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先師孔子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想要和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先師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期周朝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開創了私學之風,相傳有弟子三千人,賢弟子七十二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從小過著清貧的生活,從事過很多行業,學會了很多技能,而且禮、樂、射、御、書、數無一不精。孔子年少時就立定了做學問的志向,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都稱讚他「博學」。

  孔子在三十歲左右就開始授徒講學,無論貧富貴賤,只要有心向學之人,都收為弟子,有教無類。教學方法更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可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如顏路(顏回的父親)、曾點(曾參的父親)、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回等,都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國大夫孟僖子的兩個兒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也來學禮,可見孔子的辦學已聞名遐邇。

  孔子胸懷天下,對治理國家的諸多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三十五歲時魯國大亂,孔子到齊國,受到齊王的賞識,但是未得到重用;五十一歲時,孔子就任魯國的中都宰(主管中等都城的行政長官),治理中都一年,政績卓著,四方效法;五十二歲時,晉升為大司寇,令魯國大治,連當時強大的齊國也對夫子的才能感到恐懼。後來因魯國國君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於是孔子離開魯國,帶領眾弟子周遊列國,這年孔子五十五歲。

  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得到各國國君的敬重,但始終未得到實質性的重用。六十九歲回到魯國,繼續從事教育及整理文獻的工作。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易》、《禮》、《樂》、《春秋》。尤其將魯史加以刪訂成《春秋》,使其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

  《春秋》用筆嚴謹,褒則稱字、貶則稱名,其引文用筆,常用一字寓意褒貶。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四八一年),因瑞獸麒麟生不逢時,又被人誤傷,孔子得知後悲痛交加,從此擱筆,不久後便過世,時年七十三歲。不少弟子守孝三年,子貢則守孝六年,並且搬遷到孔子墓附近來住的魯國人有上百家之多,於是這個地方從此稱為「孔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夫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編成《論語》二十篇,該書至今被奉為儒家經典四書之一。

  夫子說自己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表達出對古聖先賢的敬慎、尊重、深信、愛好的態度。夫子的弟子們認為老師具備「溫、良、恭、儉、讓」五種美德。他不僅以言教,更以身教,所以凡是受過他教化薰陶的人,無一不佩服他的偉大。

  顏回曾讚歎老師說:「對於夫子的學問與道德,我抬頭仰望,愈望愈高,高不可窮頂;我努力鑽研,愈鑽愈堅,深不可測。看著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後面,難以捉摸。夫子善於一步一步引導我往前學習,用各種典籍來豐富我的見識,又用各種禮節來約束我的言行,使我充滿喜悅,想停也停不下來。我竭盡才力學習,但是夫子的學問與道德如同峻絕的高山立在我的面前,雖然我很想攀登它,但卻始終無法到達!」

  孔子教學的核心是「仁」,「仁者愛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強調人必須有仁愛之心。孔子認為人生最高的境界是「聖」,而仁是通向聖的台階,其他德目,如孝、悌、忠、恕、禮、義、謹、信等,都是用來成就仁的,勉勵人們以成就聖賢君子的德行為人生目標。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

  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在中國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主張無分貴賤、不分國界,只要有心向學,都可以入學受教,開創了教育普及的先河。孔子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禮治即嚴格遵守倫常制度、尊卑、長幼有序。儒家學說在中國是影響力最大的學派,對中國、東南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次再會。

  

  部分內容整理自《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