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中元祭祖 孝慈為根-全1集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想要和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中元祭祖,孝慈為根》。

  

  孝是中華文化根,敬是中華文化本,千萬年來中華文化依此二字生生不息,源遠流長,海納百川,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先之,唯此先於諸法,此乃自性使然。

  中元祭祖就是圓滿孝敬之道的體現,這一原係民間的祭祀節日,逐漸演變成集合傳統民俗、道教中元節、佛教盂蘭盆節,三為一體、三教一源的齋懺、祭祖、超薦儀式,通稱中元節。

  

  漢民族傳統的中元祭祖。

  《禮記·祭統》曰:「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古人把祭祀作為諸禮俗中的首重。《禮記·祭法》記錄:「夏后氏禘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指出早在夏朝對祖先的祭祀已經存在,古有四時祭祖:春礿、夏禘、秋嘗、冬烝,過時不祭,則失為人子之道也。

  七月十五祭祖有其特殊的時節含義,七月原是小秋,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請祖先品嘗新米,以示孝心。《弟子規》中,「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不僅是侍奉雙親於生前,身後更是持孝道不變,時時處處先祖宗、先父母,後子孫,知恩、報恩。

  

  道教中元節的演變過程。

  中元節淵源於道教三官和三元日,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稱三官。世俗有說,天官為唐堯,地官為虞舜,水官為大禹。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辰日即為三元日,故以農曆的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北魏時期,將三官和三元相結合,出現三元節。大約隋唐後,才出現單獨於中元日舉行大獻儀式的中元節。唐代三元節,由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殺漁獵。明代以來,每逢三元節,人們都要到廟宇祭拜三官,懺悔罪過,祈福免災。時信仰三官的人都要禁葷食素,稱為三官素。《道藏》記載:「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脫。」依《三元品戒經》三元謝罪之法,中元節就成為懺悔、謝罪自身,拔度九祖,惡對罪根,拔億萬祖先長夜之魂的道教重要節日。

  

  佛教盂蘭盆會傳入中國,發展於中國,融入中國。

  盂蘭盆會源於《佛說盂蘭盆經》,盂蘭二字翻譯為解倒懸,是極苦的意思。這是一種比喻,是人死後墮落於三惡道中,如餓鬼道中的眾生,似被倒懸著一樣,極為痛苦。用盆器盛著各種百味美食,恭敬奉獻佛僧,承仗三寶不可思議福田之力,以解救先亡倒懸之痛苦。我國最早行盂蘭盆會,傳說是在梁武帝時代,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載:「大同四年,帝幸同泰寺設盂蘭盆齋」。《釋氏六帖》也記載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施諸寺。自此以後,蔚成風氣,歷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三教一源的中元節

  民間七月祭祖習俗,與道教中元節、佛教盂蘭盆會,皆以孝敬為根基,以供養、懺罪、普度為主題內容。三教一源,祖德流芳,中元普度,如今的中元節已成為儒釋道三為一體的華夏民族傳統節日。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八日,在中國文化部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中,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被列入民俗項目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元祭祖之供齋法,重在心齋。

  自古以來,無論是傳統民俗、道教中元節、佛教盂蘭盆會,都離不開供齋,獻供儀式是祭祖的重要環節和內容。儒釋道三教的教學都注重實行,《顏氏家訓》就提出「學貴能行」。因此獻供儀式就如同後世子孫遵守佛訓、祖訓、家訓,然後拿出學習成果供養佛陀和先祖。供桌所擺放的物品只是一種象徵,若無潔身自好的品德,心得開明的見地,供齋就形同虛設,就違背了三教均注重實行、實修的教學理念。這就是中元祭祖供齋的重點,實際在於洗除心垢的心齋。

  

  中元祭祖就是守住孝、慈。

  道家供祀虞氏帝舜,舜於儒家有特別意義,孟子繼孔子之後,於儒學的巨大貢獻之一就是推崇舜的孝道。舜生活在父頑、母嚚、象傲的環境,然而卻以其真摯的慈孝,使欲殺不可得,即求常在側,其美名亙古流芳。可見地官的品德即是孝、慈,孝感天地,慈無不勝,孝是一切善法的根,慈能化一切劫難。唐代三元節,皇帝下敕,天下諸州禁屠三日,也是慈的表現。所以,孝、慈是懺悔改過自身的根本。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次再會。

  

  文稿整理自《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