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笠翁對韻-第33集

  同學:向老師行鞠躬禮,老師好。

  老師:同學午安,請坐。

  同學:謝謝老師。

  老師:好,我現在開始來說,一個一個說,我為什麼這樣子幫你取字號。有沒有人說,老師我先來表述,譬如說我這邊寫第一個明言,妳要不要表述妳本來取什麼字號?好,妳說說看。

  同學:尊敬的老師好,諸位同學大家好。明言的字號通過老師啟發,除了第一個以外,第二個也是因為老師啟發,所以我起了第二個。第一個就是「德顯」,道德的德,顯出、浮出水面那個顯示的顯。一開始明言就是把自己的名字做了一番釋義,「明」在《說文》當中是解釋為「照也」,就是照亮的照,「從月從囧」,意思就是窗戶,從窗戶射入的一線光芒。引申義在字典上有亮、清楚、睿智,還有明德,想到就是《大學》裡面講的明明德。「明德」在這邊解釋,師父上人曾經在講經的時候有闡述過,這裡的明德就是自性本具之性德。這是「明」的釋義。「言」在《說文》裡面,是講到「直言曰言,論難曰語」,所以言在這邊就是說無人提問自己開口說話。明言二字放在一起,學生就把它釋義為講清楚、明瞭、睿智的話,開啟自性本來之明德以後,自自然然從自性中所顯露的話語。所以第一個字號就取了「德顯」二字,就是本性的德性顯出來了。

  在詞義上就是,德就是名詞,它是一個入聲,所以是仄聲。明亮的明,如果是想到明明德的明德,它就是個名詞。老師旁邊有補充,更多可能就是用於形容詞和動詞。這樣它們的詞性是對的。明是平聲,所以這個德和明就是有押韻,仄聲跟平聲。顯跟言,顯是動詞,言在這裡也可以是動詞,顯是仄聲,言是平聲,所以也是對韻。

  取這個字號也是算學生對自己的一個期許,就是自己對自己學道,而後開啟自性本具德行的期許。老師在上週的時候有給一個提示,老師有說到「默」這個字,學生就有想到默就是,因為言多必失;老師也提到《論語》上的一句話,學生就用了「子默」二字做第二個選擇。「子」是《詩經》中對男子和女子的美稱;「默」是一個入聲字,所以它是仄聲,默是學生用來對明言二字,所以就不是一字對一字了,是一字對兩個字,明言在此做動詞,默是沉默的默,也是一個動詞。這個字號的感受就是,與本來的明言這個明是一種對比,一個是要講出來,一個是沉默。學生想到言多必失,佛經上也教導我們要善護口業,生活中待人處事也要學會沉默,無須事事都講那麼明白,無須事事都明言,所以子默這兩個字,可謂是學生對自己為人處世的一個警示。匯報到此。

  老師:謝謝妳分享。

  同學:謝謝老師。

  老師:這樣子,我想因為要節省時間,你們對《說文解字》的那一些就暫時不提,直接切入你的意思為什麼叫這樣,這樣大家節省時間。因為她第一位,老師打岔學生說話也不禮貌,所以我就讓她說。我剛剛也沒有規範,不能怪她,不能怪她。因為你們的基本上我都看完了。

  我第一眼看著這個字的時候,她不要找出各種典故來立,動詞、名詞這樣講。我們明言,我們就把那個言當動詞「明白的說」,我們會很直接的就會這樣的意思。明有什麼意思,言是什麼意思,那是我們經過費了一番學問功夫之後才出現的。所以我們在first impression,我們講給人家的第一印象,這個明言就是明白的說。所以如果說站在,因為我考慮到她的字號的時候有兩個角度,因為她跟心安,還有乾媽、乾兒子的關係,我說要不要給她取一個有一個同樣個字號,讓她馬上可以看出這樣樣子的;一個就分別取。假設我用她順著來明白的說這樣的概念,我希望她就是「默識」,那個認識的識要念成ㄓˋ。孔子說過一句話,在《論語》裡頭,「默而識之」,我沉默的把它記下來,跟你明白的說正好是兩個行為,明白的說是你清楚的告訴我。我做一個人,或者說我做一個學習者,我是非常沉默的記下來,這是一個修為。明白的說,我不要說誑語,有時候節制不住,又滔滔不絕。然後我的默,「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學了不會滿足,我學無止境,我就一直在學;「誨人不倦」,教誨人家不會厭倦,孔子說這三件事情何有於我哉?對我孔丘而言沒有什麼困難。所以我就想到說,我的第一印象在取她名字的時候,就非常簡單,明用來修飾那個言,言把它當動詞;默用來修飾那個識,就是識把它當動詞,明言對默識,這是第一個要給她的。

  想到她跟心安的關係,我就想《論語》還有一句話,叫做「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法語之言就是法國那個法,法律那個法,你不能念法,要念ㄈㄚˋ語之言,四聲。什麼叫做法語之言?非常嚴正告訴你的話。我用嚴正告訴你的就是明言,就不會隱藏。我嚴正告訴你的話你能夠不聽從嗎?我都告訴你說,道理是這樣,你是這樣,錯了。你能不聽?聽都聽,有人不會改。所以《論語》告訴你,「改之為貴」。老師告訴你這樣,然後你那樣,你能夠改,改過向善,這是最珍貴的,所以改之為貴。相對的一個言叫做「巽與之言」,八卦裡頭那個巽,選舉那個選,八卦裡那個巽,與就是我給與那個與,我與你那個與。巽與之言是委婉的勸導。一種是明白的告就,這正道之言;一個是委婉的勸導,為你留面子,也許你比較害羞,老師教學生,各個看個性這樣。所以我委婉的告訴你,你能夠不高興嗎?因為你替我留面子了,「能無說乎」,《論語》裡頭能無說乎,我能不高興嗎?人家給我留面子。但是「繹之為貴」,繹就是翻譯那個譯去掉言字邊,是糸字邊,糸字邊那個繹,連接那個繹。我們翻譯的譯言字邊去掉,然後加上糸字邊,以前這個繹就是抽繹的繹,絲這樣抽出來。說人家委婉的告訴你,我能夠不高興嗎?他給我留了面子,讓我有餘地。但是,你只是高興他替你留餘地是不達到效果的,我要繹之為貴,我要好好想,繹就是尋思,繹就是思考,我最好想一下,人家這裡頭是不是在迂迴的告訴我,有一點告訴我說怎麼樣才是對的,你要能夠去思考人家委婉告訴你的話。

  所以「法語」是我第二個替她想到的話,如果都是那個法國的法,但是你要念ㄈㄚˋ語。你如果在《論語》裡頭,我不知道這篇你們有沒有選進?有沒有讀過?法語之言,嚴正告誡的話,都有典故的。好,究竟心安我要給他什麼,等一下你記得至少有個是法,我等下再說。

  心安你也是很簡單的,不要去《說文解字》,心安這兩個字,他取了一個什麼樣的字號,給大家分享一下。

  同學:老師好,大家好,同學們好,阿彌陀佛。老師我取的字號叫「泰穩」。因為在〈心安吟〉裡面講到,「誰謂一身小,其安若泰山」,我從小個子、身體也都蠻小的,但是如果安穩,就可以穩如泰山,所以希望我能做到。心安是平平,泰穩是仄仄,泰穩是老師說的去上,老師說去上是最好聽的。然後詞類,心是名詞,譬如說愛心、心臟,泰也是名詞,譬如說泰山跟泰國;安是形容詞,像安頓、安定、安居樂業、安若泰山,穩是形容詞,像穩定、穩重、安安穩穩。它們的意思也是相關的,像〈心安吟〉裡面講其安若泰山,如果不心安定就不安穩,所以兩個是互相連接的。後面兩個字,像我後面的字是心「安」,然後字的後面的字叫穩,也可以叫安穩,然後我自己亂想就可以叫心泰安穩,心如泰山一樣安穩。

  老師:OK。

  同學:報告到此結束。

  老師:非常好,很清楚,OK,謝謝你。

  同學:謝謝老師。

  老師:〈心安吟〉當然是我提醒他去看,看了以後他就有啟發,非常好,而且平平仄仄。我很高興,我們漢學班本身的同學,對平仄都沒有漏失,都沒有失誤,這是表示你們有感覺。但是詞性的對有些稍微不足。

  等下你就想一下,就大概這樣,意思怎麼樣,平仄這樣,所以我這樣,就差不多是這樣表達就好了。

  心安,我剛剛講如果用法的概念來講,我們學法的人最高興的,你的心裡能夠平安,就因為你聽到了一個正道,所以我們有現成的一句話「法喜」。各位,法是名詞,心法,心法,心是名詞,法是名詞;喜來形容那個法,安來形容那顆心,所以法喜,剛剛她寫法語,兩個一看這應該是母子,都有法字,讀音不同,所以這是一個。

  我第一印象,當時他跟我吃飯,至少,我的第一印象是很文人的,我替他想了很文人的詞,叫做「夢穩」,我這說過好幾遍夢穩心安。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晚上睡覺自然是夢穩心安,是這樣子。可是夢穩太文學性,我想說,他這個說不定這小伙子,十四歲,他那個心安又是那麼樣的,是不是要比較嚴肅一點。所以我就想到他們兩個,如果是有個結合關係就是這個法字,一個叫法語之言,一個叫做法喜。如果說讓我們要走向一個所謂的道,這個地方來,載負著不管你要發揚漢學、佛學,這個路途是非常遠,你的心更要安,所以我們叫做任重道遠。也是《論語》來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遠」,我想讀過。所以你也可以取字號叫做「道遠」,也是去上。道,名詞,遠來修飾它。道遠一定要心安,才能不動的往前跑,這是給你參考。

  如果兩個要用法字,你就用一個法語、法喜;要個別取可以默識、道遠,你想想看,夢穩你也想一下文學。一個人有些字號不見得只有一個,明清有時候好多人有好幾個。所以我給你的有一些,等一下我會一個一個就像這樣子對談,你覺得說老師給這個不錯,你就吸收下來把它放進去。如果你覺得說,老師我這個取得也不錯了,你就自己去堅持。但是希望你在字面、詞性、平仄這方面都是穩的,你把它才丟出來。有比較不穩的我都用紅筆圈起來告訴你說,你這個字恐怕有點問題。

  來,蕙如,妳也簡單的說。

  同學:好,尊敬的老師,諸位同學好。蕙如給自己取的名號有三個,可是一個因為不符合平仄,所以就沒有,就不對。第一個沒有考慮到的平仄的是「伯順」,是仄仄。然後蕙如是仄平,所以應該取的字號是平仄。伯順因為自己排列在家庭裡面是最長的孩子,然後就用伯,順就是取如的從隨的意思,順從。其他下面兩個字號有想到「純淨」,還有「純意」,純淨是純淨純善的那個純淨。平仄是對的,是平仄。自己取了純淨是希望自己能夠修學方面達到內心清淨,不受到外界的污染和影響,這樣才能開展智慧。下面一個字號就想到純意,純意是希望自己一生能夠稱心如意,這樣也是一個對自己的一種動力,希望自己不斷的努力不懈怠。這也是師父講經的時候,常提到印光大師所講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老師:OK。蕙如的名字先天就很難對。如果我們的文人按照字面來看,那個如就是什麼什麼的樣子,是一個詞尾。所以你看看《詩經》,美如就是美麗的樣子,淑如就是賢淑的樣子,蕙如就像蕙草一樣的樣子。我們古代在區別蘭花,從宋代黃庭堅寫了,我後面有編入了,你們假如自己先預習了就看到了,梅蘭竹菊那個單元,我有把黃庭堅的〈詠梅〉,寫梅的那個偈寫下去,他那個影響力相當大。我們以前說如果一枝開一朵花的,那個叫做蘭,一個枝開了數朵花,七八枝花的,那個就叫做蕙。所以蕙蘭最早這樣子給它說的是黃庭堅,用文人的角度,在這之前已經有人在區別了,但是他的影響力比較大。所以我們現在不管是蘭不管是蕙,蘭蕙蘭蕙這兩個,除非水蘭,澤蘭我們不認為是蘭花,其他不管是一枝開出來的一朵花,一枝開出七八朵花,我們都叫做蘭花。

  所以我就講她非常的負責,譬如她伯順她講原因了,然後我這平仄不對,她自己知道不對,因為伯,各位知道入聲,伯順就仄仄,蕙如是仄平。所以如是一個虛詞蠻難為她的。但是我覺得我最跩的就是對得很好,叫做「蘭若」。若也是一個語尾詞,你知道就好像說蘭若跟蕙如,那個如跟若都是一個虛詞。我還沒講完,等一下那個若另外讀音就是名詞了。所以在我們很多的女生的名字叫做若蘭、蘭若等等,所以這是一個很現成可以講如蘭花的樣子,若也是什麼的樣子,所以我覺得我給她取得蠻好。而且蕙如是仄平,蘭若是平仄。我第一次對這三個一出來,我兒子在說爸爸你這個蘭若想得好。

  但是更重要,如果你站在一個寺廟裡頭,如果我們在佛教裡頭,你住在一個寺院的地方就叫做蘭若,我們翻譯名詞過來,就翻這兩個字就叫做蘭若。所以對於文人的世界而言,蘭若跟蕙如可以對應;對於妳入這個要學習向佛,不管是漢學院之外妳要向佛,這個蘭若對妳來講,也蠻能夠宣誓得蠻好的。我希望妳喜歡。

  同學:謝謝老師。

  老師:OK。現在來,齊恩。沒問題。

  同學:尊敬的老師好,各位同學大家好。齊恩這裡取的字號是「敬惠」,尊敬的敬,恩惠的惠。敬是從齊那邊延伸出來的,就是齊有四個讀音,其中一個讀音是讀ㄓㄞ,就跟那個齋堂的齋是同一個字。這個齋就有肅敬跟莊重的意思,所以齊恩就取其敬。惠是恩惠的惠。這個敬惠都是仄聲,跟齊恩的平平正好是相對的。齊恩取敬惠的這個字號的原因是,它既可以教導學生要尊敬他人,也時時刻刻的提醒學生,感念他人給予學生的恩惠。謝謝老師。

  老師:她這個想法,你看她把那個齊,其實齊就讓人家肅然起敬。我們常常講就是說敬請跟恭請,我告訴你敬跟恭的區別,你看恭底下是個心,我誠心的請你叫做恭,恭請,心裡,發自心裡;那麼敬請是你外表非常的嚴整,非常的敬謹,外表給人家看起來非常有次序就叫做敬。所以我們給人家的禮敬,為什麼叫做敬禮?因為我站起來跟你行禮、答禮,所有的動作都合乎了,至少外表看,內心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誠心誠意的,內心。但是恭請,你知道底下一個心,我是很恭敬的雙手捧著那個心請你上來。所以敬跟恭有這微微的不同,基本上內心的恭敬、外表的恭敬,對我們整體的禮儀而言都非常重要,你才會心悅誠服。

  所以想像的把齊把它想作齋,再轉為敬惠,我說齊恩,平平。我第一個是用很文人的角度來看她,齊恩就是很整齊的恩澤,我每一個都要照到。各位,這就是我們講的,我們講的「汎愛眾而親仁」。所以我就替妳想到《論語》,「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汎愛眾,而親仁」。本來是汎愛眾是廣泛的愛護眾人,那個眾是動詞,但是如果你把她叫「汎愛」,那麼跟齊恩的概念就一樣,恩跟愛都可以當作愛心名詞。所以我就跟她講汎愛,妳可以典故出處就是《論語》,齊恩,平平;汎愛,仄仄。所以我給她取的字號叫做「汎愛」,就是「汎愛眾,而親仁」那邊來。我不曉得妳喜歡不喜歡,讓妳參考。不過她剛剛講了她的概念。

  來,陳勳。

  同學:尊敬的老師,諸位學長大家好。陳勳的勳字之前有說過,就是有大功業、有成就。學生就從這邊開始想,就是想到以前很多有成大事業,不過最後能明哲保身的人,就像范蠡、張良、曾國藩先生,他們都是深通一個道理,就是物極必反,器滿則溢;與他們相反,就像文種、韓信、年羹堯將軍,這一些人,就是功名富貴達到了極點,不過心存貪念,就是不能馬上急流勇退,所以最終不得善終。學生就想到老子有說過「功成而弗居」,弗居,要弗就居,居功而弗居全在一個退字,就想到韓愈的字叫退之,名字互補,就是一個進一個退,非常有意涵,學生就想效法他,就取了一個跟他意義相近的讓字。因為學生單名,還需要一個字來補,就曾經想到用家裡的排行來補上它,就叫「伯讓」,也是仄仄,剛好可以對。不過之後就考慮到想要學習孔門弟子的那些德行,就取一個字跟他們相像,最後就定「子讓」。謝謝老師。

  老師:OK,謝謝。他講得蠻好的,蠻客氣,互補的,一個是功勞,一個是謙讓。他還舉了歷史的人物,志得意滿,不曉得急流勇退,甚至於是功高震主的人,那個下場如何。我看他寫的文章都肅然起敬,他舉了好些例子告訴我們這樣這樣。

  但是我替他想的,其實我第一下看到這個勳字,我就想到三不朽,我的第一眼。當然他這個想法也蠻可愛,我講過名字可以同樣意思相輔相成,相反的意思大家來互補一下,一個往前衝,一個往後退一下,就會所謂我們的中庸之道,建立功勛,我退讓一點,我永遠走在中庸的路上,也是蠻好的思維。所以我第一個跟他想的,是想說朱熹它這個熹,他告訴你說熹是亮,他原來是暗的,所以叫元晦,他取了兩個字叫做元晦。然後我就想說,勳就是功,各位知道,三不朽就是立德、立言、立功。如果勳是一個仄聲字,排行上,三不朽的第一個就是德在前面,立德、立言、立功,立德、立功、立言,都沒有關係,德一定在前面,立德、立功、立言,所以我就給他取了個字號叫做「德言」。人家一看到德言,就會想到這個勳就是功,我是取其同義造成三不朽的概念給他。然後因為德在前面,勳,正好是平聲,德,是仄聲,言是補上的那個字。所以讓陳勳想一想,你想的歷史人物的責任好重,我想的是非常直接。

  所以我是很自然的想到這個,就給你參考,你的想法也蠻OK的沒有問題。我剛剛講你們的平仄的考慮都好,剛剛像純淨、純意那個詞彙要想一下,那個純是形容詞,如果你要純淨,要修飾淨是形容詞,那個純就變成副詞;如果純意,那個意念的意是名詞,你那個純就變形容詞。跟蕙如是一個名詞跟虛詞的那種概念就不太一樣。如當然也可以當動詞的,如就是往,但是妳這個地方一般在講名詞後面的如,都會是個詞尾的副詞、助詞。所以點一下,平仄你們都好,就是詞性再用心。

  再下來就是一平。

  同學:尊敬的老師,各位學長大家好。一平給自己取的字號是「三德」,就是一二三的三,德行的德。一平是取一切和平、天下太平的意思。所以就是想說要怎麼樣讓天下太平,《中庸》裡面有說,就是「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最終就可以知道如何平天下。所以一平給自己取這個三德,就是希望可以效法古聖先賢有智、仁、勇這三德,然後就可以讓天下太平。

  老師:OK,非常謝謝妳的分享。

  同學:謝謝老師。

  老師:而且她這個數目字跟數目字處理得真好,一平,她對三德,三德是智仁勇三達德,她這麼一說,你看仄平,平仄,而且三是平,德是入聲,一是入聲,所以連聲音的準確度也蠻準的,入聲。妳這個字號可以用,絕對沒有問題。就是你們的字號我剛剛講都可以用,你們自己取捨。假如老師給你的是另外一個思考。

  好,我現在告訴妳我對什麼?其實我第一個時間我也對了三,也跟妳的想法幾乎接近。所以我就告訴妳說所有的數目字,有次吃飯,你們有時候會很禮貌的陪我吃飯,我說在數目字裡頭只有三是,只有三是一個平聲字,從那邊下手去想,沒想到妳想到這個德。我曾經也替妳想過,如果這個平當作平定的平是動詞,我替妳想的是「三省」,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這個而不忠乎,然後言不信乎,孔子講吾日三省吾身,那個省。所以三省的時候,那個平就一定是動詞。你看看三省、三德,至少想法交集了。

  還有我又要告訴妳,好多時候數目字到最後回歸到最原始,它從零開始,就是無。所以各位,我今天也戴了《心經》的領帶來,我好像第二次戴;我自己也誦讀《心經》給你們聽。《心經》裡頭這樣,「無罣礙故,無有恐怖」,如果一平妳要永遠的自始至終都平靜,那就是無礙。所以我就講說,我提供一個「無礙」給你去思考,一對無,也是一個數目對數目的概念。我不能寫零礙,沒有叫零礙的,叫做無礙,一對無也可以。所以無礙也是一個思考。妳的三德,我的三省,我是覺得都可以想。不錯。

  然後再來是宜蓁。

  同學:尊敬的老師好,諸位同學大家好。宜蓁替自己擬的兩個字號是「子義」跟「至義」,至是至聖先師的至。然後宜蓁會取這兩個字號是跟父母親對我名字的期許有關,就希望我行為合宜得當,然後德行能夠茂盛的去發揚善的德行。所以從這邊去發想到,義就是在《釋名》裡面有解釋到說「義者,宜也」,然後又之前有讀到《孟子》的捨生取義,對這樣的氣節很認同也很感佩,所以當作自我期許,希望名字當中有義這個字,所以取了子義。至義的至是對應到蓁,因為之前老師有提醒說蓁就落單了,所以那時候又再去想蓁可以對應什麼,然後至有善、達、大的意思,所以後來又再擬了至義這個字。謝謝老師。

  老師:好,她表述完畢,我就想到宜蓁跟旻樺是姐妹。他們是母子,她們是姐妹。所以我就想到說這兩個連鎖關係,有沒有辦法幫她想一下。我們在文人的角度看這個宜蓁,不會去詮釋那麼遠。我們說義者宜也,這個宜也就是做你該宜行之事,義就是做你該做的事,它是這樣,所以是義,我們在禮義廉恥說正正當當的行為。我如果看宜蓁這個人,在文人的角度來看一定是想到桃之夭夭,其葉蓁蓁,宜室宜家,尤其妳又是女孩子,那邊是之子於歸,女孩子要嫁的那個詩篇。所以我就替她想了這個蓁,各位知道葉子茂盛叫做蓁。葉子茂盛,在《論語》裡頭有一句話,你看我都好好的替你們想出有沒有源頭來,你葉子要茂盛,一定跟你的根、跟你的苗很有關係。《論語》裡頭說一句話說,「苗而不秀者有矣乎」,你苗栽下去,它不長出來,沒有那個苗不發芽,然後不長出來,你就沒有葉。所以它就說苗而不秀者有矣乎,雖然你是一個根苗,如果你不去栽培它,它就不會成長,你根本看不到葉。相對的「秀而不實者有矣乎」,請記得,這都有矣乎,那個都要念成ㄏㄨˊ。如果這個苗開出來了,葉子長得很漂亮,它不結果,你中斷了栽培,你中斷了學習,那麼你的路子還是半途而廢。所以荀子說「行百里者半九十」。足球踢,一直踢到門口了,那一局最後的那一腳沒有踢進去,你還是沒進,你還是沒贏,就是你還是沒得分。所以我就替她想,「苗而不秀者有矣乎,秀而不實者有矣乎」,這應該都讀過吧?這個《論語》裡頭有選這個。所以回頭就來看,你葉子能夠那麼蓁就是,而且我剛剛說了,宜蓁的宜妳加個形容詞,就是葉子長得很適當、很茂盛的那個樣子就是宜蓁,所以我就叫做「秀苗」。苗,長得很漂亮,妳的葉子,等於是漸進式的去呼應她的宜蓁。宜蓁如果是平平,秀苗正好是仄仄,去上,我說去上的聲音是蠻好聽的,兜得最好的幼苗,所以我就秀苗。

  姐姐,姐姐叫做旻樺很麻煩的。她對了一個,知道旻,二聲,一個日一個文,就是秋天,秋天那個樺樹成長了,一個木華,秋天成長。所以她很用心的去對,因為你是天,她就對地,然後薪就是木材,薪,她對「地薪」,這個地薪。她另外一個字叫「履冰」,履冰就會變成動詞跟受詞,冰是名詞,跟旻樺那個詞性就會走樣。所以她第一個對的是對地薪,好像四平八穩。可是地薪的意義是什麼?就長在地上的木材,純粹要為了字面的對而對,那個意義的詮釋。她當然她有解釋,我要非常實地的讓這個枝葉能夠茂盛。

  後來我就想說,如果妹妹的名字叫做秀苗,苗已經開得很秀,然後名字又葉子又開出來了,要不要長大?當然要長大,我就把樺樹這個樺把它拆開叫做「木華」,樹木終於開花結果了。樺把它拆開來就是木華,就可以對那個秀苗。而木,樹木的木可以對那個旻天的天,名詞。樺它是一個名詞,它是一個樹;華我剛剛說了,你可以把它變名詞也可以讀成形容詞,也是花,樹木開花了。妹妹在那邊這個幼苗長大了,姐姐就這邊樹木開花了,姐妹的因果關係就出來。

  當然這樣就很想知道我怎麼替凱莉、凱蒂命名了,姐妹。很抱歉,如果不是我漢學班的我就不讓你們表述,我會把我跟你們對句的貢獻給你們。這樣好不好?節省時間。他們訓練,我不是有區別心,你們既然來旁聽,都誠意,但是我很誠意的幫你們對了。因為你們沒有,有些人交了那個文字解說,我就一個一個講。我先講,其他的都表述完畢,就三位,幾位你放心,我都替你們取好了。我們先把凱莉跟凱蒂還有滿帆,她們都交作業了,我沒辦法寄給她,沒辦法怎麼樣。

  凱蒂她取了「龢櫻」,那個龢是我們非常古字的那個龢,和平的和的古字,一個很像月,旁邊一個禾。知道這個字吧?一個人一橫三個口,然後底下那個輪,旁邊一個禾。這個名字取得很好,因為凱就是開朗,我就溫和;莉是一種花,所以她改龢櫻,櫻就是一個花。她沒有去對哪一個樹種,莉我們是有樹種,譬如說茉莉,它是有一種,結果她對了寬闊的花,所以它叫做龢櫻。龢櫻同樣的如果你有那麼多花,就像各位我們講棠棣之花,哥哥是那個花,弟弟就是襯托他的那個萼部,還記得吧?我們說過的那個萼。所以我就在想,姐姐她叫做龢櫻,溫和的花開了,那麼妹妹應該是什麼?妹妹我就講「元根」。那個蒂,蒂就是結花蕊的那根枝,枝莖,去結那個花。你應該聽過有一個成語叫做根深柢固,也叫做根深蒂固。這兩個成語都有用,你根深蒂才能夠固,所以你原來的根很重要。所以元跟龢都是原來的和氣的樣子,所以我就取了一個叫元根,不確指,因為她的蒂本來就不是花。本來凱蒂對的是慈蓮,蓮就一種東西了,蓮就是一種植物,慈,慈蓮是蠻好的,佛家這個都沒有問題,跟妳凱蒂的那一根根,接軌上就有點落差。所以我上一次說我讓她再想一下。

  這個對子是我想得蠻痛苦的一個對子,要怎麼把她姐妹結合,然後它的字義也要來。因為凱蒂兩個字是仄仄,元根那個元始的元,譬如說混元一氣也是龢的意思,它原來的根,根深蒂就能夠固,固了以後妳就托那個櫻,妳就能夠托住那個花,姐妹的關係也把它結合在一起。希望我的用心,妳們在英國會喜歡。

  滿帆她取名字叫做「平順」,當然我們一帆風順,一帆風順是我們大家都有的概念。只是在詞性上,譬如說平順,平是形容詞,順是形容詞,而妳滿是一個形容詞,帆是名詞。所以我就在想說,怎麼樣找一個名詞又是仄聲,要來跟帆來對。其實我也想過了,妳滿帆要走也要走在非常平靜的海面上,能不能叫做平浪,或者說平渡,就是妳滿帆張了以後,我要抵達安全的渡口。可是渡我們一般來講又會覺得它是一個動詞,很容易平安的渡過,妳所以張滿帆。通常我們在滿帆的時候一定是風比較大,如果風比較輕有時候帆是不伸的,因為它就穩穩的走,滿帆一定是風浪滿大。所以我第一次想的時候是「平浪」,你看浪是名詞,帆是名詞,平仄就相對了,跟她想的平字是一樣,滿帆仄平。平浪,風平浪靜希望這樣,第一眼想的是這個。

  後來我想說,好,如果是帆也要一個名詞,來跟交通工具有關,我就想到了我們古時候講說「津筏」,譬如說文學津筏,我這本書做出來是個入門的書,讓你走進文學的門路的一個津梁,一個渡口,津筏,津是渡,伐也是渡口,我就從那個文學津筏開始去想。《論語》裡頭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孔子非常寒心,說道不行了,我乘著小舟到大海去。那個桴是一個木字邊,有沒有那個桴。我們小的木筏就叫做桴,大的船就叫做筏,古代大的東西,譬如說木頭,你看我們現在已經從木頭到了羊皮,黃河你要渡羊皮筏,羊皮,吹得鼓鼓的,然後把它做成船,讓你平平渡過去,「平筏」。筏是仄聲字,入聲。所以筏就是一個器具,跟那個帆,妳在渡海的器具可以並對。所以我說妳是不是可以用個叫做「平筏」,平仄,也讓妳平靜的將妳的筏渡過了這驚濤駭浪,跟妳的滿帆的期待一樣,竹字邊再個伐。以後你記得,在古代木頭綁得比較寬、比較平的那個,現在後來演進到結果上面還可以綁椅子這樣坐。只是木筏我還沒有看過有人張帆的,也許我沒有在長江、黃河,因為黃河是很多皮筏的,木筏、皮筏很多在渡口,好像沒有看過張帆。我在蘇州那個運河上看到張帆,海上張帆這都看過。所以大的木頭圈起來蠻寬闊的,那種叫做筏;如果是像孔子講的,我就很簡單的渡海工具,乘桴浮於海,那就比較小的就叫做桴。所以桴是名詞,但是它是平聲;所以筏是名詞,它是仄聲入聲,所以平筏正好可以作。妳的滿帆是仄平,平筏就是平仄;然後也合乎妳的期待,平平的將木筏往前推,也是一帆風順的概念。我不曉得滿帆喜歡不喜歡?

  還有兩位有跟我請假的學生,一個是俞廷跟惠晶,還沒有回來?俞廷我記得我前面來的時候,她好像有跟我吃過飯,我有跟她說。我說是不是那個俞,妳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想。俞就是俞允,我們常常說「承蒙俞允,無任感謝」。譬如說我要向人家去捐款,我要請人家來演講,我要請如何,我們說承蒙俞允,就是俞廷的那個俞,允許的允,一個平聲,一個仄聲。所以我最早替她想的那個俞廷是那個允。好了,如果你允許朝廷,各位,俞廷那個廷沒有其他解釋了,就是一個地區辦公的地方就叫廷,她不是那個花庭的庭,她是沒有那個,所以只有朝廷。好了,我就從那個俞是答應當動詞,廷是朝廷平平,答應了朝廷。我應該讓他們交作業以後再說。我把它說完好了,因為這次名字講完了,讓他自己再去以此聯想,如果你能夠類推再來自己再命名。所以我就想我們答應,答應了朝廷究竟要做什麼。各位,我想有兩種人,有些人答應朝廷出來為官,他就開始混水摸魚、同流合污;有些人就是中流砥柱,我就是堅持自己。所以我就會想到孟子所謂的捨生取義,我該不該為你奉獻,我該不該為這個朝廷來答應它做事,所以我就想了第一個叫做「捨我」。答應了朝廷來做事,是一個太平盛世,我積極為你賣命,無我的概念。俞是答應,我是名詞,朝廷跟個人是一個公領域跟私領域的對比,所以俞廷就會變捨我。俞廷是平平,捨我就是仄仄。往外再延伸,就是我講捨身做什麼?「取義」,各位取是動詞,義是名詞,就字面來講沒有空間感的時候。各位,廷跟我有空間感,我是個人,廷是公領域我是私領域,但是取義就是我只按著正當的行為,我才答應朝廷出來做事,就叫「取義」,就變仄仄。一個捨我,一個是取義,看她喜歡哪一個。這個想可以接受嗎?俞廷,捨我。我比較前面,比較喜歡第一個。要答應了你,然後我就無我的替你奉獻,我答應了朝廷,你要答應就是一個光明的朝廷,我才要奉獻,先決條件是這樣,不是齷齪的朝廷,齷齪朝廷我就會取義。懂我意思嗎?命名的學問在這個地方。如果你是玄宗時代,從開元一直到天寶,從盛世一直到頹廢,也許妳的字號又叫捨我、又叫取義,開元的時候捨我,積極為你奉獻,看到你在花萼樓上不跟兄弟謀國事,只跟楊氏在那邊專聽偏寵的時候,我就只好取義,很可能第二階段我就字號叫取義,拂袖而去了。捨我、取義是這樣想的。

  再來是惠晶,惠晶我的想法是,我們講說惠賜一票,惠除了當恩惠之外,因為它要那個晶,因為它後面是晶,所以講那個惠我會把它當作動詞,賜給你光明,晶就是亮,人家賜給我們光明叫做惠晶。各位賜給你光明,讓你一個好的前程就叫做「開泰」,開是動詞,泰是形容詞。我們名字學習了,師父給你開光了,師父給你論道了,你起了智慧以後,我就希望我永遠能夠開泰,康泰的泰,開太平的概念,我希望我從此以後。本來也可以寫開豁,豁然開朗那個豁,也可以這樣開豁,我覺得開豁一般還比較不太習慣,豁就是一個害一個谷,豁然開朗那個豁,開豁也是一個。經過你的開示我豁然開朗了,所以那個豁也可以修飾那個開,就像晶可以修飾動詞的惠一樣。可以是「開泰」,也可以是「開豁」。我比較喜歡開泰。

  好,底下,這是我們漢學班的,有給我請假的,有給我交作業的,我都一起講。我希望俞廷跟惠晶,假設妳有在線上看的話,妳還是可以自己再取個字號,一個做為一個階段、一個做為一個階段,因為下一次我們就要作對句了。因為妳們沒有交作業,空在這邊,但是我想有時候不方便,她們不見得視訊那麼方便做什麼,我同時講。

  另外非常感謝我們來旁聽的同仁,因為其他的工作同仁,工作同仁都是佛心幫助我們,我最後才來說他們的字號。

  我先講鴻志師兄,他今天沒來,但是我還是願意跟他說一下。他取的名字蠻好的,因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他從這邊想,我第一個看到他的名字也是這樣想,非常宏大的志願。所以宏大的志願一定是摶扶搖而上九萬里,那隻大鴻,那隻大鵬鳥,所以他自己取了一個叫做「逸塵」。我說過如果今天,我們不是上李漁《笠翁對韻》,我要你有那個對的概念,我也非常贊成,我非常贊成他取這個字號叫逸塵,因為這是可以相得益彰。可是回到了名字來講,鴻字而言,你看鴻用禽鳥來諧音那個宏大的宏,用禽鳥來諧音宏大的心志,所以你那個志是名詞。好了,逸跟塵,塵是塵埃,跟你那個志,沒有問題,名詞對名詞;可是上面那個字逸,超逸,超逸塵埃是個動詞,如果逸形容詞轉為動詞,你要超逸這個塵埃,鴻志是形容詞要修飾那個名詞,在詞性上就有點落差,所以我說如果要對。我給他取了一個也有鳥禽,然後也是用來修飾後面的名詞,我給他取了一個叫做「鳳儀」,《尚書》裡頭講,「簫韶九成,鳳凰來儀」。舜的音樂簫韶演奏了,一遍一遍演奏完成以後,鳳凰來儀,所以就取叫做鳳儀。各位鴻志是平仄,鳳儀就是仄平。鴻志是內心的志向非常的寬大,你讓人家感覺到你不是那麼樣的橫霸,你是悠遊爾雅的,有鳳之儀,所以鳳儀常常會用來稱讚男孩子那種非常平和的態度,非常令人激賞溫文爾雅的態度就叫做鳳儀。所以鴻志我就去給他對鳳儀。師兄希望你喜歡,你會回來。

  我們另外一位師兄叫文斌,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我想到是允文允武,因為文斌,一個文一個武。所以他因為非常勤快,不論到學校接我,到高鐵接我,他都會跟,非常勤快的,他真的是盡弟子之儀,雖然我的年紀應該可以做他阿公了,他說。幫我揹東西,怕我太重,因為顧慮到我眼睛如何這般,我點滴在心頭,非常誠懇的一個學生。雖然他不是我們漢學班是旁聽,所以我常常講入了極樂寺之後都是善心人士,在這邊做義工幫忙,非常感謝。所以我第一個就想到他文武把它拆字,第一個就像旻樺的樺我也是拆字,想要這樣把它拆,所以我叫他並允,並,允文允武那個「並允」。就是你一看到並允就會想到武跟文,我們講說允文允武就叫並允,而且去上。

  然後他這次作個口訣,我改給他了,等一下休息的時候你可以來,我再稍微講。很用心的想找一些典故,很用心的什麼,不過各位一定要記得,你的文章一出來就要讓人家感到是文從字順,就說你的文字看起來意思非常的流利,我一看就會懂,你在用典。就像我剛剛講,我要稱讚醫師,他就是教學然後帶著學生在看手術,我為什麼化雨春風,我為什麼用華陀跟馬融來稱讚他,華陀就是稱讚他的醫術,馬融就是絳帳春風,就稱讚他老師的身分。所以我們用典,人家一想恍然大悟,你也不必猜,我也不必猜,知道意思吧?要文從字順念起來就很順這樣。

  所以我第一個是講並允,他聽了,老師筆畫很簡單蠻好。但是等到你們的作業交來,每個人都那麼有典故,每個人都《說文解字》這樣講,可見我們兩位竺家寧老師、周虎林老師教得蠻成功,讓你可以從聲韻,然後文字這樣結構來再取字號,我就肅然起敬,然後平仄的概念,對仗那個我再給你們,你們的底子就慢慢深厚。等到你們作了對聯,再作了五言詩、七言詩,我就知道說你們可以畢業了,可以好好去闖江湖了,我們就可以放手讓你們悠遊自在這樣。不然把纜放船終覺不開闊,把住纜繩讓你跑,你總是跑不遠,我放手你就會跑得遠,這是人家說的。但是怎麼樣從律詩到了絕句,律詩其實是比較容易平穩的對,絕句就要有那個意涵的豐富,這事我們慢慢再說。

  我一直稱讚他,你看稱讚那麼久,因為他服務得那麼好。所以後來我這次在飛機上,我就想到了《論語》的一句話,我想你們應該都讀過,就是「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所以文是可以對質的,不一定對武。各位知道他這個斌,你如果看古書古代的比較,從甲骨篆字,它是一個人字旁,再個分,一份兩份的「份」,古代念ㄅㄧㄣ,文質彬彬裡面;後來轉成了雙木再三撇那個「彬」;後來再通了文武「斌」,所以這三個字都念ㄅㄧㄣ,所以一份兩份的份也可以念ㄅㄧㄣ。所以如果人家命名,那個文再底下一份、兩份,你就念ㄅㄧㄣ,就對了。人家說,好有學問,是我跟你講的。你不要說文ㄈㄣˋ,讓人莫明其妙,你要念文ㄈㄣˋ,文ㄅㄧㄣ就是文斌一樣的意思。所以我就從那邊想,因為並允,你會用允文允武來想,那我找一個《論語》的出處告訴你說,原來文可以對質。一個人的文才如果超過了你的本質,你就像史書一樣,有些史家就天花亂墜的,就有一些文才來替你,虛飾你,就文才太過了以後就有點矯情。質勝文則野,如果你的本質勝過你的文才,也就是你的本質沒有好好的用文才來稍微雕一下,你還是野蠻barbarous,你還是野,不文明。所以兩個都不太夠,必須又有文、又有質,文質彬彬,然後叫做君子。所以第一個文是仄聲,質是入聲,質有了。第二個我就會想,斌如果來修飾那個文的話,它省去那個野,他總不能爸爸給他取名字叫做文野斌,不能這樣取,再加個姓氏,那怎麼得了?那就是名字就日本人名字,司馬了太郎,不可能,不能講,那就太奇怪了。所以我就那個斌,你就知道說它是省略了那個野字部分,然後告訴你說文質綜合。我就想到一個質,如果不是野該怎麼來修?我又不能叫質文,因為他本來的名字就有文。我也很費心的替你找了一個衛靈公篇,《論語》的衛靈公,剛剛是另外一篇,現在是衛靈公篇它一句話,「君子義以為質」,一個君子要以義做你的本質,然後「禮以行之」,外表要有禮來實行你那個義,知道。我再念一遍,你去查,「君子義以為質」,用義做為你的本質,做你該做的,「禮以行之」,中規中矩的把它表現出來。所以我就另外替他名字叫做「質禮」,禮義廉恥的禮,本質又有禮節,本質又有規範,就是文斌的概念,就是文質彬彬的概念。文斌師兄,希望你喜歡。請坐、請坐、請坐,你看好客氣,你看看,你這個是很好的示範。

  再來,這個雪盈,因為我本來以為雪盈是我們漢學班的,後來看一下,但是從頭到尾她也在這邊聽,然後每一次在念那個對句的時候,聲音又蠻清朗。她取叫做「風月」,因為風跟月都是形容詞,意思是蠻對的,平仄她也對了,可見人家也用功,有在聽。可是詞性不對,因為雪它是名詞,盈是形容那個雪,雪非常的滿。所以我就第一個就想到了一個,叫做冰清玉潔,冰清玉潔。你知道我們常常有些上下的成語是互文的,你看范仲淹說,「將軍白髮征夫淚」,他說我們長年戍守在外,將軍白了頭髮,跟我出來打仗的那些士兵都落淚了。請問,范仲淹自己不落淚?那個叫上下互文。將軍也白髮了,征夫也白髮了;將軍落淚了,征夫也落淚。所以當我們講冰清玉潔的時候,冰是清的、是潔的,玉是清的、也是潔的。所以我就第一個想到,馬上想到用這樣的字眼,名詞對名詞,形容詞來修飾冰,雪就對冰,雪是入聲,冰是平聲;潔它是入聲,你的是入聲平聲,我對的是平聲入聲,所以「冰潔」就是平聲加入聲,然後名詞對名詞,形容對形容詞。我希望妳會喜歡,「冰潔」。

  再來一位是美蘭,美蘭,美蘭她對的是「芳馥」跟「恆芳」。各位,美,美麗,蘭是蘭花,我們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美是形容那個蘭花的叫做美蘭。如果妳原來的名字,因為美蘭它是仄平,你看看我們說在聽的人她的平仄,芳馥就是平仄,仄平,平仄,是對了。芳是芳香,馥是香氣濃郁,所以芳馥兩個字,芳有時候你當然可以把它抽離當名詞,喻指花,花的香味很重。美蘭是姿態,芳味是嗅覺,所以姿態美,味道也好,當然妳要取芳馥沒有問題。可是回到了妳的名詞來看,馥是形容濃郁的香,蘭是一個植物,是否那個植物沒有把它架出來?但是如果妳讀過〈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梅蘭竹菊好多的並稱,蘭跟竹都可以並稱。所以我又給她取了個名字叫做「修竹」,各位,竹是仄聲,對蘭花平聲;修是長,修長的竹子就是美麗的蘭花。蘭花開花美,竹子長,竹子如果矮矮的葉子長不好,你很難看。而且修竹的修我們有兩種寫法,王羲之在寫〈蘭亭集序〉,有二十幾個字還是三十幾個字,我沒算過,那個「之」,每個姿態都不一樣。寫書法的時候,所以有時候你如果看,我在替你們編講義的時候有兩個字在一起,我在前面一個字如果有點簡寫,後面就會繁體,繁體如果寫得比較那個,我也會稍微有調整,你注意看一下。有時候寫習慣了,書法就會稍微跟它不一樣。所以茂林修竹,那個修竹,長的竹子很漂亮;美蘭,蘭花美。蘭、梅又是非常高潔的植物,所以我就跟你對了修竹,美蘭,仄平,修竹,平仄。不知道妳喜歡不喜歡?

  然後好美,好美來了嗎?好美,對。她對的道雋,她解釋得蠻好,道,我要如何這般。可是這個好美,我們這個好會形容詞變成副詞,修飾那個美,人美不打緊,你還非常美,叫做好美。爸爸對女孩子的期待都是這樣子,一定是這樣,這是爸爸的心意。那一個美最可愛的是一個真情,所以我跟她對了一個「誠真」。我們任何一個事情誠然如此,真的這樣,這誠實的誠可以當副詞,真是形容詞。如果好美的一個物,最可愛的就是一個純真的本性。等一下我們淑真師姐,妳也朝這個地方去想的時候,她們的名字正好都會互補。所以這個好美,如果你按照一個名字來念的時候,只會爸爸媽媽非常通俗的話看,我希望我的女孩好美,我們就給她雅一下,誠真,真的非常真,知道那個誠當副詞修飾那個真。好,我們當非常的時候有甚,甚也是仄聲,因為好美是兩個仄仄,對不對?有甚美、有頗美,有什麼美,太多可以形容的。但是總不如你兩個仄仄對平平,就是誠真。不知道誠可以當副詞的人就認為你一片真誠,其實誠,我這邊是要對那個好,也是形容詞轉為副詞就真的很真,非常的真就叫做誠真。

  然後有幾位來聽了,咸英有沒有來?在這邊。我第一次給她命名的時候,因為她急著,我在休息,她要。那個英就是好多的石頭非常的亮,所以我就說爭相的,因為咸英兩個字是平平,咸就是都,英就是玉石非常的亮。但是這次在馬來西亞,然後看著那個陽光這樣普照下來,我就想你好多的光輝,不要去跟人家競彩,互相競彩。如果你跟別人競彩,有競爭你就有落失,我就又把它收了回來,今天正好你來,我就用了「普照」。咸英,咸就是普,咸英平平,英就是那個亮,不管你是佛光普照、什麼普照,都隨便你。照,日照的照可以當動詞也可以當名詞,就是普光的意思,把我這個光芒普遍的給大家,你就不必跟人家去競彩。希望你能夠喜歡,這也蠻佛學、蠻文學的。普照,仄仄;咸英,平平。有沒有想得很好?還可以接受吧?普照,上去,也是蠻好的聲音。競彩是去上,也是蠻好的。但是後來講說競,我說那個競爭的競,我本來想到說那些美石頭大家都很光彩,好像在我漂亮、它漂亮。但是我們對於入學做什麼,比較心太重的時候就會有區別心,所以我希望就是普照,我這個光耀是照給大家、分享給大家,這樣你的心胸就非常的開闊了。所以我們常常不是講佛光普照嗎?也很多這樣的字眼出現。

  美慧,我們何老師,非常感謝。我來不但是陪我吃飯,先生也在奉獻我們極樂寺,然後她也從頭到尾能夠有時間她就來聽。慧,我在吃飯的時候曾經讓她解釋。這個慧,的的確確,如果各位知道佛教的三個層次,戒、定、慧。所以你如果讀過東坡詞,定慧苑,說東坡被貶到黃州的時候,先在定慧苑稍微歇息一下。然後定慧苑的和尚就看到,因為天氣熱,蘇東坡就袒著上背在那個涼椅子上,這樣。那個和尚他說不得了,蘇東坡的那個後面的痣長得像北斗七星一樣。我每一次看到這個記載,回去洗澡的時候,就看自己的背有沒有北斗七星?我黯然神傷,我雖然有個大痣,我就沒有北斗七星,所以我不是文曲星下凡。所以那個叫定慧苑。所以那個惠字有時候你會寫恩惠的惠,有些就會寫智慧的慧。所以慧是一個層次,如果戒定慧是個佛學的層次的話。美慧兩個字是個仄仄,我替她找了個平平的兩個字。各位知道,我們在修道的立場上,或是理學的立場上,有叫做致良知,良知、良能,儒家也講良知、良能,良形容那個知,好的知識、好的道理,我們良知;好的能力、好的本能我們叫良能,我們修道的結果就是要你把那個善念的良知、良能找出來。所以希望美慧老師,會喜歡那個「良知」或是那個「良能」,都沒有關係。正好,這個滿滿的法喜給你的智慧,就是要尋找。不必排斥理學,我講過,我們的淨空上人就希望所有的萬流歸宗,大家不要有芥蒂,那理學,你要知道在中國思想上,理學、道學、佛學、儒學,常常是融合在一塊的。良知、良能,我是覺得蠻直接的,我也蠻欣賞這個良。美慧,良知;美慧,良能,尋找我內心最根本的那些善良的那樣的本能,人的本能,就是推己及人,發揚仁愛精神。良知、良能,很現成的字眼,希望妳喜歡。

  再過來就是跟我接洽要辦這佛學院的,這康國泰老師。我就說,我剛剛想到,國泰老師的字號跟他想好了,「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我就給他取名字叫做「邦寧」。國泰邦寧,國泰仄仄,邦寧平平。而且他希望國泰民安,不就這樣嗎?都以民為本,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所以我取他邦寧。康老師你一定會喜歡,我把握你一定會喜歡。《尚書》五子之歌,這是出自於《尚書》五子之歌。

  後來跟我們接洽的那個,讓我第一次來極樂寺接洽,是我們的英文系的周文麗老師,接洽的對象是我們的胡總幹事。很不好意思,我來好幾次,我這個人就不會先請教,我就總幹事都會這樣稱呼。他名片給我,我要跑太多,搞太多的事情,也沒有一下就記下人家的名字,很對不起。結果一看來是憲卿,憲法的憲,公卿將相的卿,憲卿。各位知道,憲,在我們的《說文解字》上就是法,「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那個憲就是法,很呆板的,很嚴肅的,憲。那我是執法的公卿,這先天就要做官員那個樣子,先天就要為大家辦理事情,所以他也會替極樂寺掌第一關,所以幹事,總幹事,第一關做這個公平的做一件事情。那各位如果看,因為法又是仄聲,憲,講法,我們憲法憲法,法是仄聲。各位你注意看,在世界各國講法律的人,它的logo它的標誌就是一個天平,一個秤子放在那邊,兩個平,所以你就是要公平的對待,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那個概念。所以我就第一眼就想到,憲如果是法的話,那你要主持了一個公平的事物,叫做「平宰」,宰就是宰相的宰。宰,仄聲,卿,都是官吏的名稱,公卿將相,宰相,當然你也可以叫「平相」。所以那個平你就用天平的平,平聲,就對了那個法,天平也是一個器,法也是一個東西,一個名詞,經典、法典。然後宰就是主持法令規章的那個人,叫做「平宰」。我不曉得憲卿老師喜歡不喜歡?他叫做仄平,我就給他平仄。

  我們攝影的師兄,我不知道哪一位是炳宏、哪一位是志誠,我都沒有請教過他們。我們師兄您現場是?炳宏。這個爸爸對他非常的期待,你看炳非常的亮,宏又要大、亮,炳宏。那我們就讓他非常的光亮來普照天下,所以我就跟他取了個「光赫」,光就是亮,赫就是兩個赤,赫然,有沒有?赫然就是寬大的亮光。這個要替他做一個反的,你要說含愛,譬如說你要含愛,宏字,那個形容詞很寬大,所以那個亮光是寬大的,我們讓他,尤其他專門搞攝影,一定要有很好的光,光赫,光非常的亮,兩個赤那個赫,光赫。炳宏,仄平;光赫,平仄。赫來修飾那個光,宏來修飾那個炳,都是一樣的意思。希望師兄你會喜歡。

  另外一位攝影的師兄叫做志誠。志,心志非常的誠意那個志誠。我給他取名字,因為「詩者,志之所之也」,那個志就是你外在的表現,「心淨」,我們淨空上人的淨,心淨。你志的誠意跟心的誠敬是互相的,因為誠就是真,真就是無質、無雜質,所以叫做心淨。

  我剛剛在車上,如果用我文人角度要解釋淨空上人這兩個字,全世界的朋友都可以聽著,我沒有聽過淨空上人解釋他的名字給我聽,我用我的想法來解釋,來看上人。第一個,「空」,當然是名詞,乾淨的天空,萬里無雲,讓你看起來就是非常的,「天容海色本澄清」,非常的大氣,天空本來就是一片澄淨。各位,這是第一個層次。第一個層次還是落入有形,因為你還看到天空。然後我聽上人在解釋,跟他談話就是那麼溫溫和和,一點塵沾你都不會、一點氣都不會讓你感受到有,非常的平和。各位,空對我們說道、說佛的人來講,還是一個境界,是無形的。第一個淨空是有形的,乾淨的天空我講過,天容海色本澄清,這在我們文人世界是很偉大的稱讚。但是你要藉那個相,藉天空的相來看到他的大氣。另外一種是無形的境界,哲學的層次那個空,各位淨空,我們講所有的《心經》告訴你,最後就是無跟空,然後在空的境界,你那個空又是淨到那個空,所以那個空的境界,你又比空的境界更淨,就叫做淨空,徹底的空。知道意思吧?就叫做淨空。所以人到最後不就是要你擺開這些,沒有一個取相,讓你那空的境界,你修到之後自然達到那個虛心的態度,然後是徹底的虛,徹底的空。所以是個有形的以天空為鑒,為榜樣。我們儒家是敬天的,我們「未知生,焉知死」,不去談天。所以孟子、孔子要敬畏天,不談天;荀子就去詮釋了天,解釋了這個天,是有兩個說法,性善性惡不一樣。所以文人的世界以天為榜樣。在一個佛道的境界,空是一個抽象的理念層次,你都能夠到淨的層次,那就是我講,大而化之謂之聖,聖而不可知的層次就是神,神的境界。你們慢慢想,我們不是要神話某個人,而是那個層次的神。你層次的神的時候,你心裡真的是一輩子就無夢,就不會有一些,人事上的是是非非影響不到你。最後我因為那個心淨,就想要解釋淨空上人,我不曉得淨空上人有沒有替你們解釋這淨空,有沒有人聽過?如果有,也許文斌,等一下休息可以解釋給我聽,我純粹用文人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字。

  最後是幫我戴耳機的我們羅師兄,永成師兄。你看這個爸爸對兒子多期待,一個永遠宏亮,一個是永遠成功。什麼叫永遠成功?我上個禮拜也跟你講,一個人,「安步當車,晚食當肉」,然後是「無罪以當貴」。所以永遠的成功那個氣勢如果很強的話,那你一輩子祈求自己叫做「無咎」。各位永成是仄平,永修飾那個成,無咎,咎,無來修飾那個咎,無咎就是沒有過錯。我想永成師兄在極樂寺幫忙,爸爸希望他去闖蕩江湖,大功大業。我想如果你到最後都知道,終須一個土饅頭,希望你人生的過程,只要任何一個時間,無罪以當貴,我不犯任何一個錯,每天三省吾身沒有過錯,那我這一輩子就是成功了,就叫永成。希望永成師兄也在螢幕上能夠聽到,我給你取了「無咎」。

  以上是我們第一回合,講到第五微,第五部的微部的時候,我講過,給各位訓練。我非常感謝各位的認真,大家平仄都沒有錯,詞性這個事情可以再精琢,step by step。等到詞性、意思,意思你們都很好,每個人講的道理我都看到了,都聽進來,比較形式上的枝節的努力再用功一點,因為那是需要學養的,需要學養的,那你們就非常完美。

  花了這一堂課的時間來解釋這個字號,我想我們第一階段的進度就到這邊ending,下面我們就繼續把十五部上完,我會出對子給各位對。所以我告訴你說step by step,就是這個意思,不要急。到一個層次,你學到一個層次,你會恍然大悟說,我又進步了一個階。

  好,我們下課一下,我休息一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