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一百零二: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這句話出自我們所熟知的《群書治要》卷九《論語》。

  子夏認為,君子使民、事君,都要以信為先。君子在位的時候,先要取得民眾的信賴,然後才能勞役民眾。如果沒有取得民眾的信賴,民眾就會認為你在虐待他們。君子若是處在臣位的時候,就要先取得君主的信任,然後才能夠勸諫君主。如果沒有得到君主的信任,就去勸諫他,君主會認為你在毀謗他,這也都是人情世故。做為一個領導者,對上,要處理好事君的關係,上面還有領導;對下,要處理好使民的關係,對下級百姓的關係。怎麼樣才能把這些關係都處理得圓滿?那就是首先要建立信任的基礎,否則的話,對下使民、對上事君都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還會造成種種的誤解。這個也是提醒我們要處理好上下級的關係,其實是包括任何的人際關係,都必須首先以真誠心建立起彼此的信任。要讓對方對我們有信心、有信任,這個關係才能夠進一步發展好。

  我們首先看一看「使民」。『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君子人首先要取得民眾的信任,沒有取得民眾的信任,你就讓他們去做事,勞役民眾,他認為你是在虐待他們。孔老夫子說:「民無信不立」。無論是一個國家,或者國家的領導人,如果人們不信任政府或者政府的官員,這個政府就無所建立,所以取信於民是最重要的。我們看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在那麼艱苦卓絕的情況下,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裝備精良的日本人,靠的是什麼?靠的是那一批共產黨人,特別是領導幹部,率先垂範了艱苦奮鬥、愛民如子的傳統美德。正是因為他們率先垂範的行為,取得了民眾的信任,結果怎麼樣?「得民心者得天下」,最後取得了勝利。所以讓民眾信任政府這是至關重要的。像我們看在商鞅變法的時候,他首先是通過立木取信。只有人們信任他了,才願意配合他去推行一系列的變法的政策。如果人們不信任政府,那麼政府說的他不擁護、不支持,很多政策都難以推行。

  如何取得民眾的信任?第一,就是要愛民。確實是能夠看到民眾的需要,解除民眾的困難。像我們講到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賤,去治理單父的時候,他之所以能夠達到無為而治,達到「不忍欺」,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的真誠心能夠感化人民。他愛民如子的心,能夠為人民所理解,所以人民信任他。

  孔老夫子的弟子巫馬期,就想看一看子賤治理單父到底有多好,於是他就去趁著夜色到單父微服私訪。來到單父碰到一個人在夜色下捕魚,但是奇怪的是,這個人捕上了很多魚看了一看,又把這些魚放回到河裡去了。巫馬期覺得奇怪,就向前去請教,他說:「我看您捕魚,但是為什麼捕上了很多魚,看了一看,又把牠們給放回到河裡了?」這個人怎麼回答的?他說:「我們的長官子賤告訴我們,不要去捕撈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我們中國古人自古就有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保護的理念,所以這個魚還沒有長到一定的長度,都不允許去捕撈,為的是能夠可持續的發展。「我剛才所捕上的魚,恰恰是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所以我又把牠放回到河裡了。」

  巫馬期聽了之後,非常地感慨。回來向孔老夫子稟告,說:「子賤治理單父能夠做到即使是無人看管,(你看他是在夜色下捕魚,別人都見不到,也沒有人監督),但是卻像有嚴刑峻法就在身邊一樣,不知道子賤是怎麼樣達到這個治理效果的?」孔老夫子怎麼說?孔老夫子說:「我聽子賤說過,一個人的至誠恭敬之心,他對待自己的身邊人和事,有這種精誠之心,這個影響自自然然地就會傳播到遠方。我想他就是把這種管理的理念運用到治理單父之中了。」

  所以你看,這一個捕魚的人,可能並不認識、也沒有見過他們的長官子賤,但是子賤那種愛民如子、視民如傷的心,他能夠感受到。他知道他所做的每一個決定、所制定的每一個制度、採取的每一個政策,都是為老百姓的利益著想的。所以怎麼樣?他願意全心全力地去配合,達到了「不忍欺」的境界。所以孔老夫子說,即使是足食、足兵這兩個條件都不具備了,首先要「去兵」,然後「去食」,但是不可以缺少信任、不可以缺少信用。

  孔老夫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路,他到蒲地去治理了三年。三年之後,孔子出遊正好經過這個地方,剛剛進入蒲地的境內,孔老夫子就說:「善哉由乎!恭敬以信矣。」說仲由治理得不錯,恭敬而誠信。「入其邑,曰:『善哉由乎!忠信以寬矣。』」再往裡走,進入了蒲城的城邑,又感歎地說,「治理得很好,仲由,忠信而寬厚。」「至其庭,曰:『善哉由乎!明察以斷矣。』」走到了縣衙庭堂裡,孔老夫子又感歎地說:「仲由治理得好,明察而善斷!」

  這個時候子貢拉著馬韁就問了,說:「老師您還沒有見到子路,但是卻連續三次稱讚他治理得不錯,能不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孔老夫子就說了,「你看,我進入了蒲境,看到田地都進行了整治,郊外的荒地也都開墾了,田間的水溝挖得特別地深,這說明什麼?說明他恭敬而誠信,所以老百姓才會盡心盡力地去耕種;進入城邑,就是城的中央了,看到牆壁房屋高大而整齊,樹木長得非常茂盛,這說明他忠信而寬厚,所以老百姓做事就不會苟且,不會偷懶;走到他的官衙大堂,大堂上很清閒,說明什麼?說明他明察善斷,所以老百姓才不來申訴打擾,沒有什麼要上訴的。」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看到,子路正是因為他能夠恭敬誠信、忠信寬厚,所以怎麼樣?老百姓對他的回報也是誠心誠意的,把他交代的工作,甚至不等他交代,都已經做得十全十美了。

  要得到民眾的信任,除了愛民,發自內心地考慮到民眾的需要,關心他們的感受之外,還要教民。首先就要教孝,為什麼教孝?因為一個人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夠培養起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世原則,做事才會知恩報恩,不會忘恩負義。我們看到現在很多的西方福利國家,對百姓的照顧確實非常地周到,福利政策非常地好。譬如說這個人是殘疾人,那你不用怎麼工作,國家都給你補貼,照顧你的生活,讓你後顧無憂。但是怎麼樣?但是很多人沒有知恩報恩的心,甚至還有一些人,做了一些假的證明來求得政府的資助。再看我們很多的大學生,本來貧窮上不起學,很多好心人士就給他們資助,讓他們去上學,但是他們連一個感恩的話、感謝的信都沒有,久而久之還認為是理所應當的了。這是什麼原因?其實原因很簡單,一個人連父母這麼大的養育之恩,無私無求的付出,都不能夠再記在心上,想著去回報了,對於陌生人的資助、政府的關懷,又怎麼可能去記在心上感恩戴德?

  所以很多的企業教導員工要有責任感、要有主人翁意識。但是教了很長時間,這個意識就是樹立不起來。很多地方教導領導幹部要愛民如子、視民如傷,但是他對老百姓仍然是很淡漠,沒有感情,麻木不仁,看到老百姓處於苦難的境地,不痛不癢,好像和自己沒關係。究其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忽視了孝道。當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處於悲苦境界的時候,都已經麻木不仁了,那對於老百姓的苦痛怎麼可能放在心上,真正地去關心?所以要教百姓孝道,他才能夠知恩報恩。

  還有要教導百姓因果。明瞭其實在為大眾服務的時候,這是一種修福的機會。所謂量大福大,一個人的心量愈廣大,他的福分也就愈大,他所做的工作能惠利更多的人群,他自己的福報也是愈來愈增長。這個因果的道理明白了,其實我們就會珍惜每一個機會去做義工,去為大眾無私無求地付出。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種付出之中體現了自己的價值,看到了那麼多的人因為我們的工作而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改變了他們的命運,改變了一個家庭的命運、企業的命運,我們覺得自己的付出特別地有意義、有價值,所以這個工作是欲罷不能。我們還從中感受到什麼?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我們言傳身教,一心為公眾著想,為大眾付出,對於我們的屬下,對於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學生,都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把他們帶上人生的正路,這個人生就更加地有意義了。

  所以人知道了愈施愈多,你為公眾服務,為社會大眾服務,這是內財布施。人們明白這個道理的話,他就不會再斤斤計較,還願意多付出,甚至願意去多吃虧,吃虧是福。這個因果的道理明白了,那你看這個民眾,再去做工作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因為什麼?因為他明白這是為自己在修福,不是為別人做。

  第三,要取得民眾的信任,還要以身作則。這個道理都明白了,但是你把這個道理講給別人聽,自己根本就沒有去做,也沒有從內心去認同,也不會有好的效果。所以在《說苑》上記載,大禹曾經說:「百姓沒有吃的,我就不能夠驅使他們;事業成功了,但是卻無利於人民,那我就不能夠勉勵他們。」所以大禹治水,你看他疏通黃河,使長江暢通,又把五湖之水洩放使之歸於東海。治水十幾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百姓跟著他也很辛苦,但是百姓有沒有怨言?百姓確實很勞累,但是沒有人叫苦,沒有人抱怨。什麼原因?首先是因為他們明白,大禹治水利益的是老百姓;其次大禹治水,他自己率先垂範,自己「三過家門而不入」,勞心勞力,所以老百姓信任他,也願意跟著他去做這些雖然很吃苦,但是卻利益國家、利益百姓的事。

  再看稻盛和夫,被稱為「經營之聖」。他為什麼成為「經營之聖」?他為什麼在短短的四百天左右,就使日本航空公司從一個即將倒閉的公司,成為一個在航空公司中盈利最高的一個企業?這個被企業界稱為奇蹟。為什麼?其實很簡單,他就是用了孔老夫子說的這句話,「信而後勞其民」,先取得航空公司員工的信任。他是以沒要一分錢的工資這樣的條件,來出任日本航空公司的董事長。他為什麼這麼做?就是要向航空公司的同仁表明,自己來擔任這個董事長,不是為了自己的名、為了自己的利,就是要挽救航空公司,挽救這麼多的員工,讓他們的生活有著落,使國家的經濟不受損失。取得了員工的信任之後,再讓員工去討論,這個日本航空公司到底是誰的?結果大家討論來討論去,討論明白了,這個日本航空公司是每一個員工自己的。你看道理清楚了,他們再去工作,勁頭就不一樣了。結果怎麼樣?一年之後就創造了奇蹟。

  所以真的要取得別人的信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徹底地放下自私自利,沒有一點私心地為對方著想,為對方付出。一有私心,想在團隊裡獲得信任,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一個老闆、一個領導者只要有這樣的想法:「這個企業是我的,這些財富是我的」,他想讓員工再信任他就非常困難了。稻盛和夫他也提到,企業所得的利潤最先要照顧的就是員工,然後再回饋消費者,股東是排在最後的。所以這樣的做法贏得了員工和消費者的一致信任。如果排在第一的就是老闆,那就很容易讓人產生懷疑,懷疑什麼?都是在謀他的私利。

  所以稻盛和夫先生他確實做到了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他還把這些賺到的錢拿來栽培人才,不是拿來自己消費、自己過花天酒地的生活,他自己非常地節儉。所以這樣的人,不只他的企業信任他,他現在走到哪裡,天下的人都尊敬他、信任他,願意聽他講課,為什麼?因為他做到了。現在中國有很多大企業家都是以他為老師,當他的學生,參加「盛和塾」的課程。

  我們看到在我們中國大陸,在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有一個黃河道德講堂,辦了三年多,培訓了兩萬多人,其中有七、八千人都是政府的官員。經過了七天的培訓,本來貪污受賄的官員,變得廉潔奉公了;本來不孝父母的兒女,變得孝敬父母,甚至跪下來向父母懺悔了;本來要離婚的夫妻,聽了七天的課程,重歸於好了……那為什麼有這麼好的效果?原因就是這個道德講堂的創辦者謝總,他自己拿出企業賺來的錢,無私地來興辦這個道德講堂。所有來道德講堂聽課的人,全部都是免費來參加,沒有收學費,沒有收書本費、食宿費。即使你想去做好事,你很受感動,想去捐贈一點,他都不收,說你可以到別的地方去做好事。為什麼做得這麼徹底?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對傳統文化生起信心,為什麼?因為我們在現在這個時代有信任危機,聽別人做好事就懷疑,聽別人做壞事就信以為真,所以信心特別難以建立。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讓大家信任他,信任還有學習傳統文化,力行傳統文化,一心要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的人。所以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讓他做得如此的徹底。而他自己的身體力行也感召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義工,無私無求地來幫助他。而且他的親身經歷也驗證了古聖先賢的教誨,是愈施愈多。你看企業的效益愈來愈好,不用去打廣告,這個企業的效益年年提升。所以怎麼樣?古人說「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幸福美滿、成功快樂,但是沒有學習聖賢教誨,甚至把聖賢教誨批判得體無完膚。結果怎麼樣?都是按著自己的想法、做法去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自以為聰明,結果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結果孩子教育不好了,夫妻關係不和諧了,君臣之間,就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不和諧了。你看現在上訪的人有多少,企業員工對老闆不滿的、要去投訴的有多少,這個糾紛有多少?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甚至還出現了兒女把父母給殺了這樣的情況,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人棄常則妖興」。把五常大道都廢棄了,五倫關係沒有人講了,這個妖就興起了,這個不正常的現象,妖魔鬼怪全都出現了。所以古人把這個「儒」字,這個儒字寫得很有味道,它是一個單立人加一個需字,告訴我們什麼叫儒?「儒」就是人之所需,是我們社會、國家所急需的。為什麼是急需的?如果沒有學儒的人,把五倫大道、五倫關係、五常給解釋出來、給表演出來,這個社會的亂象就層出不窮,社會和諧就難以達到。所以學儒的人應該受到特別地敬重。

  下一句:『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先要取得信任之後,才去向領導勸諫,指正他的不足。如果還沒有取得領導的信任,你就去指正他的不足和過失,他會認為你是誹謗自己,這也是人情世故。很多時候我們是有好心,看到領導有問題就想去勸說,但是你們之間還不是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很可能他會誤解你是在挑毛病、是在誹謗他。

  所以我們很多時候都去勸諫、勸別人,但是效果往往不佳,什麼原因?那就是我們要掌握勸諫的方法、勸諫的技巧。首先我們要反省自己的發心。我們的發心是不是控制人的念頭,顯示自己比別人高的念頭,這件事你要聽我的,你不聽我的不行。還是我們真心地為對方好,為團隊好,為了把這件事做得更加圓滿。所以你要首先反省自己的發心是否真誠,「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第二,就是在提出建議、意見之前,要先美其長,先要讚歎他做得好的地方。畢竟人家做了很多的工作,很辛苦,我們要體會到人家的付出,有感恩之心。而且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長處,每一個人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先要把他做得好的地方讚歎、肯定一下,然後再委婉地說,如果怎麼怎麼樣就更好了,這樣也讓人心理上很好接受。還有要挑選適當的時機去勸說、去進諫。譬如說他正心裡不高興,你還去指正他的過失,這個時候就是火上澆油,可能就讓他火冒三丈了,取得不了勸諫的效果,還適得其反,把兩個人的關係給弄僵了。所以你看《弟子規》上說「悅復諫」,趁著父母喜悅的時候、高興的時候再去勸諫,這個時候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要勸諫有效果,最重要的就是要放下自我。放下自我,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你不能拿著一個很高的要求、標準,去要求對方,說你應該應該怎麼樣,但是你都沒有做到,你哪做得不好。我們要把自己的這個修學的境界、想法先放下,想一想對方的處境、對方的需要、對方的所思所想。他有什麼困難,我們可以怎麼樣幫助他。他現在最關心的事情是什麼。我們把自己放下了,我們才能夠看到對方真正的需要。如果我們總有一個我,我的意思、我的想法、我的建議,那我們就不可能看到對方真正的需要,那你去勸諫的時候,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他會覺得你都不理解我,我和你有距離。

  從這句話中我們也體會到,這個信對於人倫關係的處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是人倫關係相處的、人際關係相處的基礎。我們看在古代,師生關係之所以能夠處理得好,老師可以嚴厲地對待學生,也是因為有這個信任的基礎。在古時候,父母可以責備兒女,老師也可以責備學生。為什麼老師可以責怪學生,甚至對學生非常地嚴厲?就是因為師生之間彼此有信任。所以即使老師對學生是百般的刁難,這個學生也知道老師是為了成就自己,所以他總是心存感恩,沒有任何的懷疑。如果彼此之間沒有信任,他就會認為你是在故意找茬、刁難他、虐待他,而心生怨恨。

  古人要找一個善知識,不惜行腳萬里。什麼叫行腳萬里、行腳千里?因為古代的交通不便利,沒有現在的車可坐、飛機可搭,所以就要赤腳走路,當然可以穿鞋。但是要見一個善知識,他可能攀山越嶺、跋山涉水去求見。什麼樣的人被稱為善知識?什麼樣的人被認為是好老師?就是能夠幫助這個學生克服習氣、突破極限,能夠讓他面對一切境緣如如不動。所以怎麼樣?這個老師可能會想方設法地去凌辱他。目的是什麼?目的是讓他能夠「忍人之所不能忍,成人之所不能成」,這也是善知識、老師教導學生的一種辦法。所以中國古人有句話說「嚴師出高徒」。

  在《孟子》上也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所以「空乏其身,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你想想,要想成才,哪有那麼容易的事?要經過一番磨礪,要「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所以「空乏其身,曾益其所不能」。你愈是哪個地方有問題,愈要針對你的問題給你考驗,增加你的能力,讓你無所不能,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用我們現在的一首歌詞就是:「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所以縱使老師想盡了方法,設置了各種讓他感覺到屈辱、虐待的手段,這個學生仍然是感恩戴德。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就是因為師生之間有信任。

  當然,縱使對方真的是心存虐待,我們作為一個修行人而言,對他心存感恩,無論他的心是什麼樣的心,我們都是以感恩心去對待。那麼怎麼樣?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在一切境緣之中練自己的如如不動,這就叫「一切法從心想生」。能明白了這個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你就發現,確實是「人能轉境,則同如來」。能夠把一般人看起來不好的境緣轉變成好的境緣,這就是如來的智慧。所以哪有絕對的壞事?蕅益大師說:「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境就是物質環境,緣就是人際關係,它們本身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分。好與壞之分在哪?在於我們的心。我們如何把一般人看起來不好的境緣轉變成好的境緣,這才是需要真正的智慧。

  所以在古代的時候,老師教導學生是不遺餘力,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於學生對老師有信任。但是我們在現代社會,因為學生對老師的信任不足,稍微對學生嚴厲一點,學生可能就心懷怨恨了,所以現在的老師對學生也不是那麼嚴格了,那也就很可能培養不出最高等的人才了。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要做事、要把人倫關係處理好,首先要取得別人的信任,如果沒有別人的信任,我們看似發心很好,但是效果不一定很好。就像前一段時間我回自己的老家去陪母親探親,想想自己生長在這個地方,對家鄉充滿了感情,所以也想回報家鄉的父老鄉親。自己沒有什麼能力,但是給大家講一講傳統文化還是可以的,於是就有同學去聯繫我們的政府,讓我去給這些政府的官員講講課。一般像中央黨校的老師很少能夠到基層政府去講課的,基本上請不到,而且去了之後也很傲慢,要很多的講課費,這比較正常。結果我們去了之後,你看是主動送上門去的,而且還很謙虛,還不收費,結果怎麼樣?結果人家心裡在想:現在的人不是圖名就是圖利,既然不要錢可能講得不怎麼樣,是為了到我們這來出名,所以怎麼樣呢?所以講課之前雖然也招待,也很客氣,但是看不到有內心的恭敬。

  結果我們講完課之後,領導人態度一下就變了,為什麼變了?因為他從講座的內容之中,深刻地感受到確確實實是為這一個地方的百姓著想,為在座的所有領導幹部著想,沒有任何的功利之心,而且講的效果還不錯,大家聽得還如如不動,所以走的時候一直把我們送到兩個縣的交界之處他才返回去了。所以你看從這裡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現在做事首先要取得人家的信任,如果沒有信任的話,即使我們去做好事也會經常遭到誤解,這個我們要有心理準備,當然這也要通達人情世故才能做得更加圓滿。

  我們現在再看第一百零三條:

  【夫信由上而結者也。故君以信訓其臣。則臣以信忠其君。父以信誨其子。則子以信孝其父。夫以信先其婦。則婦以信順其夫。上秉常以化下。下服常而應上。其不化者。百未有一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九《傅子》。

  前面我們講到了要處理好人倫關係必須要守住一個信字,這句話告訴我們這個誠信是由在上者締結的,上行而下效對於建立信任特別重要。我們一句一句地來看。

  『故君以信訓其臣,則臣以信忠其君。』君主,也就是領導者,他以誠信的言行態度來教導臣子,臣子就會以誠信忠於君主。在《群書治要.史記》上記載,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有一次,成王跟叔虞開玩笑,把桐葉削成了圭形贈給叔虞,並且說:「用這個來封賜你。」結果怎麼樣?史佚就請成王選一個好日子要封叔虞為諸侯。成王說:「我是同他開玩笑而已,你怎麼當真了呢?」。史佚怎麼說?史佚說:「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說天子哪有開玩笑的話?一旦說了話,史官就會把它記錄下來,還要用禮儀來完成,用樂章來歌唱。於是,周成王就封叔虞為唐國之侯。所以「天子無戲言」「君無戲言」的典故就出自於此。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領導者要想讓臣子誠信,不說謊、不妄語,必須首先自己做到率先垂範,為屬下做一個榜樣。

  那同樣的道理,『父以信誨其子,』教誨他的兒子,『則子以信孝其父』,父親用誠信的身教來教誨子女,子女就會用誠信孝順父親。

  在《韓子》上就記載著一個曾子的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到市場上去,結果他的兒子就在後面哭著鬧著要跟著她一起去。不得已,他的母親就對兒子說:「你回去吧,等我回來後殺豬給你吃。」結果她從集市回來之後就看到曾子在磨刀,就問他:「你要幹什麼?」曾子就說,他要準備捉豬去殺。妻子就連忙勸阻說:「我說那些話是給小孩開玩笑的,你怎麼當真了呢?」。曾子說:「嬰兒者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之者也。」說這個嬰兒孩子還不懂事,他都是跟父母在學習,等著父母教他。『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前邊這個「子」是你的意思,現在妳欺騙了孩子,這就是教孩子學會了欺騙。『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如果母親欺騙了孩子,那麼孩子就不會再信任、相信他的母親了,這不是良好的教育方法。「遂殺彘」,於是就真的把這個豬殺了。所以你看古代的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兒女的榜樣,所以不能夠說欺騙兒女的話。

  如果我們看到兒女不誠實、說謊了,那一定要反省一下自己平時的言行。譬如說很多父母打電話的時候,一拿起電話就是妄語,對方說:「妳丈夫在家嗎?我們今天想請他出來吃個飯。」她不想讓丈夫出去喝酒,結果丈夫明明坐在茶几面前喝茶,她怎麼說?「他不在家,他出去幹嘛幹嘛去了。」結果怎麼樣?結果這個行為恰好被她的兒女看到了,這兒女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他以為說謊是可以得到好處的,說謊是很必要的,所以這個孩子就從父母的身上學會了不誠實。這個就是講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兒女來說都是榜樣,要小心謹慎。

  『夫以信先其婦,則婦以信順其夫。』丈夫用誠信來對待妻子,妻子就會用誠信順承丈夫。現在的夫妻關係處理不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彼此不能夠完全信任,彼此都有隱瞞。一個好的丈夫首先要以身作則,如果自己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就能夠做到王鳳儀老善人所說的「領妻而不管妻」。也就是自己首先要立得住,要做好榜樣,與妻子共同走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正確道路上,而不是處處去管她。

  作為一個好丈夫要立住「三剛」,這個「剛」是剛強的剛。哪三剛?「性剛無脾氣,心剛無私欲,身剛無嗜好。」什麼是「性剛無脾氣」?一個人的性剛並不是表現在性情暴烈、容易發怒上,而是恰恰體現在他沒有脾氣,遇事很冷靜,有良好的修養上,這個叫「性剛無脾氣」,性格很溫和,很有修養。「心剛無私欲」,就是他不是總有私心向著自己的妻子、兒女,而是能夠總想著父母的需要。很多人娶了媳婦忘了娘,對妻子兒女照顧得面面俱到,有求必應,但是卻看不到父母的需要,忽視了父母,這個就有偏私了。「身剛無嗜好」,就是說他沒有吃喝嫖賭這些不良的嗜好。在生活上不能有這些不良嗜好,譬如說酗酒、吸煙、賭博、晚歸等等,這都會讓家裡人不放心。自己做得很好,才能夠給妻子做一個好榜樣,才能夠帶領家裡的每一個成員言行舉止端正,沒有偏邪。

  一旦一個丈夫有了這些問題,如何讓妻子在感情上依靠你、信任你?如何讓自己的孩子不去學壞、不走偏?你看你自己都教導孩子要用功讀書,不要上網,不要迷戀於網路遊戲,結果自己整天在網上下不來。那孩子看了之後也會不服氣,而且潛移默化地會向你學習。一個盡責的丈夫應該時時刻刻關心家人,體諒妻子的不易,關心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如果父親在家裡起到了表率的作用,那麼在家庭裡就會長幼有序,父母慈愛,兒女孝順,其樂融融。

  而對於一個身為表率的丈夫,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責任感、要有信義,不能夠朝三暮四、始亂終棄。前面我們講過「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講的是在西漢末年,有個讀書人叫宋弘,他非常地有學問、有道德。在王莽之亂的時候,也就是後來的光武帝劉秀被人追殺,他勢微力弱,只能不停地向南逃跑。作為劉秀的大將,宋弘在護送劉秀逃跑的過程中就身負重傷,結果在半路上體力不支。但是在這個時候,因為前途未卜,後有追兵,也不能停下來,於是怎麼樣?於是劉秀就把宋弘託付給周圍的一個村子裡姓鄭的人家,讓他在那裡養傷。這家人非常地善良,收留了宋弘,並且把他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地去看待,一日三餐都送到他的面前,還幫助他療傷、養傷。這家的女兒為人聰明大方,雖然長得很一般,但是對宋弘非常好,就像對待兄長一樣的照顧得無微不至。在宋弘養傷的過程中,她端茶倒水,而且還親自為他煎藥,送到他的面前。宋弘對於她的關懷非常地感動,時間一長,兩個人就產生了愛慕之情。等宋弘的傷一好,就娶了鄭家的女兒為妻。

  後來,宋弘重新跟隨劉秀,成為光武帝時代的一名重臣,甚至做到了宰相。這個時候,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的丈夫過世了,她在守寡。結果在朝臣之中,她就看中了宋弘,認為他又有德行、又有學問。為了給他的姐姐說媒,光武帝就請宋弘來吃飯。在君臣暢飲之間,光武帝就說了:「我聽說一個人有財富之後,就要換朋友;一個人有了地位之後,就會換妻子。我有一個姐姐,年輕貌美、溫柔賢惠」。聽到這,宋弘就明白光武帝的意思了,他這個飯吃不下去了,馬上起身,對光武帝敬了一個禮,然後說:「我所聽說的和您聽說的不一樣。我聽說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和我們同甘共苦過的朋友,即使飛黃騰達了,也不能夠被遺忘;和我們一起走過來的妻子,她又沒有犯什麼過失,怎麼能夠隨便就把她給拋棄?這都不符合道義。光武帝劉秀他也是飽讀詩書之人,一聽到這話,就知道宋弘他的心意了。所以怎麼樣?所以就沒有再勉強。而這一句話一傳了出來,就正了當時朝野夫妻之間的親情,而且一直傳到現在,仍然成為很多人立身處世、待人接物的原則。所以你看一個人他立身行道,不僅僅影響了自己的一家人,而且影響了世世代代。這個都是給我們看到,真正的讀書人確實是有信義、有情義、有恩義、有道義,即使能夠和皇帝攀上親戚,成為皇帝的姐夫,他都不會背信棄義。

  在《德育故事》上,也給我們講到了宋代的一個讀書人,叫劉庭式。他和鄰居家的女子訂了婚,結果口頭上訂婚,沒有舉辦婚禮,他就去讀太學了。讀了太學之後,考中了進士,五年之後衣錦還鄉。結果怎麼樣?卻發現和他訂婚的鄰居家的女子雙目失明了。這個鄰居家的人就說,他說:「你看你現在考中了進士,這個女子卻成了盲人,而且家道也衰落了,兩家門不當、戶不對,不如這個婚事就算了吧。」要解除婚約。但是劉庭式他非常地有信義,他堅持自己的承諾,非要娶這個女子過門。結果怎麼樣?這女子過門之後,當然對他感恩戴德,把他照顧得很好,而且還給他生了兩個兒子,非常用心地教育這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也都很成才,後來也考中了進士。

  後來,劉庭式到高密去做通守,也就是太守的助理。當時的太守就是蘇軾。在做通守的過程中,他的妻子不幸得病過世了。劉庭式思念妻子的恩德,想起平常妻子對自己點點滴滴的照顧,經常哭得很傷心。蘇軾一看,為了勸他,就說:「我聽說一個人是因為美色才會生起情愛,因為情愛才會有傷痛的感受。但是你的妻子她又不是一個美人,還是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有什麼哀傷可言?」劉庭式他就止住了悲泣,他說:「我所哀傷的,是因為我失去了一個和我同甘共苦、篳路藍縷的妻子,我並沒有想到她的雙目是失明的。如果誠如你所說,一個人是因為美色才生起情愛,因為情愛才有傷痛的感受,那你看每一天在大街小巷揮著袖子、揮著手絹,挑逗你、勾引你、誘惑你的那些紅塵女子,她們每一個人都長得很美,那你願意娶她們做你的妻子嗎?她們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你的妻子?」蘇軾聽到這裡就非常地慚愧,更加感佩劉庭式的德行。

  從這兩個故事中我們也體會到,能夠讓兩個人天長地久的,不是欲望,也不是美色,而是那一分在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付出,一想起來就讓人能夠非常地感動。所以「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正是這種恩義、情義、信義,才使彼此之間能夠互相珍惜,能夠走得長遠,能夠天長地久。

  所以你看這古代的讀書人,他讀聖賢書是真正地讀懂了,他一生做人問心無愧。如果我們貪圖的是彼此的美色或者是欲望,那結果會是什麼樣的?那往往是幸福三分鐘,痛苦一輩子。而且欲望重的人,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忽視身邊人的感受,這個信義、恩義、情義就必然會淡漠,看不到周圍人的需要,看不到周圍人的傷痛,這樣的人生肯定會愈走愈空虛。為什麼?因為我們走來,為了欲望、為了美色,傷害了那些和我們有恩的人、為我們付出的人,走到最後,就剩自己一個人了。

  在《德育故事》裡邊,我們看到這些聖賢人做出了現代人所做不到的這些有德行的行為,現在人看到了可能會覺得他們好傻,他們很吃虧。其實我們看得真切,看到最後,就發現其實吃虧是福,人欠你的天會還你。所以你看,他們走的人生很充實,感受的是彼此的深情厚誼,而且是家庭幸福。

  我們再看一看現在很多的紅塵女子,中國人有句話說「自古紅顏多薄命」。為什麼紅顏薄命?就是因為自己長相美貌,但是禁不起誘惑,經常有來自四面八方的誘惑,結果跟這個好完跟那個好,最後也沒有一個真正付出的,都是因為美色而被吸引來的,因為欲望被吸引來的。但是這個色總有一天會失去,有一天自己容顏不在了,美貌也沒有了、失去了,花落而愛渝,這個愛也就終止了。這個就是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能夠保持長久的交往,必然建立在信義的基礎之上。

  後面一句:『上秉常以化下,下服常而應上,其不化者,百未有一也。』在上位者,如果能夠依循倫常大道來教化下位者,下位者自然會服從常道而順應上位者。如此上行下效,還有不被教化的人,一百個裡邊也找不到一個。這句話告訴我們,古聖先賢他說的話非常地肯定。為什麼?因為「人之初,性本善」。即使一個人習性很重,習氣很多,但是那畢竟是後天的薰染,它不是本性本有的。既然不是本有的,那就一定可以去除。所以遇到善緣,有好的教化,一定也可以恢復到明德本性。這句話告訴我們「上行下效」的力量很重要,所以在上位者的言行舉止,一定要符合倫常大道。

  在《群書治要》上記載了一個郭伋的故事。郭伋他外出巡行,到了西河美稷這個地方,遇到有兒童幾百人,他們騎著竹馬在道邊上迎拜他。郭伋就問,說:「孩子們為什麼這麼遠跑來?」這些孩子怎麼回答?他說:「聽說您要來,我們都很高興,所以特意來歡迎。」郭伋向孩子們道謝。等他把事情辦完,這些孩子又把他一直送到城外,還問他什麼時候回來,郭伋算了一算日子,就把歸來的日期告訴了孩子們。但是等他回來的時候,卻早到了一天。怎麼樣?郭伋怕失信於這些孩子,於是就在野外的亭棧住了下來,等說定的時間到了,才進入美稷。所以你看這個官員對於那些孩子都不忍心欺騙,說哪一天回來就哪一天回來,這就是不失信於民。所以他做官也確實做得很成功。他平時有恩於百姓,所以他到了曾經治理的并州境內的時候,所路過的縣邑,百姓都是扶老攜幼,在道路上迎接。這個都是給我們講上行下效。

  好,我們再看一百零四。一百零四條:

  【色取仁而實違之者。謂之虛。不以誠待其臣。而望其臣以誠事己。謂之愚。虛愚之君。未有能得人之死力者也。故書稱君為元首。臣為股肱。期其一體相須而成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八《體論》。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表面上做出仁義而實際上是違背的,這叫做虛偽;不用真誠來對待自己的臣屬,卻希望臣屬真誠地事奉自己,這叫愚昧。虛偽愚昧的君主,不可能得到肯效死出力的臣屬。所以《尚書》說,君主就像是人的頭,臣屬就像是人的胳膊和大腿,這是希望君臣能成為一個整體,相互配合使國家大治。這句話也很重要,告訴我們做君主的不能夠以虛偽來對待臣屬,才能換得臣屬的真誠相待。

  在《史記》上就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豫讓他是一個晉國人。原先曾經服侍過范氏和中行氏,沒有什麼名聲。後來他離開了范氏、中行氏之後,又去服侍智伯,智伯很尊重他、寵信他。後來智伯去攻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消滅了智伯,並且瓜分了他的土地。趙襄子他把智伯的頭骨塗上了油漆,做為飲酒用的大酒盅。

  豫讓知道這件事之後,他就逃到了山中,隱姓埋名,他改變了姓名,而且裝成是被判罪罰做苦役的人。為了給智伯報仇,他就潛入趙襄子的宮中粉刷廁所,準備刺殺趙襄子。趙襄子上廁所的時候心中一驚,便拘問粉刷廁所牆壁的人,才知道原來是豫讓。豫讓的衣服裡夾著凶器,說:「我要給智伯報仇!」跟隨的人要殺掉他,趙襄子說:「他是一個義士,我以後注意迴避就是了。」於是就把他給釋放了。

  但是豫讓還是不甘心,一心想著為智伯報仇。所以,沒過多長時間,他又全身塗漆,使皮膚長滿癩瘡,吞下炭使嗓子變得沙啞,在街上討飯,連他的妻子都認不出他的模樣了。但是他的朋友還認得出,就問他說:「以你的才能,委身去侍奉趙襄子,趙襄子一定會接納你、寵信你、給你個一官半職的。那個時候,你再去替智伯報仇,不是更容易嗎?何必要摧殘自己的身體、醜化自己的容貌?用這樣的辦法來達到報復趙襄子的目的,不也是很困難的嗎?」豫讓怎麼說?豫讓說:「既然委身服侍別人,又想殺掉他,這是懷著二心服侍他的君王啊。我知道這樣去報仇是很艱難的,但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使後世懷著二心去服侍君主的人感到羞愧。」

  又過了沒多久,趙襄子要外出,豫讓就潛伏在他將要經過的橋下。趙襄子來到橋上,這個馬突然受驚了。趙襄子說:「一定是豫讓在這裡。」派人一查問,果然是豫讓。這個時候趙襄子就責問豫讓說:「你過去不也服侍過范氏、中行氏嗎?智伯都把他們消滅了,而你卻不為他們報仇,反而委身做智伯的臣子。現在智伯死了,你為什麼單單這樣三番五次地要為他報仇呢?」

  豫讓怎麼回答的?豫讓說:「以前的范氏、中行氏,在我寒冷的時候不給我衣服穿,在我吃不飽飯的時候也不給我食物吃。他們是以一般士人(對一般讀書人)的禮節來對待我,那我也是以一般士人的態度來回報他們。但是當我到智氏這裡就不一樣了,我吃不飽飯的時候,他關心我、給我食物;我穿不暖衣服的時候,他就給我衣服穿;在朝會的時候,他一定特別地尊敬我。他是以國士的待遇來禮遇我,所以我怎麼樣?我也一定要以國士的態度來回報他,所以我一定要為他報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豫讓之所以這樣不惜殘害自己的身體,三番五次地冒著生命危險要為他服侍過的智伯報仇,從根本上說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被智伯待他的真誠態度所感動,是為了報答他的知遇之恩。這就是以心換心的結果。所以歷史上賢明的君主一定是以真誠的態度禮敬、尊敬賢德之人,這樣才擁有了真正的股肱之臣、國家良將,來真心地為他付出。

  像在《尸子》中,就列舉了周文王和齊桓公的例子。周文王去求見太公的時候,他去見姜太公,一天往返了五次。你看他的真誠心把姜太公感動了,才出來輔佐他。「桓公之奉管仲也,列城有數」,桓公對待管仲也是極為慷慨的,賜了他數座城池做為封賞。不僅僅是賜給他城池,而且對他也是非常地禮遇,有真誠心。像在《說苑》上就記載,桓公為了稱霸天下,想讓管仲來輔佐他,管仲怎麼說?他說:「身分低賤的人,不能夠統治身分高貴的人」,桓公就拜他為上卿,但是國家還是沒有治理好,桓公就詢問原因。管仲說:「貧窮的人不能指使富裕的人」,結果桓公聽了怎麼樣?就把齊國市場上一年的租稅都給了管仲,但是國家還是沒有得到治理,齊桓公又問什麼原因?管仲說:「關係疏遠的人不能夠控制、管理關係親密的人」。桓公聽了之後,便把管仲立為「仲父」,是以侍奉父親的禮節來禮敬管仲。最後怎麼樣?齊國終於得到了治理,而且幫助齊桓公稱霸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聽了這件事是這樣評論的:「即使是管仲這樣的賢德之才,不得到這三種權力,也不能夠使他的君主南面而稱霸。」所以桓公能夠得到管仲盡心盡力的付出,因為什麼?因為他有真誠的態度,信任管仲。這樣這個賢才才能夠真心地付出,彌補了他自身的不足,得到了天下的尊重和認可。

  所以《中論》上也說:「故明主之得賢也,得其心也,非謂得其軀也。」意思是說,明智的君主得到賢才,是得到他的心,而不是得到他的身。如果像三國時期的徐庶一樣,到了曹營一言不發,「身在曹營心在漢」,即使得到了他的身,也得不到他任何的幫助。怎麼樣得到人的心?關鍵就是要用真誠心來感動。但是很多的領導者對於自己身邊的人不夠尊重、不夠真誠,而對於那些遠方來的人反而會特別地尊重,習慣性地捨近求遠。所以人經常容易犯的過失就是不懂得珍惜,結果會導致即使是有賢德之士在身邊,也不能夠被重用,不能夠竭盡全力地發揮自己的才能。

  我們再接著看下一句,一百零五句:

  【巧詐不如拙誠。】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韓子》。

  意思是說,奸巧詭詐不如拙樸誠實。中國人有句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看似聰明,沒有智慧,為什麼反被聰明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了解因果,也不相信因果。譬如說現在的人貪污受賄,想方設法地把國有資產化為私有。自己用貪污受賄的手段賺了五千萬,其實不知道他命裡有一億的財富。因為他用了這些不法手段,把自己命中的財富都折損了一半,他還誤以為這是自己聰明智慧的結果。所以在《大學》上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厚德載物」。一個人外在的身分、地位、名聲、財富,是靠一個人深厚的德行來承載的,不是靠你耍小聰明得來的。所以古人告訴我們要「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吃虧是福。在《了凡四訓》上也說:「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你看這個人沒有什麼過失,他老實厚道,還經常被人譏諷、誹謗,怎麼樣?他的子孫突然發達起來了,這都是他積福於子孫。但是世間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結果用盡了心機,結果怎麼樣?你看那些用盡心機去謀算別人的人,後代子孫往往愚痴。所以『巧詐不如拙誠』,確實是明瞭了因果之後,人的一種必然選擇。

  第一百零六句:

  【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

  這句話也比較好理解。積德行善的人,『心逸日休』,這個「逸」,就是安閒,心定神閒。「休」就是喜慶、美善的意思。他心定神閒,一天比一天更加地喜悅、快樂;作假造惡的人,心思費盡,卻一天比一天更加窘迫、困苦。這個積德行善的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他積德行善,愈來愈幸福美滿、家道昌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愈來愈證明聖賢上的教誨,所以他的喜悅也是一天比一天地強。所以《論語》上也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個君子人都知道助人為樂、成人之美,想的總是去幫助別人,怎麼樣去付出、成就別人。小人恰恰相反,一心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為了謀取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所以就患得患失,身心沒有安寧。

  所以我們『作德』是我們和心性相應的。當我們心懷著愛、感恩和寬恕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就會非常地愉悅、舒暢,所以有一種輕安的感受。所以一個人積德行善,一定是會一天一天地更加喜悅、法喜充滿。而作惡的人,他與本性相違背,經常會有慚愧之心,那這個因果報應又絲毫不爽,所以一天比一天更加窘迫、困苦。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到此地,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