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最後的一段「起六觀」。昨天我們學到在講起六觀之前,賢首國師很慈悲,把為什麼要修止觀這樁事情給我們做了開示。這段文因為時間關係沒有學完,我們接著學。昨天學到:

  一切法本來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隨心外念境界。然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歸正念。常勤正念唯心識觀。一切魔境自然遠離。】

  這段我們沒有學完。文裡面所說的境界,全是講的法身大士,那是真正是佛境界。可是我們在前面曾經學過,經裡面學過,這個論的前面也學過。『一切法本來無想』,這個想是分別、是執著,一切法怎麼來的?是真如、自性,大乘教裡面常說「一念不覺」,這個一念不覺就是妄念、就是妄想。所以我們在經裡面讀到,迷唯一念,覺止一心,這兩句話非常重要。前面我們學得很多,迷沒有原因,迷沒有先後,說真的真實話,就是當前的一念。既然起心,一切法就現前,正是《壇經》裡面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雖然生了,但是他確實沒有分別執著,就此地講的無想。『念念不生,念念不滅』,這個念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不但凡夫不能覺察,二乘也不能覺察,權教菩薩還是不能覺察。到什麼時候能覺察?大乘教裡面常常跟我們說,八地菩薩。這個八地,一般的說法是別教八地,別教八地就是圓教,《華嚴》是圓教,我們現在講的是初住菩薩,初住等於別教的初地,八地是八住菩薩,初地還是不行,還沒有能覺察到。由此可知,那個念頭太微細了。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彈指,我們現在把它計算出來,三百二十兆念頭生滅,三百二十兆,它太快了,這個生滅我們沒有辦法覺察到,所以說「念念不生,念念不滅」。

  這個念念就是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念念,念念都成形,形皆有識,這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的。此地講不生不滅,就是說的相續相。如果我們念頭滅了,這個相就沒有了,相立刻就沒有了。就好像我們看電視,我們把頻道一關,滅了,畫面立刻就沒有了,十法界依正莊嚴亦復如是,這個道理要懂。真的關閉掉的時候,不但十法界沒有了,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也沒有了。關閉之後,就是念斷了之後是什麼境界?是常寂光淨土。大乘教裡面也稱為大光明藏,那是一片光明,裡面沒有物質,也有沒精神。這種一片光明,我們凡夫根本不能理解,那是什麼人?究竟圓滿的佛果。等覺菩薩還有一念生相無明。生相無明現在我們懂得,什麼叫生相無明?就是一念心動,就是起心動念了,起心動念那就是生相無明。不起心、不動念,這個生相無明沒有;換句話說,根本就沒有現相。自性裡面有見聞覺知,自性裡頭沒有受想行識,沒有分別執著,這個要懂!所以,佛在《般若經》上跟我們講了一句重要的開示,「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太重要了。你有想,這個想實際上你根本就不能覺察,為什麼?它太微細了。我們能夠覺察到的想,分別那是很粗的想,微細想不知道。微細想到八地菩薩才曉得,他才看到阿賴耶識的生滅狀況。

  所以大師教我們,『亦不隨心外念境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真的要做到不起心、不動念,當然就沒有分別執著了,這是什麼?這是如來境界。這個不起心、不動念實際上還是起心動念,就是粗的起心動念沒有了,極其微細的有。這個微細的,我們現在想像當中稍稍能有一點體會,也就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的,是無始無明的習氣,起心動念真的沒有了,起心動念的習氣在。這個習氣就變成了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它有形相,報身佛,我們常常念到「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大迴向裡面念到報身佛「微塵相海」,這是讚歎這個佛相,那數不盡的相好。可是他有相,他有相、他有居住的環境,實報莊嚴土。我們現在是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白,如果起了分別,你就把實報土轉變成方便有餘土;起了執著,就把方便土又轉變成六道輪迴,就這麼回事情。所以我們真正修行人應該要記住,不隨心外念境界,為什麼?知道這個境界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常常記住《金剛經》上這句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定的,清淨心,定生智慧,不生煩惱,修行功夫就成就了。

  『然後以心除心』,上面這個「心」是真心,下面「心」是妄心,真心是什麼?你看「悟止一心」,覺悟了,覺悟了就是一心,迷就一念,那就是心裡沒有念就覺悟了。後面這個心就是念頭,太微細了,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不可以執持,這個念太微細了。我們現在講時間是用秒做單位,要用秒做單位,那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我們把它換算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你們想想它多微細。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的那個念頭也要把它除掉,這個除掉之後,常寂光淨土就現前,這是給我們講的事實真相。我們知道,諸佛如來真正到了這個功夫,他除不除?不除,大乘教不除。為什麼不除?除了之後就不能利益眾生。一定要知道,與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不是常寂光,常寂光不可能起感應道交。為什麼?物質現象、精神現象全都沒有了,怎麼感應!那誰跟眾生起感應?實報莊嚴土,報身佛起感應道交。這裡我們要記住,「還源觀」裡面,第一段為我們所說明的是顯一體,那個一體就是常寂光,真如自性。起二用那就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起二用,這個二用是什麼?二用咱們合起來講能生萬法,起心,宇宙現前了;不起心,宇宙不現前。動念,正報現前,正報是自己,我們找到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就找到了,本來面目是常寂光。所以一起心動念,依正都出現了。由此可知,這個依正出現就是實報莊嚴土出現,實報莊嚴土裡面的報身佛,與法界虛空界的一切眾生有感,他自然就有應。

  實報土裡面的佛、菩薩,實際菩薩到實報土都是平等,那不是普通菩薩,我們常常講都是等覺菩薩,可以這麼說法。《華嚴》給我們講主伴圓融,主只有一個,一個做主,其他都是伴。華藏世界是一個實報土,毘盧遮那是主,其他的是伴;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阿彌陀佛是主,毘盧遮那到那邊也是伴。所以主,佛法裡面講他不是獨一,他是什麼?叫任一,任何一尊佛都做主。在他這個地方,好像我們大會裡面,主席台這個主席是輪流做的,誰都可以做主席,輪到誰,誰就做主席,他就是主,沒有輪到的時候都是伴,地位是平等的,主伴圓融。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釋迦牟尼佛到這個世界上來示現作佛,所有一切諸佛菩薩到這個世間,都示現他的弟子。或是示現菩薩身分、聲聞身分、緣覺身分,乃至於童男童女,《普門品》裡面講的三十二應。種種示現無論是主、是伴,絕不是有意安排的,有意安排不就起心動念了嗎?不就有分別執著了嗎?沒有,是自然,法爾如是。法爾如是總得有個原則,要不然我們無法理解?是有,楞嚴會上世尊講得很清楚,「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現什麼樣的身是眾生的心,眾生喜歡什麼樣的形相,他就示現什麼,是隨著眾生心起變化,不是佛菩薩的意思。眾生希望見佛他就現佛身,眾生希望見菩薩他就現菩薩身,眾生喜歡國王他就現國王身,喜歡宰官他就現宰官身。所以隨著眾生現身,佛菩薩沒有一定的身分、形狀,這個要知道。

  因此我們學佛一定要懂得「悟止一心」,懂得這個原理原則。《彌陀經》上教導我們,我們修淨土,淨土功夫成就是什麼?一心不亂,一心就覺悟、就成佛,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心是自性本定,不亂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定慧都達到究竟圓滿,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羅什大師翻經用的是意譯,他沒說錯,他是舉最高的一個境界,但是他也舉了最低的境界。真正到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一到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那個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了;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是達到這個境界,超越十法界。雖然到這個境界,依舊還是有妄想習氣沒斷,但是決定不妨礙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這一點妨礙都沒有。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有法子可以把它斷掉,他已經不起心、不動念,他還是沒有法子,所以在這種狀況之下,大乘教面裡常說的「無功用道」。他是讓這個時間久了自自然然就沒有,是這種方式。那要多長的時間才沒有?經上講得很清楚,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凡夫修行成佛的時間,是你脫離十法界,你證得一真法界,也就是你生到實報莊嚴土,還要三大阿僧祇劫那個習氣才斷乾淨,是這麼一回事情。要加上以前所修的,真的叫無量劫!這些時間也不要放在心上,為什麼?時間不是真的,時間是假的,時間、空間實際上講都不存在,都是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所以你不要老是以為這個時間太長,我哪一年才成就?那你就錯了,總要知道事實真相。

  下面這句話非常重要,『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令歸正念』,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我們在平常心散亂,心裡有妄念,妄念很多,妄念很嚴重,讀經,《彌陀經》不長,從頭到尾念一遍還有幾個妄念。念佛一支香,一支香不長,現在普通香大概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念阿彌陀佛,裡面也要起不少妄念。我們為什麼要念佛?就是為這個,妄念一起,立刻就想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正念,我們淨土宗的正念是阿彌陀佛。止觀裡面所講的正念是無念,他們的方法也很多,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這些方法什麼?這些方法都是幫助你把念頭止住,持咒也是個辦法,讀經也是個辦法,方法很多。但是,許許多多方法,實在講還是阿彌陀佛這個方法好,為什麼?八萬四千法門所用的方法都是自力,靠自己;念阿彌陀佛,還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加持,這是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所沒有的,所以叫二力法門。自己能提醒自己念佛這是自力,念佛同時得到彌陀威神加持叫二力,這個殊勝!所以一切法門裡頭找不到的。我們自己對這個事情了解不夠透徹,我們的信心就不堅固;真正明瞭,徹底明瞭,你就曉得,這法門殊勝不可思議。念念不要忘掉這句佛號、時時不忘佛號、處處不忘佛號,這叫真念佛人。世出世間這些事情,可以一概不要去理它,為什麼?不是真的。菩薩護持佛法、護持道場、護持初學,要不要操心?要操心!這個事情能不能做?我們終於明瞭,大菩薩幹的,不是凡夫幹的。大菩薩已經入不二法門,他不礙事,他已經到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行。

  我們今天幹事的時候,把我們的正念破壞了,就是說把我們的清淨心破壞,把我們的平等心破壞,把我們的真誠心破壞,把我們的正覺心破壞,這就不行。所以我們這種程度,在道場裡面最適合的是什麼?清眾,清眾是不擔任任何執事的。在道場裡面學教,就像在學校的學生一樣,學生是來學習的。佛門的學校,所謂的道場,聽教,參禪、念佛,這八萬四千法門歸納起來就兩門,如果密再加上去頂多是三門,念佛、參禪、持咒,到最後就是這三門,這叫修行。聽教呢?教是共同的,無論是參禪、念佛、持咒都要學教。教功用在哪裡?幫助你斷疑生信,這是第一個;再往上提升,幫助你破迷開悟。不聽教,我光念佛、或者是參禪、或者是持咒,也能夠破迷開悟,但時間長,這從前老師告訴我。譬如你單單靠修行開悟需要十年,如果再聽教那你五年就開悟,你提前了,所以聽教有這個好處。功夫要得力,你這兩門要同時學習,解行並進。我們現在看眼前這個狀況,學教的學了幾十年不開悟,為什麼?有解無行開不了悟。念佛、參禪的不學教,有行無解也開不了悟,不但開不了悟,清涼大師講得好,就在《華嚴經疏鈔》裡頭講的,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清涼告訴我們解行並進,解門跟行門的分量是相等的,那就對了,功夫才能得力。那就是我們常常講的,學了之後要真幹,他就會得力;學了之後不肯真幹,增長邪見。

  佛經裡頭正知正見,怎麼是邪見?因為你心邪,你心不正,學的正法也變成邪法,道理在此地。你只能夠口學佛的言語,你的心是輪迴心,所以你造的還是輪迴業,講經說法也是輪迴業,這是祖師、菩薩給我們講得清楚、講得明白。最重要是念頭要轉過來,你這是佛心,佛心幹什麼事情都是佛法;輪迴心幹佛法,佛法也是輪迴業。這才真正符合世尊在經上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是什麼樣的心,它就現什麼境界。我們修淨土的人,我們的心就是彌陀心,這是正念,念念都歸阿彌陀佛,念念都向極樂世界,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決定得生。所以這一句我們要特別重視,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時時刻刻提得起觀照功夫,也就是一切時一切處,特別是遇到境界現前,這個境界有順有逆,無論是順境,順境常常起貪戀,逆境裡面起瞋恚或者起恐怖,一遇到這個境界,第一個念頭阿彌陀佛,就對了。這就是古大德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悟要快,這一句阿彌陀佛是覺悟。貪瞋痴慢這個念頭不怕,那是迷,最重要的是迷的念一起,第二念就是正念,就是阿彌陀佛,把這個惡念取而代之,它不起現行,正念把它壓住,這叫念佛功夫得力。不是講念佛念得多、一天念多少,功夫不得力沒用,看到煩惱的事情還會發脾氣,看到不如意的心裡不舒服,這都不行。

  我們要學著,看到歡喜的阿彌陀佛,看到不歡喜的也是阿彌陀佛,用阿彌陀佛把外頭的境緣全部擺平。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一句阿彌陀佛統統擺平,你平等心現前,清淨心現前,這個重要,比什麼都重要。外面境緣我們會生感恩的心,為什麼會感恩?沒有這些境緣,怎麼知道自己功夫進步。所以我們對於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生感恩的心,順境、善緣提醒我,我都是用阿彌陀佛,我不生貪戀,貪的煩惱斷掉了;逆境、惡緣現前,它叫我生氣,我現在不生氣,換阿彌陀佛了,它來考驗我,讓我在這個境界裡面能夠提得起阿彌陀佛,沒有一點怨恨,沒有一點憤怒,把這個瞋恨擺平掉了。不在這個境界,你修什麼!我們今天在人間打基礎,人間打好基礎到天上,天人樂,在那個地方沒貪戀。然後到哪裡去?到地獄,到地獄修什麼?到地獄修完,瞋恚沒有了。餓鬼、地獄裡頭,到那邊去,不生瞋恚,看到一切眾生造作極重的罪業,受極重的苦報,生憐憫心、慈悲心,沒有怨恨心,這就成功。

  下面教我們,我們現在不是常常說有魔來干擾,這個事情麻煩,怎樣能叫這些魔都不干擾我們?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常勤正念唯心識觀,一切魔境自然遠離』。正念,記住,正念在我們淨宗就是阿彌陀佛,佛來了念阿彌陀佛,魔來了也念阿彌陀佛。唯心識觀,《華嚴經》是唯識宗的六經之一,唯識宗就是法相唯識宗,它有六部經十一部論,也就說它必修的、主修的。我們要不要去修唯心識觀?能修很好,不能修就念佛。念佛就是無上的唯心識觀,這個在此地不能細講,細講兩個小時講不完。五重唯識觀,這些資料諸位可以查《教乘法數》,可以去查《佛學辭典》,《三藏法數》裡面都有,我們把它看作佛學常識。只要心裡真正有佛,心正,「一切魔境自然遠離」,你的冤親債主,宿世今生的冤親債主看到你真正修行,尤其是念佛人時時刻刻佛光注照,我們肉眼凡夫看不到,鬼神看到。佛光注照就是彌陀加持,彌陀加持,護法神就擁護,魔不得其便,自然遠離。如果你道心失掉,護法神離開,佛光不照你,魔就得其便,冤親債主就會找上你。這些道理事我們都要搞清楚、搞明白。再看末後一段,最後一段,講到我們身上來了。

  夫初學邪正未分。魔網入心欺誑行者。】

  這是我們初學的人,常常看到的現象。我們初學,什麼是邪、什麼是正不知道,大多數把邪法當作正法,把正法看作邪法,顛倒了,這是經上所說的迷惑顛倒,很多!現在學佛的人很多,你要問他,佛是什麼?他說不出來。你為什麼學佛?我為升官發財、我為保平安,說這些,所以是迷信。凡是迷信,很容易被這些魔利用,被魔欺騙了。『魔網入心』,網是比喻,網很密,你逃不出去,他來欺騙你,你把他當作真佛。這樁事情,《楞嚴經》裡面世尊說得清楚、說得明白,而且提出警告,「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你要是遇到一個真正善知識,那真的不止三生有幸,不止!那多麼幸運。可是遇到真善知識,肯定有魔來干擾,為什麼?造謠生事來破壞你的信心。我跟的三個老師,我受他們的教誨,可是有人對他們有嚴厲的批評。批評方東美先生是哪些人?同鄉桐城的,說方東美先生不仁不義,講他年輕的時候在家鄉訂婚,他是遺棄,以後在外面娶了太太,這個人不仁不義。我們如果要是聽到這些謠言,這個事情我們不知道,聽到這些謠言你對老師信心動搖了,魔來干擾。我們記住夫子一句話,「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他從前的過失跟現在不一樣,現在我聽他的教誨句句是正法,我們怎麼能夠還記住從前的?吃虧不是他是我,我要是聽從他們,那不就吃大虧了。所以這個自己要有智慧辨別,沒有智慧辨別那就上當了。

  我跟章嘉大師,就有許多人說章嘉大師是政治和尚,批評多。跟李老師,李老師是四寶,佛家叫三寶,他獨標一個,所以在台灣雖然對佛教有貢獻,佛門裡面對他評價不高,並不尊重他。我們跟他學也受累,到哪裡去,這是四寶的弟子不要理他。所以哪個寺廟,我到那裡去掛個單都不行,頂多招待你吃一頓飯就不錯了。逼得怎麼?走投無路,這是什麼?門戶之見,很辛苦。我相信像我這種遭遇是非常普遍的,你自己沒有堅定的信心,你很容易被動搖,一動搖那自己虧吃大了。我學佛這麼多年,你看看老師傳給我的,夏蓮居的會集本,我們提倡會集本的時候,遭多大的風波,幾乎全國、全世界抵制,批判會集本。我受這麼大的打擊,我要是放棄會集本,那別人對我的打擊更大,為什麼?我放棄會集本,人家會批評我,淨空法師背師叛道,這個罪名可大了。所以我講經的時候說,全世界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統統反對,我不敢反對,為什麼?老師傳給我的。我親近老師十年,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月、兩月,十年!我對老師能沒有信心嗎?你們沒有接觸過。依照會集本修行的,我親眼看見的,往生的十幾個人,會集本怎麼是假的?會集怎麼是錯誤的?夏蓮居又不是第一個會集的,第一個會集的王龍舒,你們為什麼不批評他?第二個會集的魏默深,你為什麼不批判他?夏蓮居是第三個會集的,王龍舒的會集本已經入了《龍藏》。所以你要有能力辨別邪正,接觸到正法,還有外面力量把你拉走,這在現在的社會,所以成就是真不容易!底下一句說:

  無師匠諮問莫憑。】

  『師匠』是真正有修、有學、有證的老師,你要是遇到困難,邪正不能分,你有地方去請教。老師在的時候,我們有地方請教,老師都不在了,我們受到這麼嚴重的打擊,那我們只有記住,牢牢的記住老師當年在世的教誨,堅定不移,才能夠突破難關。現在會集本大家不批評了,中國國家宗教局肯定了,我看到宗教局出的《淨土五經》,《無量壽經》就是選夏蓮居的會集本。所以現在沒有人再說了,我們也沒有受這些障礙的動搖。底下一句:

  四魔功將為正道。】

  這是講凡夫初學,錯認了,把魔當作佛,真不少。四魔,諸位學過《八大人覺經》,經上講得很清楚,「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現在這個社會中國、外國,我們常常遇到,靈媒附體,傳遞訊息,這要很小心、很謹慎,一不小心那就被欺騙了。我接觸得很多,我常常告訴大家,接受到這些訊息,要用正知正見去判斷,不能迷信。迷信,那你是被魔外,魔王、外道欺騙了,那你錯了。提供一些訊息我們可以參考,怎麼解決?一定用正法、用佛法,這就沒有問題了,要用正法解決問題。他們提出解決方法,這個要很小心、很謹慎,依正法就對了,魔將來要成佛還是要依正法。我們用什麼方法?我們用持戒念佛。特別是講災難,怎麼樣化解災難?災難是從哪來的?從貪瞋痴慢來的。佛教給我們「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災難就沒有了,這是正法,這是決定可靠的。貪欲是屬於煩惱魔,五欲六塵,五欲是財色名食睡,你要能捨。我學佛,章嘉大師頭一天就告訴我放下,教我學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有多少就施多少,不要留。愈施愈多,愈多愈施,念念利益眾生,不要想到利益自己,那是真正利益自己;有利益自己的心,往往就造業了。把自己忘掉,《金剛經》上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須陀洹都入這個境界了。我們還沒有把我忘掉,所以冤親債主會找到你;你如果我沒有了,冤親債主找不到你,你跟他的信息就斷掉了。有我、有私心、有貪瞋痴慢,冤親債主就很容易找到你,你跟他這個信號是相通的,沒斷。過去無始,無始劫的冤親債主跟你還是相通的,真正做到無我就沒有了。

  對這個世間一切沒有貪戀,沒有愛好,佛教給我們一切隨緣,不要攀緣,攀緣是什麼?我自己想怎樣怎樣,這是攀緣。隨緣是什麼?什麼都好,隨緣能轉境界,這個道理要懂。也就是說對於境界裡面發生問題,要用意念去轉變它,意念是最有效的方法,能轉惡為善,化凶為吉,轉災難為吉祥,真能轉;轉不了的時候,轉不了是自己沒有忘掉,那就得受了。所以這個四魔是煩惱,煩惱沒有了,清淨心就現前;五陰魔沒有了,你看五陰要靠智慧,「照見五蘊皆空」。死魔跟天魔,天魔是什麼?天魔就是從外界的影響,都是屬於天魔。前面三個是自己本身的,煩惱是自己本身的,不是從外頭來的;五陰也是本身的,色受想行識;生死也是本身的。四魔只有一個是身外的,身外這些惹麻煩的,包括冤親債主都算是天魔,不是本身的,是身外的,他來干擾。所以我們要化解一切的怨結,不跟眾生結冤仇,我們自己從什麼地方做起?從改過自新。改過自新裡頭一定要知道,我們自己什麼樣煩惱最重,從最重的下手,這是每個人不一樣的。這與過去生中有關係,過去生中如果生在富貴家裡,大官、大將、大富長者,都帶著有傲慢的習氣;如果過去生中從貧賤出身,他帶著自卑的這種心態。這個習氣你細心能觀察得出來,然後你就知道我應該修什麼。這個有時候不是有心的,他已經養成習慣了,自己知道就有高度的警覺。

  你們看看胡小林的報告,我看到我們道場這兩天都在播放。這個人不但現在是當老闆,過去生中也是富貴人家,所以他帶著有強烈傲慢的習氣。他學了佛,學了《弟子規》之後,他真改了,以前是常常發脾氣,現在就是學著不發脾氣,他學了很有功夫、很有效果。過去在公司裡面員工沒有不怕他的,他自己態度也是居高臨下;現在學了佛,學了《弟子規》之後,把員工都當成兄弟姊妹,自己態度謙卑,說話柔和,完全變了一個人。所以人是能學得好的,問題是你肯不肯學!這個人善根深厚,從這裡看出來,他學到一點就做一點,懂一句他就做一句,所以解行相應,他進步這麼快,他學佛才兩年多。你聽他的報告就知道,這個報告是他頭一次,我請他講的。第一天面對著攝影機很不習慣,但是他有勇氣,第二次就好一點,第三次就很正常了,你們看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你看就曉得了。所以人不怕有過失,不是聖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最重要的是過而能改你就能成佛,就能成菩薩。

  所以決定要知道四魔,魔不是正道。四魔裡面,煩惱容易覺察,五陰不容易覺察,五陰魔的現象是什麼?是沒有把自己忘掉,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五陰魔的強烈表現,一切時一切處,他念頭起來是為自己著想,為自己的名聞利養,為自己的健康長壽,把別人總是擺在第二,自己擺在第一,這是五陰魔。死魔,這個事情是麻煩,這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壽命到了,為什麼說死魔?你用功夫,功夫還沒有得力,壽命到了。下一次,下一次縱然得人身,修得不錯得人身,至少要耽誤二十年,中斷二十年,這障礙,這叫死魔。可是我們現在知道,壽命是可以延長的,這個例子太多,古時候的例子,你們去讀《了凡四訓》,了凡先生壽命延長了。孔先生給他算的五十三歲,他活到七十四歲,多活了二十一年;換句話說,他多做了二十一年的好事,積功累德。沒有這麼長的時間,他怎麼修?怎麼樣能夠延長壽命?自己壽命是有限定的,我能夠發願為眾生、為正法,它就自然延長。為什麼?這不是你的壽命了,為正法久住,為幫助苦難眾生破迷開悟,這個功德太大了。所以這是眾生的福,享眾生的福,不是自己,自己福報沒有了,壽命是五福之一。所以人真正發菩提心,捨己為人,眾生需要你,你壽命延長,佛法需要你,你壽命也延長,是這麼個道理。

  壽命延長有沒有好處?有,說老實話,我是過去從小看相算命都說我過不了四十五歲,如果我四十五歲死了,我境界不高,那個時候念佛往生那是凡聖同居土,當然下三品也可以了。可是我延得長,延了三十多年,這三十多年對於經教認真在學習,鍥而不捨,境界大幅度的提升,現在往生就不是凡聖同居土了。這就是世尊在經上所說的,娑婆世界真正修行一天,能夠抵得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這個道理,我們在學習經教說得很清楚。這個地方難修,太難了!難修能修,這個功德非常殊勝;極樂世界容易修,為什麼?它沒有障礙,所以他進,進步得很緩慢。這個地方的進步是大起大落,進的速度是非常快,墮落也非常快,是個大起大落的環境。真正肯修,那超過極樂世界很多,一不謹慎、不小心被魔所轉,那你就大幅度的降落,你會落到三途、會落到地獄。所以對於修行人來講,你不能說它不好,雖然不能說它好,也不能說它不好,好與不好是在自己,不在外頭境界。這是蕅益大師所講的,境緣無好醜,好醜在自己的心,在自己的念頭。你能夠善於運用這個環境,確實在這個環境修行,你一生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實報莊嚴土,這一點都不假!所以真正對念佛人來講,我壽命短的時候只能生凡聖同居土,能夠再有個長時期,三、四十年的壽命,認真學習就能把自己提升到實報莊嚴土,這個太殊勝了。

  我們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看到,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極樂世界,從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三品,慢慢在那裡升,升到實報莊嚴土的上輩,需要多少時間?佛在《觀經》裡面講十二大劫,十二劫。十二劫我們看起來很長,其實在極樂世界十二劫不長。從這個地方你就曉得,我們自己能夠有這麼長的時間,把自己提升到實報莊嚴土,在娑婆世界這四十年的時間,就等於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十二劫。這個地方好修行,提升得快,為什麼不幹?要幹的時候真斷煩惱,禁得起誘惑,善的誘惑、惡的誘惑都禁得起,在這裡面修什麼?修自己的清淨心。真正放下,關鍵還是在放下,凡是沒有辦法超越魔障的都是放不下,真放下。可是放下,為什麼放不下?沒有看破,也就是說對事實真相了解不夠透徹,所以捨不得放下,總以為這個世界樣樣都是真的。大家每天你們都面對著電視,我以前在台灣的時候,還印了一張透明的《金剛經》的四句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就印了這些字貼在電視螢幕上,讓你看電視就看到這幾個字,我們這一切法就跟電視一樣,你可以欣賞,不能執著。這個現實的社會就是電影、就是電視屏幕,你常作如是觀,你清淨心就現前,你不會再被外面境界轉了。那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不被境界轉,你能轉境界,你就成佛了。被境界轉的是凡夫,不被境界轉的是菩薩。

  最怕的是邪正不能辨別,把邪當作正,要記住《楞嚴經》上佛陀給我們的警告,「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個邪師不是外面,是佛門。在中國佛教有十個宗派,成實、俱舍沒有了,這小乘沒有了,南傳還在。顯密宗教這大乘八個宗派,這裡面有正有邪你要能辨別,憑什麼辨別?要憑佛陀的教誨。佛陀教誨要用哪部經做標準?這重要!現在都疏忽了,要用《十善業道經》做標準。為什麼?「淨業三福」裡明白告訴我們,第一條佛說「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世尊最後在總結的時候告訴我們,這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句話的分量太重了,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就是一切人修行成佛都要依這個原則,決定不能夠違犯。我們這些年來極力提倡儒釋道的三個根,三個根就在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孝親尊師,儒家的《弟子規》;「慈心不殺」,道教的《太上感應篇》;「修十業業」,佛家的《十善業道經》。你看儒釋道的三個根,都在佛法裡頭,我們這三個根紮下去,學佛的條件才具足,佛經裡面稱為「善男子善女人」,你真正是善人;沒有這三個根,佛經上的善男子善女人你沒有分,這個要知道,不能不曉得,你才有資格入佛門。

  入佛門「受持三皈,具足眾戒」,就是從三皈五戒,三皈五戒要有前面三個基礎;沒有前面的基礎,三皈五戒是假的不是真的。出家人就更難了,你沒有這些基礎的人,不是真出家人,出家人必須要遵守《沙彌律儀》,比丘、菩薩,我們太高了,我們不敢高攀,至少沙彌律儀做到,才是真正出家人,佛菩薩承認你。那就是出家人的地位,比在家人要高一等,為什麼?在家人就學三樣,出家人學四樣,《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還要加《沙彌律儀》,你才能受人尊敬。這是從經典裡面,就依經典去學習,我們的路就不會走錯。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在這個世間,此地講『依四魔功將為正道』,這個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你無論學哪個法門,有沒有想到自己自私自利?有沒有想到搞名聞利養?這是什麼?這是五陰魔它做主。對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起不起貪瞋痴慢?會起這個念頭,那是什麼?那是煩惱魔,你跟它走了。死魔是什麼?你造作罪業,業造得重你的壽減短,你的壽命可以活到八、九十歲,大概五、六十歲你就走了,你造的業重!不是延壽,你是減壽,不是增長。外面誘惑的力量這麼大,這屬於天魔,處處在誘惑你,處處在幫助你迷惑顛倒,幫助你造業受報,這就是你沒有能力辨別邪正。底下講:

  月經久邪見既深。】

  這都是我們現在末法時代的現象,邪見真的是深,古人講的積非為是,反而怎麼樣?排斥正法,自己以為行的是正的。

  遇良緣終成難改。】

  就是你真正遇到正法了,你改不掉你的習氣,你放不下煩惱,放不下貪瞋痴慢,放不下自私自利,這問題嚴重了。大乘教,《華嚴》講到現在,我們曉得,有沒有自己?沒有!這個一乘大教裡面告訴我們,心法、色法都了不可得,這是我們真正能放下的正知正見,你看清楚了你才真的放下。《般若經》上說得好,「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念念《心經》就很清楚,「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是物質,是身體、外面六塵境界,受想行識是心,都不可得,全是假的。這個東西怎麼來的,現象怎麼有的?我們現在都搞清楚、都搞明白,一點都不含糊,為什麼還放不下?『邪見既深』。我們現在天天受正法的薰陶,為什麼還有邪見?薰陶得還不夠。不夠的原因我都說出來了,我們在解門上這個緣很深,行門上功夫不得力,就是我們學了,學了沒做到,沒有認真去做。如果認真去做,解行相應,那就太殊勝,效果就非常明顯,道理在此地。佛法真是無比的殊勝,落實在自身,我身做到了,身心健康。世法裡常講相隨心轉,你心是佛心,你心是清淨心,心是慈悲心,相貌就轉了。不但相貌轉了,體質轉了,身體體質轉了。體質轉了,不但你不生病,你不容易衰老,需不需要用什麼保養?統統不需要。為什麼?境隨心轉,不要依靠外力,所以你得有信心,沒有信心要依靠外面保養。

  我們世間人講的,講求運動,佛法用什麼東西來養身體?禪坐、禪定,它用內功,內功得力需要的營養就大幅度降低。這是我在很年輕,三十出頭的時候,那時候沒出家,跟李老師討論這個問題。李老師非常難得,他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他日中一食,幾十年如一日,吃就很少。我在跟他之前我晚上不吃,所以就是佛門講持午,我吃早飯、午飯,晚上這一餐斷掉,那時間也很久了。所以跟著李老師,他早晨也不吃,我也就把早飯斷掉,一天吃一餐,可是我的一餐比他吃得多,畢竟我們功夫不如他。他一天一餐吃一碗飯,就是我們平常的小碗,小碗一碗飯,那個時候我年輕,我一餐吃三碗飯。在沒學佛之前我三餐每餐都吃三碗飯,有的時候吃四碗飯,吃那麼多。我吃到第八個月,我才告訴老師,我說「老師,我也吃一餐了。」多久了?八個月。感覺怎麼樣?很好,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遠堅持下去!我們需要的少,一生不求人」,確實是如此。我們討論吃東西,人身體是個機器,機器需要能量來推動它,飲食就是能量的補充。我們知道機器有耗油的、有省油的,像汽車一樣,耗油的,它需要很多的能量補充,它才能起作用;有省油的,很少的能量,它一樣能夠起動。人這個機器消耗能量,我那個時候向老師說我的想法,應該是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五是消耗在妄念上,妄想消耗能量太大了,工作消耗的能量不多。

  因為我們看到老師,李老師在台中,他每天的工作量是一般人工作量的五倍,也就說他一個人的工作等於五個人,他一天吃一餐。每天他還要上班,還要教學、講經,還要接見很多客人,每天都要跟蓮友開一次會。因為那個時候,台中蓮社有四十八個念佛班,蓮友總共有二十萬人,四十八個班每個班每個月跟他見一次面,天天要跟大家開會。所以一個月三十天,三十天他每天都要接見這些同學,都要跟他們講開示,都要解答他們的問題,你說那工作量。我認識他的時候,跟他第一次見面他六十九歲,我跟他十年,離開他的時候八十歲,精神、體力好,他日中一食,這就是什麼?心清淨,所以他需要的熱量少;我一般凡夫心不清淨,消耗量太大,是妄念太多。所以得出這個結論,我向他老人家報告,他點頭肯定我的想法。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羅漢一個星期吃一餐,阿羅漢不是天天出去托缽,一個星期出去托一次,他心清淨,一餐飯就夠一星期能量的消耗;辟支佛比阿羅漢的功夫更深,半個月托缽一次。釋迦牟尼佛天天出去托缽,是給我們做樣子看的,那是給我們做示現的,不是真的,我們學佛久了就體會到了。所以這一點我們要知道,心要清淨,清淨心就是健康的源頭。心地清淨,哪有不健康的道理!你怎麼會生病!

  李老師他是多才多藝,他的中醫在台灣也是一流的。他告訴我,他過去做過法官,做過司法官,他說有可能冤枉人,案子搞不清楚有可能就冤枉人。他說他一生行醫給人治病,沒有誤一個人,他的醫術高明。所以他就跟我談,我那個時候很想跟他學中醫,他說「不行,你年齡過了。」我跟他的時候三十一歲,他說「如果你是二十歲,我教你,你年齡過了,這個不是學普通的學術。」所以他就勸我專心學經教。中醫的理論,他跟我講過很多,所以我懂得一點這些常識。中國醫學高明,中國醫學的目的、目標不是治病,講什麼?講長壽,怎樣延年益壽,這中醫是頭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就是不生病,就是說你的日常生活、飲食起居,你能夠好好的保養,你一生不生病;第三才是生病治療,所以中國醫學治病是第三個目標。他說中國醫學裡面講,人的身體,這個機器要保養得很好,你沒有糟蹋它,正常的壽命兩百歲;就跟汽車一樣,你好好的保養,它正常壽命是用幾十年。你壽命不到,你沒有保養好,你不懂得保養,糟蹋了,他講這個道理。治病呢?治病也有三種,第一種治病的時候不要問,一看就曉得,看你的氣色、看你的行動,就知道你什麼地方有毛病,不用問的,這是第一等的醫生,第一等的醫生叫望。功夫好的,他不是望到你現在生病,他看看你,他就可以斷定十年之後你會得什麼病,二十年之後你會得什麼病,神奇!這都真的不是假的。

  這個道理,我們也能體會,好像對車輛很內行的,行家修理車的,那個車子一發動聲音的時候,他就知道毛病在哪裡,我們聽不出來,他能聽出來。哪個地方還可以走,沒有問題,但是走多少里程之後那個地方會有毛病發生,就這麼個道理。人也是如此,聽你說話的聲音,看你神氣,知道你什麼時候會得什麼病。跟外國西醫講,他完全不能理解,他不能懂。第二等的醫生聽聲音,看,再聽聲音,你談話的聲音,問你,問問你,這是第二等的;到把脈是第三等。所以我們常常講三等三的醫生,什麼三等?你看他講長壽,講不病,再講治病,這第三等;三等裡又有三等,治病的,望、問,到最後把脈,把脈是三等三的醫生。這是我從李老師那裡得到的,所以中醫妙!這麼好的東西,五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現在人不相信,喪失民族自信心,搞西醫,西醫實在講它的歷史不過三百年,二戰時期發明抗生素,這個東西沒有發明的時候西醫不行。所以這是我們要懂得,中國傳統的文化,中國這個族群能夠在世界上生活了五千年,如果沒有這個好東西,怎麼能傳到現在?所以中國遭這麼大的難,真正的原因是喪失民族自信心,這是自作自受。我們讀到這裡,設遇良緣終成難改。

  淪苦海出離無由。】

  沒有法子,這是不自覺。

  自察之無令暫替。此義如起信論中說也。】

  賢首國師給我們講的這些開示,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說得更清楚、更詳細。我們自己要多想一想、要多反省,古聖賢教導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什麼問題不要在外面找,從內心裡面去找才是解決之道,化解問題的理論與方法你就能找到,外面找不到。所以中國古聖先賢所說的,跟佛法是相同的、是相應的,所以佛法一入中國,跟中國傳統文化立刻就產生交融的關係。現在儒釋道變成一體,講到中國傳統文化,離不開儒釋道三家,三家是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你真契入的時候你才真正得受用。這一段是講為什麼要修止、為什麼要修觀,先做一個說明。下面這就是講「起六觀」,這有六條,告訴我們對於宇宙人生正確的看法,我們講的宇宙觀、人生觀,這是六條裡頭說的,修學《華嚴》的人對宇宙人生是怎樣看法。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