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同學,大家好!

  小乘經是修學大乘的基礎,大乘佛法建立在小乘之上。就如同中學一定建立在小學的基礎上,大學一定建立在中學的基礎上。如果沒有底下一層的根基,就決定不可能有上面一層;下面的根基愈堅牢,往上建築的機會就愈多,所以基礎一定要打得好。往年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教學,那個時候也開了一個班,他們叫「經學班」,培養講經弘法的人才。在小乘經就選擇了這一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以這部經來做基礎,教導我們大家學習。不但是經要熟,天天讀誦要熟,意思要明瞭,很清楚的明瞭,要依教奉行,真正能夠做到。

  吉凶這兩個字,不但現代人重視「趨吉避凶」,古代的人也不例外;中國人知道,外國人也知道。由此可知,趨吉避凶是一切眾生本性,一切眾生可以說是第一個願望。我們今天社會上大家常常說到的安定、和平,繁榮、興旺,都是吉;動亂、不安,這都是凶。由此可知,吉凶是屬於果報,果必有因。修什麼樣的因才能得吉?造什麼樣的業才會遇到凶災?佛對於初學的同學來講依十善業,教我們修十善。十善業歸納起來就是四好: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十善末後的三條,不貪、不瞋、不痴,這是「存好心」;說好話是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是「說好話」;行好事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行好事」;整個合起來,那就是「做好人」。這樣才能得到吉,中國人講「吉祥」,如意吉祥、吉祥如意。

  這裡面「存好心」是一切吉祥的核心,不貪、不瞋、不痴,不貪、不瞋容易,不痴就難了。一般說,不貪也不容易,對;不貪、不瞋跟不痴來比,不痴難。不愚痴是有真智慧,自性般若智慧沒有現前,還是愚痴。愚痴,往往我們的事情看得不清楚,做錯了。《了凡四訓》裡面所謂「好心做了壞事」,什麼原因?痴。由此可知,不痴不容易,不貪、不瞋是屬於戒、定,不痴是屬於定、慧。不痴裡頭決定是有定有慧。能夠做到不貪不瞋,它有戒有定,慧不開能做到;不痴,那一定要開智慧。講到修福,修圓滿的大福一定要不痴,你才能真正修到圓滿的大福;沒有到這個程度,世間人修再大的福,人家說你是半福、是滿福,比較的,不是究竟的,究竟一定要開智慧。

  我們學佛天天求開智慧。智慧現前大吉大利,凶災永遠沒有了,我們學佛人希求這個。為什麼求不到?從前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那我求開智慧,我為什麼求不到?」大師說得好:「你有求,你的願還不能現前,是你自己有業障。必須把業障消除,你就能滿願了。」這個話說得有道理。業障是什麼?我們要想想我們戒定慧的障礙在哪裡。諸位要知道,戒定慧是性德,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學得來的,性德。性德何以不能現前?什麼東西障礙了它?障礙它的不是別的,就是貪瞋痴。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貪了,真的不貪了,你的戒圓滿了,那就是說你處世待人的行持決定跟諸佛菩薩一樣。你的瞋要是斷掉了,你的定圓滿了。定是什麼?寂靜心,你心裡頭決定不會有散亂相,永遠是清淨的,不生煩惱,不起惡念,這個心多好!因定開慧,慧是什麼?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智慧做一切事情決定沒有過惡;過尚且沒有,哪裡會有惡?我們今天下手,從哪裡下手?從戒、定。換句話說,決定要把貪、瞋拔除,要在這上下功夫,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決定不能夠貪愛。你只要有這個念頭,錯了。為什麼佛菩薩、祖師大德示現的榜樣,把名聞利養捨得乾乾淨淨?他的福慧是圓滿的。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他一無所有,他怎麼圓滿?真的得大圓滿、得大自在。澳洲土著他們自稱為「真人」,他們的福慧是圓滿的。我們現在有什麼事情就撥個電話,打電話,跟幾千里路之外的人通話交談。他們看到:「笨!還要用這個東西,還要撥號碼。」他們跟千萬里外人談話,用什麼?心靈感應。確確實實不要說一句話,你心裡所想的,現在所做的,在千百里外的人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靈在感通。這些土著說,心靈感應是人的本能,這是吉;我們今天拿起電話來,是凶。有人告訴我電話打多了頭痛,我相信,為什麼?電話的電磁波衝擊你的頭腦,傷害身體,精神、身體都會受傷害,縮短了你的壽命,這不是好事情。為什麼不用心靈?心靈不但可能和人往來,可以跟鬼神往來,可以跟佛菩薩往來。

  我們今天能力為什麼失掉了?澳洲土著講的有道理,跟佛法講的一樣,你心不清淨,你還有欲望,你還有是非人我,你還有自私自利,這是障礙,這個東西障礙了自性般若智慧,障礙了自性萬德萬能,也障礙了自性的光明相好。所以佛教我們統統捨盡。澳洲土人表現的捨盡比釋迦牟尼佛還要乾淨,為什麼?釋迦牟尼佛還有三衣一缽,他連一缽也沒有。他們土著完全不穿衣服的,晚上睡覺睡在沙漠裡、睡在草地上。他們的皮膚雖然顏色是深咖啡色的,光亮柔軟,他不生病。他們出去遊玩不要帶吃的也不要帶水,他什麼都不帶,那真正是大吉大利。我們過他那個日子,一天都過不了,第一天過了第二天就要去住醫院了,那就叫凶。

  佛在經典上給我們講這些道理,澳洲這些土著表演給我們看,他們不要文字。他說的有個道理,他說:「現代社會的文明,文字污染了我們的本能。」因為你靠文字,你的記憶力衰退了。不要文字,他那個記憶特別強。就像現在電腦一樣,一輸進去之後永遠保存,什麼時候要用,還不必按鈕,它就能夠起作用,給我們佛經做了證明。所以要捨得乾乾淨淨,我們的本能就能現前。有一些人害怕:「不行,我現在不到這個境界,我不能捨。」愈不捨,就永遠達不到這個境界;必須捨乾淨之後,心裡頭一念不生,這境界現前。他為什麼不敢捨?疑,「貪、瞋、痴、慢、疑」,懷疑。大乘經教裡佛常說,疑為菩薩最嚴重的障礙,沒有辦法把境界向上提升,斷疑生信。

  大乘佛法佛常常教導我們發大菩提心。「大菩提心」是什麼心?古人註疏裡面解釋得很多,但是現在人看到的時候不能夠完全理解。我們用現代的話來說出來,「真誠心」。真,決定沒有一絲毫假的。什麼是假的?起心動念是假的。諸位一定要知道,「真心離念」,真心沒有念頭,誠心沒有念頭。中國古德常說「誠則靈」,這個話能相信嗎?能相信。《了凡四訓》裡面雲谷禪師就說過,誠是「一念不生」。畫符、念咒,那個符靈、咒靈,靈在哪裡?畫的人一念不生,真誠心,他就起感應。畫符念咒裡面夾雜一個妄念,不靈了;一個妄念都不靈了,更多的妄念當然更不靈,要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古德教我們:「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什麼道理?經太長,會夾雜妄念;咒比較短一點,夾雜妄念少。可是咒還是長,還會夾雜妄念。念佛,「阿彌陀佛」這四個字不夾雜妄念,我們做得到,一句接一句,這就是「淨念相繼」。念長了,念半個鐘點、念一個鐘點會夾雜妄念,我教你念一分鐘,可以不夾雜妄念,那一分鐘管用。你念一個鐘點夾雜妄念,不管用,你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教人用十念法,一天念九次,次數當然愈多愈好,最低不能少過九次,九次裡頭就是十句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只要一分鐘,決定不夾雜妄念,用這個方法來訓練自己。

  真誠心是菩提心,清淨心是菩提心,平等心是菩提心,正覺心是菩提心,慈悲心是菩提心。也許你說,沒聽過這個講法。馬鳴菩薩《起信論》裡跟我們講的菩提心,第一個是「直心」,直心是體。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講的至誠心,直心、至誠心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真誠。第二個講「深心」,深心是好善好德,清淨、平等、正覺是深心,自受用。「大悲心」就是慈悲,他受用。馬鳴菩薩說三條,我說了五條,你就更清楚、更明白了。否則的話,「深心」是什麼意思你不懂;到底怎麼個深法?有多深?我跟你解釋清淨、平等、正覺現前,你好懂。要發這樣的心,這個心是如來果地上如意吉祥的真因,我們應當學習。斷疑生信,盡我們自己的能力幫助世界上一切苦難眾生,決定不懷疑。你以清淨心、以智慧心觀察,是非邪正一目了然,怎樣成就自己真實功德,怎樣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

  我有能力,我今天建講堂請法師大德講經,建念佛堂提供大眾念佛,這個功德比什麼都大!再有能力、再大的,像我們辦一所小型的學校培養弘法利生的年輕人,這個功德是達到究竟圓滿。今天居士林跟淨宗學會不管外面人怎麼說法,他能辦這個培訓班,世界第一,在全世界再找不到這麼一個場所。怎麼樣不好,造的罪業再多,這一個功德全部蓋過了,這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為什麼?這個分量太重了、太大了。李木源居士,除非他不發心往生極樂世界,他要一發心,雖然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不念佛,他也能往生,為什麼?功德積得太大了,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瞭,這就是真實智慧。

  經題我們今天就說到此地,明天我們就開始看第二個大段,「辨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