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如是父母,如是教子-全1集

  在傳統中國社會中,父親不僅是家庭的頂梁柱,也是子女的楷模。古人說:「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為人父母,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教育好子女,而教育要有法度,要有規矩,要做出好榜樣給子女看;否則,「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對子女愛而不教,教而不得法,只會害了子女。

  

  在歷史上,有不少典型的家教案例,可以讓現代人從正反兩面來汲取教訓。譬如清朝時期的「宰相父子」張英、張廷玉,就是一對善教善學的父子。

  

  說起張英,大家都熟悉「六尺巷」的故事。當時張英是朝廷大臣,他在安徽桐城老家的府第與吳家為鄰,吳家建房時佔了張家空地,家人不服,趕緊寫信給張英,請他撐腰擺平此事。張英的回信只寫了四句詩:「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信後,於是主動將宅基讓地三尺。吳家深受感動,也將宅基退讓三尺,張吳兩家府第之間就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子。「六尺巷」的典故由此也成為體現中國人謙讓美德的歷史佳話。

  

  張英退休後,寫了一本名為《聰訓齋語》的家訓留給子孫。張英在書中談到,他曾經管理過刑部的事務,「見天下大訟大獄,多從極小事起」,他說監獄中的官司大案,許多都是由細小的爭端開始產生的。張英對當時世人鼓吹「讓人則人欺之」,甚至有些父母長輩教子弟「無多讓」的做法很不以為然,痛斥這樣的言行是「極為亂道」!

  

  張英總結自己的人生經驗,以身說法勸誡子孫:「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氣則不致於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致於吃大虧,此生平得力之處。」「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爭也,我一人據之,則怨萃於我矣;我失便宜,則眾怨消矣。故終身失便宜,乃終身得便宜也。」

  

  張英以身作則教導子孫行忍讓之道,在他的薰陶下,家人也學會了處處謙讓他人。他的兒子張廷玉,後來也是清朝一代名臣。如同當年父親有「六尺巷」的佳話一樣,張廷玉也有一個「代子讓探花」的佳話。

  

  說的是有一年殿試,雍正皇帝親自主考,看到一位叫張若靄(ǎi)的考生文章寫得非常好,於是就批他為一甲探花。後來雍正皇帝知道張若靄正是大臣張廷玉的兒子,就很高興的提前告訴張廷玉他兒子中榜的消息。結果張廷玉聽後,趕緊請求皇上不要批他兒子當探花,讓他退到二甲就好。

  

  雍正皇帝不解,問他為何,張廷玉就解釋說:「假如若靄一考就中探花,他可能會驕傲;如果只中二甲,他會覺得自己還有不足,還要更加努力。臣是朝廷官員,兒子一下子中了探花,這樣好像皇上的恩寵都落在了我們家。懇請皇上把這個機會讓給天下的讀書人,這樣更得人心,也不會有人因此說閒話,說皇上偏袒了他的大臣。」

  

  雍正皇帝覺得他言之有理,就把張若靄降為二甲第一名。張若靄也不簡單,他知道是父親的主意後,很感謝父親的用心,更加的砥礪自己,努力在道德學問上下功夫,後來也成為了國家棟梁。

  

  張廷玉教子,重在培植子弟的德行。有一年北京發生地震,家中子弟都很惶恐,不知何處可以安身,張廷玉趁機教導子弟:「若果終身不曾行一惡事,不曾存一惡念,可以對衾影即可以對神明,斷無有上天譴罰而加以奇殃者!」並叮囑子弟:「方寸之間,我可自主,此為避災免禍之道,最易為力。」方寸是指人的心地,在張廷玉看來,人的吉凶禍福與人的心念息息相關,要想消災避禍,還得從存心上下功夫。

  

  張氏家族從張英開始,子孫世代相繼為官者數十百人,十二人位居翰林,成為清代非常罕見的名門旺族。張廷玉後來也像父親一樣,寫了一本名為《澄懷園語》的家訓,將自己數十年日積月累的人生心得編入書中,傳給子孫。

  

  張廷玉在書中舉例:宋朝宰相韓琦,昔日老家田產被近鄰侵佔,他也是勸家人退讓不爭,後來韓家子孫昌榮發達者不可勝數,這都是韓家「以其寬大之德致然也」。張廷玉指出,先父一生都在教子孫遜讓,正是在效法古人,現在看來,「從前讓人無纖毫污損」,如今張家子孫榮顯,得到世人的敬重,「孰非積德累仁之報哉」,這都是世代積累德行所得到的福報啊!

  

  通過張氏家族的事例,足以證明為人父母者,具備長遠的眼光是何等重要。而人要眼光長遠,還得學習古人的智慧。張氏教子之道,不是憑一己之見,更不是用世俗流行的觀念來教導孩子,張氏家教所遵循的法度,是古來經得起時間證明、經得起實踐檢驗的聖賢教誨。《三字經》云:「人遺子,金滿籯;我教子,惟一經。」古聖先賢留在經典上的教誨是後人最好的行為指南,張氏代代飽讀聖賢書,深諳聖賢之道,並能學以致用,身體力行,效果自然卓著。

  

  在歷史上也有不少家教的反面案例。譬如《漢書》記載,西漢時有個叫陳萬年的人,從基層低級官吏一直做到御史大夫,成為朝中公卿大臣。他的做人為官之道就是善於逢迎巴結權貴。一次陳萬年病倒了,擔心自己會一病不起,就把兒子陳咸叫到床前,要把自己做人的訣竅教給兒子。

  

  陳萬年滔滔不絕說到半夜,沒想到兒子聽得打瞌睡,頭一下碰到屏風上。陳萬年大怒,起來要打兒子,責問他為什麼不聽老父的教誨?陳咸趕緊答道:「具曉所言,大要教咸諂也!」說您講的那套都聽明白了,主要是教我學會諂媚而已!

  

  陳萬年聽了啞口無言,他這套隨波逐流的處世哲學,連兒子都不以為然。但是由於長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原本為人耿直的陳咸後來也學會了奉承賄賂朝中要員,雖然也一時官運亨通,但後來還是因瑣事得罪權貴,因此屢遭坐罪免官,最終憂鬱而死。

  

  還有北齊時候,王公貴族多是鮮卑族人,因而鮮卑人的生活方式在社會上很時髦,會說鮮卑話、會彈奏鮮卑人喜歡的琵琶的人非常吃香。當時有一位漢族士大夫,在與名士顏之推交談時,很得意的炫耀他的教子之道,他說:「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這位士大夫將學會能討好鮮卑貴族的技藝做為教子的要事看待。對此急功近利、目光短淺的教子「高論」,顏之推真是哭笑不得,他後來在《顏氏家訓》中言及此事,並告誡兒孫:「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為人父母,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成龍成鳳的根基首在學會做人。明代名臣高攀龍在《高子遺書》中告誡子孫:「吾人立身天地間,只思量做得一個人,是第一義,餘事都沒有要緊。」「做好人,眼前覺得不便宜,總算來是大便宜。做不好人,眼前覺得便宜,總算來是大不便宜。」

  

  古人的傳家之道,都是從實踐中得來的真知灼見,值得細思之、細揣之。決定家教得失的,終究是父母的智慧;影響家道長遠的,畢竟是父母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