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諸位大德,諸位朋友們。今天我們利用這個機會,跟大家談談國學。中國歷史悠久,我們一般常說五千年,而實際上,我認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決定超過五千年。五千年的說法是因為有文字,大家都知道,文字是黃帝時候發明的,黃帝以前沒有文字。黃帝距離我們現在四千五百年,再向上去追溯五百年前是神農,神農再上去又是五百年是伏羲,八卦相傳是伏羲畫的,也可以說是中國文字的起源。真正有文字,發明文字,是在黃帝的時代,這歷史上有記載。我們知道古印度婆羅門,婆羅門教,它是宗教,就是現代的興都教。我跟他們也常常有往來,特別是在新加坡那段時間。他們告訴我,他們傳說,這個教創立到今天,至少有一萬三千年的歷史。所以我想,我們中國文明的起源不會輸過它,至少要超過一萬年前,沒有文字不能說沒有文化。

  中國文化的根源,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誰發明的?實在來說,這四項東西都是屬於性德,老祖宗傳下來的人性本善,以後把它用在《三字經》上,「人之初,性本善」。善的標準是什麼?實在講就是倫常、四維八德,這是善的具體,顯示明白了。孔子那個時代社會動亂,像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差不多,我們今天是亂世,夫子那時候也是亂世。春秋戰國差不多將近五百年,五百年的動亂,我們滿清亡國之後,到現在一百年。夫子在那個亂世他非常惋惜,古聖先賢所傳的道沒有人學習了,非常擔心,怕失傳,叫斯文失傳。所以他周遊列國,既然諸侯都不能夠用他,他老人家退而,這退就是退心了,不再求做官的這個念頭,回到家鄉去教學。與這些學生們,就是弟子,把古聖先賢的道講清楚、講明白。學生們記錄下來,這有文字了,用文字記錄下來,流傳於後世。所以,孔子刪詩書、訂禮樂,這就是把古時候的典籍做了有系統的整理,流傳給後世。

  所以中國的圖書,你要說中國人不懂科學,那你就錯了,你看這些典籍分類、編纂,它有程序。大分為經史子集,經史子集的由來早了,不是清朝搞《四庫全書》才用它。這個名稱由來已久,先秦時代已經就形成了,經史子集這個四門。所以,夫子整理的稱為經學,六經,在中國圖書目錄裡面,一定是擺在最前面的,顯示出夫子治學的神聖的心態。他老人家的觀念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兩句話在我們今天看起來實在是了不起。孔子說他沒有創造、他沒有發明;換句話說,他所學的、他所修的,他所教給弟子的,以及傳到後世的,是什麼?全是古聖先賢留下來的教誨。他只是把它整理、把它編輯,成為有系統的這些典籍,流傳給後世。所以後人尊稱他老人家為「大成至聖先師」。這個大成,他是集過去至少是兩千年以前古聖先賢的大成,就像現在講的會集一樣,會集古聖先賢的教誨。這個功德不可思議。我們祖宗留下來的這些教誨,夫子是信而好古,這個態度了不起。

  現代的人走西方的路子,從小就講創造,要發明,夫子不是這個態度,中國幾千年讀書人做學問也沒有這個態度。這個態度太傲慢了、太狂妄了,中國人從小就學謙虛、學恭敬。能不能超過古人?說老實話,是超不過的。為什麼?我們現在冷靜去想一想,古時候人心是安靜的,心是定的,現在人心是動的。佛法對這個特別有講求,定他生智慧,動他生煩惱,煩惱跟智慧兩個相比,那就差得太遠了。愈是上古時候的人愈靜,夫子處於動亂的時代,定的功夫遠遠不如前人。周朝末年衰了,這就變成春秋戰國,我們能想像得到,那個時候的人已經逐漸心浮氣躁了,但是肯定比現在好。為什麼?當時這些諸子,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學說,著述成書流傳到今天,現在人還沒有一個人能夠跟他相比,這些諸子。由此可知,那個時候雖然在動亂,心還是靜的、還是定的,非常可貴。前人的東西,後人真的寫不出來。兩千多年來,歷代這些文人學者留下來的著述,不能跟經典相比,連先秦諸子都趕不上,我們怎麼可以狂妄?怎麼可以輕視古人?甚至於批判古人,這大錯。

  孟子說得好,「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什麼叫放心?放心就是今天是散亂心,如何把這個散亂心收起來,歸到一,歸到零,那就是禪定功夫,夫子這句話在佛法裡面講就是禪定。我們淨宗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就是收放心,把妄念收回來。佛家在禮節上常用合掌,合掌表什麼?就是表攝心,都攝六根的意思,平常是散亂的,這心散亂,恭敬是把散亂的心收為一個,合而為一,這恭敬,一心。表法。散亂心於世出世間法都是障礙,為什麼?它生煩惱,他有分別、他有執著,那就不能得定;放下分別執著,你心才定下來。定心生智慧,分別心不生智慧,執著心不生智慧,起心動念不會生智慧。所以,我們從這些地方能體會到,古聖先賢他們的心清淨,他們看到的東西看得透徹,了解有深度,說出來言簡意賅,其味無窮。所以自古以來,在中國可以說是學術廣博,經史子集傳之千年萬世而不朽。

  夫子那個時代,唯恐我們的文化斷絕,毅然下定決心來拯救。拯救的方法就是講學,現在講辦學校。私人辦學,這在中國夫子是第一個,開私人辦學之端,我們稱為私塾,塾就是學校。他辦成功了,能把古代的文化繼承下來,傳給後世。今天我們也碰到同樣的環境,中國傳統文化現在中國人對它非常陌生,我們擔心。由於科學發達,特別是印刷術,古時候這些典籍可以大量的去翻印,典籍不怕失傳。我早年在台灣的時候,常常擔心我們的《四庫全書》會不會斷絕了?到商務印書館翻印《四庫》,世界書局翻印《薈要》,我們的心情是無比的興奮,這些東西不會失傳了。雖然印的數量不多,《全書》只印了三百套,《薈要》印了二百套,能夠分藏在世界各地,縱然有大災難,總會有幾套還存在,這是值得安慰的事情。

  今年滿清亡國已經一百年,這兩個書局告訴我,他們想印再版。我歡喜,我就向商務訂了一百套《全書》,向世界書局訂了二百套《薈要》,希望放在全世界各個地區大學圖書館。目的是希望在大災難當中,我們這兩套書不至於銷毀,總會留個幾套,我們用的是這個心。可是我又想到,書要沒有人去讀,還是不能傳下去的。這個書怎麼讀法?這麼大的部頭,從哪裡讀起?所以,我自己買第一套《四庫薈要》的時候,心裡在想,我每天要講經,講經必須要準備,要備課,這樣大的分量的書,我哪裡有時間去看?所以我就想到,如果能有人有時間翻翻這些書,把這些書籍裡頭對於現前社會能用得上的這些文字,把它節錄下來,編成一冊,這就方便太多了。那個時候我弟弟還在復旦教書,我就拜託他,請學校這些退休的教授,教文史的,我們也送他一點禮金,送他幾萬塊錢人民幣,請他來替我做這個工作。其實我這個想法,跟唐太宗編《群書治要》是同樣一個念頭。做了三年,繳卷了,我看了看不很理想,不能出版。所以就感覺到這個事情是不容易,這麼多書籍,取捨要有學問、要有見識,還要了解當前這個世界狀況,我們需要的是什麼,一部書裡頭可能只有幾句話對我們現前社會好處、有利益的。所以一直就沒有繼續再做。

  最近這幾年我想到了唐太宗的《群書治要》,但是這個書我沒有看過。我看過其中一部分,就是世界書局出版的《諸子治要》,這部書是《群書治要》後面的二十卷。《治要》總共五十卷,後面《諸子治要》這部分我看過,所以我知道有這部書。在講經的時候偶爾也提到,沒想到有好心的聽眾、同學他們分頭替我去找,居然找到了兩套,寄給我。我看到這個歡喜無量,這祖宗之德,怎麼這個書還有!看看這個書,是八十年前商務印書館印的,原本是日本人的本子。我問商務印書館同仁,他們都不知道,不曉得有這樁事情。八十年以前的書,已經沒有版權,我就交給世界書局,請它印一萬套,這個書就不會失傳了。

  我對《四庫》這個想法跟唐太宗想法完全一樣,能把這些書,每一種書精彩的地方節錄幾句,特別是現在生活上統統可以用得上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這書就有用處了。接著沒有多久,有個同學送了我一套《國學治要》,正是我天天所想的。這部書它的構想是從《群書治要》啟發來的,民國初年的版子。我看它的序文,當時他有一批人,那都是現在講的學者專家,用了八年的時間,從經史子集裡面選擇一些精華,編成這部書,這部書就是《四庫》的精華本。所以它的書的名字叫《國學治要》,「治要」這兩個字是從《群書治要》得來這個理念。但是《群書治要》的治是治國,是政治,《國學治要》的治是治學,是做學問的。我想了多年,沒有辦法如願,忽然看到這個,正是我理想的,無量的歡喜。這部書已經很久了,有幾本已經破損了,但是還好字還完整,字沒有傷害到,這真是幸運。可能,這一本可能是個孤本,大概再也找不到。所以我也請世界書局印一萬套,幫助有志於國學的年輕人,你要想讀《四庫全書》,這個就是《四庫全書》的入門,《四庫》入門的一把鑰匙。

  現在這兩部書都印出來了,書店裡面可以買得到。我得到這兩部書歡喜得,我說祖宗之德,中國傳統的文化肯定有有志之士他們來繼承,我們只把這些工具準備好,提供給大家。第一批是我們早年在安徽廬江湯池辦的傳統文化中心一批老師,有二十幾位,我把這個書每個人送他們一套,希望他們能將這部書發心做註解,注音、註解,翻成白話文。因為這些書全都是原文,都是《四庫》的原文,不翻成白話文,現在一般年輕的學子他有困難,我們盡量幫助他、方便他。他們也非常熱心,這是什麼?這就是夫子當年的事業。夫子集合一批學生,把古聖先賢的教誨寫成文字,編集成書,流傳給後世。我們現在典籍這麼多,這樣的完整,怎麼樣去讀它?所以《國學治要》跟《群書治要》我都希望他們注音、註解,寫成白話文。這是第一步工作,希望今年年底能完成。完成之後,我希望大家用心學習,詳詳細細講一遍,我會抽時間來聽。講一遍之後,我們把它錄像、錄音,在網路、在衛星上播出,這麼一來就便利於全世界。咱們全世界各個地方都有華僑,華僑沒有不愛國的,華僑沒有不留戀傳統的。華僑子弟利用衛星電視、利用網際網路,都可以在家裡自修,都可以學習。

  中國古代的做學問,先決的條件是要用真誠心、恭敬心來學習,沒有真誠、恭敬學不到東西。印光大師常說,這是個出家人,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你就能得十分利益,百分誠敬你就能得百分利益,沒有誠敬心,學不到東西。我早年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學佛經,他就教給我。他怎麼教?你想發心弘法利生,好事!但是弘法利生要智慧、要知識。智慧、知識從哪裡來?你一定要讀書。學佛,你要讀《大藏經》,學中國傳統,那你得去讀《四庫全書》,你想想看你能念得了嗎?不學不行,世出世間法都要通達。通達出世間法,契理,通達世間法,契機,契機契理才能承傳釋迦牟尼佛的經教。這麼多你學不了,怎麼辦?古人有個方法,這個方法是什麼?用感應,叫感通,叫通,學有困難,用感應。用什麼去感?用誠,真誠,誠上面加個至,真誠到極處你就能感通。佛法主張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道理就在此地。不是叫你多學,是叫你開悟,是叫你把心定下來,定下來就能開智慧。智慧開了,你這個經就通了,障礙就沒有了,一部經通了之後,是部部都通了。為什麼?聖人的學問他不是從思考裡頭流出來的,這一點你一定要懂得。不是他思想裡頭想出來的,是什麼?他悟出來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是悟出來的。你定功也成就了,你也開悟了,你看他那個東西就跟看自己的文章一樣,一點困難都沒有。

  釋迦牟尼佛一生講那麼多經典,傳到中國來,中國這些祖師大德的註疏都是開悟的。所以,你要悟了之後,你看佛的經典,你看祖師大德的註疏,沒有一樣你看不懂,通了。再回過頭來看四書五經行不行?行,一絲毫障礙都沒有。所以說叫一經通一切經通。這部經你得通,通就是徹悟。真正通達沒有障礙,這才叫成就。所以通就是悟,就是智慧,這個東西,這個東西要清淨心,心不清淨不行,要清淨心、要平等心。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他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是教學的宗旨,「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講得這麼清楚。今天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迷失了自性。所以「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就是開悟。

  佛法到中國來了,中國人接受了,中國的儒跟道都講求開悟,都講求戒定慧,因戒得定。戒是規矩,守規矩,老師怎麼教你就怎麼學,時間久了你心就清淨了,雜念就沒有了。淨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開悟了,是這麼個道理,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中國傳統,你看歷代這些聖哲,現在不叫聖哲,現在叫專家學者,沒有聖哲兩個字好,都是從戒定慧去悟出來的。我們遵守這個原則,現在還行,我們同學當中有個榜樣,東北劉素雲居士,她用十年的時間,就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她告訴我她學習的方法,她是得到我過去在台灣景美講的一次《無量壽經》的光碟,那個時候是用錄音帶,以後從錄音帶轉變成光碟,她得到這麼一套東西。她每天聽一片,一片是一個小時,把這一片重複聽十遍,就是每天聽經十個小時,十個小時其實就是聽一個小時的,重複十遍,這是長時薰修。這部經聽完,從頭再聽,十年就聽這一部,她的心是定的。我們一般的想法,大概像這種修學的話,中等根性的人,三、四年他就得定,他清淨心現前,沒有雜念了。不聽經她就念阿彌陀佛,沒有雜念。得清淨心之後,有個三、四年,一定開悟。我們看到這麼一個人,最好的例子。十年,沒有人知道,我們也不認識。她成就了我們才聽說有這麼一個人,跟她聯絡,聯絡上了才知道這麼回事情,是我們的最好榜樣。

  中國古時候,無論是學國學、學儒、學道、學佛,全都是這個辦法。這個辦法也在《三字經》上講的,《三字經》上講「教之道,貴以專」,老師教你貴以專,你的學也是貴以專。你只要專心學一門,不能夠同時學很多門,學很多門你就雜了,你就亂了,你的時間跟精力完全分散了。你所學到的東西,充其量是常識,不是智慧,你不能得定,也就是你心浮氣躁沒有辦法降服。這變成什麼?變成學術。現在這個世界,我在國外看過很多大學,跟學生交流過,跟教授們交流過,統統是知識的層面,沒有智慧。但是在古時候,中國跟印度的教學是重視智慧,不重視知識。有智慧自然有知識,有知識你不一定有智慧。這個是東西方做學問的理念不一樣,方法不一樣,效果不一樣。我們明白之後,你就想一想,還是古人的方法好。

  孔老夫子信而好古,這句話是真理、是名言,這句話也能夠流傳萬世,不會改變。你要想學中國古聖先賢的東西,你一定用這個方法。你要想學佛法、你要想學道,中國的儒釋道,不用這個方法你得不到,你所學的是表皮、常識,得不到它的精髓。所以對於國學,我們如何去學習,古人講的治學,用什麼方法,這些原理原則我們一定要知道,一定要遵守。沒有老師不要緊,孟子就沒有老師,孟子私淑孔子,孔子已經不在世,他以孔子為老師,孔子的書在,依照書學就行了。在佛法裡面也有這個例子,蕅益大師私淑蓮池,蓮池已經往生了,蓮池大師的著作在,讀他的書,讀成就了。所以,現前找不到好老師,找古人。古人就是老師,只要你鍥而不捨,用真誠心一遍一遍去讀,古人講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為什麼自見?通了,感通了,一千遍念下來,真誠心感通了。不需要人講,自己就通了,智慧開了。這個方法西方人沒有,西方人不懂。我們的好東西要記住,西方人比不上。今天時間到了,我就說到此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