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四十條:

  【文王好仁。故仁興。得士而敬之。則士用。用之有禮義。故不致其愛敬。則不能盡其心。則不能盡其力。則不能成其功。故古之賢君於其臣也。尊其爵祿而親之。疾則臨視之無數。死則弔哭之。為之服錫衰。而三臨其喪。未斂不飲酒食肉。未葬不舉樂。當宗廟之祭而死。為之廢樂。故古之君人者於其臣也。可謂盡禮矣。故臣下莫敢不竭力盡死。以報其上。】

  這段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七《漢書五》。這段話也比較長,我們一句一句地來學習。

  『文王好仁,故仁興。』文王喜好仁德,所以整個國家的仁政就興起,仁愛之風就盛行。這就是《大學》上所講的「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

  文王的仁愛之心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在《群書治要.新序》中記載:周文王有一次建造靈台,到修建池沼的時候,挖地的時候挖出了死人的骨頭,有關的官員就把這件事報告給文王,文王說要給他改葬。官員就說那是無主的屍骨,找不到他的主人了。文王怎麼說的呢?文王說:「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國者,一國之主也。寡人固其主,又安求主?」意思是說,擁有天下的人,那就是天下的主人;擁有一個國家的人,就是一國的主人。寡人本來就是他的主人,你還到哪兒去找他的主人?於是他就命令那位官員備辦棺木壽衣給這個屍骨改葬。

  天下的人聽到這件事,都說:「文王賢矣,澤及朽骨,又況於人乎?」文王真是一位賢君,連朽骨都能夠受到他的恩澤,更何況是人!所以《新序》評論道,有人得到珍寶,但是給國家帶來了災難;文王得到枯骨,卻以此表明他仁愛的誠心,因此天下的人紛紛地歸向,這就是文王他的仁愛之心甚至是延及到朽骨之上。正是因為他有這種仁愛之心,所以當時天下歸心,大家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也願意來找他來評理。

  譬如說當時有虞芮兩國的國君,因為田地的邊界產生了紛爭,很久都不能夠解決,於是他們就相約到西伯昌那裡去評理。當時的文王就是在當西伯侯。結果到了西伯治理的國境,看到耕田的人都是互相讓田畔,行路的人是互相讓路;到了城市裡,看到男女分開走路,男女別途,年輕人主動幫助、服務老年人,所以看不到頭髮斑白的老年人自己負重行走;到了朝廷裡,又看到被任命為士、大夫的人,譬如說士人要提升為大夫,大夫要提升為卿的時候,他們都紛紛地禮讓,推薦同僚之中更加賢德的人來擔當。

  這兩國的國君親眼目睹了這些和睦禮讓的事情,非常地感動,就生起了慚愧之心,於是就對彼此說,我們惶惶不安地為了追求利益而起了紛爭,這實在是小人的行為,小人怎麼可以踐踏君子所治理的朝廷呢?於是他們再不好意思去找西伯評理了,而且都堅持把自己所爭的田產讓給對方。結果讓來讓去,誰也不願接受,最後就把所爭的田產讓為閒田。

  所以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正如師父上人經常講的,夏商周三朝的統一不是靠軍事,不是靠經濟,也不是靠政治,它靠的是文化,是文化上的統一。自己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了,其他國家的人主動、自覺地來學習。這就是《弟子規》上所說的「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所以,是要用自己的德行來感化天下,以德服人,這樣才能夠化解矛盾衝突,才能成為王天下的榜樣。這叫「中心悅而誠服」。

  所以,天子所居住的地方稱為京師,用我們現在話來說,說北京是全國的首都,是「首善之區」。各個諸侯到這裡來朝貢是幹什麼?是為了學習這裡邊的文化。你看,他把自己的人民治理得很好,彼此都和睦禮讓、相親相愛、團結互助,像一家人一樣,大家看了,哪有不羨慕、不嚮往的道理呢?所以天下歸心,紛紛來學習,推舉他做天子。這個全是靠德行的感化,而不是靠勢力,不是靠軍事。

  下面接著講『得士而敬之,則士用,用之有禮義』。得到士人,能尊重他們,所以士人願意為他效力。文王又能以禮義態度相待,這說明文王他很尊重讀書人,尊重士大夫的人格,這也是感謝他們對國家的貢獻。而這一分對士大夫們的尊重,換得的結果是什麼?那就是「敬人者,人恆敬之」,換得的是這些士人、讀書人能夠為國家所用,願意為國家效力。而「用之有禮義」,這個就是強調,在用讀書人的過程中,對待他們要守禮節、講情義,不能夠用了之後對他不恭敬。古人說「士可殺不可辱」。對讀書人哪有不恭敬的道理?怎麼可以呼來喚去的呢?讀書人他都有氣節,他出來做官不是為了名利,所以你對人家不恭敬,人家早就離開了。更不能夠以功利的心來對待讀書人,對他沒有道義。

  那我們看現在整個社會是受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老闆對待員工基本上都是很功利、很苛刻。就是盡力地讓底下的人付出,但是卻沒有體恤員工的健康、關心到他們家庭的狀況,這就不是以「義」為出發點。往往到最後,這員工的身體、家庭都沒有照顧好,最後身體出狀況了,家庭出狀況了,這樣作為一個領導者,就是沒有顧及到君臣之間的道義。那應該怎麼樣?應該把員工當成家人一樣來盡道義、盡情義,來盡心盡力地愛護,而且要尊重他們,不能夠羞辱他們。這就是禮,這就是義。所以,在《傅子》中說:「使用人如用己,惡有不得其性者乎?」如果我們使用別人就像使用自己一樣,怎麼能夠不得到人的真心?怎麼會不讓人真誠地回饋?所以我們看現在很多領導者的心態,不是跟著經典走,而是跟著社會風氣走,那企業的員工怎麼可能和諧、幸福?

  下面我們再接著看,『故不致其愛敬,則不能盡其心,則不能盡其力,則不能成其功』。所以你不對士人愛護、尊重,就不能夠得到士人的誠心,也就不能使得他們竭盡全力發揮才能,也就不能夠成就功業。

  我們讀歷史都知道,在春秋時期,齊桓公之所以能夠稱霸諸侯、一統天下,什麼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管仲的輔佐。那我們看桓公是怎麼樣對待管仲的?在齊桓公剛剛任用管仲治國的時候,管仲說,「賤不能臨貴」。我是一個身分低賤的人,我管不了那些身分高貴的人。桓公聽了之後就拜管仲為上卿。

  但是國家還是沒有得到治理。桓公就問,我已經拜您為上卿了,可是國家還得不到治理,這是什麼原因?管仲回答說,「貧不能使富」。我是一個貧賤的人,我指使不了那富裕的人。齊桓公聽了之後,就把齊國市場上一年的稅收全都賜給了管仲。

  結果國家還是得不到治理。桓公又問了,說為什麼國家還是得不到治理呢?管仲說,「疏不能治親」。關係疏遠的人,不能去制止管理那些和您關係親密的人。於是桓公就把管仲立為「仲父」,尊管仲如父親一樣,又給他很好的待遇。結果怎麼樣?「齊國大安」。齊國得到了安定,齊桓公也稱霸天下。

  孔老夫子聽了這件事,做了這樣一句評論:「管仲之賢,不得此三權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說即使是像管仲這樣的賢德之才,如若得不到這三種權力,也不能使他的君主面南背北稱霸天下。所以,中國古人經常感嘆說:「世之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能夠知人善任很難得,任用之後能夠對他尊重、禮敬有加,才能幫助他樹立威嚴,而且還要對他的話聽從、不懷疑,這個臣子才能竭盡全力發揮才能,幫助國君,把國家治理好。

  尊敬賢能之人,賢能之人就會竭忠盡智。結果怎麼樣?結果這領導者自己就很安閒自在了,甚至可以垂拱而治。所以做領導的一個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夠知人善任,能夠把合適的人才運用到合適的位置上,讓他們都能發揮自己的才能。

  桓公任用了管仲之後,出現了什麼樣的情形?在《新序》上記載,「有司請事於桓公」,有關官員向齊桓公來請示一件事,「桓公曰:『以告仲父。』」桓公說,把這件事去報告給仲父。「有司又請,桓公曰:『以告仲父。』若是者三。」有關官員又有事情來請示,桓公還是說:「將此事報告給仲父。」這樣的請示回答一連有好幾次。「在側者曰:『一則告仲父,二則告仲父,易哉為君。』」在桓公旁邊事奉的人就說了,一次是報告給仲父,二次還是報告給仲父,這個國君也太容易當了。

  桓公怎麼說的?「桓公曰:『吾未得仲父則難,已得仲父之後,則曷為其不易也。』」我沒有得到仲父的時候,當國君覺得很困難,什麼事都得自己做、自己操心。得到仲父之後,怎麼能不容易呢?「故王者勞於求賢,逸於得人。」所以當君主的人,尋求賢才是辛苦的,得到了賢才之後就輕鬆了。「舜舉眾賢在位,垂衣裳,恭己無為,而天下治;湯文用伊、呂,成王任周、邵,刑措不用,用眾賢故也。」你看在歷史上,舜提拔了很多賢能的人,主管各種事務,結果自己垂衣拱手,威嚴而坐,不用有所作為,天下太平。商湯王任用伊尹,周文王任用姜太公,周成王任用周公、邵公,結果這些聖賢人幫助他興起道德教化,刑罰都擺在那裡用不上,刑罰都放置不用,這就是因為用了眾多賢能之士的原因。

  我們再接著往下看這一句:『故古之賢君於其臣也,尊其爵祿而親之;疾則臨視之無數;死則弔哭之,為之服錫衰,而三臨其喪;未斂不飲酒食肉,未葬不舉樂,當宗廟之祭而死,為之廢樂。』

  「爵祿」就是官爵和俸祿。「臨視」,親臨探望。「錫衰」就是細麻布所製的喪服。「斂」,這個斂就是通收殮的殮,就是為死者更衣入棺。「舉樂」,這個舉就是演奏的意思。

  當時的君主對於臣子,確實是做到了以誠相待,這裡就具體講述了古代的聖君對於臣子關心愛護的狀況。所以古代的賢君對待大臣,尊重他們的官爵、俸祿並且愛護他們。大臣有病,多次親自探望;大臣去世,則弔唁哭泣,並穿戴細布喪服,三次親臨喪葬。這個三其實也有多次的意思。死者未入殮前,君主不喝酒、不吃肉;死者未下葬前,君主不奏樂娛樂。當大臣正好是在宗廟祭祀的時候去世,則為他免奏宗廟祭祀的音樂。

  在《體論》中也有類似的論述說,當臣子生病的時候,這個君主會多次去探望;當臣子過世的時候,君主會親臨大斂、小斂這樣的喪禮,而且在喪葬期間都會減衣縮食,不奏琴瑟。這些表現其實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形式主義,君主他的哀戚之情是由內而外發出來的。所以古人說,「世未有不自然,而能得人自然者也」。什麼叫不自然?不自然就是偽裝的、做作出來的,為了收買人心故意表現的,不是發自本有的真誠之心。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世間沒有不是出自於本有的真誠心,而能夠得到人的真誠之心的,這就叫「世未有不自然,而能得人自然者也」。「色取仁而實違之者,謂之虛」,如果表面上對人仁慈,內心實際上有所違背,這就叫虛偽。「不以誠待其臣,而望其臣以誠事己,謂之愚」,意思是說當君主的、領導者的,不能夠以真誠心去對待自己的臣子,還希望臣子能夠以真誠心來事奉自己,這是愚蠢的行為。這就是提醒我們,如果要得到賢臣,只有以仁愛之心、真誠之心,才能夠以誠換誠、以心交心,絕對不是靠什麼權術、計謀、技巧等等,這個總會被人識破的,換不得人家的誠心。

  在《群書治要.三國志》上就記載著孫權對於他的大將呂蒙的愛護。呂蒙是智勇雙全,被拜為虎威將軍。當關羽率軍進攻曹魏的樊城時,孫權就派呂蒙帶兵去偷襲南郡。結果南郡的太守投降,呂蒙就進入了南郡,佔領了城池,並且俘虜了關羽的家屬,還有關羽手下將士的全部家屬。但是怎麼樣?呂蒙給這些家屬比平時更加優厚的撫慰,結果這樣一做之後,關羽的將士全都沒有了鬥志,紛紛離開了關羽,投降了吳軍。這樣呂蒙就平定了荊州,於是孫權就任命呂蒙為南郡太守。

  這個時候,呂蒙的疾病發作了,而當時的孫權還在公安。一知道呂蒙得病了,他就馬上把呂蒙迎到自己宮中的殿內住下,而且是想方設法地用盡了一切的方法,要給他治療疾病。還招募國內的良醫,下令說,誰要是能夠治好呂蒙的疾病,賞賜千金。呂蒙的疾病也是時輕時重,孫權就為他悲淒憂傷。他想常常去看一看呂蒙的容顏氣色,但是又怕呂蒙要施禮而過於勞累,結果怎麼樣?結果他就在牆壁上鑿了一個小洞,偷偷地觀看。如果看到呂蒙能稍稍吃點東西了,就非常地歡喜,還回過頭來與左右侍從談笑;如果不是這樣,他就會長吁短嘆、夜不能眠。呂蒙的病情好轉了,孫權還專門為此下達了赦令,大赦百姓,還讓群臣都來道賀。從這裡我們看到孫權對呂蒙確實是非常地重視、非常地禮敬。後來呂蒙的病情又加重了,孫權親自到病床探望。呂蒙去世的時候,孫權極度哀痛,真是像喪失了自己的左膀右臂一樣,這種哀痛也是發自於內心。

  所以,我們看在中國古代君臣之間的關係,既是君臣,又如手足。在《蔣子萬機論》中就講道:「夫君王之治,必須賢佐,然後為泰。故君稱元首,臣為股肱,譬之一體相須而行也。」說君王治理國家,必須有賢德的人輔佐才能安泰。因此君主、領導者被喻為頭腦,臣子被稱為四肢,就像一個身體一樣,誰也離不開誰。所以他們彼此相互需要、相互協調才能夠把國家治理好。所以這個比喻非常地恰當、也非常地形象。說君臣之間的關係就像一個身體一樣,君主就像頭腦,臣子就像四肢,所以他們是誰也離不開誰,互相感恩,互相合作。

  我們再接著看:『故古之君人者於其臣也,可謂盡禮矣;故臣下莫敢不竭力盡死,以報其上。』所以古代君主對於他的臣下,可以說是極盡禮義,所以臣下內心不敢不盡心竭力、鞠躬盡瘁報效君主。這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所以做領導的,一定要懂得以禮來對待臣子,不能夠把臣子當成是給自己打雜的人,什麼事情都讓臣子去代辦。這就像我們現在的企業一樣,有總經理,也有副總經理,他們都是企業的高級管理人才。做為總經理的,就不能夠把副總經理當成是打雜的人,隨意去支使,讓他去做一些小事情,否則的話,就很難留住人才。這個道理我們要用心去體會。

  我們看在《晏子》上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晏子陪伴著齊景公,早晨的天氣非常寒冷,景公便說:「請給我盛碗熱飯。」晏子怎麼回答的?晏子說:「我不是為您端飯的臣子,因此,不敢從命。」景公又說:「請給我準備衣服、裘皮褥子。」晏子說:「我不是負責為您穿衣鋪席的臣子,因此,仍不敢從令。」景公聽了之後就反問說:「既然如此,那您能為我做什麼呢?」晏子正色回答說:「我是社稷之臣。」景公就繼續問:「何謂社稷之臣?」晏子說:「能夠穩定國家,區別上下各應承擔的本分,使其做事都合乎道理;規定百官的秩序,讓他們各得其所;所言辭令,可傳布四方,這就是社稷之臣。」從此以後,凡是按禮儀的規定不應該由晏子去做的事,景公就再也不敢找晏子了。

  正是因為齊景公他能夠禮遇晏子,所以晏子也是竭心盡力地來輔佐他,經常為他講解治國的道理,並且是不失時機地糾正他錯誤的言行。譬如說在《晏子》上記載,有一年天下了大雪,三天都沒有見晴。齊景公披著「狐白之裘」,就是穿著一個白色的裘衣,坐在堂上。這個時候晏子來覲見,站了一會兒,齊景公就說:「真奇怪,這雪下了三天也不覺得寒冷。」晏子聽了之後就說:「天氣真的不寒冷嗎?」被晏子這麼一問,齊景公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

  晏子說:「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晏子的話很直接,他批評景公說:「我聽說古代的賢君,自己吃飽的時候便想到還有百姓在挨餓,自己穿暖的時候便想到還有百姓在受凍,自己很安逸的時候便想到百姓的勞苦,可惜您現在卻感覺不到。」齊景公怎麼表現的呢?齊景公也很難得,他一聽晏子說得對,馬上就讚歎:「善!寡人聞命矣。」他說:「我懂得了,我明白你的教誨了。」於是他就下令取出倉庫中的皮衣,開倉放糧,救濟那些挨餓受凍的百姓。正是因為齊景公能夠禮遇晏子這樣的賢臣,所以在晏子的輔佐之下,他仍然做到了循義而治。

  如果我們去讀《晏子》這部書,我們看到景公和晏子之間的對話,就能夠體會到他們君臣之間的深厚情誼。齊景公對晏子非常地禮敬,對他的話雖然有時候不怎麼愛聽,但是幾乎都是言聽計從,而晏子更是竭力盡死,來勸諫教導景公。

  譬如說,景公很嗜好飲酒,有一次竟連飲數日,酒酣之時,喝得高興了,他竟然脫下了衣服、摘下了帽子,親自敲擊著瓦缶奏樂,還問身邊的各位近臣:「仁德之人也喜歡以此為樂嗎?」結果他身邊的一位愚臣,叫梁丘據,就回答說:「仁德之人的耳朵、眼睛也和別人一樣,他們為何就偏偏不喜好以此為樂呢?」一聽到這話,景公就派人駕車去請晏子,希望和晏子同樂。

  結果晏子就身穿朝服而來。晏子他非常地懂禮,一聽君主召喚,他馬上穿著朝服來拜見。景公說:「我今天很高興,願與先生共同飲酒作樂,請你免去君臣之禮。」晏子怎麼回答呢?晏子說:「假如群臣都想免去禮節來事奉您,我怕君主您就不願意了。現在齊國的孩童,凡是身高中等以上的人,力氣都超過您,也超過我,然而卻不敢作亂,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懼怕禮義!君主假如不講禮義,就無法役使下屬;下屬如果不講禮義,也無法事奉君主。人之所以比禽獸尊貴,就是因為有禮義。我聽說,君主如果不是因為禮義,就無法正常地治理國家;大夫如果不講禮義,底下的官吏就會不恭不敬;父子之間如果沒有禮義,家庭就有災殃。所以《詩經》上說:『人如果不遵守禮義,為什麼不趕快去死?』可見禮義不可免除。」

  景公聽了之後就說:「我自己不夠聰敏,又沒有好的近臣,加之他們迷惑、引誘我,以至於如此,請處死他們。」你看,這個瞋心又生起來了,而且沒有做到反求諸己。晏子就說:「身邊的近臣沒有罪。君若無禮,則好禮者去,無禮者至;君若好禮,則有禮者至,無禮者去矣。」如果君主不講禮義,那麼講究禮義的人便會悄然離去,不講禮義的人就會紛至沓來;君主如果講究禮義,那麼上行而下效,講究禮義的人就會紛至沓來,不講禮義的人便會悄然離去。

  景公聽了之後就說道:「先生說得好!」他不僅僅讚歎,而且立刻就付諸行動,馬上讓人換了衣冠,令下人灑掃庭除,更換坐席,然後重新請晏子。晏子進入宮門,君臣之間,他們經過三次謙讓,才登上台階,採用的是「三獻之禮」。隨即,晏子再行拜別之禮,準備離去。景公以禮拜別之後,立刻命令下人撤掉酒宴,停止音樂,並且對身邊的臣子說:「我這麼做是為了顯揚晏子的教誨。」所以你看,景公他也能知道好賴,知道晏子這樣苦口婆心地教導他,是為了讓他能把國君做好,把國家治理好,一心一意是為他著想。所以晏子對景公的教誨,可以說是不失時機,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給以諄諄教誨。

  還有一次景公外出遊覽。向北仰望,看到了齊國的都城,他就感嘆說:「唉!假如自古以來沒有死亡,該如何?」晏子說:「以前,天地將人的死亡看成是好事,為什麼?因為仁德之人可以休息了,不仁德的人也可以終於藏伏了。假如自古以來都沒有死亡,那麼丁公、太公將永遠享有齊國,桓公、襄公、文公、武公都將輔助他,而君主您也只能是戴著斗笠,穿著布衣,手持大鋤小鋤蹲行、勞作於田野之中,哪裡還有工夫憂慮死亡?」景公聽了之後就很不高興。

  結果沒過多久,梁丘據,就是我們剛才講的那位愚臣,乘駕著六馬大車從遠處趕來。景公一看就說:「梁丘據是跟我很和諧的人!」晏子說:「他和您只是氣味相投。所謂的和,用口味來做比方,君主如果嘗出甜味,臣子就應該嘗出其中的酸味;君主覺得味淡,臣子就應該嘗出其中的鹹味。而梁丘據呢?君主說是甜味,他就說是甜味,這稱為氣味相投,怎麼能稱得上和諧呢?」又拂了景公的面子,景公又不高興了。

  又過了一會兒,景公向西望去,突然看見了彗星,於是便召見伯常騫,要他祈禱讓彗星隱去。晏子說:「不可,這是上蒼在教誨人們,用以警誡人不恭敬的行為。現在您如果能夠修文德、納諫言,即使不祈禱彗星隱去,它也會自行消失。而現在您卻好酒貪杯、連日作樂,不整改朝政,卻縱容小人、親近讒佞、喜歡倡優,這樣下去,何止只有彗星,孛星也將會出現了!」就是更不好的徵兆都會出現了,景公一聽就更不高興了。

  這件事過去沒多久,晏子就過世了。景公走出門外,背靠著照壁而立,嘆息說:「昔者從夫子而遊,夫子一日而三責我,今孰責寡人哉?」晏子過世之後,齊景公還常常思念晏子的教誨,就說了這句話,說以前先生伴我出遊,曾經一日三次責備我,現在還有誰來責備我呢?

  從這個故事之中我們也看到:愛之深,則責之切。晏子感恩景公的信任,不希望看到景公犯錯誤,所以總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來勸導他。一個領導者,如果有幸有一位老師般的人物在身邊,一看到他有問題就直言不諱地幫他指出來,那我們相信,這個領導者的提升一定會很快,而且也不容易犯大的錯誤。所以古代的明君都以能夠得到這樣的臣子為榮幸,甚至想方設法地引導臣子們可以指正自己的過失。

  我們也知道,在現代社會,應該說除了自己的父母之外,很少有人能夠直言不諱地指正我們的過失了。為什麼?就是因為愛子心切,他不忍心這個孩子有問題他不去指正,所以看到他有問題,經常是不管他高不高興,都要給他指正過來。但是我們做兒女的,還不能夠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甚至還起逆反,和他生對立。

  在《呂氏春秋》上也說:「賢主所貴莫如士。所以貴士,直言也。」賢明的君主最重視的無過於士人,為什麼要重視士人?之所以重視士人,就是因為他們能夠犯顏直諫。如果他說的話非常直接,那麼這個君主就能夠看到自己邪曲不正的地方,把自己的錯誤、過失都更改過來。

  在《呂氏春秋》上記載,能意去見齊宣王,齊宣王就說:「我聽說你這個人『好直』(就是喜歡正直、直言不諱),有這回事嗎?」結果能意怎麼回答的?能意說:「我怎麼能稱得上『好直』呢?我聽說『好直』的人,他的家不選在動亂的國家,也不會去見品德上有污垢的君主。而我今天親自來見您,我的家安住在齊國,怎麼能說我喜歡直呢?」在後面《呂氏春秋》就評論說:能意如果在君主之旁,他一定能夠做到不阿諛奉承君主。如果他不阿諛奉承君主,君主所得的就不會少。這是為賢主所求,而為不肖的君主所厭惡的。不賢德的君主厭惡直言不諱的人。

  所以如果君主想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過失,那就要願意任用敢於犯顏直諫的人。就像如果我們的臉上有一個黑點,出去之後怕人看見了沒面子,別人告訴你說,你臉上有一個黑點,你尚且對他感恩戴德。而我們做事有不足,人格上有欠缺,別人給我們指正出來,是希望我們做得更好,我們為什麼不對人感恩戴德呢?

  所以古人說:「士為知己者死。」讀書人他都講求道義,如果遇到了一個領導者能夠尊敬他,他就是肝腦塗地,也要報答君主的知遇之恩。而回報的最好方法,就是幫助君主提升,所以才會經常直言不諱。

  所以《易經》上說:「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大王的臣子都是忠厚老實、犯顏直諫,不是為了自身的安危,而是想匡正君主的過失。如果君主有過失,這就是危亡的徵兆。見到君主有過失而不去勸諫,就是輕視君主陷於危亡的境地。而忠臣不忍心看著君主處於危亡的境地而置之不顧。所以愛之深,則責之切。如果我們周圍有能夠直諫不諱地指正我們過失的人,甚至冒著大不敬這樣的罪名,還能勸諫你、提醒你的過失,這個人就是真正為你著想、最忠心的人。我們從晏子對景公的諄諄教誨之中,我們也能夠體會到晏子的忠心。

  當然晏子的忠心還有多種表現。在《晏子》這本書中就這樣評價他說:「晏子相景公,其論人也,見賢即進之,不同君所欲;見不善則廢之,不避君所愛;行己而無私,直言而無諱。」晏子作為景公的宰相,他待人的原則是,看到賢德之人就推薦他,不求與君主的想法相同;看到不賢德的人就罷免他,不避開君主所寵愛的人。自己的所作所為不存私心,規勸君主直言不諱。

  前面的幾個故事,我們對晏子的直言不諱都有所體會。我們再看一個故事,看一看晏子他行己而無私。

  晏子上朝的時候,是坐著破車、駕著劣馬。景公看到這種情景就說:「是不是先生的俸祿太少,為何乘坐如此不好的車?」退朝之後,齊景公很關心晏子,就派梁丘據給晏子送去一輛大車,還有四匹馬,但是去了好幾次,晏子都不接受。景公就很不高興了,派人立刻召晏子進宮。晏子來了之後,景公就對他說:「您如果不接受所贈的車馬,我以後也不乘車馬了。」

  晏子怎麼回答的?晏子說:「您讓我監督群臣百官,因此我節制衣服、飲食的供養,為的是給齊國的人民做出表率。儘管如此,我仍然擔心人民會奢侈浪費而不顧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您作為君主乘坐四馬大車,我做為臣子,也乘坐四馬大車,對百姓中那些不講禮義、衣食奢侈而不考慮自己行為是否得當的人,我便無法禁止了。」於是,晏子還是沒有接受。換句話說,景公想送晏子一輛高級轎車,而且這個級別很高,和自己的車級別是相等的。這在一般人看來是多大的榮寵,那麼高檔,還是君主給賜予的,那說明自己受到了君主的禮遇。但是晏子考慮到這樣做有違禮義,而且還會帶動全國的奢侈之風,所以還是拒絕接受了。

  從這裡我們看到,晏子他沒有任何的私心,對景公忠心耿耿,就是一心想輔佐他把國家治理好。所以晏子過世的時候,景公的表現就非常地哀痛。

  在《晏子》上記載,「景公游淄,聞晏子卒,公乘而驅」,景公出遊淄川,聽說晏子逝世的消息,急忙乘車趕回。「自以為遲,下車而趨,知不若車之速,則又乘」,景公自以為這個車跑得慢,於是怎麼樣?他就跳下車來去奔跑,但是發現自己跑還是不如坐車快,又上車疾馳。「比至於國者,四下而趨,行哭而往」,到達都城之後,這個路途之上,先後四次下車奔跑,是邊跑邊哭。「至伏尸而號曰:『子大夫日夜責寡人,不遺尺寸,寡人猶且淫逸而不收,怨罪重積於百姓。』」趕到晏子家,趴在晏子的屍體上失聲痛哭,說:「大夫,您經常批評我的過錯,大小事都不遺漏。儘管如此,我仍然奢侈放縱而不知收斂,因此百姓對我有很多的積怨。」「今天降禍於齊國,不加寡人而加之夫子,齊國之社稷危矣,百姓將誰告乎?」如今上天降災於齊國,卻沒有降在我的身上,先降到了夫子您的身上,齊國的江山要危險了,百官之中還有誰能指出我的過失?

  所以我們從這一段話中可以看出,景公的哀痛出於為君者對臣子的一種自然而然的感恩之心。一定是在那一時刻起,回想起晏子從前輔佐自己的時候,對自己點點滴滴的教誨,不失時機的勸導、苦口婆心的勸諫、忠心耿耿的付出。所以這種哀痛,也是君臣之間那種深情厚誼的自然流露,這種深情厚誼正是君臣在多年相處的過程中日積月累而累積起來的。

  所以我們從這裡看到,古人君臣之間的相處確實是以道義相交,天荒而地老。而不是像我們現在這樣,是以功利相處,互相利用的關係,沒有絲毫的恩義、道義、情義可言了。

  我們再接著看下一句,第四十一句: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一《史記上》。

  這句話就是周公告誡伯禽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對於天下來說,我的地位不算低賤了。然而我洗頭髮的時候,曾多次握著尚未梳理的頭髮,吃飯的時候也數次吐出口中的食物,起身去接見賢士,即使這樣,還怕錯過了天下的賢人。你到了魯國,千萬不要以國君的身分看不起人。」這句話是提醒當領導者的,雖然自己身分高貴,但是要禮遇賢才,這樣才能感召賢人來協助你治理好國家、治理好企業。

  像劉邦在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時,就這樣說:「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國家,撫百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人傑也。吾能用之,吾所以取天下也。」

  所以當君主的,對於賢德之人要尊重、要禮敬、要信任,還要重用,讓他們發揮才能。

  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裡,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