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

  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二十九句:

  【傳曰。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由是言之。長民治國之本在身。】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七《政要論》。『罪己』,引咎自責,歸罪於己。『勃』,興起的樣子。『罪人』,歸罪於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左傳》上說:「夏禹、商湯罪責自己,因此德行、智慧、能力不斷提升,自然人心凝聚,他們的國家勃然興盛;夏桀、商紂怪罪別人,因此自身過惡不斷增長,自然人心離散,他們的國家迅速滅亡。」由此可見,使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在於君主自身。

  那我們看一看禹、湯是怎麼樣遇事責怪自己的。禹王有一次出門,遇到了一個罪人,他便下車詢問了狀況,並且為之哭泣。左右的人看了就大惑不解,說:「這是犯罪的人自己不走正路所導致的,君王您何必如此的傷心?」禹他是怎麼回答的?他說:「在堯舜時期,人們都以堯舜之心為心,但是到了我當了國君,百姓都以各自的私心為心。各自以自己的自私自利態度處事待人接物,私心生起來了,我為此感覺到傷痛。」湯王,我們上次講到了,湯王說:「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正是因為禹、湯他們這些聖王遇到事情都能夠反求諸己,有這種責任意識,所以才能夠把天下治理好。同樣道理,我們的一個團隊、一個公司、一個企業,領導者遇到了問題,也要能夠以這樣的態度來反省自己:我哪一個地方做得不夠盡心盡力、不負責任?我哪些行為給下屬做出了一個不良的示範和引導?實在講,下屬都沒有過失,下屬的過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領導沒有起到君、親、師的責任。所以領導者是否能夠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對於一個集體的昌盛發達是至關重要的。

  衰世之主,就是使國家衰落的、末世的君主,他們處事待人接物的態度恰恰相反。譬如說,在《淮南子》上就記載,它回顧這一段歷史的時候就說,夏桀王他不關心朝政,放蕩沒有節制,結果湯王起兵,就把他關在了焦門這個地方。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夏桀還是不能夠反省自己,不認為自己有錯,反而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在夏台把湯殺掉。商紂王也是如此,商紂王也是不理朝政,一天到晚飲酒作樂,不理百姓的疾苦,還製造了炮烙之刑殘害百姓。後來,周武王把他困在了宣室。到了這個時候,他還是沒有反省自己的過失,而是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在羑里這個地方把武王的父親文王給殺掉。所以你看看這些末代的君主,他已經走到了絕路了,遇到了災難的時候,他還是不知道反省自己的過失,還是在怨天尤人。所以能否反求諸己,還是遇到事情怪罪別人,這是一個盛世之主和衰世之主的重要區別。所以在這裡它強調說『長民治國之本在身』。一個國家沒有得到治理,一個團隊帶不好,原因在哪裡?就是在於領導者自身。

  在《中論》上也這樣提出:「故人君苟脩其道義,昭其德音,愼其威儀,審其教令,刑無頗類,惠澤播流,百官樂職,萬民得所。則賢者仰之如天地,愛之如親戚,樂之如塤篪,歆之如蘭芳,故其歸我也,猶決壅導滯,注之大壑,何不至之有乎?」這句話比喻得很形象。意思是說,如果君主、領導者能夠修明道義,彰顯自己美好的聲譽,謹慎自己的言語威儀,審慎地施行教化和政令,刑罰沒有偏頗邪僻之處,恩澤廣泛地流布,百官都能安於自己的本分,以盡職盡責為樂,萬民各得其所、安居樂業,那麼賢德的人敬仰君主,就像敬仰天地一樣,愛戴君主就像愛戴自己的父母親人一樣,快樂得就像聽到了塤篪合奏產生的美妙音樂,愉悅得就像聞到蘭草的芬芳。所以賢德的人紛紛歸附,這就好像是剛剛開閘了的洪水流向山谷那樣的順暢,哪有賢德之人不來歸附的道理?所以關鍵關鍵的問題,根本根本的根本,還在於領導者本身是否具有美好的德行。

  我們再看第三十句: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讎。】

  『腹心』就是肚腹與心臟,都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國人』就是路人,一般的陌生人。『土芥』是指泥土與草芥,比喻為不足愛惜的賤物。『寇讎』就是仇敵、敵人。

  孟子告誡齊宣王說:「君主看待自己的臣屬如同自己的手足,那臣屬看待君主就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屬如同犬馬,臣屬看待君主就如同陌路人;君主看待臣屬如同塵土、草芥,那臣屬看待君主就如同仇敵。」

  這一句話,其實聯繫到我們現在的企業狀況就非常好理解了。這個「君」就是領導者,這個「臣」就是被領導者。領導者把被領導者,像老闆把員工看成是自己的手足一樣加以關愛,員工對老闆的回饋是什麼呢?就像我們看到蘇州固鍀的企業,老闆把員工視為家人,家人也會非常感恩、愛護他們的領導者。整個企業就像一個大家族一樣相親相愛,所以被領導者會把領導者當成是心腹一樣更加地珍視。

  相反,這個老闆認為我給你錢了,你給我出力就好了,把他當牛做馬地來使喚,呼來喚去,又不尊重他的人格。下了班之後,這個員工在超市裡遇到了老闆,都是什麼樣的表現呢?都是一低頭,裝沒看見就過去了,就像看到了一般的國人、一般的陌生人,沒有太多的親密。

  更有甚者,老闆把這個員工僱用來了,連他最起碼的生命安全都不能夠保證,把他的生命視為泥土和小草一樣的低賤、不值錢,可以隨意地踐踏,結果怎麼樣?結果這個員工說起老闆的時候,都是這樣的態度,說:「我們那個老闆,簡直就是個吸血鬼,甚至連吸血鬼都不如。」甚至是像仇敵一樣加以痛恨。所以為什麼有員工要去示威、罷工、遊行呢?你看,雙方的對立使之成為了仇敵,感覺到這個仇不共戴天,所以才去罷工、遊行,搞對立、矛盾、紛爭。這個就是領導者對被領導者的不同態度所導致的。

  所以古人說,一個好的領導者應該同時具備三個職能,那就是「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你不僅僅要領導他、管理他,當他的領導者,還要像父母關愛兒女一樣關愛員工,做他的父母、親人。那我們想一想,父母、親人是怎麼對待我們的呢?當天氣寒冷的時候,如果家境貧寒,父母寧願自己挨凍,也要讓兒女穿暖;父母寧願自己挨餓,也願意讓兒女吃飽。領導者對被領導者,也應該有對兒女這樣的關愛態度。除此之外,還要做他的老師,教導他做人的道理。那我們也看到現在很多的父母,對兒女是有求必應,像觀世音菩薩一樣,但是兒女卻沒有感恩之心,反而認為父母的付出是天經地義的事。那是什麼原因?那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用正確的方法來教導他,「愛之不以道,適足以害之也」。所以,一個好的領導者具備了這三個條件,才能夠把員工帶好,把屬下帶好。

  在《呂氏春秋》中也說:「行德愛人,則民親其上。民親其上,則皆樂為其君死矣。」君主能夠有德行,真心實意地愛人,那麼人民就會親附其上。人民親附其上,那就都願意去為他的君主效死,連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不顧及。

  在《群書治要》上就有這樣一個典故,說這個趙簡子有兩匹白色的騾子,他非常喜歡。結果陽城胥渠是廣門的一個小官,夜晚來求見他說:「我是您的臣子胥渠,現在得了病,醫生告訴我說,如果能夠得到白騾的肝,病就可以治好,如果得不到,就得等死。」稟告的人就去通告趙簡子。趙簡子說:「殺死一個畜生,可以活一條人命,這不是仁義之事嗎?」於是就召來了廚師,殺了白騾,取得肝臟,送給了陽城胥渠。結果沒過多久,趙國興兵去攻打翟族,而這位廣門的官吏帶著左部七百人,右部七百人,奮勇爭先登上城池,斬獲了敵軍將領的首級。這一個小官之所以有這樣奮勇爭先的態度,就是因為他的領導者趙簡子能夠以仁愛之心對待他。所以君主如果能夠以誠心、愛心對待自己的屬下,屬下才會竭盡全力地事奉君主。這靠的是以心換心,完全是自己的真誠所感召的。

  《中論》上也說:「故明主之得賢也,得其心也,非謂得其軀也。」什麼意思?說明智的君主得到賢才,是得到他的心,而不是得到他的身。如果「身在曹營心在漢」,那他對你也沒有太多的幫助。所以領導者對待下屬,關鍵的是要做到用真誠心來感化、來感動,而不是靠什麼權謀、略施小計等等。

  在春秋戰國的時候,豫讓在晉國做智瑤的家臣。智瑤被殺了,豫讓就費盡心機地要替他報仇。他的朋友就問他,他說:「以前您也事奉過範氏,也事奉過中行氏,但是他們被諸侯滅亡之後,你並不想著去為他們報仇。可是現在智氏被人滅亡了,為什麼你就一定要為他報仇呢?」豫讓怎麼回答的呢?他說:「以前的範氏、中行氏,在我寒冷的時候不給我衣服穿,在我吃不飽的時候也不給我食物吃。他們只是以一般士人,也就是一般讀書人的禮節來對待我,那我也是以一般士人的態度來回報對待他們。但是到了智氏這兒就不一樣了,我吃不飽的時候,他就給我食物吃;我穿不暖衣服,他就給我衣服;在朝會的時候,他一定特別地尊敬我。他是以國士的待遇來禮遇我,也就是以國家最高、最尊貴的讀書人的態度來禮遇我,所以怎麼樣呢?那我也一定要以最尊貴的讀書人的態度來回報他,所以一定要為他報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當然我們學了傳統文化,心量要擴大。「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對別人,我們之間的仇恨不要念念不忘,還要想著去打擊報復,因為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我們從這個故事中學到的是什麼呢?就是即使像豫讓這樣被稱為國家賢士的人,也都是以君主對待他的態度來選擇回報君主的方式。對於一般人而言,就更加如此了,而且這也是人之常情。因為人家對我好,我們一定要「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相報」,所以以別人對待自己的態度來回饋,這也是人之常情。賢明的君主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一定要自己去結交並且禮敬賢德之人,這樣才會真正地擁有股肱之臣,把國家治理好。

  在《說苑》上有一個故事,也給我們講了類似的道理。這個故事講的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賤。有一次孔老夫子就問子賤:「你治理單父,大家都感覺到很高興,非常滿意。你能不能告訴我,你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宓子賤回答說:「我對待百姓的父親,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對待百姓的兒子,如同對待自己的兒子。同時,我還體恤孤兒,老百姓有困難的時候,譬如說有喪事的時候,我都為他們感覺到哀痛。」孔夫子聽了之後說:「你已經做得不錯了,但是只做到這些還不夠。」

  宓子賤接著說:「我像對待父親那樣對待的人有三個,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的人有五個,我結交的朋友有十一個。」孔老夫子聽了說:「像對待父親一樣恭敬對待的有三個人,可以教導百姓孝了;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的人有五個,可以教導百姓悌了。」悌就是友愛兄長。「結交的朋友有十一個人,可以教導百姓好學了。」這個「朋友」,就是「同門曰朋,同志曰友」,那都是可以切磋琢磨道的人。所以你結交的朋友有十一個人,可以教導百姓好學了。「但是這些還不足夠,這是中等的善事,只有中等的人會歸附。」

  宓子賤聽了之後又說:「在百姓之中,比我賢德的人有五個,我對待他們非常恭敬,他們教導我治理好國家的方法。」孔老夫子聽了之後讚歎說:「想成就大事的人,祕訣就在於此了。以前堯舜都是非常謙恭地對待臣下,這樣才召來了賢德之士幫助他治理國家。所以能夠尊敬賢德的人、舉用賢德的人,這才是百福的根本、賢明的關鍵。可惜你治理的地方太小了,如果你治理的地方大,那麼你所取得的成就就可以與堯舜相提並論了。」

  所以你看,子賤靠什麼能夠達到不忍欺的境界,把單父治理得井井有條?其實就是靠他尊敬比他賢德的人。他沒有嫉妒之心,他也不怕別人的影響超過自己,他是全心全意地想把這個地方治理好,所以特別恭敬賢德的人,自己很謙恭,對賢德的人很恭敬。賢德的人自然也會報之以竭忠盡智,一定會竭盡全力地來回饋他,這就是尊敬賢者的效果。相反,如果身邊有人才,但是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尊敬,即使是真正的人才也不會竭忠盡智、同甘共苦,可以和你同富貴,但是不可以和你共患難。

  在《韓詩外傳》上就記載著這樣一個典故。宋燕在齊國做宰相,結果被驅逐了。回來之後,他便召集門尉陳饒等二十六個人,說:「諸位大夫,有哪些人願意和我一起去投奔其他的諸侯國?」結果,陳饒等人都伏在地上,沒有人回答。宋燕就說:「唉,太可悲了,為什麼士大夫容易獲得,但卻難以使用呢?」陳饒回答說:「並不是士大夫容易獲得而難以使用,是您不能夠正確地安撫他們。」宋燕說:「您這話怎麼講?」陳饒說:「我給您舉幾個例子,您給士人的薪俸是三斗的黍稷,他們連養家糊口都不夠,但是您家的野鴨、大雁卻有吃不完的糧食,這是您的第一個過失。您家的果園裡種滿了梨子、栗子,後宮的婦女用這些果子互相投擲,但是士人卻從來沒有嘗過一顆,這是您的第二個過失。您家的綾羅綢緞華麗地裝飾在廳堂之上,隨風而破敗,但是士人卻不能夠用它們做自己衣服的緄邊,這是您的第三個過失。錢財是君主您所輕視的,而生命是士人所重視的。您不能夠付出您所輕視的東西,卻希望士人能夠付出他們所重視的東西,這就好比您想做的是鉛刀,鉛質做的刀,它的刀質非常柔軟、不鋒利,卻希望它有干將的用途。」「干將」就是古代的名劍,非常地鋒利。「你本來想做鉛刀,這個刀質很柔軟,但是卻希望它很鋒利,這不也是很難辦到的嗎?」宋燕一聽,就知道自己錯了。因為他不能夠和士人同富貴,不能夠對他們很重視,給他們生活上足夠的供養,還有人格上足夠的尊重,那怎麼可能和你同患難?

  在《典語》上,他把君主和臣子之間的關係,做了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說良好的君臣關係,就是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一體的關係。他說:「夫君稱元首,臣云股肱,明大臣與人主一體者也。」古代的人把君主稱為頭腦,把臣子稱為腿和胳膊,也就是四肢。這就表明大臣和君主是一體的關係,確實是像一個身體,誰也離不開誰,互相配合,互相信任。「堯明俊德,守位以人,所以強四支而輔體也,其為己用,豈細也哉?」堯帝能夠明瞭辨別德才兼備的人,並且讓真正的人才去擔任官位。所以他強健了四肢,也就能夠輔助他的身體,這樣對自己的幫助怎麼會小呢?「苟非其選,器不虛假。苟得其人,委之無疑。君之任臣,如身之信手。臣之事君,亦宜如手之擊身。」如果一個人不符合選拔的標準,不是合適的人才,就不要白白地授予他官位。如果這個人是值得信任的、德才兼備的人,那就任用他沒有懷疑。君主任用臣子,就像身體信任他的手一樣;臣子事奉他的君主,也就像這個手觸摸他的身體一樣。「安則共樂,痛則同憂」,他們共享安樂,共同患難,確實是一體的關係,誰也離不開誰。

  這樣一種良好的管理方式,良好的君臣關係,被韓國人學得非常徹底。怎麼表現的?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時候,因為老闆遇到了資金流通的困難,拿不出工資給員工發薪水了。在這個時候西方的企業出現了什麼狀況?西方人是一種對立的思惟,員工和老闆是對立的關係,你不給我發工資,那對不起,妨害了我的人權,所以就會罷工、示威、遊行,至少也會紛紛跳槽,不在這個企業工作了。但是韓國的工人是怎麼做的?他們不僅沒有去罷工、示威、遊行,反而把他們平時的積蓄存款都拿了出來交給了他們的老闆。他說:「老闆這幾十年來,我們之所以有一個穩定的收入養家糊口,都得益於您對我們的關愛。現在企業遇到了瓶頸,我們願意和您同舟共濟、共度難關,這些錢請您先拿去用,等企業經營狀況好轉之後再說。因為如果企業倒閉了,那我們幾千員工的生計也就沒有著落了。」

  那我們看一看,為什麼這樣感人的一幕沒有出現在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改革開放、五四運動、十年文革以後,我們對西方文化是非常地崇尚,對自己的文化卻喪失了自信心。結果導致的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要去向一個有兩百年歷史的國家學管理。學到最後,我們的企業遇到倒閉、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出現像西方員工的表現了。而我們看到韓國員工這樣感人的舉動,都覺得不可思議,很難置信了。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按著自己的文化去做企業、去做管理。所以一個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確實不應該盲目地向一個有兩百年歷史的國家學管理。

  這個就是韓國的企業把這種君仁臣忠的理念運用到企業之中,結果企業員工和老闆的關係非常地和諧,都是一體的關係。當然我們看到,在師父上人的倡導之下,現在中國的很多企業家也用《弟子規》、用傳統文化治理企業。像我們剛才提到的蘇州固鍀企業,還有北京的胡小林董事長,他們把《弟子規》的學習、傳統文化的學習運用到企業管理之中,結果確實使企業變成了一個和睦幸福的大家庭。

  我們再接著看下一句,第三十一句:

  【景公問晏子曰。富民安眾難乎。對曰。易。節欲則民富。中聽則民安。行此兩者而已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三《晏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齊景公來問晏子說:「要想使人民富足安定,困難嗎?」晏子回答說:「很容易。君主節制貪欲就會使人民富裕,公正判案就會使國家安定,做好這兩件事就夠了。」

  『節欲則民富』。從這裡我們看,在古人看起來,什麼叫富民?並不是像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味地去拉動內需、刺激消費、單純地追求GDP的增長,人們才會富裕。其實單單追求GDP的增長,而不能夠解決兩極分化的問題,財富還是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大多數人並沒有真正的富裕。而財富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還會導致貧富差距過大,導致社會矛盾的激化。還有,刺激消費會導致資源浪費、生態惡化、環境破壞等一系列嚴重威脅人類前途命運的問題。所以我們看新聞報導,現在的天災人禍愈來愈多,特別是很多自然災害,看起來是自然的,實際上並不是自然的,都是和人過分地貪欲聯繫在一起的。

  現代西方人處理環境問題,他們採取的方式有市場經濟調節的方式,有法律調控的方式。但是這些方式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最後找來找去,他們認為必須回到中國傳統儒釋道環境倫理學當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也就是必須要改變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態度,重新認識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老子曾經給我們提出,他說「我有三寶」,哪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就是仁慈。「儉」就是凡事要有節制,不能過分地放縱欲望、過分地奢侈。「不敢為天下先」,處處就要謙讓、退讓、禮讓。這個「儉」,仍然是我們現在能夠處理好環境問題的關鍵所在。

  康熙皇帝曾經頒布了十六條聖諭來教導百姓,其中有一條就是「尚節儉以惜財用」。在這一條中他尤其強調「開其源尤當節其流」。也就是我們不僅僅要知道去生產,聚集財富,不僅僅要擴大再生產,就是聚集財富,還要懂得節儉,節其流,這樣財才「不可勝用也」,這個財富才用也用不完。

  《禮記》上也有這樣一句話,說「國奢則示之以儉,國儉則示之以禮。」孔子謂禮:「與其奢也,寧儉。」如果這個國家奢侈之風盛行,就要教導人們崇尚節儉。如果這個國家太簡樸了,簡樸得有點過分了,就要「示之以禮」。就是要讓他懂得符合禮的節度,也就是也不能過分地節儉,過分地節儉會給人以吝嗇的感覺。特別是有客人、外賓來訪的時候,我們要待之以禮。我們平時自己可以很節儉,但是招待客人的時候還是要符合禮的規定,這樣才讓客人感覺受尊重,不失禮。孔子說:「禮,與其奢也,寧儉。」這個禮與其搞得太奢華浪費,寧願節儉。這些都告訴我們節儉是禮的根本。

  前一段時間國家的奢侈之風盛行,有一些領導幹部競相比試穿名牌,坐高檔轎車,住豪華別墅,吃山珍海味,穿綾羅綢緞,坐寶馬香車。面對這種愈來愈嚴重的奢侈之風,習主席上任之後,就提出了中央政治局常委要遵循的八項規定,這就是「示之以儉」的要求。而且他自己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給大家做出了一個節儉的榜樣,引導整個社會不要去縱情攀比,要節制欲望。

  為什麼要節制自己的欲望?在康熙皇帝的十六條聖諭中就提到:「暴殄天物則必遭天譴,好蠹民財則必招民怨,縱欲敗度,殃禍立至。」如果對於自然界所生產的物品、物產,不很節儉而過分地消耗,結果一定是有災禍的。所以領導幹部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對習主席的號召一定是非常地擁護、非常地響應。這不僅僅是對國家有幫助,對自己更帶來了無比的利益。

  在明代就有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個人叫張牧之,他們家世世代代都是對國家有功勳的人,擁有的資產不計其數,他過著連王侯都比不上的豪華驕縱的生活,就連他的婢女都穿著錦衣繡服,奴僕也穿著綺羅,妻妾穿的用度就更加地奢華了。奢華到什麼程度?拿綾羅綢緞來纏腳,拿帛來做抹布,絲毫都不覺得可惜。他們家有一個聚景園,春天牡丹花一開,用各種奇異的景觀構成了一個五畝大的棚子,用彩絲做繩,聚集了姬妾一百餘人來歌舞飲酒,還取名為「百花同春會」,每唱一曲歌就贈給絹兩匹。

  有一位客人看了之後,就勸告他說:「過去寇萊公身為宰相的時候,讓歌姬陪酒,賞她綾一匹,有識之士就譏諷他奢侈,作了一首詩說:『一曲清歌一束綾,美人猶自意嫌輕。不知織女機窗下,幾度拋梭織得成。』意思是說,有人唱一首歌就贈給她一束綾,被贈的人還覺得這個餽贈太輕微了。可有誰知道,這一匹綾是織女在織窗下撥動了多少次梭子才把它織成的?寇萊公聽了這首詩之後就很後悔。而明公您的爵位還不及寇公,用度不應該太過分、太奢華了。」

  結果張牧之聽了之後哈哈大笑,他說:「萊公是一個窮酸漢,他哪裡能和我相提並論?」你看他的傲慢讓他聽不進良言相勸。到了冬天的時候,他就「剪彩綢為花」,用彩色的綢子剪成花掛在樹枝上,舊了之後就再把它換下來換成新的,每年的彩綢費用不可勝計。可是結果怎麼樣?就這樣沒過幾年,張牧之就死去了,而家裡又被清算。最後他的妻妾都穿破鞋,向人要一尺一寸的布絲兒,人家都不給她。這就是「暴殄天物」最後得的災殃。所以,這裡講「暴殄天物則必遭天譴,好蠹民財則必招民怨,縱欲敗度,殃禍立至。」

  所以一個人一生的福分它是有限的,該吃多少糧食,該有多少花費都是一定的。如果過分地奢侈浪費,就過早地把自己的福分給消掉了。所以我們不讀聖賢書,不知道奢靡之害對自己帶來的災害。現在總書記這樣明智,讓大家要反對奢靡之風,倡導節儉,這個應該得到大家一致的擁護。

  像在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其實很多,譬如說蔡京在執掌國政的時候,他的飲食用度都非常地奢侈。他用人乳餵豬,用芝麻餵鵝鴨,用綠豆餵牛羊,還經常用珍珠八寶煎湯做菜,煮沸過幾次之後就把它給扔掉,另換新的。每一次宴請客人的一盤菜,就值中等人家一家的家產。從這裡你看他有多麼奢侈了,一盤菜就等於中等之家一家的家產。可是蔡京還嫌不夠美味,他還不滿足,覺得沒有什麼可吃的。

  結果上行而下效,他有一個家人叫翟謙,士大夫們都稱他為雲峰先生,也是浪費無度,與蔡京差不多。有一次他在年底宴請朝臣,客人約有五百多人。廚師進上湯來,結果有一個客人隨便說了一句:「鴨舌做湯,既鮮美又補養。」翟謙看了看左右,就微微地示意了一下,他的下人馬上心領神會了。結果沒過多久,就為每一個人端上一碗鴨舌湯,每個碗裡有三隻鴨舌,客人看了之後都驚歎不止。和翟謙關係比較好的人就戲言說:「這還不夠,能再添一些嗎?」翟謙回答說:「既然有心請客,還怕大肚漢嗎?」於是就派人快快添上,每個人又添了一碗鴨舌湯。這個時候有良心、有同情心的客人都不忍心再吃了,放下了筷子。翟謙這一次請客,因為客人隨便的一句話,殺傷了三千多隻生靈。後來蔡京被貶、被流放,翟謙的家產也被充公。金人騷擾汴京之後,翟謙也到了貧無立錐之地的地步,最後他沿街乞討餓死在街頭之上。

  所以中國古人知道奢侈是既對自身不好,給自己招來災禍,也對國家不好。所以,凡是英明的領導者、皇帝都是率先垂範,厲行節儉。

  宋仁宗有一個故事,我們從中能體會到他的仁慈。宋仁宗有一次對自己的近臣說:「昨夜因為夜不能寐,睡不著覺,突然感覺到飢腸轆轆,非常想吃燒羊肉。」近臣說:「皇帝您既然想吃,為什麼不傳旨要一個燒羊肉?」你看皇帝是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要一個燒羊肉算得了什麼,為什麼還要強忍著不吃也不要?宋仁宗怎麼回答的?宋仁宗說:「我怕我一旦傳旨索要燒羊肉,恐怕從此以後就會成為慣例,即使不是每天都有燒羊肉吃,也會時常都會有燒羊肉吃。此例一開,這個先例一開就不知道有多少羊被宰殺。豈可不忍此一夕之飢,而啟日後無窮之殺哉?我怎麼能夠不忍受這一晚上的飢餓,而去開啟日後無窮無盡的殺戮?」你看這個皇帝貴為天子,他要燒羊肉,要幾隻羊都很容易,但是他害怕這個先例一開,很多人會投其所好,那就不知道有多少羊被宰殺了。

  宋仁宗平時在私下休閒的時候,常常是穿著那種洗了又洗的衣服。他的帷帳、被子都沒有加紋繡,沒有特別的裝飾、精緻的繡花等等,都是用那種特別一般的布帛。還有一次,有人向宋仁宗呈獻了二十八枚蛤蜊,就是一種非常稀有的殼類的海產品,每一枚價值一千。宋仁宗怎麼說呢?「我這一筷子下去就要花費二十八千錢,我怎麼能夠忍受?我不堪忍受啊!這是我不忍心吃的。」

  所以宋仁宗確實是名副其實,他的仁愛之心不僅僅推及萬民,甚至推及到動物的身上。這就是他這種仁愛之心能夠感受到動物的這種疼痛,所以他不忍心去吃,萬物和我都是一體的。孟子也說:「君子遠庖廚,所以全吾惻隱之心也。」為什麼君子都遠離廚房?因為廚房裡經常殺雞、宰羊,經常看到這些血淋淋的情景,人經常看到殺動物的情景,久而久之自己的同情心、惻隱之心就慢慢地淡了,就會習慣成自然。所以要遠離殺戮的場景,為的是什麼?保全自己的惻隱之心。你連動物都不忍心去殺害,對於人就更不忍心去傷害了。所以你看有這種一體之心,百姓怎麼會不被感化?所以這些古代的皇帝,確實是自己身體力行,為了不開啟奢靡浪費之風,自己忍著不去吃這些美味。我們從這裡也看到,作為皇帝,這種做事的敬慎態度,自己的一個動作、一個旨意都不知道會產生怎樣的後果,所以他的言行舉止非常地謹慎。

  我們現在在搞市場經濟,很多人先富起來了。但是先富起來卻沒有學禮,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不知道拿著這些錢去救濟百姓、資助窮苦、做慈善事業,而是把錢用於奢侈浪費、購買豪華的奢侈品上面。特別是中國人一到國外,譬如說去意大利旅遊,據說去排著隊買LV的箱包,每一個人還不止買一個兩個。結果怎麼樣?結果世界消費(奢侈)品市場,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賺中國人的錢。一個曾經最有文化的國家,現在變成了最沒有文化的國家,這確實值得人深思。原因何在?原因就是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不知道什麼是重要的。

  領導者如果能夠提倡節欲、節儉,確實能夠起到上行下效、立竿見影的教育效果。所以我們看到習總書記他上任之後,出訪的時候,輕車簡從,吃的飯是簡單的四菜一湯,而且不需要講過分的排場。這樣帶頭厲行節儉,整個社會的奢靡之風也很快就制止了,大家都以崇尚節儉為榮了,這就是上行下效的結果。

  所以人能夠懂得節制自己的貪欲,能夠安貧樂道,喜歡過平淡的生活。人在平淡之中才能夠體會到求道的快樂。其實人生活可以過得很簡單,也可以過得很自在,不是愈有錢才愈幸福。像孔老夫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是我們讀書人應該嚮往和追求的境界。

  我們今天就先學習到此地,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