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和諧家國,從我心做起-全1集

  今天是公曆二〇二〇年十月一日,農曆庚子年八月十五,國慶、中秋恰逢一天,真是稀有難逢的好日子。

  

  俗話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花好月圓,丹桂飄香,在普天同慶的日子裡,為幸福安康、政通人和的家國前程而祈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炎黃子孫共同的心願。

  

  家和萬事興,國和天下平,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尚「和為貴」。在傳統中國,一個家庭往往是合族共居、世代同堂,少則數十人,多則成百上千人,是個名符其實的「小社會」。所以治家如治國,家國不二。而治理家國天下,無異演奏交響樂曲,只有人人敦倫盡分、各盡其責,如此上下相合、同聲共氣,才能奏出和諧動聽的華美樂章。

  

  前人經過實踐與摸索,把治家經驗整理成家規、家訓,以留傳子孫、啟迪世人。譬如南宋袁采,自小受儒家之道影響,為人才德並佳,時人讚稱「德足而行成,學博而文富」。成家立業後,袁采以儒家之道治家理政,以廉明剛直著稱於世,而且很重視教化一方。

  

  在任樂清縣令時,袁采感慨當年孔子嫡孫子思在百姓中宣傳中庸之道的做法,於是撰寫《袁氏世範》(即《袁氏家訓》)一書,用來踐行倫理教育,美化風俗習慣。

  

  在《袁氏世範·睦親》篇中,袁采從人的不同性情入手,深入剖析造成家庭失和的原因。他指出:「蓋人之性,或寬緩,或褊急,或剛暴,或柔懦,或喜閑靜,或喜紛拏,或所見者小,或所見者大,所稟自是不同。」

  

  在袁采看來,一家人性格各異,稟性不一,做父親的想要孩子的性情合於自己的要求,但孩子未必能合其心;做哥哥的想要弟弟的性情合於自己的期望,但弟弟未必能滿其意。

  

  所以袁采說:「其性不可得而合,則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也就是說,一家人彼此性情不合,那麼彼此的言行也就難以適合對方要求,這就是父子兄弟(包括母子姐妹)不和的總根源。

  

  袁采認為,同是一家人,對待同一樁事情,每個人的態度也不一樣,「一以為是,一以為非;一以為當先,一以為宜後;一以為當急,一以為宜緩」。人性是這樣難以整齊劃一,如果都要求對方與自己完全一樣,就會引起爭論,爭論一時難以取勝,就會再三不斷發生爭論,不和睦的情況就會由此發生,有的甚至引起終身失歡。

  

  所以,一家人要和睦共處,唯有「為人父兄者,通情於子弟,而不責子弟同於己。為人子弟者,仰承於父兄,而不望父兄惟己之聽。則處事之際,必相和協,無乖爭之患」。

  

  也就是說,家人之間,沒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而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處理雙方的關係,待人如己,這樣的家庭沒有不睦之理。

  

  袁采的剖析,即便在今天,也有其現實意義。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對年輕夫妻,有一次妻子因為娘家有事要回去幾天,特意叮囑丈夫:冰箱裡的菜記得吃,家裡的垃圾記得倒,這樣免得自己回來還要收拾打掃。

  

  然而等妻子從娘家回來,發現垃圾桶的垃圾都已滿出來,撒了一地,冰箱裡的菜也早已變質。

  

  妻子氣不打一處來,同丈夫鬧了起來。妻子覺得每天為家務操勞,而丈夫不懂得心疼她,這麼一點小事都不願做。而丈夫覺得妻子不能體諒自己,根本不知道他常常在外忙得昏天黑地,弄得精疲力竭,哪裡顧得了家裡。

  

  兩個人都覺得自己委屈,絲毫不願意退讓,鬧得愈來愈厲害,最後差點因此鬧離婚。

  

  故事裡類似的場景,其實在現代人的家庭中常常上演。家人之間的矛盾,常從各執己見而起,要化解彼此的對立,唯有如袁采所言,通情於對方,而不責求同己。

  

  對於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的矛盾,袁采不主張強忍於心,因為一忍再忍,只會怨氣愈積愈深,「積之既多,其發也,如洪流之決,不可遏矣,不若隨而解之」。袁采主張當事人應在當下轉變心念化解情緒,理性看待矛盾產生的原因與後果,絕不讓怨氣積蓄在心,這才是「善忍」之道。

  

  同時袁采認為,家人之間由於一些細微的矛盾,最後愈鬧愈大不可調解,往往是因為「失歡之後,各自負氣,不肯先下氣爾」,也就是雙方彼此負氣,互不理睬,沒有一方願意先低下姿態與對方搭話,陷入冷戰,結果關係愈弄愈僵,難以收拾。

  

  「有一人能先下氣與之話言,彼此酬復,遂如平時矣」,如果其中一方能低下姿態,主動與對方拉拉話,對方必然不會繼續僵持不理,如此一來二往,氣氛慢慢緩和,就會恢復到正常的狀態,而不至於讓親密關係破裂。

  

  袁采對於人性有著非常細膩深刻的觀察,他認為自古以來,在人倫關係中,賢與惡是互相錯雜在一起的。要麼父子不能都是賢德,要麼兄弟不能個個美善;做丈夫的要麼遊手好閒,做妻子的要麼強悍暴躁……很少有哪個家庭不犯這些毛病的,即使是聖賢,也不可避免的碰到這種情況。

  

  袁采認為:身上患了瘡痍和疣贅,雖然十分討厭,但不能立即把它除去,「惟當寬懷處之」,只有放寬心胸對待這些事,「能知此理,則胸中泰然矣」。所以古人認為父子、兄弟、夫婦間的是非,別人是很難說得清的,清官難斷家務事,正是這個原因。

  

  閱讀《袁氏世範》,感覺彷彿是一個對人生世相了然於胸的長者,把他寶貴的治家經驗娓娓道來,順乎天理,近乎人情。而袁采當年寫成此書,不僅僅留給自己的子孫看,更是要「厚人倫而美習俗」,所以他將此書取名為《訓俗》。

  

  後來袁采請他的同窗好友劉鎮為此書作序。劉鎮認為,這部家訓不僅可以施之於袁采當時任職的樂清一縣,而且可以「遠諸四海」;不僅可以行之一時,而且可以「垂諸後世」、「兼善天下」,成為「世之範模」,於是建議將此書改為「世範」,《袁氏世範》由此而得名。《袁氏世範》對後世有很大影響,並被《四庫全書》收錄,譽為「《顏氏家訓》之亞」。

  

  《禮記》云:「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大學》云:「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和睦之家,必多富足;仁義之國,必然強盛。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從我心開始,做好「和」字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