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同學,大家好!讀聖賢書果然能夠契入境界,自自然然的如宗門古大德所說的「左右逢源,頭頭是道」,我們少分領略到《華嚴》的境界,而後六根接觸外境,無不是「大方廣」,無不是「佛華嚴」。就是回過頭來展開《感應篇》,這一篇文章字字句句都與「大方廣佛華嚴」相應,於是我們明白了,《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過去我們在講席當中,多次說明這個「一」,不是專一,是任一。我說「任一」是講佛法裡面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任何一法都包含全部,所謂「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們要問,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包不包括《感應篇》?大家想想。甚至於說包不包括基督教的《新、舊約》?包不包括伊斯蘭的《古蘭經》?統統包括,這是真的。豈不聞佛家常說:「悟了之後,哪一法不是佛法」!

  什麼叫佛法?「大方廣佛華嚴」叫佛法。如果不悟,這一部《華嚴經》在你面前也不是佛法。可見得是不是佛法,這個關鍵並不在它是不是佛經,而真正關鍵在你有沒有覺悟。為什麼?覺悟之後,才知道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是一個自體。《感應篇》豈是自體之外嗎?基督教、回教、猶太教,世間許許多多宗教,是在我們一身之外嗎?不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個自體,所以哪一法不是「大方廣佛華嚴」?凡夫沒有覺悟,不但凡夫不能入,二乘權教菩薩也不能入。什麼原因?妄想分別執著障礙了。換句話說,你妄想分別執著沒有離開,這叫世見,你見不到事實真相。所以一切諸佛如來、菩薩、祖師大德,教化一切眾生,沒有別的,放下執著而已。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清楚了,就明白了,這就叫佛法。

  迷的時候有輕重,造的業也就不等了。我們現在讀的這一段,這是大惡,「背逆大惡」,背是違背。違背什麼?違背自己的性德,不是違背別的,我們自己要覺悟。大惡一共有七小段,末後這一段:

  強不仁。狠戾自用。】

  我們仔細反省,每一條都觸犯了,只是每一個人所犯的輕重不等。『狠戾自用』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心狠手辣,對人對事對物,造極重的罪業,果報不好,死後必入三途。《彙編》有這麼幾句話,「夫強梁者,不得其死,固不必言。而死後三途之報,經何時而得免乎」,這一句話值得我們深深反省。

  所以世出世間的聖賢,我們在文字記載裡面讀到,他們為人處世顯得非常謙虛忍讓。世間聖人如孔子,《論語》裡面記載孔子的為人「溫良恭儉讓」,他待人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不但他老人家一生以言教,而且以身教,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這是聖人。能奉行聖人的教誨,社會會安定,天下太平,人民的生活真正可以達到安和樂利。

  這個理念跟現代西方人不相同,西方人提倡消費,鼓勵消費,為什麼?為的是圖利。大家在生活上如果不消費,不浪費,他怎麼能賺錢?人人都像孔老夫子,個個生活節儉,他的生意就不要做了。由此可知,鼓勵消費,講究消費,其目的是爭名奪利。有一個競爭的心,有一個侵奪的心,社會還能安定嗎?人生還有什麼幸福可言?這些道理,這些事實,我們要多想想。想通了,想明白了,你是跟聖賢走,還是跟現代人走?聖賢人的生活有真樂,有真幸福,決不是物質享受。這個裡面的樂趣,實在說現代的凡人想不到,沒有辦法體會。從前讀書人還能夠意識到,現代不讀聖賢書了,他怎麼會想到?

  『狠戾自用』,什麼叫「自用」?自以為是,這叫自用。別人自以為是,我們看得很清楚,他錯了。自己自以為是,不知道。自以為是尚且不可,何況再用心狠毒辣來對別人,這個怨仇就結得深了。跟人家結怨仇,往往在不知不覺當中,自己沒發覺,有意無意當中得罪人,給人難看,自己確實不知道。為什麼?這是毛病習氣,他養成習慣了,以為自己做的都是對的,都是正確的,而不知道對方的反應,這是愚痴到極處,可憐到極處。到最後變成什麼情況?沒有人跟你合作了,沒有人願意跟你共事了,這個還是善人。不善的人,他要報復你,那就更悽慘了。大概學佛的人還有一點善心,遇到這些惡事避開就算了,不跟你共事,你在這個機構裡面,我辭職不幹了,我怕你,我讓你。別人統統都辭光了,剩下你一個人,你去幹!我們要聽聖賢人的教誨,要天天反省。實在講,反省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感應篇》。為什麼印光大師這樣重視這本書?道理在此地。

  常常有人跟我講,大眾在一塊共修,受同修的氣,受同修的侮辱,跟我說忍受不了了,想離開這個道場。我勸他要忍辱,要忍耐。為什麼?這個道場希有難逢,那些給你氣受的,自以為是的這些人,這是你的魔障,你要不能夠克服,你就被他障礙住了,你這一生的得度機緣就被他斷掉了。他有罪,你也有過。所以我們要學菩薩,要修忍辱波羅蜜,把這一些「狠戾自用」的人看作菩薩,成就我的忍辱波羅蜜,這是佛教給我們的。

  我們用什麼態度對惡人,對這些「剛強不仁,狠戾自用」的人?我們用善良、厚道、溫柔,在這個裡面修忍辱波羅蜜,你能夠把這個學成功了,你這一生決定得道了,決定成就。不但你自己度了自己,你也度了對方,對方有過,不至於墮地獄。如果你退轉了,他決定墮地獄。你沒有退轉,精進,往生不退成佛了,他不會墮三途,自度度他。這是我們要學菩薩道,如何跟這些「剛強不仁,狠戾自用」的人相處。但是這一定要明理,一定要有很大的忍辱的耐性,才能做得到。

  尤其我們要警覺到,佛常常教誡的「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我們跟一切大眾,無論他作善作惡,我們相聚的時間都不長,都很短,何必在意!何必放在心上!人家行善,我們歡喜,恭敬讚歎。他作惡,我們學佛菩薩,對他恭敬,不加讚歎。這是《華嚴》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的。他如果有善根,看到我們這種的態度,他就會反省,「他對我恭敬,為什麼不讚歎」?想想自己有什麼缺點,他就能改過自新。縱然不能改過自新,我們也不跟他結怨仇,「給我氣,我就受了,算了吧」!自己的工作還是要認真努力去做,絕不因為他給我侮辱,他給我氣受,我的工作就懈怠了,我不再認真,退轉,灰心。善心做好事,為一切眾生做好事,為佛法做好事,還要受這麼多冤枉氣,常有!太多太多了。

  我自己在許許多多處所,把佛法介紹給大眾,歡喜讚歎的人,有!嫉妒瞋恨的人,也有!想種種方法障礙的人,也有!我們還要做。不能說他嫉妒,他侮辱,他陷害,他障礙,我就不做了,那我就錯了。我還是要做,做到死為止,活一天做一天。這是我們接受聖賢的教誨,我們自己要學夫子的五德,溫、良、恭、儉、讓,要學菩薩的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化解這一切怨結,過去今生種種怨結。

  註解末後一句說:「佛言狠戾如惡馬,言難調也」,這是佛經上的話。舉了個例子,「人而狠戾,一切執拗」,執著跟別人就是相反,就是不一樣,「自以為是,不肯服人,善友知識,誰來相親」,善友、知識遠離你了。「善言名理,誰來相告」,你聽不進去。所以「造惡招尤之原,莫此為甚」,你造惡業,你跟人家結怨仇,根源在此地。所以我們要懂得,要明瞭。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