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第23集

  成德法師:陳校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陳校長: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很高興又跟大家能在我們培訓課程一起學習。每一次見面一個禮拜又過去了,有沒有哪一位老師在這個禮拜覺得對某一個道理特別有感觸?佛門常說六塵說法,等於我們接觸的一切人事物,我們用覺性去面對,接觸一切人事物都會有所領悟、有所啟發。就像我們的祖先他們能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所以他們有《易經》傳承給我們後代子孫,經過三位聖人,六十四卦就是天地萬象,這些現象他一看就有領悟了。而我們當老師要啟發孩子的悟性,不能是知識性的學習,硬塞很多東西會傷腦筋,可能悟門都會堵住。我們從事教育就是要啟發孩子的智慧、悟性,這是我們的目標,都是要開而弗達,要啟發他。

  我們啟發學生的悟性,首先我們自己的悟性要開。在《孟子.萬章》裡面說到的「先覺覺後覺」,那我們當老師要先覺悟了,我們去覺悟學生、覺悟小朋友,所以我們也要勘驗自己的悟性有沒有在提升。我們看現在人與人見面,「我最近好忙」。老祖宗創字,忙字應該是形聲,可能也有會意,這方面我不夠專業,它鐵定是形聲字,它有心,忙,亡,這應該是聲的部分,但是也有會意的味道,心死了。所以不能瞎忙,不然我們變行屍走肉了。人身難得,可不能變成每天瞎忙。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儒家的人生價值,也是人生追求的目標,跟佛家講的完全相通。明明德,佛家講自覺;親民,佛家講覺他;止於至善,自覺覺他都圓滿,止於至善。用佛家的詞,大學之道是行菩薩道。我們有沒有走在大學之道?有沒有走在菩薩道?這是自己要勘驗的。俗話講「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這句話首先不能先執著在我教學生,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首先我們得先反觀我也是學生,老和尚的經教領進門,修行要靠我個人。我是一個好學生,我就能教給孩子們怎麼當好學生,這是務本,這是知所先後。但是現在問題在我們容易執著,容易住相,住在相上,我是老師,住相了,我在教人。一住相就有執著,一執著就是往外不能外內,一往外都是妄心,用的是執著分別,愈用愈適得其反。我花那麼多時間教我的小孩,怎麼他不聽我話了?都盯著小孩看,沒盯著自己的心念看。

  佛法是內學,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是借假修真,我們借這個身體,這是假的,因為每天新陳代謝變化可快了,真的是都不變的才叫真,它一直在變。可是我把這個身體當真了,很執著它、很貪愛它,那我修不了真了,我每天要吃什麼補藥,聽說穿山甲吃了有效,麻煩了,還去殺生,跟真正愛護自己的身體適得其反。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結果我們現在因為太貪愛這個身體了,這麼多野生動物被殺。有一些說法說多補多補,造成牠們的命劫,被我們殺害了。

  執著這個身,不只修不了真心,造很多業。身是假,緣聚緣散,因緣聚散也是假。但是大家不能一聽緣聚緣散都是假,算了吧,不理他們了,我們還是要認真惜緣,借假修真。比方說在緣聚緣散當中,自己的心量擴寬了,愈來愈能包容同事、包容他人,這借假修真。甚至於養育自己的孩子也是緣聚緣散,假如這個看不破,那就可能要變成什麼?「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婦,更相哭泣,一死一生,迭相顧戀,憂愛結縛,無有解時」,連好的緣也修不了真,好的緣變成貪愛。

  為什麼老法師常常問我們一句話,「你會麼?」會不會修行?會不會用心?心用對了,這人生一定是幸福的,自求多福。自己心用對了,接觸我們的親戚朋友都會受到我們的感染、影響,好的影響,自他不二,自他都受用。所以我們得趕快會,會用心、會修行,這叫真正珍惜因緣。惜緣也不是掛在口上的,我們得檢查檢查,我提升了,親戚朋友也提升了,我真的惜緣了。

  剛剛我們陳校長有舉手,有請。

  陳校長:尊敬的上成下德法師,還有我們尊敬的同修大德慈悲,阿彌陀佛。因為剛剛法師有特別強調說,這個禮拜聽了這樣的一個上課有沒有特別的感受?有,要跟法師還有跟我們全體的大眾同修來報告。

  因為法師說我們要用真心來對待同事,用真心來對待學生,也說我們只要把心用對了,這樣就是。但是弟子這個禮拜就覺得在禮拜六、禮拜天心都不平靜,就覺得怎麼這個禮拜心就是靜不下來,想說師父教我們用真心,也告訴我們說真心是清淨平等覺,真心起作用的時候當然感受一定是很清淨、很自在才對,可是這個禮拜覺得不清淨。

  禮拜一早上要出門的時候,跟我家的大女兒,我大女兒去上班,我準備也要去上班,結果一出門口發現,大家笑一下沒關係,門口一開出,怎麼我門口一個狗大便。因為我們對面他養了幾隻小狗,從這一年半來,以前有,但是說也奇怪,接了一條龍的志工之後,那個小狗從來沒跑到我們家來大便。結果禮拜一早上要出門,真的就在你大門口給你便。我女兒跟我兩個都笑了,女兒她就說:「爸爸,我們兩個是不是有做錯了什麼事?因為法師也講過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古人是觀天象,我們是觀這個。」結果開始掃,她走了,她也笑,我進來。

  一進門就一句話,因為我們每個禮拜跟學校同仁,我們禮拜二都會一起共讀《弟子規》,結果《弟子規》的那個法語就跑出來了,一進門就「凡是人,皆須愛」,我就知道錯了、錯了。因為反省自己,一個禮拜對待同仁、對待學生也沒有用真心,也沒有把心用對,所以心情就很起伏。一句話,我們《弟子規》應該是我們的古聖先賢來提示,要好好的用真心。所以禮拜一到學校去,馬上用一種比較柔軟的心來跟同仁相處,本來要跟同仁可能要開始結惡緣,又變成善緣,善緣又開始。所以有很深很深的感受,感恩法師這段期間的提攜跟教導,受用匪淺。感恩法師,供養大眾,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陳校長。處處留心我們都會很有感受。當然我記得小時候這大便叫黃金,當肥料是挺好的。我們任何事情都用正向去看,這樣就事事是好事。當然更可貴的就是我們校長他會反觀,能反觀,我們就能從心地來轉變境緣,一切法從心想生。而且他也提到我們是要處世用真心、要用對心。其實我們處世也不是很複雜,守好這顆心就好。有時候我們一想,我還要面對這麼多人,想了就煩。其實不要把人生搞太複雜,就是看好我們這一顆心,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趕快把阿彌陀佛提起來。

  而且當我們的心平靜的時候,我們說靜水照大千,這是用譬喻,比方說很大的湖,它上面都沒有漣漪,旁邊的這些樹、山丘全部映得清清楚楚的。同樣的,當我們的心平靜、清淨了,經文自己會冒起來,而且那個經文冒起來,還剛好跟我們遇到的境緣相應。又沒有刻意去想,它冒起來了,這是我們本有真心的作用。佛門常用的字,「寂而常照」,這些詞都是在敘述真心,寂是清淨,它很清淨不是像木頭一樣沒反應,遇到境緣它起照、起觀照,可是它在照的時候心還是清淨的,「照而恆寂」。

  就好像說我們今天在處理事情,我們在處理的時候不能讓自己的心亂了,我在處理的時候我在照;而恆寂,我要提醒自己心不能起對立,要清淨,心不能急躁,心不能對人有成見,假如有這個稍微的心念起來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它伏下去了。就好像我們在跟孩子談話、對應,有時候他一個言語的態度或者一個表情,也會觸動我們對他以前的印象,可能他那一個表情,「你怎麼又來了?」我們氣要上來了,趕緊阿彌陀佛,再伏下去。這每天都在練心,歷事練心,練到不起成見、不起對立,我們就不被境界影響我們的心念。不被境轉我們就能轉境了,因為我們都很真誠,慢慢慢慢孩子的真誠被我們喚醒了。所以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其實就在我們眼前,校長他就有體會到了,心轉境界就跟著轉。

  剛剛校長一開始說,法師說的就一條龍的課程我們有什麼領悟沒有?剛剛我沒有說一條龍課程,成德是說這個禮拜有沒有對什麼道理有領悟。因為假如我說一條龍課程,怕大家就有壓力了,你看成德法師在要求我們,聽課就得一定有領悟,所以我剛剛沒有說一條龍課程。就是大家所聽過的經教,能夠在生活當中自己起觀照,這是我們本有的能力,真心本來就會起用,寂而常照。假如這一個禮拜下來好像頭昏昏的,什麼也沒感悟到,那就需要調整調整了。

  我們這個狀態,有可能跟孩子相處很多機會點我們就看不到了,機會點一錯過了就不能長善救失了;不能救失,自己的孩子跟學生習氣就開始增長了。不能長善也很可惜,那個機會點掌握住了,可能他的善根就不斷增長了,當其可之謂時,及時法,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剛剛也跟大家有提到,我們面對每一個境緣怕的就是住相,我是老師、我是爸爸、我是媽媽,你都得聽我的,我叫你咋做你就咋做。比方說我學理工的,理工科的跟這些機器、這些物質的東西比較深入,你可不可以拿這些部分全部套在教孩子?孩子是不是機器運作?孩子是不是寫程式設計?當然一些原理原則它還是有可以相通的地方,可是你不能太死板。其實我們不管是學理科的或者學工科的,不一定學到中道上去。學文科的比較感性,學理科的比較理性,理性跟感性不就是二了嗎?佛法是不二法。感性中有真正的理智,理智中有真正的真感情,這就對了。剛中帶柔,柔中帶剛,恩威並施,不會過,不會不及。

  我們真的,「一切皆考驗,看爾怎麼辦?對境若不識」,我們不知道現在這個境界考我們什麼,「須再從頭練」。比方說對孩子,我們控制欲很強,控制要求,孩子現在都十五歲了。其實我們從他生出來幾個月我們就在控制要求,只能幾個小時給他吃一次母奶,哭得再怎麼樣都不要理他,就好像機械化運作了。我們想一想人的狀態有沒有可能都是一成不變的狀態?不可能的,外在的環境對他都有影響,可能今天客人來了聲音比較大,他或許消耗的能量比較多都不一定。我們控制要求,我們當父母的沒有發現,十幾年之後孩子還在考我們這個問題,我們還是沒有看到的話,跟孩子一定會叮叮噹噹一大堆事情的,可是我們還是覺得是孩子錯了。所以對境若不識,面對境界不知道這個境界是在提醒我什麼,就會著在我要教孩子、我要教學生,我們回不到自己的心念上。這樣教學不會有喜悅,而且愈教煩惱愈多,愈教可能愈無奈,覺得孩子太難教了,然後也會覺得自己付出那麼多,怎麼得到的都是這些結果?

  我們悟性要提升一定要做善財童子,不然悟性要提升很難。提升是一個結果,一定是我們的態度對了才會提升,有因才有果。善財童子,只有一個學生,其他一切境緣是老師。不然我們在為人君、為人親、為人師,這些角色上太容易控制要求了。我們哪怕當了一輩子的父母、老師,甚至領導,有時候我們還察覺不到我們控制要求的念頭。

  修行不簡單,連我們挺敬佩的蘇東坡先生,他伴君如伴虎,他敢直言不諱,這樣的膽識也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最後把皇帝氣到把他放到海南去了。看這個忠臣剛正到什麼程度,看他流放的地方就知道,沒有比海南更遠的了。更不容易的是什麼?流放到那種地方還可以活得好好的,那也不是一般的功夫。那些地方瘴氣很厲害的,水土會不服的,只要浩然正氣不夠,絕對客死他鄉的。可是蘇東坡先生到了海南去,對老百姓做了很多貢獻,搞教化。這樣的修養,真正要觀自己的心念也不容易。他跟佛印禪師相處,他在那打坐覺得境界不錯,「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然後就寫去給佛印禪師,佛印禪師給他批一個字就拿回來。他一打開來,給他寫個「屁」字,他馬上就過河去,要去找佛印禪師理論。結果佛印禪師在山下,人家就寫了兩幅字等著他,「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我在想,假如蘇東坡先生當時候突然往內觀,他可能就開悟了。他的根性也不一般,他假如頂禮三拜,可能蘇東坡就變宋朝的祖師也不一定。其實我們人生幾十年過來,有很多可以開悟的機會。什麼是開悟老法師講得好,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積小悟成大悟。真的覺得自己有這些過失,不斷的提醒自己,慢慢慢慢就不容易犯;會一再犯是認知不到,認知不深刻。蘇東坡先生這樣,要真正克念作聖不容易。

  顏淵問仁,孔子怎麼指導?克己復禮。克己是自愛。我們能放下貪瞋痴慢疑,我們能放下分別執著,我們是自愛。我們假如不放下貪瞋痴慢疑,我們跟人相處也會用出來,用出來怎麼可能利益我們的親戚朋友跟學生?一定受我們負面的影響。《論語》這些話很有味道、很有智慧。

  儒家兩綱八目,其中前面的四目就是做克己功夫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功夫都在念頭上。其實儒釋道所有的經典都是在教我們用心。六祖大師有一句話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我們修學首先要認識真心。我們有見過佛學家,著作等身,脾氣不小,那他沒有受用,因為他不識本心,雖然寫了那麼多理論,還在用貪瞋痴慢,不識本心。真的那些書寫出來能利益他人嗎?也不見得,比較不容易。心生種種法生,我們自己習氣伏不住,我們講出來的話、寫出來的文章,有沒有可能摻雜自己的意思在裡面?除非我們警覺性很高,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雖然還有脾氣在,但是我很提醒自己,我講出去的話一定要跟經典相應。沒有這樣的態度,沒有這樣的警覺性,一出名,我想寫啥寫啥,我想說啥說啥。

  修學,蕅益大師說的「觀心為要」,真的很重要。我們可以靜下來問問自己,這個孩子到我們家來是考我什麼?我在做題目,總不能連考題都沒看清楚。我現在接這個班、這個學生,我發願要當好老師,我要利益學生。這個願一發,佛菩薩安排,這些境緣就是佛菩薩安排的,給我考試的,現在考我哪一點。我們都考過試,題目都看不懂怎麼作答?申論題都看不懂,不能作答。真的,我們真的靜下心來,每個學生給我們的考題都不一樣。我們真看懂要考什麼,考我要有耐性,我一提醒,跟他的互動狀態就挺好的。考我不要對人家落成見,趕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禮敬諸佛、禮敬諸佛,看著他以前的印象要冒起來的時候,就想他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因為老法師說我看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這個教誨我聽老和尚講好幾次了,我要依教奉行,不依教奉行就是玩弄老和尚的教誨。我也在那裡掙扎,趕快提起來,他是阿彌陀佛。這一念能提起來,自己的心就恭敬、就平。

  每天、每個禮拜、每個月過得太快了,飛快!我們得借假修真,我們得德日進過日少,我們得愈來愈看得懂到底在考我什麼,我不能每天稀里糊塗的過。

  我們就《論語》其中一個當領導者,叫季康子,魯國當時候三家把權,其中權力最大的就是季氏,所以季康子等於是魯國權力最大的人。我們看他在《論語》裡面跟孔子幾次對話,在「為政第二」,「季康子問」,季康子問孔子,「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他問孔子,讓老百姓能夠恭敬、能夠盡忠、能夠互相規勸,達到這樣的效果、目標怎麼做?他是一個領導者,讓老百姓敬忠以勸該怎麼做?

  其實真正有悟性了,當他問這個問題他能夠反觀,他就感覺自己的心態有不對。有時候我們想講一句話,馬上「不該講」,收回來,觀照到了。因為成德當時候在海口,有一次一個企業邀請我們去跟這些高管做交流,首先我就跟他們提到,我說今天跟大家談管理,首先大家一聽到管理想的管誰?他們瞪大眼睛,管員工!這樣的認知很正常,但是這是向外不是向內。向內是佛法,向外叫外道,我們學佛不能學成外道。

  季康子他在這裡,其實他的念頭裡面有什麼?要求老百姓。孔子怎麼回答他的?「子曰:臨之以莊,則敬。」你面對百姓的時候非常自重、非常莊重,老百姓自然對你恭敬。我們舉個例子,一個當老師的人穿個短褲、穿個拖鞋上了講台,你說孩子會恭恭敬敬坐在底下嗎?你老師上台去,衣服非常的整潔。我們去觀察,像李炳南老師,他那個外套穿了一輩子,從一九四九年到台灣來一直穿到他老人家圓寂,三十多年,那個大衣保護得很好,很愛惜,一穿特別莊重。裡面的內衣、襪子補補丁的,可是對外對人莊重,臨之以莊則敬。

  「孝慈,則忠。」你要老百姓忠,君仁臣忠,你要仁慈。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你要以身教、要以言教去教導老百姓孝,孝慈則忠。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整個國家的風氣又不是你要求它就變。拉回來我們一個班級,學生的風氣,他也不是我們每天一直罵罵要求,他的風氣就變過來了。要舉善,你要帶動他、引導他,你把善的舉起來。就像有一個節目叫「感動中國」,有報導過白方禮老先生的故事,那個故事我相信接觸的人沒有不動容的,舉善,向一個無私奉獻的老人家學習。我記得好像在台灣東部,有一個賣菜的女士,我現在年紀有一點,記憶力沒那麼好,她還被好像是美國哪個很有名的雜誌,是報導行善的,結果她還列在前一百名裡面。一個賣菜的布施還讓人家報導出來,因為她的捐款上千萬。她賣菜,她很願意布施,她賣菜賣一把出去能賺多少錢,居然能捐那麼多錢。而且她是聽老法師講經的,這是key point(重點)。人家雖然是賣菜,但是人家在賣菜當中行菩薩道,她有聽經聞法。所以不能輕慢任何人,有可能我們去買菜,那個賣菜的是武林高手,人家是真正修行人,不能輕慢。

  《六祖壇經》裡面有一段也是在教導我們不能輕慢任何人,因為六祖大師聽說神秀大師有一首偈,他聽了之後,他說你可不可以帶我去?他只知道碓房,其他地方都不知道,全神貫注在自己工作上,絕不去打聽事情,他是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所以老法師說他在舂米就是修定。沒有老和尚點出來,我們看不出門道出來,老實到我學不來。所以我聽完,我要把打聽這個習慣打掉才行,不然道業要進都很難。

  結果去了之後,有個居士跟著去,六祖說:「別駕,你可不可以也幫我寫一下,我也有一首偈。」這個別駕,「你都不識字還能寫什麼偈?」六祖大師說:「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哪怕他是一個縣長、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那是福報,不代表他有智慧。可是下下人,我們以前看「天龍八部」,不是鼓勵大家去看連續劇,是我剛好冒出來那個掃地僧,栽培虛竹的掃地僧,功夫最高的,沒人瞧得起他,默默無聞,這叫低處有道,高處有險。愈高處愈聽不到真話,忠言逆耳利於行,但是愈高處得要練出能聽忠言。下下人確實有上上智。

  我們小的時候,賣豆花的,豆花,很香,他蓋子一打開來,他說我傳統的做法,現在你去超市,那些豆花都沒有那麼香。他看著你吃他很高興,賣得也很便宜,有時候看你吃的時候還會給你講故事。這些人可能是不喜歡去爭世間的名利,做點小生意,說不定人家智慧很高的。若輕人則有無量無邊罪,不能輕慢。

  當時候看到台灣這位女士的報導,又是人家美國著名雜誌報出來的,聽說台灣那一段時間小額捐款激增。因為看了以後,我還比她生活應該賺得還多一點,人家都能這樣,這叫舉善,互相規勸。

  像杭州有一位女士,她剛好看到一個小孩好像從差不多十樓要掉下來,小孩,千鈞一髮之際,她以最快的速度衝過去。人至誠的時候他有智慧,她在跑的過程把她的高跟鞋踢掉了,結果她衝過去的時候那個孩子剛好掉下來,她直接用手把他救下來,她的骨頭粉碎了,真的救活了。當時候她還在哺乳,她自己剛好生產完,孩子不能吃她的母奶了,因為她在治療。結果後來杭州政府在他們著名廣場上塑了一隻手,裡面有一個小孩,就是這位女士的精神,把她塑造到一個市民廣場上去,這都是舉善。聽說那個她所住的社區,在這個事之後很少有人吵架,偶爾吵的時候旁邊的人說,你看人家都不惜生命去救人,還為一點小事吵架,太丟臉了。這都是舉善。

  我們現在報紙也不舉善,每天狗仔隊哪一個影星又交了什麼男朋友、女朋友了,都在追這些東西,這都影響整個風氣。真正負責任的政府他會護念百姓的清淨心,領導者如此,父母亦如此,老師亦如此,君親師的道理是相通的。為什麼老法師說,我們辦一條龍不要有插班生,你插班進來了,假如同儕影響太大,那前面的努力不就大打折扣了,都考慮得很細。不要說小孩,諸位同修,大人受不受影響?成德最近觀察,五十歲照樣受環境影響,七十歲照樣受環境影響,只要禪定功夫還沒練成統統受影響。

  古人說的,「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大家去過溪頭沒有,去過杉林溪,你走在森林裡面,你也沒有看到水珠、水霧,它隨時你的衣服都沾一點,時時有潤,隨時在影響我們。《論語》裡面,「益者三友,損者三友」。選擇朋友在我們成年以後至關重要,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自私的人就會跟自私的人聚在一起,自私的人跟無私的人話不投機半句多。古人講這個很有道理,可是有時候我們的心時而有怨、時而有自私,這個時候所接觸的人影響太大。

  我們都讀過「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一個朝代如是,一個家亦如是,一個人亦如是。而我們冷靜看看,「果仁者,人多畏」,我們身邊真的有德行的人,我們還不大主動去親近他,反而一些可能會話多是是非非的,我們還喜歡去跟他聊天。人跟人都是感召,所以朋友在出什麼考題給我們,我們也要看得懂,看我們能不能「不欣世語,樂在正論」。「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這也是《論語》的話。

  諸位同修,不好意思,讓我一節一節這樣上我有點上不來,因為《論語》讓我放到後面才來上,其實現在我們看老和尚「傳統文化老師應該具備的素質」,裡面有幾句《論語》?不少句吧。儒釋道教的都是共同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它相通的。沒關係,我們現在剛好談到這些的部分,我們真的進入「四書選講」,我們就可以講快一點,因為前面我們有提過。都是活的,不是死死板板的。

  《十善業道經》它最核心的一段教誨,「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不只來世斷,現在可以斷,因為經文沒有說菩薩有一法能斷下輩子惡道苦,不是這樣講。「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接著,「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經文沒有說下輩子才能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我們去想像一下,一個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上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痴,一定會感應佛菩薩、良師益友來的。佛菩薩大慈大悲,這個世間愈苦難,他們愈感應來度化我們,這是不難理解的。我們常常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菩薩是有感有應,我們真的奉行十善,感應我們的緣分就是跟這些良師益友、諸佛菩薩在一起。真的心守住十善,你一打開書,真的是神交古人、神交佛菩薩。

  我們去觀察老和尚交朋友都交比他大的,甚至交什麼?他爺爺輩的。老和尚當時候二十幾歲都親近朱鏡宙老居士,給他講很多因果故事。老和尚當時候三十歲,到埔里去,當時候伺候出家人,懺雲法師,還有朱鏡宙老居士,統統是大他一輩甚至大他兩輩的長者。這些都是我們的學處。人生有很多要面臨、要抉擇、要思考的,「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狎暱惡少」,這些吃吃喝喝玩玩的,一談就是財色名利的,「久必受其累」。這是《朱子治家格言》的一段話。

  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首先舉的十六正士為表法,第一個就是賢護等十六正士,賢護,要會護念自己,我每天所看的書、我每天所接觸的人都在影響自己。當然有好的緣還得珍惜,我們看季康子就不夠珍惜,孔子都在點化他一個當領導者的心態,在《論語》裡面點了好幾次。剛剛跟大家講的是在「為政第二」裡面的句子,「舉善而教不能」,教不能就是比較沒有智慧的百姓,你還辦課程掃盲,讓他們懂得倫理道德因果,或者是鰥寡孤獨,他生活沒有能力,你去幫助他,百姓被你的仁愛心感動了,互相幫忙。

  我們帶一個班級也是一樣,孩子過去生種的因不一樣,聰明智慧也不一樣,有些學習能力很高,有些比較遲鈍。不過都有如來智慧德相、都有本善,他現在有障礙而已,障礙能去掉,他也有無量的潛能。就像上一次跟大家說的,大隻雞慢啼。為什麼我還要提這一句?因為我那一天講台語太高興了,忘記我是在講閩南話,所以後來有同修發來「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忘了把它翻成普通話,這個俚語是大器晚成的意思。因為那個公雞長得大,牠要吸一口氣吸得比較長,牠要吸吸吸才能咕咕咕叫得出去。

  禮敬諸佛在教書真的是很重要。我們面對比較家庭困苦的,我們多去關心;成績學習狀態比較差的,我們多一些時間去指導他。接著會發生什麼事情?成績好的學生,「老師,這個同學我來幫忙」。因為你留了二三個下來,老師這個我來幫忙,你就把他的善根調起來。教不能,則勸,那種行善、助人為樂的風氣被老師帶動起來了。

  我們再舉三句,都是季康子問的,我們去感受感受一下他這個領導者在問東西的心態。「顏淵第十二」,「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提醒他,你是領導者,你自己要以身作則。季康子又問,「季康子患盜」,可能這個國家盜賊比較多,他在那裡傷腦筋,「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因為你自己也很喜歡貨物、很貪心,上行下效。假如你不只不貪,你還樂善好施,你鼓勵老百姓去偷竊他都不願意,就你是君子我就要當小人?你就帶動了行善的風氣,人民這個錯誤的風氣就轉過來了。領導者問好像都不是他的錯,但是孔子都一直提醒他,會有這個結果跟你有關,為政在人,人存政舉,人亡政息。

  孔子仁至義盡,點了季康子這麼多次了,他又問,「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都在問政,「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把犯罪的人殺掉,無道是惡人,有道是善人,把惡人殺掉了,讓他們來行善,這個做法好不好?如之何?「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你辦政治怎麼用殺人的?「子欲善而民善矣!」問那麼多問題,點的是同一件事,你要以身作則。

  我們遇到再好的緣,哪怕我們每天都在聽老和尚講經,其實點的問題點都一再重複,可是我們有覺得體會到老人家在點我們什麼了嗎?假如我們沒有體會到,學佛我們就變佛油子,很油條,聽了、背了很多經句,還可以跟人家對好幾句,但是跟自己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還是打成兩截,那就不得受用了。

  所以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子是上位者、在位者,小人是指百姓,也是可以指領導者跟被領導者。用在我們班級裡面,君子指老師,小人是小朋友(這裡的小人不是罵人的意思),草上之風必偃,老師真有德風吹過去了,哪有孩子不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可能在每天的情境會有一些體悟,甚至於開卷有益,我每天讀幾段《論語講要》、《論語講記》,因為我以孔子為師,學儒要學孔子。尤其他是我們教育界的鼻祖,開山鼻祖,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以他為榜樣,他每一句在指導我什麼,這樣就開卷有益了。

  包含我們跟大家這一二節課一起交流「傳統文化老師應當具備的素質」,其實這些開示都算是老人家用他的智慧來教導,而且還濃縮了很多經典裡面的重點在其中。我們學到了,我們放下貪、放下瞋,上一次我們還提到要放下痴,我們要有智慧來啟發學生,包含學習的次第都不能亂。接下來是放下慢。「慢」這個字,佛家講「我慢高山,法水不入」,等於是我們要把慢放下了,佛陀、善知識的法才入得了我們的心。尤其我們切記,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論斷善知識教的,在論斷當中對善知識的恭敬心就開始變化了。人墮落都不是一天墮落的,他是不知不覺心態變了。為什麼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天邊、學佛三年佛化雲煙?真的我們去問一問,什麼時候墮落的?不知道,可能在一個心念他這個岔路就出去了。

  老法師說,誰是傳人?百分之百聽話的,他不打折扣。我們今天打個百分之一,他就開始變化了。記得當時候老法師,這應該都是二十多年前,老法師說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經教都是我們娑婆界做得到的,哪有說他老人家講完這部經,然後對你說「對不起,你做不到」,那不是跟我們開玩笑嗎?善知識,尤其佛菩薩他是應機,他不是說我很想跟你講什麼,他有個我很想,他就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他是應我們的機。我們自己要去觀察,佛陀五時說法都在應機。為什麼要先講阿含?大家沒基礎,要講十二年。方等八年。可不可以佛陀說我最喜歡《金剛般若》,一開始就我最喜歡講,那佛就已經有我喜歡那個我相,我相一起四相就出來了,有我就有人、就有眾生、就有壽者相。

  這些大乘的義理我們要體會到,不然我們很多思惟是違背了這些大乘的義理的。我們有遇到老師對著學生講,「老法師很多說法太理想了」。這個話說出去,學生假如信任我們,太理想了,那你說他下一次再聽老法師講經的時候會不會變化?這一段太理想了,他就沒有受持。依成德個人來講,跟老法師學習差不多二十五年左右,我沒有聽到老和尚講哪一句是理想做不到的,是我們肯不肯做的問題。我們自己說老和尚講的是理想,就開始自己挑了,這是理想,放這吧。這動作一出來,跟誰學?跟自己學了,因為是自己挑的。哪怕是我們挑出來,老和尚講的這些我挑出來了,你真學它的時候是用你的心在學,能真正學到他的東西嗎?說不定你學兩年又挑一堆出來了,這些也是理想,再挑出來。

  老法師都在給我們表演,寧為成功找方法,難道我們遇到的問題、挑戰還會比他老人家大不成?你看他老人家到聯合國去,把五千年這些怎麼治國安邦的方法都講了,修齊治平講得很清楚了,這些和平專家學者說是理想做不到。老人家沒有退縮,反而有很深的體會,這個世界最大的危機是信心危機,還不是環境,還不是經濟這些事情,因為沒有信心就不可能去學。東方不學儒釋道,西方不學宗教了,一不學人心愈來愈墮落,所有問題統統是人心現的,怎麼可能解決得了?所以信心最關鍵。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指導我們從明師受戒,這首先提醒我們,我們要依止一個善知識也不是情感、也不是一時衝動。在密宗、在藏傳我有聽到,你要找一個學生你要教他、成就他,老師看學生十二年,學生看老師十二年。很慎重的事情,那不是說一時衝動的,為什麼?這攸關我們的法身慧命。諸位同修,修行的事你不能隨便問一問就隨便聽一聽。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這一生什麼東西都帶不走的,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一定要藉這個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機會,得人身聞佛法,又聞的是當生成就的持名念佛法門,決定不能跟自己這麼難的機緣過不去,這麼難得的機緣。

  所以不能一聽人家講了,老和尚的教誨就提不起來了。很多人遇到很多境界,然後都不知道怎麼做,其實心上沒有師父上人的教誨,有的話,一用師父的教誨一思惟,這些問題大部分都能解決了。遇到了沒有提起這些教誨,又到處問,愈問自己愈不知道怎麼做。我們從明師受戒,要依止師父上人,以前學的就要放下了。就像老和尚去見李炳南老師,李老師給他開三個條件。諸位同修我們想一想,老和尚這樣的根性都要守三個條件,我們假如不守,能學得成嗎?你們搖頭的,我沒說什麼。很多問題我們要自己思考的,我們現在修行的難度愈來愈難,內的煩惱我們不說多少,比三十年前的人多多少?外的誘惑比三十年前又不知道多多少倍,三十年前那時候wifi還不是那麼厲害,現在呢?我記得我念高中的時候電腦還很大台的,現在一個掌上的就有那個功能。所以我們警覺性要很高,我們才能衝破輪迴。

  「從明師受戒,專信」,不能懷疑,你已經選擇好了,你就要信任老師的教導。因為他是明師,那我們要老實聽話真幹,「專信不犯」,在境緣當中不違背師父上人的教誨,而且還要精進的學,不能當消遣,「精進奉行,不失所受」。

  首先要放下慢心,我們學習顏回夫子。孔子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老師的話他就直接放在他心上,「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看他一點懷疑都沒有,也沒有提出問題,離開以後私底下觀察他,他真的都聽懂了,還可以跟同學們分享他的領悟,「回也不愚」。他那個是百分之百信任老師的一種學習狀態,也是我們的學處。

  師父上人說到了,無論老師多麼優秀,成績多麼輝煌,都不應該傲慢,而應該謙虛。我們剛剛說要借假修真,不能因為我們有能力了,反而把我們的法身慧命給誤了。這些能力也是聚散無常的,你說你記憶力很好,再過三四年也不一定了,但是我們是用這個能力來自利利他。

  講到這裡我就想起了,我當時候辭掉工作,後來過了一年又回來考老師,我辭掉以後再回來考難度加很大,當時候流浪教師非常多,一位難求。結果先考筆試,一百多人報名,一刷剩二十一個人,只有一個男生,其他二十個都是女的。所以我要進去接受複試的時候,他們學校的老師說,今天還有男老師。結果還要口試、還要試教,三階段。結果就三個校長坐在那裡口試,坐在正中央那個校長問我,你之前有當過老師,有沒有擔任過什麼比賽的老師,帶學生出去比賽的,有沒有得過什麼獎?我都一直搖頭。你做過什麼行政工作?我有算過營養午餐,出納。還有沒有其他的?沒有了。我就一直搖頭、一直搖頭,感覺好像快沒戲了。後來我出來說,他怎麼都沒有問我有沒有愛心?這也是一種風氣,一個學校的風氣都是很在乎得獎,還是在乎學生有沒有把德行扎下去。一個學校愈在乎得獎,很可能就會忽略掉德行,這是成德長期以來的觀察。

  比方說有一所大學,它最出色的,他們的音樂系的學生最出色,他們的校長一談起他們音樂系的學生得什麼獎,眉飛色舞。我去參加他們的晚會,演奏,校長很高興。可是發現什麼?他們每個音樂系的學生走路都是這樣的,才華真的是他人生的災難。你說這樣的人去當爸爸、當媽媽能當得好,I can't believe it,我不相信。你不只要培養他的才能,你還要護他的德行。當校長的能看得到嗎?你看起來在栽培他,事實上讓他的慢心愈來愈高。誰懂得愛人,談何容易!我們都不自愛了,我們都不會護念自己不增長這些貪瞋痴慢,我們怎麼可能可以去護到別人?

  所以學校不簡單,風氣是無形的,隨時在影響老師、在影響學生。「曲禮」說「敖不可長」,傲慢心不可任其擴大。一個人傲慢心重,不懂得尊重別人,這樣的心態已經很危險了。好像曾國藩先生說,家敗敗在一個奢字,討人厭敗在一個驕字,驕傲一起來,人際關係一定不好,而且人和就會因我們而破壞。所以這個心態很危險,如果還不知道自我警惕,終究會變成自私、剛愎、殘暴的個性。何況傲慢心增長一分,誠敬心就減退一分,這變化都是不知不覺的,不能不戒慎小心。

  孔子非常慈悲,在《論語》裡面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其實我們當老師的對孔子這句話要很重視,一個人縱使有周公的才華、這些能力(那個比喻已經到極處了,因為孔子最佩服周公),使驕,他只要驕傲,而且吝嗇,那他這些才華不值得一提,會出大事的,這樣的人會出大事的,就是「才德論」講的,才勝德謂之小人。一個朝代、一個大家族之所以會衰亡,就是用了才勝德的臣子或者是子孫,它就覆亡了。我們絕對不願意培養出這樣的學生出來。

  老師必須誠敬謙和,虛心有禮。六十四卦只有一卦是六個爻都是吉,唯一一卦六爻皆吉,就是謙卦。我們只要把謙虛教給學生了,他這一生是吉祥的。所以一定要教,可是我們一定以我們的身教來教他,樂於接受別人的勸告,勇於改正自己的過失。老師在班級裡面都能展現,因為我們又還沒契入聖賢境界,有時候考慮事也會剛好有忽略掉,有時候我們家裡發生點事,起了點情緒,講了一些話不是很妥當,也都有,會不會有學生提醒我們?這個時候我們能接受,我們就把謙虛教給孩子了。而且老師在學生面前是很崇高的,你能謝謝他的提醒,甚至於你馬上改正,那會震撼這個學生的心靈。

  成德有一次,當時候在台灣,老法師住在美術館附近,因為成德的家也在附近,那一天去親近師父上人,剛好針對一些事情,成德提出了覺得這些不妥當。提完了,當天下午跟著師父去攝影棚,我們就坐在攝影棚裡面,高雄的攝影棚,老人家在講經的時候,針對早上提的不妥的地方對著大眾懺悔。是老和尚在講《妄盡還源觀》第二次的時候,我當時候在台下很震動,真的很感佩。我們當弟子的只是提出來而已,就是談到而已,老人家馬上在講經的時候對大眾懺悔這些事情。真的我們勇於去改正的時候,學生終身難忘。說實在的,那根本也不是老人家的錯,我們當弟子的做得不好,在老人家的指導當中,可能加了自己的意思進去,甚至於處世沒有效法老法師誠敬謙和,才會延伸出一些問題出來。

  樂於接受別人勸告,就會直諒士漸相親。假如我們不能聽勸告,那招感來的都是給我們講好聽話的。人生的際遇其實都是感應,聚過來的都是諂媚的人多,可能跟我們搞既得利益,我們自己還沒察覺出來。

  如果自以為高高在上,倨傲而不聽勸諫,怙惡而不肯悔改,那是不足以為人師表的。老師必須有教無類,平等公正的教育學生,對學生不能有高低貴賤的差別待遇。我們一傲慢,看人就有高下。《弟子規》講的,「勿諂富,勿驕貧」。人因為有錢也會傲慢,他會諂富,他會驕貧。不能差別待遇,這變成造業了。當老師可以積功累德,不能造業,那太冤枉!

  老師必須尊重學生的尊嚴,以符合人性的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如果一味追求高分數、高表現而不擇手段,忽視學生的人性尊嚴與人格的發展,那是畸形的教育,不是健全的教育,當然違背了傳統文化教育的原則。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更不是為了分數,也不是為了高學歷而已,目標不能偏掉。

  其實這段話對我這一輩的人、這個年齡的人是很有感觸的,我們都經歷過。老師發考卷發完,下一次考試,因為我那一科考了一百,老師發完考卷,「下一次考試少一分打一下」。我臉都黑了,我鐵定被打。我印象很深,因為我下一次考了九十一分,被打了九下。在那樣的氛圍,你說我們的人格發展會處於什麼狀態?人格發展伴我們一生,這些分數到哪去了?夢幻泡影,跟誰的家庭幸福有關?就那一二分,這麼計較,搞到最後大家心裡都很痛苦。還是到極樂世界去好,這個世間不好玩,很多錯誤的價值觀,搞得家人之間很痛苦,師生之間很痛苦。

  輪迴路險,不要再搞了,看破放下,這一生安貧樂道。不要去跟人家爭、不要去奪,只要安貧樂道,佛菩薩安排,你的人生佛菩薩照顧,韋馱菩薩護持,不用擔心。你們有沒有遇過哪一個人精進念佛修行沒飯吃的,有沒有?有的話一定通知我,這麼好的事我鐵定要去護持的。護持到一個真正安貧樂道的人,那我就可以變胖了,那功德很大的。可不能小看那個每一天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人家罵他一句他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這樣的人可不簡單,他不被境界轉。我們當老師、當長輩是要有良知的,要有責任的,我們走過的彎路、錯路不能再讓孩子走了。

  關於對學生的懲罰,那不是讓老師發洩怒氣,而是老師出於善意,節制學生的頑劣(動機很重要,存心很重要,絕對不是發脾氣的),以及加深學生的記性。你用這樣的心,孩子被你處罰之後感恩你;我們用的是怒氣,孩子絕對會記恨我們的。因此處罰必須很有節制、很有善巧,才不致造成學生身心的傷害。即便如此,等於是說我們懂得我們處罰孩子的心態要注意到,雖然我們注意,可是有時候我們考慮得不夠細、不夠深、不夠遠、不夠廣。為什麼要常常讀比方說《格言別錄》、比方說四書五經?因為那些都是最精華的,有時候我們看著這些經書,我都沒想到,古人想得很詳細、很周全。真有福報的人就珍惜五千年的智慧,一有時間就親近佛菩薩、聖賢人。

  古人還有七不責之教,很值得借鑑,即使只是責備學生,都必須避開這七種情況。這讓我們感覺心地柔軟。老師的心,我們前面跟大家有提到,《村學究語》內容裡面提到,要有母親的慈愛、父親的嚴正。父親滿有威嚴,母親很慈愛,老師要同時具備嚴跟慈,這個柔軟就表現在時時能體恤學生的狀況。

  第一,對眾不責,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要在眾人面前給孩子以尊嚴,孩子都感受得到的。我的母親要打我把我帶回家,那個過程都能感覺到母親的心境,就是你在走的那個過程都覺得很慚愧。但是我們都看鄰居當爸爸的、當媽媽的,就當眾打到那個掃把都壞掉,孩子都被打成破罐子破摔了,這都是情緒發洩,甚至很好面子還打給別人看,不妥當。

  第二,愧悔不責,假如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後悔,大人就不要再責備他。這一點也不好做到,那是要什麼?能時時感受到孩子的心才做得到。成德也觀察我們當父母、當老師的,孩子已經覺得不好意思、慚愧了,當爸媽、老師的嘎嘎嘎還繼續講,都沒有掌握到恰到好處。本來他慚愧心起來你講到他很煩,你沒有護好他的善根,最後離開的時候還是覺得很囉嗦。這個度是智慧,可是這個智慧來自什麼?來自慈悲,時時體恤的慈悲心。真正柔軟的心不讓人難堪,不讓人難受。就像老法師常常期勉我們:菩薩所在之處讓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哪怕你在指正他,但他感受到的是為他好,真誠。

  第三,暮夜不責,他要睡覺了,不要責備孩子,這樣責備,孩子帶著沮喪失落情緒上床,要麼夜不成眠,要麼惡夢連連。我們隨時都不是情緒做主的,都能在這個境界當中觀照到孩子要睡覺了,明天再說。我們有時候性子急就伏不住了,伏不住情緒了,非今天給他講清楚不可,結果搞到父母、子女身心俱疲。

  第四,飲食不責,正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假如這個時候責備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我們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們有沒有經驗在吃飯的時候被人家批評?你們都很好命,你們都沒反應,還是你們修養好都沒有放在心上,想這個有點想不起來。我回想在吃飯的時候被人家一批評,馬上胃的肌肉就有點反應。我們假如能體恤到對方,己所不欲,我自己有這個體會,我就不忍心這麼去做了,勿施於人,這才是愛人,體貼入微。

  其實這樣的能力是我們本有的,我們想一想當爸、當媽媽的人,孩子有風吹草動你第一時間就去了,那是我們本有的天性。我姐姐都是第一時間反應,我還後知後覺,怎麼了?她都聽到聲音了。誰教的?誰教媽媽的?沒教,天性,真心起作用了,對孩子無條件的付出。可是當孩子開始長大了,開始有條件了,分數要給我考好,怎麼樣要給我怎麼樣,要給我面子,不要丟我的臉,很多要求出來了。我成績不好後來還能慢慢恢復起來,都是在父母的這種不比較、不攀比,不然我們的信心會折損,我們父母從來不拿我們去跟人家比的,都是鼓勵我們多。

  第五,歡慶不責,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人高興的時候經脈處於暢通狀況,假如忽然被責備,經脈就會馬上堵住,這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我們上課的人也要注意這一點,你突然是很輕鬆的氣氛,突然板一個臉喊一句很重的話,把人家嚇到了不行,隨時要能體恤到學生的狀態。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處於感受到經脈堵住的感覺,我是比較敏感,有一些情境馬上就覺得這裡就有點堵,然後就要自己調一調,趕快揉一揉,然後打幾個嗝,這樣調整一下,就會比較舒暢。真的,我們的態度情緒會影響人家經脈不通。

  第六,悲憂不責,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要責備他。其實我們看到一個人很悲憂了還責備他就太不體恤了,安慰都來不及了。可不要人家悲憂了還告訴他,「你業障太重了,所以你才會遇到這個事,好好懺悔」,昏倒。我們學大乘佛法假如沒有儒家的基礎,真的會學成這個樣子的,人情事理體恤不到了,人心體恤不到了,都用很高的道理壓人。「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提醒人家也話不要說盡,提醒不要他所有的問題全一次我給他個痛快,可能你勸誡一下他信心都沒了,你本來是要勸他的,搞得他都沒信心了。別著急,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我們在護念別人的時候也要調伏自己太硬的心、太剛強的心。

  第七,疾病不責,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此時更需要父母師長的關愛、溫暖。假如一個人生病了,家裡的人還說別裝了別裝了起來了,你說他多難過。有時候真的人沒有經過,不知道那個味道。沒有二三個月失眠的人不知道失眠的痛苦,甚至你說「啊,睡不著?」你這樣講話傷到人家睡不著的,雖然真的你躺下去三分鐘就睡著了,但是也不能因為你太好睡了而體恤不到人家難睡人的心情。事非經過不知難,往往人生過病之後同理心比較強,會感同身受了。父母師長的關愛溫暖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

  所以七不責的古訓非常重要,做老師的人必須銘記在心,切實遵守。七不責是心法,這樣體恤柔軟的心真的我們當老師隨時可以提得起來,那孩子信任你、依靠你,你給他講的話他都會放心上。

  好,那今天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