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第六頁第四段:

  【四、是故沙彌剃落。先受十戒。次則登壇受具。今名為沙彌。而本所受戒。愚者茫乎不知。狂者忽而不學。便擬躐等。罔意高遠。亦可慨矣。】

  我們修學,無論是經、律、論或者是祖師的語錄,會學的人知道在這裡面擷取重要的開示,就像弘一大師摘錄《晚晴集》一樣,將經論語錄裡面針對自己毛病習氣的教訓抄錄下來。每一個人抄的也許都不一樣,因為每一個人的習氣不相同,哪一個習氣最重,這一句話是針對我這個毛病來說的,我就抄錄下來,自己常常看看,常常用它反省、檢點,改過自新,這叫真正修行。戒律裡面對治習氣的開導最多,所以我們讀這個經跟註解要知道節錄,自己節錄抄在一個小冊子上,那叫真正修行。

  這一段裡面是說初出家。『剃落』,就是剃髮、落髮的意思。一出家『先受十戒』,這個就是前面所講的佛門裡面入新生的教育,學做出家的佛弟子,一定要遵守十戒,還有後面二十四門威儀。二十四門威儀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必須要遵守的規矩,就是生活規範(規矩、模範)。有了這個修學基礎,然後才能夠受具足戒,成為比丘。

  前面跟我們講過沙彌戒修學的期間是五年,現在的受戒(三壇大戒),一次就受掉了。在從前不是這樣的,從前這個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是隔很長的時間,不是一次受的;受了做不到,那不等於就是教你造罪業嗎?所以沙彌戒學了五年,學了很像樣,很有個規矩,五年之後才可以去受具足戒,就是比丘、比丘尼戒。應當再隔三年,這才求受菩薩戒。比丘戒做得很好,再把心量擴大,行菩薩道,這是正確的。就好像我們讀書一樣,沙彌是小學,比丘是中學,菩薩是大學,它是三個階層,一定是有相當的距離,不可能小學、中學、大學的課程一次一起念,沒這個道理!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

  『次』是第二個階段,這才『登壇受具』,「具」就是具足戒。這一句是告訴我們,行門是有次第的。

  『今名為沙彌』,就是講我們目前現在剛剛剃度出家,這是沙彌。

  『本所受戒』,「本」是本分,「受」是必須受持這一本經上所講的戒法,就是十戒二十四門威儀。

  很可惜,『愚者茫乎不知』。有許多人戒受了,三壇大戒都受了,戒是什麼不知道。形式上受了,實際的內容完全不了解,所以這是有名無實。『狂者忽而不學』,「狂者」是一般狂慧,狂慧是指什麼?這個小小戒不重要,縱然知道一些,他也不肯去照做。『便擬躐等』,一個是愚,一個是狂,狂妄!沒有認真去修學,這就躐等了。躐等就是他去受比丘戒、受菩薩戒了。第一個階層的修學沒有修好,就要去學第二個階層、第三個階層。第二個階層是比丘戒,第三個階層是菩薩戒,他就要統統去受了,這就是躐等。『罔意高遠』,這個就是俗話講的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所以,經上講『亦可慨矣』,「慨」是慨嘆、感慨。真正明白的人,看到這個現象,非常的感慨。

  因為這個本子沒有另編頁碼的次第,還是用原本,原本一面是二十行,前面十行,後面十行。我們就用二十行做單位來說,比如第十一行,就是第二面了,我們用這個方法,大家容易找。

  註解裡有兩句很重要,我在此地提醒大家注意。請看第六頁第二十行,就是最後一行,從第三個字看起。「學記云,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這是《禮記?學記》裡面的一句話,跟前面講的意思完全相同。「幼者」就是初學,初學要守規矩,沒有意見,老師怎麼教,我們就怎麼學,一定要循規蹈矩按照順序來做,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在前面跟諸位報告過,我過去跟李老師學,在跟他之前,我跟章嘉大師學過三年,李老師都不承認,全部都要作廢,重頭學起。原因是什麼?你過去學過的,你有一個標準,我們俗話常講「先入為主」,他有個成見在,聽到老師講的跟章嘉大師講的不一樣的時候,我們就會起疑惑,就要發問。所以老師說:你前面所學的我不承認。換句話說,只有聽老師說的,沒有懷疑的地方,從前學的不承認,全部作廢,老老實實乖乖的聽話就好,這樣才能成就。

  目前有困難,因為現在是自由、民主、開放,沒有人能夠限制任何一個人,所以就學得很多、學得很雜。聽到老師講的,他總有個比較,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所以,初學學什麼?不是學教。教是可以討論的,佛法是主張研究討論,希望你發生問題提出來研究。可是初學不是在學教,不是在學解,初學是學定、是學清淨心。換句話說,心裡面有疑問、有分別、有成見,你的「定」決定得不到,所以目的是在此地。我們佛法初學一下手就是「定」,戒是手段,因戒得定,目標是得定;得定之後,就會開悟。從前儒家教學也是如此,它的方法也是修定,所以儒家的小學教學的宗旨就是得定。

  現在我們很少聽說了。過去我在念小學、念初中的時候,那個時候的老師常常在一起聊天,我們還聽到老師講某一個學生有悟性,還聽到這個說法,現在好像聽不到了。悟性就是跟心地清淨的人講,他能夠有體悟,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開悟,有小悟、有大悟,這才有真正的效果。心愈清淨,悟性就愈高。沙彌戒律是佛法的小學,修學的宗旨在「定」,是幫助你修清淨心。心地清淨到一定的程度,佛法叫他做「法器」,也就是說他有資格接受佛法了。由此可知,沙彌這五年完全做預備功夫,這是佛法修學的基礎,佛法修學的準備,佛法用這麼長的時間來做這個基礎的教育。基礎奠定之後,你聽經會開悟、會領悟,你參禪會得定,你念佛會得一心。我們現在學教的不會開悟,參禪的不能得定,念佛的不能得一心,原因是什麼?就是躐等,基礎沒做好,你才曉得基礎的重要。

  我們要想將來有成就,自己有成就也能夠幫助別人,自行化他,那我們的基礎一定要非常踏實,這個要靠自己努力,自己覺悟,自己認真的去修學。因為現在這個時代不可能像從前有老師那麼嚴格的督促管教,整個社會進入到民主、自由、開放,所以對於基礎教育是愈來愈困難,完全要靠自己的善根。自己有善根,自己明白這回事情,自動自發,已經不能再靠老師的督導。老師看到你能夠自動自發,當然很歡喜,他會全心全力幫助你;不能自動自發,那也無可奈何。這個要知道。

  再看第七面第十行,最後一句,「佛藏經云」,這是佛經上說的;「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者,非佛弟子」,這是講修學的次第。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這是按照順序、按部就班的來修學,這是佛的弟子。聽佛的話,尊重老師的教誨,尊師重道,這是佛的弟子。

  佛法傳到中國之後,隋朝、唐朝的初期,小乘曾經興盛一個時期,時間很短、不長,以後小乘法在中國就沒落了。現在在中國,小乘的成實宗、俱舍宗已經變成歷史名詞,沒有看到小乘的道場了。在唐朝初期還有,以後就沒有了。可是小乘經典在大藏經裡面可以說相當的完整。因為現在南傳的小乘三藏,把它跟中國大藏經裡面小乘經比對一下(我沒有做過這個工作,有人做過,他們來告訴我),只比我們小乘經典大概多了五十幾部。換句話說,五十幾部那個分量就太少了。小乘經論的經很短,差不多有一、兩千部;一、兩千部的經典,只差了五十幾部。由此可知,小乘經典我們翻譯得相當圓滿。但是這些小乘經現在沒人讀了。我們學習小乘是基礎,當然用不著完全去讀這些小乘的經典。大乘分宗派,小乘也可以選讀。過去我們在台中求學,李老師也選了十幾種小乘經典教導我們,那就行就夠了。像你們現在念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就是小乘經,小乘經裡面可以選一些來讀。

  小乘在中國沒落有它的因素存在,這個因素是從前人念中國的儒家道家、孔孟老莊這些書。孔孟、老莊裡面所說的,確實不亞於小乘;換句話說,被我們中國的儒家、道家取而代之。所以從儒、道入佛法,就不要從小乘學了,直接就入大乘,是這麼一個道理。

  從前寺院裡面的藏經樓(現在叫圖書館),那個經不僅僅是佛經,儒家的經,道家的經,統統都有。所以從前世間念書人到哪裡去念書?哪個地方藏有那麼多的圖書供他讀?寺院。我們讀《范仲淹傳》,讀《義田記》,講到范仲淹的歷史,范先生在年輕做秀才的時候,就是在寺院念書。寺廟裡面收藏有很完備的圖書,幾乎那個時候讀書人所需要的這些典籍,在寺廟裡面都可以找到,所以藏經樓是圖書館。出家人都念過儒書,儒家的東西都念過,道家的東西也都涉獵過,諸子百家他們都通達了。在寺廟裡面念書,不但可以很方便找到書籍,如果有疑難的問題,也可以請教法師,法師們世出世間法都通達,可以輔導他,可以幫助他。所以寺廟就是學校,跟現在不一樣、不相同,這就是為什麼小乘在中國會沒落的道理。

  可是到了現在,儒家書又不念了,道家我們也不念了,又瞧不起小乘,一學佛就入大乘,在大乘裡面混了一輩子,有什麼成就?要說成就,那真的就是清涼大師所講的「增長邪見」,這是清涼大師說的話。今天我們說得好聽一點,他的佛學常識很豐富,幫助他辭令,幫助他寫文章。除此之外,對德行、修持、清淨心、智慧,他完全沒有。所以往往我們看到學佛,無論出家在家,不通佛法的時候,人還很老實、很虔誠;懂得一點佛法的,貢高我慢,瞧不起人,這就錯了。不但學佛錯了,學儒也錯了。你看儒家說得很好,「學問深時意氣平」。一個人的學問從哪裡看?心平氣和,這個人有學問。寫得一手好文章,講得天花亂墜,心裡面貢高我慢、嫉妒、瞋恚,這個人有沒有學問?沒學問,那是皮毛!你要問世出世間法為什麼修學會學成這個樣子?基礎失掉了,沒有能夠照著這個基礎去修學。

  從前儒家的小學,就是學前清陳弘謀編的《五種遺規》,過去我曾經教大家念過,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出來,古時小學教育的教學宗旨確實是修定。我們在台中的時候,李老師選擇這本書給我們做修身必讀的參考書。過去我們買了很多《五種遺規》,買了二、三十本,一個人一本,從前都曾經發過,現在《五種遺規》也不見了,我看書架上這個書都沒有了。

  你要不好好的教導小孩,他那個小頭腦也會胡思亂想。怎麼樣教他修定?當然不能教他去盤腿打坐,小孩坐不住的,可以教他背書。背書叫修定嗎?背書他就不會胡思亂想。所以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一部一部教他背,不講解的。從前七歲到十二歲是小學,小學學的東西是灑掃應對,完全學怎麼做人、怎樣說話。小學教育是德行、言語,一舉一動要有規矩,說話要有分寸。所以經過那樣一個訓練,這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很像大人,他有威儀,一舉一動都像個樣。這是生活教育,從小養成。「少成若天性」,小時候培養成的,就像天賦一樣。從小培養生活教育,怎樣侍奉父母,怎樣對待兄長,人倫關係搞得很清楚,輩分分得很清楚,懂得禮節,這是社會秩序、家庭和睦、社會安定真正的基礎。除這個之外,就是讀書,讀書要背誦,老師只教句讀。因為古時候的書沒有標點符號,念的時候老師給他圈句子。你看我們現在這個《四庫全書》裡面,沒有標點符號,所以念的時候老師用紅筆圈句子,教句讀。因為以前的書不像現在有分段落,有標上小標題。好像我們這個《無量壽經》它分四十八段,每段都有個標題,從前沒有,這是後人做的。所以老師教句讀,再督促他背誦。

  從前念書的標準,念十遍還不能背的,就不能教了,他承受不了。那怎麼辦?每一個人天賦都不一樣,從前上課的時候,天賦好的、根性利的、聰明的,每一天給他上的分量多一點,可以給他念十行、念二十行。二十行是一面,我們這個一頁就是二十行。這二十行念十遍的時候,他一定會背,這就是他的能力可以教二十行。十遍不能背,那就減少,教十行。十行再不能背,就教五行。五行再不能背,教三行。用這個方法。所以,往往一個老師教十個學生、二十個學生,每一個人念的行數不一樣,看他的能力。假如他要是五、六遍就能背了,這是天分好的,老師要督促他背一百遍,要大聲的念出來,這個樣子他永遠不會忘記。那個笨一點的,天賦差一點的,一定要念到十遍才會背的,老師要督促他念兩百遍。所以根性比較愚劣一點,要勤快、要多背,所謂「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家一遍就會,我要用十遍的功夫,勤能補拙,老師督促他的遍數。

  到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在上課之前要把前面的功課再背一遍,才上今天的課程。所以天天都要溫習前面的,天天都要背前面的,把前面所教的統統背一遍。這本書上到最後了,前面的還是要背一遍,才給你上新的。所以他天天背書,心裡面記著。書是決定不講的,沒有意思,小孩不懂這個道理,他的目的是訓練「定」,訓練記憶,用這個方法。

  大概到十二歲的時候,天分好的,讀十三經,讀諸子,諸子是選擇的;還有歷史這一部分,就讀二十五史,二十五史不可能全讀,也是選擇的;或者是讀《綱鑑易知錄》,這就是中國歷史的大綱;天分高的有基礎的就讀《通鑑輯覽》,統統都是念背,在七歲到十二歲當中全部完成。你問他某一句話在哪一本書裡面第幾頁第幾行,他都知道,真的背得滾瓜爛熟。他不打妄想,他心是定的。所以從前古人在十二、三歲時,心很清淨很定,就是用這個方法訓練的。

  現在難了,環境太壞了,現在小孩都去看電視、打電動玩具,你叫他背書,不可能的。「大家都去玩,叫我一個人背書」,他才不幹。現在環境不一樣,跟從前教學環境比差得太遠了。你就曉得古人為什麼會開悟,為什麼會證果。現在人很聰明,一切環境比從前都好,為什麼搞幾十年都不能開悟、不能證果,你把這些統統看明白,你就曉得毛病發生在哪裡。古人尊師重道,老師怎麼教就怎麼學,老實念書,老實背書。所以小學階段是學定。

  學慧,慧是什麼?讀,讀得很熟,這叫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知是根本智。先是無知,統統都念熟了,我什麼都不懂,光是念得很熟。古時候的學校沒有中學,小學再上去是太學,太學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大學。小學結束,十三歲就入太學了。太學裡面教什麼東西?講解、研究、討論。譬如講解四書,研究討論四書,沒有背誦,完全是講解。古人講「讀書樂」,真快樂!講解就是老師帶著這一群學生,每一天去遊山玩水,「有事弟子服其勞」,老師坐車,學生要給老師推車,準備些酒菜,一路上旅行。為什麼?老師、學生那些書都背得滾瓜爛熟,大家不要帶書,講到第幾章第幾頁,一面走一面研究討論,去旅行玩個兩、三個月,這個課程就教完了。從前讀書樂,不像現在這麼苦!他就分成這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背書,第二個階段講解。小孩的時候不懂事,專背;十三、四歲智慧開了,可以研究討論,這個教學法確實比現代教學法高明太多了。

  民國成立以來,把我們中國傳統的教學法廢棄了,採取西洋的,這一下子壞了!根本智沒有了,後得智就更不必談。根本智是無知,後得智是無所不知。從前的教學法,你看童子十幾歲沒有到二十歲的(二十歲是行冠禮),參加國家的考試,中舉人的、中進士的(舉人是省考,進士是國家考),往往派出去做官,十幾歲就做縣長,就去當縣太爺了!人家把政治辦得有條有理。現在十幾歲是小孩,什麼都不懂!教育制度方法不一樣,所收的效果就不相同。

  在台灣,做「總統紀念歌」的張齡,也是個虔誠的佛教徒。過去我講經的時候,夫妻兩人每堂課都來,從來不缺席,現在這兩人都過世了。張齡居士十九歲當縣長,在民國年間做縣長,恐怕他是最年輕的。這是教授的教育不相同,方式不一樣。所以,我們明瞭從前的儒佛教育好,太好了!你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中等天賦以上,可以說都會有成就。廢棄、不按照這個規矩,不按規矩就不成方圓!一定要守規矩。

  我們現在是不是要從小乘學起?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是要從這裡打基礎。所以我教大家念四書,我對淨宗同修定了七門課程。七門課程裡面,三門是我們本宗的,《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要解》、《普賢行願品》,這是五經裡面選出三個最重要的。我這個選擇跟夏蓮居、黃念祖不謀而合,我們事先沒有商量過,我選這個,他們也是選這個。另外加了四種,這就等於是小乘的經論,小乘經我選的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另外,中國的儒家我選的是四書、《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這些合起來,總共有七種。儒、佛、大小乘統統都有了,分量不多,真正從這七門深入,我們這一生受用就足夠了;然後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沒有一個不成就!

  我們選的《了凡四訓》跟《感應篇彙編》,這兩部書就是代替戒律的。當然現在大家肯發心學《沙彌律儀要略》,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這是好事。依這一本《沙彌律儀要略》去修學,換句話說,《感應篇彙編》跟《了凡四訓》我們就可以捨去了,這一樣東西可以代替那兩樣,我們認真在這個本子上學習。

  可是《感應篇彙編》跟《了凡四訓》這兩部書希望大家要精要熟,為什麼?能夠幫助一些在家同修,可以普及到社會。特別是《了凡四訓》、《感應篇彙編》都是中國人寫的,中國人看中國人的東西總是特別親切,願意受持,這個我們要理解、要明瞭。所以印光大師沒有在戒律上推動,他就是用《了凡四訓》、《感應篇》向廣大的社會來推動,收到很好的效果,使一般人明瞭因果,深信因果,斷惡修善。

  《了凡四訓》是教你認識因果,深信因果;《感應篇》是教你斷惡修善,《感應篇》上所寫的就是善惡的標準。換句話說,這兩部書的宗旨,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沙彌律儀要略》也是屬於這一類的。像這些要緊的句子,我們記幾句就行了,常常拿這幾句反省、檢點,這是真正修行。我們再看底下第五段經文:

  【五、因取十戒。略解數語。】

  因為前面這個道理是佛家教學的標準,佛家教學的原則,根據這個原則、標準取十戒,簡單加以解釋,所以這是『略解』。蓮池大師作略解,弘贊大師詳細加以解釋,所以增註是弘贊大師作的。弘贊大師是清朝人,怕我們看到略解還不能夠體會這個經義,不曉得從哪裡下手,所以他詳細給我們註解。我們看看蓮池大師作的略解很薄,沒有幾頁,看到這個增註就註得很多。頂格的文都是蓮池大師寫的,就是略解,低一格是弘贊大師的增註。

  【六、使蒙學知所向方。】

  『蒙學』是初學。我們初學的人曉得修學的方向,知道修學的宗旨,曉得從哪裡下手,這的確是非常重要。

  【七、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違犯。】

  這個文非常要緊,這三句話很重要。『好心』是真正發心,『出家』為了生死,為度眾生,這是好心出家。不是逃避現實才出家的,不是在這個世間受了種種折磨,所謂消極。這不是,好心出家是積極的,對於佛法有相當程度的明瞭、覺悟。在世間種種行業裡面,我們選擇這個行業,我們知道所有一切行業裡面,這個行業最殊勝,它是覺悟的行業,是了生死出三界的行業,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幫助一切眾生了生死出三界,這個行業是最偉大的行業,是最積極的。我們發心從事於佛教教育工作,絕不是消極,絕非逃避社會現實,世間人不懂得這個道理,把佛法看錯了!看走樣了!

  當然確實有不少是為了逃避社會現實而出家,給人造成了許多的誤會,這些我們就不論。我們自己為什麼出家的?我們明白,我們發現,這個教育好,有價值,應當把它發揚光大,可惜沒人做!沒人做是大家不知道,不了解,不認識。我們明白、了解、認識了,我們自己就應當把這個擔子挑起來,認真努力去做,要把它做好。我們為這個出家的!

  發這個心出家,那你一定要尊師重道。我們讀這一本書,蓮池大師就是我們的老師,弘贊大師就是我們的老師,他們在這兒對我們的教誨,我們要尊重。我們要敬老師,要尊重他的教誨,要細心的去體會研究,依教奉行,這就是尊師重道。所以要『切意遵行』,以懇切的意志,遵守奉行。『慎勿違犯』,不可以違背,不可以違犯老師的教誨。再看第八段:

  【八、然後近為比丘戒之階梯。遠為菩薩戒之根本。】

  這是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基礎不好,第二個階段沒指望了,第三個階段那更不必說了。所以這個階段修好了,才可以接受比丘戒;比丘戒修好了,才可以受菩薩戒。它是三個階層,三個梯次。我們真修,不重形式。所以大家好心出家了,「我要趕快去受三壇大戒,馬上就做菩薩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一輩子做沙彌都不是恥辱,我們是真的,我們是真沙彌,你們是假菩薩,不一樣!所以老老實實在基礎上下鈍功夫,這個才是真實的。底下一段說:

  【九、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庶幾成就聖道。不負出家之志矣。】

  這就是次第,次第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我們的基礎是戒、定。沙彌律儀就是修戒、定的大根大本。這個戒、定在哪裡修?在日常生活裡修,在起心動念處修,這叫修行!不是每天拿著念幾遍叫修行,不是的。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在這裡面修戒。戒就是守規矩,一切做得如法。如何修定?在這裡面修清淨心。剛才跟諸位說了,二十四門威儀就是生活規範,也就是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對人、對事、對物。

  文字上雖然講「事師」,是對老師;跟一切經上講,我們是對佛的。佛是代表大眾,《普賢行願品》上講「禮敬諸佛」,諸佛是誰?一切眾生都是諸佛,不但有情眾生是諸佛,無情眾生也是諸佛,桌椅板凳、植物礦物統統是諸佛。有情眾生有佛性是諸佛,無情眾生有法性也是諸佛,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所以《華嚴經》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用一個佛來做代表,我們對佛最恭敬,對一切的人也是同等的恭敬心,對事對物決定沒有差等,同一個恭敬心。

  這個地方講的二十四門威儀,就是日常生活規範。它講的是「事師」,老師,就跟《普賢行願品》講的佛是一個意思。我們對老師尊敬,同樣以尊敬老師的心對一切大眾、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你才會學佛!對佛、對老師恭敬,這些人不是我的老師,我對他可以輕慢一點,那就錯了!你的定怎麼會得到?你的清淨心怎麼會得到?所以經上講的佛、講的師是代表,這就對了。

  這是表明次第、順序、修學的目標,我們靠這個十戒二十四門威儀,都在「戒」這一個字上,依靠這個方法才能得定、得清淨心、得根本智。得到定之後,然後就可以聽經,可以參禪,可以念佛,可以廣學多聞,成就自己的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先要得無知,然後才會得無所不知。這個順序不能顛倒,顛倒了,根本智沒有了,後得智完全沒有了。不能把邪知邪見當作無所不知,這是大錯特錯!無所不知是正知正見,這個要知道。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這個東西不要講多,要緊的是真正體會它的意思,明白我們應該要怎樣去做?怎樣去學?那個利益就得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