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母教錄》:母德如厚土,其功莫大焉!-全1集

  母親節,感念母恩的節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給大家推薦清人鄭珍的一本著作:《母教錄》。

  

  鄭珍是晚清中國西南地區著名的學者、詩人,國學造詣深厚,道德學問出眾,被後人譽為「西南巨儒」。鄭珍的成材,與鄭母從小對他的精心培育密切相關。

  

  《母教錄》是鄭珍回憶母親生前訓誨子女懿言嘉行所做的記錄,此書刊刻問世後,深受時人好評,廣為流傳。《清史稿》據此書,將鄭母事蹟採入《列女傳》。品讀《母教錄》,一位有著中華傳統美德的賢良之母便漸漸躍然紙上。

  

  鄭母黎氏出生在書香世家,她的父親是地方上一位頗有聲望的私塾先生。黎氏在子女中排行第三,人稱三姑。黎三姑當年出生時,父親因為家境太過貧寒,而子女眾多,就命母親不給她餵奶,讓她自生自滅。

  

  過了三天,祖母不忍,讓母親給她餵奶,她才存活下來。黎三姑成人後,並未因此怨恨父親,而是體諒父輩生活的艱難,感嘆:「念父子天性,爾時寧棄不舉,不知有多少沒奈何!」

  

  後來黎三姑的父親曾患脾病兩年,在這兩年裡,她每天都要撿柴燒火給父親煨藥三次,細心周到的侍奉父親。

  

  黎三姑出嫁到鄭家後,對夫家老人也極為孝順,能得老人歡心,與夫家的兄弟姊妹相處也很和睦。從小到大,鄭珍看到叔叔嬸嬸都非常敬重母親,就問母親是什麼原因?

  

  黎三姑說:「我不善言不善笑,見叔等只肫肫款款(真誠懇切之意)與之接,誠誠實實與之言,一切閒是閒非總不理會,愛敬我或因此。」

  

  因生長於詩書世家,受家風的薰陶,更經艱苦生活的磨鍊,黎三姑養成了敬人愛物、慈柔寬厚的情操。

  

  她教導子女:「親友間,非有大故,當委曲完全,不可便破臉破相。試想生平與居處往來者,能有幾家?若因毫毛細事即斷絕一家,能夠得幾年斷絕?一物小事,令我與彼即算了一生,豈非不值?」

  

  黎三姑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有一次,黎三姑做了一大缽醬,放在屋外讓太陽曬。到了晚上,有位族人偷偷舀去一半。第二天清早,有不少人前來告訴黎三姑,說她曬的醬少了,肯定是被人偷去了。黎三姑心底有數,卻告訴大家:「醬是因為曬得太久,自然少了,不是被人偷的。」

  

  過了幾日,黎三姑路過偷醬的族人家,這位族人做賊心虛,想觀察她是否已知實情,就故意將偷的醬舀出一點來,說這是自己曬的,請她嘗嘗。黎三姑不動聲色嘗了嘗,然後說:「你做的醬味道比我做的好!」族人這才心底釋然。

  

  又有一次,黎三姑種了一架子瓜,瓜熟之後,卻被鄰居偷偷摘去。後來黎三姑路過鄰居家,看見她家灶台上還剩有一個被偷去的瓜。當時鄰居並沒有種過這種品種的瓜,她發現被黎三姑看見後,神態極其忸怩。

  

  黎三姑就說:「妳買的這個瓜比我種的大,成色也很好,可以送給我做種明年種。」鄰居樂得順水推舟,把瓜拿給黎三姑。黎三姑又從家裡舀來一些米送給她,做為贈瓜的報償,仍然像往常一樣同鄰居妳來我往,沒有芥蒂。

  

  後來黎三姑就以這些事教育子女:為人處世,要能「吃得虧」,才能「住一堆」。

  

  黎三姑友愛鄉鄰,樂於助人,在《母教錄》中多有記載。鄭家鄰居有一何姓老人,是個貧苦的佃農,沒有子女,住在牛圈邊。有一次,老人生了重病,「病體發黃,聲如牛吼,人無敢視者」,唯獨黎三姑不嫌棄他,與何妻一起照顧他,餵他飲食,老人命終後,還幫忙安葬了他。

  

  除此外,每有討飯的到鄭珍家,黎三姑總要給予,不讓討飯人空手而去。

  

  黎三姑的種種高尚品行,對鄭珍的成長產生了深刻影響。鄭珍從母親那裡學到了勤勞善良、同情貧苦人民的品德,這在他以後所著的詩文中都有所體現。

  

  黎三姑對子女的教育首重人品,告誡兒孫「壞事總不可做過一次」,因為「若做了一次,便覺得如此也不妨,往後越做得有味,直以為是好事了,已是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為善容易回頭,為惡能回頭者十未見其一也」。

  

  黎三姑對兒輩的要求,不像世俗那樣「中功名、做高官、博厚祿」,而是做一個誠懇樸實的人。她提出判斷人的標準:樸氣。她說:「我觀人,舉動說話都帶幾分樸氣,大半不失為好人,反此即不免薄相。」

  

  除了言傳身教,黎三姑還極為重視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鄭家原來居住的這一帶,當地社會風氣惡劣,賭博、酗酒、鬥毆、鬧事成風。黎三姑擔心這股不良風氣會影響小孩,禍害子孫,便說服丈夫,毅然決然把全家搬到百里外的鄭珍外公家附近租房居住。

  

  當時鄭珍十四歲,外公家鄉山清水秀、民風淳厚、文士薈萃、耕讀成風,在這樣的環境裡,鄭珍得以「親師友,習禮儀」。

  

  鄭家當時很貧困,但黎三姑總是竭力支持鄭珍學習。有一次,一位書販子來鄉裡賣書。其中有禮書數種,鄭珍急欲購讀,但錢不夠,無奈之下準備放棄。黎三姑知曉後,就變賣了自己出嫁時的耳環給鄭珍購書。後來,黎三姑看見鄭珍購買的書上畫著許多禮器圖,就笑著說:「沒想到我一隻小小的耳環,竟然換得這麼多禮器!」

  

  在父母與師友們的教育鼓勵下,鄭珍發憤讀書,後來相繼考取秀才和舉人,成為品學兼優的讀書人。

  

  鄭珍成家立業後,黎三姑對後輩兒孫隨緣教化,她的許多教子之道,今天看來仍有借鑑意義。

  

  譬如有一次,黎三姑見年幼的孫子在讀書時不能背誦,就悄悄告訴孫子,只要他快快把學的背下來,就拿東西給他吃,或者帶他去某處做某事。鄭珍不解,就問:「他已這樣心不專,母親這樣做,豈非讓他更不專心嗎?」黎三姑就告訴他:「此教子古法,汝讀書終不到。」

  

  後來鄭珍讀《大戴禮記.保傅篇》,見書上說,教導年幼子弟,可「擇其所嗜,必先受業,乃得嘗之;擇其所樂,必先有習,乃得為之」。也就是說,通過孩子喜歡的美味引誘他,讓他先學習,再讓他去嘗;通過孩子所樂之事引誘他,讓他先學習,再讓他去做。

  

  古人解釋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恐其懈墮,故以所味好誘之」。這是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所採取的一種靈活善巧的教育手段。鄭珍這才明白,原來母親的做法是有古法傳承的。

  

  還有一次,鄭珍給孩子講解蘇東坡詩句「不緣耕樵得,飽食殊少味」的含義,鄭珍說了半天,但孩子一直不能領會。黎三姑就告訴鄭珍:「與小兒言,當就他所知處告之,太寬則不得頭腦,亦且厭聽。」

  

  黎三姑進一步解釋說:「此道理如我種四季豆時,爾從旁種幾窠,今日爾看去,已說比我種的好,後來結子,亦必覺得分外有味。又如今晨剝蠶豆,爾自剝一盤蒸食,吃得淨盡,更不別顧他物。可見凡事一經手作,便是有味。若都沒用過心力,任說出血來,爾只看是白水。」

  

  黎三姑教子都從生活實踐中來。她一生勤勞儉樸,常給子女講述長輩的勤儉事蹟,教育他們:「人家無論有無,皆當勤苦節儉。」「皇天不沒苦心人。凡事只苦得,總不落空。」「話不可說盡,福不可受盡。」

  

  黎三姑出嫁時陪嫁的一籠布帳子,在用了四十年後,雖也破舊,但仍在使用,並說給她綾羅也不換,其節儉惜福由此可見一斑。

  

  黎三姑勤苦終生,以勞作為榮,到了晚年,兒輩勸她不必如此辛苦,與媳婦們玩玩牌、下下棋,被她婉言謝絕,並說:「我每天雖然辛勞,但漸漸看到菜園豐茂、六畜興旺,簡直樂在其中!如果閒下來沉溺於棋牌,小兒輩必從旁觀弄,久之,必用心於此。非為樂,乃憂端也!」

  

  

  在《母教錄》中,記錄了黎三姑的許多人生感悟。例如,黎三姑認為:一家人居住的房子只宜狹小,因為房間雖然少,但「安置得宜,使家人不遠不離,便常有親密氣象」,如果住宅寬闊,房間又多又大,則「父兄難於呼應往來,子弟易於藏懶作奸,七離八落,非長久之道」。

  

  又如,通過對人性的觀察,黎三姑感嘆:「家人有一慈良者,雞犬之類必常親近之。悍暴,則呼之反去矣。性不馴善,畜生猶惡,而況人乎?」

  

  《母教錄》記錄了黎三姑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些生動而又「接地氣」的記錄,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在中華傳統文化的浸潤下,一位普通中國母親的人格魅力。

  

  在傳統中國,有著無數像黎三姑一樣的母親,她們在歷史長河中,用默默無聞的養育和無私奉獻,綿延著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賡續著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

  

  母德如厚土,其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