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挫折,孩子的人生可能「零」作為-第37集

  《孟子》中有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勞作之中被任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任用,管仲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裡贖買回來並受到任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這個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使他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使他受盡貧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用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古往今來,成功和失敗都不是偶然的,人的一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痛苦和挫折,最後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而今有些父母卻不懂得,以為精心呵護自己的孩子,把孩子捧在手心,給孩子準備好生活中所需的一切,幫孩子解決成長路上遇到的所有難題,甚至連孩子將來的人生道路都事先鋪就,就是對他們好,殊不知最後可能會害了他。

  人都是在嘗試和探索中慢慢長大的,吮吸母汁是嘗試,所以才有了生命的力量;牙牙學語是一種嘗試,所以才有了語言;蹣跚學步是一種嘗試,所以才有了丈量世界的勇氣。所有的一切都是嘗試,最終一次的成功,是因為之前經歷了一千次失敗的嘗試得來的。

  印度前總理甘地的夫人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做為領袖,她對印度有著傑出的貢獻;做為媽媽,她是孩子心中最好的導師。

  甘地夫人認為,生活中有幸福,也有坎坷。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孩子健全的個性,使他們能夠從容不迫的適應生活中的各種變化。做為母親,她必須幫助孩子平靜的接受挫折,發展自我克制的能力。

  甘地夫人的兒子拉吉夫十二歲時,因病要做手術。面對緊張、恐懼的拉吉夫,醫生打算說一些「手術並不痛苦,也不用害怕」等善意的謊言安慰他。但甘地夫人卻認為,孩子已經懂事,這樣的欺騙反而對孩子不好,於是她阻止了醫生。隨後她來到孩子床前,平靜的告訴他:「手術後有幾天會相當痛苦,這種痛苦是誰也不能代替的,哭泣或喊叫都不能減輕痛苦,可能還會引起頭痛,所以你必須勇敢的承受它。」果真,手術後,拉吉夫沒有哭,也沒有叫苦,他勇敢的忍受了這一切。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體驗,也會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種挫折。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也不是父母精心的呵護就能夠避免的。相反,孩子適當受一些挫折,他的承受能力會提高,處理事情的經驗也會增加,以後孩子再遇到同樣的問題,解決起來就會更快、更穩妥。因此,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看似是在打壓孩子,其實就像在輕輕壓迫一個彈簧一樣,會讓孩子彈得更高。

  適當的挫折是幫助孩子成長的有益因素。若父母過於保護孩子,將挫折與孩子隔離開,那麼孩子就會永遠是一棵嬌嫩的小草,將來失去父母的庇佑,他將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所以,父母要清楚的認識到:沒有挫折的童年,換來的可能是孩子渺茫無望的未來。

  然而面對困難需要的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更不是上天給的,是通過後天的一次次磨難換取來的。

  父母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孩子少經歷磨難,有一點辦法也不會讓孩子受苦,總想給孩子建造一個溫室,讓孩子一生風不吹、雨不淋、太陽不曬的。這樣做非但保護不了孩子,反而會讓孩子失去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那就是——體驗。

  要想讓孩子成才,首先要讓孩子成人;要讓孩子成人,一定要給孩子嘗試的權利。從小讓孩子有意識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害怕孩子會摔倒,也只有摔倒了才會爬起來;不要害怕孩子會把東西弄壞,也只有弄壞了,才會學會一種做事的方式。同時,孩子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也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