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三十二句。上次我們講了前面的兩句話,第三句話『聞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

  看到這句話,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時間比較長的人,應該非常地有感觸。我們聽師父老人家講經,經常談道:「孝是中華文化的根,敬是中華文化的本。」但是我們想一想,我們的孝敬之心做得怎麼樣?是不是真正落實了?真正感恩自己的父母,就知道天下的父母都不容易。而天下人也都是他們的父母所生養,都需要關愛。所謂「愛親者不敢惡於人」,一個真正孝敬自己父母的人,他就沒有厭惡的人,這是孝道盡到了極致。真正尊敬自己的父母親,也就能夠尊敬天下的父母親,對於天下的父母所生育的兒女也就自然尊敬,所謂「敬親者不敢慢於人」,還有什麼傲慢之心?對任何一個人都是恭敬有禮。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真正落實了孝敬之心的人,確實就像師父老人家所說的,沒有一個自己恨的人,沒有自己不能原諒的人,沒有一個自己不愛的人,這是孝道做到了圓滿。師父老人家還經常講「家和萬事興」,要養父母之身,更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怎麼樣養父母之心?《弟子規》上說:「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之間能夠相親相愛、守望相助,父母親就會很安慰,不會擔心那個比較弱的,或者是地位比較差的兄弟了,因為他的兄弟姐妹很多,都能夠扶持他。

  同樣道理,在一個師門之中,師兄弟他也像兄弟姐妹一樣,應該互相關照、互相幫助、互相提攜,真正能夠做到《太上感應篇》所教導的「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看到師兄弟們取得了成就,道業精進、學業有成,就像自己有成就、有獲得一樣的高興。我們想一想,對自己的兄弟姐妹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對同門的師兄弟也就能夠做到這一點,這才克服了一個人的嫉妒之心。靠什麼克服的?靠的是孝心。所以,我們看一個家庭能不能興旺,看一個團隊能不能興旺,看什麼?就是看這裡邊的人際關係相處得如何,是不是家和,人與人之間是互相讚歎,還是自讚毀他。

  老人家還經常給我們講做人要厚道,而厚道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要隱惡揚善,把別人做得好的地方,要盡力地去宣揚,而別人不好的地方,做得差的地方,要隱藏不說,這才是一個人「人心厚道」的表現。這種態度其實也是從兄弟之間的相處獲得的。譬如說在《德育課本.悌篇》當中,有一個弟弟叫周文燦,他奉養他的哥哥。他的哥哥特別喜歡飲酒,自己生活沒有著落,還要靠弟弟來奉養。有一次喝醉酒之後,哥哥就把他痛打了一頓,結果鄰居都看不下去了,都為他打抱不平,來批評他的哥哥。可是弟弟卻對大家講,他說,我哥哥又沒有打你們,你們不要罵我哥哥,我哥哥很好,請你們不要離間我們兄弟。所以兄弟的感情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這些批評就進不來了。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這是五倫關係,彼此之間都要能夠互相信任,能夠互相幫助,那就不會出現這些離間的現象。

  所以我們看一個人,人心厚道與否,古人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借鑑、很多的觀人之法。譬如說在《格言聯璧》上就有這樣一句話:「論人之非,當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跡。」論人之非,就是當我們談論一個人做錯事的時候,甚至是做惡事的時候,不要就他的行為而談他的行為,應該追究產生這種行為的原因。當你找到這個原因的時候,你對他生起了憐憫心、慈悲心、幫助他的心、提升他的心,所以「不可徒泥其跡」,不可以只是看他的行跡,就行為論行為。

  譬如說,蔡老師在講《弟子規》的時候,經常講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孩子還沒有成年,但是就做出了很多悖逆社會的行為。譬如說,他看到車子停在路邊,這個車子很豪華,他雖然不認識這個車子的主人,但是他很淘氣,拿著刀子就上面去劃兩道,把這個車子給搞破壞了。如果我們是這個車子的主人,我們看到這樣一個現象,第一個反應是什麼?可能就是火冒三丈,說怎麼有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人呢?這個火氣立刻就上來了,恨不得把這個人繩之以法,處以懲罰。

  但是我們看了這一句話,我們想一想,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惡事?原來這個孩子早年父母離異,他的父親娶了一個太太成了一個家,他的母親嫁了一個丈夫成了另一個家,他就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從來沒有感受到這個世間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關愛,所以他還沒有走上社會,對人的態度就是對立的,就是敵意的、冷漠的,而且還會做出一些悖逆社會的行為來表示對抗。

  我們再想一想,一般的父母親對自己的兒女是怎麼做的?他是想方設法地去關心呵護,幫助他成長。譬如說,聽說《弟子規》不錯,可能萬里迢迢也要送孩子去參加一個《弟子規》的學習,聽說哪一個方法可以迅速地提高學習成績,他可能不惜重金也送孩子去學習。我們對自己的孩子是這樣的呵護有加,是像觀音菩薩一樣有求必應。那我們反過頭來想想這個孩子,和我們自己的孩子相比,是不是十分地可憐?所以古人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我們知道他的可憐之處了,你的同情心、慈悲心、幫助他的心就提起來了,對立的心就淡化了。

  再譬如,有很多人特別喜歡挑剔,為什麼人特別喜歡挑剔呢?其實喜歡挑剔的人,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自己的內心有一種不安全感,他是通過挑剔來顯示自己的權威,來掩蓋自己內心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來自哪裡?其實還是源自於內心深深地不自信,來自於家庭環境的影響。所以當我們知道這一點的時候,當別人批評我們、挑剔我們的時候,我們不會跟他對立,反而能夠體諒他,也知道他這種不安全感的來源。我們要怎麼辦?要想方設法地消除他的不安全感,不要讓我們的存在給人家造成威脅。這個就是「論人之非,當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跡」。

  另外一點,「取人之善,當據其跡,不必深究其心」。當我們論一個人做善事的時候,恰恰就只論事,就事論事,他做這件善事已經很難得了,就不要再去追究他做這件善事的居心、動機何在了。譬如說,中國有很多的富人捐了很多錢資助貧苦、資助教育,結果很多人就去議論紛紛,說他究竟是為什麼做這件事?做這件事的目的是為了出名、求利等等,其實人往往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們看人做事,往往是以自己的有色眼鏡去看的,往往就看錯了。假想我們拿出一些錢來去幫助別人,就像把我們身上的皮扒下去一樣的難過,非常地吝嗇,不願意去施捨,人家拿出這麼多的錢去做好事,本身已經是難能可貴了,結果人家做善事你還要去挑三揀四,就不再鼓勵人們去做善事。善事沒有人做了,這個社會還有好的風氣嗎?所以你看古人,他做事不是就事論事,不論一身而論天下,不論這件事現在的影響,而且要看看它對未來的影響,有沒有流弊。

  再譬如,我們講這個「仁愛之心」,這個「仁」是从人从二,是兩個人相處之道,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對方。所以要怎麼樣呢?要「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任何事情我們做給別人之前,首先要捫心自問,自己不願意做的,是不是強加給別人了。如果自己不願意別人以這樣的態度對我們,我們就不能夠以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老夫子把這也稱為「行仁之方」,也就是行仁的方法。這句話看似很簡單,但是如果我們凡事都按著這個原則去取捨,看一看這件事應不應該做,我們就一目了然了。譬如說如果我們做了善事,費盡心力,但是沒有受到鼓勵,卻被人挑三揀四,我們想一想自己的感受是如何?而這個一體之仁,說明我們不是兩個人,是一不是二,所以古人把它稱為一體之仁。當你說有我還有他的時候,這已經有對立了,已經把這個「仁」失去了。所以古人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為什麼能夠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因為他真正明瞭了,我和人是一體的,其實沒有兩個,所以我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別人做好事就是我做好事,他才能夠做到隨喜功德。

  我們想一想這些話師父老人家都常講,這全都是天下之至言,至真、至善的言論,但是恐怕自己沒有落實。最簡單的,師父老人家常說,讓我們修學首先要放下十六個字,這十六個字沒有放下,修學連門都入不進去。哪十六個字?那就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但是我們回想一下,這十六個字,可能自己一樣也都沒有徹底放下,不能說沒有放下一點點,但是放得不夠徹底,所以聖學很難入門。最近的修學,愈來愈體會到師父上人所說的一句話:「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儒釋道,它不是學的知識、學的技能,不是廣學多聞,這個東西和學與不學沒有關係。和什麼有關係?和看破、放下有關係。」因為它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個智慧、覺悟是從哪裡來的?它是本性自有的。怎麼樣把本性自有的智慧顯露出來、彰顯出來?那就是要有定力,然後智慧才能開顯。而要有定力必須要持戒,這個戒律不精嚴,也就是自己在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面前還有所動搖,還沒有放下,這個心起伏不定、心浮氣躁的,怎麼能夠有定、有慧?所以古人強調治學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通過這一門把你雜亂的心歸一,歸一得久了就有定了,這個智慧才能開啟。所以不是靠廣學多聞、學了很多知識,但是和自己的恭敬心、誠敬心、清淨心毫不相關所得來的。

  再有,我們最常講的話,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一句重要的區別,那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但是這句話我們也並沒有徹底落實,是有的時候遇到事情能夠「反求諸己」,但是另一些時候,遇到事情就怨天尤人了。所以做任何事情,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而是反省自己的福報、智慧、能力不足,這才是真正地做到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才是百分之百的依教奉行。就是任何事情不如意,肯定有著自身的原因,不是自己的福報不夠,就是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不足。所以古人說:「人能轉境,則同如來。」能不能夠把這個境界轉過來?不能夠轉變這個境界,那就要從這兩方面去找原因:有的時候是福報不夠,有的時候是智慧不夠,當然這兩者也是相輔相成的。

  印光大師也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後面師父老人家還加了兩句話:「百分誠敬得百分利益,萬分誠敬得萬分利益。」但是我們在師父身邊久了,這個誠敬心是不是愈淡薄了呢?你看,每天師父會客,好像說的都是那些話,講的都是那些道理,講經的時候也是苦口婆心地勸人念佛。聽久了之後,可能這個恭敬心就逐漸淡漠了。但是問題是,師父苦口婆心所講的這些道理,自己真正地落實在生活之中了嗎?如果真正地落實了,也不需要師父老人家年近九十,還每一天苦口婆心地勸導我們這些可憐的眾生了。就是因為自己沒有落實,所以老人家才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勸導我們。我們還沒有做到,我們就需要有恭敬心去承受這些教誨。

  天下最至善、最至真的言論是什麼?老人家幾十年苦口婆心想要勸導大眾的,其實就是一句話:「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但是這句話很簡單,我們也沒有養成念佛的習慣,是吧?所以老人家一遍一遍地提醒我們,一遍一遍地不厭其煩,真是慈悲到了極處。我們明白了這一句話,我們就能夠做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變的是什麼?是念佛往生,求生淨土的心,是念佛養成習慣的態度,這個是不變的。隨緣是什麼?隨著我們的工作,我們的職責,去做利益眾生的事,但是念佛成佛的心不能夠改變。這些都做到了,才是真正的依教奉行。「聞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這個擔心就沒有了。

  我們接著看第三十三句:

  【昔成湯遭旱。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耶。使民疾耶。宮室榮耶。女謁盛耶。苞苴行耶。讒夫昌耶。】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二《後漢書二》。

  『女謁』,就是宮中得勢妃嬪的進言,「謁」就是告的意思,「女謁」就是女子的進言,這裡引申為宮中得勢妃嬪的進言。『苞苴』是禮物的意思,這裡引申為賄賂,因為古代行賄都是用草葦包裹起來掩飾。『讒夫』就是進讒言的人,『昌』通猖獗的猖,就是肆意妄為。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從前成湯遭遇旱災的時候,便以六件事情自責:治理政事不符合法度嗎?役使百姓過度了嗎?宮室是不是太奢華了?得勢妃嬪的進言干政形成風氣了嗎?賄賂盛行了嗎?進讒言的人太猖狂了嗎?

  我們看到這句話的重點,可能是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有自然災害了,這裡邊說成湯遭遇旱災了,他為什麼要從這幾個方向來反省自己?自然災害和君主的德行、時政的得失有關係嗎?這是不是迷信?實際上我們看歷史,從堯帝、湯王,到了漢朝,一直到康乾盛世,這些皇帝遇到重大的自然災害的時候,天象有異常的時候,無一不是反省自己。

  譬如說漢文帝,他就是一個「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典型。公元前一百七十八年出現了日食,結果日食之後漢文帝就下詔,在詔書中這樣寫道:「朕獲保宗廟,以微眇之身託於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亂,在予一人,唯二三執政猶吾股肱也,朕下不能治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在這裡,漢文帝就是把日食的原因,歸咎於自己沒有德行。實際上,在古人看來這是很正常的,因為什麼?因為天人之間有一種自然感應的關係。這個天象的變化不是純粹自然的,它都和人事的得失、施政的得失有密切的聯繫。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就是說,自然環境以及其中的萬事萬物都是和諧一體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之間也存在著一種互動的關係。正是因為如此,我們通過觀察自然環境的變化,就能夠知道人事的興衰變化、人心的善惡。

  在《易經》上就說:「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個「天文」就是指的天象,包括恆星、行星以及雲氣等等的天象,日食、月食、彗星等等。這個天象就是自然界變化的現象。古人通過天文觀察,發現自然現象的轉變與人文的變化密切相關。

  像唐朝李淳風,在《乾坤變異錄.天部占》之中就這樣寫道:「天道真純,與善為鄰。夫行事善,上契天情,則降吉利,賞人之善故也。行其不善之事,則天變災彌,日月薄蝕,雲氣不祥,風雨不時,致之水旱,顯其凶德,以示於人。」所以觀天象的目的何在?觀天象的目的,就是要知道人事的吉凶。對於古代帝王而言,通過觀天象,觀自然災害的變化,能夠得知天象所預示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等等的變化。正因為如此,在中國古代,天文機構是政府的一個重要部門。在《周禮》的官制中,對這方面就有詳細的記載。在此之後儘管出現朝代更迭、外族統治,但太史令的官職沒有太多的變化。

  在《群書治要.漢書》上就記載著董仲舒向皇帝的進言,他這樣寫道:「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自非大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強勉而已矣。強勉學問,則聞見博而智益明;強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有効者也。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惡危亡,然而政亂國危者甚眾,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由者非其道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國家即將失道或者衰敗的時候,上天就先出現災害來責備、告知這個國家,特別是要警惕這個國家的君主;如果還不能自己反省,又會出現怪異現象對他加以警告而使其害怕;如果還不知改變,那麼傷害和摧殘就會到來。由此可見,上天之心是愛人君的,而且想阻止其胡作非為。如果不是太過無道的朝代,上天都想扶持,並且使他的國家保全安定,事情就在於自強自勉罷了。奮發努力鑽研學問,見聞就會廣博而才智更加高明;努力行道,德政就會一天天興起而大有功績,這些都是可以迅速做到而且立刻會見效的方法。人君沒有不想使其國家安穩存在而厭惡危亡的,可是政治混亂、國家危急的為數很多,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所任用的不是合適的人,而且所遵從的也不是正確的治國之道。如果所用的都是奸佞之臣,危害百姓,就會導致陰陽失和,這個災禍也就產生了。如果不是按照古聖先賢的治國之道來治國理政,這個國家也必然治理不好。

  在《漢書》上就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給我們很深的啟發。說暮春的一天,就是剛出春的一天,丞相丙吉外出,結果遇到有人打架鬥毆,路邊還躺著死傷的人。車夫看到這種情景,就把馬車停了下來,他想丞相一定會派人去了解一下鬥毆的情況,然後再加以處理的。但是,丙吉卻不聞不問,好像沒有看見一樣,就揮揮手讓車夫繼續前行。隨從就感覺到奇怪,人命關天,結果丞相看到人都死在路上了,他卻不聞不問。

  馬車繼續前行,剛出城,丙吉看到一個農民正趕著一頭牛往前走,這個牛一邊走一邊喘氣,還不時地把舌頭吐出來。丙吉一看到這種情形,馬上讓車夫把車停下來,並且對一個隨從說:「你快去問一問那個農民,他趕著這個牛走了多少里路了?為什麼牛會喘氣不止?」

  隨從的人對丙吉的行為很不理解,為什麼不理解?他說:「大人對剛才人命關天的事視而不見,現在看到一頭牛吐舌喘氣卻停下車來詢問,這是不是有點重畜輕人,不夠妥當?」我們在這個有道德學問的人身邊,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這些有學問的人,因為我們自己的眼光不夠,往往把事情給看錯了,把人家的用心也給體會錯了。

  丙吉聽了之後怎麼回答?他說:「你錯了,市民鬥毆傷人,這應該由地方官去處理。丞相的職責就是考核這些地方官的政績,到年終的時候,奏請皇上進行懲罰還是獎賞。作為丞相,沒有必要事事都親自過問,而應該關心國家大事,所以我不停下車來去管那些打架鬥毆之類的事情。」

  這個人又問了:「大人為什麼如此關心這頭牛?」丙吉就繼續說:「至於這頭牛的情況就不同了。現在還是春天,按理說天氣還不應該太熱,但是我看這頭牛卻熱得吐舌喘氣。如果說走了很遠的路也就不奇怪了,如果並沒有走很遠的路,而是因為天太熱而導致牛吐舌喘氣,那就說明今年的氣節不正常,如果沒有預備,恐怕會造成嚴重的傷害。(下面這句話是關鍵。)三公典調和陰陽,職當憂,是以問之。三公的職責是什麼?就是調和陰陽。這個牛在暮春的時候,沒有走很遠的路就熱得喘氣,這說明陰陽失調,與時節不符,這是關係到國家的大事,這才是丞相應該關心的事,所以我要停下來了解情況。」這個官員這下才明白過來,才非常佩服丞相,知大節、識大體。

  這個故事給了我們兩個啟示。首先從領導的藝術方面來講,強調領導要知人善任,而不是事必躬親。所以用人用得很得當,自身就會很安逸,而不會勞苦奔波。在《尸子》上講:「夫用賢,身樂而名附,事少而功多,國治而能逸。」如果能夠任用賢德之士,這個人又有德行又有能力,那麼自身就會很安樂,好的名聲也自然跟隨而來,事情少而功績多,國家得到治理,自身也能夠安逸。

  關於這一點,在《說苑》上記載,孔老夫子的兩個弟子的故事,就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賤在治理單父的時候,他是彈著琴很悠閒,自己從來沒有離開過公堂,結果單父就得到了治理。而孔老夫子的另一個弟子巫馬期,同樣治理單父,但是他是披星戴月,事必躬親,忙碌得不能安居,不過還好,單父也得到了治理。但是巫馬期這個人很聰明,他就問子賤:為什麼能夠彈著琴,很安逸地就把單父治理好了?子賤怎麼回答?他說:我的做法是「任人」,就是任用賢人;而你的做法是「任力」,就是靠的是出力。「任力者固勞,任人者固逸也」,出力的人肯定會勞苦奔波,任用賢德的人,當然自身就會很安逸,而且國家也能夠治理好。

  子賤是屬於後者,他能夠知人善任,所以四肢安逸、耳目不勞、平心靜氣,就把事情全都治理好了。但是巫馬期卻不然,他損害了自己的性情,而且辛苦地親自去教誨百姓,雖然使單父也得到了治理,但是並沒有達到最高的境界。

  最高的境界就是無為而治。為什麼能夠做到無為而治?就是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這個領導者有德行,他不嫉賢妒能;第二,他能夠認人、能夠識人、知人善任。他任的人都得心應手,自己就會很安逸,屬下都把事情做好了。所以信任賢德的人,對他們委以重任,就可以達到無為而治的境界。

  在《呂氏春秋》上,這方面也有很多的論述:「古代那些會做國君的人,致力於選拔任用人才,而不是去做應該是臣下做的事,這就是抓住了根本。而不會做國君的人,傷形費神,愁心勞耳目,結果還是治理不好國家,這就是因為沒有抓到根本。」

  做國君是如此,做領導也是如此。簡單地說,要當領導的人,他要能夠「將將」,而不是「將兵」。「將將」就是他管好幾個領導,他手下的領導,而不是直接去管那個兵,不是事必躬親。

  對於做人而言,事必躬親是一個優點,但是對於做領導而言,事必躬親卻往往導致了很多的弊端。為什麼?道理很簡單,如果你什麼事都親自過問,實際上是越俎代庖,那還要手下的人幹什麼呢?最大的危害就在於,事必躬親使你的下級感到不被信任,也不能充分發揮下屬的能力,還會使你的下級的下級不聽他的上級的話,而直接親附於你。這樣就造成了職責不明、政令不通、人際糾葛不清,甚至會產生矛盾。所以我們講科層制,它是一層一層的,這個領導他是管下面那幾個領導,他不是直接管最基層的人。

  所以丙吉他能夠問牛不問人,正是知大節、識大體的表現。很多領導人沒有做到這一點,就是連傑出的諸葛亮,雖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受到人們的讚頌,但是也存在著事必躬親的問題。

  尤其是在他晚年的時候,他是「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結果他的對手司馬懿就曾不以為然地說:「食少事煩,豈能長久?」吃得很少,事情又很繁多,這樣怎麼能夠保持長久? 諸葛亮經常親自考核文書簿冊,結果他的屬下有一個叫楊顒,就直言規勸他:「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治理國家要有分別,上級官員和下級官員的職責不能相互混淆。請我為您以一家之主來比喻:現今有一個人在這裡,派遣奴隸執行耕種,讓婢女負責燒火煮飯,公雞負責早上報時,讓狗負責在盜賊出現時叫喚,用牛來負重耕犁,用馬來載人長途跋涉,這些事情沒有一件耽誤,所需要的都充足,生活舒緩、無憂,主人所需要做的就是吃飯、飲食而已。突然有一天,他想要盡力親自去做這些事,不再把這個事情交給別人去做,結果是什麼?耗費自己的體力,為這些瑣碎的事務,身體疲勞、精神困頓,最終沒有一件事會成功。難道他的智力不如奴隸、婢女、公雞和犬嗎?並非如此,而是因為他違背了作為一家之主的原則。所以古人稱:『坐著談論道理的人為三公,起身去做事的人為卿大夫。』丙吉不去理會路上的屍體,而擔心牛因天熱而喘氣;陳平不會回答關於國家賦稅的問題,說『自然會有人負責』。他們都十分盡到了自己的職責。如今您治理國家,還要親自考核文書簿冊,整天辛苦流汗,不也是十分艱勞嗎!」諸葛亮對此非常感謝。

  但是諸葛亮的忠心可嘉,他也有他的難處。他怎麼回答的?他說:「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盡心也!」他說,我並非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我受到先帝的信任,這個責任很重大,先帝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我,讓我全心全力地去扶持他,所以我恐怕別人做這些事沒有我盡心盡力。

  諸葛亮的忠心確實讓人佩服,但是這樣做確實也導致了過度的勞累。這就是「丙吉問牛不問人」給人的一個重要啟示,那就是要懂得知人善任,把自己繁多的工作分給屬下去做,不必事必躬親,為瑣事纏身,要把時間留出來做更重要的事情。

  當然,這個丙吉問牛還有一層重要的含義,那就是和我們今天所講的天人感應、陰陽失調的問題有關係了。像《幼學瓊林》講:「丙吉問牛,恐陰陽之失時。」他為什麼要去問牛?因為作為丞相,他負責著調和陰陽的責任,所以他看到牛在初春的時候喘氣,他就知道陰陽失調,恐對國家的事情產生嚴重的傷害。

  在《孔子家語》上記載,魯哀公去問孔子說:「一個國家的存亡禍福,確實是由上天注定,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嗎?」

  孔老夫子回答說:「存亡禍福,全在於人自己罷了。天時的反常現象、地上的怪異事物,是不能施加存亡禍福的。」他還舉了兩個例子,譬如說,從前殷商的國王帝辛,也就是商紂王的時候,有一隻雀在城牆角生了一隻大鳥,這是一種吉祥的表現。商紂王認為有鳥雀的大德相助,便不整治國家政事,殷朝就因此而滅亡。這就是自己違背天時,得到福祉反而成為災禍的例子。

  而在商紂的先祖太戊的時候,政事衰敗、法規不正,以致出現了災異。什麼災異?桑穀共生於朝堂,七天就長得比一拱還粗大。太戊看了這種怪異的現象,驚恐萬狀,憂懼不安地修養自己的品行。結果怎麼樣?三年之後,遠方的小國仰慕他的仁義,通過不止一次的翻譯來謁見的,就有十六個國家。什麼意思?他們要向太戊來學習,要通過幾層翻譯才能和他對上話,不僅僅是一重翻譯。這個例子就是自己違背天意,得到災禍卻轉化為福祉的實例。

  所以孔子得出結論說,天降的反常現象與地上的怪異事情,都是用以警戒君主的;睡夢中的怪異徵兆,都是用以警告臣民的。反常和怪異之事不能戰勝良善的政治,夢中的怪異不能戰勝良善的作為。如果能夠知道這個道理,天下就能達到大治了,只有世上最賢明的君王才能做到這一點。

  所以我們看古代那些賢德的帝王、賢明的君主,看到天降的反常現象的時候,都是反省自己,齋戒沐浴,看看自己的政事有什麼樣的過失。

  譬如說在《全唐文》上就記載,唐朝的著名宰相張九齡,他曾經上了一篇主題為《賀太陽不虧狀》的奏章。在這裡他就提到,當時預測的日蝕沒有發生,為什麼沒有發生,在這個奏章中就講道:「臣伏以日月之行,值交必蝕,算數先定,理無推移。今朔之辰,應蝕不蝕。陛下聞日有變,齋戒精誠,外寬政刑,內廣仁惠,聖德日慎,災祥自弭。」就是因為陛下聽說有日蝕,所以才精誠地齋戒,對外使刑罰寬鬆,對內認真修養仁惠的品德,所以一天比一天謹慎自己的德行,這些災禍的預兆自然就消除了。

  當然這些論述,對於西方人而言很難理解,譬如說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卷四中寫道:「希臘的天文學家是隱士、哲人和熱愛真理的人,他們和本地的祭司一般沒有固定的關係。中國的天文學家則不然,他們和至尊的天子有著密切的關係,他們是政府官員之一,是依照禮儀供養在宮廷之內的。」對於不能夠明瞭天人之間相互感應關係的西方人看來,這是很難理解的。譬如說,十九世紀維也納的一位學者叫弗蘭茨.屈納特,就說:「中國人竟然敢把他們的天文學家(西方人眼中最沒用的小人),放在部長和國務卿一級的職位上,這該是多麼可怕的野蠻人啊!」你看很多人自以為自己很先進,認為別人都很野蠻、落後、迷信,實際上是什麼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現代科技的發展,還沒有能夠揭示天人關係、天人感應的道理,他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所以最先進的卻恰恰被誤以為是野蠻的了。

  當然現代科學的發展,也逐漸的從科學的角度證明了古人天人感應的道理。譬如說日本科學家江本勝博士做的水結晶的實驗,他把同樣的水放在不同的試管中,但是貼上不同的詞,譬如說「我愛你,感恩你;我恨你,討厭你;醜死了」等等,再放在冰箱裡去結晶,過一段時間把這個水結晶拿出來,放在高倍的顯微鏡下來觀察,結果他發現,幾十萬次的實驗,看過愛和感恩的水結晶是最美的,呈現出喜悅,像盛開的鮮花一樣,而那個看了「我恨你,醜死了,討厭你」,這樣的水結晶卻非常地醜陋,不能夠形成完美的結晶。

  還有一個很有說服力的實驗,就是在一九九七年的二月二日午後二時,他對分布在全日本的五百位波動講師發出信函,請他們對放置在辦公桌上的一杯盛滿東京品川自來水的水,發出能夠使水變得乾淨的信息,譬如說「水變乾淨了,非常感謝」的心願。實驗結果所拍得的水結晶照片,與沒有加諸任何意念之前的水結晶照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江本勝博士這樣寫道:「預期是有的,但竟然可以有這麼大的改變,這使攝影組工作人員感動得幾乎淌下淚來。再者,我們認為人類思想的能量,並不因為距離而影響接收的效果。」

  所以,台灣統一企業公司的總經理林蒼生先生,在《水知道答案》這本書的中文序言中這樣寫道:「經由江本勝博士的研究,我們不由得聯想到為什麼基督教徒要餐前禱告?為何佛教徒相信念過大悲咒的水,可以有神奇的治療功效?為什麼道教要畫符念咒?以前我們都認為這是宗教的力量,但各位讀者或許可以從這本書中得到有趣而科學的解答。」

  江本勝的這個實驗,為很多以前人們不能夠解釋的,但是實實在在為人們所踐行的現象和活動給予了科學的依據。譬如說,為什麼氣功可以通過意念治病?為什麼人們熱衷於通過舉辦消災祈福法會來減免天災人禍?這是因為,無論是氣功治病還是在消災祈福的法會上,人們所發出的都是希望病情好轉,或者災難消除的最善的意念,而這個善心愈強,發善念的人愈多,這個反應就愈強烈,效果就愈明顯。

  當然我們也要明白,這些法會它只是一時的影響,要使人心變善,還是要「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通過倫理道德因果的聖賢教育,使人轉惡為善,讓每一個人都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這樣才會對自然環境產生持久的、真正的改變。這個就是我們學習這一句的心得體會。

  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