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七十一條:

  【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這一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一《周易》。『保合大和』,這個「保」就是保持;「合」,合於、合乎;「大和」,就是宇宙自然原初的、本來的和諧狀態。

  像古人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說明宇宙萬物它的運行都是有恆常不變的規律的,這個規律,不會因為堯、舜或者是商紂這樣的君王而有所改變。像孔子也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沒有用語言給我們講道理,不是像我們用語言和大家交流,但是我們從四季的自然變化之中,從萬物的自然生長之中,可以觀察到一種自然而然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譬如說我們在四季的變化中,觀察到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從萬物的自然生長中,我們觀察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因果事實。這些規律不是人為規定的,是自然而然的。而這個「大和」就是指宇宙原初的這種本來的和諧。

  像我們去故宮參觀,看到故宮有三個大殿,這三個大殿的名字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個太和就是指宇宙原初的和諧。譬如說我們人一出生,外有四肢,內有五臟六腑,它們自然而然地和諧運轉,讓我們身體健康。四季變化也是自然而然地順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來進行,這個不是人為規定的。

  怎麼樣來治國?就是要保持順著這個太和的秩序來治國,所以第二個殿叫中和殿。怎麼樣保持這個太和之氣、太和之道?就是要懂得用中,這個中就是不偏不邪的意思。所以古人講中正,如果心有偏私了,這個就不和了。

  譬如說在明朝,明朝的鄭廉,他們家有七代同堂,上千口人生活在一起,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和睦相處。結果朱元璋(明太祖)他就想知道,到底是用什麼方法,能夠把這麼多的人管理得井井有條,這麼樣的和諧、和睦?於是他就賜了鄭廉兩個大水梨,並且派錦衣衛跟著去看他怎麼樣處理這兩隻水梨。結果鄭廉拿到這兩個水梨之後,不慌不忙,叫人抬來了兩個大水缸,吩咐人把這兩個水梨給擠碎,把這個汁滴在水裡邊。然後把全家族的人全都召集在一起,每一個人喝一碗,讓全家族的人,無論是和自己關係近的,還是關係遠的,都能夠平等地享受到皇帝的恩賜。這個就叫中,中正才能夠和諧。

  如果心裡有偏私了,說這個人和我關係近,那我就把這個水梨分給他;那個人和我關係遠,我就不理他。這樣心有偏私了,受寵的一方他就會恃寵而驕,驕慢之心就容易生起。而被忽略的一方,如果他的性格很強勢,他就會有不平,不平積累了就有怨氣,怨氣積累了就會生恨,這個矛盾衝突就自然產生了;如果被忽略的一方,他的性格比較懦弱,他可能會把這個不平給撫下來,但是變得很自卑。這兩方,無論是受寵的一方,還是受忽略的一方,都沒有得到健康的成長,這一家也不可能夠和睦相處。所以古人他非常懂得講究中正,只有保持中,才能夠符合太和之氣、太和之道。

  第三個大殿叫保和殿,保和殿就是古代的皇帝封太子的地方。他就是希望用中正的方法,保持太和的治國理念能夠代代相傳、代代保持。這個就說明古人他治國很用心,即使是為大殿取一個名字,也都要符合天道,起到倫理道德教化的作用,讓人一看就受到提醒。這說明古人確實是做到了「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時時刻刻都想著如何提起一個人的正念。

  而我們現代社會恰恰相反,處處我們可見的都是廣告,商業廣告。說明人們把物質利益、把金錢看得特別重,是金錢至上,這個和古人確實是完全不一樣了。所以人教不好,見利忘義、忘恩負義,甚至做出笑貧不笑娼的事情,都是其來有自,因為我們尊重的是金錢,大家往往去追求利益,不擇手段。如果我們尊重道德,大家也都會去嚮往成為有德行的人,因為你再有錢,也不受人尊重。「保合大和」,就是要保持著這種和諧自然的關係。

  『乃利貞』,這個「利」就是和諧有利的意思;「貞」,正的意思,而且這個正是永遠純正。也就是說,只有順著和諧自然的關係去做,才能夠使萬物祥和,而且這個利益是真正的利益,是能夠可以保存的利益,而不是眼前的蠅頭小利,甚至對長遠來說是有害的利益。

  所以在《論語》上,孔老夫子提醒我們說:「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在《孟子》上也記載,孟子去見梁惠王,走了很遠的路,結果梁惠王一見面就說:「叟不遠千里而來,將怎麼樣能夠有利於我的國家?」你看他見到孟子的面,第一個問題就是問怎麼樣得到利益。孟子很有智慧,他怎麼樣引導梁惠王的?他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大王您何必談利益,一開口就講利?愈是你想講利,愈得不到真實的利益;如果你不講利,反而講仁義的話,這個真正的利益才能夠得到。所以古人所講的這個利,不是目前的,不能保持長久的、急功近利的那個利,而是能夠平治天下的大利益。這個大利益必須靠講仁義道德才能夠達到,所以你順著宇宙自然和諧的狀態,保持這種關係,你才能夠得到這種真實長遠的利益,這個利益沒有後遺症,這個叫「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這個「首」就是首領的意思、首腦的意思,或者說國君、君王的意思。領導者怎麼樣才能夠成為天下人的榜樣?那就是他必須按著道,按著太和之道來治理國家,他能夠「言為世則、行為世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社會大眾的表率,這樣才能夠給天下帶來太平,這個是「首出庶物,萬國咸寧」的意思。

  也就是說君主治國必須要順著規律。萬國,天下的國家都會關注他,並且向他學習。哪一個國家能夠順著道來治理,他自己能夠治國,就能夠讓大家起到效仿之心,向他學習,最終就能夠平治天下。所以,在今天我們為什麼特別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就是因為中華傳統文化它所講的全都是道,如果我們按著這個道,能夠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就像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時候,他用《群書治要》來治國,結果,萬國來朝,創下了貞觀之治的盛況。外國的使者要來向中國學習,要和唐太宗皇帝對上話,要通過七重翻譯,經過七個人的翻譯,最後才能夠和太宗皇帝對上話。我們就可想而知,那個時候來向中國學習的國家有多麼的多。

  他是怎麼樣達到這種狀況的?我們現在在弘揚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很多人都在說,傳統文化有糟粕、有精華,我們首先要區別什麼是糟粕、什麼是精華。我感覺這個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在歷史上我們曾經出現過文景之治,曾經創下過貞觀盛世、開元盛世等等,也出現過成康盛世,幾十年監獄沒有死刑犯的狀況。既然歷史上有這樣的盛世,能夠把天下治理得這樣好,他是怎麼樣做到的?肯定有他的方法和道理。我們只要把他的方法和道理學習來,治理今天的國家,這就是對我們的價值,對我們的借鑑和啟示,這就足夠了,沒有必要再去分什麼糟粕、什麼精華。

  而且怎麼樣呢?聖人所說的言論,你自己不理解,體悟不到他的境界,你把它給誤解了,恰恰是把那些精華的東西,做為糟粕給剔除了。所以我們經常說「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這句話從一般的抽象的意義上說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誰有資格去「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只有聖人才能夠了知聖人的境界,而我們一個凡夫俗子,還沒有達到聖人的境界,去「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時候,往往是以自己的知見、自己的水平去取捨。就像一個二層樓的人,他去看住在二十層樓的人說的話、寫出的文章,他看不到他的境界,不能領略他的這個思路,所以他就說這個東西不符合事實,甚至還要把二十層樓的人,拽回到兩層樓,說你所見到的就是我所見到的境界。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把至為精華的東西做為糟粕給拋棄了,這個是非常遺憾的。

  我們傳統文化如果用兩個字來概括它的精髓,那就是「道德」。「道」就是自然而然的規律,就是我們這裡邊所說的「大和」。「德」就是按照自然規律去做,這個就叫德。

  古人觀察宇宙天地之道,把這個維繫人倫關係的人倫大道給我們概括出來,總結為五個方面,那就是孟子所說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種倫理關係處理好了,這個社會自然和諧有序。還有「五常」,「仁、義、禮、智、信」。「常」者,就是恆常不變的規律,恆常不變的道理。這個東西在古代適用,在今天也依然適用,到未來也依然適用。還有「八德」,八德有兩種說法,「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還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我們把兩種八德的說法重複的去掉,最後就留下了十二個字,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就是古人治理國家的常理、常法。

  如果人把這些治理國家的常理、常法都拋棄不用了,就會出現什麼情況?那就是左丘明所說的「人棄常則妖興」,那個怪異的現象、不正常的現象就出現了,妖魔鬼怪就出現了。譬如說,「父子有親」是正常的,父母慈愛兒女,兒女孝敬父母,他們有一種自然的親情,這個是正常的。那什麼叫妖?那就是子殺父、父告子,這樣的現象出現的時候就不正常了。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君主治國必須順著太和之道,他才能夠給天下帶來太平。

  所以,湯恩比先生在研究了各個國家的文明史之後提出,能夠真正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只有中國的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為什麼?因為孔孟儒學講的是仁義忠恕,大乘佛法的核心精神是真誠、慈悲,這些都是符合太和之道的,用這個來治國,才能夠給天下帶來真正的和平。所以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不是中國政治、軍事、武力,或者是貿易等等的世紀,而是中國文化得以普遍宣揚的世紀。中國文化的普遍宣揚,對世界不僅僅構不成威脅,而且能夠給世界帶來真正的和諧。

  那我們再看下一句,七十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四《老子》。人應當效法大地,安靜柔和、無私無怨地承載養育萬物而不居功;大地效法上天,包容萬物,普施而不求回報;上天效法道的精神,清靜無為,萬物自成,道性自然而然。這個話我們從中可以體會到,古代的人特別地善學。聖哲人非常地謙卑,他時時在學習,向身邊的人學習,而且向天地萬物來學習。

  『人法地』,這個「法」就是效法的意思。人效法大地什麼?大地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看這個註解上說「安靜和柔」。大地它很安靜,它很安靜才能夠承載萬物。如果它不安靜,地震了,我們看在汶川地震的時候,當這個地震來臨的時候,這個人無論是在房屋裡,還是在教室裡,還是在外面電梯裡,都會驚慌失措、無所適從。所以大地能不安靜嗎?不安靜的話,人就惶恐不安。而且它和柔,生養萬物,「勞而不怨」,即使很辛勞,它從來沒有抱怨過,而且不和任何人事物有任何的索求。從中我們體會到大地的慈愛,真的是無有窮盡。我們經常把母愛比作大地,為什麼?因為父母對兒女的關愛就是如此。對兒女的付出無私無求,沒有條件,不求回報,沒有任何的索求。「有功而不宣」,它成就萬物的生長,但是從來不居功自傲。這個「宣」就是宣揚自己的功勞。所以你看我們一家的母親,如果有這樣的特點,她安靜、溫柔,還怎麼樣?還「有功而不宣」。這一個家就一定會和諧,一定能夠興盛,孩子的心理也能夠健康成長。有的人就把夫妻關係比作兒女健康成長的大地,如果這個大地不平穩了,經常地震,這個孩子的感受就像在汶川地震的時候惶惶不安。

  所以你看,這個女子的德行多麼地重要。所以古人說:「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良好的母教是天下太平的根源。為什麼這麼講,說得這麼重要?因為一個孩子從小一出生,他所面對的就是父母和兒女之間的關係,正是他從父母的身上學會了如何處事待人接物。如果他的母親有這種大地的「安靜和柔、勞而不怨、有功而不宣」的特點,你看她從來都沒有生過氣,從來都沒有煩躁過,從來沒有打人、罵人,這個孩子怎麼會學到打人、罵人,一遇到事情就煩躁、就上火?他根本都沒有看到過,他遇到事情也不會想到這樣去做。從他父母的身上學到了一種特點,那就是從來不和任何人抱怨、對立、有所索求,他總是去想著付出、去成就別人。所以這樣的孩子,他長大之後心理非常地健康、非常地開朗,而且也能夠與人為善,不去和人爭,怎麼會和人出現對立、紛爭和衝突?所以這個母教是天下太平之源。

  「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所有的聖賢人都是母親培養出來、造就出來的。現在為什麼社會上沒有聖賢人了,出現不了孔子、孟子了?因為原因很簡單,已經沒有聖賢的母親了,沒有像孟母這樣的聖母了,所以培養不出聖賢人。

  所以西方文化相對於中國文化看得不是那麼長遠。譬如說,它講男女平等。什麼叫男女平等?這個平等是抽象的平等,好像男人能夠做的事,女子都能做,這個才叫平等。結果你看,男的踢足球,女的也可以踢足球;男子拳擊,女子也可以拳擊;男子出去打拼事業,創下輝煌的公司,女子也能夠去創下事業,能夠掙錢,似乎這才是平等。實際上,這是真正的不平等,為什麼?因為男女生理、心理本來就是有區別的,結果你非要讓女子去做和男子同樣的工作,這是對女子的摧殘,而且也是導致了社會的不和諧,家庭的不和睦。

  所以古人講「男女有別」,男子有男子應該承擔的責任,女子有女子應盡的本分,他們互相配合,各盡其責,這個家庭才能夠經營得好。所以男子一般都是承擔著創造家庭經濟收入的責任,他要去賺錢養家糊口,讓家人衣食無憂。女子呢?女子承擔的責任比男子更為重要。因為她要把兒女教育好,相夫教子,培養出後繼的人才,她的這個責任比丈夫更加地重要。所以女子不僅不受到輕視,而且受到更加地尊重。

  所以古人講「三從四德」,這個「從」不是服從的意思。這個「從」是什麼意思?就像我們拍一個電影、電視劇,這裡邊有男女主演、有製片主任、有導演等等。當我們看電視的時候,只有男女主角在上面表演,我們看到的是他們。但是要把這個電視劇拍成,送上螢幕,在後面有更多的人承擔著更重要的角色和工作。這些人雖然沒有出現在螢屏上,但是不意味著他們的工作不重要。沒有他們,有再好的演員也沒有這一個電影上演。譬如說製片主任、導演等等,這些人的工作就叫「從」。

  我們看中國古代女子的德行,就對她們更加生起敬佩之心。她們的德行高到什麼樣的程度?她為了成就自己的丈夫,不圖名、不圖利,真是「有功而不宣」。做到了什麼樣的程度?連自己的名都不要了,都隨著丈夫來姓,姓氏都隨著丈夫了。譬如說張王氏,連自己的名都不要了,一心一意地就是成就對方,無私到了這種程度。所以怎麼能夠不受尊重?所以古人講「夫有義,婦有德」,做丈夫的要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做妻子的有德行,自己言傳身教,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兒女的榜樣,這樣才能夠把兒女教導好。

  所以你看中國古人的這個智慧,確實是要用心去體會,你才能夠領悟。否則的話,我們會盲從,跟著西方人喊,要男女平等,搞女權主義。

  所以現在家庭不和睦了,兒女教育出現問題了,什麼原因?你看古人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做男子的要效法天,天有什麼特點?那就是自強不息。天沒有一天是休息的。你看這個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沒有一天是例外的,不能有一天說,今天我累了,我想休息一下。男子的自強不息就要效仿天道,沒有一天是休息的。作為女子就要效法地,大地很厚重、很沉穩、很安靜、很柔和,所以它能夠承載萬物。有一句話說「地之穢者多生物」。這個大地愈是污穢、骯髒的地方,愈是能夠生長出很多的萬物。所以這個女子,她愈有德行、愈能忍辱負重,這個家庭愈能夠經營好,這個家的幸福才愈有保證。這個是符合天地自然之道的規律。所以我們生活、我們治國、工作,都要效法天地之道,不能夠違背,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幸福昌盛。

  『地法天』,這個大地也有效法,它效法天。效法天什麼?因為這個地也是在天的覆蓋之下、保護之下。天是「施而不求報」,上天對萬物的施與不求回報。「生長萬物」,你看,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它能夠生養萬物。星體運行、四季運行都是「生長萬物」,而且還是「無所收取」。有一句話經常說,「天無私覆,地無私載」,這個都是大公無私的榜樣。所以為什麼要人做到大公無私?因為天地都是這樣做的。它非常地公正、無私,很平等,沒有好惡之心。

  『天法道』。這個「天」也是有所效法的,它效法什麼?就是效法「道」,這個「道」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這個天地萬物都是道所生化出來的,所以天要效法道。道的精神是什麼?下面這個註解裡邊說:「清淨不言,萬物自成。」這個道的特點就是「清淨不言」。像我們經常說的,六祖惠能大師他明心見性之後,他說了幾句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所以萬法都是由道所生,但是它本身清淨無言。

  這個道理其實我們都可以從身邊的這些事物上觀察出來。譬如說,「依報隨著正報轉」。這個道理也不難體會。我們的環境,我們的人際關係都是隨著我們的心而轉變的,都是我們心所變現出來的。所以你要去改變環境、改變人際關係,不是讓別人去改變,從哪裡改變?還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要從自己的內心去改變。當你的心變了的時候,你發現你的人際關係,你的環境也就全都改變了。這個就是我們講的「天法道」。

  『道法自然』,這個「道法自然」就是我們說的「法爾如是」。這個道是本來如此的,不是誰來規定的,不是有誰的意志安排在其中的,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宇宙萬有都是由道所生,它就是能生,萬物就是所生。它本來沒有名字,我們給它強加了一個名字,就叫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為什麼這麼講?就是怕人著相,一執著就著在這個名。其實這個東西它無所不在、無所不包。所有的萬物都是道,也就是心性所變現的。

  所以有的人,那些禪宗勘驗這個人是不是,勘驗他是不是明心見性了,就問他道在哪裡。道在哪裡?隨拈一物都是道,道就體現在萬物之上。所以這個真正開悟的人,他見到每一個人都是看他的心性。他就有平等之心生起來了,不會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滿意了。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不滿意,都是著在相上。開悟的人是看他的性,本性都是佛,本性都是道在其中,怎麼會不恭敬、不成就他?

  這個「道法自然」,就是講它本來就是如此,法爾如是。本身就是自然而然,不要再加任何的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全都放下了,你就能夠見到那個道,見到那個本性。這個見性只能靠自己,不能靠別人。靠自己什麼?就是要靠自己看得破,放得下。這個東西與學與不學確實沒有關係。學是為了什麼?學是為了幫你看破,看破的目的是幫助你放下,放下再幫助你看破,所以這個過程不斷地遞增,全都看破、放下了,就明心見性了。所以這個東西必須要靠自己,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別人幫不上忙。

  我們再看下一句,第七十三: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四《老子》。聖人無私而不積藏,有德則教愚,有財則濟人,盡其所有來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因此,天道是全然利益而不侵害萬物;聖人之道是遵循自然法則,幫助世人而毫不爭奪。

  『聖人不積』。我們知道我們學習聖賢之道,為什麼要學習聖賢之道?目的就是要成為聖人。什麼是聖人?聖人就是把自己的明德和本善找回來的人。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成聖賢,說明什麼?說明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明德、都有本善,學的目的就是要恢復人之初的性本善。孟子就說了,他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求學問的方法沒有什麼奧妙的,只不過是把迷失的心、迷惑的心給它找回來,讓它回到明德、回到本善而已。恢復到本性,自己智慧、德能自然現前。

  我們的明德、我們的本善被什麼給障礙了?就像我們的本善、我們的明德像一個晶瑩剔透的水晶球,它本來是光芒四射的,但是我們把這個水晶球掉到了污泥裡,沾上了泥沙,又把它掉進了油垢裡,沾上了油,甚至還把它掉在了油漆裡,又沾上了些漆。經過這種種的過程,把這個水晶球本有的光芒就給蒙蓋住了,它有光也放射不出來了。怎麼樣把這個光芒重新顯現出來?那就是把上面的污染一層一層地剝落,最後它本性的明德,也就是這個水晶球本有的光明就會散發出來。我們修行的過程,就是這樣一個修正自己的這些煩惱、貪瞋痴慢等等的習性的過程。所以明德是本有的,只不過是被貪瞋痴慢疑等等給障礙住了。我們要恢復明德,就要把障礙去除。

  所以這裡邊講「聖人不積」,為什麼不積?因為本來沒有,你積什麼?「本來無一物」。聖人如果積財,如果一個人特別重視錢財,這個被錢財所迷惑,「利令智昏」,在利益面前就昏頭昏腦了,智慧就提不起來了。還有貪色、貪情,情令智迷。一個人特別地有情執、放不下,在情欲的面前也就迷惑顛倒了,這個明德就找不回來了。所以「聖人不積」,聖人他是明心見性的人,他已經是恢復了本善、明德的人,所以他能夠把財色名利等等全都放下,放下才能夠成聖成賢,找回自己的明德。

  這個註解上說,「聖人積德不積財,有德以教愚,有財以與貧」。聖人的特點就是積累德行,而不是積累財富。因為你本性裡的財富、智慧、德能、相好都是具足的,只要你把明德找回來,這些東西無一缺乏。你明白這個道理的話,你不積財,財不缺乏。一個人之所以在財富上能夠得到徹底的自由,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對財徹底看破了,沒有對它有任何的貪著和執著。就像我們看尊敬的上淨下空老法師,他對財沒有任何的貪戀,所以他要辦什麼事的時候,這個錢自然而然地就來了。這個財富是自由的,為什麼能夠達到自由?就是因為他徹底看破放下了,所以才能夠自由。而且從因果上說,財布施得財富。財富是結果,人人都想追求,它的因是財布施,愈是拿著錢去幫助別人,你愈能夠有財富,財富愈不缺乏。所以明白這個道理的話,你要想有很多的財富,就一定要去拿著錢去布施,愈施愈多。

  「有德以教愚」,自己有德行、自己有智慧也不能夠吝惜,去教導別人,讓別人也開啟智慧,這個就是法布施得聰明智慧。因為你愈給別人講,每一次在給別人講的時候,就是在勸自己,自己也愈來愈明白,智慧愈來愈開顯。這一個道理我們可以觀察世間的這些現象。譬如說在大學有很多的教授,教授當然是聰明智慧的代表,雖然有聰明智慧,但是財富上並不是很富足。什麼原因?原因很簡單,可能這個人他喜歡法布施,他喜歡給別人講道理,但是卻吝於拿財去布施。當你拿著錢去救濟窮苦的時候就捨不得了,所以他在財上就比較缺乏。有的人他去投資什麼就賺錢,投什麼就賺什麼,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他都是很有錢,都能夠賺錢,但是大字不識兩個。那是什麼原因?是因為他喜歡慷慨布施,拿著錢去救濟窮苦,但是他可能吝於教導別人,吝於法布施。所以你看什麼事情都有因果,如是因,如是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想追求相應的結果,就要怎麼樣?就要種相應的因。想賺錢的、想財富不缺乏的,就要拿著錢去布施,多幫助別人;想聰明智慧的,看到別人需要安慰的時候,需要開啟智慧的時候,也要給人家把這個道理講清楚。你愈給別人講,你在給別人講的過程中,自己也愈來愈明朗。這個叫「聖人不積」。

  『既以為人,己愈有』,這個「既」是盡的意思、全部的意思。就是你全部盡其所能地來幫助別人,結果自己反而更加地充足,更不會匱乏。因為我們剛才講了財布施得財富,左手拿錢布施出去了,右手又把錢賺回來了。所以這裡邊的註解也說,「既以財賄布施與人,財益多。如日月之光,無有盡時」。這個錢並不是說你把它布施掉了就沒有了,就像日月之光一樣無有盡時,愈施愈多,沒有窮盡。

  『天之道,利而不害』,天之道,就是只是利益人,從來不會侵害萬物。所以這個註解裡說:「天生萬物,愛育之令長大,無所害也。」上天有好生之德,它都是生養萬物,希望萬物能夠自然而然地成長。所以我們人治國也要效法天道這種仁慈之心、好生之德,所以怎麼樣?古人治國,「禮主刑輔」,重視用禮義道德來教化人,而不是重視用刑罰來懲罰人。即使設置刑罰,目的也是「刑期於無刑」。設置刑罰的目的是什麼?最終是讓人不再犯罪、不敢觸犯刑罰,不是真正想去懲罰他,是給人一種警戒的一種事先的提醒。所以為什麼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其實也是因為效仿了天地好生之德來治理國家。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聖人之道,聖人就是效法天道的,效法天地的無私、天地的好生之德。這個「為」就是盡心盡力地去造福萬民,但是決定不邀功、不爭名,甚至是做到了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他只是一味地想把這件事情促成,成就它,並不是說為了讓我能夠讓大家得到認可,使我的名聲得以顯揚,目的不是為了這個。只是想去造福人民,成就事業。所以老子說,要做到功成、名遂、身退。這個功業成就了,事情做成了,甚至怎麼樣?名遂,這個名聲也有了,趕緊隱退。不隱退的話,可能往往會招致嫉妒障礙。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我們做事要效法天道。

  我們再看下一句,第七十四句:

  【好學近於智。力行近於仁。知恥近於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能成天下國家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

  『好學近於智』,這裡邊給我們講好學的重要性。像《禮記.學記》中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孔老夫子也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老夫子整天沒有吃飯,一晚上沒有睡覺,在那冥思苦想,但是沒有利益,「不如學也」。學什麼?就是學習古聖先賢之道。要讀聖賢書,向聖人學習,可以讓自己的人生少走很多的彎路,避免很多的錯誤。

  怎麼樣學才能夠受益?怎麼樣學才叫善學?善學首先要尊師,因為我們學是學作聖賢,要向誰學?要向過來人學。而老師就是過來人,他的路已經走過了,他有很多的捷徑,他可以避免我們犯很多的錯誤。而且學作聖賢,就是要明心見性,要從恭敬心中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不尊師就沒有辦法超凡入聖。

  所以在《學記》上也說:「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不尊師就很難重道,不重道,也很難學到聖賢之道的精髓,也很難幫助自己明明德。所以要善學,首先要選擇明師,要尊重老師。

  善學還要立志,立什麼志?像我們學《了凡四訓》上也說過:「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學習絕對不是為了自己而學,不是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自私自利,而是要什麼?揚祖宗的德行,還要怎麼樣?蓋父母之愆。父母也有過失,通過我們學,能夠幫助父母糾正過失,甚至改正過失。

  這個「學」,在我們現代社會,在我們當下的這個條件中、環境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中華傳統文化確實是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如果再沒有人能夠把聖賢之道給講解出來、表演出來,聖賢之道就在我們這一代的手上斷掉了,這個問題就非常地嚴重了。

  我們之所以能夠對聖賢教誨生起信心,是什麼原因?是因為我們看到還有像老法師這樣的人,能夠把聖賢教誨不但講出來,講得透徹、講得明瞭、講得清楚,而且已經把這些聖賢教誨一一地落實出來,表演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之中。所以一生給我們演繹了一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榜樣,才讓我們對聖賢教誨生起了信心。所以我們要想把聖賢之道傳承下去,我們也要這樣做,這樣去效法。這個志就是高遠之志。

  還要怎麼樣?要去力行,也就是我們下面所講的『力行近於仁』。孔老夫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要把我們所學的,在生活中去運用,去不斷地練習,這樣才會得到法喜充滿,才會在聖賢之路上有進無退。因為「世味哪有法味濃」,得到法喜的人,才真正地不會退轉。

  『知恥近於勇』,做錯事知道羞恥、知道懺悔,能夠改過,這個就是近乎勇,這個才叫勇。近於勇,它還不是勇。知道恥,再把這個過失改正過來,這才叫勇。

  你知道這三者,你就知道怎麼樣修身了;知道怎麼樣修身了,你就知道怎麼樣去幫助別人了;知道怎麼樣幫助別人,你就能夠辦好天下的大事了。這個就是《大學》上所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