以才出現了很多的孝子,紛紛地效仿皇帝的這種孝心。所以在漢代的時候,漢代的每一個皇帝的稱謂(謚號)都要加一個「孝」字:漢孝文帝、漢孝景帝、漢孝武帝,每一個皇帝謚號前面都要加一個「孝」字。說明什麼?說明漢朝是以孝治天下的,所以才能夠出現「文景之治」,天下太平。

  而且漢朝的皇帝非常地有智慧,他們不只自己做好榜樣,而且還很懂得教化。怎麼做的?如果發現有孝的榜樣,孝親做得好的這樣的範例,一定要把他樹立起來,加以表彰。譬如說《三字經》上有一句話:「香九齡,能溫席」;《弟子規》上也有「冬則溫,夏則凊」,這都是講的漢朝黃香的故事。黃香九歲的時候,他就能夠想到給父親,冬天的時候,先進去把床鋪給父親暖熱;夏天的時候,要拿著扇子把這個席子給它搧涼,才讓父親再去住。這種體貼入微,從小就能夠有這種意識。所以漢朝的皇帝知道這件事了,馬上重賞黃香,並且賜給他八個大字:「江夏黃香,舉世無雙」。這樣好的榜樣樹立起來,全國人都向他學習、效仿,這個孝的觀念就很快普及了。

  『上尊齒,則下益悌。』君上尊敬年長者,臣民就更加友愛兄長。我們知道自漢朝以來,中國就是以禮治天下。這個禮有很多種,像我們前面講過「冠禮」,講過「婚禮」等等,全都是起到教化的意義,它絕對不是繁文縟節。其中還有一種禮叫「鄉飲酒禮」,那就是在家族聚會的時候,用來團結整個大家族的感情,所設計的一種禮節。在鄉酒禮當中,是論輩分的,坐次的排位都是按著輩分、按著年齡來排的。即使你身居高位,做到了部長、做到了宰相,但是你年紀比較小,你還是要排在後面。為什麼?就是提醒你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你的那些叔叔伯伯、那些長輩給你的照顧、教育和付出,不要忘恩負義。不能說你有錢了、有地位了,就可以財大氣粗,我就要坐在前面、坐在當中,這個就不是以恩義、情義、道義來處世了。

  所以人生最可貴的,就是這種知恩報恩的心能夠自自然然地保持,而且一生不變。禮是做什麼用的?禮就是幫助我們提起這種感恩之心。最可怕的就是隨著社會地位的逐漸提升,隨著財富的累積,報恩的心愈來愈少,都覺得那是自己的本事、自己的能耐。所以很多的學生,沒有上大學之前,他還知道孝敬父母,但是上了大學之後,就瞧不起在農村把自己養育成才的父母了。這個就是被外在的虛榮心,把自己的本性本善逐漸地染污了。

  像有的人有錢之後,覺得父母跟自己一起住,兄弟姐妹也都靠自己照顧,我付出的最多。所以對父母說話也不客氣了,對兄弟姐妹也沒有禮貌了,「兄道友,弟道恭」,這個恭敬也就沒有了,這個都是被外在的虛榮給染污了。這種變化可能是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自己都意識不到。

  所以中國古人他強調孝悌,就是培養一種知恩報恩的意識,培養一種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世原則。從愛父母、愛兄弟,把這個友愛、友悌之心、孝悌之心推而廣之,推廣到愛一切人,愛一切眾生,這個仁慈博愛的心才有了原點、有了基礎。所以孝悌之心確實非常地重要。中國傳統教育就是把這個孝悌之心,這個天性給保持一生不變,並且把它發揚光大,最後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這個孝悌之心是人的本性、人的天性。一個人懂得愛自己的父母,就知道天下的父母都不容易;他知道友愛自己的兄弟,他也知道天下的兄弟也都是非常地有情義。把這種愛心推而廣之,他就會尊重一切生命,他就會愛好和平,就會反對戰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像倡導國際聯盟、奠定世界和平基礎的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威爾遜,他就是一個孝子。威爾遜的父親在他很小時過世了,家裡非常地貧窮,他的母親靠給人家洗衣服來供他讀書,並且經常鼓勵他要刻苦讀書。威爾遜深深地感受到母親的偉大,對母親的教導總是恭敬地聽從。他時常自我勉勵,一定要發憤讀書,無論怎樣都不能忘了自己的學業,不能辜負了母親的期望。你看他讀書的動力在哪?就是不能夠讓母親失望。所以這個孝心一開,百善皆開。

  也有人曾經調查過那些高考的狀元,(幾乎)不是那些出生在家庭環境非常好的學生。調查的結果表明,大部分的高考狀元,都是出生在家境貧寒的家庭環境,甚至是農村,他的父母為了供他上學,費盡了千辛萬苦。所以他為什麼那麼刻苦?就是為了報答父母,不讓父母失望,不能辜負父母的期望。所以並不是說這個孩子很聰明,外界的環境很好,給他請了很多的好老師教導他,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有一種孝心,要回報父母。

  後來,他品學兼優,在畢業的時候,獲得了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所授予的特殊榮譽。普林斯頓大學是美國一個著名的大學,它有一個很有趣的,也很有意義的傳統,那就是每一屆的學生畢業,都要從畢業生中選出一個最優秀的、品行最端正的學生,授予榮譽金牌,表彰他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可以做模範的好學生。所以你看這個外國著名的大學,它也懂得「舉善而教不能」,把那些善的榜樣舉薦出來,給大家做模範、做表率。但是這個學生的名字在畢業典禮之前都是要高度保密,除了校長和教務主任,其他的人誰都不會知道。

  這一天,普林斯頓大學的畢業典禮要舉行的時候,幾百位大學畢業生統統地坐在大禮堂的中央,其他的來賓、學生家長也擠滿了整個禮堂。大家心裡最緊張而渴望知道的,就是誰能獲得這一屆品學兼優的金牌,誰能獲得這一個至高的榮譽。畢業典禮依照程序進行,歷史性的表彰時刻終於到了,當書記官以宏亮的聲音宣布「本屆獲得品學兼優金牌的榮譽生是烏托羅.威爾遜」時,會場立刻掌聲雷動!

  這個時候威爾遜忍住心中的激動,從台上校長的手中接受了金牌。但是當他走下台時,卻沒有回到自己的座位,而是一直向家長們的座席走了過去。他到家長群中尋找他敬愛的母親,可是找來找去卻總也找不到,並不是因為他的母親沒有來觀禮,而是因為他年長家窮的母親,只穿了一件粗陋的舊棉衣來出席典禮,跟那些衣飾高貴的家長相比,她不好意思坐在前排,所以她就坐在了最後排的柱子旁邊。

  威爾遜從前排巡視到後排,終於發現了他頭髮發白的母親。他跑到母親旁邊,雙手捧著榮譽金牌,很恭敬地對母親說:「媽媽,請您接受!這金牌是媽媽多年辛勞養育所獲得的成果,不是我的,我是替慈愛的媽媽領取的。」他說完以後,就把金牌為他的母親掛上去,然後擁抱著他的母親。孝順的威爾遜感激母親的辛勞養育,把自己的榮譽歸功於母親,當時整個會場的人看了都深受感動,有很多人感動得流下了淚水。

  孝敬父母本來是人的性德,但是卻有一些年輕人認為孝順是中國的古老思想、是落伍的行為。其實知恩報恩、飲水思源是人類的良知,不論古今中外,人類的良知是一樣的。威爾遜雖然是一個美國人,他也沒有受過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教育,不知道孝敬父母要怎麼做,但是「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本善是一樣的。而且從威爾遜的故事之中,我們也體會到,正如《大學》上所說的「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正是這樣一個孝子,他有這樣知恩報恩的意識,所以怎麼樣?他不僅僅榮獲了品學兼優的榮譽金牌,而且後來成為美國的總統,更重要的是他還倡導世界和平。

  所以我們看到,如果我們忽視了孝心的培養,忽視了孝道的教育,在不久的將來,不僅僅受恩者會對施恩者的施惠行為表示冷漠,出現忘恩負義的行為,還會使一些不正常的現象成為正常的現象。什麼是不正常的現象?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是正常的,而現在人知恩不報,甚至對施恩的行為還認為是理所當然,甚至還想方設法地去矇騙施恩者,這個就是積非成是,把錯誤的積累多了,就認為是正常的了。像我們看到現在寺院旁邊都有很多行乞的人,實際上就是利用了人的善良,很多的人都是來欺騙別人的。這樣的話,就會讓人不願意再去做慈善的事。這個原因在哪裡?原因都是孝道教育的缺失。我們看到在西方的國家,這個福利政策非常地好,對於老弱病殘、鰥寡孤獨者給予特別地福利傾向,但是很多人並沒有對政府生起感恩之心,反而還抱怨政府做得不夠好,甚至還有人做出一些假帳去矇騙政府,這個都是缺少教育所導致的。所以物質生活發展了,經濟發達了,如果缺少倫理道德的教育,並不能給人帶來靈性的提升,不能夠讓人活得心安理得,更沒有幸福可言。

  這個就是說一個人從小培養了孝道的品質,能夠真正地對父母做到養其身、暖其心、解其憂、遵其言、承其志、繼其業,這個才是把孝道做得圓滿,並且還要把這種孝心擴大,關愛尊敬所有的老年人,所以大孝孝天下的父母。我們學習傳統文化,能夠對天下人生起愛心、生起慈悲心,原因在哪裡?因為是有孝道的基礎,如果對父母處於困苦境界、悲苦境界都是冷漠、麻木不仁的,對於眾生又怎麼能夠生起救度的慈悲之心?當然這種孝心、這種愛心,它是一種清淨的愛心,不是一種有情執的愛心,是一種理智的愛,而不是一種感情的愛。對這點古人有一句話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還說「百善孝為先」,就是因為孝悌之心培養了一個人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事原則,而不是一切以功利為取捨的處事原則。而孝心一開,百善皆開,這就是古人為什麼這麼強調要孝悌的原因。它是和我們的性德相應的,是自自然然的,所以古人的教化,它也是順著人性來施教的。

  『上樂施,則下益寬』,君上樂善好施,臣民就更加寬厚。我們看到在《古文觀止》裡有一篇文章叫《義田記》,《義田記》記載的是范仲淹先生的故事。范公在世的時候,他興辦義田,當時的義田有一千畝,你看他樂善好施,有這種仁慈之心,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的後代子孫,傳到清朝的時候,他的後代把這個義田擴大到四千畝。范仲淹自己生活非常地清寒,對自己要求很嚴格,他死的時候連棺材都沒有,更沒有留下任何的錢財給他的後代,還寫下了千古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我們現代人看了這樣的行為,可能都會嘲笑他,說真是太傻了,但是我們現代人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們看歷史,范公他的後代子孫,譬如說,他的兒子都做到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個個是道德崇高,能夠守住他的家風,把這一個好的風範代代相傳。到了清朝的時候,有人統計過,范家出了七十多位做到部長以上的官員。而且不只如此,他的家風一直傳承到今天,仍然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人才。那些牟取私利、貪污受賄的人怎麼樣?富不過三代。「成由勤儉敗由奢」,家風傳到第二代、第三代全都敗落了。所以我們現在人自以為聰明,自以為古人很傻,但是不知道傻人有傻福。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教誨,一定是讓我們過上一個真正幸福、美滿、可持續的人生的。不按著古聖先賢的教誨去做,人生必然出現災難。這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對於古聖先賢的教誨,不能夠有絲毫的懷疑,一定要依教奉行。這樣久而久之,你才能夠體會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愈是在生活中實踐運用古聖先賢的教誨,愈能夠體會到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愈驗證了古聖先賢的教誨真實不虛,愈對古聖先賢生起信心。這種內心的喜悅,讓自己感覺到生活很充實、很踏實,而不是讓人生愈走愈空虛。

  『上親賢,則下擇友』。君上親近賢士,臣民就重視選擇朋友。在上面的人尊師重道,親近賢德的人,譬如說像清朝的時候,皇帝都延請儒釋道三家的大德來到宮廷裡講經,而且率領著百官、妃嬪一起來學習。老百姓也自然重視,邀請好的老師,聘請好的老師來教導自己的子弟。所以上行下效,整個社會的風氣都很良善。

  《弟子規》上也說,「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我們每一天讀聖賢書,就是和聖賢人做朋友,就是在親近聖賢,親近仁者,這個結果是什麼?潛移默化地受到它的薰陶,不知不覺地,你的思想、行為、言語就產生變化。所以,古人說「讀書貴在變化氣質」,如果你讀了《論語》之前是什麼樣的人,讀了《論語》之後還是什麼樣的人,那麼《論語》就是未曾讀。就像我們學習《群書治要》也是一樣,如果我們學了《群書治要》之前是什麼樣的人,如何待人接物、為人處事,學了《群書治要》之後仍然是如此,沒有任何的提升和進步,那我們這個《群書治要》也就是白學了。所以親近什麼樣的朋友,讀什麼樣的書,自己就受什麼樣的薰陶,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這個環境特別特別地重要。古人也說:「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你和那些善良的、有德行的人、賢者交朋友,就像在霧水中、露水中行走一樣,雖然打濕不了你的衣服,但是你時時蒙受他德風的滋潤。

  像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非常地有體會。在我的學生之中有一個外甥,他的進步非常地快。為什麼非常地快?因為他是自己的外甥,他做什麼事做錯了,我可以直言不諱地給他糾正過來。因為關係很近,有這種親情,有這種信任的基礎。所以他做錯什麼事,給他糾正出來,也不會讓他心生不滿。第二,就是因為他負責錄像。每一次講課,別人可以不來參加,不來聽課,但是他每一次必須來錄像。結果怎麼樣?一堂課沒有缺的就是他。所以他的改變是最快的,提升也是最大的。這就是因為每一天接受聖賢的教誨,潛移默化地你就受到了聖賢氣氛的薰陶,最後言行舉止變化了,別人再見到他的時候,確實是三日不見當刮目相看了。和現在一般的年輕人相比,思想行為就不一樣了。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親近什麼樣的朋友特別地重要。一定要親附善友,這個對自己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不知不覺。

  『上好德,則下無隱。上惡貪,則下恥爭。上廉讓,則下知節』。君上注重道德修養,臣民就不會做不可告人的事;「無隱」就是沒有隱瞞的事。就像司馬光先生所說的,我平生所為之事沒有一件不可與人言,「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君上厭惡貪婪,臣民就恥於相爭;君上清廉謙讓,臣民就知道堅守節操。這個都是給我們講做領導者、做父母、做教育者,他們的身體力行對下面的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群書治要.後漢書.魯恭傳》中,就記載著魯恭做中牟縣令,以德化治理百姓,不用刑罰,結果使民風改善的故事。譬如說有一個人叫許伯,他和人爭田產爭了好幾年了,郡守和縣令都不能夠判決這一個案件。郡守和縣令都沒有辦法判決。到魯恭這兒的時候,就為他們評論曲直,因為他自己很有德行,說的合情、合理、合法,結果雙方全都退堂自責,而且暫時把耕作停下來,互相推讓田界。

  還有一位亭長,他從老百姓的手裡借了一頭牛,就不肯再歸還給人家了。這個牛主人就打官司,告到了魯恭面前。魯恭怎麼做的?魯恭把亭長召來,命令他歸還,說了好幾次,但是這個亭長仍不聽從。魯恭就嘆息地說:「這是教化不行的結果!」於是就準備自己辭官不做了。結果縣內的那些吏員們都一起哭著要挽留他。亭長看了這種局面,心生慚愧,非常地懺悔,就把牛歸還了主人,並且請求到獄中服罪。你看一個人有德行,他就能夠感化下面的人,悔過自新。魯恭赦免了他,不再過問此事了,因為他知過能改就很好了。結果整個吏民,就是官吏還有這些人民都心悅誠服。

  建初七年,他們相鄰的郡縣都有螟蟲危害莊稼。中牟縣,就是魯恭所治理的縣,它和鄰縣是犬牙交界,但是奇怪的是螟蟲就沒有進入中牟縣。當時的河南尹袁安聽到了這件事,懷疑這個情況不是事實。於是他就派一個叫肥親的官員親自去察看這件事。魯恭陪同肥親一同來到了田間,他們坐在桑樹下邊,有一隻野雞飛過來,就停在他們身邊,也不怕人。旁邊還有一些兒童,肥親就問:「你們為什麼不去捕捉野雞?」這些兒童怎麼回答的?兒童說:「野雞還要餵養牠的小雞。」聽到這個回答,肥親忽地起立,站起身來,和魯恭告別說:「我這次來的原因,就是想察看一下您的政績究竟如何。現在一看,蝗蟲不侵犯中牟縣境,這是第一件奇異的事;教化施及到鳥獸,這是第二件奇異的事;就連小孩子都有仁愛之心,能夠想到不去捕殺野雞,因為野雞還要照顧牠們的孩子,這是第三件奇異的事。我久留在此,只能白白地打擾賢者。」所以他就告辭回去了。

  回去之後,他把在中牟縣所看到的一切,就匯報給袁安。這一年,嘉禾生長於中牟縣,就是中牟縣生長了很多好的稻子。袁安就上書把這些情況告訴了當時的皇帝—漢光武帝,光武帝對這些事也感到很驚異。這是在《後漢書》上記載的。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一個地方治理得好不好,和這個官員本身的德行密切相關。

  所以我們看這個「教」,教,教學的教,左邊是一個「孝」字,而這個「孝」字,上面一個叉叉(乂),下面一個叉叉(乂),再下面是一個子。上面這個叉是老師、父母,還有呢?還有領導者所畫的;下面一個一模一樣的叉叉(乂),就是學生、孩子、下屬所畫的,這告訴我們「教」是身教勝於言教。右面是一隻手拿著一個小柳條,告訴我們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需要教育者、領導者經常耳提面命,甚至要拿著柳條不停地提醒、警示他才行。這個告訴我們教育要有耐心。因為一個人的習氣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要想糾正他、幫助他改過,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所以要有耐心。所以良好的教育就是要身教加耐心。教育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們也要從這兩個方面來找原因,原因找到了,問題才能夠加以解決。

  『七教者,治民之本也。政教定,則本正矣。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則何物不正!』「七教」,我們剛才上面所講的七條,是治理人民的根本。政治教化的原則確定了,根本就端正了。凡是在上位者,都是人民的表率,表率端正,還有什麼事物不端正!這都是強調,要治理人民,在位者的率先垂範是最重要的,所謂「上行則下效」,身教的力量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做領導的、做父母的、做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能夠不謹慎,甚至起心動念都要小心謹慎。尤其上位者不能去要求指責下位者,要靠自己的言行、身教,把家庭、團隊、還有企業單位的這個風氣給帶起來,領導者要負責任。我們看第一百零八條: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

  這句話我們耳熟能詳,孔老夫子說的。當政者本身言行端正,能做出表率、模範,不用發號施令,人民自然起身效法,政令也會暢行無阻;如果當政者本身言行不正,雖然下命令,人民也不會服從遵守。這裡的「其」就是指當政的人、領導者。辦政治、辦任何事情,必須得有領導。當領導人最辛苦,為什麼?因為他頒布的任何政策法令,都必須自己先遵行。如果領導者本身行得正,辦事合乎規矩,自然能夠得到民眾的擁護、民眾的支持,不用下達命令,大家也會依照去實行,所以說不令而行。

  在《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上有一句這樣的話:「君子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欲民之速服也者,莫若以道御之也。」這句話告訴我們怎麼樣才能夠迅速地推行政教。如果在位的人想使政治迅速地推行,沒有比自己首先身體力行更好的辦法。就像很多人想讓孩子學習《弟子規》,說這《弟子規》這麼好,一定找一本來讓孩子來學習;很多企業老闆聽了,說《弟子規》這麼好,一定要讓員工來學習。結果效果都不明顯,什麼原因?因為自己沒做到。中國古代是怎麼樣教孩子學習《弟子規》的?就是這個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你把它記下來,全都符合《弟子規》的要求,這個孩子是從父母的身上學到了《弟子規》。在企業推行《弟子規》也是如此,如果企業的一把手、董事長、總經理,處處不符合《弟子規》,想讓員工來學習,員工認為你這是「愚民政策」,他怎麼可能心甘情願地去做?

  所以這個就是講領導者的帶動作用至關重要。如果想使民眾很迅速地服從,沒有比用「道」來教導民眾更好的辦法。怎麼教?剛才我們講了,教是「上所施,下所效也」,上面怎麼做的,下面跟著怎麼去做、效仿,就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了。這都是強調在位的領導者要身體力行。用習總書記的話來說,就是「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句話非常通俗易懂,但是把為政之要給我們概括出來了。這句話也為我們指明了,道德教育之所以不得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一些領導者的心目中,誰需要教育?都是老百姓需要教育。道德教育都是講給他們聽的,領導者本身已經做得很好了,而且領導者日理萬機,不需要接受這些教育。其實恰恰相反,最最需要教育的是領導者,但是往往這些領導者沒有來參加教育。

  像在「八榮八恥」的榮辱觀提出的時候,很多地方很難得,也響應國家的號召,請我們去各地講榮辱觀。但是我們去了很多的地方,發現了一個普遍的現象。什麼現象?就是這個地方的領導者、一把手,譬如說市委書記、黨委書記,都因為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而不能參加。這個事情成為一個普遍現象之後,讓我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我們的道德教育不得力?因為在一些領導者的心目中,道德教育那是軟的,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我們去拉一個項目、去談一個投資,這是比道德教育更實在、更能夠看得見政績的事。所以道德教育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必要,沒有哪一個領導者真正地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如果真正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的話,那請老師來了,他一定自己要首先來聽,上行下效才能夠有效果。反之,那些道德教育做得很好的地方,確實是他的黨委書記,包括他的廠長、還有市長這些一把手全都親自來聽。結果怎麼樣?大家看到這領導坐得整整齊齊的,而且很早就到了,對老師又很恭敬,他們聽起來勁頭就很足,知道這些領導者不是在搞形式主義。

  如果領導者本身行得不正,雖然屢次下命令,民眾也不會服從,大家會問為什麼你不先幹?所謂「言教者訟,身教者從」。現在的孩子為什麼有逆反心理?在中國歷史上幾千年,我們沒有看到孩子有逆反心理。結果學西方學了幾十年、幾百年之後,大家都說,這個孩子快十幾歲了,逆反期快到了。結果怎麼樣?結果心想事成。我們要分析一下,為什麼中國幾千年沒有逆反心理,而現在我們學西方學了幾十年、幾百年,這個孩子有逆反心理了?中國古人他有孝的教育,這個孩子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從父母的身上所學到的,所以他心裡很信服,「身教者從」,他有什麼逆反?

  但是現在,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孝敬父母、關愛父母、感恩父母,但是自己都沒有做到,這個孩子心裡就不服氣了,說你都沒有做到,有什麼資格說我?在孩子小的時候,你讓他做什麼他不去做,你就打他一頓、罵他一頓。他迫於你比他強壯、比他高大,他沒辦法和你對抗,所以不得不勉為其難,被迫地去做你所要求的事。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愈來愈高大、愈來愈強壯,你要求他做什麼,但是實際上自己都沒有做,他就不服氣了,而且他還有能力跟你對抗了。逆反心理就是這樣來的,因為你要求他的,自己沒做到。「言教者訟」,用言語去教導他,他就跟你起爭訟、爭辯、強嘴、不服從、逆反,是這麼樣的原因。所以不是說這個孩子走到十幾歲,他就有逆反心理了。

  在《淮南子.繆稱訓》上也有一句類似的話,它說:「無諸己,求諸人,古今未之聞也。」自己沒有做到,希望別人能夠做到,這是自古至今聞所未聞的。「同言而民信,信在言前也;同令而民化,誠在令外也。」百姓贊同你的言論,並且取得了百姓的信任,什麼原因?是因為你在對百姓說教之前,說這句話之前,一向就是講誠信。百姓服從、執行你的命令,而且能夠被教化好,是因為你在發號施令的時候,或者是在發號施令之前,有一片真誠之心。這個真誠之心、誠信之心能夠被百姓所認可、所感受到,所以你去發號施令,他才去聽從。如果你沒有這種真誠、沒有這種誠信,你發號施令,民眾也不聽那一套。

  「聖人在上,民遷而化,情以先之也。」聖人處在上位,百姓歸順並且被感化,什麼原因?同樣是由於聖人對百姓動之以真情實意。正是他這種真誠之心被百姓感受到了,百姓才願意順從。

  「動於上,不應於下者,情與令殊也。」反過來說,君王處在高位發布政令,而下面的百姓卻不響應,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君王的真情與政令不一致。雖然口上是這樣說的,這樣講的,這樣要求的,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做到,心裡也並不認可這個東西,所以你不能夠感動人。這就是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假話、空話、大話特別多,怎麼能夠感動人?

  在《新序.雜事》上也這樣說:「唱而不和,動而不隨,中必有不全者矣。夫不降席而匡天下者,求之己也。」就說你倡導了,但是沒有人應和;你行動了,但是沒有人去追隨,這其中一定是有做得不圓滿、不完善的地方。能夠不走下坐席就能夠匡正天下的人,都是反求諸己的人,不是從別人身上找原因,都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所以我們看,同樣是講課,有的人講課能夠打動人;有的人講課,別人聽了也就那麼一回事,不能夠感動人心。同樣內容的課,別人去複講,效果完全不同,什麼原因?因為你的真誠心能夠為觀眾所感受,他知道你講課到底是出於什麼心,是出於名利之心,還是出於為自己好的心,還是出於幫助天下百姓的心,都能夠感受到。

  所以在《論語》中,在《顏淵》篇孔子也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在《子路》篇,也就是在我們講的這一句話的同一篇,還有一句話:「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假設一個在位者、一個領導者能夠端正自身,對於辦理政治這件事又有何難處?一點都不難。為什麼不能夠正人?別人不服從你?就是因為不能正自己。所以「正己化人」,這個才是教育的真諦。

  在《群書治要.漢書》上也記載,當時的漢武帝曾經下詔求取治國的方略,董仲舒在對答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也是值得我們現在人思考的。他說:「古代的國土也是今天的國土,同是一片國土,而古代能夠使國家大治,上下和睦,不令而行,不禁而止,官吏沒有奸詐邪惡,囹圄空虛,恩德潤及草木,福澤廣被四海。以古觀今,為什麼相差得這麼遠?是什麼地方出現了錯亂,以致於道德風氣衰敗成這樣?」這個問題提得很好,因為我們現在社會也是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也需要得到答案。

  提了這個問題之後,董仲舒自己就回答了,他說:「想來大概是現今的治國之道,比之古時有所差失,或者說是與天理有所違背。天理是什麼?上天對待萬物是有所分配的,譬如說,給予了這個動物鋒利的牙齒,就要去掉牠的抵角;讓他長著翅膀的,就讓牠只長兩隻腳。這就是接受了大的好處,就不能再獲得小的好處。那同樣的道理,凡是接受俸祿的人(用我們現在的話就是當官的、當公務員的),不以體力勞動謀生,不得從事商貿事業。這也是接受了大的好處,就不得再謀取小利。如果已經接受了大的好處,又要謀取小利,連上天都不能滿足其需要,更何況是人?這就是人們所以怨恨、憂愁、苦其不足的原因。」

  為什麼兩極分化如此嚴重?就是因為有的當官的人還不滿足於當官的收入,他還要與民爭利,還要去搞商貿活動。自身受寵而居於高位,家人溫飽而享受厚祿,於是憑著富貴的財力和天下人民爭利,人民怎麼能比得上他們?因此富有的人擴大他們的產業,儲藏他們的積蓄,並且致力於此,沒完沒了,不知滿足。而且壓迫踐踏人民,人民漸漸因此十分窮困。富有的人奢侈美滿,貧窮的人艱難愁苦,而居上位者卻不予救助。人民生活太艱苦了,不樂意生存下去了,人們連生存、連死都不逃避,又怎麼會逃避犯罪?這就是刑罰之所以繁多,但奸邪仍然制服不了的原因。所以享受俸祿之家(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當領導者的,當公務員的),他們以俸祿為生就行了,不能與人民爭佔產業。這樣利益就可以普遍地分布,而人民也可以家給人足,這是上天的公理,也是上古的治國之道。天子應該取法此道做為制度,大夫也應該遵循它,並且成為自己的行為。古代的賢人君子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下面的人崇敬他們的品行,聽從他們的教導,人民被他們的廉潔所感化,而不貪婪鄙陋。由此看來,天子、大夫是百姓所效仿的榜樣,怎能已居賢人之位,卻像平民那樣所作所為?惶惶不安地謀取財利,並且經常擔心財用匱乏,這是平民的意識,平民的所思所想;惶惶不安地求取仁義,並且擔心不能教化百姓,那才是大夫應該考慮的事。

  《易經》上說:「負且乘,致寇至。」什麼意思?意思是說揹著東西乘坐在車上,會招致賊寇來到。為什麼?因為乘車,什麼樣的人才能乘車?君子,就是在位的人才能夠乘車,這是君子、在位者的位分。但是背負肩挑,這是平民百姓的所作所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身處君子之位,這個君子之位就是領導、在位者的位置,身處官位,而又去做平民百姓所做的事情,必然會招致禍患臨頭。所以你看這一句話給我們解釋了,為什麼當領導的、當公務員的不能夠去從事商貿活動。在前些年的時候,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很多人就爭論,當領導幹部的人能不能夠從商?你看古人,他這一句話給我們解釋得清清楚楚,把原因也告訴我們了。

  習總書記在很久以前,在沒有擔任總書記的時候就提出:「不能既想當公務員,既想當領導幹部,又想發財。」說得非常地好,為什麼?因為這是上天的公理,不能夠已經得了大的好處,再去謀取小利。所以在上位者要能夠以身作則,不與民爭利。既然選擇了當官、當領導者這一個職業,就要想著怎麼樣去教化百姓,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尊重的職業;怎麼樣把政治辦好,天下太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這是多麼有意義、有價值的一個工作。你選擇了這樣一個高尚的職業,就要把這個財利看淡。所以為什麼中國古人對於當官的人這麼尊敬,原因就在此地。當老師的、當醫生的、當官的都受尊重,就是因為他們有這種高尚的德行。不與民爭利,以身作則,然後再去推行道德教化,才能夠讓人心服口服,人們才會信任你,心甘情願地接受你的教化。當然我們古人他設計任何制度都是非常合理的。當領導者的受尊重,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他的收入對於養家糊口而言絕對不會缺乏。這個也是從制度上讓他能夠安心於本職工作,盡心盡力地把這個政事辦好,讓人民得到良好的教育。

  我們看第一百零九條:

  【故君子為政。以正己為先。教禁為次。】

  這句話很簡單,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七《政要論》。

  君子治理政務,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當然也包括起心動念,其次才是推行教育和政令、禁令。

  在《漢書.公孫弘傳》上有這樣一句話,說:「上古堯舜之時,不貴爵賞而民勸善,不重刑罰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末世貴爵厚賞而民不勸,深刑重罰而奸不止,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這句話是說,在上古時期堯舜統治的時代,沒有尊貴的官爵和豐厚的獎賞,但是百姓卻相互勉勵行善,爭先恐後地去做善事;不重刑罰,但是百姓卻不犯法。這是什麼原因?原因很簡單,就是君主為臣民做出了正直的表率,而且對待民眾都非常講信用。

  到了後代,有尊貴的官爵和豐厚的賞賜,你作善就給獎賞,有德的人就給你官位,但是百姓卻不能夠勉力行善;設立了嚴酷的刑罰,卻不能夠禁止作奸犯科的事情發生。這又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當時的君主本身不正,對待百姓又不講信用。你看這個君主、在上位者,他要想讓民眾信服,願意跟隨他的制度、政策、教令去執行,必須自己首先把倡導的這些全都做到。

  在《群書治要.列子》上,也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楚莊王向詹何去請教怎麼樣治國,詹何回答說:「為什麼您知道怎麼修身,卻不知道如何治國?」莊王很誠懇地說:「因為我得以祭祀宗廟,得到整個國家,我希望得到好的治國方法,能夠把國家治理好,把國家守護好。」詹何說:「臣未嘗聞身治而國亂者也,又未嘗聞身亂而國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對以末。」我沒有聽說一個君主修身很好,而國家卻混亂的;也沒有聽說過君主修身不好,而這個國家能夠安定的。所以根本的根本在於自身的修養,所以我不敢用治國這些枝節小事來回答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君主、一個領導者要想把國家治理好,把一個團隊帶好,首先自己得是一個有德行的君主,否則的話,就不要去談論治國、談論帶團隊了。楚莊王聽了他的回答後說:「善」。稱讚他回答得很好,確實抓住了問題的根本。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可以觀察得到,凡是推行傳統文化成績卓著的地方,無論是社區,無論是單位、企業、學校,甚至是監獄,或者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中心,之所以能夠有好的效果,什麼原因?因為在上位者或者說這些老師,能夠身體力行聖賢的教誨,上行下效的速度非常地明顯。

  譬如說在二OO五年的時候,安徽省廬江縣湯池鎮,辦了一個廬江中華文化教育中心。有一些老師從全國各地來到了湯池鎮,想要推行傳統文化,通過學習《弟子規》,把這個湯池鎮構建成一個和諧示範鎮,為大家做出榜樣,讓大家生起對傳統文化的信心。

  這些老師是怎麼做的?這些老師初來這個小鎮的時候,發現這個小鎮的民眾沒有衛生意識,環保意識也比較差,垃圾都隨地亂扔,結果影響了市容,也影響了交通。那怎麼辦?這些老師自己穿上了「和諧社會,從我做起、從我心做起、從我家做起、從我鎮做起、從我縣做起」這樣的馬甲,然後排著隊就到大街上去撿垃圾。結果撿了一段時間之後,大家再也不好意思往地上扔垃圾了。大家看了之後都說,你看人家都在撿垃圾,我們怎麼好意思再往地上扔垃圾?還有很多商家主動提供了垃圾桶,讓過往的行人能夠把垃圾放在垃圾桶裡。後來短短的時間,這個小鎮的風氣大為改觀。不到半年的時間,這個市容市貌變得清潔整齊,人與人之間相處和睦,而且兒女懂得孝敬父母,夫妻和睦,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他們這個成績顯著,結果應邀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去匯報成就,進行展覽。結果幾天的展覽,把來自好多國家的駐聯合國大使看得心服口服,對傳統文化確實產生了信心。因為以前都認為這是理想,辦不到。通過湯池鎮的變化和實驗,讓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教化人心、改變社會風氣的效果產生了信心。

  所以現在人很難教,你說傳統文化好,他總是懷疑,說傳統文化有很多的糟粕,那是統治階級愚昧被統治階級的精神鴉片。如果沒有做出這樣的示範鎮,大家確實很難生起信心。這個示範鎮之所以在短短的時間能夠產生影響、產生效果,原因何在?原因就是這些老師首先把《弟子規》自己做到了,然後再去講解,再去帶動。這個小鎮的風氣才蔚為改觀。

  像我們前面講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時候,他跋山涉水泥行,是在水裡來泥裡去。那百姓還有怨言嗎?他看到他們的領導都是這樣的辛苦,所以百姓跟著他也是心甘情願,再勞苦也沒有怨言。像在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團隊中,有一位陳大惠老師,他在招收義工的時候要求非常地苛刻。說要怎麼樣?要盡心盡力,沒有節假日,工作要一個人幹好幾個人的事。結果來報名的人還愈來愈多,沒有怨言。這是什麼原因?原因很簡單,因為陳老師他本身做事就是盡心盡力,好多事情親力親為。自己放下了高工資、高待遇的良好的、優厚的環境,無私無求地來做一名弘揚傳統文化的義工。他這樣做,跟著他的人也都心甘情願、心悅誠服地去做工作。儘管很辛苦,卻沒有怨言,反而還愈做愈歡喜,愈做愈踏實。這就是上行下效的力量。

  我們看到,受人尊敬那是一個外表,那是一個外相。我們要探究原因,探究原因我們才發現,其實沒有人隨隨便便成功,沒有人隨隨便便名氣那麼大、受人尊敬。中國古人說「梅花香自苦寒來」,還講「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都是經過長時間的刻苦努力、無私付出,才能夠有今天的成就。所以「德者本也,財者末也」這句話確實是真實不虛。

  我們再看第一百一十句: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而從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故上之所好惡。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七《禮記》。

  說下級為上級辦事,下級事奉上級,並非只是機械地服從他的命令,而是看著上級的行為而效法他。上級愛好某一事物,下級一定有比他更加愛好的。所以上位者所喜好、厭惡的態度不能不謹慎,因為這都是民眾的表率。這句話說得很好。下屬看上級,並不是看他怎麼樣的說,而是看他怎麼樣的做,他的所作所為才是下屬得以學習和師範的榜樣。

  在《孔子家語》上有這樣一個典故:魯哀公來向孔子請教:「大禮何如?」「大禮」是怎麼樣的?「子之言禮,何其尊也?」為什麼您一談到禮,就對它這樣尊崇?孔老夫子說:「丘聞之,民之所以生者,禮為大。非禮則無以節事天地之神焉,非禮則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焉,非禮則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婚姻、親族疏數之交焉。」孔子說:我聽說人們之所以能夠正常地生活,禮是最重要的。為什麼?沒有禮,就無法按照一個合適的標準祭祀天地鬼神;如果沒有禮,就無法區別君臣、上下、長幼的位置;如果沒有禮,也就沒有辦法來辨別男女、父子、兄弟、婚姻、親族遠近親疏的交往。「是故君子此為之尊敬,然後以其所能教示百姓。卑其宮室,節其服御,車不雕璣,器不雕鏤,食不二味,心不淫志,以與萬民同利。古之明王之行禮也如此。」

  因為禮這麼重要,所以古代治國理政的人對禮特別地加以尊重,並且以他們自己所能做到的來教導百姓。那他們是怎麼做的?他們都是率先垂範。他們所住的房屋很簡陋,他們的服飾很簡樸,車子上沒有特別地雕飾,所用的器具也不是精雕細刻的,飲食不講究美味,在心裡沒有特別地貪求,和天下的百姓共享利益。古代聖明的君王是這樣來行禮的。

  哀公聽了之後,也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說:「今之君子,胡莫之行也?」那麼今天的國君為什麼不能夠行禮了?孔老夫子的回答也很有味道,孔老夫子說:「今之君子,好利無厭,淫行不倦,荒怠慢遊,固民是盡,以遂其心,以怨其政,以忤其眾,以伐有道。」今天的君主追求利益,貪得無厭,荒淫奢侈無度,懶惰怠慢、遊手好閒,一味地搜刮百姓的錢財來滿足自己的貪心,使百姓抱怨朝政,並且違背眾人的意願去征伐政治清明的國家。「求得當欲不以其所,虐殺刑誅不以其治。」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不擇手段,不是依據正常的法度,而是任意地使用暴虐嚴酷的刑罰來誅殺百姓。「夫昔之用民也由前,今之用民也由後,是即今之君子莫能為禮也。」從前的君王治理和役用百姓,像堯舜禹湯,都是按照前述的方法去做的,自己簡樸,嚴於律己;而今天的君主、官吏役用和治理百姓,都是按照後一種做法去做的,荒淫無度。這就是今天的君主、今天的官吏不能夠修明禮教的原因了。

  所以為什麼政教不修,禮儀不能復興?就是因為當君主、當官的人不能夠率先垂範,已經習慣了驕奢淫逸的生活,把升官做為發財求利的手段,沒有想到做領導是為人民服務的,是為天下人謀福利的。所以古代的盛世君王,他們能夠帶頭去做自己所要求的事。就像我們的習主席,他帶頭去反對奢侈,力求節儉,才能夠上行下效,能夠把這個反對四風的工作做好。

  我們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此地,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