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我們上次學到第七十四句,還沒有講完。

  【好學近於智。力行近於仁。知恥近於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能成天下國家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

  首先我們看『好學近於智』。「好學」,古人所學的是聖賢之道,不是像我們現在學的是知識、是技能。「好學近於智」,因為這個智慧是我們每一個人本性本有的,通過學習,是把這個智慧開發出來,所以這裡講「近於智」。

  好學首先要向老師學習,所以必須有尊師的態度。不尊師,則沒有辦法體悟到大道,也沒有辦法開發自性,也就是《大學》上所說的「明明德」。所以《學記》上說:「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這個「學」在《說文解字》上解釋:「學,覺也,效也。後覺習效先覺之所為也。」這個「學」就是覺悟的意思、效法的意思,是後覺悟的人向先覺悟的人效法他的行誼,效法他的心行。所以,老師就是先覺悟的人,弟子就是後覺悟的人,弟子拜師的目的就是為了求覺悟。而這個覺悟、智慧是本性本具的,「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向老師學,是學習老師獲得找到回歸本性的方法而已。所以這個覺悟是自性本具,所以必須從真誠恭敬心中才能夠求得。所以印祖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對於老師就不能夠不尊重。

  我們看到,古人都是從禮上來保證尊師重道的落實。譬如說,古人到私塾讀書,是由父親帶著,家長帶著,然後先衝著至聖先師孔子的像行最重禮,這個最重禮在古代就是三跪九叩首的禮。這樣之後,請老師上座,老師坐定之後,這個學生的家長再帶著學生,對著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我們想一想,一個孩子看到自己的家長,自己最尊敬的人,對老師行如此之重的禮,他對老師的態度是什麼樣的?他對老師一定會生起敬重之心,對於老師講的話就不敢不遵從。所以尊師才能夠重道。

  但是我們現在很多家長不明白這一點了。學生在學校被老師說得稍微重了一點,回去就告訴家長,家長就不滿意,他就去找校長,校長再去找老師。最後的結果,就是這個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老師也不願意給他指正過來,一味地在家長面前誇讚他,因為不想找那個麻煩了。我們想一想,這個老師在上面接受了學生家長帶著學生給自己行的最重禮,三跪九叩首的大禮,他的態度是什麼樣的?他會不會坐在這裡覺得很得意。你看,我是老師,他們都給我行這麼重的禮。這個老師坐在上面是非常地恭謹,非常地戰戰兢兢。為什麼?生怕自己的德行不夠、學問不夠,沒有盡到責任,辜負了學生家長對自己的期望。所以一定要盡己所能,認真負責地把這個學生給教好。所以這個禮,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老師,都起到了教化的作用。

  在《禮記・曲禮》上也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就是男子在二十歲的時候要行冠禮,用我們現在話來說,就是成人禮。這個時候,他的親朋好友、平輩送他一個字,表示對他的尊重。從此以後,除了父母之外的所有親朋好友都要稱他的字,表示對他的尊重。他到皇帝那裡去做官,皇帝要稱他的字,表示對他的尊重,不能稱他的名。那除了父母可以一生稱自己的名,就是老師可以一生稱自己的名。說明什麼?說明老師的恩德和父母的恩德是相等的。父母給我們的是身命,老師給我們的是慧命,其實甚至老師還更受尊重。

  在皇帝那裡,他在接見群臣的時候,都是面南背北,以君臣之禮來接見。但是他在接見老師的時候,就必須降階,以主賓之禮來接見,不能夠以君臣之禮來接見。從這裡我們就看到,古代的皇帝他知道如何身教勝於言教,上行而下效。大家一看皇帝都對老師如此地敬重,整個社會才興起了尊師重道的風氣。

  所以在歷史上,凡是開明的皇帝,或者說凡是治理好的時代,這些皇帝都是能夠率先垂範尊師重道的傳統。譬如說漢明帝,漢明帝在太子的時候,曾向桓榮學習《尚書》,直到他做皇帝之後,仍然是以學生身分自居。每一次他去見桓榮的時候,都是以師生之禮與之相見,並且為他設几杖,召集百官,還有桓榮的弟子,幾百人一起向桓榮施弟子禮,並且由他親自執禮,漢明帝還親自帶頭向老師請教,聽受老師講學。

  當老師每有不適的時候,身體有病的時候,漢明帝就派使者去慰問,那些專門負責皇帝膳食和醫療的官員,也都絡繹不絕地去服侍桓榮。明帝自己也經常到老師家詢問病情,一進入老師所居住的巷子就下車步行,手捧著經書走到老師的床前,輕撫老師垂淚哭泣。他還送給老師一些床具、衣服等等,為的是讓老師更加舒適地休養。每一次他去見老師之後,都是久久不忍離去。在他的帶領之下,從此以後,文武百官再來探病,就不敢在門口才下車了,而且都要到桓榮床前下拜。桓榮去世之後,漢明帝親自改換喪服送葬,把老師安葬在尊貴的位置。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古代開明的皇帝對於老師都是非常地尊重,正是有這種尊師重道的行為,整個社會大眾才興起了尊師重道的風氣,社會大眾才容易被教好。

  在康乾盛世的時候,清朝是滿族入主中原,但是能夠把中國治理得如此之好,並且創下了康乾盛世的盛況,什麼原因?就是因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對儒釋道的經典都非常地通達,而且特別聘請儒釋道的大德、老師到宮廷講經,他們帶著文武百官一起來聽講。所以從上到下的思想觀念高度地統一,所以國家治理得如此之好。

  但是到了慈禧太后的時期,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她也去聽這些大德講經,但是每一次去聽,好像這些老師都是在講她。她一生氣,就把這個宮廷講經的傳統給廢棄了。結果怎麼樣?結果自私自利的心生起來了,大家不再像以前受到儒釋道的教育,一心為公,有忠君愛民的思想。沒有教育之後,人的自私自利觀念生起來了,結果這個國家就愈來愈衰弱。這才是清朝腐敗的真正原因。

  但是後來有一些知識分子,在尋找清朝沒落的原因的時候,把它錯誤地歸結為中華傳統文化,所以興起了對傳統文化的錯誤批判。這種風氣在經歷過文革之後,批林批孔、批周公、打倒孔家店,使我們一度喪失了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心。所以現在說起傳統文化,很多人對它還是文革的那種看法,認為這是封建糟粕,是統治階級用來愚昧被統治階級的精神鴉片。我們就知道,這個錯誤的觀念影響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讓我們一度喪失了民族自信心和文化的自信心,這個是非常可惜的事。

  學,向老師學習,不僅僅是從書本上學習,聽老師講經說法,更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去學習,從老師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中去學習,去體會老師的存心。

  在《說苑》中就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說公明宣學於曾子,三年不讀書。公明宣向曾子去求學,但是三年都沒有讀過書。曾子曰:「宣,而居參之門,三年不學,何也?」他說,你既然到我門下求學了,但是三年都沒有學習、沒有讀書,為什麼?公明宣曰:「安敢不學?」我怎麼敢不認真學習?我既然來到你的門下,就是為求學而來。但是他是怎麼學的?下面這幾句話就很有味道了。

  「宣見夫子居宮庭,親在,叱吒之聲未嘗至於犬馬,宣說之,學而未能。」我看您平時居家的時候,只要有父母在,對於犬馬,對於狗馬都不大聲地叫罵,對於這一點我非常地欽佩,但是沒有能夠學到。「宣見夫子之應賓客,恭儉而不懈惰,宣說之,學而未能。」我看您在接待賓客的時候,恭敬、節儉,但是沒有懈惰的這種情緒,沒有應付的這種態度,我非常地欽佩,想學但是沒有學好。「宣見夫子之居朝廷,嚴臨下而不毀傷,宣說之,學而未能。」我看您在朝廷辦事的時候,對於下屬都是非常地嚴格,對他們的態度非常地莊重,但是從來不傷害他們,對於這一點我也很欽佩,但是想學也沒有學到。「宣說此三者學而未能,宣安敢不學而居夫子之門乎?」你看,夫子這三方面我都很欽佩,但是都學得不夠,還沒有力行好,「安敢不學而居夫子之門乎?」我到夫子的門下來求學,怎麼敢說不認真學習?怎麼敢不認真學習?

  曾子避席謝之曰:「參不及宣,其學而已。」曾子聽了之後,趕忙起身,這樣說,說:「我還比不上你,你確實是在認真學習,我還不如你會學習。」說明什麼?說明曾子從公明宣的這一番話中也體會很多,也非常受教。為什麼?因為學不僅僅是學聖賢之書。聖賢之書都是古人身體力行聖賢教誨的體悟,對於大道的體悟。更重要的是從生活中,從老師的點點滴滴中,待人處事接物中來學習,去體會老師的存心、老師的志向,這才是善學。

  再譬如,孔老夫子他向師襄子學習彈琴,他有一顆專心求學的心,有一種好學的心,學習的真誠之心,甚至可以學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孔子向師襄子學習彈琴,學了一首樂曲,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師襄子就對孔子說:「我雖然是以擊磬做的樂官,但是我還是擅長於彈琴。如今,你已經學會了這首琴曲,可以進一步學點別的了。」孔子聽了,並不急於學其他,他回答說:「我還沒有學會彈奏它的技巧。」孔子又用心投入,練習了一段時間之後,很快就掌握了彈琴的技巧。於是,師襄子又對孔子說:「你現在已經學會技巧了,那麼可以學點別的了。」孔子回答說:「可我還沒有了解曲子表達的意趣。」孔子繼續專心練習了一段時間,了解了曲子的意趣。這個時候,師襄子又對孔子說:「你已經了解了它的意趣,現在可以進一步再學點別的了。」但是孔子依然想繼續深入,回答說:「我還不曉得這首曲子歌頌的是誰。」

  於是,孔子專心一致,每天彈奏這首曲子,用心地領會這個曲子歌頌的人物。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天,孔子若有所思,高高地站在一個地方,向著遠方眺望說:「我已經知道這首曲子歌頌的是誰了。這個人長得有點黑,身材修長,有著廣闊的胸襟,長遠的目光,他眼光遼闊,囊括四方。若不是周文王,誰能如此!」

  師襄子聽了之後,十分驚訝,立刻離開坐席來到夫子的面前,兩手交叉於胸前,表示敬意地說:「君子,真是無所不通的聖人,這個曲子的名字就是《文王操》。」

  所以我們看孔老夫子學習,鍥而不捨,而且用心專一,學得非常地深入。不僅僅學了彈琴的技巧,還要學它的意趣;掌握了它的意趣,還要知道這首曲子歌頌的是誰。縱然他的老師告訴他已經學得可以了,可以再學點別的了,但是對於孔子而言,這還不是真正的學會。所以你看,他這種真誠、恭敬的態度確實讓他的老師師襄子,教他樂曲的人,也都非常地感動。

  所以學習確實要深入,要用心專一,深入其中,才能夠體會它更深的含義,體會到它的意趣、體會到它的心智,這樣也才能夠得到學習的樂趣。

  《論語》上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道這個事情,不如對這個東西喜好;喜好這個東西,不如以此為樂。以此為樂,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才會樂此不疲、欲罷不能。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要得到法喜。你能夠嘗到法味,才知道「世味哪有法味濃」,讓你不學,你都停不下來了。

  當我們能夠抱著這種學習的態度、學習的精神去求學的時候,請問還有什麼東西是學不會、學不懂、學不通的?一定能夠圓融無礙,能夠運用自如。當然在開始求學的時候,也確實要有一個歷程。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開始求學的時候,你要付出很多的辛苦和努力,但是只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終於會達到這樣的境界。

  《中庸》上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一段話就是告訴我們,學東西要學會、要學通、要學深入,沒有學會就絕對不放棄。學習其實也沒有太多的技巧和竅門,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要熟能生巧,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東西你已經熟透了,就像家常便飯一樣,你就能夠圓融貫通。可長講、可短講、可深講、可淺講,這個就是得到了學習的樂趣。所以這一段話就是告訴我們,學習,別人學一遍就學會了,那我要學一百遍,再笨我也能夠學會了。別人學十遍學會了,我學一千遍,我再笨也能夠學會。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雖然是愚鈍的人,也能夠變得明智;雖然是柔弱的人,也變得強大了。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學習要有鍥而不捨的、堅持的意志,只有不斷地重複、不斷地薰修、不斷地練習,最終就能夠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古人除了向老師學習,還要向同學學習,向眾人學習。像孔老夫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看到賢德的人,看到做得比我們好的人,我們向他學習、向他看齊,取長補短,而不是嫉妒他,心懷不悅;見到不賢德的人,做得不夠好的人,我們不是嘲笑他、輕視他、瞧不起他,而是反省自己,自己是不是有類似的問題,但是沒有認識到。這個人出現在我的面前是有原因的,為什麼出現在我面前?因為我有和他類似的問題,他的出現是來提醒我,給我當鏡子的,讓我來認清自己的問題,改正自己的缺點。所以我們從早到晚,所遇到的一切人、一切事,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對象,這個才叫善學。

  所以我們看了這句話就知道,你看如果善學的話,這個《論語》就是《華嚴經》。《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去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各行各業、男女老少,他都是「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每一個人,無論是瞋恚的,還是貪欲的,還是修禪定的,都是自己可以學習和效仿的榜樣。哪一個人不是自己的老師?

  所以說「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當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個人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都不要認為這是一個絕對的壞事。我們要想一想這件事的出現,對於我的修學提升有什麼幫助、有什麼啟發?它是讓我提升慈悲了、還是提升忍辱了、提升寬容了、提升換位思考了?它都是在教導我,或者是告訴我還有修行不夠的地方。

  我看人不滿意,我生起了瞋心,說明我內心還有瞋;我看別人表現得好,我心懷不悅,說明我們還有嫉妒心;我們看到好的境界,別人讚歎我們,我們就心生歡喜,說明我們還有貪名之心;別人送我們禮物,我們也是很高興,說明我們對物還沒有放下。所有一切境界都是來提醒我們,是不是真正的做到了「八風吹不動」。所以一來微風,我們就動了,說明我們這個修學確實功夫差得太遠了。

  不僅僅要向同學學、向眾人學,還要向萬物學習。像我們前面講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說明我們古聖先賢善於向天地自然來學習。「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學習天地的平等博愛之心,讓我們以一種平等博愛的心去對待人事物。

  古人,你看向竹子學習。看到竹子,就想到自己要虛心、謙虛。竹子還有氣節,一節一節地向上成長,告訴我們,做人也要有節氣。這個竹子都是向上長的,而且都是一片一片地成長。告訴我們,學習要選擇善友相依,好的朋友在一起切磋琢磨,互相促進、互相補益、互相糾正、互相提醒。沒有看到一個竹子獨自長得那麼高的。所以你看,萬事萬物都是我們的老師。

  在老子《道德經》上還說:「上善若水」。這個水有什麼可學的?這個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於利益萬事萬物,但是它不和任何人爭功。人生活離不開水,一天不喝水人都受不了了,萬物的生長也靠水來滋潤。它善於利益萬物、成就萬物,但是沒有和萬物去爭功的心,「善利萬物而不爭」。它只是給予,沒有索求,只是幫助人、成就人,而不要求人、控制人,要求人回報,真的是無私無求。而且還怎麼樣?處眾人之所惡。它所處的地方,都是別人所不願意處的地方;它所從事的工作,都是別人所不願意從事的工作。在那幹嘛?培養自己深厚的德行。「處眾人之所惡」,別人不願意幹的我去幹;別人誹謗,不放在心上,不去爭辯;別人不理解,當然要重視溝通,但是不放在心上,不覺得委屈,但求無愧我心。所以你看這個水,它就是這樣一種品質。如果人能夠把水的這種品質學會了,他就能夠「謙柔處下,處柔守慈」。

  我們再看佛門有很多表法的東西,譬如說供花、供果。為什麼供花、供果?是讓你看到這個花,就想到要去種好因;看到這個果,就要想到你要想好的結果,必須先種好因,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像極樂世界,萬事萬物都在說法,都在提醒你念阿彌陀佛,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都提起來了。

  善學的人,在極樂世界是這樣,在我們這個世界是不是也是這樣?善學的人在哪裡都是極樂世界。在我們這個世界看到花鳥、看到萬事萬物,都能夠提起念佛之心,而且萬事萬物本身都是阿彌陀佛,這個就是善學。善學的人不僅僅向老師學習,向同參道友學習,向眾人學習,也向萬事萬物學習,這個是善學。

  善學除了要尊師以外,還要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發願。四弘誓願第一句,「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就是我們要發願度眾生。這個志向立定了,從哪裡做起?有了度眾生的慈悲心,不忍眾生苦,他才有動力去勇猛精進,去進一步地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一個人在求道的過程中,為什麼能夠鍥而不捨,能夠孜孜不倦?為什麼能夠歷盡千辛萬苦,都不捨棄自己這個求法的信心、求法的決心?就是因為對眾生懷著深深的大愛,大感情。如果沒有對眾生的這種慈悲心,可能也就沒有動力去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了。

  所以很多的人,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經常是無所事事、渾渾噩噩,沒有使命感,沒有責任感。什麼原因?就是沒有大志、沒有大心、沒有大願。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不忍眾生苦的慈悲心。再根本的說,就是沒有孝心。根本的根本就是我們看到父母在那受苦,看到我們的親朋好友在那受苦,我們都無動於衷,生不起去幫助他們的心,所以才修學沒有動力。所以孝是中華文化的根,敬是中華文化的本,要靠孝敬之心,把我們的這一個慈悲之心,把我們的智慧打開。

  下面一句,『力行近於仁』。學習聖賢教誨和學習我們世間的知識不一樣,不是單單會背、會寫、會說,這只是學一個表面。如果想深入,必須要用心地領會聖賢的存心,把這些道理運用於生活之中,運用於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之中,把聖賢教誨做出來,才能夠親自驗證。這樣的體會才更深刻、才更入微,對聖賢教誨也才能生起更加堅定的信心。

  「力行近於仁」,我們知道這個「仁」從人、從二,是兩個人相處之道。當我們去把聖賢教誨力行在生活之中的時候,當我們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的時候,我們才能夠體會到對方的想法、對方的需要,體會到眾生的苦,這個仁愛之心才能真正生起。實際上說到兩個人已經遠了,中國古人經常說「一體之仁」。什麼叫「一體之仁」?就是我和眾生、我和萬物是一體的,就像一個身體一樣。既然是身體,眾生有苦難,我們去幫助,這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你看菩薩,他幫助眾生無私無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為什麼?因為他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萬事萬物都是一體的,他的苦就是我的苦。

  既然是一體的,我們就要從內心消除和任何人、任何事的對立之心,真正的做到沒有我恨的人,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沒有我不愛的人,這才與本性相應。因為聖賢人告訴我們,我們和他人、和萬物是一體的。既然是一體的,當我們和別人產生對立的時候,產生衝突和矛盾的時候,心一定是不安的,一定是有壓力的,一定是煩惱重重、不自在的。為什麼?因為它違背了本性,和我們這個一體之仁不相應。所以你真正地從內心去化解了和任何人的對立衝突的念頭的時候,你才體會到一種喜悅,你都對自己很佩服。所以「力行近於仁」。

  中國古人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你看他的行為很可恨,再深究一下,都是有原因的。為什麼?根本的原因都是沒有接受聖賢教育。「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是天性本善的,但是因為後天的環境,還有沒有機緣接受良好的薰陶,才把本性本善給蒙蔽了、迷失了。教育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找回本性本善。所以,我們知道了可恨之人都有可憐之處,我們這個仁愛之心才能夠提起來。

  譬如說,在蔡老師講《弟子規》的時候,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孩子還沒有成年,就做出了很多悖逆社會的行為。譬如說,他看一個豪華的轎車停在馬路旁邊,他雖然不認識這個車子的主人,但是他很淘氣,拿著刀子上去劃了兩個道,甚至還一把火把這個車子給燒了。如果我們是這個車子的主人,通常第一反應是什麼?第一反應就是生氣,說怎麼有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人,我又沒有對不起他?很不理解。

  但是我們去深究一下,這個《格言別錄》上有一句話說:「論人之非,當原其心」。當我們在評論一個人的過失的時候、所做的錯事的時候,一定要找出他這樣做的原因。當我們知道原因的時候,我們這個仁愛之心、寬恕之心、同情之心也就生起來了。

  我們調查了一下才發現,這個人他在年輕的時候、小的時候父母離異了,他的父親找了一個妻子成了一個家,母親找了一個丈夫成了另一個家,他就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了。因為從小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內心對愛就是非常地缺乏,對社會的大眾充滿了冷漠、對立、不信任,還出現了這些悖逆社會的行為。

  當我們知道這個原因的時候,再想一想,一般人對自己的孩子是什麼態度?聽說《弟子規》好,在某一個地方有《弟子規》夏令營,可以改變孩子錯誤的行為和心態,可能不遠萬里都要送孩子去學習;聽說一個方法好,能夠提高學習成績很快,可能不惜重金都要送孩子去學習。我們對自己的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有求必應,那麼這個孩子和我們的孩子相比,是不是就很可憐?

  當我們把這一個原因找到的時候,我們提起的是對孩子的寬恕之心、同情之心、幫助他的心、提升他的心,而不是懲罰他的心、怨恨他的心。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要從內心深處化解和一切人的對立衝突和矛盾,因為「人之初,性本善」。他之所以有今天錯誤的行為、言論,都是因為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所以孔老夫子說:「不教而殺謂之虐」。沒有事先教導他做人的道理,他不懂得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不知道做人的本分在哪裡,就做出了很多悖德、悖理的事,甚至違法亂紀,我們就把他處以刑罰的處分,甚至把他給殺掉了,這個都是虐政的表現。

  所以《禮記》上才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為什麼教學為先?就是因為古人,這些聖王、古代的這些領導者,他都有一種仁愛之心,他效法天地之道來制定各種政策。天道什麼態度?天有什麼特點?天都是有好生之德,它都是去生長萬物、成就萬物,好生而惡殺。所以我們按著這個天道來制定政策,一定是符合人心,能夠轉惡為善。

  對於士大夫、對於讀書人,怎麼樣去力行聖賢之道?那就是要盡力學道、講道、傳道。這個士,就是古代所謂的知識分子。他承擔著傳承文化的使命,所以對他也有一定的道德要求。譬如說在《論語》中,孔老夫子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一個人有志於求道,還以吃的不好、穿的不好為羞恥,這樣的人都不足一提了。

  曾子也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一個讀書人不可以不弘毅,這個「弘」就是心胸寬宏、意志堅定;「毅」就是有毅力,意志很堅強。因為他的責任很重大,路途很遙遠,他以仁為己任,這個任務不是太重大了嗎?這個任務直到死才結束,這個路途不是也是太遙遠了嗎?

  在《論語講要》註解中寫到,說古代的民眾大致分為四個類型,那就是士、農、工、商。這個農、工、商都是生產者與營利者;唯有這個士,就是讀書人,他既不生產也不營利,而是全心全力的來學道。這個道有體有用,這個用就是行仁,他以行仁為己任。士有通達的時候,也有困窮的時候。通達的時候,也就是為國家所重用的時候,他就要用仁道來治國平天下,「進則兼濟天下」;困窮的時候,「窮則獨善其身」,

  也是要盡力宣揚仁道,一日不死,一日不休。所以這個「士」,他是有責任的、有使命的。

  在古代,對於「士」至少有這樣幾個規定:他在志向上必須是有志於道的,也就是張載所說的「志仁無惡」。在功夫上,他是要祛習復性的,也就是要把自己的習氣克除,而回歸到本善的本性。也就是孔子所說的「不務多而務審」,他不求學得很多,但是他一定要知道他在學什麼,要有審慎的態度。在境界上,就是孟子所謂的「有諸己之謂信」,有諸己然後求諸人,自己所想的東西,一定要先做到才說到。而且就像孔子所說的,「若性命肌膚之不可易」,這個東西就像自己的性命、肌膚一樣不可改變,時刻都不能夠離,「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所以他能夠做到「富貴不足以益,卑賤不足以損」,富貴和卑賤都不足以讓他,或者因為富貴而心生驕慢,或者因為卑賤而心生不足、不滿意,求道的心也不會因為外在的條件而改變,始終如一。在表現上,要做到孔子所說的「雖不能盡道術之本,必有率也;雖不能備百善之美,必有處也」。雖然不能夠盡知徹悟這個道的根本,但是他一定有所遵循的東西,他的做事,他是有一定的規範的。這就是對於一個讀書人、一個士的要求。

  下面一句,『知恥近於勇』。這個「恥」從心,耳聲。什麼意思?每當一個人聽到別人說自己的過失而心生慚愧,表現在外面就是面紅耳赤,這個就是恥的意思。所以,這個恥是心有所慚而表現出來的。所以孟子特別強調了恥對於個人修養提升的重要意義。他說:「恥之於人大矣。」「恥」這個字對一個人而言太重要、太重要了。為什麼重要?「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有羞恥心的人,他能夠進一步改正自己的過失,從而成聖成賢,但是把羞恥心給忘失的人,就會無所不為,墮落得離禽獸不遠了。

  所以,古人他把這個恥看得特別重要。像在《了凡四訓》上,也把孟子的這一句話進行了進一步的發揮。他說:「思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矣。」什麼意思?我們所羞恥的並不是我們做了某一件事,我們感到慚愧,當然這也是羞恥心的一面。更加讓人感到慚愧和羞恥的是,想想古代的聖賢人,譬如說孔老夫子、孟老夫子、釋迦牟尼佛,他們和我們同樣是人,但是為什麼他們能夠成為百世的師表,早已經成佛作祖、成聖成賢。甚至到今天,不分種族、不分國籍的人,一提到他們,還願意向他們學習,他們還受到後人的尊重,「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可是回過頭來想想我自己,還在六道沉淪,是一身瓦裂。這個「瓦裂」就是指破碎了的陶器,譬如說陶製的杯子、陶製的碗、陶製的盆,但是這個陶器卻破碎了。結果怎麼樣?結果是一文不值。「耽染塵情」,過分地放縱於感官的享受和欲望的滿足。「私行不義」,偷偷地做著一些不仁不義的事情。「謂人不知」,還以為別人都不知道。就這樣一天一天地將要淪落為禽獸而不知不覺,相反還妄自尊大,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這段話告訴我們,聖賢人和一般人,和一般的凡夫區別何在?並不是說聖賢人生來就不犯錯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沒有人生來就是聖賢人的。聖賢人和一般人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他犯了錯誤,他有羞恥之心,他知道慚愧,這就是這裡所說的「知恥近於勇」。有羞恥心,和勇就接近了。什麼是真正的勇?能夠勇猛精進改過自新,把自己的習氣改正過來,後不再犯,這才是真正的勇。所以古人用詞,他都非常地規範、非常地準確,說「近於勇」,不是說它就是勇,重要的是能夠知恥改過,後不再造。

  把這三者都做到了,就知道怎麼樣來修身;知道自己怎麼樣修身,自己怎麼樣改正自己的過失,你也就能夠幫助別人去修身,你也就知道怎麼樣去管理別人;知道怎麼樣管理別人,也就知道了怎麼來治理天下國家了。

  我們這一句話就分享到這裡,我們下一次再見,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