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圖文

佛陀對人類的貢獻


【 PDF下载 】

熱烈慶祝衛塞節 學習釋迦牟尼佛辦班教學

化解衝突 促進社會安定 世界和平

2006年10月7日 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會堂講話

尊敬的各國代表、首長,各國嘉賓、諸位大德,諸位女士先生們: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今日勝緣希有,淨空與來自世界各地一百九十二個國家的諸位代表在此齊聚一堂,舉辦慶祝二五五Ο年佛誕日的活動,探討學習佛陀對人類的貢獻。談到佛陀對人類的貢獻,就是佛陀自覺之後,畢其一生,教化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其方法即是「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淨空受教五十五年,教學四十八年,今日謹將愚者一得,在此提出心得報告,向諸位大德請益。我的講題是「熱烈慶祝衛塞節,學習釋迦牟尼佛辦班教學,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敬請批評指教。

好「利」是一切衝突的原點

    過去幾年,自從九一一事件發生之後,澳洲昆士蘭大學和平學院邀請我參加在學校裡舉行的一次和平學院教授的座談會。我聽取學院的報告,才知道全世界有八所學校設有「和平學院」。昆士蘭大學的和平學院成立已八周年,對「消弭衝突,促進和平」的研究相當有貢獻。但九一一事件之後,他們做了一次深入的反省,覺得以往慣用的鎮壓、報復、冷戰、熱戰等手段,皆無法解決問題。希望用純粹和平的方法,能否達到消弭衝突,促進和平安定的成果。於是校長邀請我參加了這次座談。

    首先我聽完學院這幾年的研究報告,然後主持人希望我提出一些建議。我聽取他們的報告之後,了解「化解衝突」就和大夫治病一樣,必須把病源找到,從根本上治療才會有效果。衝突的根本在哪裡?我提出看法--衝突的根本在「家庭」。現今全球社會普遍的現象,離婚率很高,這是夫妻衝突;家庭裡父子衝突、兄弟衝突;在中國一般還有三代同堂,三代同堂裡的婆媳衝突等,種種家庭問題都是衝突的根源,走出社會與大眾相處,哪有不衝突的道理!

    實際上這還不是一切衝突的根源,真正的根在哪裡?真正的根在自己,佛說「迷為苦本,覺是樂源」,自性覺與習性迷生起的衝突才是根源。儒也說是「本性」與「習性」起了衝突。為什麼會起衝突?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本性本善相違,心行不能隨順本性,於是衝突就發生。為什麼不能隨順本性?仔細去找,我們找到衝突的原點,就是「貪欲」。所以釋迦教學,把「貪、瞋、痴」認定為衝突的根本,稱之為「三毒」。而三毒的根源,就在於貪欲;貪欲的指標,即是中國古人講的「利」字。

    現在社會上哪個不爭利!中國的孟子,生長在戰國時代(西元前372-289),他見梁惠王,梁惠王開口便說,「您老人家從這麼遠的地方來到我們的國家,想必對我們國家有利益的建議!」孟子說:「國王,何必說利,只要有仁義就好了。」【原文: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這句話含義非常深刻,因為「利」是人之所爭,貪欲的對象就是「利」。由是而知,好「利」才是一切衝突的原點。

    要想化解衝突,一定要把「利」淡化,把「利」放下。「利」的反面是「仁義」,仁義就是佛家講的「慈悲」。「仁」是「慈」的意思,與眾生樂,捨己為人;「義」是拔眾生苦,與「悲」同義。所以,佛家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儒家講「仁義」,言語不一樣,意思相同。孟夫子化解問題與佛陀完全相同,都是從根本上著眼。

    由是而知,我們要想「消弭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平」,只有放下爭名奪利,積極提倡仁義、慈悲、覺悟眾生的教育,也就是一般宗教所說「愛的教育」,「上帝愛世人,神愛世人」。我們細心觀察,真正體會到古今中外的大聖大賢,世界主要宗教的創始者,都是聖賢,都把利、貪欲完全放下,身心清淨,故能自行化他,對當世後代產生廣大深遠的影響。

[NextPage]

「辦班教學」能化解一切衝突

    愛是性德,所以有愛、有仁義、有慈悲,這就是隨順性德。隨順性德的後果是善良的。仔細想想,隨順性德者必定愛人;以仁義、慈悲待人,怎麼會害人!如果爭利,決定會有損人利己的行為發生。每個人都懷有損人利己的心理,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自然生起。所以要真正化解一切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不是武力鎮壓或報復所能做到的,也不是開會能得到的。用什麼方法能得到?東方聖賢、釋迦牟尼等人無一不是以「辦班教學」而達目的。孔子辦班教學,釋迦牟尼一生辦班教學,經典上記載「講經三百餘會」,那就是佛陀一生辦班總有三百多次。每一次對象不相同,目標、方法也不同,所以時間長短也各不同。大的單元,譬如《般若》班,內容非常豐富,分了很多中、小單元,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教完。又如《華嚴經》,現在我們看到中譯本有三十九品,每一品是個大單元,大單元裡有小單元,這也需要長時間的授課。正如辦學校,學生接受教育的期間有四年、五年、六年,甚至到十年不等。或有三天、五天、一個星期、一個月,也不一定。最小的單元,一天二、三個小時,這是有特定對象向釋尊請教而為他們解答的,這種情形也很多。

    所以釋迦一生大單元的辦班教學有三百多次,內容非常豐富。他從三十歲開始授課,七十九歲過世,四十九年的教學沒有中斷。我們知道中國孔子教學只有五年;耶穌教學三年,他是被人害死的;穆罕默德教學二十七年。所以在古今各個族群的聖哲中,確實,釋迦牟尼佛的教學時間最長,內容也最豐富,成績、效果也非常的卓著,這是很值得我們參考學習的。只有「辦班教學」才能真正化解一切複雜的衝突問題。

    自從參與昆士蘭大學和平學院座談會之後,學校就聘請我為和平學院的教授,鼓勵我代表學校、代表澳洲參與國際和平會議。這是我參與國際和平會議的因緣。我先後參加過八次國際和平的會議論壇,今日在此地與諸大德聚會是第九次。八次當中有五次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係,都是由他們主導大會。參與這麼多會議之後,我深深體會到「會議很難真正化解問題」。

    由是反思,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從來沒有對鄰國發動過戰爭,沒有侵佔鄰國一寸一尺的土地。縱然政權轉易,改朝換代,那是國家內部的事;但對外從未主動侵略他國。所以世界許多專家學者都肯定,中國是個愛好和平的族群。正如六百年前,鄭和的船隊航海訪問,發現全世界。他們沒有開拓殖民地,所到之處,唯有全心全力的奉獻,幫助當地人民提升農業、工藝、文化等多項交流,故能深受當地人敬重,尊稱之為「三保太監」。至今在南洋地區還保留著許多「鄭和廟」,香火鼎盛。這是個非常明顯的例子。當時中國國力是世界上最強盛的,鄭和所率領的船隊,用現在話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艦隊,航行遍及全世界,為什麼沒有建立殖民地?為什麼沒有拓展自己國家版圖的意識?原因何在?實在講就是儒、釋、道三家辦班教學的效果。

[NextPage]

中國教育思想從「愛」興起

    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他的思惟方式都是隨順自性、隨順性德,也就是中國人所講的倫理道德與因果的教育。什麼是「道德」?「道」就是現在所說的「大自然的規律」,「大自然運作的秩序」,「大自然是和諧的—太和」。隨順大自然就是「德」。譬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這是自然的規律現象,稱之為「道」。人的生活、思惟(思惟屬精神生活,身體屬物質生活),都能隨順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精神和身體一定非常健康。所以說隨順自然、和諧、是「德」。如果違背自然運作,不和,這個人一定不健康,容易產生疾病。這是「道德」的定義。

    倫理是道,是隨順自然,隨順和諧。五倫關係,夫妻的結合,父子、兄弟、君臣、朋友,都是宇宙間自然的現象,自然的和諧,不是哪個人發明、創造出來的。所以說,人與人的關係與大自然的規律完全相同。「五倫」是「道」,隨順五倫就稱之為「德」。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夫義婦聽、長惠幼順」,這「十義」,十種和諧就是「德」。這是中國祖先教導子孫後代,做人必須遵守的和諧規範。

    道德的理體,原點就是「愛」。所以中國道德觀念的原點即是倫理中的「父子有親」。「親」是「親愛」,就是以後儒家講的「仁義」,佛法講的「慈悲」,西方宗教講的「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原點就是父子天性的親愛。父子親愛是天然的太和,沒有任何條件。我們細心觀察,嬰兒在三、四個月時,嬰兒對父母的愛,父母對他的愛,非常明顯。中國的教育思想就是從這個原點興起的。

    因此,這些年來,我們將愛送到全世界,肯定人性本善,人人皆有佛性。期望人人能學會自愛、愛人、愛家、愛國、愛世界、愛眾生。愛,從心、從受。以真心感受為義,真誠心的感受就是愛。真誠包太虛,仁愛周沙界。落實在世間,即是弟子規;落實在佛法,即是十善業道。

    故慈悲遍法界,善意滿娑婆。亦即是學習十善業道遍世界,弟子規的教育滿人間。

    愛就是十善業道的圓滿實踐。愛就是弟子規的圓滿落實。

    愛就是真心、真性、真如、法性。

    愛就是本性、本善、純淨、純善。

    愛就是真理、真諦、生命、永恆。

    愛就是神聖、上帝、真主、聖靈。

    愛孕育出宇宙萬物,天地萬物,無一不是從愛心而生而長。

    愛是萬德萬能萬福的根源。

    一切佛聖所證所得,即是自愛。一切佛聖所教所化,即是愛他。一切聖賢的教化,就是真誠、愛心、弟子規、十善業道生活規範的教育。它是人類智慧經驗的承傳,也是世界文明的遺產。

    古代中國教育第一個目的,就是希望父子親愛在一生之中永遠保持不變質。第二個目的是把這種真誠的愛心發揚光大,愛父母、愛家庭、愛兄弟姐妹、愛族群、愛社會、愛國家、愛全人類,乃至於愛一切生物。不但是愛人類,連動物、樹木花草都愛,把這個愛心擴大,就是中國教育的理念,中國教育所希望達到的目標。中國教育是仁義的教育、愛的教育,太和的教育;它不是爭利的教育。所以教育兒童,從小就要教他懂得禮讓,不但要學習「不爭」,還知道應當捨己奉獻。不像現代教育,從幼稚園就教小孩競爭,競爭就是自私自利。從小就教他爭名奪利,養成損人利己的觀念,長大之後他不知道損人利己是錯誤的行為。所以愛的教育是教人應當愛人如己,念念思惟希望自己能犧牲奉獻,為別人服務,為社會、國家,為一切眾生服務;絕對沒有考慮自己的利益。聖人的教育是從這裡興起來。

    中國最著名的教育典範,就是周朝的三太(太姜、太任、太姒)提倡胎教。文王的母親太任,懷孕時就知道自己的意念言行會影響胎兒。我們看到史書上記載,太任懷孕時,眼不看不善的現象,耳不聽邪思邪念的音聲,言語柔和,沒有傲慢憤怒的言行。她深知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會影響胎兒。所以教育子女應當從懷孕的時候開始。一般人對自己的兒女雖然沒有做到胎教,當嬰孩出生時也能明瞭嬰兒見色聞聲必受影響。嬰孩不論懂不懂事,他只要是睜開眼睛了,眼睛會看,耳朵會聽,他就在學習,就在模仿。這是自然的,自然就是道。此時父母應當以正面教化之,這就是德教。

    孟子的母親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為了教育孟子,三遷其居。他們原來住的地方接近墳墓,孟子從小玩耍遊戲就學埋葬死人。他的母親看到這樣子不善,所以搬家。搬到靠近市場,市場有買賣,孟子看到殺豬的、賣肉的,他就學殺豬、學賣肉,他母親看到了,再搬家。搬到靠近學堂,於是孟子學會怎樣行禮,怎樣鞠躬,怎樣去讀書。孟母看到這對孩子是好事,就定居於此。所以孟母三遷,為教小孩。孟母確實教得好,以後孟子成為一代聖人,在中國學術界的地位僅次於孔子。

    孟子所學的是孔子,但是那時孔子已經不在世了,他的老師是孔子的第三代傳人,孟子向他們學習。孔子的著作在,所以孟子是中國第一個師事古人--現前找不到好老師,可以找古人的著作。那時候還有跟過孔子的學生,孟子好學,有不明瞭的地方就向孔子的學生請教。他的道德、學問成就了,為中國文化史上做出卓越的貢獻。他一生繼承了孔子的道德學術,排斥自私自利,提倡仁義道德。但當時的諸侯、國君沒有人能用他。原因是什麼?他生在戰國時代(孔子生在春秋時代),當時的社會風氣逐漸重視爭名奪利,動亂、征戰,與現代世界相似。他們看在心裡,非常感慨,非常痛心,沒有人肯用他,這才回去從事於教學工作,將自己的智慧、經驗、德行、理論傳授給下一代聖哲。

    釋迦牟尼佛,我們很客觀的觀察,他的智慧、觀察皆在孔子之上。因為釋迦牟尼本身是王子,如果想用政治的方法來推動他的理念,機緣具足。但是他放棄了。放棄了王位、權勢,放棄了榮華富貴,終身甘願過一個苦行僧的生活,從事於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工作。這是聖人的作為,我們細心觀察,他一生所做的完全正確。他為我們後人做了最好的典範,這是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孔子、孟子原本的期待,是能像周公一樣,自己有合法的地位、權力,可以施展抱負,為人民造福。這是一種示現,我們講「表演」。釋迦牟尼佛是另一種方式的表演,教人放下,不爭名利、不爭榮華富貴、權勢地位。因為真正希望為人民服務,還是辦班教學好。對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乃至世界,有百利而無一害。這是大智洞識,非凡夫能見能為;他做得很徹底。

    聖哲賢士各有各的做法,都是對的,都是正確的。我們應當方方面面都看清楚,然後才能真正開智慧,真正學習到我們應當學的智慧德能。不能說孔子去求一個官職是錯誤的,他沒有錯誤;釋迦牟尼佛一切放下,他是正確的。都是正確,沒有錯誤,只是方式不同,我們要從多方面學習,才能圓滿。具有地位,具有權勢,也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事要認真去做,心裡放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才達到圓滿。大乘學習講的是圓融,圓滿的智慧、圓滿的事業、圓滿的功德。這是我們現代人應當要能體會得到,應當要能效法。只有神聖智慧的教育,才能幫助我們提升境界;在佛法講消除我們的煩惱習氣,也就是把錯誤的思惟、錯誤的心理、妄想、分別、執著改正過來。完全隨順自然的法則,隨順大自然的運作。認識整個宇宙與自然規律的關係,達到終極,確實是一體、和諧的;你、我、他與整個宇宙是一體的。

[NextPage]

真神以不同形象教化眾生

    佛法為教學方便而將整個宇宙分為三分,一分是本體,一分是精神,一分是物質。雖為三分,實為一體。「本體」是理體,就是佛法講的「能現、能變」。「唯心所現」,「心性」是體;「唯識所變」,「識」是分別、執著,分別、執著再變現為宇宙萬事萬法。「能變」與「所變」是一不是二,所以從這個地方認知「整個宇宙是自己」。我們的精神與法性融合成一體,我們的肉體與法身融合成一體;「法身」就是宇宙的物質現象,「見、聞、覺、知」是宇宙的精神現象。所以精神現象與物質現象是同一個本源,這個根源在佛法裡稱之為「法性」,在其他宗教裡稱為「上帝」,稱為「神」。

    現在許多宗教學習者都說,上帝沒有肉身,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對於神,也是這樣說法。這就與佛家所講的「法性」完全相同。因此我們知道各個宗教所說,實際是一樁事,只是名詞不相同。我跟許多宗教領袖往來,討論到這個基本觀念,都談到每個宗教崇信的神,皆是宇宙之間唯一的真神。我向他們說,「真神有圓滿的智慧,你承不承認?」他們承認。「真神會變化,神通廣大不可思議」,他們相信。於是我說,「真神在佛教裡變成釋迦牟尼,在中國就變成孔子,在基督教裡變成耶穌,在伊斯蘭教就變成穆罕默德;實際上是一個人,千變萬化。所以大家都是一家人。」很難得,這些宗教領導人都很歡喜接受這一理念。我以為提出這麼一個說法,可能要經過很多辯論,結果這些年來居然大家都歡喜接受,這是非常的難得。

    所有宗教的創始者都是真神在各個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時代、文化,不同的歷史背景之下,以不同的形象身分來教化眾生。仔細研究,諸多的形式雖不同,可是方向、目標、目的決定相同。所有宗教總的原點就是「愛」。原點相同,也就是我們的目標、方向完全一致。所以宗教是可以團結的。我在新加坡,當時有九個宗教,我們真的團結成一體,成為兄弟姐妹,非常和睦;為新加坡社會帶來安定、和平的基礎。在印尼,我也在那邊做宗教和睦團結的工作,也非常有效果。

    印尼宗教的團結和睦,是在瓦希德長老沒有做總統之前,已從事於這個工作,奠定的良好基礎。我非常幸運,到印尼訪問,非常容易和大家團結在一起。我曾陪同他們組團訪問埃及、梵蒂岡;以後還訪問中國。他們兩次都邀請我為宗教訪問團的顧問。實際上,旅行是非常有益的學習機緣,因為各宗教領袖們平時很難得聚集在一起。組團到國外旅遊訪問,有十幾天的時間共同生活在一起,從早到晚,無事不談,互相交流,互相了解、學習,所以才真正成為朋友。

    有了這些經驗,所以二ΟΟ五年我拜訪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長老時,他退出政壇,悲願未失。依然時時關懷如何化解世界的衝突、災難,怎麼能讓社會恢復到安定和平。他這種悲天憫人的意念,我聽了非常感動,也非常敬佩。他問我有什麼方法能落實,我當時就提出了四樁事,我說這四樁事能做好,化解衝突、恢復安定和平的目標就能達到。

    他問我哪四樁事,我說第一、全世界國家跟國家要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第二、不同的族群也要做到平等對待,和睦相處;第三、足以影響世界安定的政黨、派系,也要能把心量、眼光拓開,不能只為自己想,要為整個世界人民福祉著想。派系也應該團結,有共同的目標,以「為全世界人民興利除害,謀福祉」為目標,一定要團結合作;第四、全球宗教要和睦相處,平等對待。我說這四樁事都不容易做,非常棘手,可是從宗教下手還是比較容易,如果宗教能和睦相處,能平等對待,肯定會影響政治、政黨和族群。

    馬哈迪長老聽了我的意見表示贊同,第二天就決定邀請我參加他在二ΟΟ五年十二月於吉隆坡召開的「波達那全球和平論壇」。我也很歡喜參與這次的活動。感激他在論壇活動中對我的禮遇。他的身體很好,我奉勸他,希望他晚年還能為世界和平、人類福祉,至少做十年;為化解衝突,恢復世界的和平與安定做出最偉大的貢獻。

[NextPage]

弟子規奠定德行基礎

    由於數十年來世界上許多志士仁人,以無盡的悲願,希求化解一切衝突,促進安定和平,用會議的方法未能收效。於是反思中國老子所說「小國寡民」。我就想做一個實驗,找一個小社區做一個試點。從前在美國想做,緣不成熟;以後在新加坡、在澳洲,緣還是不成熟。前幾年難得回到家鄉去看看,與家鄉父老兄弟們聊天,談到這個理想,沒想到他們很熱心的響應,他們說:「我們願意做。」我很歡喜,就在家鄉選擇一個小鎮—湯池。這個小鎮是在鄉下,有十二個村莊,居民四萬八千人。他們疏忽了中國的聖賢教育已有八十年。我們就以此地做實驗,建立一所多元文化中心,希望將孔子、釋迦的教學理念、方法和精神,在這個小鎮落實。

    首先是培養師資。因為這是教學的工作,沒有老師是做不成的。我們將理念從網路上傳播,對外招生。對象是幼兒園的老師、小學老師、初中老師。很快的就有三百多人應試。我們在其中精挑細選,選了三十多位參加面試。面談之後,選出三十位真正志趣相同的老師,志願參加此項事業。他們辭去現有的工作,參與我們中心的教學活動。學習的前兩個月,我們採用儒家基礎的教學《弟子規》為教材,要求老師們要百分之百的自我落實。

    《弟子規》的教學,主要是父母長輩一定要做給兒童看的「身教」。嬰兒從出生,睜開眼睛會看,豎起耳朵會聽,雖然還不會說話,還沒有動作的能力,但已經在模仿了。長輩在他面前的言行舉止,必須都符合倫理道德,使嬰兒所見、所聞、所接觸的,全是正面教育。中國古諺云「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這種說法非常有道理。小孩看了三年,聽了三年,印象深刻;到了三歲時就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面對現代社會許多不善的污染,以現在的話說,小孩就有免疫能力。這種免疫能力是從小養成的。直到六、七歲上學,學校老師教導他天天要做到,不能違背;將他從小學會的倫理道德教學不斷的加強、延續,使其養成一生思想善、言語善、行為善的基本品德。念念能禮讓,待人謙敬,處事謹慎,彼此和諧禮讓而不爭,所以沒有爭執。德行的基礎奠定後,老師再教導他學習聖賢經典,接受倫理、道德、因果、智慧的教育。

    童年是每個人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階段。所以在十二歲以前,完全著重記憶,將一生應記住的課程皆熟讀背誦,如此則一生都不會忘記。兒童讀書不重視講解,只重視讀誦,學習涵養品德,學習處事待人接物。孩童在學校裡學會奉事師長,回家就會孝養父母,為父母服務。孩童十二歲以前,小學老師只教經文讀誦,沒有講解。各人天賦不同,展讀十遍就能背誦,這是適當的進度。但必須要求他背一百遍、兩百遍。為什麼?使他一生不會忘記。第二天教授新課程之前,先把昨天的課程背一遍,然後再上新的課程。重視複習,溫故而知新。

    中國古代教學只有兩個階段。小學上去就是太學,太學就是大學,十三歲上太學。太學教學著重講解、研究、討論。因為師生都背過經典,所以讀書是非常快樂的,上課可以不用書本,即使引證古今著述,他們全都熟背了。老師能背,學生也能背,問他這一句,都知道在哪一本書第幾頁第幾行,他們都能說得出來。因為中國古代書籍的版面是固定的,它沒有標點符號,每一頁十行,每行二十字。無論哪一家的刻版,皆能遵守這個規矩。所以各家版本雖異,但行頁相同。這比現代的書籍還科學。現代印書,版本不同,則行頁不一致,引用自然困難。

    古代中國印書版面統一的方式,使天下讀書人無論是在南、北、東、西,問起第幾頁第幾行第幾個字,皆能準確無誤。所以太學教授上課不需書本。老師教學多半是帶著學生遊山玩水,重視史跡的考證而加深學習的興趣與理解,重視活的教材。所以老師講到古人文章所說的地域,就帶著學生實地遊覽,到現場去看,古人在這地域遺留下的遺跡,研究討論,活的教學,所以讀書才有樂趣;不像現在讀得很苦!研究討論的時候可以發揮自己的見解、自己的看法,以求融會貫通,達到真實的智慧,符合現代人社會用途的學術。

    像這些教育理念,實在很值得我們融會東西方的學術,截長補短,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接受到倫理、道德、因果、智慧、科學的教育,建立共識。這不但是自己一生幸福,而是全人類共存共榮無比的幸福。使每個人皆能從自己內心化解對一切人、事、物的衝突,對一切人、事、物的誤會、懷疑、顧慮與矛盾;然後使自己身心調和,健康快樂。大自然是和諧的,宇宙是和諧的,萬物是和諧的,人也應該要和諧,跟宇宙配合,與一切人、一切萬物和諧合作。這樣才能真正化解世間一切衝突,落實社會安定,世界和平,落實釋迦佛陀「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教誨。

[NextPage]

「辦班教學」改良社會風氣

    我們用東方古老的辦班教學,在湯池鎮做試驗。中心要求教師們自我落實《弟子規》的修養。《弟子規》共有一百一十三條,與美國隆.克拉克的五十五條義趣相同,但內容更豐富,更廣闊。儒與道也各有基本教條。道家的基礎教育是《太上感應篇》,佛家基礎教育是《十善業道》;十善是綱領,由此綱領開展,大概也有一百多個條目。三家的基本教育,初學啟蒙必須認真落實,百分之百的落實,從此基礎再向上提升。

    廬江文化教育中心的教師們在兩個月內將儒家的教育一百一十三條落實,然後開始嘗試教導當地的居民,鼓勵當地居民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起學習。湯池小鎮十二個村莊;中心的老師們,在中心他們是學生,出去教導民眾,他們就是老師。我們分班同時到十二個村莊,輪流教學。沒想到兩個月就見到效果。小鎮裡夫妻衝突沒有了,夫妻不吵架;婆媳可以和睦相處,衝突也化解了;過去鄰居為小事爭執的很多,現在沒有了,皆能和睦相處,彼此謙讓;小孩知道孝順父母。整個小鎮人民的素質提高,社會風氣改良了。商人告訴我們,過去商店裡竊盜很多,如果看得不緊,時常丟東西。現在經過中心這兩個月的教化後,東西不看也不會丟了。

    計程車司機們反應說:「從前我們的念頭很不好,凡是外地來的旅客總是欺負他,多收一些費用,或者繞路兜圈子,多繞幾圈。現在我們知道自己以前錯了,都轉變態度,非常熱忱、真誠的對待顧客。曾有一位從外地來的乘客,皮包遺忘在車上,裡面還有幾萬圓現鈔。在從前,我們一定是自己沒收了,不會還他。但現在受到中心道德的教育後,我們知道應該照顧顧客,於是把這個皮包原封不動的送回去。」

    這位乘客是位商業老闆,他看到之後非常感動的說:「此地竟有這麼好的人,拾到東西還能送還!」司機說:「我們是受了中心的教育。不但我這個計程車會做到,我們這個地區任何一位計程車司機都會做到。」老闆聽了很感動。這就是辦班教學所收的效果。詳情將由中心教務長楊淑芬女士向大會報告。

    從湯池鎮這半年的教學經驗,堅定了我們「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的真實信心。我們深信、肯定「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人之初,性本善」,佛家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人人本來是好人,人性本善,本性都是本善的,都是好的。為什麼現在不好?「學壞了」,沒有人教他。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這個道理。只要有好的教育,正面的教育,隨順性德的教育,人人都能歡喜接受。人皆不願意做壞人,皆願做好人。這是我們從湯池短短半年時間所看到的事實真相。

    諸如此類的事例很多,今天難得有這麼好的機會,與大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聚會一堂,共同交流學習。希望分享我們在湯池小鎮辦班教學的成果,貢獻與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仁人志士,共同攜手合作。展開倫理、道德、因果、智慧、科學的教育,幫助全球苦難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大會最後一天,楊老師和蔡老師將提出專題報告,說明我們在湯池半年獲得的經驗。這些教學的理念、方法與效果,是來自佛陀與孔子的啟示,可提供聯合國做為化解衝突,促進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的參考。希望以此微小成果,帶動為求化解衝突、促進世界和平的志士仁人,增長信心,增上願力。只要團結宗教,推展「辦班教學」的方法,一切衝突自然化解,「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不是口號,決定落實。願我同倫攜手合作,繼釋迦、孔子之後,也能於今世對全人類做出最大的貢獻。最後,我謹代表中心,至誠邀請大家光臨中國安徽省廬江縣文化教育中心參觀指教。謝謝大家! 敬 祝

    尊敬的各國代表各位嘉賓

    身體健康吉祥如意

釋淨空AM
澳洲淨宗學院院長
中國廬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
澳洲昆士蘭大學、格里菲斯大學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