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知過不肯改,果報還自受-第983集

  原文:

  真正生智慧的人,決定天天懺悔,天天改過,天天進步。所以「改進」,改過就進步了,要想改過,天天要知過。知過,就是真的覺悟了。改過是功夫,真正在修行。知過而不肯改,雖然開悟了不修行,沒用處,果報還自受。

  

  開示:

  念念不為自己,念念為眾生、為社會、為正法久住,這個人才會不生煩惱,才是真正生智慧。真正生智慧的人,決定天天懺悔,天天改過,天天進步。所以「改進」,改過就進步了,不改怎麼會進步?要想進步,天天要改過;要想改過,天天要知過。知過,就是佛家講的開悟,你真的覺悟了,知道自己過失。改過是功夫,你真正在修行。知過而不肯改,雖然開悟了不修行,沒用處的,果報還自受。

  大乘無量壽經(第91集) 2000/6/24

  

  我們要求智慧,求智慧要從改過去修起。如果不能夠改過,智慧從哪裡生起?要曉得,佛在一切大經大論裡面都告訴我們,我們的本覺,我們的自性清淨心,從來不失的,沒有迷失過。所以佛在《華嚴》、《圓覺》上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第10集) 1982/10

  

  如果我們的清淨心、我們的本有智慧要真正喪失掉的話,佛這一句話就講不通。如《大乘起信論》裡面說,他把水比作我們的心性,把風比作無明,心性隨著無明風動,水失去了平靜的相,相好像是見不到了,見不到這個平靜的相,可是水的濕性並沒有喪失,平靜的時候濕的,起了波浪還是濕的。這個意思就是說明,我們的淨圓覺心,我們的清淨智慧,並沒有失掉,而是無明風動的時候,我們自己無法覺察自己的真性、般若、解脫依然存在,不過就是如此而已。因此我們要能夠明白的見到我們法身般若解脫,那就要靠改過。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第10集) 1982/10

  

  一個人要天天都能夠覺察到自己的過失,這叫覺悟,我們佛門講開悟。今天一天都沒有過失,這是愚昧、是糊塗,怎麼會沒有過失呢?只有成了佛才沒有過失,等覺菩薩每天都還有過失,我們怎麼沒有過失?知道過失是開悟,把過失改過來是修行、是功夫。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45集) 1990/4

  

  所以講到了懺悔,絕不是說我們自己犯了罪過,到佛菩薩面前燒幾支香,供一點香花水果,在那裡禱告禱告,「佛,你免了我的罪,你原諒我,我做錯了」,這樣罪業就消除了。這是沒有用處的,這是消滅不了的。消除罪業最低限度自己要覺悟,這是過失,這個錯了,錯了以後怎麼樣?我以後再不犯這個錯過了。孔夫子所謂的不貳過,過失有一次,沒有第二次同樣的過失,這叫改過。改過就是佛法裡面懺除業障。真正徹底的懺悔,那就是修清淨心。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第10集) 1982/10

  

  明心見性,見性之後,所有的業障,不但是你這一生所造的,無量劫以來所造的這些業障,全都化成智慧了。為什麼?因為煩惱業障跟菩提是同體、是不二,所謂是煩惱即菩提,這就是化成智慧了。這個叫真正懺悔,佛法裡面叫做理懺,就是理論上的懺悔,道理上的真正懺悔。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第10集) 1982/10

  

  就是念佛,念佛就是悔過,所作一切惡業不要去想它,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你那個惡業就消除掉了。絕對不要想自己的過失,這是真正的悔過。從今之後,「為道作善」,為道是念佛,作善就是斷一切惡,修一切善。

  無量壽經大意(第4集) 1991

  

  念佛要怎麼個念法?大勢至菩薩在《念佛圓通章》裡面教給我們的方法,八個字:「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所謂「都攝六根」,這一句話就跟孟夫子所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我們的心都散在外面,眼見色,心跑到色上去了;耳聽聲,心跑到聲上去了。孟夫子說:什麼是學問?你能把這些放心收回來,這是學問。

  大乘無量壽經(第91集) 2000/6/24

  

  這個說法跟「都攝六根」的意思完全相同。簡單的講,收心。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都攝六根。然後那個念才是淨念,心清淨了。清淨心念佛這叫淨念,清淨心裡頭決定沒有絲毫夾雜。純善的心、純淨的心,沒有一絲毫污染。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是非人我,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痴慢,你的心清淨了。只要有這些東西,有一絲毫夾雜在裡面,你的心就不清淨。不清淨的心,生煩惱,不生智慧。

  大乘無量壽經(第91集) 2000/6/24

  

  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好,你要明理,要懂得《無量壽經》或者是淨土五經一論裡面所說的大道理。你不能夠通達明瞭,不行,你佛念不好。裡面的方法、教誨,怎麼樣教我們伏煩惱,記住是淨念相繼。怎麼樣能做到「淨念」?關鍵在這個「淨」字,這個法門是淨土法門,「心淨則佛土淨」。

  大乘無量壽經(第91集) 2000/6/24

  

  我們的心不淨,這個法門雖然修學,只是種一個善根而已,這一生當中不能成就。一定要做到心淨,心淨之後最重要的是相繼。「相繼」是什麼?永遠保持。不能說我今天心清淨了,明天就放逸了,就又回去了,這個不行。相繼是繼續保持,永遠保持清淨心,依教奉行。

  大乘無量壽經(第91集) 20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