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八十一條: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

  我們在學了「尚道」之後,就講「孝悌」,為什麼?因為中國古人的學問稱為「心性之學」。他們求學不是求知識、求技能,而是求道。求道從哪裡做起?修學要從孝悌開始做起,這是學道的次第,《大學》上講「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所以孔老夫子以四科來教導學生,四科都包括哪些內容呢?首先就是德行,然後是言語、政事、文學。首重德行,說明要「先正其心,後為文學,游於藝也」,這個教學的次序是不能夠顛倒的。我們求學的次序是如此,教育的次序也是如此。我們當前的教育之所以出現了很多的弊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把教育的次序搞顛倒了。教育的次序,一定是《三字經》上所說的「首孝悌,次見聞」,也就是先培養起一個人的孝悌之心,對父母老師謙恭有禮的態度,然後才去學知識、學技能,這樣才不會學得愈多愈傲慢。

  所以我們看古代的這個教育,什麼是教育呢?很多人都是從事教育工作者,但是對教育卻並不真正的明白,並不真正的懂得。這個「教」在《禮記.學記》上解釋為「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使人善良的方面不斷的增長,二是使人的過失得以挽救。可以說,做人的教育、德行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核心。那什麼是「育」呢?《說文解字》上解釋,「養子使作善也」,僅僅把兒子養大,那個不叫育,他必須順著善良的方面去成長,這個才叫育。也就是說,他必須有良好的人格,有高尚的品質,起碼有做人的標準。

  有一位長者曾經提醒我們,說你們這一代人很可惜,沒有受過教育。我們聽了很不服氣,說我們都是碩士畢業、博士畢業了,怎麼說我們沒有受過教育?我們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但是當我們看到了教育的兩個定義:教,是「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育,是「養子使作善也」,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隨著受教育的時間愈長,德行愈提升?還是因為自己受教育的時間愈長,傲慢心、名利心愈來愈增長?

  所以在世間人看來的很多光環,譬如說有很多的錢,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好的學問,這個是世間的學問。這個如果首先沒有學道的基礎,沒有培養起一個人正確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態度,這些反而都是求道的障礙,愈學愈傲慢,愈學愈不把別人看在眼裡。

  這是什麼原因?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把教育的次序給搞顛倒了。所以古代的聖賢人,特別是古代的皇帝,他也讀聖賢書,當他們教導百姓的時候,一定也依據正確的順序。譬如說,我們看康熙皇帝曾經頒布了《聖諭十六條》,用來教導百姓。這個聖諭的第一條,就是「敦孝悌以重人倫」,在這一條下面就這樣寫道「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悌」,給我們解釋了什麼叫孝悌。那為什麼要善事父母和兄長?「蓋父母生我,有罔極之恩;兄長先我而生,有同氣之誼。」這裡就解釋到能夠善待父母就叫做孝,能夠善待兄長就叫做悌。因為父母生養我們有罔極之恩,像在《詩經》上也說父母的恩德像天一樣的高,怎麼報答都報答不了,所以有罔極之恩。

  在佛教經典中有一本書叫《父母恩重難報經》,這本經專門跟我們講了父母的恩德。在這本經的開頭記載著佛陀帶著弟子到外面去出遊,結果在路上遇到了一堆白骨,佛陀就派弟子把這個白骨分成兩堆,然後還衝著白骨進行禮拜。弟子們看了就覺得奇怪了,為什麼要衝一堆枯骨禮拜,而且還要分成兩堆?一堆的顏色是比較白的,看起來比較重;另一堆的顏色比較黑、比較暗,重量也比較輕。佛陀就說,這個比較輕的,顏色比較黑的骨頭是女子的骨頭;而顏色比較白的,分量比較重的是男人的骨頭。弟子們聽了更奇怪了,就問,說人生在世間,女子穿的衣服很艷麗,又塗脂抹粉的,從外表一看就知道這是一位女子,而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不一樣,從他們的穿著打扮上就可以判別出是男是女。難道人過世之後,還能夠從骨頭上辨別出是男是女嗎?佛陀就告訴弟子,因為女子有哺乳的義務,要哺乳兒女就要把自己身體的營養通過乳汁輸送給孩子。因為她長期的哺乳,所以她的骨頭就比較輕,顏色是黑的,而男子的骨頭就比較重,顏色是白的,就憑這一點就可以判斷出這個骨頭是男人的還是女人的。

  講完這些之後,佛陀又給弟子講了父母恩重難報的教誨,他說「父母有十重恩」,也就是十個重大的恩德難以回報。哪十重恩呢?第一,懷胎守護恩。母親在懷孕的時候,母子都是有很深的緣分才成為一家人,母親懷胎一個月之後,兒女的五臟才生了出來,七七四十九天之後六竅就分開了。在這個時候,因為母親懷孕在身,行動非常地不便,身體就像山一樣的重,走路也非常地困難,為了養育兒女,好看的衣服、裝扮也都顧不上去管了,所以梳妝鏡上也都沾滿了塵埃。

  第二重恩,臨產受苦恩。十月懷胎就很辛苦了,一朝分娩卻不知道生得是不是很順利,孩子是不是很健康。特別是在難產的時候,現在很多的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是剖腹產,這個時候的痛苦就更加地嚴重了,每一天都像得了重病似的昏昏沉沉,這個痛苦只有生過孩子的人可能才能夠有所體會。我們只是聽說有的母親在生孩子的時候,這個疼痛的時候能夠把床上的鋼管都給擰得像麻花一樣,可見生兒女的痛苦,用的力量是那麼大,我們從中也感受到那種痛徹骨髓的苦。

  第三恩,生子忘憂恩。母親生了兒女之後,五臟張開,氣也很憋悶,血流像屠羊一樣非常地多,但是聽到這個孩子是健康的,她就馬上忘記了自己的痛苦,非常地歡喜,但是歡喜一過,生兒的痛苦還是痛徹心腸。

  第四恩,嚥苦吐甘恩。父母的恩深重,照顧兒女的時候寧願自己挨餓受凍,也要孩子吃飽穿暖。像我們也經常聽說做母親的人,經常半夜裡醒來,專門看一看孩子的被子是不是被踢開了,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自己經常半夜起來照看兒女。

  第五恩,迴乾就濕恩。如果兒女把褥子給尿濕了,做母親的人寧願自己睡在尿濕的褥子上,而把這個乾的地方留給兒女,為的是讓孩子睡得更安穩。

  第六恩,哺乳養育恩。父母養了兒女,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他都會對孩子非常地關愛,每一天對他照顧、愛護、叮嚀、囑咐,抱在懷裡,這個呵護是沒有止境的。

  第七恩,洗濯不淨恩。本來母親是天生麗質,非常地美貌,精神很好,臉色紅潤,手也非常地細膩。但是因為要經常給兒女洗濯尿布,照顧孩子,所以自己這樣好的容貌,也就一天一天地逐漸改變,一天一天地逐漸衰老,就是為了讓兒女們能夠漸漸成長。只要兒女能夠成才,自己就不惜勞苦。如果我們有時間和父母在一起,看一看父母的雙手,我們就能夠感受到長期勞作的人和不怎麼幹家務的人,他的手有多大的區別。

  第八恩,遠行憶念恩。兒女要遠行了,父母的牽掛也非常地嚴重,臨行的時候,千叮嚀萬囑咐,看兒女已經走了很遠了,父母還不願意回家,在那遙遙地望著,兒行千里母擔憂。

  第九恩,深加體恤恩。兒女有了苦,父母的心是什麼樣的?父母的心就是去代兒女去受苦,特別是兒女有病的時候,父母非常地擔心,希望這個得病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兒女,能夠代兒女去受這個病苦。父母對兒女的體恤達到了這樣一種程度,可以說是一種忘我的境界了。

  第十恩,究竟憐愍恩。這個究竟憐愍恩,我們就想到了有一句話,說「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這就是告訴我們,父母對兒女的牽掛無時無刻不在,從來都沒有止息過。即使父母已經活到一百歲的高齡了,還經常放不下,還惦記著她那八十歲的兒子。所以我們從這十重恩就知道,父母的恩德確實無以回報,所以這裡邊就說父母對我們有罔極之恩。

  「兄長先我而生,有同氣之誼。」古人把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也看得非常深重,把它稱為骨肉之情,手足之情。像法昭禪師就曾經寫了一首詩,描寫了兄弟之間的深情厚誼,這首詩是這樣寫的:「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家的兄弟姐妹,就像一棵大樹從一個樹根長出的不同枝杈,是「同氣連枝」,等他們長大之後各自都有發展,「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兄弟姐妹在一起說話的時候,不要因為言語的不謹慎、言語太急,傷害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深情厚誼。「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像我們上了年紀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兄弟姐妹團聚在一起,突然發現哥哥、姐姐的頭上多了幾根白頭髮,臉上多了幾個皺紋,確實是「一回相見一回老」,我們還有多長時間能夠守護在一起,互相關心,互相照顧呢?「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兄弟姐妹之間在一起相處,只要守住一個忍字,便相安無事,千萬不要因為芝麻大的小事起了爭端,甚至吵上了法庭,不可開交。「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作樣看」,現在兄弟姐妹都長大了,成家立業了,也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兒女,他們之間也成為兄弟姐妹了。如果我們上一代做到了兄友弟恭,下一代也從我們身上學到了怎麼樣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所以我們從這裡體會到了,古人把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看成是手足之情,骨肉之情,怎麼會因為一點點的財產紛爭就吵上法庭?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下面這個聖諭裡面接著說,「故事父母兄長者,必內盡其誠,外將其敬,顯而飲食奉養之間,微而意念思慮之際,一一深愛曲體,以求得其歡心。」所以侍奉父母兄長的人,就應該從內竭盡地表達出對父母的誠心。這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對父母兄長的恭敬不是偽裝出來的,不是要讓人讚歎我們的,不是要讓別人看我們對父母兄長很恭敬的。而是怎麼樣?而是從內心裡深深地體會到父母的恩德,是從內心裡發出來的。所以對父母的照顧、耐心等等,都是因為能夠深深地體會到父母的恩德。「外將其敬」,這個將就是又、且的意思,在外表上,容貌言辭之間都要表現出對父母兄長的恭敬。「明顯之處」,也就是表現在對他們的飲食奉養之中。在「隱微之處」,就是表現在我們的憶念顧慮之際,我們的心裡要常常的牽掛著父母,要善於體會父母內心的需要。所以這裡講到「深愛曲體」,深深地關愛父母,然後用心地感受父母內心的需要,看看他們對我們真正的希望是什麼,以求得其歡心,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做到養父母之心,讓父母為我們放心,為我們歡心。

  在《禮記》上有一篇叫《文王世子》,給我們講了周文王在做世子的時候,是怎麼樣照顧他的父親的。文王在做世子的時候,每一天要三次到他的父親那裡去問安。早晨天剛剛亮,雞鳴頭遍,他就起床了,穿好了衣服,然後到了父母的房門之外,就問那些事奉父王的內侍小臣:「父王今天的身體健康嗎?沒有什麼問題吧?沒有什麼毛病吧?他的起居有沒有和平常異樣的地方?」如果這個內侍小臣回答說:「安!」就是他的父王一切都安好,文王就會很高興;到了中午的時候,文王又來了;到了晚上的時候,又到父親那裡去問安,而且這種仔細認真的程度和早晨一模一樣,沒有絲毫的懈怠。

  如果父親有身體不適的地方,內侍小臣就會如實的告訴文王,文王聽了之後,臉上就會顯出憂愁的顏色,走路的時候「行不正履」,走路的時候都歪歪斜斜的,和平時不一樣了。可見,他憂慮父母非常地深切,所以表現在走路上,也和往常不同。等到他的父王身體恢復健康了,然後他才恢復了常態。文王每一天侍奉父親,每上一次飲食,他都會親自看一看這個食物的寒暖程度是怎麼樣的,因為如果這個食物過冷或者過熱,都會傷及人的身體。每當吃完飯要撤下這些食物的時候,他一定要問一問父王吃得多還是少,夠不夠,還是是不是太飽等等。還要問一問父親喜歡吃的是什麼?不喜歡吃的是什麼?並且告訴廚房的廚師說,凡是已經吃過的剩飯剩菜,就不要再進奉給父王了,為什麼?「恐過時味變也」。恐怕時間長了,味道變了,父親吃了有損健康。廚師們答應了,他才退下去。

  所以你看文王在做世子的時候,每一天要三次到父王那裡去問安,而且每一次問安都不是走形式,是確實看到父親到底需要什麼,對他的飲食發自內心地加以關心。像文王在做世子的時候,下面使喚的人應該有很多很多,他只要吩咐一下,下面的人都會盡心盡力地去做好,但是他仍然親自去侍奉父母,這個「親自」兩個字很重要,就是不能讓別人代勞。為什麼不能讓別人代勞?因為做兒女的孝敬父母這樁事情,很多時候是別人代勞不了的,父母的感受是不一樣的,而且你孝敬沒有孝敬父母,對於你自己培養愛心、感恩心,那也是別人取代不了的。

  所以這些古代的聖王都是率先垂範孝敬父母,給我們做出了一個孝親的榜樣,社會大眾起而效仿,這個國家才能夠治理得好。所以這裡邊講到了「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就是你真正能夠把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道做到盡善盡美。為什麼能夠做到盡善盡美?一定是一個人真誠的愛心發出來了,所以他能夠感通天地神明,讓四海之內都充滿道德的光輝,沒有一個地方不受孝道的感化,無所不通。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不能夠孝敬父母了?其原因何在?在《德育古鑑》上在講孝順的時候,前面也給我們總結了為什麼孩子不能夠孝敬父母了,這段話是這樣說的,顏光衷曰:「天下哪有不孝的人?」顏光衷先生說,天下哪有不孝順的人?因為孝是人的天性,這種天性我們從小的時候,在搖籃中、在襁褓中的時候,我們就能觀察得到。你看這個孩子對父母的微笑、親愛、依賴,都是源自於天然,沒有任何的矯揉造作,沒有人教過他。所以這種父子有親不是裝出來的,這是天性。所以哪有不孝的人?「雖有不孝的人,而稱之孝則喜,名之不孝則怒且愧。」即使有不孝的人,如果你稱讚他很孝順,他也會很高興、很歡喜;如果你稱他不孝順,他也會很發怒、很生氣,而且非常地羞愧。「充此良知便是大孝根苗,只是習心習氣不能自化,所以依舊不孝也。」你把這個良知良能,本有的孝心、良心給擴充,這個就是大孝的根本,大孝孝天下之父母。只是人因為習慣了,就不能夠改變不孝的行為,所以依舊去做不孝的事。

  他還說:不孝之人,之所以習以成性,那也是有原因的。有哪些原因?他給我們總結了七個方面:

  第一就是嬌寵。因為兒女受到父母的憐愛太多了,所以經常是順著孩子的性子,事事讓兒女佔先,做事首先考慮到兒女的需要,首先想到兒女的心,所以培養了孩子很任性的習慣。突然之間,你做了不順他意思的事,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有十件事情你九件事都讓他滿足了,只有一件事不能夠滿足他,他就不能夠忍受,是一哭二鬧三上吊,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平時受嬌寵已經習慣了。像我們在學了《弟子規》之後都知道,「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結果有一家的小孩,他的父母學了《弟子規》,回去就改變了以前的飲食習慣了,在家裡吃飯的時候,沒有再首先夾給孩子,而是首先夾給了自己的父母,結果這個小孩看了第一反應是什麼呢?這個小孩就跳了起來,非常不滿地說:「為什麼我是最後一個?」你看他以前已經習慣於大家都照顧他了,他是第一個,結果現在他成了最後一個,他就忍受不了,為什麼?因為一個人在家裡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已經習慣了,嬌寵已經習以為常。結果怎麼樣呢?他走到社會上去的時候,別人不買他的帳,那怎麼辦呢?嬌寵只能是在父母身上來實現,所以這個不能夠孝順父母是因為嬌寵的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習慣。如果一個人語言粗率慣了,他就敢對父母說一些違逆的話;如果一個人對父母的照顧,行為簡慢慣了,他就敢做一些放肆的事。父母對待兒女都是習慣於把好東西先留給兒女吃,自己不吃,甚至少吃,久而久之兒女就習以為常了,兒女就不再體會父母吃得是不是習慣了;父母經常拖著重病去做家務事,結果久而久之,兒女也已習以為常,就不再關心父母的痛癢了,這就是因為習慣。

  第三是因為樂縱。有的人對朋友特別地講義氣,別人說你今天有沒有時間,陪我們去喝酒吧,招待一個客人,他一下子為朋友兩肋插刀,然後和朋友去吃吃喝喝了,而且還非常地慷慨大方。但是對於父母呢?對「雙老而味薄」,對父母,出去請一頓飯都覺得囊中羞澀,都不願意花那麼多的錢,覺得浪費。你看看對待朋友不嫌浪費,照顧父母一下就覺得浪費。對待自己喜歡的人,他很幽默,還想方設法地說一些話,討他的歡心;但是對待父母的時候,卻默默無言,呆若木雞,無話可說;更有甚者,認為父母兄弟都是俗人,自己學了傳統文化,境界高了,就不再願意和父母兄弟去相處。

  我們看了這些話,自己要反省自己。像我自己也是走過這樣的彎路,因為自己學歷是最高的,兄弟姐妹之間我讀到了博士,學歷最高,而且是到國外去留學,結果長了很多的浮華之氣,對父母,哥哥,姐姐,沒有發自內心的恭敬。經常和學習傳統文化的人一起分享,說得眉飛色舞,講得特別投機,滔滔不絕,但是面對父母家人的時候,經常說話不顧忌,就忘了他們是兄長、是姐姐,還經常指責他們,給他們挑毛病。結果久而久之,很難讓他們服氣,這也是很久沒有讓他們走上學習傳統文化的道路重要的原因。

  第四點,就是忘恩,記仇。這個恩義、情義如果時間長了的話,人就容易忘記。別人對我們有恩,古人說:「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相報。」但是人之常情,是人們對我們有恩,時間長了就淡忘了,但是人與人之間的怨仇,積累得多了,每想起一遍就把自己氣一遍,累積起來愈結愈深,久久不能忘懷。所以別人給你做一頓飯,你可能對他感恩戴德,但是父母天天為我們做飯、為我們付出,但是我們卻忘記了去感恩戴德。

  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小女孩在家裡和父母吵了一頓架,結果一任性就離家出走了。結果身上也沒有帶多少錢,肚子愈來愈餓,還是大冷天,她就走到了一個包子鋪面前,看到熱騰騰的包子,飢腸轆轆的,就特別想吃,但是又沒有錢,又不好意思去吃。這個時候老闆娘看到了她,知道她很餓了,於是就說:「妳過來,我給妳煮一碗麵,不需要妳付錢。」結果這個孩子吃了這碗麵,頓時覺得暖呵呵的了,也不像剛才那樣飢餓了,對這個老闆娘非常地感恩戴德。

  老闆娘就問她,「妳為什麼離家出走呢?」她就說:「妳看看,我父母待我特別地不好,說了幾句話讓我很生氣,所以我一任性就離家出走了。可是您卻待我這麼好,在我無依無靠的時候,還給我一碗飯,都不收我的錢。」這個時候,這個老闆娘她又有智慧又慈悲,她就提醒這個女孩了,她說:「我也是為人父母的人,妳想一想妳從小到大,不知道妳的父母親,為妳端過多少碗飯,為妳洗過多少次衣服,做過多少事,妳知不知道對她感恩戴德呢?而我僅僅給妳端過一碗飯,妳就這樣地感恩,這樣做是不是分不出哪一個輕哪一個重呢?」這個女孩吃了這碗飯,對這一個老闆娘心懷感恩,覺得一個陌生人,人家這樣做別無所圖,還是為了我好,愈想愈有道理。所以聽了這番話之後,她就很慚愧,趕緊往回跑。結果跑到她們家的巷子的時候,就看到她的母親在焦急地東張西望,逢人就問:「你有沒有看到我的孩子呀?」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她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所以你看對一飯之德,我們都經常能夠記在心上,感恩戴德,但是我們的母親每一天給我們做飯、每一天給我們洗衣服、打掃衛生,吃得久了,我們還嫌她給得太多了、給得太少了、味道鹹了、味道輕了等等。所以你看一時感恩,人家救濟你一次、幫助你一次,你就對他感恩戴德;如果人常常地幫助你,你就忘記了感恩戴德,還嫌人家幫助得少了,比不上上次了,這都是人之常情。你看陌生人之間相見,朋友介紹說「這是某某某」。一見面覺得很親近,對他很有禮貌、很熱情。但是長年累月地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間就有了猜疑,更何況是父母兄長呢?他們從小就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慢慢地也就習慣了。

  這個就是「以親愛為故常」,認為父母這樣親愛我、照顧我,處處體會我的需要,為我付出、給我拿錢花,這都是應該的。所以有的時候父母為我們擔心,我們還嫌他們多事,違背了我們的意願;父母教誨我們,我們還對他們的用詞挑來挑去;甚至在鼓勵我們、誇獎我們的時候,還招致我們的厭惡;有的時候,父母辛辛苦苦地庇護兒女,但是做兒女的還不知道報恩,也都習以為常。所以對父母勉強自己的事,有的時候因為不理解還怒目相向,對父母發脾氣。對於父母眼前的大恩大德,我們尚且認識不到,更何況能夠想到父母的胎養之勞、哺乳之苦,對於那個十月懷胎之苦,三年不免於父母之懷的哺育之恩,又怎麼能夠想像得到?這就是忘恩、記怨所導致的。

  第五個原因就是私財,也就是把財產看得太重了。財到了自己的手裡,就認為是自己所有的了;而在父母的手裡,還認為應該給兒女才對。錢財俱足的時候,就忘了父母;錢財匱乏的時候,就希望從父母那裡得到錢財;求錢財求不到的時候,就怨恨父母;父母親不能夠贍養自己,而需要兒女贍養的時候,就更加的厭棄父母。所以我們在現代社會甚至看到很多這樣的事情:一個父親孤苦伶仃地把這個獨生子養大了,但是父子為了錢財卻吵上了法庭,形同陌路。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想一想,我們這個身到底是誰生養的?誰哺育的?既然這個身都是父母給的、父母哺育的,這個財又是誰的財呢?所以不能夠因為財產和父母起了紛爭。

  第六,就是因為戀妻子,這個「妻子」在古人那裡是指妻子和兒女的意思。自己掙了錢買了好吃的,用來讓妻子兒女高興;有了空閒的時間,能夠去休假的時候,就帶著兒女出去度假。但是這樣一來,和父母親相處的時間就愈來愈少,更沒有想著去討父母的歡心。所以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不思子為我子,而我為誰子?」不考慮考慮兒子是我的兒子,可是我又是誰的兒子?自己也是父母的兒子,應該去孝養父母才對。「親子我,而我不顧,則我亦何賴有子哉?」父母親把我當成兒子,這樣地倍加關愛,但是我卻不能夠照顧父母、贍養父母,那我又怎麼能夠依賴兒女來贍養、照顧、回報我呢?

  有一個故事講得很好,講的是有一雙父母親年紀大了,結果兒子對他們非常地不孝,經常打罵他們。這個父親就不理解,兒子罵他,他就回罵兒子;兒子打他,他也回手打他,結果兒子和父親之間經常大打出手。這樣打了很久之後,父親很痛苦,聽說一個老人非常地有智慧,於是他就去向他請教,把這件事如實地向這位長者匯報了。那個長者就說:他說「那我問你一件事,你必須如實回答,我才幫得上忙;否則的話,我也幫不了你」。這個父親就答應了,他說:「你問吧,我一定如實回答」。這個長者就問他說:「請問您年輕的時候,你是怎麼對待你的父母的?」長者這一問,這個老父親就非常慚愧地低下了頭,他說:「我年輕的時候對待我父母,就像我現在的兒女對待我一模一樣」。長者聽了之後就說:「正是因為你年輕的時候不孝敬父母,所以你所感召的兒子也不可能孝敬你,這是你不孝父母所感來的果報。從此以後,你不要再和兒女去對罵、對打了,你要心甘情願地去承受這一個結果,『如是因,如是果』,絲毫不爽。」

  這個老父親聽了老者的話回去了,從那以後,兒子再打他、再罵他,他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而且臉上還露出了羞愧的顏色。這個兒子打了一、二次,再也打不下去了。他就問,他說:「很奇怪,以前我打你,你就跟我對打;我罵你,你就跟我對罵,但是為什麼現在我打你,你也不還手;我罵你,你也不還口?還覺得很不好意思?」這個父親就說了:「因為不久之前,我遇到了一位有智慧的長者,他告訴我,我之所以有忤逆的兒子,就是因為我以前忤逆父母所導致的,我應該承受這樣的結果,所以我再也不好意思和你對罵、對打了。」這個兒子也很有悟性,他一聽,馬上跪在了父親的面前,向父親懺悔、道歉,從此以後很好地對待父母了。

  孔老夫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什麼這麼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為你這樣施於人,以後就有人這樣施於你,這樣來回報於你,所以我們希望自己的兒女怎麼樣對待我們,很簡單,我們就應該怎樣去對待父母。所以這就是告訴我們,對待妻子、對待孩子,當然是應該很好地照顧,但是也不能夠因為照顧兒女妻子,就忘記了去孝敬父母。我們都看到,很多的人成家立業之後,對兒女、妻子關愛備至,但是卻忘了養育自己成人的父母,這就是「娶了媳婦忘了娘」。結果會怎麼樣?結果自己的兒子以後也會如此對待你們。這個就是我們講的第六個原因。

  第七個原因是爭妒。父母生的孩子有很多,父母對於兒女的照顧和愛護,其實都是平等的,父母對於兒子沒有私愛。但是兒女對於父母卻有順有逆,所以父母對兒女,他們的愛也是不一樣的。順著父母的,父母對他們的愛就多一些;違逆父母的,父母對他的愛就少一些,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一個人如果失愛於父母,就是不為父母所寵愛,不要怨恨父母,而應該心平氣和,想一想父母為什麼對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更好,而對我就不是那麼好?

  像我們一般人可能都認為父母都有重男輕女的意識。像我的母親就經常當著朋友的面說,她說你看我這個兒子怎麼怎麼好、怎麼怎麼細心、怎麼怎麼孝順,但是對我就很少有誇讚之詞。當時我心裡就很不高興,覺得這個母親有偏愛,重男輕女。但是仔細想一想,確實哥哥對母親的照顧非常地細心。譬如說我們回老家,天氣非常地寒冷,我母親喜歡吃油條,我哥哥就不惜冒著嚴寒,走很遠的路,都要把這個油條給買回來。但是我自己就沒有這種做法,我想吃什麼不是吃,為什麼非得跑那麼遠的路去買這個油條?感覺沒有必要。所以父母對兒女他有偏愛,那也是有原因的,絕對不是沒有原因的,還是因為我們自己做得不好。如果看到兄弟姐妹被父母寵愛就咬牙切齒,生起了怒氣,如果讓父母知道了,就會更加地瞋怒。這個就是因為嫉妒兄弟姐妹被父母所偏愛,所以不能夠孝敬父母。

  以上這幾種情況,是為人兒女應該時時警醒、事事檢點、念念克制的,每時每刻、每一件小事,甚至每一個起心動念,都要從心底裡去警覺。「勿以親心之慈,我可自恕」,不要因為父母親心地很仁慈,不和我們計較,我們就可以自己寬恕自己;「勿以世道之薄,我猶勝人」,不要因為現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很多兒女都不贍養父母了,而我還能贍養父母、照顧父母,就認為我做得比別人更好。特別是在我們現代社會,電視、媒體起了一種很不好的負面的影響,經常把那些兒女如何不孝敬父母、兄弟姐妹如何因為財產爭訟吵上法庭的事情搬上電視。結果久而久之,讓觀眾就會覺得,你看天下的人都已經不贍養父母了,都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去了,我還能夠贍養父母、和父母住在一起,比那些人不知道已經強了多少倍。其實我們仔細看一看,古人那些侍奉父母的孝道故事,我們才知道什麼叫孝,什麼是不孝。所以你看你現在說年輕人,你這個人很不孝敬,他不知道慚愧,他不知道自己不孝,他說我已經很孝敬了。為什麼?都是因為是以自己的標準來評判自己的行為。

  所以這裡邊講到,一個人真正的把孝悌之道做到了極致,就可以感通天地,甚至能夠使萬國來朝。不僅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了,也讓天下的人都來學習和效仿。

  像在歷史上,漢文帝他之所以能夠把國家治好,讓社會太平,就是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孝子。他的生母薄太后生病三年,漢文帝在旁邊照顧,是目不交睫,衣不解帶,因為他時時要侍奉在母親的身旁,睏了的時候只能打一個盹,甚至衣服都沒有解開就去睡覺。每一次給母親進奉湯藥的時候,他都要先嘗一嘗溫度合不合適,然後才敢給母親去進奉。我們看一看漢文帝,他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下面的奴僕也是非常地多,只要他說一聲,哪一個人不會盡心盡力地去侍候他的母親?但是漢文帝做為一個孝子,卻能夠從內心表達出對母親的那種關愛,事必躬親,結果怎麼樣?結果上行而下效,整個社會興起了孝悌之風,人心厚道,實現了天下大治。

  所以做為領導者,能夠率先垂範力行孝道,並進而提倡孝道的教育,這個才是社會和諧、天下太平的根本。孝悌之心確實是愛心的原點,如果一個人對父母都不能夠發自內心地去同情、去關愛、有耐心,我們想一想,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誰的恩德超過父母?那麼他對別人的耐心,對別人的愛心和付出,可能都是有夾雜的,都是有利可圖的。所以孝悌是仁愛之心的根本,正是從愛父母的身上,我們培養起對一切人發自內心的真誠的關愛。所以孔老夫子也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很多領導幹部對百姓沒有愛心、沒有同情心,什麼原因?因為原因很簡單,他們對自己的父母都沒有愛心、怎麼可能全心全意地去愛老百姓?所以古代的那些忠臣確實都是出於孝子之門,他能夠感受到自己父母的不容易,他才能夠感受到天下父母的不容易;他能知道天下父母都愛兒女,他對天下的百姓才能夠發自內心的去關愛。

  這個就是我們今天所分享的內容,我們下一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